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上一章:第 16 章
  • 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下一章:第 18 章

默延啜哈哈一笑,“殿下此言好不大方!……若我要殿下将江山相抵,殿下可肯?”

李俶微扬眉宇,抬起酒囊喝一口,笑答道:“这江山并不属俶所有,教我如何拱手相抵?”篝火劈啪脆响,火光映照下,他神色从容淡定,脸颊却有了几分酒意,伸手隐握沈珍珠。

默延啜放低酒囊,转头问他:“若有一日,大唐江山社稷归殿下所有呢?”

李俶隐有怒意,答道:“可汗一国之主,当知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此问是欲置俶于何地?”

默延啜似是毫不在意的咕咕又喝几口酒,道:“殿下切勿动怒,本汗已有几分醉意,随意说笑,难能与殿下把酒畅饮,不如今夜我们一醉方休。”

李俶亦回复神色,与他把酒共饮。

一皮囊酒喝完,李俶醉意已酣,被扶携入营帐躺下。他醉酒后仍然极是安详,不似旁人乱嚷乱叫,晕天黑地,胡乱发作,只侧头沉沉熟睡。

沈珍珠守候他良久,心中终究放心不下,慢慢走出营帐。万籁俱寂,连值宿的侍卫也在偷偷打盹。

篝火将熄 ,火边仍坐立着一个人。

她上前唤他的名。他闪电般转过头,温和的朝她笑,虽身有酒气,神志却清明万分。

他没有醉。

她却不好立即走开,只好站在他身后,轻轻问候:“你的伤?……”

他却避而不答,只说道:“看来,我又要失去你。”

她心中有无限感伤。

篝火将熄,就如人世间,烟火繁华,终将消散,星光黯淡,终归隐退,世间的喧嚣终归于宁静,人生的浮沉终归于寂寞。一切都是过眼烟云,而她想抓住的,究竟是什么?

她默默在他身侧坐下,仰望星宇。月夜之下,默延啜见她明眸凝神,玉容带笑,夜风吹过,拂动秀发,自有清秀雅淡的高洁气质,让人又爱又敬。不由问道:“你在想甚么,为何不说话?”

沈珍珠收敛心神,强作坦然一笑,道:“我在想,那日你答允救婼儿,我似乎尚欠你一个条件。如今可想起向我提什么要求?”

默延啜似乎颇有不快:“我早已忘记此事,你也尽快忘了吧。我从来不屑强人所难。”

沈珍珠执拗的说道:“我会记得的。”

默延啜畅然随意:“那也随你。”接着说道:“你应该知道,这一去凤翔,前途多艰。”

沈珍珠微微一笑,“再怎样的艰难,我不也熬了过来。”

默延啜微有忧色,“我早知道,你是宁踏上那荆棘遍地之路,也不肯随我而去。我虽不愿勉强你,但每念及你还要受许多苦楚,心中难能不担忧?“ “我既为俶的妻子,昔日可陪他受尽荣宠,万人仰视,今朝也要坦然承受艰险苦痛,这一层,珍珠早已想得通透彻底。”

默延啜摇头,“珍珠啊珍珠,不知你这一生,还要受多少苦!”手扬处,盛酒的皮囊如脱矢利箭,抛入树丛。转头道:“当日你愿舍身救我,默延啜早已心中立誓,有生之年,只以你的心意为从,绝不违拗!”说至最后一句,有一丝悲怆于面上闪逝,遂又恢复可汗的庄重沉凝。

沈珍珠却在这万分之一瞬间,捕捉到他的表情,心怀隐隐触动,情不自禁伸手去探他肩部,记忆中曾被叛军利箭射中,“还痛吗?”一语既出,倏的回神缩手,急急站起身便要离去。

起身得急了,脑中微有晕眩,他臂上大力一扶,将她掀入胳臂之间,她怔住,随即推开,急切中也不知旁边是否有人看见,不顾身披裘衣滑落地上,匆匆返回营帐。

李俶仍旧侧身熟睡。

帐中烛火昏暗,他脸色潮红,英挺的面容略带倦怠。她过去为他再捂紧厚实被褥,忽觉手上一紧,李俶竟紧紧抓住了她的手,她欲要抽出,却见他在睡梦中翻了个身,断断续续说道:“珍珠,……别走,你……”她慢慢伏于他身侧,听他呼吸吐纳渐渐平稳,双手渥入被中,取得他身上的层层温暖,神思安定,昏倦袭来,不知不觉睡去……

