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上一章:第 36 章
  •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下一章:第 38 章

“当然不会。妹妹对大姐姐只有感激之意,别的则是没了。”永芳微微低着头,掩饰住眼中的一点点厌恶感。厌恶她的虚伪,也是厌恶永婷的虚伪。

“那就好。来之前,姐姐这心里一直担心着妹妹因为此事便和姐姐生分了,或许心里面还有所怨愤。如今见四妹妹如此说,我这心里也安心了。四妹妹,你放心,若是将来有机会,姐姐定会为四妹妹寻一门好亲事。到时候倒是要让那些乱说话的人好生看看。”永婷很是仗义的说道。

永芳暗自皱眉,心里腻歪,又觉着永婷会不会是在打别的主意。于是永芳便说道:“多谢大姐姐好意。只是妹妹如今也没什么想法,凡事还是那句话,随缘吧。妹妹心里并不强求。即便真的有一天,需要到庵里终老,妹妹也不会怨天尤人。”这话永芳倒是没说假,从一开始的惊慌,到后来的失措,到白云庵求助静虚师太,再到婚约解除的风波,一桩桩,一件件,看的多了,经历的多了,永芳的心反而逐渐平静的了下来。就如静虚师太所说的那般,就当他是一场修行罢了。修行成功,便是自己的福气。若是不成功,便是自己的修为还没到那一步。如今永芳是看明白了,这凡事真的不能强求,可以用计谋,可以用手段,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因势利导,不可逆水行舟。毕竟作为个体的她,力量实在是太过渺小,渺小到她根本就没逆水行舟的资格和资本。她不会因为自己是穿越女,站得高,看得远,因而便自大起来,看不起古代人。真正说谋略,说心计,还是古代人比现代人更甚一筹。想想看,那些兵书,那些谋略,那些历史上经典的战略,哪一个不是古代人的发明创造。现代人所谓各种学,其实都是拾人牙慧,捡老祖宗剩下的东西。

比眼光永芳自信可以比过古代人,比见识,永芳也有自信。毕竟她来自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便没见过,没经历过,那也也听过,也在网上看到过。但是和古人比谋略,比谁的心思更深沉,谁考虑问题更有远见,比谁的手段更厉害,永芳真的没那信心。古代大家闺秀,十几岁的年纪,没有重生,没有穿越,就仅仅十几年的教育,便深得这宅斗的真传。如今在永芳看来,最厉害的莫过于丁晚晴。至于永婉,不过是逞能罢了,说谋略,根本谈不上。至于永婷,永芳不了解,但是想来也是不简单的。想想看,在现代社会,有几个十几岁的姑娘,能有这般本事,这番心思和手段。十几岁的时候,脑子里全都是考试,全都是电视,明星,动漫等等。很多二三十岁的人,出社会几年十几年了,还不一定能处理好简单的人际关系,更何况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了。现代人说,在官场混的人都是人精,如今永芳想说,在大宅门里混的人,其实也都是人精。只不过人精的水准有差异。永芳作为穿越女,自然是想混得好。想要混得好,那么就请成为大宅门里面的人精吧。不动声色之间,便能将敌人消灭于无形,那真的就是到高手级别了。至于大师级别的,请去看看皇宫里的女人,那里面的人个个都是大师级别。即便不是,也比一般大宅门里的人,高出几个档次来。

永芳胡思乱想,不由自主的笑出声来。永婷听到,便好奇的问道:“四妹妹在笑什么?可否和姐姐说说?”

永芳摇头笑道:“妹妹只是想到一件好笑的事情罢了,并没有什么。”

“哦,果真如此?”很显然永婷并不愿意相信永芳的说辞。

不过永芳也不在乎,自然也不想特意去解释。毕竟她的想法,无法说出口,只能自个乐一乐罢了。永芳点点头,说道:“正是如此。大姐姐,你也知道妹妹以前是住在庵里的,那会虽然行动受限,也见不到什么人。但是白云庵毕竟是香火旺盛之地,每日都有许多人前来。总归吗妹妹在白云庵那几年,倒是听到了不少有趣的事情。”

“哦,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四妹妹在庵里也是学到不少东西,长了不少见识。”

永芳点头:“大姐姐说的没错,正是如此。”

两人说着说着,便到了花厅。因此永婷便也止住了话题。

就在伯爵府的人都在热闹的吃喝的时候,此时在晋王府也有一场宴席,京城里各王府的王妃聚在一起吃吃喝喝,闲聊京城八卦。做东的自然是晋王妃。大家在一起闲聊,就难免会说起前段时间晋王府和国公府到御前打官司的事情。礼王妃随口问了问,晋王妃顿时便恼怒的说道:“哼,此事倒是让定国公府占了便宜。不过是个不受重视,没半点本事的,还被破了相的小子,死了便死了,还闹到御前。让咱们王爷被皇上狠狠的教训了一顿,实在是气人。”

礼王妃面色不动,说道:“听说国公府那位小子,死前距婚期也不过三天。却在那时候死了,实在是可惜。弟妹,说句公道话,这次的确是少越那孩子做错了。”

晋王妃不太在意的说道:“四嫂说的是。不过咱们家,不光王爷被皇上斥责,就是少越那孩子也是被禁足,还到国公府赔礼道歉,更是出了几万两银子。想想这些,我就是一肚子火气。”

