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冷哼一声。“他无意吗?他比猴还精。做尽坏事,又总是隐在背后。建成,你真的相信他是无意的吗?上次杨文干的事,他一定是怪了我,怪我劝你回头是岸,所以故意要害我地。他把珠儿弄到宫中,他又经常在皇上身边行走,那不是制住我的一招棋吗?”

李建成一时无语,因为小凤一向是云淡风轻的,很少这么激动,但是考虑到珠儿很快就要奉召进宫的事,小凤突然大变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他心里明白小凤说的对,这次元吉确实是有针对的。

“放心,我绝不让他伤害珠儿。”这大概是他唯一可以做到的。

小凤摇了摇头,神色凄楚,“我没能保护妹妹,是我的错,是我不好。就算你想保护她也没有用,因为你不能天天待在她身边,而一旦起了冲突,你觉得以你三弟的任性胡为,会听从你地吗?”

李建成叹了口气,明知道小凤说得都对,可心里一时乱了主张,“小凤,我答应你尽快想办法,不行的话就算闯宫也再所不惜。WWW.16 K.cN其实当时元吉提起此事,我是极力反对的,但父皇很是听信元吉,我当时没办法阻止。这事是我对不起你,但我保证珠儿近期绝对安全,然后我们再想办法,凡事都有缓和的。”

“珠儿进宫地事,已成定局是吗?”小凤轻轻的问,表现出冷静下来的样子。

李建成很为难,但仍然点了点头,“我父皇这两天忙于政务,没有时间,他是个急性子,希望想召了珠儿进宫就立即开一次御宴,亲自见见女厨神,所以迟迟未下旨。你们姐妹--至少还有三、四天时间话别。”

小凤努力保持平静,掩藏情绪,假意深思半晌才道,“既然此事已经无可挽回,我强逼于你也于事无补。但我想,有没有可能缩短珠儿在宫中服役的时间?让她越早离开那事非之地越好。”

“你想到什么好办法?”李建成看到小凤的神态,知道她有了主意,问道。

小凤摇了摇头,“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是亡羊补牢罢了。我在想,如果珠儿早就订了亲,皇上总不能拆散人家夫妻吧?假如这桩亲事是你做证的,男方又是朝臣,还与秦王有关系,那么皇上大概不会让珠儿在宫中太久。毕竟,他可是有道明君

李建成一听,心头一亮,急忙细问。

小凤想想停停,把和小鱼等人商议好的计策以自己的口吻说了出来,最后才说,“这虽然不是个好方法,也让你为难了,可却是目前能想出地最好办法。”

李建成也不傻,只是为人仁厚、遇与亲情相关的事就优柔寡断罢了。此时听了这一计,觉得非常之可行,但心中仍有一丝不安,问道,“珠儿--和长孙无忌有情吗?”为了皇位。他会和二弟斗争,如果小凤地妹妹与敌人的手下两情想悦,他要顾忌的事可多了。

“是珠儿到秦王府教秦王妃厨艺时开始熟识的。”小凤点点头,“建成你要知道,虽然你我有情,而你和秦王势同水火,但毕竟不能因你我之事而影响我地弟弟妹妹,况且我知你心。你也不想和秦王如此剑拔弩张,还好目前也没撕破脸,那何不借此之机缓和关系?就算将来还要势不两立,但看在此情此份上,彼此留一线,日后好见面呀。”

“你说地对。”李建成沉吟了一下道,“没有人比我更想顺利传承皇位了。长孙无忌此人,虽非为我所用,但为人刚正不阿,才华横溢。至今也没娶亲,攀上他,也是门好亲。好,我明白了。我之前亲眼见证了珠儿姑娘和长孙无忌订的亲,他们是从我府上无意中结识地。可是我二弟那边--”“你放心,我让珠儿自己去说此事。”小凤道,“珠儿教导秦王妃厨艺,二人一见如故,如今情同姐妹,她一说,秦王妃肯定同意。你大概知道。你二弟专宠这位王妃,难道你肯为我做的,你二弟还不肯为她的正室王妃做吗?”

