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盯着欧老夫人背影看了半晌,想到父亲的话,正要离开,里头的老夫人忽然道:“是长媳么?”

曹氏脚下一停,老夫人道:“进来吧。”

四周无人,望着里头那个背影,这许多年一直在欧老夫人积威阴影笼罩之下,对老夫人的畏惧已经深入骨髓,又深知这妇人的种种非人残忍之处,此刻竟有些不敢靠近,但又无法不从。

曹氏慢慢走进佛堂,垂首立在旁边。

欧老夫人手持念珠,垂着眼皮,嘴里低低念咒,又过了半刻钟才打住。

欧老夫人道:“阿添如何?”

曹氏道:“睡下了。”

欧老夫人道:“那就好,先前他因为那个十八子的话,未免胡思乱想,你要多安抚他才好。他是我们欧家的长男,在这个时候越发不容有失。”

曹氏听到“长男”“不容有失”,嘴唇翕动,无法出声。

欧老夫人歪头看向她:“你怎么了?”

长明灯的光下,老夫人皱纹叠布的脸显得格外诡异,原本的慈眉善目里透着几分阴冷,曹氏几乎骇然后退:“没、没什么。”

欧老夫人盯了她一会儿:“听说下午你父亲突然来了?是有什么事?”

曹氏便把对欧添所说的也说了一遍,却因紧张,有些结结巴巴地。

欧老夫人道:“你父亲是个有福气的,这样的年纪了居然又添了香火,可见是你们家积了德,善有善报。”

“善有善报”,四个字更如针刺一样,让曹氏身上微微轻颤。

欧老夫人叹了口气,道:“我乏了,你替我在这里念一卷经吧。”她说着抬手,示意曹氏来扶着自己。

曹氏下意识地伸出手去,却看见手背上的伤疤,烛光下依稀又是一片血红,仿佛回到了自残的那夜,十指连心,痛不可挡。

“老夫人既然知道善有善报,为什么还要做那些事。”鬼使神差地,曹氏未曾伸手,反而轻声问。

欧老夫人皱眉,曹氏道:“老夫人吃斋念经,难道不知道做这些事会遭报应的?”

欧老夫人听到这里,才冷笑道:“这话竟像是添儿问出来的,我已经跟他说明白,这样做都是为了欧家的香火着想。”

曹氏道:“老夫人怎么能这么心安理得,长房里的,二弟房里的,甚至连夫君的长姐……是不是还有更多?您怎么下得了手?而且长姐那时候已经七岁了,您怎么能……”

欧老夫人道:“她若不死,怎么会有阿荣?”

曹氏呆立原地,欧老夫人想起往事,嘴角挑着一抹冷酷笑容:“那贱丫头实在命硬,怎么都不肯死,就算掉进水里还拼命挣扎,我按着她的头,反被她在手上挠了一道,气得我用龙头拐猛击她的头……她才肯撒手……”

曹氏听得毛骨悚然,欧老夫人看着她的脸色,道:“你怪我心狠?若不如此,如何能震慑住那些想投胎到欧家的女鬼?当初传授我这法子的法师就是这样说的。果然,那贱丫头才死不久,就有了你二弟阿荣,是不是很灵验?”

曹氏后退,脸色骇然若鬼。

欧老夫人却上前一步,盯着她的双眼道:“有件事你错怪了我,你房里大女夭折跟我无关,所以她死了后,二女又紧随来了,若不叫这些女鬼知道厉害,他们一个接一个的都会来了……”

欧老夫人脸色越发狰狞:“如今你果然如愿以偿有了小郎,以后继承欧家家业,岂不也是你的好?你该感激我才是。”

她瞥了曹氏一眼,“好好在这儿念经,别听了不相干的人的话,鬼迷心窍。”

曹氏正无法承受,濒临更亏,“鬼迷心窍”四字入耳,身子陡然僵立。

那边儿欧老夫人正要出门,眼前火光一闪,她惊而回头,却见曹氏握紧桌上一根铜烛台,用力挥刺下来。

欧老夫人惨叫一声,惊动了外头的丫鬟们,齐齐冲了进来。

众目睽睽下,曹氏状若疯癫,厉声尖叫:“恶毒的老太婆,你还我命来!”那声音却并不似是曹氏的本声,赫然带着几许稚嫩!

