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萧玉祚恋恋不舍地看着老人画的糖人,又让画了一只老牛后,才满足把一只猫形状的糖画放到萧元敏手里说道,“姐姐送给你。”

萧元敏接过,应了一声看向姚澜之,“今日谢谢表哥了,时间太晚了,我们就不回姚府了,帮我给外祖父,舅舅与舅母说一声,若是改日有机会,元敏还会过去的。”

姚澜之笑着点头,“好。”

刚回到凤阳阁,萧元敏就看到唐嬷嬷在门口等着,见到她满脸笑容,“奴婢备好了热水,公主先梳洗一番,陛下也让李公公传话了,让公主一回来就去书房见他。”

“好。”萧元敏伸手捏了捏唐嬷嬷的手,“嬷嬷我回来了。”

“嗯。”唐嬷嬷脸上表情很柔和。

萧元敏梳洗了一番换上宫装后拿着给宣和帝选的礼物就去御书房了,到了看到萧玉祚已经在了,正在给宣和帝看自己买的东西,“这是姐姐和我专门给林贵妃挑的,父皇你觉得怎么样?”

宣和帝看着盒子里那根发簪,只能说真的很大,也很丑,他想象不出林贵妃会把这个戴在头上。

萧元敏进来后先行礼,才说道,“不好看吗?我也觉得,可是弟弟非说贵妃娘娘会喜欢。”

宣和帝看向萧玉祚,等着萧玉祚的解释。

萧玉祚眨了下眼睛,“贵妃娘娘平时都戴大的,我就选了个大的,是不是我买错了?”

萧元敏无奈的看着弟弟,“父皇,要不晚些时候我再选些送给贵妃娘娘,弟弟……很用心的选,我……”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觉得弟弟可能不太知道这些,又不舍得弟弟……”

虽然萧元敏说的断断续续,可是宣和帝明白了她的意思,“也是玺儿和玄玄的一片心,心意最重要。”

“李德忠,你把这东西给林贵妃送去。”宣和帝吩咐道。

萧玉祚又推出去了几样,一个个指给李德忠看,“这个是皇奶奶的,这个是淑妃娘娘的,这个是宁妃娘娘的……”说完看向李德忠,“这个是给李公公的。”

给李德忠的是一个根雕的小东西,几文钱却很可爱,李德忠眼睛都眯起来了,“谢太子赏赐。”

“是姐姐选的。”萧玉祚开口道,“这个才是我选的。”

萧玉祚选的是一顶红色的帽子,“我看外面的人都戴这个样子的,我专门选了个最漂亮的。”

宣和帝忽然觉得,自己的太子应该学学怎么分辨丑和美了?

不知萧玉祚这诡异的审美怎么就入了李德忠的眼,他眼底也是真心的喜欢,他显示对着萧元敏说道,“谢长公主的赏赐。”又拿过帽子当场戴上,“太子眼光真好。”

萧玉祚点点头,也觉得不错。

萧元敏看了一眼,虽然有些别扭,但是李德忠戴起来还真不丑,“李公公看着更年轻了。”

李德忠笑呵呵了几声,亲手捧着东西退下去了。

“父皇这是给你的。”萧玉祚拿出一个竹制的笔架来,也不知是刚刚看过太多有碍审美的东西,还是这个笔架真的不错,竟让宣和帝觉得眼前一亮,亲自动手接过,摆在了书桌上。

萧元敏也拿出了自己准备的礼物,一个根雕的笔洗。

宣和帝满意地收下了,开始询问出宫后的事情。

萧玉祚说了一会,忽然提到了外面的菜价和宫中采买的菜价,“父皇,你说会一样吗?”

宣和帝沉默地看了萧玉祚一会,才说道,“不一样,东西是外面价格的十倍之多。”

这把萧玉祚吓了一跳,当初他也是听宫女提过一句,他每顿饭所需的银两什么,可是想不到差这么多。

萧元敏因为在宫中管事,虽没有管过这一块,但还是知道一些,所以并没有惊讶。

“那父皇为什么不管?”萧玉祚想了一会直接问道,“那么多银子都去哪里了?”

