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温琼莹就被请了进来,进门瞧见温琼华果然是穿着松散的衣服,就那么披散着头发倚在软榻上,就笑着行了个礼:“我没打扰到大姐休息吧?”

“没,我正好起来。”温琼华笑着说道,伸手拉了温琼莹在自己身边坐下:“二妹怎么想起来到我这里来了?”

“我娘刚刚从佛堂出来,她近些年也抄写了不少经书,都是为府里的人祈福的,这些是给大伯和大伯娘的往生经,这些是给大姐的法华经,这个是给思华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若是大姐不嫌弃,就收下吧。”

温琼华一脸不知所措:“这个,二婶娘这个礼太重了…我和思华都是晚辈,哪儿能劳动二婶娘为我们抄经?”

“没事儿的,娘还为我抄了同样的法华经呢。”温琼莹笑着说道,将那经书都摆在炕几上:“娘让给大姐带几句话,以前呢,是她太没脑子了,心胸狭隘,想事情钻了牛角尖,这才做了大错事儿,现在她已经知道错了,也后悔了,还求琼华你能原谅她。”

温琼华赶忙坐起身子,连连摆手:“只要二婶娘真心悔过了,我肯定会原谅二婶娘的。”

温琼莹的脸色僵了僵,温琼华心里嗤笑,这人是等着自己否定二婶娘的错误吧?只可惜,错了就是错了,连老太太都说二婶娘错了,自己还能违背了老太太的意思?然后去推翻老太太的判断?

傻子才会说,以前那些事情都是误会呢。

“你能原谅她,那就太好了。”温琼莹很快就调整了心态,笑着说道:“原本我娘是想要过来看看你的,毕竟,这都三年没见了,我娘也很是关心你。只是,到底是没脸过来。”

温琼华叹口气:“之前祖母说,不让我过去,我怕祖母生气,再说,又有你天天过去,我也就只让人给二婶娘送了各种吃食物件儿,倒没想到,让二婶娘有了这么个想法。”

说着,拉了温琼华的手:“既然二婶娘不来看我,那我就过去探望一下二婶娘吧,我毕竟是晚辈,二婶娘是长辈,今儿也是二婶娘的好日子,我理应是过去请个安的。”

温琼莹笑的一脸感动:“大姐,你能摒弃前嫌,实在是太好了,我就知道,大姐你一向良善大度,必定是不会和我娘计较的。”

温琼华点点头,毫不客气的接受了这个表扬:“二妹你等等,我去换了衣服,咱们一会儿过去探望一下二婶娘。”

温琼莹点头应了,温琼华领着天青粉青等人进了内室,粉青立即压低声音,几乎是凑在温琼华耳边说话:“姑娘,万一二夫人那边弄什么幺蛾子…”

温琼华冷笑了一声:“她现在也得有那个胆子,就是她现在有那个想法,只要不是想立即再回佛堂,都不能有半点儿表示。”

73、第七十三章

“琼华给二婶娘请安,二婶娘今日可好?”进了房间,温琼华就赶忙行了礼,然后就听见坐在榻上的妇人声音沙哑的说道:“快快起来吧,多年不见,琼华都已经出落成大姑娘了。”

温琼华顺势起身,抬眼打量二婶娘。多年关在佛堂,又是每日里食素,人比以前瘦了很多,脸色是不健康的苍白。也不知道是那念经的日子,消磨了二婶娘的生命,还是那念经的日子消磨了她的激情,总之,那双眼睛暗沉的厉害,连一点儿的光泽都没有了。

屋子里的纱窗什么的,都被放了下来,温暖的阳光被阻挡在外面,二婶娘又正好坐在比较暗的角落里,初初看过去,还真是有些阴森。

温琼华打从心眼里就不太相信二婶娘能改好,要是有可能,她完全不愿意放二婶娘出来。但是,之前老太太暗示了不少次。再加上温琼莹的婚事也没个着落,她自己也不愿意担着个心胸狭隘,苛责长辈的名声。