礼王妃笑了笑,没在说话,有些话说一遍就是了。说多了,难为会让人不高兴。

安王妃是继室,姓顾。很是活络的一个人。只是她毕竟是继室,不是原配,出身也不算太高,比不上其他王妃。向来是在这些妯娌里面说不上什么话,别的正妃也不太看得起她。不过后来来往多了,加之她刻意交好各王府的正妃们,这些各王府的正妃们对她的态度也渐渐好了点。像如今在这样的聚会上,顾氏也能说上点话。今儿听到这事,便插嘴说了句,“我听说啊,那个国公府的小子是和伯爵府的姑娘定的亲。对了,听说那伯爵府的姑娘还有个什么名堂,十分晦气,是不是?”123章克夫命和克妻命

晋王妃顿时就笑道:“可不是。一个破相的和一个扫把星做成一对,难怪那破相的会在成亲前三天死去。要我说啊,国公府那小子根本就不是咱们家少越砍死的,而是被伯爵府那扫把星给害死的。”

安王妃顾氏一脸惊讶,不可置信的样子,“这是真的?我原先还以为大家传言的扫把星,不过是随口说的。”

晋王妃笑道:“怎么不是真的。这事京城中的人差不多都知道。听说武昌伯府当年为了避祸,还特意将那扫把星送到白云庵去。好像是住了将近八年,师从静虚师太。去年吧静虚师太打了包票说是那扫把星没事了,武昌伯府这才敢将人给接了回来。这不,一回来,武昌伯府就成了京城里的笑话。”晋王妃说着就笑了起来,眼里满是看笑话的意思。

礼王妃看了眼晋王妃,没说话,只是那眼神不太善。晋王妃顿时醒悟过来,那件事情就是和礼亲王有关,当着礼王妃的面说这样的话,真是太不给礼王妃面子了。晋王妃赶紧抱歉的说道:“四嫂,我这嘴快,不过没别的意思。四嫂可别见怪。”

礼王妃神情淡淡的,说道:“你们说的那个武昌伯府的姑娘,我倒是见过一面。”

“哦,怎么样,还请四嫂说来听听。”晋王妃满脸八卦的样子。

礼王妃放下茶杯,淡淡的说道:“很是不错的一个姑娘,容貌,气度都是上佳。只是可惜,有那么个晦气的名声,婚事自然是艰难。否则武昌伯府也不会和国公府结亲了。”

“四嫂说的是。”晋王妃讪讪笑道,“不过就如四嫂所说,再好的姑娘,只要是背上了那么个晦气名声,也是没用。如今啊出了这么一档子事,那个武昌伯府的姑娘,这辈子只怕就只能做老姑娘了。哎呀,真是造孽。”说完,晋王妃又笑了起来,笑的好不畅快。

礼王妃见不惯晋王妃这样子,不过也没说什么,就让晋王妃说去吧。

安王妃却是眼珠子乱转,问礼王妃,“弟妹,那伯爵府的姑娘果真是个好的?”

礼王妃点点头,“自然是好的。当时我一见便喜欢,只是可惜名声太过晦气。”

安王妃脑子里迅速转动,问晋王妃,“我听说那姑娘还是个克夫命,这是不是真的?还是别人乱传的?”

礼王妃听了,暗皱了下眉头,不过没说什么。晋王妃却是来了兴趣,“此事是不是真的,我可不知道。不过国公府那小子一死,这消息便传了出来。都说那扫把星不光祸害家人,如今也祸害起别人了。原先丁尚书家中,你们可还记得那个病秧子,丁尚书家中想要和伯爵府结亲,也是相信静虚师太的说辞。结果伯爵府还不答应。要是事情只是如此,便也罢了。谁会想到就今年七月份的时候,丁尚书家中那病秧子没了。都说是伯爵府扫把星祸害的。当时大家也都是将信将疑,心想那病秧子本身就是个短命的,这个和扫把星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可是不到一个月,国公府那小子也死了。你们说说看,两家都是有意和伯爵府做亲,其中一家还做成了,结果两家的小子都没了。说是巧合,哼,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分明就是那扫把星太过厉害,将人给克死了。这不是克夫命是什么。要我说啊,那扫把星就该送到白云庵去,让静虚师太好生化解一番。说不定之前静虚师太说的话,也是妄言。”

“弟妹请慎言。”礼王妃严肃的说道。

晋王妃有点不以为意,不过礼王妃在众多王妃中,向来就是有点威信,这威信不是来自于礼亲王,而是来自于礼王妃本身,来自礼王妃处事公正,为人诚心。因此妯娌们在一起的时候,多半都很尊重礼王妃的意见。

晋王妃讪讪然的笑了笑,说道:“四嫂说的是,倒是我糊涂了,竟然说起静虚师太的胡话来真是该死。”

安王妃顾氏有点不明所以,不知道为何一个静虚师太,就让两个王妃如此。毕竟顾氏是继室,出身不比其他王府原配王妃,在宫中也是没多大体面,很多皇室内幕,她并不知道。像是礼王妃等人,对静虚师太的来历和出家的缘由,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心里都清楚只怕是和宫中的那位有关。因此大家提到静虚师太的时候,都很是尊重,以免犯了宫中那位的忌讳。也因此晋王妃如此编排静虚师太,这让礼王妃很是不满,担心晋王妃口无遮拦,从而给大家惹祸。

晋王妃虽说知道的事情少,但是从各种迹象中也知道白云庵那位静虚师太不简单,该是和宫中有关系。也因此礼王妃如此一说,晋王妃急忙诚心悔过,不敢再随意编排静虚师太。过后只说伯爵府的扫把星,连静虚师太的名讳也没提起。

这一番话大家说过便算了,只当是个八卦而已。但是安王妃顾氏却将此事放在心里。从晋王府出来后,顾氏就一直在想这个事情。越想越觉着自个聪明,越想越觉着心里面得主意很好。简直就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将那心腹之患给除掉。哈哈,克夫命好啊,不克夫她还不要了。