招县,县衙。

本县的知县并不坐堂,反而惴惴不安地垂手立在旁边,平常县官所坐的地方,大马金刀地是另一个人,袁恕己。

曹氏说完昨夜经历之事后,又道:“那时候……我、我不知道是怎么了,好像是冥冥中有人指使着我的身体,才刺伤了老夫人。”

袁恕己回味那句“还我命来”,道:“曹氏,你所说可是真?”

曹氏道:“句句属实,绝无虚言。”

袁恕己道:“让她画押。”主簿拿着供状,上前让曹氏画押。

曹氏伸手欲按,却看见手背上的疤痕。

忽然恍惚:她不知道,昨晚上那一刻,到底是她自己想要杀了这个恶毒的老妇人,还是冥冥中真的有鬼魂附体,驱使她动了手。

又或者,是她们之间的心意,合二为一。

曹氏低头笑了笑,用力在供状上按落。

第46章 大杀四方

曹氏供述经过的时候, 阿弦跟高建就站在公案下手, 招县差役的旁侧。

随着曹氏所说,阿弦眼前也一一浮现昨夜梦中情形, 一切宛若案件重演,历历在目。

在场的招县县令以及众差人们, 脸色各异,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从昨儿晚上欧家出了血案, 邻里听见动静,不敢不报。

衙差到府,见曹氏宛若癫狂,仍是死死地握着那烛台,大叫杀人,据说伤者正是欧家的老夫人, 因受惊过度且又带伤,被扶着入内休息, 请大夫来看。

在招县, 几乎无人不知欧家老夫人,衙役们不敢惊动,只好先把曹氏解押到县衙。

欧家向来“母慈子孝”,从无恶迹传出过, 欧老夫人又是“年高德劭”,如今出了这等奇异大事,顿时满县震动,很快传了个遍。

就在招县县令惊疑不定的时候, 令他更加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初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才爬上县衙的脊兽之背,招县的县城城门才刚刚打开,睡眼惺忪的小兵们忽然发现,城门外赫然立着几匹高头大马,当前为首一人,虽身着文官的官袍,却掩不住通身的武威之气,腰间且还配着剑。

他们像是初初才到,又仿佛是在这城门口等了一夜,小兵们正不明所以,那为首之人旁边儿的一名中年汉子出声道:“让开,这是豳州刺史袁恕己袁大人。”

虽然从未见过这位传说中的新任刺史,但有关他的传闻已经如雷贯耳,只看那通身的气势就是个不好惹的主儿,士兵们连质疑一下来者的身份都不敢,忙退让两侧。

袁恕己一马当先入了招县,在他身后跟着数人,皆都骑马,都是看着威武雄壮的七尺大汉,只在队伍最末两个人稀稀拉拉地落在后面,一个清瘦纤弱,另一个貌似寻常,正是阿弦跟高建。

方才一路疾行,袁恕己等遥遥领先,阿弦实在是怕了骑马,幸而袁恕己并未催促,渐渐地就把她落在最后,高建倒是义气,另一则也是受不得那种颠簸,就也偷偷跟她蹑在队伍最末尾。

后来这一干人来至招县城门前,吴成本欲叫门,袁恕己回头看了眼,却见两人还未从长路拐弯处转出来,便道:“再等片刻城门就开了,不必叫嚷惊动。”

如此又等会儿,那两个人才踢踢哒哒地出现赶上,袁恕己看一眼阿弦,见她脸色发红,想到昨日她身上不适,又连着两日颠簸,竟难得地并未出声说什么。

招县县令正在头疼欧家之事,忽然门上报说刺史大人来到,还疑心底下人误传。

其实欧家乃是招县里有头脸的人家,事发后欧荣又亲自出面周旋,县令本有心袒护,可因为一件事,县令改变了主意。

那就是阿弦跟高建吴成三个,曾二度前往欧家之事。

倘若只高建一个倒也罢了,要命的是,里头还牵扯着“府衙”。

袁恕己在桐县杀人不眨眼的之事早就不胫而走,豳州的每个官员几乎都凛然自危,比之先前那肆无忌惮的行径,个个都有所收敛,生恐张牙舞爪的姿态落入新刺史的眼里,又被他抓了拿脖子来磨刀。

虽然欧荣一再坚称说是以个人私事来请十八子的,但怎奈当初入府的时候,高建为唬人,“扯虎皮拉大旗”,已经抬出了府衙的名头,且吴成也曾附和。

县令心虚,思来想去,暗自猜测袁恕己的意思,心想以这位刺史神出鬼没匪夷所思的手段,是不是府衙早就留意了欧家?若欧家出事他隐瞒不报,岂不是自寻死路?

