……

下午,郑冿带着儿子上门了。

赵允初已经回去,云雁回正陪小老虎坐在院子里玩游戏,郑冿在后面一喊,他和小老虎就同时回头。

郑冿吓了一跳,一大一小,两个云雁回呢。

这时,越哥儿也对着那边伸手,“抱抱……”

云雁回把人放进来,“请进请进。”他给郑冿介绍了一下小老虎。

郑冿听说还有这么巧的事情,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竟然长得如此像,一脸惊叹,又想起之前在街上看到几个苗人的身影,想来那时候越哥儿其实是看到小老虎了。

郑冿正是因为那天越哥儿喊了,才会带他来,现在又见面,顿觉十分有趣。

“我去倒茶。”云雁回进屋泡了茶,又倒了两杯饮料。

待云雁回出来,就看到越哥儿和小老虎都坐在地上,越哥儿抱着小老虎的腿,小老虎则拼命往后挣扎,然而越哥儿死死抱着,还一边乐一边喊:“雁……抱抱……”

郑冿蹲在一旁狂笑。

云雁回:“……”

云雁回走了过去,越哥儿一回头看到他,就撒手,转向这边,一步三摇地走过来,“抱抱……”

小老虎惊魂未定地爬起来,冲过去抱住云雁回的腿。

不想这下子又是他的脸离越哥儿比较近了,越哥儿稍微偏离一点方向,改为扑上去抱住小老虎的腰了。

小老虎呆了,“你放开我!”

“抱!”越哥儿整个挂在小老虎身上。

郑冿在一旁大笑道:“你们长得太像了,越哥儿只认这张脸呢,只是怎么就没发现,为什么会有两个阿翁呢?”

越哥儿大概也迷糊过,这个雁阿翁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不过对他来说,都是雁阿翁,只管抱就是了。

云雁回哭笑不得,越哥儿和小老虎,一个长得像赵允初,一个长得像他,怎么连相处模式也神奇地重叠了?不过他觉得更加哭笑不得的应该是小老虎。

从来都是小老虎大杀四方,却没有被人弄成这样过呢,难道说熊孩子是年纪越小杀伤力越大。

郑冿试着去抱越哥儿,越哥儿却不肯撒手,郑冿来抱,他还咬郑冿。

云雁回为了拯救小老虎,只好蹲下来,“过来,越哥儿,抱抱。”

越哥儿看到云雁回的脸,果然不顾自己怀里抱的也是“雁阿翁”,松手扑到了云雁回怀中,咯咯直笑。

云雁回试探着把他扭过去,再次对着小老虎,“你看!”