“自然进了别人的腰包。”宣和帝倒是带着几分笑意,“玺儿问了傻话,难不成那些银子还能自己跑了?”

自从宣和帝和萧玉祚说起这件事,萧元敏就不再说话,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

“那不是用父皇的银子,中饱私囊了?”萧玉祚瞪圆了眼睛,“太过分了,拿着父皇给的俸禄,还做这样的事情。”

宣和帝眼神一软,孩子就是孩子,在他们眼中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什么中间带。

“那玺儿说该怎么办?”宣和帝开口问道。

萧玉祚挠了挠头,“抓起来,把他们弄走的银子都弄回来。”

“那谁来采买?”宣和帝接着问道。

萧玉祚看向宣和帝,带着几许迷茫,“那不是父皇该考虑的事情吗?”

“哈哈哈。”宣和帝笑出声来,摸摸萧玉祚的脑袋,“这件事父皇留给玺儿,等玺儿长大了帮着父皇管好不好?”

“好。”

“那还看到了什么?”宣和帝问道。

“京城里面的人过的很快乐。”萧玉祚特别形容了一下那画糖画的老人,画工很好,那个糖葫芦颜色漂亮,可惜姐姐不让吃的事情。

宣和帝听得更加高兴了,时不时也说上几句,什么东头有家馄饨馆,那老板夫妇做的馄饨很好吃,西边那家脆饼店,饼又香又大,就是关门早,想吃必须早早去排队……

当初宣和帝住在宫外的时候,没少去这些地方吃东西。

“父皇都吃了,我也想吃。”萧玉祚嘟囔道,“可是都不让我吃。”

42第四十二章

说了一会闲话后,萧玉祚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想去农庄看看。

宣和帝看了萧玉祚许久,才问道,“为何?”

“儿子不想五谷不分,连什么时节,种什么作物都不知道。”萧玉祚眼神很坚定,“儿子想知道,他们都需要什么。”

宣和帝沉默了一会,说道,“我们的锦衣玉食,都是这些子民供养的,一个好的皇帝,就是要让他的子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是,儿臣明白。”萧玉祚肃然道。

“去看看吧。”宣和帝带着几许感叹,“以后出宫不用专门来禀报了,晚上我会让李德忠把出宫令牌送到你那儿。”

“谢父皇。”萧玉祚行礼后退下了。

萧元敏这才站起身,开口道,“父皇,女儿有话要说。”

“玄玄怎么了?”宣和帝看向萧元敏,问道。

“女儿想以后每日早晨,让弟弟去弘文馆,和几位皇子一同学习。”萧元敏的声音不紧不慢,虽还带着孩童的清脆,却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稳然。

“可是太傅教的不好?”宣和帝微微皱眉,神色有些不好。

萧元敏解释道,“太傅教的极好,从这次出去,玄玄就发现,弟弟很懂事,想事情也比以前周全多了。”

“那是为何?”

“弟弟不可能永远一个人。”萧元敏微微眯眼,“兄弟间的感情也是需要培养的。”

宣和帝愣了一下,明白过来女儿的意思。

“女儿这次出门,听到了一句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萧元敏笑道,“所以女儿想让弟弟多与其他人亲近亲近。”

宣和帝笑着摇摇头,玄玄虽想的不错,到底是个孩子不够成熟,“那你想过没有,太傅会怎么想?”

“啊?”萧元敏愣了一下,才有些羞涩地低下了头,“父皇,玄玄没想到。”

萧玉祚也努力思索,“玺儿也没想过,只是和哥哥弟弟们一同学习,玺儿很开心。”

宣和帝看着这一对儿女,笑出声来,“那父皇帮你们想好不好?”

“好。”

“七日中,两日让太傅去弘文馆教学,玺儿和其他皇子一同上课,剩下五日中,四日在弘文馆单设书房,用以太傅单独教学。”宣和帝沉思了一下,缓缓道来,“一日出宫可好?”

