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白羽诧异道:“小侄生在八月十八。”

“那你师父呢?”

“他是三月初九。”

“那我呢?”

宸白羽略有迟疑,笑了笑道:“师叔如何连自己生辰也不记得了?您是元月二十一。”

董晓悦和颜悦色地拍了拍宸白羽的肩头道:“当尸妖也没什么不好的,别想太多了,既来之则安之,我叫人给你安排住处,你就留在这里吧。不过我们这里有一套入籍的审核规定,你我虽然有这重关系,可也不能搞得太特殊,流程还是得走一走,免得人说闲话。”

“这是小侄分内之事,”宸白羽又行了个大礼,“谢师叔收留,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董晓悦叫来王太监,让他亲自带着宸白羽办手续,替他安排下榻处,等宸白羽走远了,她叫来侍卫长,悄悄叮嘱道:“多调派几个灵力高强的侍卫看住宸小道长,一举一动都给我紧紧盯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来禀报我知道。”

打发走了侍卫长,董晓悦又叫来个小太监:“去请丁真人来一趟。”

第42章 线索

小太监不一会儿就把丁真尸带了来。

董晓悦请他入座, 与他寒暄过几句,便说道:“我请真人来,是有几桩事要请教。”

“不敢当, 陛下尽管问, 老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说梁王后宫中这些填了香药的美人, 是真人经手的, 是不是?”董晓悦问道。

丁真尸不听便罢, 一听这话吓得一张蜡黄老脸更黄了一个八度, 扑通一声跪下, 忙不迭地磕头:“陛下饶命,陛下恕罪。”他自从听闻那美人尸椒房独宠,就一直提心吊胆,生怕大领导什么时候秋后算账,要治他的罪。

“真人起来说话,我不是要怪罪你,只是有些事要问问你,”董晓悦哭笑不得, 命小太监扶起他, “上回我向你打听过, 这些尸身有没有可能保有灵智, 你说缺了脑子绝无可能,是不是?”

丁真尸拿袖子揩揩额头,深深拜下:“老朽不敢有所隐瞒, 那样的尸身确乎不能保有灵智。”

董晓悦点点头:“这些尸身几百年不腐不坏,单凭香料做不到吧?”

丁真尸也顾不得保密,把行业机密和盘托出:“回禀陛下,还须开坛作法,施以符咒,此外这些美人腹中不止有香料,还有灵物镇尸。”

“什么样的灵物?”

“多是古玉、灵珠之类,灵力充溢的金银器亦可,最好是生前日日相伴从不离身的。”丁真尸一五一十地答道。

“陆家那孩子,用的是什么灵物?”

丁真尸面露难色:“多半是那小公子生前爱物,老朽只是作法施咒,其余事项,一概由内侍宫人经手,陛下莫如问问王公公。不过说起陆家,有个不经的传闻......”

董晓悦见他吞吞吐吐,知道他有顾虑,便说:“你知道什么就说吧,我不会怪罪你的。”

“遵命,”丁真人这才道,“陆家是阀阅华族,鼎盛之时一门五侯,煊赫之势难以言表,后来以谋逆获罪,一朝覆灭,着实令人叹惋,闾巷之间多有议论,说什么的都有,其中有种无稽之谈,单说家主贪图一件不属凡间的异宝,把子孙百代的福祚都葬送了。”

“是什么异宝?”董晓悦听到这里,莫名有点心慌,右眼皮又跳起来。

“这就不得而知了,本是捕风捉影的无根之言,不值一哂。”

董晓悦总觉得里面隐藏着什么重要线索,不过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接着问道:“还有一桩事,真人可曾听过一部叫做《幽冥杂录》的杂书?记载的都是道门的奇闻逸事。”

“老朽倒是知道一部《幽冥杂录》,”丁真尸目光一闪,“只不知是否陛下所说这一部。”

“这书中记载了一些奇特的符咒,比如把活人装成僵尸的,让母鸡下双黄蛋的,让缝衣针自动穿线的......可是真人所说的这部?”

“果真是!日天王陛下可真是问着人了,”丁真尸捋了捋胡子:“此书乃是老朽一位故友所撰,当初老朽与他相交甚笃,不瞒陛下,老朽还为此书题了跋,不知陛下又是从何得知的?”