营帐外疏离树枝,在微风中婆娑晃动。

第二日醒来,李俶微有愠色,“你是不要命了,昨晚竟然合衣而睡”,放下触摸她在额头上的手,松口气道:“还好。”转口说道:“也都怪我昨日贪杯,竟要你来侍候我,你现下觉得怎么样,可有什么不适。”

沈珍珠倒觉得身上尚好,并无不适,李俶身为主帅,擅离军营已是忌讳之极,决不能耽搁他行程,当下若无其事的笑道:“你看我哪里象有病痛,快点上路罢。”

李俶亲手为她系上裘衣,道:“那我们用完早膳就出发,再也不许这样!”

说话间,风生衣已来禀道:“殿下,葛勒可汗已走了。”

“哦,”李俶疑惑的问道,“怎么回事?”

“今日辰时属下探视可汗营帐,发现可汗留书,言明先行一步。”

李俶点头,不再说话。

行了十来天,终于到达大和关,已是唐军控制范围,离凤翔郡亦不过五十里路程。大和关守将王难得知道消息,急急的将李俶一行迎入关内。

一路行来,人马疲累,遂憩于大和关驿馆中。大和关本地域狭小,驿馆甚为简陋,但比起沿途的野营扎帐,已是天壤之别。

李俶却是不肯休息,安顿好沈珍珠,就去督察防务,勉励军士,已至深夜,方疲倦而归。

沈珍珠果然已卧床熟睡过去,他心中稍喜,简单洗涮,自行宽去外袍,除去靴袜,吹歇烛火,躺上床去。

大片月光泻入室内,玉人容色柔美,如浸润月中,气息平和甜美,人咫尺可探,他贴面视之良久良久,胸中饥渴难熬,深知沈珍珠极度疲累,实不忍惊醒,却终于忍不住朝她额角轻轻吻下。谁想这一吻之下,竟而不能自控,呼吸粗重,强自按捺,别过头调息顷刻,扭头回看,不禁一呆——沈珍珠秀目如星,在月光中闪烁莹光,一瞬不瞬的瞧着自己。

他微有尴尬,低声笑语:“原来你在装睡。”

沈珍珠双手挽上他脖颈,感觉他又比前几日消瘦,不禁心酸,道:“你太过辛苦了,我总不能让你再作担心。”

李俶低头吻她道:“只要你不怨我,怪我,再辛苦,……我也得将这大好江山争来,……捧到你面前……”渐渐的口齿不清,附耳对她言道:“你可喜欢?”

她一怔,他所想要的,未必便是她所钟爱。然而他若碌碌无为,甘于世事沉浮,可是她心中的他?或是注定如此,从嫁与他那日始,便是家国难分,命运纠缠,沉沦纠纷。他只能成功,只能愈飞愈高,若有稍怠,坠落尘寰的,岂只是他!文人雅士动辄轻蔑权贵,哪知若身处名利场 ,永难有全身抽出而退之日。此退彼进,李俶,默延啜,男人永远有他们醉心之物,与她无干。

李俶见她倏然失神,微露不悦,问道:“在想什么?”

