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亲王府的书房中,侍从都被喝退下去,只燃了两盏高脚铜首麒麟瓷托烛台。纵使烛台里的烛火跃动,也照不亮这偌大的书房。

裕亲王一身精致长装端坐在由手下门客精心制成的轮椅上,双手把扶手攥得死紧,面上神色凝重。静寂了好一会儿,似乎想通透了什么,眼中凝重之色一点点消褪,慢慢转为了期许。

他压下心中最后一丝愧疚,沉声缓缓叮嘱道:“马车日行百里地,到了京城约莫得月余功夫。此行艰难,我儿切不可掉以轻心,到了京城自有人协助与你。”

“父王便在此处静候你的佳音。”

他的女儿重润郡主双膝跪地,朝着座上的裕亲王端端正正行了个大礼。少女姣好的面容沉静,声音铿锵硬朗,似有男儿一般的铮铮铁骨:“女儿定不辱命。”

裕亲王叹口气,心头又忽然有了两分涩意,他谋算了一辈子,如今把自己的儿女也要拖下水了。眼里闪过些许痛意,他又叮嘱了两句:“如今天气尚寒,本不该让我儿远行,可是父王…”

裕亲王深深吸入一口气,眼里骤然暴涨起枭雄一般难以抑止的暴戾与野心,一字一顿缓缓道:“父王…等不及了。”

重润郡主嘴角噙笑摇了摇头,跪在父亲脚下仰头正色道:“父王宏才大略,本就该是一世之雄。能为父王的大业增砖添瓦,是女儿上辈子求来的福分,重润自当万死不辞。”

裕亲王转着轮椅上前两步,亲自将女儿扶起,将一枚精致的玉佩交于她手上,笑着叹了一声:“我儿大才!可惜了…”

——可惜了…这个女儿身。

朝中再紧要的事也传不到长乐宫。公主今日却接到了一张花笺帖子,是魏家姑娘——魏明珠递进宫的。

因着宫里没有同龄的伙伴,公主自小便没几个闺中密友。除了与皇后娘家的几位表姑娘能说上话,相熟的也就只有魏明珠一人了。

魏明珠比公主小六岁,她是皇贵妃娘娘的侄女,也是因为这层关系,明珠自打会走路起便常常进宫,与公主结下了多年的缘分。

到了公主嫁出宫去后,两人时常见面,一来二去,自然更熟了一些。

前两日魏老君和魏家大夫人进宫参加宫宴的时候也曾提过,明珠在宫外很是想念她。此次庚帖递了进宫,容婉玗思量片刻,便决定去赴宴了。

这宴是明珠设的宴,她与明珠也有半年未见了,自是没有推辞的道理。何况,她也想知道,明珠信中所说的“宴上会有意想不到的人”,这究竟是谁?

此次明珠在魏府设宴,把相熟的世家小姐邀了个遍,魏家大夫人为锦上添花,又以她的名义邀了一些贵夫人,统共请了不少人。

时间就定在初十那日,正好错开了年后最忙的几天,人又凑得齐,这日子倒挑得正正合适。

到了初十那日,公主先把调好的猫食给雪团喂了,这才自己用起早膳。雪团也就是江俨送的那猫儿的名字,皓儿见了自然喜欢得不得了,故而这名字也是由皓儿起的。

本想把雪团也送到皓儿的聒噪院去,跟他的小宠们呆在一起。谁曾想这猫儿又娇气又闹腾,在聒噪院才呆了一日就挠伤了一只兔子的耳朵。那兔子红着眼睛缩在墙角瑟瑟发抖,可怜兮兮地瞅着新来的小霸王。

专门伺候这一群小祖宗的太监顾忌这猫儿是公主养的,不敢呵斥苛责它,只好苦着脸请公主身边的丫鬟带了个话,于是雪团又被抱回公主的正殿养了。

还是红素提醒了一句:“公主,今日世子休沐,公主此次打算带着世子一起去吗?”