李建成想了想,脑海中浮现出小鱼的影子,倒是个善良直率的模样,不禁点了点头。

小凤虽然知道李建成就算再为难也会帮她。但此时亲眼见李建成答应。还是非常高兴,甜笑道。“你答应就好了,到时候在殿前,还望你和秦王合力,让珠儿一、两年--不--最好一年就可以回家成亲,这样珠儿虽然要闷些日子,她的小命和未来却无大碍了。”

“我定把珠儿完完全全地还给你。”看到她笑靥如花,李建成也很高兴,再想到能帮助心上人解决难题,还可以缓和兄弟间的关系,心情更是舒畅。

不过小凤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不对,如果你早知道珠儿和长孙无忌订了亲,为什么当时反对你三弟时没有和皇上说呢?而且你三弟若是不信又怎么办?”

“不妨事。”李建成摆摆手,“我就说当时情急,忘记了此事便了。毕竟身为太子,我不可能事无巨细全部记在心里。如果我二弟也一力作证,再加上一、两位可信之人从旁帮言,此事定然能成。我父皇可不是昏庸之君,不会做拆散臣下婚姻之事。至于元吉,怀疑也由得他,我抵死不承认是作假就罢了。我还想了,到时候干脆再给珠儿争取到每月出宫一次的机会,让你不至于太想念妹妹。”

小凤一听,高兴万分,跳起来抱着李建成的肚子,就在他的唇上吻了一下。李建成虽然心中爱煞了小凤,可小凤这样主动,他还是有点害羞,英俊的脸上露出一点点红晕来,可爱极了。

“定亲之事的其他细节要怎么办?”他扯开话题,心跳如雷。

小凤笑着拍拍胸口,“你是太子,行事不方便,一切全由我做,保证滴水不漏,就算李元吉来找茬,我也绝不让他在鸡蛋中挑出骨头。”

看到小凤那么开心,李建成心中一暖,笑道,“可惜不能立即成亲,否则就显得太刻意了,但元吉造的孽能够由我弥补,我甚感欣慰。”

小凤没说话,只埋着在李建成的怀中,有渡了一劫后的轻松。而珠儿和长孙无忌两个人,在感情刚刚蓝萌芽地时候,就互相订了终身。

这速度,比现代的速食爱情还快。但是,却远比现代的爱情更坚贞不渝。和大家说一下,这是一大章,因为道歉而多写的,正文左右吧,差点是平时两天地量。

我说月开始就正常了,但恐怕要对不起大家了。

之前是亲戚家有事,要帮忙,现在是因为出版延后了一点,网上不能快发。

为了保证平均更新,不至于一时多一时少,氢暂时决定隔天更,但如果出版过程快了,我立即就恢复日更,甚至全放。请大家随时关注,我会在更新中说明的。

对不起了。

网友上传章节 下卷之第五十二章 入宫

三天后,珠儿奉召入宫,并得到了见驾的荣幸,地点就在平日皇上小憩的殿内。

当时李建成和李世民在场,所以当李渊和蔼可亲的问起珠儿的一些事时,他们在一边帮着说话,并提到了珠儿和长孙无忌早就订了亲,还歌颂了当今的圣德,最后挤兑得李渊没话讲。

他疑惑的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不能理解这对本来势如水火的兄弟为什么突然会意见一致?难道真的是这美貌可爱的厨娘早就订了亲了?为什么元吉没有提起呢?

这么想着,目光扫到李元吉身上,后者正咬牙切齿,因为他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惜无力反驳。珠儿是凤老板的妹妹,大哥必定为了美人而撒谎,长孙无忌是二哥的近臣,他自然也有所偏帮。只是没想到长孙无忌居然和珠儿有情,之前他派人监视天策府时是有所耳闻,也正因为如此,他要棒打鸳鸯,还顺带着弄个人质在手上,没想到大哥这次居然和二哥联手,来这一招,破坏了他全盘计划。

看来大哥自从有了凤老板,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变数了。他已经上当了两回,下次一定不会再这样。

“我倒没听说过二哥的典签与这位女厨神定了亲呢。”他冷笑道,“好歹他也是世家之子,怎么定亲这么大的事也如此轻乎草率?还找了平民之女,是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吗?”