不出所料,越哥儿又伸着手走向小老虎了,一脸可爱的笑容。

然而却吓得老虎一个激灵,转头就跑。

云雁回也及时拉住越哥儿,和郑冿一起直笑。小孩都有点分辨不清,云雁回记得自己同事家的小孩,还分不清爸爸和叔叔,不过越哥儿这个显然更加厉害一些。

越哥儿在云雁回家玩了一下午,又有数次扑向小老虎的行为,而且他一扑上就手脚并用,即使把小老虎压倒在地,也坚决不放手。

如此,待到第二天赵允初来云雁回家时,小老虎就躲着他(这张和越哥儿一样的脸)走了。

赵允初想了半天,也没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

小老虎的护卫们在云雁回家旁租赁了房子住下来,而小老虎,也要正式入学国子学小学了。

官家派去教导小老虎的先生都是饱学之士,小老虎跟着他们学了两三年,又天生聪慧,入学之后,成绩名列前茅。

云雁回再忙,也会不时关心一下小老虎在学校里的情况,听了成绩后自然十分欣喜,然而如此数次之后,他就发现小老虎从未提起自己在学校里交了什么朋友。

追问之下,小老虎也是不言不语。

云雁回一下子就脑补了很多校园霸凌事件,这多容易给孩子造成童年阴影啊!国子学里可都是京官家的子弟,不乏高门巨户,小老虎这个苗人,便受到了排挤,成绩再好也没用。

如此想着,云雁回赶紧找到国子学去了,他得向先生了解一下情况啊。

说起来云雁回也算是半个教育行业的人了,国子学的人自然是认得这个开封府学的教导主任,一看他上门来,还不解其意呢,交流之后,这才明白云雁回竟然是以家长身份来的。

云雁回作为家长,那不管是小老虎他娘还是官家都认可的。

国子学的人找了给小老虎讲课的博士来,云雁回一看到人,就过去行礼,然后开始倾诉。

“……我们小老虎,就是石高璧,也是官家关照过的,他是苗人,与其他学子多少有些不一样,容易受欺负。您不知道,他以前被拐卖过,导致对外人难以敞开心扉,要是还被排挤、欺凌……”

云雁回越说越觉得心酸,“唉……如果真的不合群,还不如转学……”

虽说是最高学府附属小学,可是高官子弟欺负人啊,还不如去私人书院。

那博士几次都没能打断云雁回,这会儿愁眉苦脸地道:“云先生,能让我说了吧?石高璧是有点儿不合群,但是,哪里轮得到别人欺负他啊!正是官家关照过,我们才更苦恼,原以为他独身在京,原来有您负责照看啊,那就好了,我们要反映一下,石高璧常常把同学揍哭!”

云雁回一口气没喘上来,满腹辛酸暂且咽了回去:??

博士:“王相公的小孙子一个月被揍哭三回!张侍郎的儿子翻了他的书,回家躺了两日!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云雁回:“……”

博士擦擦汗,“这个……石高璧,非常难以亲近啊,一开始大家的确排挤他,可是他十分的……粗暴,后来每次考试都在前三甲,各位同学也开始示好,可是,示好……怎么示好他也揍啊?”

云雁回:“……”

万万没想到,云雁回在心里怜爱了万千的小老虎,不但没有遭受校园欺凌,还成了校园恶霸!

云雁回羞愧万分,赶紧道歉,表示回去要和小老虎谈一谈。

开玩笑,再不谈,那什么王相公张侍郎就该去找官家告状了。

……

云雁回找小老虎问了一下,为什么用暴力解决问题,小老虎却很不解,“赵宗实……我也这么打,在桂州,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每天都打架……”

……原来你还在宫里打赵宗实!

教育方式差异啊,云雁回狂晕,忙解释道:“现在上学了就不一样了,读书人要斯文一些。你看哥哥,我什么时候动手打人了?”

小老虎一想,真的,雁哥都非常温柔。

云雁回循循善诱:“那你要不要学我呢?”

小老虎不假思索地点头。

“好的,接下来哥哥详细给你解释一下,如何全方位地学习我!”云雁回深入浅出,细细给小老虎传授了一下和同学们的相处之道,为小老虎未来成为国子学优秀学生代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223章 人参果?

不久到了初夏时节, 双宜在蒲关泽的庄园开始丰收第一批蔬果了。那些良田她家建了屋舍,又请了可靠的佃户耕种,价格给得十分丰厚。想着天气好了,还能去住上一住,享受田园之乐。

