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元敏抿了下唇,心中不安,却没有说什么,这次是为她,他们才会脱离大部队的,若是出了事,不禁看向萧玉祚,万一出事……弟弟不能出事的……

“姐放心吧。”萧玉祚呵呵一笑,“你不说父皇还派了暗卫吗?”

“嗯。”

宣和帝看着密报,带着几许深思,“李德忠,去把慕容大人请来。”

“是。”

宣和帝手指敲着桌面,这个密报上正是郑国的秘密,二十三年前,郑国皇帝的宠妃生下双生子,而郑国的传统却是只留一个,只是郑国皇帝宠爱那个妃子,让产婆秘密把其中一子送走,一子养在了宫中,那宠妃竟求了郑国皇帝诈死出宫照顾那孩子。

宠妃诈死后,郑国皇帝就把这一子记在了多年无出的皇后名下,另一子与那宠妃郑国皇帝也经常变装去查看,而且养在宫外那一子甚至比宫中这一皇子还出色。

宣和帝此次来瑾朝带来的正是双生子中养在宫中的,却不想身死。

这些事情乍一看没什么,可是不知为何宣和帝总觉得还有一些事情……想到在回来路上的太子和长公主,心中不安,才叫人请了慕容熙的祖父,慕容照来。

慕容照来的时候,宣和帝看那一份密报已经不下三次了,等他行礼后,直接说道,“赐坐,李德忠把这份密报给慕容大人。”

“是。”李德忠双手捧着密报,到了慕容照面前。

慕容照先是谢过宣和帝后,接了密报才坐下,看完后同宣和帝一般眉头紧皱,“这郑国皇帝好大的胆,老臣记得在郑国双生子预示不详,其中一子是恶鬼的化身,会给郑国打来灾难。”

“愚蠢。”宣和帝嗤笑道。

“老臣也这么想。”慕容照也笑了,要知道在瑾朝双生子可是大喜,“只是郑国之人无不相信的,这郑国宠妃倒是有几分本事,能让郑国皇帝如此维护。”

宣和帝找出另一份密报,让李德忠送到了慕容照手中,这是关于那宠妃的。

那宠妃是二十五年前郑国皇帝出游带回去的,得了万千宠爱,三年前已经病死了。

二十二年的宠爱,这宠妃若是留在宫中怕是皇后之位早就到手了。

慕容照沉思了一下,这份密报很简单的记述了一个女子的一生,这个宠妃也可谓是奇女子,生下双生子不说还保住的自己的孩子,甚至于最后的诈死出宫,这一切在慕容照看来,都像是计划好的。

要知道那女子留在宫中,定是宫中妃子的眼中钉肉中刺,时刻盯着她,那么双生子的秘密说不定就会暴露,而诈死出宫,既显示了她对儿子的爱,又让郑国皇帝觉得她不贪慕富贵,更是在众人眼底消失,为留在宫中的儿子争了一个嫡子位置。

“二十五年前……”慕容照沉思了一下,“陛下不觉得时间太凑巧了吗?”

“嗯?”宣和帝眉头皱了一下,看向慕容照。

“这样的心机,能让郑国皇帝迷恋二十多年,定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子,可是却只说是出游的时候带回来的,家世是农家女。”慕容照说道,“老臣不相信一个农家女能有这等见识。”

宣和帝点头,也得承认。

慕容照开口道,“陛下记得二十七年前发生的事情吗?”