“对啊,朕没听高卿说过。1 6 K小说网.手机站wap.16 k.cn”李渊道,同时看看殿下之人。就觉得这姑娘长得颇为讨喜甜美,听说厨艺之名又名满长安,怎么就订了人家了呢?不然--唉,为君的风度不能失,高卿也是老臣哪。

“父皇容禀。只是因为珠儿姑娘还要帮姐姐经营雷人馆,她是要给弟弟留下一份产业,对得起死去的爹娘再出嫁,而如果以长孙无忌未婚之妻地名义,只怕不太方便,所以才这么做的。”李世民毕恭毕敬的答。

“真是个贤良淑德的女子。”李渊频频点头,慈祥的说,心中地遗憾更重。“不过他二人有太子和秦王做媒证之人,也不枉了。”

“儿臣等人怎么够得上分量,虽说蒙父皇恩宠,贵为太子和秦王,但毕竟年轻。”李建成插嘴道,“高大人还请了叔王做见证,虽说是暗中定亲,没有广邀宾朋,但三书六礼,媒人媒证样样不缺。说起来。儿臣可做了月老红娘的牵线好事,此二人是在我太子府相识,继而有了情的。”

“哦,这是什么时候的雅事?”李元吉问。牙恨得痒痒。

李建成把太子府厨神比赛的事一说,李渊听说有这么多证人在场,心中相信了几分,毕竟如果他这两个儿子作假,也不可能买通这么多人。但凡秘密的事,总是越多人知道就越不能守秘的。。

李元吉见了李渊地脸色,心中的沮丧无法言表。看来大哥二哥是充分做了准备的,本来他想侦缉四出,定要找出此事的破绽,狠狠将大哥和二哥一军,现在看来不太可能了。即如此。他何必废那个事。只是这口气咽不下,今后定要讨回来。一定要让雷人馆土崩瓦解,才能解心头之气。

奇怪的是,这怨毒的念头才一生出,心底忽然闪出一个声音:千万不要伤害小猫,也不要伤害她的家人,别再做坏事了!

接着,脑袋中一热,他只觉眼前模糊,站立不稳。而随即,心中的声音又消失了。

怎么回事?难道他对那个什么小猫有情?笑话,天下女子俱是玩物,那丫头是挺可爱的,可他也没放在眼里,一定是被大哥气的。

“元吉,你怎么了?”李元吉那微微一晃,没有逃过李渊地眼睛,于是他问。

“儿臣没事,只是惭愧,没有调查清楚就给父皇举荐。这下可好,父皇不能长长久久享用美食了,求父皇不要怪儿臣才好。”他嘴巧,此番说词让李渊更觉得此子虽然顽劣,对自己倒是一片孝心的。

“这倒没有关系。”李建成拦过话来,“可以让珠儿姑娘传授技艺,到时候父皇就可以随时享用美食,父皇身体康健实乃大唐之福,百姓之福呀。”

李渊一听,大为开心,加之他本来就是想要美食,美人倒在其次,不禁点头笑道,“建成此言,甚和朕意,不如珠儿姑娘就做个掌厨,教教那些御厨,别成天价来来回回就那些菜,朕实在吃得有些腻了。”

“只不知珠儿姑娘要掌厨多久呢?”李世民笑问,“我怕我那典签害了相思,屡次来求父皇恩典。”

李渊还没回话,李元吉就接过话来,“二哥这话说的,为父皇服务乃是天下臣民的荣幸,就算珠儿姑娘订了亲又如何?长孙无忌身为人臣,多等些时日又如何?食用好才能身体健,难道他地家室问题及不上父皇的龙体,大唐之国本重要吗?”

他随手就一项大帽子猛的压来,实在可恶。

李世民淡然一笑,不卑不亢,不过还没有说话,就听殿外有人大声道,“教会了那些御厨为止呗,到时候皇上时时有美食,还用得着珠儿姑娘吗?”