因此才谨谨慎慎地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天不亮就出城往桐县报信。

却想不到,袁恕己竟会亲临,且来的如此之快,县令震惊之余,却也无端松了口气,知道自己派人去报之这一步棋走的太对了。

但立刻,知县就发现自己这口气松的太早了些。

他在侧旁听曹氏的供述,只觉着轰然巨雷在耳畔一个又一个炸响,简直怀疑自己双耳出了差错,一切都是幻觉。

然而环顾周遭,满堂差役也都跟他一样,如呆如傻。

只有袁刺史跟他带来的那几个人面色镇定,仿佛听见的不过是稀松平常之事。

招县知县几乎没忍住要喝止曹氏:这妇人大概是失心疯了,或许当真是被鬼迷心窍,竟然说出如此不经之谈!何况她丧心病狂地刺伤家中长辈,如今又满口胡言,只怕是为了脱罪故意编造出的谎话,哪里有半句可信。

可是看袁刺史的反应,却是这样肃然以对,知县看看曹氏,又看向袁恕己,心若油煎。

门外围观的百姓们开始交相传语,有说绝不是真的,有说此事可疑的,不一而足。

嗡嗡喧闹中,主簿将曹氏画押的供状呈上,袁恕己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道:“怎么不见被告之人?”

知县忙出列:“大人说的是谁?”

袁恕己道:“你是耳聋?方才曹氏说的杀人的,欧家老夫人。”

知县咽了口唾沫:“大人,请恕我直言,这欧老夫人在本地德高望重,且又年高,断不会是这曹氏所说之人,照下官看来,必然是曹氏刀伤老夫人后,故意编造这骇人听闻的话来掩盖罪名。”

袁恕己道:“你是说这份供状不真不实?”

知县鼓足勇气:“下官正有此疑虑。”

袁恕己道:“所以本官要传欧老夫人到堂,两人当堂对质,自然就一清二楚了。”

“这……”知县面有难色:“大人,老夫人年高体弱,又被这恶妇刺伤,只怕不得到公堂上。”

袁恕己似笑非笑道:“你只听了曹氏一面之词,就认定她是‘恶妇’,连老夫人的面儿都没见,就说她年高德劭,那不如赵知县你跟我说明,若此刻本官不在,你该如何料理此案?”

赵知县虽然的确心有定论,但听袁恕己口气不对,又哪里敢说出来,便讪笑道:“下官也只当秉公处置。”

袁恕己道:“详细如何?”

赵知县望风使舵的本事却是一流:“正如大人所说,要请当事之人前来对质。”

袁恕己道:“那还等什么?”

一句才罢,就听堂下有人道:“大人!”

袁恕己扫过去,却见是欧家二公子欧荣出声。

因曹氏出事,欧家也自派人来料理,此刻在堂上的,就是欧家管家跟二公子,不知为何大公子竟不在。

袁恕己道:“你又有何话说?”

欧荣道:“大人恕罪,我祖母有伤在身,又受惊病中,求大人怜惜,不要惊动老人才好。”

袁恕己道:“可知在本官眼里,没有什么老人新人,只有罪囚跟清白者。”

欧荣道:“大人!我祖母若贸然前来而有个三长两短……”

袁恕己冷笑:“你是在要挟本官吗?”

欧荣跪地:“小民不敢。”

底下百姓们又是一片哗然骚动。

赵知县算是领教了袁恕己的强硬,当下不敢在掂掇张望,立刻命衙役前去带人。

这边儿袁恕己盯着欧荣:“二公子觉着,曹氏的这番供词,有几分真假?”

欧荣沉默片刻:“小民不敢相信这是真,只怕有误。”

袁恕己道:“据本官所知,欧家这许多年来的确都是女孩儿无端夭折,上下几十年,至今并无任何一个女孩儿存活,本官听说你妻子先前也曾有孕而小产,你竟丝毫不觉着此中有异?”