“真的吗?这可真是太巧了!”董晓悦喜出望外,“不知真人这位朋友是何方高人?属于哪门哪派?”

“这位老友名不见经传,是个闲云野鹤的性子,不愿受道门拘束,一向独来独往,并无师门倚恃。”丁真人答道。

董晓悦见他神色不似作伪,又问道:“真人是否还记得最后一卷的内容?”

丁真尸皱着眉头冥思苦想:“年深日久,老朽却是记不太清楚了。”

董晓悦的心慢慢往下沉,毕竟过了好几百年了,即使是原作者也不可能全记住。她想了想,从怀里取出宸白羽那儿得来的竹简,递给丁真尸:“劳驾真人替我看看,这是不是《幽冥杂录》上记载的内容?”

丁真尸双手接过,小心翼翼地展开竹简,一边仔细阅读一边不住颔首:“不错不错,此种山术的的确确是末卷所载,老朽当日还曾与友人提过,这术法太伤阴骘......”

董晓悦听他说得冠冕堂皇,忍不住饱含深意地瞟了他一眼。

丁真尸脸上有些挂不住,讪讪道:“若老朽早知后来会做下许多损阴德的事,当日怕是没脸这么说,总而言之......老朽劝说老友,那方术不宜付诸简帛,免得将来为心术不正者所用,他思量再三,道此书不过聊以自娱,并不打算公之于众,老朽便未再多言。”

这就奇怪了,董晓悦摸着下巴沉吟半天,又问道:“真人记不记得,这最后一卷上,除了这种‘活尸法’,还有什么别的方术道法或者奇闻逸事?”

丁真尸双眉紧蹙,两眼上翻,吃力地想了半天,突然拍了拍自己的脑门:“看老朽这记性!陛下可还记得,那日您垂问老朽魂魄之事,老朽讲了桩借尸还魂的轶事,正是从此书末卷中读来的......如此一说,老朽略微忆起些了,这末卷多涉魂魄之术等,老朽还曾笑过老友故弄玄虚、捕风捉影,老友却固执己见,称魂魄之道并非虚无缥缈的无稽之谈,只要得其门而入,假以时日,必能有所成就。”

董晓悦听了大感兴趣:“具体有些什么内容呢?”

“请陛下恕罪,这老朽却实在记不得了。”丁真尸无奈地摇摇头。

“那书上有没有提到过一身两魂?或者是生辰八字的讲究?”

丁真尸皱紧的眉头渐渐松开,脸上的神情豁然开朗:“当真有!”

董晓悦和丁真尸长谈了一番,一个可怕的猜测慢慢浮出水面,不过她总觉得还遗漏了什么东西,苦思冥想了半天,想得脑袋发涨,那种感觉越发强烈,却始终差那么一点。

她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手上也闲不下来,这里翻翻那里翻翻,无意识地从妆台上拿起一支金步摇,突然反应过来,儿子还赌气躺在棺材里呐!

董晓悦心道不好,连外裳都来不及披,一阵风似地冲到收纳美人尸的墓室,拉住门口的小太监便问:“陆公子在哪里?”

小太监第一次和大领导离得这么近,激动得手足无措,半晌才反应过来陆公子是谁,殷勤地把领导带到里屋一具棺材跟前:“回禀陛下,陆公子正在里头歇息。”

“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董晓悦挥挥手。

等那小太监刚离去,她立即上前,手忙脚乱地掀开棺材盖子,探身往里一看,只见那美少年蜷着身子躺在棺木中,脸埋在臂弯里,一动也不动。

棺材里又窄小又幽暗,还有股阴冷的潮气,像个破旧的包装盒,董晓悦心口一疼,赶紧弯腰把他抱出来,小心翼翼地托住他折断的胳膊:“怎么一个人跑这儿来了?别拿自己出气啊,傻孩子。”

少年清瘦苍白的小脸露出来,董晓悦这才发现他根本没睡,用下颌蹭了蹭他头顶:“爸爸告诉你,谁欺负你就怼回去......”

美少年转过脸,掀起眼皮看着董晓悦,看得她一阵心虚,不敢和他对视,一个劲顾左右而言他:“外面雨好像停了,山里的雨就是这样,来得快,停得也快。”

那少年慢慢地撇开眼。

董晓悦抱着美少年回到自己的墓室,把他轻轻放在坐榻上,涎着脸赔了半天不是,那少年始终不拿正眼瞧她,只抱着膝坐在榻上,把下颌搁在膝盖上。

董晓悦看着他披在肩头微乱的长发,手有些发痒:“爸爸替你梳梳头吧?你不说话就是答应咯?”