李渊一听话音即笑道,“门外此人耳朵且长,嗓门又大,爱管闲事,食中饕餮,都猜猜是谁?”不用猜也知道,是当今的弟弟淮南王李神通到了。李渊很爱这个弟弟,也只有他能随时进宫而不受阻拦的。

“你怎么来了?”李渊问。

“闻着味来的呗。”李神通笑道,“皇上肯定要女厨神试手艺的,我哪能不来。再说,我可是这丫头和高大人外甥的媒证,自然有资格吃上这一餐地,如今不过沾着皇上的光,早点受礼罢了。”他这样一说,珠儿和长孙无忌婚约的事更加坐实了。

“嗬,真会说。”李渊眼见三子均在身边,弟弟也追了来,像是一家团圆似的,心里很高兴,笑道,“就依你的意思吧,着珠儿姑娘收朕的御厨为徒,待他们出师,即可离宫。”

“民女领旨,一定绝不藏私。”珠儿急忙道,自打进了殿后第一次开口。

做为规矩,除了刚才皇上让她抬头地那次外,她一直面朝地砖,跪在那一言不发,得做出小民地凄惶之状,实在难受极了。由此可见,她在宫中岁月一定极为难受,所以为了尽快出宫,她当然绝不藏私,肯定倾囊相授,只希望那御厨不要太笨,学得越快越好。

“皇上真是恩典,那不如再加一个。”李神通事先得了李世民的嘱咐,这时借机道,“每月让珠儿姑娘出宫一、两次呀,人家小儿女,好歹解解相思之苦嘛。”

“准。”李渊在高兴中,很快就答应了。

上次忘记和大家说了,双日更新。今天这是六日更新,虽然是过了点(因为字数较平时为多,所以耽误了时间),但仍算是六日地。

先对不起,再谢谢。

网友上传章节 下卷之第五十三章 突厥人来了

所谓形势比人强,国家形势更是强于个人意志,珠儿就算万般不愿,也只好进了皇宫,当起了御膳房的掌厨。那些大厨不服她一个小小女子当了顶头上司,处处刁难自不必说,每天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想念起朋友们和长孙无忌之时更加难受。

好在她生性乐观,活泼随和的外表下,即聪明智慧,又真诚大方,几天的时间里,居然就融入了御膳房的事务,化解了不少敌意,只等着从一众厨子中挑选些资质好、基本功佳的,传授了厨艺就逃出生天了。

“其实进宫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她自己往开里想,心情舒畅好多,“可以和古代的御厨学习一些失传于现代的烹饪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借此检验对长孙无忌的感情。”

事实证明,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是解除思家兼思念之情的最好办法,而独处时,她的脑海中就会出现长孙无忌的样子。所以,她现在百分之百肯定,她是想嫁给这个男人的。奇怪的是,她与长孙无忌之间的情份似乎突如其来,也算是一见钟情,她给自己的解释就是:他们一定有三生三愿的缘分,所以不像其他姐妹的感情那样挣扎波折,而是直达目标。

而就在珠儿的第一次出宫探视的机会还没来的时候,长安城的上空就又笼罩了一片阴影--武德七年七月,突厥入寇,直逼长安。

此事朝廷还未得知,已经有秦王府地斥候密探递消息到了天策符,所以李世民心中早有准备。而李渊在夺取大唐天下时就几度意志不坚。此时安逸了几年,更是不愿以身涉险,于是打算干脆迁都,断了突厥人的念想再说。毕竟大唐国土辽阔,突厥人不敢长驱直入,更不能久占,所以只要国都不灭,突厥人怎么来的。还得怎么回去,只是百姓遭点殃而已,等这些豺狼虎豹一走,大唐还是大唐。

这个想法得到了很多臣子的赞同,凶恶的突厥人就要来了,而且是两位可汗带兵,他们自然是想有多远跑多远,嘴里还一派冠冕堂皇地理由,说的是为国为民,保的是大唐江山。谈的是礼义廉耻,道的是刀兵相见下百姓之流离失所,无尽可怜。反正听吧,全是天下良臣所忧所思。

当然也有主站派。李世民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坚决反对迁都。在他看来,贼寇来袭,身为皇上不能身先士卒的保护臣民,反而偏安一隅,于大处,久之会失民心,于小处。电 脑小说站w w w . 16k.cn也失了为皇的体面,于关键处,让突厥人以为大唐人怕了他们,只怕会养得他们胆子越来越大,以后兵戈不断。

而且遇敌退缩,从不是他所为。他骨子里血性绝不允许他这么做!