云雁回一家人一道去蒲关泽游玩, 顺便在庄园里玩一下。

除却郑苹夫妇、双宜夫妇和小老虎之外, 云雁回就只带了赵允初。其他人都没有一点疑惑, 唯独沈括看着这个人员配置有点犯疑。

双宜只道他想太多,从小到大,他们家搞什么活动,郑凌和赵允初都是常常参加的, 这次郑凌也要来,只是手头有事,晚来两天罢了。

沈括心想郑凌和赵允初岂是一样的,郑凌好歹还是表亲呢, 只是他看双宜没什么兴趣的样子, 便也没有继续说了。

知道主人家要来, 佃户中选出来的庄头提前将屋舍都收拾了,当初建的时候便考虑到自家亲友众多,因此房间十分宽裕。

这庄园四周砌墙,大门口也有桃之夭的标识,进去之后,眼前便是一条极长的爬满了瓜蔓的回廊。

瓜蔓顺着一格一格的架子爬满整条回廊,将其装点成绿色,偶尔能看到淡黄色的花,更多的是大大小小的丝瓜。

通过瓜蔓、瓜叶的间隙,能看到两边的地里种着一排排的果蔬,清新可人。

这刚一进门,就能感觉到此处既富有田园气息,又充满了独特的趣味,别有一番雅致。

双宜喜道:“上次来的时候,还只是光秃秃的架子,现在长上了,果然好看呢。”

“我种了这么多年庄稼,也是第一次发现,还能这么种瓜呢。”庄头赞叹道,“先时您说要搭个回廊,我还在想,在地里弄这个,岂不是不伦不类?这个倒是好了,又好看又实在,中午就摘几个做丝瓜炒蛋吧?”

“不错。”双宜冲云雁回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云雁回路上一直抱着小老虎,不免有些累了,现下换手给赵允初,为了叫小老虎心甘情愿,赵允初把他驾到肩头“骑高马”了。

因为赵允初身量本来就高,小老虎骑在他肩头,经过丝瓜长廊时快活得很,不时偏头躲过长长垂下来的丝瓜,或是伸手去拨弄那些瓜叶。

待放行李时,小老虎自然是要和云雁回睡一间房的,方便照顾,他那些护卫可都没跟来呢。

这么多房间,赵允初也无法厚着脸皮要和他们挤了,只得就近住在旁边。

中午简单吃了一顿土菜,菜都是现成的,此处近水源,种出来的菜清甜得很。因为小老虎还没有来过蒲关泽,云雁回便先带他去蒲关泽游苑玩乐一番。

游苑中的工作人员大多都是云雁回熟识的,云雁回把小老虎放在儿童乐园中,自己想去找了一趟孔寄。

下午没有演出,孔寄正在排他的三国新戏。

这次虽说没有云雁回做美术指导,但是孔寄已学到很多,十分重视服装道具,正在叫艺人们试穿盔甲。看到云雁回来了,孔寄兴致勃勃地叫人清唱两段给云雁回听。

云雁回抚掌道:“《望情鱼》余波未消,又来一出《三国》,也是大红大紫的势头啊。”

孔寄恨不得叫云雁回听完整本,又给他看自己修改过的剧本,全本都是手写的,真可谓呕心沥血。

两人聊了一番后,云雁回说还有家里小孩在等着,回头和家人一起来看戏,便去找小老虎了。

到儿童乐园一搜寻,小老虎坐在一张椅子上玩七巧板,旁边有三个小孩围着他,也不敢靠太近,只是不时搭个话,可惜小老虎十分冷漠。

云雁回走到近前,小老虎看到他,就脸色一变,笑开了,过来拉住他的手,“雁哥我们一起去坐滑梯吧。”

“等等,”云雁回看看那些小孩,总觉得有些脸熟,好像去接小老虎时见过,“这些是你的同学吧,不给哥哥介绍一下吗?”

小老虎郁闷地低着头,半晌才不情不愿地道:“这个是邱大福……还有他的弟弟和表弟……也都是我们同学。”

都是同学,那还只记得一个名字?云雁回有点无语。

云雁回教过小老虎之后,他就已经不揍人了,只是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做到像云雁回那样时常笑脸迎人,好在据说其他同学反而更加崇拜小老虎了……

邱大福正是其中之一,他和弟弟们一起有礼貌地向同学的哥哥问好,还主动申请一起去玩滑梯。

云雁回自然是说他带小朋友们一起玩,问过之后也知道,邱大福一家人也是来蒲关泽度假,就住在游苑中的旅馆中。这景区里面的旅馆比起民宿不知贵了多少,一般消费的都是富贵人家。