宣和帝猛然想起,那时候他还只是个没实权的皇子,忽然发现了前朝余孽,当时大皇子他们自动请缨去铲除余孽,却不想最后虽铲除了前朝余孽,去的三个皇子中也死了一人,先帝大怒,杀了不少人。

“不可能吧。”宣和帝不敢肯定地说道。

“老臣倒是知道一些事情。”慕容照开口道,“只是先帝当时下了封口令,若不是此次的事情,老臣也都忘记了。”

宣和帝点点头,“慕容大人请说。”倒是没有怪罪的意思在里面。

慕容照点头道,“其实前朝余孽一直没有杀净,他们隐藏起来,这还关系到了一个前朝宝藏,只是不知是真是假,直到三十年前,那个人自称正统是前朝仁信太子的后人,那人倒是有几分本事,把所有余孽整合了起来,等先帝察觉的时候,他们已经颇具规模了。”

“老臣有幸参与了那场剿匪,见到了那人,只是老臣觉得传言太过了,真正有本事的应该是他的正妻。”慕容照带着几许敬佩,“当时她刚生产完没多久,生的正是一对双生子,就那样从容地站在他丈夫尸首旁边,亲自动手杀了自己两个儿子后,自尽了。”

宣和帝没有打断慕容照的话,他知道这些不是慕容照的重点,果然慕容照问道,“陛下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女人开始安排后路的吗?”

宣和帝思索了一下,“莫非是在皇兄身死的时候?”

“正是。”慕容照开口道,“老臣也是后来才知道,在她知道我朝有皇子被杀,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大女儿出逃,虽然后来又陆续安排了其他的子嗣,可是成功逃出去的只有她大女儿。”

“果然好见识,好计策。”宣和帝也不禁佩服了起来,“若是逃出去的是儿子,怕是父皇一定会追查到底,直到杀死那些人,可是一个女孩出逃,虽还会追查,却不会大动干戈,活下来的机会更多,特别是第一安排的……”最重要的是一般女孩都养在深闺,不见了也不会有人怀疑。

“莫非慕容大人怀疑郑国皇帝的那个宠妃是……”宣和帝想到这点,有些不寒而栗了起来。

“老臣不知。”慕容照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子不再说话。

宣和帝一下子明白了,说不定人家就是用一个儿子换瑾朝的太子和长公主的命,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蠢货。”林贵妃被人利用了个彻底。

慕容照像是没听见一般,宣和帝咬牙,想到自己那一对儿女,“我知道了,太子……”

“老臣愿意带兵去接太子。”慕容照起身开口道。

宣和帝有几分难言启齿,自己的儿子和女儿私下跑去玩了……只是这时候安全更重要一些,看了李德忠一眼,李德忠上前,恭声说道,“有慕容大人出马,陛下就安心了,只是……太子殿下和长公主殿下私下离队了……”

长公主出去的事情,慕容照是知道的,可是听说他们私下离队,二话没说就跪下说道,“老臣定会竭尽全力。”

“起来吧。”宣和帝起身亲自把慕容照扶了起来,“朕就把太子和长公主的安危交给慕容大人了。”

“是。”

64第六十四章

慕容照也是雷厉风行的人,得了宣和帝的旨意就出宫准备了。

此时李德忠恭声说道,“太后派人来喊陛下,说是在御花园摆了赏花会,请了不少青年才俊和大家闺秀,让陛下一同去看看。”

宣和帝顿了一下才点点头,“嗯。”

这件事他是知道的,也准备早些过去,没想到收到那样一份密报,就耽误了,此时太后派人来请,就算没有心情也要过去。

太后叫人来赏的是桂花,选的自然是一个种满了桂花的园子,宣和帝走在路上忽然说道,“派人把二皇子和四皇子也喊来。”

“奴才这就去安排。”李德忠行礼道。

因为太后在,所以花园里并没有人大声喧哗,而是所以年轻的女子坐在一起,轻声细语地聊天,另外一边是青年才俊,他们并没有往女客那多看一眼,而是写诗作画。

夫人们陪在皇太后身边说话,见了宣和帝,除了皇太后,众人都跪下行礼。

宣和帝先给皇太后行礼道,“儿子来晚了。”

皇太后赶紧开口道,“都说了不用如此多礼,皇帝能来就好,还是政事要紧。”小太监已经搬了椅子放在皇太后身边,“皇帝过来坐,我见了这么多优秀的孩子,心中喜欢的很。”