只是。他虽然这么想,嘴里却不能这么说。而因为提前得知了消息,所以早由长孙无忌写好了一大篇文字,此刻他一一背将出来,句句是歌功颂德、大呼皇威、激扬文字、提点江山、反正把皇上要迁都的决定说成是爱惜万民、忍辱负重,身为臣子地绝不能为了自己的安危而让皇上担下迁都避祸的天大罪名。

这一番话柔中带刚、绵里藏针,谁再赞成迁都简直就是陷皇上于大不义,而且还自扣上了懦弱可耻之名,所以一时之间,朝堂上无人言语。而李渊也给李世民的话架上了半空,哪能下得来?再想想,自从起事伐隋,每次听从世民的建议都没出过错,此时干脆相信他就是了。其实敌寇攻来,他身为一国之主不思抗敌、抹头就跑,想起来也实在很丢脸。

“世民说得有理。”他捋了捋颚下短须,“只是要如何退敌呢?吾儿可有良策?”

李世民心中一喜,因为知道这证明李渊已经断绝了迁都的念头,而他等的也正是这句话,“为父皇分忧解难,为大唐社稷出力正是儿臣份内之事,所以儿臣愿领兵拒寇!”

李渊也等的是李世民这句话,闻言一拍龙书案道,“好,就由世民带兵出征。吾儿乃天策上将,天下无人能敌,此番出师,必将大获全胜!”

主站群臣闻言热血沸腾,而那一众曾经支持迁都的臣子知道再反对也是无益,再者秦王能征善战,此一去未必会败,就算败了,他们再离开长安也不迟,所以也随风就倒。登时,朝堂上下意见一致,显示出了空前的“团结”。

李渊坐在龙椅上一看,也不觉得有了几分信心,继续开口道,“太子呀,你就负责大军地后方粮草辎重之事,与世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把突厥人打回大漠中去,让他们也见识一下我大唐雄风。世民,兵将的调配由你全权负责,需要什么人力物力,尽管开口,父皇无不恩准。”

李世民躬身道,“父皇且容儿臣斟酌一下再上书奏请,目前,儿臣只点一员大将,只怕父皇舍不得呀。”

“哦,是谁呀?”李渊是个极情绪化的人,此时决定了一件为难之事,不禁心情大好,“打突厥人是国之大事,大唐臣民应当人人尽力,就算是你要你三弟随着你一起出征,父皇也准奏。”话一出口,心头忽然一凛,心道:世民不是真要元吉一起去打突厥人吧。

再想想,又不大可能。此二子历来不合,似乎还有怨,况且元吉在领兵方面实在没有什么才能,立功杀敌就别指望了,拖后腿倒是一把好手。世民用兵一向谨慎,断不会点了元吉的。

他心中所念才一停止,耳边却听二子世民说出了与他地判断完全相反的话,“父皇英明,我正是要元吉与我一道出征。”

闻此言,李渊还没回话,李元吉就先“咦”了一声。

二哥把他带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去是什么意思?想借机除掉他吗?他斜睨着李世民,但后者仍然一脸平静,和往常一样,根本让人看不出情绪。每到这个时候,他就特别讨厌这个二哥,但这又何尝不是怕他?