容婉玗想了想,年前跟徐家的事闹得纷纷乱乱的,她带着皓儿回了宫,徐肃断了一条腿又得圣旨一顿训斥,怕是宫外头得有不少碎嘴的闲人往坏里猜忌。

还有一事。二月初,皓儿也就要读完蒙学了,便要去到小学学馆学习六艺,挑个侍读的事必须要提上日程了。正好这次带着他给那些世家夫人们见见,以后要挑侍读的时候也好开口。

今日跟着公主和皓儿出宫的,只有红素、牵风,江俨并两位车夫。公主本想让红素吩咐再带上两个侍卫以应周全,红素正要去吩咐的时候,却被江俨拦下了。

江俨面无表情,似乎对红素对他的不信任有点不满,淡声道:“红素姑娘放心便是,我一人便可护卫公主周全。”

红素无奈,猜江侍卫是想与公主多些独处的机会,心中好笑。

到了魏家的时候,人来得还不算多。前来赴宴,往往是身份越低的来得越早,以免给人留下待人不敬的坏印象。公主一贯也不爱来得太早,跟不相熟的人寒暄于她实在是种考验,自然是能避就避。

只是自入得腊月以后便再没见过明珠,有些女子间的小话也只有在开宴前人没来齐的时候私下说才合适。

此时刚过巳时,这宴会估摸着得好几个时辰。公主不忍心让江俨与别家来的下人小厮呆一块儿只用些粗糙饭食,便交待让他带着车夫在前一条街的馆子里歇着,顺便用了午膳。叫他们等到时辰差不多了,再到魏府来等。

公主一心为他考量,江俨眸光微暖,便应承了下来。

被人迎进了魏府,公主唤了个魏家的丫鬟带路,才知此时明珠正在花园中的亭子里。

魏府的这个园子修建得甚是巧妙,是园林大家郃冀之的老来手笔,按郃老的年纪来看,约莫也是他的封山之作了。

这园子引入了京城中圃田泽的水,萦带花园西东。又分为了夏园和冬园两个不同的景致,两个园中不光四时花木不同,就连温度也是略有不同的。

整个园子的风口是朝着东西方向开的,夏园中的几座亭阁直冲风口,潭池广布,夏日时凉风习习,端的是好享受;

而冬日园的几座亭阁,亭外自有假山跌水、砖筑内墙、廊槛石舫能遮挡冬日凛冽的寒风。故而冬日园的几座亭阁,即便在最最寒冷的冬日,点上小炉,赏梅作画怡然自得,便是坐一个时辰也不会冻了手脚。

牵着皓儿走了一小会儿,远远地就瞧见明珠正在亭子里跟一位白衣男子说话。两个坐得极近,看模样很是亲密。

实在尴尬,为了避嫌,容婉玗不由停下步子,本以为带路的丫鬟会为难地带她们原路返回。没想到明珠也远远瞧见她来了,当即提声招呼她过去。

皓儿跑上前,开心地喊了

作者有话要说:皓儿跑上前,开心地喊了一声:“明珠姨姨!”

魏明珠蹲下身敷衍地抱了他一下,便把皓儿放在了一边,头一次被她冷落了的皓儿有点懵。以往魏明珠见了皓儿,都恨不得能一直抱着不松手,亲亲面颊也是常事。若是不知情的外人,怕会以为她才是皓儿的亲娘一般。明珠还玩笑地把皓儿认作了干儿子,公主无奈地许了,也不知道她一个未嫁的姑娘怎么跟皓儿这般投缘。

没等公主走进亭子,魏明珠就把坐在她身旁的那个白衣男子从座上拉起来,将他转了个方向朝向了容婉玗这边,笑得双眼弯弯扬声唤道:“承熹你看看,这是谁?”