当天等到安王爷回府后,安王妃顾氏便开始吹起枕头风来。顾氏先是将安王爷伺候舒服了,这才说起心中的打算,“王爷,您看少齐那孩子,如今都二十好几了,身边也就两个姨娘,这样子下去也不是办法。”

安王爷闭着眼睛,说道:“少齐这孩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自从少齐媳妇过世后,这事每次一提,他就是不点头,能有什么法子。算了,先别管他。等到少锋的婚事办完了,再说少齐的也不迟。”

顾氏可不甘心就这么放弃,“王爷,不管怎么说少齐也是您的嫡长子,年岁都这么大了,总是这么一个人,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媳妇,这说出去也是不好听。”

安王爷沉默了一会,说道:“此事不好办。少齐的情况你是清楚的,如今给少齐说亲,怕是很多人家都会掂量掂量一番,要找个合适的人家,怕是不容易。”

安王爷这么说,也是有缘故的。少齐自然就是前文所提到过的宋少齐,安王府嫡长子,只是母妃早逝,安王爷这才续娶了如今的顾氏。顾氏一进王府,一年后便生了个儿子。有了儿子,这顾氏的心思便大了起来,想要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尤其是宋少齐如今二十好几了,娶了媳妇结果难产死了,大小都没保住,如今名下一个儿子都没有,这更是给了顾氏机会。但是宋少齐是嫡长子,虽然顾氏能够说动安王暂时不立世子,却无法说动安王还有宫里答应立宋少锋,也就是顾氏的亲生儿子为世子。毕竟是嫡长子,嫡长子还在,却要立别的儿子为世子,这件事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办妥的。即便是安王答应了,只怕到了宫里面也是请不到圣旨的,说不定还要遭来一番申斥。但是这并不能打消顾氏的打算,让安王暂缓立世子,这一步棋,已经下了下去,顾氏又怎么可能半途而废。而且在顾氏看来,宋少齐这人太狠,就是安王爷也未必制得住他,顾氏心里对宋少齐有厌恶,更有恐惧,这让顾氏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宋少齐被立为世子。等将来安王一过世,她岂不是要仰仗着宋少齐过日子。这个情形,是顾氏容忍不下的。顾氏想来想去,为了达到目的,为了永绝后患,只能要了宋少齐的命。

只是宋少齐是个大男人,他身边伺候的人都是先头王妃留下来的人,一个个忠心的很,顾氏根本就插不上手。就是顾氏送过去的女人,也是半点作用也没有。宋少齐似乎在女色上面,根本就没什么兴趣似地。但是如今却有个机会摆在了顾氏面前,那便是伯爵府的那个扫把星,克夫命。如果真的是克夫,真的像外间传闻的那般厉害,若是将此女子许配给宋少齐,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宋少齐一条命便没了。哈哈,想到这里,顾氏很是高兴。很是得意于自己的想法,简直没有比这更好的。

“王爷,妾身自然是知道。可是也不能让少齐就这么一个人下去,连个媳妇也没有吧。少齐毕竟是王爷您得嫡长子,这样子可是不好。”顾氏继续吹着枕头风。

安王爷皱眉,“王妃,你说的是有道理,只是少齐的事情难办。当年同刘大人定亲,结果那个姑娘是个没福气的,还没过门人就没了。后来又给他娶了潘氏,可惜潘氏也是个没福气的。不光是自个命没了,连我那小孙子的命也没能保住。哎,说起这个,我这心里也是觉着愧疚。少齐这孩子懂事,可是这妻儿缘分却是没有。上回我还和他提了提,他自个说是如今没想法,暂时缓一缓也是没关系。后来潘家来人,说是可以再送个姑娘给少齐,只是少齐没答应。潘家那姑娘也是命不好,少齐才拒绝了没多久,那姑娘竟然得病死了。你想想看,如今少齐这样子,人家都说他克妻,谁还敢将姑娘嫁给少齐。少齐总归是本王的儿子,又是嫡长子,总不能让少齐去娶一个小门小户的姑娘,或是娶一个庶出女回来吧。那岂不是丢人。”

顾氏心里高兴,心想宋少齐活该,这辈子就是没妻儿缘的人。娶了媳妇,没半个儿子,他这世子位也是别想指望。顾氏就不相信了,宫里面莫非还能立一个生不出儿子的人来做世子吗?那才真的是笑话。只能这样子下去可不行,万一有一天宋少齐真的有了儿子,那该如何是好。最保险的还是要将宋少齐的命要了,这才是关键。既然宋少齐克妻,那么她就给他说个克夫的女人回来。这两两相克,最好是将两人都给克死了才好。

于是顾氏便说道:“王爷莫急,今儿妾身到晋王府走了一趟,倒是知道个消息。妾身想来想去,此人或许适合少齐。”

安王爷一听,顿时也来了兴趣,“那你说说看,究竟是谁家的姑娘?若是不合适,此事便作罢。”

“王爷放心吧,此人出身家世都是匹配的,只是有个晦气的名声,怕王爷不喜。”顾氏小心的说道。

安王爷一听,暗皱了下眉头,接着说道:“没关系,你先说来听听看。”

“是,王爷。王爷可还记得晋王府和定国公府打御前官司的事情?”顾氏小心的问道。

安王爷闭着眼睛点头,“自然记得。怎么了,你说的那个姑娘跟这两家有关系?”

“算是吧。不知王爷您可知道如今京城里有关此事的谣言?”顾氏又问道。

安王爷睁开眼睛看着顾氏,“你想说什么就说吧,不必如此。”

“是,王爷。”顾氏很高兴,便说道:“今儿妾身去到晋王府,听到大家说起此事,又说起武昌伯府的那个姑娘。就是和定国公府订婚的那个姑娘。”

安王爷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指武昌伯府的那个姑娘?”