美少年自然没法反驳,董晓悦笑逐颜开,从妆台上拿了水犀角梳子,蹭蹭挨挨地凑到少年身边,正要动手,谁想被他伸手一拦。

少年站起身,远离董晓悦,贴着墙根坐下来,仍旧抱着膝。

董晓悦拿他没辙,突然想起箱子里还有只玉柄摇铃,和送给阿宝那只差不多。她赶紧跑到库房,翻箱倒柜地找了出来,用袖子擦干净灰,献宝似地献给那小祖宗:“宝贝,爸爸给你留的这只比送掉那只好多了。”

美少年无动于衷。

董晓悦轻轻拉过他的手,把玉柄放到他手里,又把他手指合拢,握着他的手晃了晃:“喜欢吗?”

人家却毫不领情,她刚把手松开,那少年便一甩手把铃铛扔了出去,纤细的玉柄磕在金砖地上,立即断成了三截。

“......”董晓悦无奈地挠了挠头,喃喃自语道,“爸爸还以为你喜欢这个。”

她满屋子环视一圈,不经意瞥见案边的桃木剑,忽然计上心头,三下两下把剑柄上缠着的红绳解下来,重新蹭回少年身边,把绳子塞进他手里。

美少年这回没扔,反而把绳子攒住,挑起下颌,撩了撩眼皮。

这动作换个人做必定十分讨打,不过由他做来便是赏心悦目,董晓悦见那少年收下了她的东西,得寸进尺地抱起他放回榻上,捡起梳子在衣襟上擦擦,继续给他梳头发。

少年得了绳子似乎很满意,任由她梳发。

董晓悦心情大好,一边梳一边哼:“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哎!扎起来......”

把头发梳顺,用红绳替他松松地扎起发尾,摸摸他的头顶:“人家的闺女哪有我闺女可爱。”

哄完美少年,董晓悦终于想起来今天的公务还没处理,叫秘书僵尸把要她过目的竹简帛书都搬到房里来。

美少年似乎真的被一条朴实无华的绳子哄得回心转意,一下午都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董晓悦看会儿文件便去摸摸他的头捏捏他的脸,少年也没表现出丝毫抗拒。

到了黄昏,董晓悦去看了看宸白羽,又暗暗对着侍卫长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加派人手,务必把人牢牢看住。

回到房间,洗漱完毕,董晓悦替美少年换寝衣,她平常替他换衣服、洗澡都尽量非礼勿视,这次却留心看了看他胸腹上的刀口。

伤口很长,贯穿了整个腹部,用丝线细密地缝起来,看着恐怖又狰狞,董晓悦失神地伸出手指轻轻一触,少年便往后一缩。

“对不起......”董晓悦立即回过神来,赶紧替他穿上衣服。

像往常一样把他塞进被窝,掖好被角,董晓悦突然有些不安,犹豫了一下,找来一根长长的衣带,绑在美少年的腰间,另一头牢牢拴在自己腰上,这才放心地在他床前脚榻上躺下。

董晓悦枕着胳膊,把进入这个梦以来发生的一切细细回想了一遍,对幕后之人有了猜测,不过对他的动机仍然百思不得其解,而且将前因后果串起来的线索似乎少了最关键的一环。

她翻来覆去地想了很久,不知不觉已经夜深,困意渐渐袭来,她只觉眼皮发沉,心里想着明天得再去趟柳家庄,便睡了过去。

半夜三更,董晓悦在睡梦中依稀听到耳边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迷迷糊糊地扯了扯绑在腰间的衣带,感觉另一端沉沉的,放下心来,翻了个身继续睡。

早晨醒来,眼睛还没睁开,先伸手往床上一捞,摸到少年毛茸茸的头顶,突然觉得手感不太对劲,腾地坐起来掀起被子,只见那少年闭着眼睛,好好躺在床上。

董晓悦又摸了摸他的头发,果然不是她的错觉,少年脑袋上湿漉漉的。

“你半夜跑出去了?”