作者有话说:

1.其实皇帝同意裕亲王奏请,再把同意的回执送回到裕亲王那里需要很长时间,重润不能现在就上京。但是因为前文疏忽了这一点,只能在这里加上。时间上有个小bug,但不影响剧情发展。

2.园子是自己胡诌的…园林艺术的相关资料,实在看不懂。

魏家二哥

公主走进亭子,细细看了两眼,这白衣男子是个约莫二十多岁的青年,一袭白色交领斜襟长袍,玉冠束发,腰间佩和田青玉五福玉带扣。身材颀长,容色和煦温润如玉,隔着两步距离正微微笑着看着她。眼中似有无数春意。

光风霁月,朗朗清昭,怎么看都是个极出色的人物。只有在墨香书馨中浸染多年的雅士,才能养出这般风骨。

容婉玗不由得睁大了眸子,惊诧道:“这是…你的二哥?”

说起魏明珠的二哥,也就是魏家长房的二公子——魏明忼,在这人才济济的京城中,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十三岁中举,十七岁中了文状元,随后便入了翰林院做了庶常吉士,负责修撰编修典籍。翰林院是平步青云的好缺儿,寻常中举学子便是想求也没有门路。

他却只呆了短短几年,就跟文宣帝辞去了官职,说这天下学问无数,而他所知不过十之一二,故而要外出游学。

公主年幼时出宫玩乐的几次,要么是在外祖父家小住一段时日,要么便是来这魏家走走。魏明忼作为一个称职的哥哥,常常带着她与明珠一同玩闹。对公主来说,这也算是个极为亲近的人了。

说起来,魏明忼外出游学的那一年,还恰恰好是她与徐肃成婚的第二年。那时候她被徐肃战死的消息弄得焦头烂额,刚诊出有孕又得忙着调理身子,所以这辞别也没来得及。

“四年不见,公主殿下愈发明艳动人了。只是这称呼…无端从明忼哥哥变成了明珠她二哥了,真真令人伤心!”魏明忼扶额长叹,面上做出了一副十足伤心的模样。

——这就是了,明明顶着一张翩翩公子温润如玉的皮,却偏偏是个嘴上不饶人的公子哥。

公主脸上的微笑一僵,十分艰难地叫了一声:“明忼哥。”——小时候常央着他带自己和明珠出去玩,偏偏他总是推诿,必须得她和明珠嘴甜一点多哄两句才答应。他还常常拿一些新奇好玩的东西哄着她叫哥哥。

那时候年纪小,叫声哥哥也不觉脸热。可如今她都当娘的人了,当着皓儿的面这样叫人,委实尴尬得要命。

“你怎么…回来了?”

魏明忼笑得眯了眼:“上个月看到了明珠的书信,听闻小承熹被人欺负得哭鼻子了,实在放心不下,这就回来了。”

公主又是一僵,当着皓儿的面,一点都不给她这个当娘的留面子!

“这是你儿子?”魏明忼瞅了瞅皓儿乌溜溜的大眼睛,蹲下身笑道:“嘿,小家伙儿,我是你明忼叔叔。”

皓儿回头眼巴巴地看了容婉玗一样,见娘亲没有反对,便朝着魏明忼走近了两步,乖巧地喊了一声“叔叔”。

魏明忼一手稳稳捞起皓儿,当即朝着亭外走去,头也不回地道:“皓儿便先放我这儿了。承熹你和明珠先说会儿话,待一会儿开了宴再给你送回来。”

容婉玗有点不放心,但已经到了魏家,想来不会出什么事,看他抱着皓儿走远了,只好坐下,问明珠:“你二哥怎么回来了?”

魏明珠笑道:“就如他说得那般呀!怎么,承熹你还不信?”