“好。”两姐弟异口同声道。

“下午练武时间共两个时辰,一个时辰各自练习,一个时辰你们兄弟间互相切磋。”宣和帝也想让自己儿子们关系更好,以后玺儿登基了,也好有个帮忙的。

“姐姐呢?”萧玉祚疑惑地问道。

宣和帝猛然想起了女儿,笑道,“自然是跟着你们一起,玄玄想去弘文馆吗?”

萧元敏带着几许渴望,可是还是摇摇头,“会让父皇为难的。”

“这有什么为难的。”宣和帝一脸笑意,“你就同玺儿一般,再说柳叔公年迈,也不好再留,让他在家养老吧,王光鉴倒是个能人,在不用给玄玄上课的时候,让他去弘文馆教教其他皇子也好。”

“是。”萧元敏欢欢喜喜的应了下来,“女儿一定好好学,不让父皇失望。”

萧玉祚捂着脸,“父皇,要是比武起来,怕是儿子次次都要输给姐姐了。”

“哈哈,所以要努力知道吗?”宣和帝看到儿子的样子,笑出声来,“我看啊,你们几个都是比不过玄玄的,玄玄这点像朕。”

两姐弟自然不会反驳,萧玉祚还问道,“那姐姐哪里像母后呢?”

宣和帝愣了一下,看着萧元敏许久,“玄玄其她都像你们母后,你们母后当初也……”说了一半,宣和帝不再说了。

“那姐姐哪里像我?”萧玉祚又追问道。

“应该是你像我才是。”萧元敏轻戳了弟弟的额头,“我可是比你先出生的。”

萧玉祚捂着额头,“姐姐……那好吧,父皇我哪里像姐姐?”

“你倒是不像玄玄。”宣和帝仔细看了一会,“像……斌儿,越来越像了。”

宣和帝这么一说,萧元敏也看向弟弟,毕竟萧文斌死的时候,萧元敏还小,虽一直记得对自己好的哥哥,可是长相也模糊了,更多的是记得那个冰冷的手。

萧玉祚眨了眨眼,“真的吗?”

“真的。”宣和帝想到大儿子,眼中带着几许伤感,要是斌儿没被害死,琳儿也不会伤心过度……如今……

“真好。”萧玉祚说道,“玺儿没见过哥哥,但是一直听说哥哥文武全才,玺儿比不上,能在别的地方像哥哥,玺儿也很高兴。”

“玺儿也很优秀。”宣和帝笑道。

萧元敏因为想起了哥哥,情绪有些低沉,宣和帝也难得有个能陪他想念大儿子的人,就与萧元敏一同说起了萧文斌以前的事情。

“我还记得,当初斌儿一直叫玄玄小灯笼,玄玄叫斌儿大汤圆的。”宣和帝想到那时候他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样子,眼神都柔和了不少。

“嗯,因为哥哥喜欢吃汤圆,除了山楂馅的,其它都很喜欢。”萧元敏说起这些,脸上也带着笑容。

“玄玄还专门弄了山楂馅的,端给斌儿呢。”

“是啊。”萧元敏得意的微微仰着小下巴,“只要是玄玄端的,哥哥不管爱吃不爱吃都会吃光的,只是吃到山楂的,会很无奈的样子,很好玩。”

他们两个人说的开心,萧玉祚静静地在一旁听着,原来姐姐也有那么调皮的时候……原来,那就是哥哥,会无奈却永远不会对妹妹生气,会抱着妹妹,就算自己摔倒了,也让妹妹压在身上……原来哥哥是那样的优秀……怪不得宫中的人提起哥哥,都会说可惜。

要是哥哥还活着,姐姐是不是就不用活的这么压抑,明明那么喜欢小动物的人,却不能养,甚至不愿在外人面前露出一丁点,明明爱哭的性子,却成了如今的样子。

不知为何,萧玉祚又想起自己出痘那时,姐姐哭着留下陪自己,他们被搬到那样偏僻的地方,只有彼此,互相安慰,相互依靠的。

要是当时没有姐姐,自己能活下来吗?