“为国尽忠,本是我身为皇子的本分,可是我带兵之法愚鲁,万一坏了天策上将的大事可怎么办?父皇可要打板子的。”他语调轻松活泼,好似开玩笑,朝臣们都不禁面露笑容。

网友上传章节 下卷之第五十四章 跟随之人

李世民也是一笑,不紧不慢的道,“世人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皇坐拥天下,在龙庭运筹帷幄,你我兄弟自然要上阵杀敌才是正理。父皇刚才也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你我齐上,自然军力百倍,也让那突厥人看看我大唐绝不退缩的决心。两位皇子对上两位可汗不是正好吗?不如就分他一个上下高低。不过--如果你不愿意--”说到这儿,瞄了李元吉一眼。

只一眼,李元吉就大怒,因为那一眼中看似关切,但其中的轻蔑感似乎在指着他鼻子骂他胆怯。看不起他?哼,他就跟去打仗又如何,吉人自有天相,就不信会出什么事,更不信有人敢暗箭伤他!

不,是他多虑了。二哥对外一向讲究仁德,他若在战场上有个长短,二哥就脱不了干系,说出去也影响秦王的威德,对将来争位大事更是极为不利。所以,二哥不但不会伤他,还会保护他。而此战若败,责任全是二哥的,若胜,军功就有他一半。即如此,他何乐而不为呢?虽然他还是不明白二哥为什么要给他这种好处。

而且,此次随二哥出征,他正好可以一窥二哥在军中力量的虚实。这么想来,这实在是件大好事,但二哥一向精明,这个提议对他有百害而无一利,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带着这层疑虑,李元吉一抬下巴,傲然道,“二哥可小瞧我了。16K小说 网既然你不嫌我军功甚微,我可正是要去大显身手,做一番事业,让父皇也封我个天策上将当当,那样才威风。”

“这是与突厥人对阵。你当是儿戏吗?世民的天策上将是积累无数军功而来,哪能随意讨得,休得胡言乱语。”李渊在斥道,本舍不得自己这三子上战场,但他自己都答应了,他也没话好说。

满朝文武偷眼上望,却见天威慈和,并无震怒。于是又一番阿谀奉承。此时如果有人冷眼旁观,会发现这根本不是讨论抗击突厥贼寇之事,明明是谈突厥人纳贡来朝。

哄闹中,由李世民挂帅、李元吉为副帅,迎击突厥之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李世民望着朝堂,心下一片感叹,心道倘若由他继承了大宝,一定要让吏治清明,百官利民,绝不再养这些庸碌误事、贪生怕死之辈。

心情沉重中回到家。见小鱼迎了过来,只觉得天地间一亮似的,连风也清爽起来。

“今天回来地好晚哪,要不要吃点水果?”服侍着李世民更衣洗脸。小鱼殷勤的道。

李世民摇摇头,伸手拉小鱼坐在腿上,“陪我坐着喝几杯茶就好。”

“我的爷,我这不是坐着,是被您抱着。。。”小鱼开了句玩笑,见李世民神色郑重,就知道他有事,试探性的问。“今天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李世民略一沉吟,“突厥人进犯,今天在朝堂上我已经领旨,会带兵迎敌的。”

小鱼一惊,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突厥人来了,突厥人来了。要打仗。世民要离开她,不知道能不能安全回来?会不会受伤?这一去又要多久?想着。忽然很慌,站起身就走。

“去哪儿?”李世民拉住她。

“帮你收拾行李呀。”小鱼道,“听说以前是韦妃帮你地,现在--就由我来。”

看到小鱼神色间有些忧伤,似乎要哭出来似的,李世民站起身,拥她入怀,“不要担心,我从十六岁至今,戎马十载,大小阵仗经历无数,一定会得胜而归的。”说到这顿了一下,“说不定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退敌。”

小鱼想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但终究还是没问。这些军国大事,世民从来不喜欢和她说,而做为一个女人,她应该懂得不掺和,反正她也不会打仗,问来也只是徒然添乱而已。那还不如什么也不提,爱他就好,让他在打仗之余,想起家、想起等他的人就感到愉快,这样说不定能增加打赢仗的几率。她现在唯一恨的是自己为什么不好学历史,不知道这一仗的结果如何呢?她希望历史改变,那样世民要登位就不用发动玄武门事变,小凤不会为此伤心,李世民也不用兄弟反目。可是她又怕历史改变,那样本来会一直活到老的李世民,有可能半路夭折。

