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宁后退一步,就看到一张驴脸,明晃晃的‘刑部专用’加盖公章。再往上是坐在驴背上的纪贤,谪仙一样的公子摇着折扇,笑着说:“赵大人走路不看路的?撞着我这驴儿倒不要紧,赵大人伤着贵体我可赔不起。”

长宁嘴角微动,刑部里头的人是真的很宠纪贤,公章都能给他随便用。

赵长宁笑眯眯地问:“纪大人这是要去哪儿?”

“槐树胡同听曲,赵大人可要同行?”纪贤说。

赵长宁眉尖微挑,槐树胡同听曲…纪贤这是想约她去…嫖吗?她笑了笑:“想不到纪大人竟然有如此雅兴,本官尚回家有事,就不陪纪大人这一趟了。不过纪大人自己,还是要小心为妙啊。”

纪贤今天竟然不想跟她计较,可能要赶时间,道了声告辞,骑着驴儿悠悠地走了。

赵长宁道:“我怎么见他有些古怪呢?”

徐恭在旁边告诉赵长宁:“大人您不知道。香照坊来了一位乔姑娘,一把嗓子甚美,当然了,委实也生得极漂亮,现在在槐树胡同很出名呢,有许多达官贵人追捧,人送称号为‘赛小乔’。纪大人便是去听她的曲,您也可以去听一听。”

“我可没这个雅兴。”赵长宁淡淡道。摇着自己的折扇出了大理寺。这时候官员流连风月场所是件很常见的事。不过她对槐树胡同有阴影,不想踏足。“明日我家妹妹出阁,你替我向少卿大人告个假。”

徐恭应是,又夸赞那位乔姓美人的美貌:“听说真是生得极美,大人您就不好奇吗大人…”赵长宁越走越远了,徐恭几步跟上去,苦口婆心地劝,“我说大人啊,您都二十出头了还未成亲,又没有侍妾,如此清心寡欲实在不好啊。不如今天下官请客,带大人去槐树胡同逛逛,选个大人心仪的姑娘…”

“…闭嘴。”赵长宁头也没回。

——

那槐树胡同却是真的热闹,红灯笼高挂着,照得遍地暖红,赛小乔穿了件绉纱衣,鬓发挽起,簪了对羊脂白玉簪子,面容皎白如月,弹琵琶的手腕欺霜赛雪。

乔伯山正同魏颐在二楼喝酒,二人身边护卫簇拥。楼下热闹,二楼却清净得很。

“我听说这位赛小乔立了个规矩。”乔伯山笑着说,“若想她敬酒,须得是举子的功名,想要一亲芳泽,非得有进士的功名,若是想成她的入幕之宾,就必须是鼎甲前三。这样的女子可是做作?偏偏就这样,大家还追捧的不得了。”

魏颐是心不在焉,随口说:“管她立什么规矩,你又不想一亲芳泽——我说乔侯爷,你这新婚不足半月,怎么跟我来这种地方?”

乔伯山就道:“我在家里她不高兴——我出来走走,她反倒自在些。”

魏颐摇头叹息:“你这亲娶的,我早说了章若瑾不喜欢你,偏你高高兴兴地把人娶回家了,可不是自讨苦吃!你也不能被她拿捏得死死的吧,你家的几房小妾呢?宠着妾室晾着她,总得给她点颜色看看。”

乔伯山摇头:“她恐怕巴不得我去妾室那里,觉得我拆散了她的姻缘…”乔伯山说到这里,魏颐的笑容变得有些古怪,不怀好意道,“我说你没被带绿帽子吧?那赵长宁怎么也是风流才子,说不定两人暗通曲款…”

“去去!”乔伯山不耐烦地挥手,“人家可是清清白白地嫁给我的!你要是整日闲得没事做,我看这个赛小乔就不错,不若我买下送你吧?”