“二婶娘瘦了不少,可是佛堂里的饭菜不够?”温琼华关心的问道,二婶娘的手动了动,温琼华这才瞧见那一双手,几乎都是透着骨头了。

“我听说琼华现在管着府里的厨房呢,琼华一向是个心善的,那佛堂里的饭菜怎么会不够?只是,二婶娘日夜受着良心煎熬,半点儿都吃不下东西,这才瘦了下来的。”

二婶娘含笑说道,那官面上的话,倒是比以往好听多了。温琼华品了半天,面上的笑容越发的温婉可亲了:“只要知道错了,下次改了就好,佛祖都说回头是岸,二婶娘念了这么些年的经书,想必是比我清楚的。”

二婶娘垂下眼帘,半响抬头笑道:“琼华说的对,以往都是二婶娘被猪油蒙了心,日后再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情了。”

温琼华摆摆手岔开了话题:“二婶娘刚刚从佛堂出来,也是一件儿大喜事儿,琼华特意为二婶娘准备了礼物,二婶娘可别嫌弃琼华的礼物单薄。”

“不会不会,看见琼华你过来,我已经很是高兴了,礼物就不用了。”二婶娘赶紧推拒,温琼华却是直接将天青手里捧着的盒子递了过去:“也不是什么贵重的物件儿,二婶娘若是心疼琼华,就赶紧接了吧。”

盒子都递到手边了,二婶娘无奈,只好拿了过来,伸手打开了盒子,见里面只是放着一个很精致的碧玉坠子,心里就微微松了一口气。

但等拿起那坠子,就又有些呆愣了,那坠子触之温润,水色透亮,碧莹莹的就像是一汪水,明显是价值不菲。

“这个,太贵重了些吧。”二婶娘有些迟疑的说道,温琼华摆摆手:“这是我外祖父送给我的礼物,不值什么的,我那里有好几个,我还想着,二婶娘怕是会觉得琼华的礼物太薄了呢。”

二婶娘心里紧了紧,将军府,现如今是这丫头最大的靠山了吧?方老将军虽说已经不再领兵了,但是,方家那两个儿子,还有方家的大儿子二儿子,可都还是在真定府的。

这些年,真定府就没有安生过,不过辽国就是大金,要么就是西夏,总是和朝廷有些战争,虽然阵势不大,却也不能忽略,朝廷正是用人的时候,怕是方家还要再有几十年的圣宠的。

心里暗恨,面上却不得不戴上笑容:“不薄不薄,若是我没看错,这玉应该是极品和田玉,我还想着,这么贵重,若是收下了,怕是要沾你的光了。”

“二婶娘是长辈,以后琼华仰仗二婶娘的地方还多着呢。”温琼华敷衍的笑道,若是二婶娘能看在这一个玉坠的面上上,放过他们姐弟俩,那这个玉坠可是真给的值了。

好吧,其实这就是一个震慑,就算是二婶娘想要做点儿什么,看见这个玉佩,就能想到方家,想到方家,就应该有几分迟疑。

温琼华和二婶娘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两个人你来我往的虚伪了半天,温琼华终于提出告辞了:“今儿琼华也是刚回来,外祖父送了些庄子上的东西,还有几只野山鸡,都是温补的东西,二婶娘若是不嫌弃,晚膳就到嘉庆堂,和祖母一起用吧。”

毫无压力的替老太太做出邀请,二婶娘顿了顿,笑着说道:“晚上还要过去给老太太请安,到时候再说吧。”

“嗯,那二婶娘先休息吧,我先去祖母那边了。”温琼华起身,给二婶娘行了礼,二婶娘也跟着起身,拉了温琼华的手:“行,那你先过去,晚点儿我也会过去请安的。”

温琼华笑了笑,走到外面,赶紧挣开了二婶娘的手,再次行了礼,就赶忙转身走人了。

到了老太太那边,老太太正端着一盏银耳粥在喝,瞧见温琼华,赶忙吩咐了刘妈妈:“去,再端了一盏过来,我瞧着琼华这几日,是有些黑了,是不是在外面瞎跑了?”