身为穿越者,就算知道一点结果,也实在没有旁观感,而是完全融了入历史之中。

“我出门行军,也没什么行李可以收拾,不过几件换洗地衣服和穿惯的盔甲,不用这么急。”李世民笑道,“再者,打仗不是那么容易,哪能说走就走,整军待发,调配协调,至少要半个月才能从容。而此次突厥人来犯,我们得知消息较早,还有时间准备,不会仓促应战。”

“那你--要什么时候走?”小鱼问,无意识的抱紧李世民的腰。

“据我估计,八月成行。”

原来还有十几日相聚,不过他肯定忙得无暇与她厮守。唉,算了,男人家的正事要紧

“我哥和你一道去吗?”她问,是为了珠儿。

李世民点了点头,“无忌虽然是文臣,却一直是随军的,这次当然也会跟着。我知道你是为你的好师傅珠儿来问,放心,在大军开拔之前,他们还有时间见上一面的。“还有谁跟你?”

“天策府的武将会调拨一半,玄甲队和我的府兵都做为亲兵卫队跟随,这样你放心了吧?”李世民知道小鱼是担心他地安危,所以答得详细,“不过程知节是不能跟着的,他现在可是失踪官员,大家心照不宣就罢了,哪能随着他四处乱晃。”

“他一定会闹腾的。”小鱼笑了一声,听到李世民带着不少亲随,心下稍安。

“没办法,谁让他不奉调令,也只能像现在这样不黑不白了。”李世民道,“不过,我会把秦王府的守卫之责交与他,这样他有重任在身,不能杀敌地郁闷应该很快就消除了。”

“你是出征在外,为了大唐去冒险,有谁会借机伤害我们呀。”小鱼皱了一下秀气的眉,“突厥人真打过来,谁也没有好果子吃,李元吉再坏也会明白的,他这样混蛋,仰仗的可却是父兄的福气,而且我相信太子也会护着秦王府,就算要斗,也会等你回来。”她借机又说了李建成一句好话。

李世民不禁对小鱼刮目相看,“小鱼说的对,难得你这么清醒,换做韦妃他们,只怕要慌了。不过,元吉不会暗算你们,因为他会做为副帅,和我一起出征。”

网友上传章节 下卷之第五十五章 奇道

小鱼一惊,“为什么要带李元吉?你难道不怕他给你捣乱吗?说他投敌叛国是不可能的,可是战场上瞬息万变,胜负只是一线之间,万一要是--”

李世民一笑,平时稳重沉着的脸上,露出傲气凛然、舍我其谁的神色,“在战场上,我绝对治得住他,不会给他任何机会乱来。我根本不怕他作怪,反倒是他会来怕我不注意他,因为他的小命要*我来保住。”

“我当然相信你一定会退敌的。”小鱼皱着秀气的眉,“但我怕他施暗箭,就在你班师回朝的时候。而且,你是不是要把他--”小鱼没说下去,心中却想,李元吉如果死在沙场上就好了。

李世民伸手摸摸小鱼的头,“放心,有我的玄甲队和护卫,他在军中绝不能擅动。而我也不会动他,还会保证他平安回来,否则父皇那儿不好交待。最重要的是,他如果有个三长两短,玄霸怎么办?”

“我倒没想到这一节。”小鱼叹了口气,心中还是有些不安。

“之所以让元吉跟着我出征,是有几桩好处的。”李世民沉吟道,“一来,尽管大哥仁厚,但夺嫡之事紧要,我并不完全放心他。

话到这儿,小鱼才明白李世民要李元吉作为副帅出征,居然出于这么多的考虑,愈发佩服崇拜他。

“解救你四弟--你有谱没有?”她问。

李世民点点头,面露一丝喜色道,“这合该是天意。本来对此事我也一筹莫展的,但前几天接到杜淹的来信,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

“杜淹?因为杨文干案被流放地那个人吗?”小鱼想了想道。

“没错,就是他。当时他因此案的牵连,和太子府的王和韦挺一起被流放到隽州,结果他们在那里遇到了一个故人。其实也不算故人,之前只是在洛阳有过一面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