“正是。妾身的确是这么想的。那个姑娘,妾身听四弟妹说起,说是她曾见过一面,是个很不错的姑娘,容貌气度都是不凡。只是可怜自小就有个晦气的名声,小小年纪便被送到了白云庵中,师从静虚师太。后来静虚师太亲口说这个姑娘已经无碍,所谓的扫把星的也是没关系了,伯爵府这才将人从庵里接了回来。接回来后,便开始着手婚事。这不,最后和国公府的小子定了亲,只是可惜,成亲前,国公府那小子被晋王世子给失手砍死了。后来国公府不忿,便使人传出了伯爵府姑娘是个克夫命的传言。照我说了,这事那姑娘也是可怜,国公府那小子马上就要成亲了,还往外面跑,这才出了意外。实在是不能说伯爵府的姑娘有过错。要是那姑娘真的那般厉害,为何伯爵府的人全都好好的,没半点事情。只是这名声一出来,那姑娘这辈子怕是没指望了。谁也不敢娶一个有着晦气名声的人回家。”

安王爷盯着顾氏,“你既然说没人敢娶伯爵府那姑娘,那你为何又说少齐合适?莫非你有什么打算?”

顾氏心里一急,接着赶紧辩解道:“王爷,且听切身慢慢说来。妾身绝对没别的什么想法,妾身就是想着少齐命硬,一般女子怕是近不得身。但是伯爵府那姑娘也是个命硬的,说不定就适合少齐,也免得少齐一直一个人。到如今二十好几了,也只得了个姑娘,还是姨娘生的。咱们做长辈的,无论如何总是要为子女着想。别家的姑娘不行,但是妾身觉着伯爵府的那个姑娘定是可以的。说不定娶进门,不到两年就能给少齐生一个儿子出来,这样一来,王爷也能放心了。”

☆、第124章 宋少齐对婚事的想法

安王爷听罢,点点头。97小说网 安王爷心里想着,这顾氏即便有着什么小心思,但是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少齐都是二十好几的人了,到如今也没个儿子,这么下去了是不行。总归是要给他娶一个媳妇回来才是正经。只是一般人家的姑娘只怕还真是近不得少齐的身,说不定娶进门要不了多久就被少齐的煞气给克死了。但是伯爵府的姑娘,如今看来定也是个命硬的人。说不定还真是适合少齐。安王爷心里已经差不多算是认可了此事,不过安王爷打算先缓缓,先找个机会和少齐说一声,探探他的意思再说。于是安王爷便对顾氏说道:“此事怕是不合适。那姑娘是个扫把星,若是娶进门,祸害了咱们一家人,到时候可没后悔的余地。”

“王爷,白云庵的静虚师太亲口说了,那姑娘如今是没事了。伯爵府如今上上下下都很好,此事便是明证。”顾氏心里发急,急忙说道。

安王爷摆手示意顾氏不用再说了,“此事以后再议,现在先不说了。”

顾氏见安王爷态度如此坚决,也知道此时不便再说下去。但是这并没有打消顾氏的想法,顾氏打算着找个机会进宫,和宫里的娘娘好生说道说道,说不定到时候便能将此事做成。

这一日,安王爷进宫见皇上。说过正事后,开成皇帝便很随意的说起一些别的事情,“老二,听说你家媳妇最近正张罗着少齐的婚事?”

安王爷心里头一抖,不知皇上问起此话是福是祸,安王爷有点战战兢兢的说道:“回父皇,此事儿臣媳妇顾氏倒是和儿臣说起过此事。不过儿臣觉着不太妥当,便没有应下此事。儿臣不知此事竟然会传到父皇这里,让父皇操心,儿臣罪过。”

开成帝摆手示意安王爷不必如此战战兢兢的,只是如此一来,安王爷却是更为紧张了。自从太子过世,皇上的身子骨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以前从龙的老臣也是一个接着一个没了,开成帝的精神头便是渐渐不好,脾气也是越发的怪异。时常发作下面的人,就是安王他们这些做儿子的人,见了开成皇帝也是紧张得不行。就怕皇帝一怒,血流成河。

开成帝见安王紧张成这个样子,顿时觉着很是无趣。原本还想和儿子聊聊家常,如今瞧着怕是不行了。因此开成皇帝顿时严肃起来,面无表情的说道:“少齐这孩子年岁大了,到如今还没一个儿子,此事你做为父王,须得好生想想。”

“是,儿臣知错,儿臣回去后,便会抓紧此事。”安王立即说道。

开成帝有点不满的看着安王,只是安王低着头,并不知道开成帝对他不满。开成帝说道:“我听说你媳妇张罗的人是武昌伯府的姑娘,还背着个晦气的名声。”

“这,儿臣有罪。这儿臣没能管教好顾氏,让父皇操心,儿臣有罪。”安王先不管皇上说了什么,先请罪才是要紧的。

开成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安王,不知为何,心生怒气。只是开成帝又将这怒气压了下去。“听说武昌伯府的姑娘,曾经在白云庵住过,还是师从静虚师太,此事可是真的?”