沈珍珠状似薄嗔,白他一眼,慢慢回应。

李俶便提手去解帐帷,耳畔凉风抢掠,冷凛之气席地而来,他心头一惊,合身抱住沈珍珠朝床内侧滚去,侧头见一柄长剑亮锃锃直刺,身上厚厚被褥交裹,无法出腿劈剑,情急中左手中指食指疾出,去挟那剑尖,“铮”的声,那柄剑由中分截,断成两段,沈珍珠惊魂未定,大呼“有刺客”。那行刺之人身着夜行之服,此击未中,想是未曾料到,略呆了呆,立即弃剑拨出匕首,恶狠狠再扑上来。李俶已得了喘息之机,坐起来一把将沈珍珠掩在身后,避开锋刃,右手勾手,灵活之至,去拿刺客握匕首的手腕。

此时房外灯火大作,房门“轰”的被大力撞开,风生衣执剑飞身跃进,那刺客眼见事情不成,虚晃一招,回身如大鸟展翅,轻飘飘上窗台,跳窗遁走。风生衣喝一声“哪里逃”,追赶上去。

多名亲近侍卫仓促焦急之下,涌入房中,却听李俶声音平稳:“都出去,不许进来。”

李俶回颜笑看沈珍珠,沈珍珠方省觉自己衣不弊体,李俶才不让侍卫入内,羞赧不已,掀开被褥就要下床换过衣物,却觉有微润之物滚上自己手背,垂头一看,大惊失色,见李俶左手鲜血淋漓,“啊”的失声叫起。

五指连心,李俶方才用指挟剑时,虽夹断剑刃,手指仍被锋刃划伤,此时确实颇痛,却安慰沈珍珠道:“无妨,皮肉之伤,你若还这样发愣不换衣裳,我可要流血而死了!”呵呵一笑。

沈珍珠忙三两下换过衣物,急急的唤侍卫进来,亲手细细的为李俶包裹伤口。王难得闻讯亦然赶到,连连揖首道:“末将防卫不当,以致殿下受伤,罪该万死。”李俶不以为然,和声宽慰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将军不必放在心中,劳神做好大和关防务,确保陛下无虞,方是正事。”

过了半晌,风生衣一人执剑而归,进门便禀道:“属下无能,未能追上那刺客,让他逃掉了。”

李俶想了想,道:“方才见那刺客逃走时腾跃之势,可知此人轻功甚高,难怪他何时入室,本王都没有发觉。你本不精于轻功,这事也不能怪你。”又问:“你久在江湖,瞧他身法,可能知道出自何门何派?”

风生衣微微垂头,迟疑半刻,说道:“那人身法太快,属下也未及与他交手过招,一时也看不出来。”

众人都退下,王难得加派人手,在李俶房外巡防照看。

沈珍珠叹道:“此人到底是谁,为何要来行刺你?”此事已十分明白,行刺对象分明是李俶,若是行刺沈珍珠,该在李俶回来之前便下手,沈珍珠不懂武艺,早已得手。此人倒是极会揣摩心理,若是等李俶睡熟后下手,李俶本乃练过武艺,三两年来长期居于军中,睡梦中都提着警惕,警觉异于常人,并不易得手。反倒是床第间情炽之时,最是方便下手。

李俶冷笑道:“现今之势,急欲取我性命的,不过就是那个人罢了!只是未曾想到,如今内忧外患 ,百废待举,她居然晕眩到同室操戈的地步,收买杀手前来行刺!”

沈珍珠忖度之下,顿时明白李俶口中之“她”所指是谁。仔细揣摩,确实如此。如今朝廷所依仗之郭子仪、李光弼兵马,均冠以家姓,只惟郭、李之命为从,李俶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等同虚职,换以任何亲王郡王来做,都是一样。惟可担心者,李俶乘此时机,立树威信,渐渐将郭、李之兵马收为已用,或者将郭、李二将军牢牢纳入麾下,掌握兵马实权,则其储君之位不可动摇,肃宗其他诸子不论出身嫡庶,都无缘帝位。先朝太宗皇帝,由戎马起身,登九五之尊,便是偱此之道。

当然,李俶要掌握兵马实权,实非一朝一夕可成之事。但他多年来身为嫡皇孙,早有威望立于群臣之中,郭、李均是赤胆忠心之人,达成此事,机率极大;反之,李俶若有不测,换作其他皇子做这天下兵马大元帅,却是甚难——建宁王倓过于爽直,南阳王係偏重声色,其它诸子更不可造就。