话音未落,帘子外响起小太监的声音:“日天王陛下,柳家庄的柳大郎领着十几个村民来......求见。”

董晓悦一听他那焦急的口吻就知道一定是出了事,赶紧起身披衣。

第43章 人命

董晓悦一动, 牵动了腰间的衣带子,床上的美少年坐了起来。

“你躺着别动,爸爸去外面看看。”董晓悦边说边把衣带接下来, 把少年塞回被子里, 把他腮边的一绺发丝捋到耳后,又在他脑袋上不轻不重地摁了一下, 叹了口气, 直起身穿衣服。

她手上忙着, 一边对小太监道:“把柳家庄的客人请到三宝堂, 我一会儿就来。”

小太监唱了个喏就要退出去, 董晓悦将他叫住:“等等,先替我把侍卫长叫来。”

穿好衣裳,系上腰带,侍卫长也到了门外,董晓悦吩咐他道:“你亲自带两个侍卫守着这里,没有我的允许,无论谁都不能带走陆公子,听到没有?”

“属下遵命。”侍卫长行个礼道。

董晓悦收拾停当, 又回头看了眼床上的少年, 这才匆匆往三宝堂赶去。

三宝堂靠近梁王陵的出入口, 是董晓悦特地命人辟出来用以待客的, 不过迄今为止还没用上过,虽然方圆几十里的村民与梁王陵或多或少有合作,但普通人对于陵墓总还是心怀芥蒂, 平白无故不会想到上门坐坐。

董晓悦走进门,发现阿桃也在,这也不奇怪,她是公关总监,涉及与村民打交道的事,下面人自然会去向她报告。

屋子里气氛尴尬而凝重,阿桃耷拉着嘴角,给董晓悦递了个大事不妙的眼色。

董晓悦不用她提醒也察觉气氛不对,柳家庄来了二十来个人,乌压压站了一屋子。为首的是庄头柳大郎一家。其余人等都是庄中各家的青壮。董晓悦三天两头往柳家庄跑,这些人都是与她常来常往的,此刻见了她却是神情戒备,没了往日的亲切和恭敬。柳大郎还算沉得住气,他的几个儿子却是怒目相视,尤其是柳小四郎,一见她便急赤白脸地要冲过来,被他二哥死命拽住。

董晓悦不明就里,向众人行了个礼:“不知诸位降临寒舍,有失远迎。”

又责怪阿桃:“有客人到,怎么也不知道看茶看座?”

柳大郎上前一步,拱了拱手,面沉入水道:“不劳陛下和这位小娘子,我等今日不是来喝茶的,是来与陛下讨个凶犯。”

董晓悦的心一沉:“什么凶犯?在下实在不明白柳兄的话。贵庄出了什么事?若有我们帮的上忙的请尽管开口。”

柳小四郎最是沉不住气,挣开他二哥,又被他大哥抱住腰:“你不要命了?”

柳小四郎挣脱不得,只好指着董晓悦的鼻子骂道:“好你个死尸妖,枉我们这么相信你,把你当个人看,你却害我侄儿性命!旁人怕你,我柳四不怕你,就是拼了这条命也要替阿宝讨个公道!”

董晓悦一听“阿宝”两字,仿佛兜头一盆凉水浇下来,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

有了个出头的,众人的胆气也壮了,哭的哭,骂的骂,乱成了一团:“妖孽就是妖孽,哪怕装得像个人,也是没心肝的。”

阿桃是个不能吃亏的性子,当即扬声道:“小郎君好没道理,我们陛下一向待你们如何,你们心里没数么?金银珠宝流水价地往你们庄子里抬,看看你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口里嚼用的,哪样不是靠了我们梁王陵,如今倒是嫌弃我们是妖不是人,要金要银的时候怎么不嫌弃这些是土里挖出来的......”

“住嘴!”董晓悦冷冷地扫了阿桃一眼,“少说两句没人当你哑巴。”

阿桃这么一激如同火上浇油,本来还存着几分理智的村民顿时火冒三丈,阿宝他爹柳小三郎更是双目圆睁,把头上一根素银簪子往董晓悦身上狠狠一掷,恨不得将他们生吞活剥了:“谁稀罕你们这些臭钱,都还与你们!把我儿的命还来!”