一听皇帝说起静虚师太,安王爷心里顿时一动,当即便说道:“回父皇,此事确实是真的。儿臣听顾氏说起过此事,说是武昌伯府的那位姑娘原本有个晦气的名声,后来被送到白云庵,师从静虚师太。也就是去年,静虚师太说那姑娘孽障已经消除,已经和一般的姑娘没有区别,武昌伯府这才将人接了回去。后来武昌波府和定国公府结亲,定的便是这个姑娘。只是可惜,定国公府的小子离着成亲不过三日,便被…后来便又传出有关于武昌伯府那位姑娘的流言。都说那个姑娘命硬,怕是一般人降不住。儿臣媳妇顾氏担心少齐,只是少齐也是个命硬的,一般人家的姑娘怕是近不得身。也因此顾氏这才和儿臣提起,说是这姑娘命硬,或许适合少齐。只是那姑娘的名声太过晦气,之前又定过亲的,儿臣便没有答应。却不想顾氏竟然会瞒着儿臣去张罗此事。父皇,儿臣持家不严,还请父皇责罚。”

“哦,果真是师从静虚师太。这么说于佛法上倒是有所体会了。”开成帝似是自言自语。这下却让安王紧张的满头是汗,不知道该不该应答。不过开成帝很快便解了安王爷的围,开成帝说道:“定国公府的小子没了,分明就是少越那小子校嚣张跋扈惹下的祸事。最终却怪罪到一个姑娘家头上,哼,定国公府当真是好主意。”

安王爷的汗水又下来了,他根本捉摸不透开成帝的心意,这让安王爷无比的紧张和不安。

开成帝随口问道:“老二,少齐的婚事你是怎么打算的?”

安王爷斟酌着说道:“回父皇,儿臣想着该是给少齐说门媳妇了,总不能让他整日里一个人,身边连个正经的女人也没,这实在是不像话。而且少齐年岁不小了,却还没有一个儿子,儿臣这心里也是替他着急,此事不能再耽误下去。”

“嗯,你是做父亲的人,你好生斟酌。”

“是,父皇。”

开成帝沉默了一会,又说道:“不知静虚师太教导出来的姑娘是个什么样子,不知能够学到静虚的几成!”开成帝似是在自言自语。

安王爷的汗水已经湿透衣衫,皇帝说静虚师太,安王爷根本就没那胆子接话。虽然当年事情发生的时候,他年岁还小,但是也是依稀记得此事闹得很大,死了不少人。若非如此,只怕已故太子还坐不上太子的位置。可惜已故太子是个没福气的。如今皇帝的心意不明,朝中争斗的厉害,安王爷实在是没那心思,也没那本事去争,只好安安静静的,老老实实的,让那些有本事的兄弟去争吧。到时候无论是谁坐上了那个位置,对他都会客客气气的。毕竟如今在众位皇子中,当属他最大。

安王见开成帝沉默下来,安王爷越发的紧张。想到当时顾氏说过四弟妹曾经见过武昌伯府的姑娘,便大着胆子说道:“回父皇的话,儿臣听说四弟媳妇薛氏曾经见过武昌伯府的那位姑娘。说是容貌气度都是不俗,是个很好的姑娘。只是可惜生来不祥。若非如此,也不会和定国公府的那位小子定亲。”

开成帝目光锐利的盯着安王,安王直觉的浑身发抖。最后开成帝说道:“哦,老四媳妇见过,倒是稀奇。”过了会,开成帝又对安王爷说道:“少齐的婚事你好生斟酌,若是有合适的,你就到宫里来请旨,你可明白?”

“儿臣明白。儿臣回去后,便会抓紧办理此事,定不能让少齐再耽误下去了。”

“嗯,去吧。”

安王爷出了偏殿,这才感觉到汗湿衣衫,浑身难受。被风一吹,浑身哆嗦。这个季节若是不注意,只怕明儿就该告病了。安王爷此时没心里关注自己的身体,而是满脑子都是开成帝说的话。一句一字,揉碎了掰烂了,去琢磨皇帝的意思。可是安王爷依旧是拿不准主意。皇帝要他抓紧将少齐的婚事办下来,这是确定无疑的。可是这人选上,皇帝却没点暗示,也没说让宫里的娘娘帮着选选。安王爷的亲娘早在他年轻的时候就过世了,这会安王爷进了宫,除了来见皇上,后宫那里他是根本不用去的。自然也没个请示的地方。安王爷叹气,哎,要是皇后还在的话,他也能请教皇后,让皇后出面张罗一下。可惜在太子过世前,皇后就已经没了。

安王爷愁啊,少齐命硬,一般女的还真是不行,说不定娶回来就跟之前潘氏那般,没多久就一尸两命的去了。至于武昌伯府的姑娘,安王爷也是觉着晦气,虽然当初顾氏说的时候,安王爷也是有点心动,但是这会却是半点想法也没有。只是皇帝要求,又连着三次说起静虚师太,安王爷心头一动,莫非皇上真的是这个意思?皇上几次说起静虚师太,只说是静虚师太的徒弟,不说是伯爵府的姑娘,这里面的意思倒是值得让人玩味。若是皇帝果真是这个意思,看来此事由不得他不同意了。

以为想通的安王,一回到王府后,便将王府总管叫了过来。王府总管姓周,叫周长福。周长福到了后,先是给安王爷请安,“王爷叫奴才过来,不知何事吩咐。”

安王爷沉吟片刻,这才说道:“你让人去将武昌伯府的那个晦气的姑娘打听一下,越详细越好。”

周长福问道:“王爷说的可是武昌伯府长房,那个自小就不祥的,被送到白云庵,后来又被接回伯爵府的那个姑娘?”

“正是!你让人好生打听一番,仔细了,不可马虎。这事要紧,你需得抓紧。”安王爷吩咐道。

周长福心里有疑惑,不过他是下人,自然是主子怎么吩咐,他就怎么做。/中 文/因此周长福便说道:“王爷放心,奴才这就安排下去。不知王爷是否还有别的吩咐?”