温琼华略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自己的脸颊:“在外面呆了一段时间,祖母之前给过一些养颜的方子,我用着挺好的,回头就让她们做了。”

“你自己该注意些才好,你毕竟是女孩子,这相貌是一等一的重要,就像是这会儿,外面有太阳,出来的时候就该让人给你遮着。”

老太太放下碗,拉着温琼华说道,温琼华讪讪的:“祖母,这都已经快十月份了,天气早就凉下来了,一会会儿的阳光,不碍事儿的。”

老太太白她一眼,温琼华立马反口:“我下次出门必定让人给遮着。对了,祖母,我有件儿事情想和您说呢,之前您不是答应我,让我将这府里的事情,都交到二婶娘手里吗?那这账本钥匙什么的,是不是也都要给了二婶娘?”

“先不要给,过几日,先送到我这儿吧。”老太太顿了顿说道,温琼华笑着点头,又问了什么时候和二婶娘说这管家的事情,等说完了要说的事情,喝完了那银耳粥,温琼华就找了一本佛经,翻开给老太太念了起来。

二婶娘刚听老太太说让她管家的时候,还很是诚惶诚恐,推辞了大半天,这才战战兢兢的表示,自己一定会听老太太的话,管好这个家的。

不过,这些和温琼华就没多大关系了。自打不用管家,她就闲下来了,每日里都呆在清逸苑,不是和温舜英她们说话聊天,就是做些女红。

过段时间就是方蕊的大喜日子,她好歹得送些有诚意的礼物才行。

这样悠闲安然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间,将军府那边就派人过来了,说是大舅母和二舅母已经带着方蕊回来了,温琼华喜的立马吩咐了马车去将军府,见了两位舅母之后,就住在将军府和方蕊做伴儿。

十一月底,收到消息,方继和方续等人已经快到了京城,温琼华立马收拾东西回了侯府,在内仪门等了大半天,终于等回了离别三年的温思华。

“大姐,我可想你了。”温思华一进门,看见最前面的那个人,瞬间就红了眼圈,温琼华同样是红了眼圈,姐弟两个抱在一起大哭。

旁边有小丫鬟赶紧往嘉庆堂跑,要去老太太那边报信。姐弟俩互相看了两圈,老太太就坐着轿子过来了。

“让我瞧瞧,这几年是长个子了吧?”哭一阵笑一阵,直到老太太开口了,姐弟两个才算是收了眼泪,老太太将人拉到身边:“都这么高了,想当年,你刚走的时候,才到我这儿,现在都已经到这儿了。”

温思华揉掉泪珠子,笑着说道:“祖母,我正长个子呢,现在我才十一岁,过了年也才十二,我以后,肯定能和我爹长的一样高的。”

提到温瑞言,老太太刚刚止住的眼泪又开始往下掉了:“好孩子,好,好,祖母等着那一天,祖母会看着你长大,和你父亲一样,长成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那是,我将来还要代替父亲孝敬祖母呢,还要保护姐姐,自然是要和父亲一样,当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温思华仰着小脑袋说道,温琼华顺手拍了他脑袋一下:“行了,出去三年,回来倒是学会说大话了!赶紧进去,这会儿天气冷,祖母在这儿等你半天了,你不嫌冷,却是要顾着祖母的身子的。”

温思华赶忙点头:“啊,孙儿不孝,竟然忘记这一点儿了,还请祖母见谅。”

老太太笑眯眯的揉揉温思华的脑袋:“别听你大姐的,祖母身子好着呢。”

正说着,二婶娘那边就领着温琼莹等人过来了:“刚才巧妈妈过来说思华房间里的那个屏风有些旧了,我急忙找了人去换,这才来晚了一些,还请老太太见谅。”

老太太随意的摆摆手:“你也是为思华着想,我怪你做什么?赶紧的,让人摆了午膳,思华一路过来,这会儿怕是又饿又累的,大厨房可准备了热水?”