邱大福邀请小老虎和哥哥一起到他们的住处同居,小老虎非常不屑地说:“我才不去呢,我们住在姐姐家里。”

“我们在附近的庄子里住,也很好玩,种了很多水果,你们也可以过来玩。”云雁回笑眯眯地说,“要是没空,下次见面我叫小老虎带些吃的给你们。”

邱大福腼腆地点头,“那我也带我娘做的糕点给你们吃。”

从游苑离开后,云雁回还在和小老虎说,“邱家的同学们多有礼貌啊,尤其是大福,你要对人家适当地温柔一点。”

小老虎理直气壮地说:“那么多同学都对我这样,我要一个个温柔过去,多累呀!”

云雁回:“……”

小老虎:“我就烦恼,大家都缠着我!我也学着哥哥笑,但是一会儿就笑累了,所以我现在,都固定每天一段时间对人笑!”

云雁回:“…………”

云雁回听到小老虎对自己的安排,颇有点凌乱。但是鉴于他的同学们不知道为什么,还挺吃这一套,所以云雁回也没办法劝他。

……

回到庄园中时,大家正围坐在根雕桌上,欣赏篮子中新摘下来的甜瓜和苹果。

为什么用“欣赏”二字呢?因为这些甜瓜竟然是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娃娃模样,而苹果上则有着天然的字词,如“福”“禄”“寿”“囍”等等。

郑苹看到云雁回,便捧起手中一个甜瓜,“雁哥儿,我原以为你说的这‘人参果’顶多是有个娃娃模样而已,谁知道竟然眉眼毕现,精致至此?”

庄头也跟着大夸特夸了一番,又是什么种了这么多年地,也没见过这样的法子。他简直不能对主人家更满意了,这样的手段,就教给他们知道,这是多大的信任啊,更别提待遇多么丰厚了。

双宜也说道:“看到这么一个小娃娃,我真是不忍心吃了。”

云雁回却没那么多障碍,随手掰开一个甜瓜,咬了一口,“嗯,不错,很甜,种得真好……这就是套着模子长出来的甜瓜,人参果到时候骗顾客的,你们别自己也被骗了啊。”

郑苹无语一阵,“骗……”

“好,我含蓄一点,”云雁回说道,“做营销,打广告。你们怎么都不吃?”

本来大家都在欣赏呢,云雁回先吃了这么一口,打破了气氛,大家这才动手。

小老虎也捧着一个娃娃样的甜瓜,天真地说:“我觉得这个长得像雁哥。”

“哪里像我了,明明是像你。”云雁回开了个玩笑,大家一起笑开了,这不是一回事吗?

庄头说道:“娘子,郎君,这些菜陆续就要都熟了呢,什么时候开卖呀?我听说,《东京日报》可以免费登卖果子鸡鸭的消息,咱们可以去登呀!说不定,就上了呢!”

大家一听,都笑起来了。

《东京日报》的确出台规矩,免费帮助卖不出农产品的贫农,刊登销售信息寻找销路。虽说桃之夭显然不符合条件,但是庄头显然是想撞撞运气,说不定呢,说不定就免费蹭了个广告位啊。

庄头一直在住在城外郊区,显然对主人家的娘家也不是特别了解,才会说这么天真的话。

云雁回戏谑地道:“我们若真去找了《东京日报》,那还不得被胡翁用扫帚赶出来,非得以为我在戏弄他不可。”

双宜也憋笑道:“放心吧,便是不去《东京日报》上广告,咱们的东西也一定会销售一空的。”

“那肯定会呀!这满天下,哪里会有这样的甜瓜……不,人参果!”庄头十分骄傲,毕竟这也是他种出来的,“不过有便宜不占白不占嘛!”他神态之中,颇有点觉得城里有钱人浪费之感。

沈括开玩笑道:“你放心,要真有便宜,我们没反应过来,雁哥儿也一定先抢占了——雁哥儿和《东京日报》的人关系好着呢。”

“那岂不是更可以蹭广告了?”庄头喜出望外。

“你也说了,满天下哪有这样的人参果,那我们还犯得着蹭广告位吗?”双宜对庄头说道,“到时候啊,我们就请《东京日报》的记者过来采访一下,这难得一见的人参果,到时你来接受采访好不好?”