宣和帝坐过去,开口道,“你们都起来吧。”然后看向皇太后,“母后要是喜欢,多叫他们进来陪陪你便是了。”

众人谢过宣和帝后,才站着身子,并没有说话。

皇太后笑着点点头,“你们都坐下吧,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母后说的是。”宣和帝开口道。

这下众人才行礼后,半坐回了位置上,“朕刚刚看你们在作学问,心中甚慰。”

皇太后心知宣和帝来此的目的,“不如皇帝叫几个人来考校一下?”

这话一出,那些夫人眼睛都亮了,要知道如果入了皇帝的眼,那自家儿子的前程就有保证了。

“也好。”宣和帝笑着应许。

皇太后开口道,“鲁国公的嫡三子,我瞧着倒是好的,模样也俊秀。”

“叫什么?”宣和帝开口问道。

李德忠恭声说道,“听闻鲁国公三公子,上杜下彦。”

“嗯,叫杜彦来回话。”宣和帝开口道。

鲁国公夫人眼中露出几丝喜悦,倒是钱氏微微抿了下唇,想到了宣和帝此举的目的,不过……她出身华家,而淑妃也是华府出身,而鲁国公夫人算是自己的小姑,不知道宣和帝会不会因为这点……

要知道杜彦人听话长得又好,钱氏也是真心疼这个晚辈,当然了这和小姑在钱家得宠也有关系。

杜彦虽是嫡出却是三子,不可能继承爵位,性子也有些偏弱,若是尚主也是不错的出路。

杜彦被小太监喊进来的时候,心中有些紧张,想到周围人那带着嫉妒的目光,又有些骄傲。

鲁国公府里的规矩极好,杜彦又是个翩翩公子,行礼时候自然带着一些优雅,倒是让宣和帝眼中多了几分满意,“起来吧。”

“谢陛下。”杜彦站直身子,微微垂眸并不直视宣和帝。

“皇帝觉得如何?”皇太后满脸笑意问道。

宣和帝笑道,“这气度长相,鲁国公倒是好福气。”

“不如皇帝考校下?”皇太后说道。

宣和帝点点头,“难得见母后如此夸奖一人。”然后随意问了几个问题,杜彦一一答上。

“嗯。”宣和帝开口道,“文采不错。”只是心中有些失望,这个杜彦在山水花草上倒是不错,可是其他方面就有些差强人意了,而已从他的回答可以听说,这个人性子有些……没主见,不是不好,但是玄玄的驸马……其实这样也好,玄玄性子强……

钱夫人听到宣和帝的话,心中大安,脸上也露出几许笑意,而杜彦则松了一口气,下意识地看向钱夫人,恰巧宣和帝心中有了思量,准备再问几句,到时候给些赏赐,也是给鲁国公府里提个醒,不要给杜彦定了亲事,就看见杜彦的表情和眼神,顿时不喜了起来。

“你下去吧。”根本没提赏赐的事情,口气里也带着几许不悦。

钱夫人心中一跳,赶紧低下头,而鲁国公夫人也露出惶恐的表情。

皇太后把众人的神色都看在眼里,微微垂眸并没多说,她可不想看到元敏嫁给这个杜彦,那不是给淑妃加了筹码,不过这杜彦也白长了好的皮囊,真是个烂泥,天大的好事就被他自己弄丢了。

杜彦赶紧行礼退下,宣和帝又随意叫了几个人进来考校,这些人学问都不错,可是宣和帝不是觉得这个气度不够,就是那个太过病弱,没有一个满意的。

又过了一会,宣和帝才开口道,“辅国公如今身子如何?”

辅国公夫人起身行礼道,“谢陛下关心,已经好多了。”

“那就好。”宣和帝笑道,“那太医让他在辅国公府里多留几日,等辅国公彻底好了,再回来,有什么需要的,直接从御药房走。”

“谢陛下。”辅国公夫人赶紧说道。

“嗯。”宣和帝转了下玉扳指,“今日府上带的是谁?”