二婶娘连忙点头:“都已经准备好了,思华是直接回自己的院子先洗漱了再吃饭,还是先去嘉庆堂,吃了饭再回去洗漱?”

老太太看温思华,温思华拉着老太太的手,仰着脸笑道:“我都三年没见祖母了,想祖母想的不行,这会儿回家了,必定是要和祖母先说说话的,也好解解我这相思之苦…”

话没说完,就被老太太捏了脸颊:“这话都是在哪儿学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在江南你就尽学了这些?”

温思华吐吐舌头:“祖母,人家也是要逗你开心嘛,我想祖母想的很,想先去嘉庆堂陪着祖母用了午膳,祖母您看怎么样?”

74、第七十四章

在嘉庆堂,老太太是仔仔细细的询问了温思华这三年来的生活,那真是事无巨细,从温思华每天三顿饭吃什么,一直问到每年做几身衣服,学院里的同窗相处的好不好什么的。

一直问到吃过了晚膳,老太太才摆手:“你们姐弟也有三年没见了,赶紧回去说说话吧,我老婆子也就不留着你了,不过,明儿可得早些过来。”

温思华急忙点头:“我会早些过来陪着祖母的,祖母到时候可不能嫌弃我,对了,祖母,我也很会想念刘妈妈做的小酥肉,明儿能不能点儿这个?”

“今儿就做!”老太太立马拍板,刘妈妈赶忙笑道:“早知道四少爷今天要回来,奴婢昨天就特意兑了料酒腌了些猪臀肉,今儿晚上就能做出来,四少爷稍等,一会儿奴婢就让人送到清逸苑去。”

“那我就谢谢刘妈妈了。”温思华笑着说道,刘妈妈赶紧白水:“都是奴婢应该做的,可当不起四少爷这声谢。”

温思华笑了笑,侧头又和老太太说了几句话,这才跟着温琼华起身往请医院去,一路上,温琼华都是拉着温思华的手:“在江南那边,过的还好?有没有被人欺负?”

“大姐,你太小瞧我了,我怎么可能会被人欺负?再说了,还有三表哥和四表哥在,我不欺负人就是好的了。我现在,还学着武功呢,大姐你看,我给你练两手。”

说着,就挣脱温琼华的手,急走两步,直接在路中间摆开架势,嘿嘿哈哈的打了一会儿拳:“怎么样?厉害吧?教我武功的师父说,等我再学几年,就是高手了,到时候,说不定连大表哥都打不过我呢。”

“是吗?这么厉害啊?那是谁教你武功的?”温琼华揉揉他脑袋,又拉了他的手往前走,温思华笑眯眯的抬头看温琼华:“是外祖父派过去的人,以前是跟着外祖父的亲卫军,后来因为在战场上救外祖父,就伤了胳膊,没办法拿武器了,这才跟着外祖父回了京城。”

“真的?那你以后可得对那师父孝顺点儿,他可是救了咱们外祖父呢。”温琼华赶忙交代到,温思华连连点头:“大姐你放心吧,不光是我,表哥他们对师父也很好。”

姐弟两个到了清逸苑,天青过来汇报,说是三姑娘和六姑娘在这儿等了一会儿,想着温琼华应该是有很多话要和温思华说的,就先回去了,明儿再来探望温思华。

温思华坐在温琼华身边笑道:“大姐,三姐和六姐这些年没出什么歪心思吧?”