众路兵马将齐集凤翔,克复两京,指日可待。

李俶,此时更是那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再不剪除,今后时机更少。

李俶揽住沈珍珠肩头,说道:“你不用担心,此事既出,我自会谨加防范、慢慢部署,当年你、红蕊和林致之仇,我从未忘记。总有一日,我要她偿还干净。”

冰华皎洁应如待

行至凤翔郡城楼之下,城楼守将见到广平王令牌,开门放行。

沈珍珠自马车上掀帘望去,见此郡规模似是不大,目之所及,街面上百姓甚少,四处皆是重装贯甲的兵丁士卒列队走动,威装气昂。甲胄颜色样式纷杂,部分兵士相貌古怪,显然不是中原人丁,小小凤翔,此际俨然已成重兵集结之地。最让人瞩目的是便是其中回纥兵士,个个身形魁伟,面鼻雄异、鹰勾虎目,——叶护所率三千兵马已至凤翔。

严明闻讯疾马奔来迎接,一见帘内的沈珍珠,神色激动,一揖下地,声音都有些颤抖:“严某终得再见王妃,老天庇佑,老天庇佑——”

李俶微笑,严明一步上前,将为沈珍珠策马的侍卫拉下,道:“容严某为王妃策马。”

沈珍珠也不禁莞尔,任由严明引路,往肃宗行辕所在驶去。

肃宗行辕在凤翔郡守府衙,因肃宗御驾亲临,郡守吴太如仓促中只能腾出府衙,让肃宗、后宫妃嫔和诸子皇孙住进。

李俶扶沈珍珠下马,深吁一口气,道:“咱们这就去陛见父皇、淑妃。”所称淑妃,便是原太子妃张氏。

正说着,见一人匆匆奔至面前,却是内飞龙使程元振,低声对李俶禀道:“陛下听闻殿下归来,龙颜震怒,殿下还是稍晚一些再过去。”李俶乃携着沈珍珠之手道:“那也好,世子可好?”程元振笑答道:“下官昨日见陛下亲手抱着小世子,逗他顽笑,十分高兴。”

李俶和沈珍珠在严明指引下入行宫,七弯八拐,沿途宫女内侍甚少。来至一处小小庭落,宫人侍卫明显增多。严明道:“此是陛下特意为殿下所留住所。”李俶见这庭院虽小,却干净清爽,便安置沈珍珠住下,道:“我着人把适儿带来给你看,你先歇歇,我去见父皇。”沈珍珠听说到适儿,连连用力点头,李俶微有宠溺的抚抚她鬓角碎发,走了出去。

因陋就简,此房中只有两名宫女侍奉,皆是肃宗至凤翔后朝廷临时征召的当地少女。两名宫女手脚倒是麻利,见沈珍珠面有风尘之色,忙的端水侍候洗漱,帮着整理行装,她们长期处于乡里,征召入行宫后又无尚礼局女官专职教化,只略略被传以基本礼数,故而都有些拘谨腼腆,少言寡语,生恐一个不慎说错了话。

刚刚安置下来,听到房门扣响,馨风扑面,一名宫装丽人怀抱小儿,窈窈婷婷的走进来。

沈珍珠欣喜若狂,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去。

那宫装丽人含泪拜下,唤道:“小姐!”正是素瓷。

沈珍珠合身将她与李适搂入怀中,素瓷大哭道:“小姐,你总算回来了,素瓷想你想得好苦!”说着将李适递与她,拭拭眼泪,带笑以手指逗弄李适脸庞,“适儿,适儿,你瞧谁回来了。”’沈珍珠将儿子抱入怀里。当日离别,他尚不足月,在她怀中只如小小一只猫儿,如今已过半岁,身量长足许多,脸儿腿儿都肥嘟嘟的甚为壮实,那双酷肖沈珍珠的眼睛更见传神,见了沈珍珠也不哭闹,口中咿呀欲语。沈珍珠心中欢喜不已,只搂着他又看又亲,久久不愿放手。