“三郎,莫要无礼!”柳大郎朝小儿子呵斥了一句,向董晓悦深深行了个礼,“陛下,不是我等忘恩负义不识好歹,今年又是大旱又是蝗灾,外头匪盗横行,咱们托赖贵陵和陛下才有口饱饭吃,诸位的恩情咱们没齿难忘。只是老朽那孙儿死得不明不白,虽是穷家小户累耶娘的贫贱种子,好歹也是一条性命,求陛下给老朽一个公道。”

董晓悦朝柳大郎作了个揖:“柳老伯,我们相交一场,不必说这些见外话。事情到底是怎么个来龙去脉,你和我说清楚,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我一定尽力而为,如果凶犯真是我们梁王陵的人,我第一个不会饶他,一定给你们一个交代。”

“陛下这么说老朽就放心了,”柳大郎回头看了一眼,哽咽着道,“三郎媳妇儿,把孩子抱过来,昨晚你看到了什么,一五一十地告诉陛下。”

人群安静下,往两边退去,让出一条道来,一个荆钗布裙的年轻女人一边呜呜咽咽地啜泣着,一边从后面走出来,怀里紧紧搂着个红布襁褓,正是柳家三媳妇,阿宝的娘。

柳娘子走上前来,神情木然地给董晓悦行了个礼。

董晓悦看见那襁褓中露出的小脸,心重重地往下一落,那孩子确实是阿宝无疑,只是原本红润的脸蛋变成了死气沉沉的青白。虽然知道是梦,可她亲眼看着这孩子一点点长大,无数次抱着哄着逗他笑逗他玩,突然这么没了,不可能毫不动容。而且她一直以为燕王殿下的魂魄在阿宝身上,阿宝一死,将她的猜测全盘否定,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更让她忐忑不安的,是美少年昨晚的行踪,怎么这么赶巧,他偷偷溜出去,阿宝就出事了?

董晓悦定了定神,对面前双眼红肿、失魂落魄的女人道:“柳娘子不必多礼,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你告诉我。”

柳娘子深深吸了口气,开始讲述当晚发生的事:“那时大约是三更天不知四更天,妾听见阿宝哭,起来给他喂了奶,拍了他一会儿,哄得他睡了,把他放回床上,自己出去屋后茅房解了个手,回来看到屋门大敞着,就觉得有点不对,我出去时记得清清楚楚把门掩上的,我想以为是毛贼,正要去叫当家的,就有个人影从屋子里跑出来......”

她说到这里又哽咽了一声,差点背过气去,柳大郎安慰道:“三郎媳妇儿你别急,慢慢讲来。”

柳娘子抬起袖子揩揩眼泪,接着道:“我见那人身量瘦小,头脑一发昏,不知哪里来的胆子,上去扯住他,一边喊捉贼,不想那人力气很大,一下便把我撂在了地上,我扑上去拽住他的腿,撕打中只听得‘叮铃’一声响,从他身上落下个东西来,我一分神,叫他挣脱了去,飞也似地逃走了。

“我捡起地上的东西一瞅,原来是陛下送给阿宝那只铃铛,再一回想,那人身形看着有几分眼熟,像是昨日同陛下一起来看阿宝的那个小娘子,我当她仍旧惦记那铃铛,专程来取,又叫我给截下来,很是过意不去,想着天亮了叫当家的跑一趟,将铃铛还回来,也没放心上,就转身回了屋里,谁知......谁知......”

柳娘子说到这里,把脸伏在孩子身上泣不成声。

“我替她说吧,”柳小三郎咬牙切齿地道,“你那歹毒的妹子,把阿宝给掐死了,咱们贫苦人命贱,不值一个铃铛!”

董晓悦把眼前的女人仔细打量了一遍,柔声说道:“娘子可否让我看看阿宝?”

柳娘子下意识地把孩子搂得更紧,茫然无措地望向公公和丈夫,柳大郎冲她点点头:“给陛下瞧瞧阿宝身上的伤。”

柳娘子这才不情不愿地把阿宝的尸体交出来。董晓悦双手接到怀里,小心翼翼地打开襁褓,解开丝绵小衫上的绊带,只见孩子脖子上赫然是乌紫的指痕。

她看了一眼,心里便有了数,把襁褓掩上,还给柳娘子:“娘子请节哀顺变。”

“阿宝的尸身也交你验看过了,你还有什么话说?”柳小四郎高声道,“赶紧把那凶犯交出来抵命!”