安王爷摇头,“没了,你去吧。”

“遵命。”

周长福下去后,安王爷又问身边伺候的人,“王妃这会在哪里?”

“回王爷的话,王妃这会正在上房。王爷可是要过去?那小的这就去让人备轿。”

安王爷摆手,“不用,本王走过去便是。”

安王爷到了上房,顾氏得了消息,赶紧迎了出来,“王爷今儿回来的好早,妾身以为王爷还要晚个时辰才回来了。”

安王爷沉着脸,显得不怒自威,对顾氏说道:“将伺候的人都打发出去,本王有话说。”

顾氏愣了下,小心的观察着安王爷的面色,同时也挥手让下人都退下去。顾氏亲自伺候安王,小心的问道:“王爷这是怎么呢?可是有谁惹了王爷不快?”

安王爷没好气的看着顾氏,“王妃,我且问你,你是不是到宫里去呢?”

顾氏有点不安,笑道:“王爷是知道的,妾身以往也时常到宫里请个安,这难道出了什么错?”

“你可是和宫里娘娘提起过少齐的婚事,还特意提起那武昌伯府的姑娘?”安王爷的语气越来越严厉。

顾氏很是忐忑,小心的说道:“王爷,此事妾身确实有。妾身也是为少齐着想。王爷,莫非此事妾身做错了?王爷,你是知道妾身的,妾身胆子小,懂得东西也不多。若是做错了,你和妾身好生说,可好?王爷这样子,妾身实在是害怕。”

顾氏这一番说辞,加之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倒是将安王爷心里的火气给浇灭了大半。安王爷叹了口气,“你啊你,你怎么如此糊涂。”

124章宋少齐对婚事的想法

“妾身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做错了,还请王爷明示。”顾氏见安王爷火气小了点,心里也是松了口气。顾氏还真是怕安王爷生气。毕竟她的一切都是来自于安王,顾氏因为是填房,娘家又很是一般,即便她做了王妃这么多年,顾家人也多是在银钱上得了点照顾。于仕途上面,安王并不曾出面照顾。也因此顾家的身份地位到如今,在京城里也是排不上号的。这也是顾氏明明是二王爷媳妇,是所有王妃的嫂嫂,却还有反过来讨好其他妯娌,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缘故。实在是底气不足,加之安王手中无权,她和其他王府的王妃比起来,除了排行大一点外,真的是什么都比不过。

“本王问你,你为何不和本王商量一下,就私自进宫,将此事告诉了宫里的娘娘?”安王爷的火气虽然是被浇灭了大半,但是安王爷心里对于顾氏的所作所为,还是有很大的意见。顾氏的那点心思,安王爷心里门清。只是考虑到顾氏说的有理,他也就随了顾氏。但是并不等同于安王爷就能容忍顾氏背着他搞这些动作。尤其是连皇帝都惊动了。

顾氏紧张,忐忑,好一会才说道:“王爷,妾身也是着急少齐的婚事。您看少锋马上都要成亲了,少齐的事情还没点眉目。妾身就想着要不去宫里面请示一下娘娘,让娘娘帮着参谋参谋。妾身真的没别的意思,王爷,你要相信妾身啊!”

安王爷皱眉,说道:“哼,你糊涂。你知道不知道,此事已经惊动了父皇,今日本王进宫,父皇便问起此事。还问是不是打算将伯爵府的那个晦气丫头说给少齐。你说说看,我能怎么应对?你实在是糊涂。”

“啊!”顾氏也没想到事情会惊动开成帝,当即就着急的问道:“王爷,那父皇说了什么?是不是不同意这门婚事?”

安王爷沉默,没有立即回答顾氏的问题。顾氏顿时心就凉了,心想要是皇帝不同意,那此事就绝无可能办成。那她的计划岂不是就要夭折了。那少锋岂不是没机会被立为世子。顾氏实在是不甘心,她谋划了这么多年,如今这个办法是她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可以让宋少齐死于无声无息之中,别人只会说他是被伯爵府那丫头克死的,而不会想到自己头上。只要宋少齐一死,少锋就是世子,无可争议的世子。顾氏咬着牙,此事只要还有一二分的希望,她就一定要争取。于是顾氏过了会就问道:“王爷,父皇究竟说了什么,王爷不能和妾身说说吗?也好让妾身心里踏实一点。”

“哼,此事你无需理会,少齐的婚事本王自有主张。”

“那,王爷,要不要妾身再去别家看看,有什么合适的姑娘?”顾氏试探的问道。

安王爷不满的看着顾氏,“此事不用。总之你管好内院便是,少齐的事情你无需操心。以后不要再随意去宫中,尤其是说起少齐的事情。听到了吗?”安王爷很是严厉的说道。

顾氏浑身哆嗦了一下,有点害怕的点点头,“王爷教训的是,妾身以后都会安分守己的。”

“那便好。”安王爷起身离去。

顾氏看着安王爷远去的背影,心里发狠。她就不信,她就搞不定宋少齐这小子。女人不行,那她就想别的办法。总之她绝不能让宋少齐坐上世子之位。

安王爷出了内院,便问身边伺候的人,“大少爷呢?可在府里?”

“回王爷的话,大少爷还没回来,想来这会还在兵营里。不过小的听说大少爷今日定是会回来的。”

“哦?大少爷回来后,你让他来见本王。”

“是。”

到了晚上,宋少齐终于回到王府。回来后得知下人的禀报,知道安王要见他,便问道:“王爷可有说为了什么事?”