饶这赛小乔是头牌,但乔伯山吩咐一句,这香照坊当然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魏颐瞧一眼那赛小乔抱着琵琶,想起那人也是弹琵琶的。叹了句:“你知道我是心不在此,在我看来这便是庸脂俗粉,无法与她比得。”

魏颐成天说这位女子,乔伯山都已经腻歪了,不想管他。谁知道魏颐说着却从袖中拿出一个小册:“上次我找了群画师来,让他们照着我说的来画,总算是有个人画得勉强有她三分的气韵。”

乔伯山也一时好奇,能让魏颐倾心的女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便从魏颐手里拿过小册一看,画中女子低垂着头,无配饰的长发如水般垂泄下肩头,其实画得很模糊,就是这样才带出那三分的气韵。

乔伯山啧了一声,凝视着女子不语。

魏颐顿时心中警觉,一把把画册抢过来收回去:“你可别惦记上了…”

乔伯山顿时苦笑:“老子见都没见过,有什么惦记的!我是觉得这女子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你拿给我仔细看看,说不定我能想起来。”

听乔伯山这么说,魏颐才把画册递给他。乔伯山看了一会儿都没个眉目,翻来覆去好几次,魏颐一边喝酒一边说:“不行就算了。”他也没奢望乔伯山真的能想起来。

谁知道这乔伯山却手掌一击,道:“我说是像谁呢,想遍了女子也没想起来…这哪里是像哪个女子,分明是像那位赵大人!”

“赵大人?”

乔伯山点头:“是啊,大理寺丞赵长宁,就是那个探花郎。”

赵长宁?魏颐虽然是听说过这个人,却从来没有见过。他把玩着酒杯道:“乔侯爷,你可是耍我。一个男人如何像她?”

乔伯山看他那懒散的样子,笑了笑道:“魏颐啊魏颐,我问你,你在这京城里可算是能手眼通天了,为何找一个女子久久找不到?凭她是哪路三教九流的人,你魏大人掌五城兵马司,京卫营,区区一个小女子能逃出你的手心?”

魏颐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然后皱起眉。他若有所思道:“你的意思是说…”

乔伯山就说:“这女子跟赵大人长得像,也许是赵大人的亲眷,如果此女是世家女的话,那就完全可以解释你为什么找不到她了。她一个内宅女子,出来肯定要避讳身份,等回去之后,你自然就找不到了。我可是听说,赵大人有个比他小一两岁的妹妹,说不定就是这个妹妹呢,又或者是他家里的堂妹,他们赵家不是女眷不少吗…”

魏颐眼睛微亮:“你说得也有道理。只是她若是世家女,怎么会到那等地方去?”要早知道是哪家的女子,他便回家准备三礼六聘,明媒正娶了。不管是嫡是庶,接回去就是他的正妻了。家里他说了算,谁也不敢不同意。

乔伯山哼道:“不管说不说得过去,总比你半点头绪也没有的好吧!”

魏颐笑了:“这倒也是。既然如此,那我明日便去大理寺找这位赵大人一趟,好生问问他。”

“等等,你先别急。”乔伯山看魏颐那架势,似乎恨不得立刻就去大理寺了,他拦着他,“我可听说,那位跟赵大人年龄相仿的妹妹,似乎是明日就要出阁了。若你要找的姑娘就是这赵大人的妹妹,那你怎么办?”

魏颐听了眉毛一挑:“…那自然是抢亲了。”

“你个武蛮子,还抢亲,人家姑娘的名声要不要了!”乔伯山就知道是这样。

他能有什么办法,他一想到那姑娘便觉得心尖尖都在痒,喜欢的不得了,只想抓到自己手上。魏颐有些敷衍:“到时候再说吧。”

“我跟你说,赵长宁的妹妹,说亲的是宋家。也不是你能随便抢的,你明日先备了贺礼去赵家吃酒席,届时趁机看看究竟是不是不就行了。”乔伯山问道,“你跟赵家的交情如何?”