董晓悦目光从他脸上轻轻掠过,没去接他的茬,却对柳大郎道:“柳大伯,我看着阿宝长大,他遭此横祸我很难过,但是这件事和我昨天带去贵庄那个孩子无关。”

柳大郎来不及开口,柳小四郎便冷笑着捋起袖子:“阿耶,我早说了他们蛇鼠一窝,肯定会包庇凶犯,和他们废话什么?直接砸了他们的老巢!”

村民们也骚乱起来,柳大郎抬手往下压了压:“乡亲们稍安勿躁。”

吵嚷声渐息,柳大郎沉着脸对董晓悦道:“陛下方才许老朽一个公道,可还记得?”

“我承诺的自然会做到,只不过凶手的确另有其人,”董晓悦顿了顿道,“因为那孩子一整夜都和我在一起。”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怔,柳小四郎年纪小,还懵懂着,傻傻地问道:“阿兄和妹子整晚一起甚么勾当?”

又有人问道:“许是趁你睡着了悄悄溜出去的呢?”

董晓悦斩钉截铁地否认:“没这可能,他一整夜都在我床上,一整夜。”

众人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阿桃率先打破沉默,指了指那沉默不语的柳娘子,对柳家庄众人道:“说起来这些都是你一面之词,又没什么真凭实据,红口白牙地就诬陷我们陛下房里人,真是好大的胆子!我看这妇人古怪的很,刚死了孩子,寻常人早就哭得晕死过去了,她还有精神走十几里山路,莫不是为了栽赃嫁祸?”

那柳娘子闻言抬起头,目光阴寒如水从阿桃脸上滑过,慢慢地从袖子里摸出条红缨绳来,对董晓悦说:“这是我与凶犯扭打时从她头发上扯下来的,既是陛下房里人,你可见过这个?”

董晓悦没来得及说什么,阿桃诧异道:“咦,这不是陛下剑柄上缠着的绳子么?不对,一条绳子算什么,我们陛下三天两头去你们柳家庄,说不得什么时候落下的,必是你们含血喷人!”

柳娘子气得整个人剧烈颤抖起来,踉踉跄跄地站起身,把阿宝的尸体往丈夫怀里一塞,指着董晓悦,带着哭腔道:“阿公说你是个好的,我信了这话,心心念念地要来求个公道,人证也有了,物证也有了,你一句话就赖个干净,我斗不过你们,说嘴也不是你们的对手,罢了,穷苦人的命不值钱,再送你一条!”

话没说完,一个猛冲,“砰”地一声撞在石壁上,霎那间鲜血迸溅,众人回过神来,七手八脚将她扶起来一看,已经气绝身亡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村民们群情激昂,柳小三郎等人更是要上来搏命,闹得不可开交,连柳大郎都劝不住,董晓悦不得不叫来侍卫,将激动的村民们控制住,好说歹说,一再承诺三日之内必定找出真凶,告慰他们母子在天之灵。柳家庄众人论武力不是僵尸们的对手,心里不甘也没什么法子,闹了半日也便回去了。

董晓悦原地站了会儿,若有所思地看着太监宫人忙着擦洗血迹。

这柳娘子的种种表现怎么看怎么怪,她在阿宝之前生过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都在不到三岁时夭折了,古代的生产和医疗水平之下,婴幼儿夭折的比例很高,尤其是不到一岁的婴儿,几乎不被当作人看,即便阿宝是死于非命,柳娘子也不至于自寻短见。

正思忖着,梁王派了太监来请她过去,董晓悦便暂时将此事搁置,前往梁王的墓室。

叙过礼,寒暄毕,梁王欲言又止道:“小王听闻方才柳家庄来人了?”

董晓悦知道他肯定是为了这事,也没打算瞒他,把事情的始末简略讲了一遍,末了道:“这件事肯定有蹊跷,我答应三天之内找出真凶,给他们一个交代,很多事情还得劳驾殿下。”

“陛下太见外了,能替陛下效劳是小王的福分,”梁王觑着她的脸色道,“不过......小王有句话,实在是不敢说......”

董晓悦大致猜得到他要说什么,心里翻了个白眼,脸上依旧客客气气:“殿下直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