下人犹豫了一下,说道:“回大少爷的话,听说王妃在张罗着大少爷的婚事。小的想着可能是和此事有关。”

宋少齐听罢,暗皱了下眉头。心想顾氏又想出什么幺蛾子。宋少齐有点不想去见安王,不过想了下,最终还是过去见一见。到时候若是问起此事,便说不着急,缓一缓就是。以往他也都是这么推脱的。

外书房,安王见到宋少齐,指了下旁边的椅子,说道:“坐吧。最近看你很忙,在府中少有机会能看到你。”

“儿子罪过。”宋少齐当即请罪。

安王摆手,“无事。你是忙着差事,是为朝廷尽忠,这是本分。只是如此一来,咱们父子可是很少有机会坐在一起说话。”

宋少齐沉默,等着安王爷的下文。

安王爷见宋少齐这么一个态度,心里不喜,有心想要教训几句,但是想到这几年的事情,安王爷最终是叹了口气,什么指责的话也没说。安王爷最终觉着很是无趣,挥挥手,说道:“今日叫你过来,是有事情想和你说。”

“请父王赐教。”宋少齐一板一眼的说道。

安王爷也不在意,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要生气的话早几年便生气完了。安王爷说道:“今日去宫里见了皇上,皇上提起了你的婚事。说是你年岁这么大了,除了一个闺女外,还没个儿子。让本王抓紧给你张罗婚事。你自个是怎么想的?”

宋少齐皱眉,没想到此事还牵连到皇上。若只是顾氏在这里面搀和,倒也罢了,直接拒绝便是。但是皇上发了话,事情又不同。于是宋少齐便说道:“但凭父王吩咐。”

安王爷面色有点凝重,过了会才说道:“今日皇上不光是提起你的婚事,还说了另外一件事情。”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你可知道武昌伯府长房有个姑娘,自小便是不祥,后来被送到白云庵,师从静虚师太。就是前段时间和定国公府定亲的那位。大家都说那姑娘名声晦气,此事你怎么看?”

宋少齐皱眉,皇上会提起此事?宋少齐甚是好奇和意外。说起武昌伯府的姑娘,宋少齐脑子里便出现了一个高挑的身影,丝毫不惧的眼神。过了会,宋少齐便对安王爷说道:“不过是京城里的人闲着没事,背后乱议论人的是非。儿子对此并无看法。”

“那你觉着伯爵府的那姑娘如何?都说是个命硬的,连着克死了两个人,这可是不得了。”安王爷试探的问道。

宋少齐皱眉,这算什么意思?莫非是有意要让他和那个姑娘做亲?宋少齐皱眉说道:“命硬便命硬,没什么好说的。只能说死的那两位都是没福气的。”

“少齐,你看大家伙也都说你也是命硬的,一般姑娘都近不得你的身。伯爵府那姑娘也是命硬的。若是将那姑娘许配给你,你觉着如何?”安王爷很是不安的问出此话,实在是伯爵府那姑娘太过晦气,安王爷就怕宋少齐发起怒来,到时候麻烦。

可是出乎安王爷的预料,宋少齐仅仅只是皱了下眉头,然后说道:“此事是父王的意思还是王妃的意思?”

安王爷尴尬,说道:“此事原本我是没答应的。可没想到惊动了皇上。皇上问起来,又特意说起伯爵府那个姑娘,说她是师从静虚师太,定是个好的。父王也是无法,想着皇上的意思是想将此事做成。不过父王也是想者你的感受,故此叫你来问一声。”

宋少齐暗自冷哼一声,此事会传到皇上那里,定是顾氏的缘故。只是为何皇上会有意做成这门婚事?宋少齐很是疑惑。至于宋少齐对永芳本人,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对永芳晦气的名声,也没放在心上。但是宋少齐厌烦的是顾氏在其中的动作,是顾氏挑起了此事。单是这点就让宋少齐对这门亲事本能的怀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宋少齐冷着脸说道:“父王,儿子觉着此事怕是不妥。儿子听说定国公府的少爷离着成婚不过三便是没了。如今算起来,也不过才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会要和伯爵府做亲,怕是不妥当。”

“这没什么。我已经让人打听清楚了,听说伯爵府已经和国公府解除了婚约,两家为此好闹了不愉快。”安王爷说起黑前才刚刚得到的消息。

宋少齐皱眉,说道:“若是父王觉着此事可以,那儿子便听父王的。”宋少齐的意思很明显了,他是不愿意结这门亲事的。

安王爷皱眉,这下子麻烦了。少齐不愿意,难免以后生出什么事情来。安王爷对宋少齐的心思还是知道一点的。定是因为顾氏的缘故,少齐才会如此。于是安王爷说道:“此事不急。我看还是先好生斟酌斟酌,到时候和皇上说一声。看皇上是个什么意思。”

“是,儿子听父王的。”宋少齐一板一眼的说道。

安王爷觉着无趣,便说道:“好了,你先下去吧。”

“是,那儿子先告辞了。父王也早点歇息。”

宋少齐退出外书房,回到自己的院落后,便叫来心腹手下,“你去打听一下武昌伯府长房嫡出姑娘的情况,越详细越好。”

“大少爷,您说的可是那个有扫把星名声的姑娘?”心腹手下很是直接的问道。

不知为何,宋少齐并不愿意听到有人说那姑娘是扫把星,不过宋少齐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说道:“对,就是那人。你好生打听一番,事无巨细,能够打听到了都打听。”

心腹手下很是疑惑宋少齐的这个决定,去打听一个姑娘家,还是个有着晦气名声的,心腹手下忍不住问道:“莫非大少爷,您是想娶那位姑娘?”