“没,你和我说说,你们学院的先生怎么样?”温琼华在温思华面前放了一碟子点心,又吩咐了张妈妈亲自去炖燕窝粥。温思华一边晃着小腿,一边捏了一块儿点心吃:“我们先生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以前是中过举人的,后来大病一场,耽误了谋缺,索性就逍遥自在起来了,也不打算再进官场了。”

“那你们的先生是几年一换,还是从始到终都是一个?你那先生,是将你当做亲传弟子了,还是和其他人一样只是普通学生?”温琼华赶忙问道,温思华捂着嘴偷笑:“大姐,这正是我要和你说的呢。”

温琼华微微挑眉,温思华也不敢和温琼华卖关子,就赶忙说了起来。

当年他是和三表哥四表哥一起去的江南,带着的,还有一份外祖父的亲笔信。那江南白马书院的院长,和兵部某位大人正好是同窗,外祖父去求了那人,这得了这推荐信。

到了江南,温思华并没有急着去处理那个庄子的事情,而是和三表哥四表哥一起先找了地方住下。然后去拜访了院长,院长例行考问了他们一番,就将他们三个分配到不同的学堂里去了。

温思华所在的学堂,是专门为年纪小的初学者开的。温思华之前已经在侯府念了两年书,本来,他是很不高兴自己被分到那个班里的,毕竟,那个班里也就一群刚开始识字的小屁孩,他实在是不屑与之为伍。

只是,想到温琼华交代他,刚到学堂要低调,不能闹事,再加上他还想尽早处理了那庄子上的事情,着实没空去学新知识,也就认了这个事实,每日里只到学堂里跟着学认字。

学院里是每隔十天就能休沐一天的,温思华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再加上留在学院外面的青虹等人的帮忙,总算是从外面打探清楚了庄子上的事情,顿时气的不得了。

原本方氏因着自家亲爹和亲哥哥亲侄子都是打仗的将军,所以从小就与人为善,就想着为方家攒下福德,所以这庄子上,也只是收两成的租子。

江南地肥,一般的庄子,都是收的三成的。

可是温思华打听出来的却是那庄子自打三年前,就开始收了五成的租子。江南这些年还是风调雨顺的,就是有些笑灾,也完全妨碍不到那个庄子。

这几年,那庄头往京城那边送的银钱,可是连原本的四分之一都不到了。偶尔庄头还要上报说庄子上遭了灾,收成还不够嚼用,分文都不往京城送。

气的狠了,原本温思华是打算直接打上庄子,然后将那起子黑了心肝的人直接发卖了的。只是被青虹给劝住了,就是要发卖,也得先有了证据,要不然,被那些奴才们反咬一口,温思华的名声可就坏了。

温思华就今年刚托了方老太爷的福才进了学院的,若是名声坏了,怕是学院也容不下。若是学院容不下,难不成温思华还要小小年纪再回京城?

要知道,白马书院已经算得上江南书院的领头了,若是温思华被白马书院赶出去,那江南所有的书院,大约都不会再收下温思华了。

所以,温思华绝对不能出现名声上的问题。

于是,温思华一咬牙,索性大大方方的展示出了身份,领着青虹等人直接将行礼搬到了庄子上。反正他才八岁,就是那庄头有所防范,也不会防备的太厉害。

前前后后,温思华又用了半年的时间,终于在两个表哥的提点下,青虹等人的帮助下,将所有的证据都收集齐全了,然后,直接将证据送到了衙门,将庄子上那些作威作福的人,也一同送了过去。

不自己发卖了,就是为了要挣得一个仁慈良善的名声。

正好,那知府和白马书院的一个先生是至交好友,言语中很是夸赞了温思华一番,小小年纪独自出外念书,又凭借一己之力惩处了刁奴,心智可见一斑。

那先生听了之后大感兴趣,回头又暗自观察了温思华三个月。见小孩儿确实是个机灵聪敏的,又愿意脚踏实地的学习,就起了收徒的心思。

于是,温思华在白马书院混了将近一年之后,终于成了这位先生的亲传弟子。

“那三表哥和四表哥呢?”高兴了一阵子,温琼华又略有些忐忑的问道,本来温思华去江南的事情,就是外祖父一家促成的,甚至还是外祖父托人写了信,二表哥三表弟又一路保护思华,最后庄子的事情,人家也给出了主意出了力。

若是到了最后,就思华一个人因为这庄子的事情变成了亲传弟子,三表哥和四表弟心里会不会有芥蒂?