欧荣不语。袁恕己道:“之前还是你请了本官身边儿的十八子前往府内,难道不是?”

欧荣道:“小人……只以为是家中有什么邪祟。所以才贸然相请。”

“你家中的确是有大邪祟,”袁恕己道:“抬起你的头来,你难道后悔请了十八子进府了吗!”

欧荣肩头颤动,他的确是后悔了。

这欧家距离县衙并不算远,不过一刻钟的脚程,差人回来,却并不见欧老夫人。

差役上堂:“大人,欧家老夫人因伤重无法起身,否则有性命之虞,小人们不敢用强。”

另一个说道:“老夫人听说我们的去意,挣扎着让小人们带话给大人,说此事纯属子虚乌有,她乃是虔心念佛之人,绝不会做出似曹氏所说的恶行,请大人不要偏听轻信,切勿冤枉好人。”

袁恕己听罢,看着两人道:“你们收了多少好处?”

如此做法袁恕己早在初初上任桐县的时候就领教过,当时为了小丽花的案子派人去拿秦王,奉命前去王家的差役回来,其表演跟现在这两人几乎如出一辙,似师出同门,套路娴熟。

只可惜如今的袁刺史,已经不是那个初来贵宝地尚未站稳根基的了,自然不必再虚与委蛇。

那两人被当堂戳破,面露惶恐心虚之态,袁恕己不等回答,对两边亲兵使了个眼色,四个亲兵上前,将两人掀翻,身上搜检,果然一个人身上搜出了五两银子。

袁恕己道:“身为衙役,办差不力,徇私枉法,每人杖责二十,就此革职。”

公堂上顿时热闹起来,打板子的声响,惨呼声,底下的百姓们从没看见过这样痛快的场景,呆呆看了片刻,有一人忍不住叫了一声“好”,一时喝彩声此起彼伏。

袁恕己又叫了两名差役:“若还带不来人,这两个就是楷模。”

这一招杀鸡儆猴立竿见影,行之有效。

不多时,外间围观的百姓有人大叫:“来了来了!”自动让出一条路来。

袁恕己在上看去,见两名差人在前,后方几个丫头,扶着一个颤巍巍地老太太破开人群走上公堂,那老妇人鹤发鸡皮,大概是因为受伤之故,脸色有些发灰。

欧荣早迎上去亲自搀扶著:“祖母可能撑得住?”

袁恕己道:“看座。”

差人上前,搬了凳子放在堂上,欧荣扶着老夫人落座。老夫人脸色对不好,神情却仍如常,落座后向着袁恕己微微欠身致谢。

这一日,清早儿来至招县,回到桐县家中的时候,已近黄昏。

老朱头仍未回来,阿弦进门,不出所料仍看见英俊靠在窗户旁边儿,静默的模样宛若一副极高妙精裁的剪画影。

虽然他不言不语,甚至连动也未曾动过,阿弦看着他的模样,竟无端一阵心软:“阿叔,我回来了,你今日可好?”

英俊道:“是。”

阿弦道:“你、你喝水了不曾?肚子饿不饿?”

英俊道:“不必。”一顿又问道:“欧家的事情了结了?”

阿弦长叹一声:“是啊,已经解决了!”

她的口气里有种说不出的意味,似乎格外地兴奋,又仿佛带些不安。

英俊却只“哦”了声。

阿弦心念一动,忽然问:“阿叔可知道结果?”

英俊沉默:“袁大人只怕又大杀四方了。”

阿弦细品“大杀四方”一词,不由暗暗点了点头:“你还猜到什么?”

英俊唇角挑了一抹很浅的弧度,就像是夏日最柔软的风吹过湖面。

他说:“我又不是神仙,如何能算得分明,不如你告诉我。”

阿弦见他想听,便挪坐在炕沿边儿上,同他一一说来。

原来欧老夫人到堂之后,袁恕己说起曹氏的供状,欧老夫人却一概否认,且痛心疾首道:“家门不幸,长媳忽然失心疯发作,不仅伤人,且又编造如此骇人听闻之语,甚至惊动官府……害的老身一把年纪还要上公堂对质,将来有何面目去地下见列祖列宗?”

众人见其言行,不免心生同情。

袁恕己道:“这么说来,你果然没杀害过府中女婴?”