——听说她被人欺负?所以回京来了?公主自然是不信的。

“二哥这四年间总共回了六次家,每次呆不到半月就又出门了。可他每个月寄回家的都是两封家书,一封给祖母和爹娘,另一封就是专门给我的。”

她又继续道:“每次寄给我的那封家书里头,他总是要问问你的近况,整整四年都是如此。上个月的时候,我把你跟徐肃那浑人的事说了说,我二哥就急得不得了。这不,仅仅一个月,他就回京来了。”

魏明珠偏头打量公主面上的神色,见说了这话后,公主面上感动之色少,反倒是怀疑不信居多。

不由有些失望。当下端正了神色,又道:“承熹,我二哥那人,他有时候是有点不着调,可他从来不说假话。他说担心你便是真的担心你,他说想你了就是真的想你了。”

难得见她这般神色严肃,容婉玗不由笑道:“怎么连你也不着调上了?”

魏明珠瞪了公主一眼,拍拍她的手叫她认真听。“承熹,我实话与你说,当年我二哥的学问在这京城也是佼佼之辈,这你也是知道的。大好的前程偏偏不要,出门游学又能有什么所得?可二哥他无心入仕,爹娘也不想逼他。”

“当年他心仪于你,我们全家人都清楚。便是你大选驸马那时候,备选的画像中也是有他的,你可还记得?”

公主不可置信地看她。

——魏明忼…心仪于她?

公主确实还记得当年选驸马的时候,备选的人中是有魏明忼的,纵然宫中画师画艺了得,却还是画不出他一半神♂韵。

当时她看到那画像掺在驸马备选中只觉莫名,暗笑他是被家人给卖了,他肯定不知道这事。

想来他那般不羁的性格也不稀罕做这劳什子驸马,公主还看在多年熟人的情分上,头一个就把他给筛去了。

见公主似乎还是无动于衷,魏明珠又添了一把火:“承熹,你还不明白吗?听闻你要嫁给徐肃,二哥他还难过了好一阵子。没过几个月就传回了徐肃战死的消息。我二哥既担心你想不开,又高兴驸马与你缘分浅薄。那些日子他天天求着我上门去多劝劝你,免得你难过得伤了身子。”

“我二哥等啊等,就等着你回宫再选驸马,就算你诊出有孕他也不介意。可你明明有了身孕却不愿意和离,铁了心要呆在徐家守寡。我二哥这才死了心,不愿意在京城这伤心地儿呆着,这才出外游学的,这四年多来也不过回过家六次。”

魏明珠缓也没缓,噼里啪啦又道:“上个月月初,我在信中稍稍提了两句你的事,他就坐不住了,千里迢迢地跑了回来。日夜赶路,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刚回府时憔悴得不成样子,我见了他都不敢认。”

“承熹,你还不明白吗?”明珠换上一张笑脸,巧笑倩兮,如水的明眸眼也不眨地盯着她看。

总算相信她这一番话不是在开玩笑,容婉玗嘴角笑意淡了两分,“莫要再开玩笑了,你还没嫁人,哪里懂什么情啊爱的?我与你二哥并非如你想得那般,并无男女感情。”

“如今没有感情又怎么啦?你和徐肃成婚还不是两眼一抓瞎就嫁了,哪有半分感情!日久生情才是正理。何况我二哥心仪你多年,他走南闯北懂好多好多新奇玩意,为人正直,说话又风趣,你肯定会喜欢他的!”

见公主垂着眼不说话,魏明珠紧紧挨着她坐下,揽着她一只手臂左右晃荡,像个小孩子一样娇声道:“承熹,你嫁进我们家做我嫂子吧!你这么好,天底下最好,除了我二哥还有谁能配得上你?”

公主无奈,只好道:“我哪里好了?说得好听点是我休了徐肃,可在民间平头百姓看来,我已经是休弃之身了。不过是因为我这般出身,没人敢堂堂正正说而已。呵,民间怎么说来着——下堂妇?是这样么?”

魏明珠瞪大了眼,作势恶狠狠地打了她一下,小脸一冷凶巴巴道:“亏我二哥心心念念想着你,你就这样妄自菲薄!哼,徐肃瞎了狗眼,你不知道这京城有多少男人伸长了脖子等着当你第二任的驸马!能娶到你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媳妇不说,还附带一个听话懂事的大胖小子,还能跟皇家结了姻亲光耀门楣!”