“大姐,别担心,四表哥可是成了院长的亲传弟子呢,就是四表哥,也成了院长的外门弟子了。”温思华一听就知道温琼华的意思了,赶忙笑着说道:“比我还早呢,刚到江南两个月,四表哥写的一篇论文就被院长看中了,三表哥因为年纪大了,倒是不好被收做亲传弟子了,所以才做了外门弟子,三表哥和四表哥都高兴的很,在我被先生收为亲传弟子之后,还特意写了信回来给外祖父报喜呢。”

温琼华刚想说自己就完全不知道,但一想到二叔父,就不问了。

“这就好,那那个庄子现在是没卖?”温琼华又转回到原来的话题,温思华点了点头:“我觉得,我们三个人在江南总要有个落脚地,而且,我也能学着管管庄子,将来也不至于做个睁眼瞎。”

“那就好,我原本就想着是拿这个庄子给你练练手的。”温琼华笑着说道,温思华倚在她胳膊上:“大姐,你这几年过的怎么样?在府里可有人欺负你?我今儿见到二婶娘了,她怎么出来了?还有二姐,她有没有为难你?”

温琼华笑着摸摸他脑袋:“你忘了,外祖父还在京城呢?而且,骑马不过小半个时辰的路程,天青和粉青又都是外祖父给的,外祖父可是将我保护的密不透风呢。”

“至于二婶娘,她刚出来没多久,二表姐出嫁,咱们侯府总得有个主持大局的出来,老太太年纪大了,我只能让二婶娘出来做主,再说了,也都三年了,若是还不让二婶娘出来,怕是咱们侯府就要被人议论了。”

温琼华笑着将自己的情况说了一遍:“我还跟着外祖父学了骑射,偶尔就跟着外祖父到庄子上住几天,日子别提过的多开心了,就是常常想念你。”

姐弟俩絮絮叨叨的说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张妈妈来送了一次点心和一次粥。本来,温琼华是想留温思华在清逸苑休息的,但是一想到这古代的要求,就是亲兄妹也得避讳着关系,温温琼华就只好在张妈妈第二次进来提醒时间的时候,将温思华给送了出来。

75、送嫁

温思华拜师的事情,温琼华保密到底了,谁也没有告诉,哪怕是这侯府她比较亲近的两个庶妹,她也一点儿口风都没有露。甚至,还刻意贬低了一下温思华的学习成绩。

很快,就到了十二月底,方雪就要出嫁了,大红的喜帖送到了侯府,果然是二婶娘组团带着大家伙儿过去。温琼华领着两个庶妹,再加上一个温思华,则是比侯府的其他人要早去一天。

方雪嫁的不算近也不算远,不算近是因为出了京城,不像是方蕊,婆家就在京城,想回家连半个时辰都不要。方雪想要回一次家,至少要坐马车走一天。而不算远,则是因为那京西南路就和京城挨着。

因着大表哥和二表哥现在都走不开,所以,送嫁的人就只有三表哥和四表弟了,最后,方老太爷一摆手,索性连温思华都算上去了。

大舅母等人站在门口看着新娘轿子走远,长长的嫁妆队伍也逐渐没了影子,一时忍不住,,都放声哭了起来。温琼华也跟着红了眼圈,这两个表姐,像是亲姐妹一样,现在也都要分开了。

“大舅母,二舅母,快别哭了,今儿可是好日子呢,二表姐又不是不回来了,就是你们想二表姐了,也能到那边去看她,咱们应该高兴些,二表姐终于长大了。”

温琼华一边伤心,一边还要宽慰两位舅母,又想着屋子里的外祖父不知道要伤心成什么样子呢,好不容易将两位舅母劝回了家,温琼华又赶忙去看望外祖父。

“又嫁出去一个了,就剩下你了。”外祖父站在桌子前面发呆,听见动静,回头瞧见是温琼华,就露出了个笑容:“琼华啊,和外祖父不用客气,在外祖父面前也不用害羞,来,和外祖父说说,你三表哥和四表弟,你比较喜欢哪一个?”