素瓷在旁说道:“小世子乖巧可爱,陛下和淑妃娘娘都十分喜爱他。”沈珍珠听到后者,心头莫名一紧,素瓷又说道:“我得殿下吩咐,寸步不敢离开小世子,小姐尽管放心。”

沈珍珠甚是感慰,自己离开这么久,适儿大概全赖素瓷照料,离乱纷呈中要她一名待嫁少女照顾小孩,确是为难她,这份情谊,实当永铭。细看素瓷,现时不同王府,身着素锦宫装,出落得倒比先前好了,只是面色透出些青黄,很有几分憔悴。想来照顾小儿,十分辛苦。

忽的想起一人,问道:“崔彩屏呢,为何不见她的人影?”

素瓷倒透出些怜悯之色,“她也住在此院中,只是殿下从不理她,她亦有些——”

原来,当日马嵬之变,哗变兵士虽没有为难崔彩屏,但她亲眼目睹贵妃、母亲和一众血亲凄惨下场,受了极大刺激,当时便昏厥过去。醒来后神志便已不清明,整日里只独占一处,或念念有词,或歇斯底里。李俶找过几名丈夫医治,只说是得了“失心之症”,吃了汤药,倒似发作得更厉害。一来二去,连李俶也不愿再理她,只吩咐底下侍女照料便是。

沈珍珠没想到是这样,当初深觉其可恶可厌,此际不由可怜可叹。说道:“一会儿我们去看看她。”

话刚说完,觉得手臂、前襟一热,正自讶异,听素瓷吃吃笑道:“不好,适儿一来便给母亲见面礼。”二人说话久了,浑没在意,李适一泡龙泉尽洒在沈珍珠身上。

素瓷见沈珍珠顿时手忙脚乱,伸手接过李适,道:“还是由我来罢,瞧你当母亲的,没一点手法——”

李适扳着小手小脚上下乱蹬,显是尿湿不适,素瓷哄着抱着他,朝内塌走去,一直跟在她身后,恭身未说话的乳娘忙跟上去。

素瓷将李适放置床塌上,转头对沈珍珠笑道:“小姐,可要来学——”下一个“学”字尚未吐出口,头往旁边一歪,摇摇斜斜的倒下去。

太医即刻传到,亦是凤翔本地名医,权充太医,细细的帮素瓷拿过脉,禀道:“王妃,帐中夫人乃是喜脉。”

“什么?”沈珍珠脑中轰鸣,又问一声。

那太医慢慢道:“以脉象看,夫人已有孕三月有余。老夫虽是山野之人,此等脉象,绝不会看错。”

“小姐——”素瓷在帐中轻轻唤道,沈珍珠无力的挥手,那太医不敢多留,收拾好由宫女引路出去。

掀起帐帷,素瓷泫然若泣。

沈珍珠心中突突乱跳。素瓷因何受孕,怎会受孕?蓦的想起她说几个月来寸步不离李适,那能与她亲近接触之男子,能有几人?以素瓷之地位,旁人男子怎敢起觊觎之心?

莫非是他?

心头隐隐害怕起来,换作任何一个女子,若是与他,她都不会这般害怕惶恐。

她握住素瓷的手,问道:“是谁?”

素瓷别过头去,似是暗暗哭泣,沈珍珠的心紧了又松,松了又紧,手心里全是冷汗。却不敢不忍再逼问。

良久,素瓷终于转过脸来,眼睛直直的盯了几眼沈珍珠,复转过视线去看那帐顶帷幔,慢慢从牙间吐出字:“是——风——”

沈珍珠心头的石子轰然落地,暗笑自己太过紧张李俶。当日在逃跑过程中,素瓷对风生衣已微露情愫,其后二人均受伤共同奔赴灵武,一路上相扶相携,日久生情,不足为奇。只是风生衣与素瓷既已有肌肤之亲,总不能让素瓷委曲,乃说道:“原来如此,素瓷你不用担心,待我告诉殿下,由他亲自主持你们二人大礼,我必要风生衣给你正室名位,风风光光的将你嫁过去!”