“你就是个香饽饽,娶了就能平步青云!你就这样埋汰你自己!?”

公主都没来得及来用帕子捂嘴,就笑出了声,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笑出来了:“瞧你这说得什么诨话!”

魏明珠叉腰站起,嗔怒道:“说的是不是诨话你自己清楚!我跟你说,回去好好洗干净了,准备进我魏家门做我的嫂子!再敢弄出什么幺蛾子我饶不了你!”

公主实在没话说了,明珠从小就说一出是一出的。看她气火上头的样子,她也不敢再开口,只能改天再作分辩了。

正巧这时,魏府大夫人派了个小丫鬟来传话说再过一刻钟便要开宴,戏台子已经开始唱了,让明珠这做主人的快去招待宾客。

宴席设在魏府的暖阁中,前面有一汪青翠池子,池子的另一端搭了高高的戏台子,此时已经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人倒还没有坐满,一眼看去,却也只差最上席的几人未到了。

魏大夫人亲自起身来挽她,容婉玗推不过,只好坐在了正对暖阁门厅的上席,顺便让下人在她身侧添了一张小椅,是留给皓儿的。

坐在一干世家夫人的前头,跟魏老君一样坐在上席,她作为小辈实在有些尴尬。可多年来也慢慢成了习惯。所幸只需要熬过一场宴会的时间,并不算太长。

正和一桌的皓命夫人寒暄着,却见明珠从另一桌走近,附在她耳边小声道:“承熹,我刚只顾着说我二哥的事了,忘了与你说件事。”

容婉玗侧过脸去听,只听她说:“那个狐媚子也来了!”前半句是义愤填膺的语气,却又得意地补充了后半句:“我专门递了庚帖让她来的。”

狐媚子?什么狐媚子?容婉玗一愣。

“就是徐豚犬带回来的那个,大着肚子的那个!”

魏大夫人就坐在公主左手边,见明珠特意从世家姑娘那边的席上走过来与公主说悄悄话,本就竖着耳朵听她要说什么,此时正正好听到她口中这“豚犬”二字。

什么是豚犬,这是民间那些平头百姓骂人的脏词,豚犬即为猪狗,骂人时便意思是这人猪狗不如。

明珠常常撺掇着几个哥哥带她出府去玩,常常做了男子打扮,学男子腔调说话。这倒也罢,如今连外头那些个脏词都学回来了!

魏大夫人顿时眉毛一竖就要数落,话都到嘴边了却生生忍住了,毕竟女儿设宴请了不少世家姑娘,还得给她留两分颜面。

魏大夫人气得不行,伸手便在女儿的小臂上拧了一把。魏明珠笑眯眯

作者有话要说:魏大夫人气得不行,伸手便在女儿的小臂上拧了一把。魏明珠笑眯眯也不在意——她娘舍不得拧疼她,用的力气那么小,跟挠痒痒似的。

公主不常在市井走动,没反应过来这豚犬是何意。不过听明珠说“大着肚子的狐媚子”,也就恍然是方筠瑶了。低声嗔怪了一句“胡闹!”

魏明珠长眉微挑,脸上笑得贼兮兮的,哼笑一声辩解:“我才不是胡闹,你在宫里应该不知道,你猜怎的?那狐媚子是方家的人,就是都察院那个方御史大人,好像是他的庶孙女还是什么,年前已经认祖归宗了!”

作者有话说:

1.公主是战五渣,别期待打脸…

2.但是会有好玩的人出现。

作死

公主微微挑了眉,本以为是个边城小吏的女儿,没成想在这京城中还有长辈?微微一笑也不在意,左不过一个外室,又如何能翻了天去?

正这么想着,就见明珠为刻意不让魏大夫人听到,凑在她耳边悄悄与她说:“我娘也说我胡闹,可给她递帖子这事是我二哥同意了的。我二哥说了,今天你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那狐媚子,出了事他给你兜着!”