“回陛下的话,是世子的嫡次子。”辅国公夫人说道。

“起来吧。”宣和帝开口道,然后吩咐李德忠,“叫来给我瞧瞧。”

“奴才遵命。”李德忠这次亲自出去,请了魏淳安进去,不动声色的观察了下魏淳安和其他人的神情。

魏淳安长得没有杜彦好,光论长相的话,怕是这里没人比得上杜彦了。

“起来吧。”宣和帝打量了一下魏淳安,见他不骄不躁,倒是有几分满意。

刚想问话,就有太监禀报,说二皇子和四皇子到了。

容嫔听见儿子到了,眼中一喜,宁妃倒是安安静静地坐在位置上,并没有吭声。

二皇子和四皇子进来行礼后就站到了宣和帝身后。

宣和帝笑道,“今日来了不少人,都是年轻人,你们出去与他们认识认识。”

“是。”二皇子和四皇子同时说道。

“嗯,朕正要考校这个……”想了想说道,“魏淳安对吧?”

“是。”魏淳安带着几分激动说道。

“不如你们三个各以一个字,说一句话。”宣和帝笑言道,“就以合这一字吧。”

二皇子笑道,“儿子年岁最长,不如儿子先来?”

“嗯。”宣和帝应了一声。

二皇子看了眼外面,开口道,“暝色已合。”

暝色已合正是暮色降临,如今说来倒也合适。

四皇子带着几分傲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宣和帝眼睛眯了一下看向四皇子,四皇子与宣和帝对视,这句话《论语》,那时候各国混战,许多小国被灭,而齐桓公齐曾经多次主持诸侯会盟,并被推为霸主,领导广大诸侯国扶住过许多小国,并迫使楚国停止对中原的征伐,建立了中原各国的新的“秩序”。

四皇子倒是胆子不小,明明白白告诉宣和帝他想要扩大瑾朝边疆,隐含愿为宣和帝征战的意愿。

宣和帝看向魏淳安,魏淳安开口道,“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桑林》据说是商汤时的乐曲名,而《经首》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形容做事情有节奏,有美感,此时说来倒是表现了自身的教养也不会因为得罪了谁。

宣和帝点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大概,“魏淳安倒是不错,李德忠去取上好的文房四宝来,赐与魏淳安。”等魏淳安行了礼后,又对辅国公夫人说道,“这个孩子极好,可不能耽误,让魏国公好好教导。”

“是。”辅国公夫人面色一肃,行礼道。

宣和帝看向二皇子和四皇子,“宫中难得来这么多你们同龄的,出去认识认识也好。”

“是。”

又说了几句,宣和帝就离开了。

皇太后笑道,“你们都出去吧,不用在这里待着了。”这话是对二皇子他们说的,“淳安是个好的,你们别把他带坏了。”

“孙儿不敢。”二皇子笑道。

四皇子也开口道,“放心吧皇奶奶。”魏淳安并没开口,毕竟这明显是皇太后与自家孙子说的玩笑话,他要开口了反而显得不知好歹。

几个人退下后,皇太后接着说道,“元敏和清容都不在,容嫔不如带着那些姑娘赏赏花。”

这是给容嫔观察的机会,容嫔面色一喜,行礼后才退下。

“你们也出去吧,辅国公夫人留下陪哀家说说话。”皇太后转动了下佛珠开口道。

那些人明白这是皇太后有事交代,有的心思明了的已经猜出是什么事情,都暗恨这辅国公府好福气,只是不管怎么样,她们不都敢违背皇太后的意思,恭恭敬敬地行礼退下了。

皇太后看向辅国公夫人,“记住皇帝的话,可不要耽误了淳安,那些丫环到底没有书童懂事,惯会胡闹,多给淳安找几个知书达理的书童才是正事。”