“不,不要!”素瓷忽的起身,一把抓住沈珍珠袖口,泪水滚滚而下。

沈珍珠惊异。

素瓷摇头哭道:“那日,是他醉酒,醒来什么也不知……他对我本无情意,我不要他可怜我,小姐,求你别张扬出去,我不想以孩儿胁迫于他……”

沈珍珠伤心,“可你已有孕在身,这身子还能隐瞒多久?”

“我定要产下这个孩儿,”素瓷哀哀的哭求沈珍珠,“小姐,我求你帮帮我,帮我找一处屋宇,让我躲避一时,待我产下孩儿,我再来服侍你。”

沈珍珠难受的说道:“素瓷,是我对你不住。想当初,你、我、红蕊三个人,好似亲生姐妹,谁知道红蕊因我而死,你现在又这样,一生尽毁,总归是我没有照看好你们。”

素瓷呜咽道:“小姐,这都是素瓷愚笨,只要小姐别瞧不起素瓷,别怪素瓷就好……”

安抚罢素瓷,又与乳娘好不容易将李适哄弄睡着,天色渐暗,李俶尚未回来。

虽然脱离险境,然前路似乎难以平静,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事,总让沈珍珠忐忑不安。

推窗,初春寒意深浓,疏落灯火,亭台屋宇,青葱花草,均沐浴在月光中。

开门步入庭院,凉风四起,今人仍照古时月,古人为谁立中宵?

听到身后有人慢慢走来,既非侍卫脚步声之凝重有致,也不是李俶步履之沉稳笃定,不禁回首相望,略为一呆,朝她走来的是一名四十左右中年男子,一袭白衣素鞋,气度从容闲逸,负手缓步。

她略作思索,便知此人是谁,上前两步,浅浅一福道:“李泌先生有礼。”

李泌薄有诧异,仍施礼笑道:“王妃。”又问:“泌与王妃往日可曾谋面?”

沈珍珠微笑道:“珍珠年轻识浅,先生昔年风采,珍珠缘悭未见,今日乃是初遇先生,幸运之至。”解释道:“珍珠听殿下说起,被允自由出入宫中者,惟先生一人,更见先生风骨卓然,想必定是了。”

李泌侧目而视,见眼前之人侃侃而言,从容有度,却自然恬淡,全然不同于所见后宫妃嫔。

沈珍珠道:“先生可是来找殿下?他去觐见陛下,烦劳稍等。”

“不,李泌此行,专为拜访王妃。”

“哦,”沈珍珠道,“那请先生入室奉茶,珍珠恭听教诲。”

李泌摇头道:“不敢劳烦王妃,泌只有几句话,说过便走。”

沈珍珠已知其来意有迵,仍笑着说道:“那请先生尽管直言。”

李泌显然有些犹疑,望向天上一轮明月,终于说道:“李泌是来劝说王妃离开殿下。”

此言一出,沈珍珠如堕冰雪之窟,多日来她与李俶皆有意回避此事,然而终于被挑开。

“王妃应知殿下志向。当日王妃身陷敌手、壮烈殉国消息传至军中,军中将士个个义愤填膺,对王妃敬之慕之,如同天神。可如今王妃忽然归来,其中原由因果,固然陛下和殿下皆知,又怎堵住天下悠悠众口。众口铄金,积毁销木。现今殿下众望所归,我军气势正昂,眼见收复两京的大好时机已至,殿下正可乘此树立不世功勋,王妃,你可忍心在此时折损殿下威望?”

原来,竟是这样。她身陷贼手,在天下人的眼中,已是死去。若再重新出现,众人揣度,多数只会将她纳入不节之列。她又怎堪与李俶并列,怎堪再与他携手?