欧老夫人道:“阿弥陀佛,不必提一个‘杀’字,连说出来都是罪过了。”

袁恕己一笑:“老夫人,你这样先是要下拔舌地狱的。”

欧老夫人抬头,神色平静:“大人如何无端相咒?”

袁恕己敛笑:“传欧添。”

欧家大公子欧添上堂之后,谁也不看,只呆呆地跪在地上。欧老夫人看一眼长孙:“大人,不知这是何意?”

袁恕己只望着欧添:“欧大公子,将你所知一一说来。”

欧老夫人眼神微变,忽地有些不安:“添儿?”

欧添垂着头,却悄然无声。

欧老夫人紧张地看了他片刻,见他木讷不言,神色稍安。

不料正在此时,欧添伸手入怀,竟掏了个不大的盒子出来,将盒子往地上用力砸落!

堂上的赵知县跟众差人均都探头看来,外间的众百姓也挤挤攘攘地想要一看究竟,却看不清楚。

忽然有人道:“那是……是针?!”

欧老夫人距离最近,看得格外分明,身子不由一晃,几乎摔倒。

身边儿的欧荣只顾看地上之物去了,连搀扶都忘了。

那盒子不大,也并不结实,砸开之后,却见里头盛放着好些小玩意儿,却都是古旧不堪的幼稚之物,似是小孩儿的东西:叠纸,早就坏了的糖果,女孩儿用的头绳,缀花,除此之外最多的……便是散落的四五枚绣花针!

时隔多年,绣花针早就生锈,却仍透着锋利之色,零零落落撒在地上。

欧添看着那些针,一枚枚似乎刺入了他的眼,泪里仿佛带血,扑啦啦落了下来。

朱家,屋内,两两相对。

听出阿弦语气里的颤抖之意,英俊问道:“那老夫人,就是用这些针来虐杀女婴的?”

先前二进欧家,被老夫人握住手时候,阿弦便觉似千根针刺,不堪忍受,原因在此。

回想起来,阿弦口干更甚:“是,这狠毒的恶妇。欧添都说了,连同他看见老夫人亲手杀了长姐的事也都说了。”

——当时欧添其实是看见了那一幕。

但因为场面实在太过骇人,他年纪毕竟小,又是最宠爱自己的祖母,故而竟不敢信,加上欧老夫人不停地说他睡着了做梦,欧添自我催眠似的,也只当那一幕是自己做了噩梦,久而久之,便封存于心底,不愿触及。

公堂上砸开的盒子,是他小时候珍藏的玩意儿,多半跟长姐有关,而那些针的用途,却绝非绣花……

提起来仍然心慌难禁,阿弦忙跳下地,去外间儿倒了两杯水,又加了些蜂蜜调在里头:“阿叔也喝一杯。”

英俊摸索着接过来,不免碰到了她握着杯子的手,细嫩的手指,像是柔嫩易折的花颈。

英俊不动声色地慢慢啜了口,清甜沁入心肺,这样难得的熨帖滋润。

他忽然想呼一口气,便回身试着将窗扇推开些。

阿弦道:“阿叔别动,我来。”把杯子放下,手脚并用爬上炕,将窗户推开,用棍子支起:“天儿渐渐热了,屋里头闷,阿叔若好些了,就出去透透气儿。”

英俊不置可否,只听见窸窸窣窣的声响,是她又爬了下去。

英俊问道:“是了,袁大人如何会知道……欧添曾看见了老夫人杀人之事?”

这件事连欧添自己都不知道,自然无外人可知。

但无外人可知,却有天知地知,神知鬼知。

阿弦喝了两口蜂蜜水,试图压住心底那难以消散的慌悸,她瞥了眼那只握着杯子的手,舔了舔嘴唇忍住:“其实是我看见,我告诉袁大人的。”

第47章 血都热了!

阿弦虽看见了那一幕, 却毫无把握, 毕竟跟欧添虽只见一面,却已知他是个固执老旧的人, 就算欧添曾目睹欧老太婆杀人,就算他记起此事, 为了欧家,一贯“至孝”的欧添只怕也不会出面。

但是想到英俊预言说过——袁恕己并未袖手不理而是暗布棋局, 且见袁大人居然当真大张旗鼓地前往招县,阿弦略一犹豫,便将这一节暗中告知了袁恕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