萧玉祚不知道,他只知道,姐姐保护了他,他以后一定要保护姐姐。

等萧元敏回到凤阳阁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萧元敏斜靠在软榻上,拿着一本游记在看,而唐嬷嬷轻轻帮着她捏小腿。

“嬷嬷,趁着那些人没入宫,把凤阳阁里的人再过一遍。”萧元敏手指在游记上划了一道,“让赵嬷嬷把东宫的人也过一遍,那些心思浮躁的,都换下来。”

“是。”

“我带回来的东西,除了三位嬷嬷的,剩下的分下去吧,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图个新鲜罢了。”萧元敏吩咐道。

“是。”

秀女入宫,并没有什么仪式,这点连普通人家都不如,毕竟富贵人家纳个妾,有时候还会摆一桌酒席。

本来林贵妃提了,可是被宣和帝以政事繁忙给推了。

这弄得林贵妃极没面子,皇太后倒是心情很好,看着静妃问道,“你知道为何宣和帝这点面子也不给林贵妃吗?”

“不知。”静妃想了一会说道,“莫非陛下……”

“傻丫头。”皇太后笑道,“那是皇帝不想给林贵妃施恩的机会,这个宴不会不办,但是不会现在办,懂吗?”

“那么陛下的意思是……交给谁来办?”静妃有些期待地看向皇太后。

皇太后看出静妃的意思,“怕是宁妃或者……长公主吧。”

宁妃这段日子虽入了宣和帝的眼,但是她要不知分寸的话,不用皇太后动手,林贵妃就饶不过她。

而长公主……皇太后摸了下佛珠,如今虚算起来已经十岁,最多五年就该被指婚了,到时候太子也才十一,正是好时候。

思索了一番,皇太后又恢复了一派和善,“你这段日子在屋中好好抄几分佛经,慧脀皇后的忌日快到了。”

“是。”

“在惠脀皇后忌日前三天,那些荤菜就不要再用了。”皇太后对静妃算是仁至义尽了,静妃不聪明胜在听话,所以皇太后时不时叮嘱几句。

“是。”

入宫的这几个中,林家庶女模样最是出挑,住在林贵妃的偏殿,林贵妃倒是舍得,赏了不少好东西下去,一番打扮,更显得娇艳无双。

除了姚氏与周氏独居一殿外,其她人都被皇太后分别安排在了偏殿,也不知是巧合还是别的,宁妃殿中并没安排新人,而姚氏所住的地方离淑妃很近。

不过这些都与萧元敏无关,萧元敏因慧脀皇后忌日,连着五日在佛堂祈福,甚至茹素了四十九天,一不小心病了,此时正躺在床上难受。

最难受的是,病了还得不到安生,凤阳阁中来来去去的人许多,那些嫔妃身上还擦着香粉,可想而知,萧元敏多不舒服。

萧玉祚心疼地看着萧元敏用了几口粥就放下了,“姐姐还没好些吗?”

“好些了。”萧元敏擦了擦嘴角,“弟弟好好学习,就别来了,过了病气不好。”这话已经不是萧元敏第一次说了,可是没有用,总不能把可怜巴巴的弟弟关在门外不管。

“我没事。”萧玉祚也不喜欢那些名义上探病,实则想在父皇面前表现一番的人,“姐姐要快点好。”

“会的。”萧元敏笑笑,并没多说,心中已经把来的人都记住了,谁是真心谁是假意,更是一清二楚,只等好了,反击回去。

43第四十三章

萧元敏这一次竟断断续续病了快一个月才彻底好起来,宣和帝的赏赐也如流水一般进了凤阳阁,其她嫔妃也个有表示,弄得库房倒是多了不少好东西。

也不知是补偿还是什么,自从慧脀皇后五年孝期一过,宣和帝赏给萧元敏的布料大多都是艳色,甚至那皮子都是火狐紫貂居多。

这种艳色其实最是挑人不过,有的人穿了反而压不住,并不好看,可是萧元敏虽说不是天香国色,倒也是明艳动人,再加上自幼习武,纤腰长腿,真穿起来反而衬得肤白如雪,相得益彰。