温琼华脸色微红,走近方老太爷身边,伸手给他捏肩膀:“外祖父,我年纪还小呢,明年才及笄。”

“明年及笄是明年及笄,现在呢,你就和外祖父说,你比较喜欢哪一个就好了。你三表哥性子温和,却最是听你大舅母的话,你四表弟性子则是有些鲁莽,却又不失直率。嫁给了三表哥呢,你不用担心会和他吵架什么的,只要照顾好了你大舅母,讨了你大舅母欢心,日后好日子就过不尽了。”

“嫁给了四表弟呢,一开始也可能会吵吵闹闹的,毕竟他年纪小,可能是有些不懂事儿,有时候又太固执了一些,这一点儿倒是像我了。只是,只要你和他磨合好了,日后他就绝对对你专一,绝对不会再看别的女人了。”

方老太爷仔细的将自己的两个孙子的性子分析了一遍:“其实,我倒是觉得,你嫁给你四表弟是最好了,你那性子,私底下,对着亲近的人,是很活跃的,但是对着别人,就有些太过于冷淡懂事儿了,若是嫁给了你三表哥,两个人一块儿温和,那日子过的也未免太无趣了些。”

“外祖父,其实…”看外祖父当真是打算将自己嫁到方家,温琼华就有些坐不住了,趁着外祖父停下思考自家孙子的优缺点的时候,急忙开口:“其实,我对三表哥和四表弟,都是兄妹姐弟之间的感情,外祖父也知道,我是侯府的嫡长女,上面连个哥哥都没有,自打那年,舅舅舅母带着表哥表姐们回京,我就觉得,我又有了一个家。”

“这个家里,有像是父亲一样疼爱我们的舅舅,又像是母亲一样照顾我们的舅母,有像是亲哥哥一样的表哥,有像是亲姐姐一样的表姐,还有活泼可爱的表弟,我一向是将将军府,当成了我和思华的家的。”

“外祖父,我对三表哥和四表弟,当真是只有亲情的。”温琼华搂着方老太爷的胳膊撒娇:“您别让我嫁给表哥表弟好不好?”

方老太爷皱眉:“你没了亲爹娘,思华年纪又小,十年之内,怕是不能为你撑腰,你若是嫁到了方家,有我照看着,只要你生了孩子,害怕没好日子过吗?若是嫁到了别家,怕是…”

怕是那婆家会觉得你没有母家,就将你欺负到底。

温琼华笑着摇头:“外祖父可真是忘性大,我刚才明明说了,我有像是爹娘一样的舅舅舅母,有像是亲兄弟一样的表哥表弟,有像是亲姐妹一样的表姐,怎么会没人撑腰呢?最重要的是,我若是被表哥表弟欺负了,外祖父偏向谁都不好,指不定就要让家里起了内乱,但是我嫁到别家,若是被欺负了,外祖父就能毫无顾忌的带着人打上门,这样的我,怎么能算是没人撑腰呢?”

方老太爷被温琼华绕的有些晕,但是细细想来,又觉得温琼华说的很是有道理。若真是孙子和外孙女脾性不和,成亲之后三天两头吵架,那自己是要偏向谁呢?

偏向孙子吧,那外孙女不就要受委屈了吗?那到头来,岂不是和自己的初衷相违背了吗?可是偏向外孙女吧,一次两次还行,三次四次,怕是儿媳们心里要有疙瘩了。

自己要是能活个二三百岁,自是不怕这个的。可自己顶多了也就能活个七八十岁,那到时候自己一走,留下外孙女一个,岂不是要受婆婆白眼了吗?

没了婆母的喜爱,那外孙女还能在这个家呆的下去吗?自家两个孙子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有一点儿,绝对是最最值得夸奖的——那就是孝顺了。

他一个大男人,之前想的还是太简单了,只想着方家是琼华的外祖家,将来必定不会亏待了琼华,却没想过,一旦有个万一,婆媳关系可比不得血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