容婉玗不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怎么说得她像个心狠手辣的老妖婆似的,她哪里知道怎么折腾人?她活了这二十多年,亲手做过的最最凶残的事也不过当众给人没脸罢了——比如面对小梁氏的时候,无论她说什么,自己都装作没听到。

见公主和魏家的女儿在悄悄咬耳朵,公主又笑得有点失了仪态,一桌子的命妇都好奇地朝她俩看来,问俩人在聊什么。公主正想避过这个话题,却骤然听到了从园子入口那头传来了皓儿的声音。

“魏叔叔,我不认识她!”正是皓儿的声音,语气还有点儿凶,他平时乖巧柔顺,从来不会这样说话。

容婉玗回头去看,只见魏明忼沉着一张脸,抱着皓儿从小园的入口那边匆匆行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女子。

方筠瑶捧着肚子踉踉跄跄地跟在后头,为跟上魏明忼只好小步跑着,惨兮兮哭道:“皓儿,跟姨娘回府吧,老夫人想你想得都病了!”

容婉玗目光一冷,这人,偏偏正是方筠瑶!

魏明忼三步并作两步大步行来,丝毫不理方筠瑶在身后的哭喊。见到坐了一暖阁的夫人小姐,眨眼功夫就撤下了神情中的冷厉,撑起笑脸向众位夫人请了安。又低声唤了个小丫头,把皓儿送回了公主身边。

园子口与暖阁隔着些距离,这番动静又不大,除了上席最靠前的这两桌上的命妇多少看到了些。而别桌的宾客说话的声音大,此时呈膳的丫鬟又多,别桌的人倒是没听到多少。

见方筠瑶还要说些什么,方家大夫人连忙呵斥住她,将人拉回了自己身边,按在了座椅上。

坐在她一桌的人都心领神会地笑笑,笑中满满都是嘲讽。住在天子脚下,家中又吃着官饭,这些夫人哪个不是顺风耳?常常聚在一块儿闲聊,能把京城大大小小的事絮叨个遍。

像年前公主府的那事儿,自然逃不开她们的耳目。

要说这方筠瑶,上个月跟着徐肃回京,带着个两岁大的丫头片子,肚子里头还怀着个野种。这淫奔贱妾珠胎暗结的名声就已经响当当的了。

而前两日,临过年的那两日,都察院的方御史方家,也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方家的一个庶孙女认祖归宗了。

在座的好些夫人年岁都不小了,有的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其先辈在这京城中就已经是门阀大户了,故而方家当年的事她们也有所耳闻。

这才知道:原来方家年前认祖归宗的,居然是早些年就跟方老爷子断绝关系的庶子的女儿!居然就是那个跟前驸马勾勾搭搭的贱种。

想起方家这连着三代的糊涂事,不少夫人心中讽笑连连:这可真是应了那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

这般热闹的一场笑话,若是放在平时,冷嘲热讽一定少不了。只是此时公主也在宴上。如此一来,她们也就只能做个不予置评的看客了。

方家大夫人暗暗瞪了方筠瑶一眼,朝着同一桌的几位夫人苦笑道:“这孩子刚刚回来,我又不过是她的伯母,管束起来实在为难…”

方家如今当家做主的人还是方老夫人,至于大夫人前两年才刚刚持家。老夫人性子好强,把方家上上下下都紧紧捏在她手心里头,大夫人顶着个掌家的名义却根本插不进手。也是方家大夫人面上百依百顺,才在婆婆面前得了些脸面。

方筠瑶认祖归宗这事把方老夫人气得不轻,也不知自家老头子怎么想的,居然还把这野种留在了方家,一住就住了半来月。

每天方筠瑶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只有在老夫人面前才低眉顺眼一些。方老夫人打心眼里不待见她,怎么看都觉得扎眼,像被一嘴鱼刺卡了喉,难受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可偏偏方筠瑶心思细,老夫人纵是想发作也寻不到她的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