庄头瞪大了眼,直摆手,“我?不行的不行的,娘子别说笑了,我上茅厕还差不多,哪能上报纸!”

双宜:“怎么不能,这些蔬果都是你在管着,不叫你接受采访,谁接受?”

“那也该是几位郎君啊——我不过是,照着做罢了!”庄头脸都红了,结结巴巴地道,“我,我不上啊……我不会说话……”他说着,竟是歪歪扭扭地走开了,落荒而逃,“我去喂鸡了!”

庄头走后,赵允初拿着一个苹果在手中掂量:“嗯……我都知道该怎么做了,向往宫里送一批再说!”

“哎,你这口气,仿佛我是去占便宜的。”云雁回小声说道,“不过,我和存中的确准备了一批‘万岁’‘江山永固’之类的苹果……”

众人:“……”

双宜忍着笑道:“要的,要的,这很有必要。”

……

云雁回还记得和邱家小朋友的约定,又捡了几个甜瓜,用盒子装起来,到了次日,大家一起去蒲关泽看戏时,便叫人送到旅馆给邱家。

邱大福和弟弟们听到来人说这是石高璧与其兄送的瓜果,十分高兴,将糕点也装了一匣子请人带回去。

邱母看到儿子和外甥有模有样地给小伙伴回礼,觉得很有意思,问了几句对方是谁人家的。

听到孩子们回答,是常常考第一名的桂州土司家小孩,邱母甚是满意,叮嘱他们要多向同学学习,然后表示,礼轻情意重,看对方还好好用盒子装着,就知道也十分看重友谊,一定要好好品尝呀!

说着,邱母把其中一个盒子打开,打算给孩子们洗一洗,切开吃,谁知道一打开,便看到里面一只巴掌大的胖娃娃似的瓜,栩栩如生,眉目宛然,顿时饱受惊吓,“呀!”

邱大福和弟弟们瞪大了眼睛,然后你看我我看你,略有点兴奋地道:“阿娘,这是不是甜瓜精?!”

第224章 甜瓜精!

邱母犹豫半天, 确定了“胖娃娃”眼睛不会睁开后,方将其托在掌心细细端详,只觉得这甜瓜非但栩栩如生,而且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痕迹, 生来就长成这样一般。

这可真是神了, 难道说, 就像孩儿们说的一样,是个甜瓜精?

否则,若是天然长成这样,该多难得啊。

邱母惊叹之后, 想起对方一共送了三个盒子来,说是有甜瓜有苹果,连忙打开另外两个,便见一个里面同样装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娃娃形状的甜瓜, 另一个则是苹果, 却不是普通苹果, 身上有个“福”字!

邱母再细看,这福字同样是浑然天成,颜色比起旁边的颜色要浅淡许多。

这接二连三,绝非巧合,想来定是人家的稀罕品种。

不是说送礼的孩子是桂州苗人吗?那些苗人神秘得很,说不定就是他们在深山中发现的罕物。

这么一想,邱母就觉得孩子们回礼的那一匣糕点有点轻了,心中忐忑,想着下回是不是应该补一些。

邱大福看那苹果上面竟有自己的名字,又稀奇又欢喜,“阿娘,我可以吃了这个吗?”

“暂且不要吃,好不好?你们看,这瓜果长得如此特别,我们带回去给阿翁也看一看新鲜呀。”

邱母温柔地哄着孩子,一时之间不太敢叫他们吃了,还是回去问过有见识的人。

邱大福一听,也受到启发,决定回去后拿给同学们看。他若是空口说石高璧送了自己礼物,定然是没人会信的,定要拿出证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