这一刻,心中隐痛不已。

若此番话,是他人所说,如张淑妃,如崔彩屏,她或许不会放在心上,甚或嗤笑置之,绝不退避。而流于这世外高人的李泌之口,她不禁颤栗了,连他也不能免俗,何况其他人等?而他明知此番话一出,若让李俶知晓,必会怪罪于他,仍是直言不讳,可见朝中之人,人同此心。

她独立中庭,寒风袭身,连李泌何时离开,她也不知。

手心一暖,被他拥入怀中,听李俶在耳边嗔怪:“夜里风冷,呆在这里做什么。”说话间,半拥着她往房间走去。

她也不答话,茫茫然随着他走,跨过门槛时,他脚下一软,险些栽倒。她一惊而醒,扶住他,才见他脸色十分不好,脚步虚软,急急问道:“怎么了?”

李俶不自觉的随意揉揉膝盖,答道:“没什么。早点歇息吧。”

沈珍珠看在眼里,立即蹲下身子,掀开他下袍,不禁心疼得要掉下泪来,见他膝部乌青一大截下来,轻轻惊叫出声。

李俶扶她起来,轻描淡写的说道:“叫你不要看,偏不听。陛下罚我在阶前跪了两个时辰而已,你叫宫女拿些清水敷敷,明早就好了。”自笑道:“我这是活该,谁让我忍耐不住,自行离营来找你,父皇已是从轻处罚了。”说着,拿手轻刮沈珍珠鼻尖,低眉笑语道:“都怪你……”

沈珍珠欲要开颜附之而笑,到底心中酸楚,别过脸去不与他对视。

李俶立时发现情形不对,攫过她身子,凝神看着她,问道:“发生什么事,为何这样不开心?”想起自己入庭院时,她一人独立其中,心头一动,咳嗽一声,一名侍卫立即推门而入。

李俶问道:“今日有些什么人来过?”

侍卫答:“只有李泌先生来过,刚刚才走。”

李俶大怒,拍案道:“又是这个老匹夫!”复又紧紧攫住沈珍珠,“我知道他会对你说些什么,不必理会他!”

沈珍珠幽幽抬头望他,“你不该如此辱骂李泌先生,他亦是一片好意。谁能如此不避嫌疑的为你着想。”从他怀中慢慢脱离而出,走至软塌前,斜背着他,说道:“你我成婚数年以来,我总是让你操心担忧,竟是半分也不帮助到你,如今更成你的负累。我实不愿如此,你还是让我——”

一言未毕,身子一紧,已被他紧紧挟入怀中,力道如此之大,令得她气都透不过来。他失而复之,怎可再舍再弃,心中的不忍和痛苦,想是到了极端。听他喑哑着声音,一字一句的说道:“不许,我不许你再离开我,我知道你在想甚么。若你敢乘我不在,偷偷离开,我就再离军营,四处找你,直到找到你为止。”

沈珍珠对他亦是万分难以割舍,泪如雨下,无法成语。

他半蹲下身子,捧起她脸颊,温柔为她拭去泪水,说道:“你不必胡思乱想,连父皇听闻你安然无恙回来,都十分欣喜,说是明日召见你。旁人闲言闲语、胡乱猜测忖度,短期内或是无法消散,但众人看皇家待你尚是如初,时日一长,自然息了口舌。你更无需为我之虚名忧虑,男子立身处世,若弃妻儿不顾,又何以服天下?……只是这一段时间,总是要万分委曲你,熬过去,一切都好了。况且,还有适儿,适儿生下来便离开你,你忍心他再无母亲教诲么?”重紧紧握住她的手,道:“你该记得当年我从回纥接你回长安之事,当初我说‘只要你信我’,如今之势,我仍然是那句话——只要你信我!珍珠,你肯信我吗?”

回首往事,虽似隔千山万水,然面前之人,赤热之心,宛然从未改变。

沈珍珠偎进他怀里,缓缓而肯定的说道:“我信你。”信他,此后千难万阻,只能一往无前。她的丈夫,她之挚爱,命运维系,容不得她退缩怯懦。

自地从天香满空

果然,第二日方过辰时,内侍传来懿旨,陛下在行辕内庭召见李俶夫妻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