辅国公夫人心中一凛,已经有了猜测,“是。”

“嗯。”皇太后见辅国公夫人明白了她的的意思,“岁月不容人,女子芳华就那么短,有的年岁大了,别因为心疼就留在身边,留来留去留成仇可不好了。”

“谢皇太后教导。”辅国公夫人露出笑容。

皇太后点点头,不再说话。

65第六十五章

辅国公夫人回到府里才发觉的衣服竟然已经湿透了,脸色也不好,魏淳安有些疑惑,只是他一回来就被辅国公夫人给打发走了,也没办法问。“国公在哪里?”辅国公夫人直接问道。

“回夫人的话,国公在刘氏那里。”辅国公夫人身边的大丫环说道。

“请国公过来。”辅国公夫人端起茶水一下子喝了半杯才算舒服。

“是。”那丫环赶紧下去叫人。

辅国公对这个夫人还有几分敬重,听了后马上就过来了,要知道辅国公夫人今日可是进宫的。

辅国公夫人把今日的事情说了一遍,辅国公大喜,“这是好事。”

“是。”国公夫人也说道,“只是太后的意思,好像是要我们先把……嫁出去。”

“这几日你就选个差不多的人家。”辅国公当机立断,“要知道如今年岁到的可就是长公主,长公主那地位……再说我们养了她这么久,总不能让她耽误了淳安的前程。”

“那淳安……”辅国公夫人早就看不顺眼那人,明明父母双亡借住在他们府上,还以为自己是真小姐,摆出一副柔弱的样子,要知道辅国公夫人很疼淳安这个孙子的,在她眼中淳安各方面都是极好,可不愿意让淳安娶了那么一个女人。

“让儿媳去管。”辅国公说道,“淳安毕竟是她儿子,能当驸马可是天大的福气。”

魏淳安一直是养在辅国公夫人身边的,辅国公对这个孙子也有积分了解,“再说了,淳安又不是个傻的,怎么会看不明白哪样更好,要知道长公主不管是样貌还是才华都是顶尖的。”

“也是。”辅国公夫人笑了一下,“怕是那鲁国公回去不知要气成什么样子。”

辅国公笑了起来,只觉得今日事事顺心,“对了这些事给我瞒严实了,陛下没下旨谁都不要说,免得再出事端。”

“我明白。”辅国公夫人应道。

“你与儿媳好好说说。”辅国公吩咐道。

辅国公夫人点头,应下来了。

“我去选几个书童,你把淳安房中那些丫环都打发到别的院子。”

“会的。”

在外的萧元敏还不知道宣和帝已经为她看好了驸马,更不知道危险将要来临,那日城门口,慕容熙感觉不对,故而他们一大早就离开了下马镇,甚至不再走小路,而是走的官道。

只是他们这几日走得太快,与后面的大部队还有一段距离,只能更加小心,萧元敏带着半夏坐在马车里,并不像原来那样在外骑马玩乐。

甚至于他们故意放慢了速度,好与大部队汇合,这些都是萧元敏提的,不过慕容熙心中感动,要知道那只是他的一个感觉,甚至可能是错误的,可太子和长公主却没有怀疑直接相信了他。

那侍卫长也是见过风浪的,这些时日更是时刻戒备着,毕竟他保护的可是太子和长公主,万一出点事,就算他死也无法使得宣和帝息怒的。

就算如此,他们时时提防,到底还是出了问题,要知道另一个人为了复活算计了一辈子,甚至加上亲子的命。

疾驰的马车,身边的侍卫一个个减少,萧元敏帮慕容熙简单包扎后,脸色也不好,半夏紧抿着唇,开口道,“公主,我……”

“还没到那个时候。”萧元敏明白半夏想说什么,他们身边仅仅剩下三个侍卫,另外两个帮他们暂时挡住了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