“滚,你这臭小子,让你去做事,你问那么多做什么?”宋少齐毫不客气的一脚踢出去。

心腹手下嘻嘻哈哈的,一点也不在意,“大少爷吩咐了,小的这就去办。要是大少爷想要娶那个姑娘,那小的就打听的仔细点。要不小的给画一幅像回来,大少爷也能看的明白点。”

“滚蛋,赶紧去做事。别自作聪明,小心罚你一个月不得喝酒。”宋少齐骂道。

那心腹手下顿时苦着一张脸,说道:“大少爷好心,就不要罚小的不能喝酒了。小的保准完成差事,也不会自作自张。”

“那你还不快去。”

“是,小的这就去。”说完,那心腹手下几个起落,便消失在夜色中。

永芳,包括伯爵府所有人,自然都不知道王府有意要和伯爵府做亲,有意要娶永芳。夜深了,永芳依旧还坐在书房看书。青瓶进来,用绣花针挑了下灯芯,灯火果然亮堂了不少。青瓶说道:“小姐,这会夜深了,小姐还是早点歇息吧。”

永芳摇头,“不要紧,还有几页便看完了。等看完这几页再去歇息也不迟。”

“小姐,明儿看也是一样的。这灯下看书,太过伤眼睛了。”青瓶劝解道。

永芳只是摇头,不肯丢下书本去歇息。这本书是永文给永芳买回来的,是一本话本传奇,永芳看着挺乐呵的。通过这本书,永芳也对这个时代,对伯爵府以外的世界有了个了解,不会两眼一抹黑。这会永芳看得正是入迷的时候,自然不肯去歇息。

青瓶无法只好陪着永芳。永芳看完了一小节,回过头去看青瓶,就发现青瓶已经在打瞌睡了。再看看沙漏,时间可不早了,都快三更了。永芳吃了一惊,没想到已经这么晚了。难怪青瓶瞌睡得不得了。永芳只好不舍的将书放起来,打算明日再看。

永芳走上前,准备叫醒青瓶,让她回房里睡觉。只是看青瓶睡的如此香甜,永芳也就不忍心叫醒青瓶。找人拿来被子,给青瓶盖上,让一个小丫头陪着,便回屋歇息了。只是永芳刚躺在床上,便听到屋顶一声响动。永芳凝神细听,的确是有声响。

永芳便对小丫头说道:“你去外面看看,是不是有什么耗子之类的在房顶上爬?”

小丫头一听,吓了一跳,“小姐,咱们这院子里怎么会有耗子?”

永芳笑道:“没关系,你拿一根竹竿在房顶上敲几下,想来即便真的有耗子,也该吓走了。要是没有,也是不打紧的。”

小丫头这会瞌睡的不行,不过永芳吩咐,小丫头不敢不从。小丫头一出去,永芳便穿上衣服起身。永芳没有檐走壁的本事,不过永芳当初和那个挂单的师太学的时候,除了学会了金针刺穴,也学会了一门练气打坐的心法。这几年下来,永芳从来没懈怠过,倒是让永芳长进了一点本事。比如这耳力,比如这眼力,还比如这手劲,这准头和力道,已非一般人可比。不过这是永芳第二大的秘密,永芳从来没打算告诉过任何人。至于第一大的秘密,自然就是永芳是个穿越来的人,并非原装货。

永芳手拿绣花针,察觉到对方的位置,永芳犹豫着要不要好好教训一下这半夜爬高偷窥的贼子。又担心会因此暴露自己,便犹豫着没出手。永芳想了想,也走了出去。小丫头这会正拿着竹竿往屋顶上捅。只是竹竿有限,自然不会捅到人。永芳笑了起来,对小丫头说道:“来,把竹竿给我。”

说罢,永芳从小丫头手里拿过竹竿,顺势便将手中的绣花针往屋顶上扔去。永芳不确定自己的准头,毕竟有屋顶这个障碍物,但是听动静,永芳知道自己得手了。永芳心里好笑,不过还是装模作样的拿着竹竿在屋顶上倒腾了一下。院子里这么大的响动,自然是惊动了守夜的丫头和婆子。大家纷纷起身来问永芳。

永芳笑道:“没什么,听到屋顶有响动,想来是哪里来的耗子,这才让丫头用竹竿吓唬一下。这会没事了,大家歇息吧。”

“啊,咱们院子里有耗子?明日定是要让人好生打扫一番才是。”

因为永芳的一番话,秋实居着实折腾了两,此是后话,暂且不说。

李万三此时很不好受。他不过是奉命来探探情况,好让大少爷了解的更为清楚一点,这才半夜三更冒充了一下梁上君子。当然最根本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罢了。却没想到竟然被一个姑娘暗算了。

李万三觉着自己明明就很小心的,应该没发出声响来的,为何伯爵府那姑娘会知道房顶上有人。还说什么耗子,难不成他是耗子?最可恶的是,他什么都没看到,即便看到了也是没看清楚,竟然还着了道。被几根绣花针给暗算了。

李万三封住血脉,就是怕那小小的绣花针进入到血管中,到时候他可是没命混了。找了个熟悉的大夫,用磁石将绣花针拔了出来。李万三这才放下心来。

大夫是熟悉的人,因此说话也没顾忌,便问李万三,“你家少爷又让你做什么去了?竟然被绣花针给算计了。如今江湖上什么时候出来了一个用绣花针的人,我怎么一点消息也没听到。”

李万三老脸很红,幸好是夜里,别人也看不清楚。李万三自然不敢说是被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姑娘暗算了。只说道:“没你说的那回事。”

“呵呵,这一只手差点都快保不住了,还敢说没这回事。行了,你家少爷吩咐你的事情,我也不问。你只要告诉我是谁伤了你便是。”大夫不依不饶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