只是病刚刚痊愈,以前的衣服如今穿起来大多不合身,毕竟萧元敏又瘦了不少,面色也没以往那样红润,郑嬷嬷几人连着几天赶制了几身宫装出来,用的大多是蓝色的料子,使得萧元敏多了几分柔弱。

既然好了,萧元敏自然是要去给皇太后请安的,免得落了话柄,萧元敏去的正是时候,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晚的,皇太后见了孙女,自然满脸的喜悦,还没等萧元敏行完礼,就说道,“快起来,你这身子骨刚好,可别累着了。”

萧元敏并没有马上起身,而是规规矩矩行了全礼,才说道,“孙女哪有那么娇弱,因为孙女这病,这么久都没给皇奶奶问安了,孙女心中也不安啊。”

“这有什么。”皇太后招招手,让萧元敏坐在身边,拉着她的手细细打量了一番,说道,“看这小脸,都瘦了,庄嬷嬷去收拾些上好的燕窝,人参,一会给元敏送去。”

萧元敏笑着偎在皇太后怀里,“孙女真的好了。”

“好了也要再补补,女孩子家身子娇贵,自当好好养着。”不管皇太后心里怎么想,面上倒是一副好奶奶的样子,全心全意为着孙女着想。

“是。”萧元敏撒娇道,“还是皇奶奶好。”

皇太后拍了拍萧元敏的头,又叮嘱了几句才说道,“这次秀女刚进宫,你就病了,还没好好见过吧。”

“她们都有去探望孙女,只是孙女怕过了病气,就没多见,说起来倒是元敏失礼了。”萧元敏带着几分愧疚。

“这有什么失礼不失礼的。”皇太后开口道,“你也是为她们着想。”

萧元敏笑笑没有吭声。

此次入宫的以周氏、姚氏身份最高,这时周氏开口到不合适,而姚氏毕竟是萧元敏外家出来的,所以她开口道,“是我们打扰了长公主才是。”

这话一说,别说皇太后了,就连萧元敏心中都觉得姚氏太不会说了,周氏更是低着头,嘴角撇了撇,还不如不说呢,知道打扰了还一次次去,你这是解释呢,还是要害人呢。

不过到底是姚家出来的,萧元敏心中无奈,脸上却笑了起来,“哪有什么打扰不打扰,我知道各位娘娘都是担心元敏。”

话一出,气氛好了不少,淑妃笑道,“成德每次从皇子所来给我请安,都要提长公主,想去看又怕打扰了长公主休息。”

“四哥送的东西我都收到了,很喜欢呢。”萧元敏柔声说道,“我还想着等我好了,办一桌酒席,请了二哥,四哥一同去用呢。”

“那感情好,成德天天念叨说还是大妹妹那儿的吃食好呢。”淑妃笑着一口应下来。

皇太后眼珠子一转,摸了下佛珠,和宁妃她们比起来,她倒是愿意看着萧元敏得势,毕竟萧元敏是宣和帝的女儿,而且迟早会嫁出去。

“前段时日朱嫔,姚嫔她们进宫,也没一起热闹下。”皇太后转动了下佛珠,开口道,“不如趁着元敏身子好了,一同庆祝下吧。”

宁妃正在看自己的帕子,仿佛被上面的小瓢虫吸引住了,淑妃眼神灼灼,林贵妃面色倒不好,毕竟当初她提议的时候,被宣和帝拒绝了,皇太后这话一出,像是打她的脸一样。

萧元敏并没有吭声,倒是一派乖孙女的样子。

皇太后心中暗骂萧元敏狡猾,既想得好处又不想出头,可是看了眼静妃,还是叹了口气开口道,“元敏身子刚好,倒是不适合累住。”

这话一出,淑妃心中大喜,萧元敏还是那种不悲不喜的样子,看不出有什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