他跟赵家的交情自然是一般了。

乔伯山道:“我跟周大人还有些交情,请柬送到了我府上。明日我同你一起去,免得你把人家姑娘好好的婚事搅黄了。”

“那便这么定了,明日我来找你一同去。”魏颐拍了拍乔伯山的肩,眼睛微眯,“我带兵来找你,你可别起晚了。”

这武蛮子,真不想帮他!乔伯山摇摇头,叫随从先去把账结了。

——

赵长宁一大早起来就没去大理寺,穿了件月白的衫子,临窗悬笔写字。

她写的这份是给玉婵写的彩礼单子。彩礼单子填好,随玉婵的陪嫁婆子一起带去婆家。还是窦氏特地托了她写的,窦氏的原话是:“你写的才有彩头,以后生的小外甥也沾你的文气。”

赵长宁写好之后叫四安来收了单子,叫他同自己一起去前院送单子。

四安跟在她身后说:“大少爷,府里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他扳着指头数,“咱们七小姐出阁,紧接着八小姐、九小姐、十一小姐这几个小姐都出阁,喜钱都领不过来呢!”

赵长宁对家里的女眷记得不是特别清楚,只记得嫡出的几个姐儿,庶出的、外面养的更不必说了。三叔在外面养外室被三婶娘知道了,三婶娘差点抓花了三叔的脸,第二天三叔就从外面抱了两个粉雕玉琢的孩子回来…

赵长宁已没有精力去记这些庶出的子女,她估计叔叔们自己都管不过来。

她摇了摇头:“顾嬷嬷可把玉婵的添箱给她送过去了?”赵长宁给玉婵准备的是两柄玉如意,一整套的精巧金器,再加两套官窑碗碟,几个梅瓶,二百两的银票,已经非常的丰厚了。四安道,“昨晚便送过去了,您放心就是!”

赵府正搭棚试灶,张灯结彩,往来庆贺的宾客络绎不绝。

玉婵坐在她的闺房里,穿着身大红喜服,凤冠霞帔。与长宁有些相似的面容还带着稚气,此时修低了眉毛,竟然有几分温柔如水的样子。

赵长宁站在玉婵的闺房外,静静地看了会儿。屋内梳头媳妇、母亲、三个姐姐都在,围着她说话,叮嘱她为人妇的道理。

她听到二姐赵玉妙低声说:“嫁人后要低眉顺眼,事事顺丈夫的意。做新妇不比做姑娘家,没得被人宠了。”

三姐却说:“丈夫还是其次,重要的是婆婆,以后对待婆婆可得谨慎,婆婆又不是娘,仔细处处挑你的错处。”

难得回来的大姐赵玉娴今日回来了,喝着茶笑:“你们仔细吓着她,一会儿不敢出嫁了。”

屋内便哄地笑起来,紧张的气氛缓解了一些。

还是窦氏看到了站在门口的赵长宁,叫她进来与妹妹说话。

赵长宁看到妹妹看着自己,目光期盼而又依赖,甚至有些忐忑。她很快就要离开这个她熟悉的家,嫁给一个她从未见过面的男子,从此从娇女儿变成人妇,洗手作羹汤。长宁低声开口唤她:“玉婵…”

玉婵听到哥哥叫自己,不知道为什么,立刻就红了眼眶。

方才姐姐们说了这么多都没有见她哭过,长宁不过是叫了她的名字,她却哭了。毕竟是哥哥,同姐姐给她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长宁也不知道她怎么了,一时叹气,拿手给她擦眼泪:“怎么就哭了,还跟小时候一样。”

擦了她的眼睛,赵长宁又握住她的手:“…你出嫁后就要为人妇,若有什么不顺当的,还有娘家人在,还有哥哥在,永远会护着你的。只是以后不能再任着性子胡来了,知道吗?”

玉婵听了又哭,哇地一声就抱住了哥哥,长宁笑道:“可别把妆哭花了,出嫁就不好看了。”

长宁等几个姐姐再和玉婵说话,多教她一些婆媳相处的道理,这些她可没法教。几个姐姐怕他有要事在身,也不敢拦了他。

窦氏笑着看儿子背手走出去了,再看这满屋子的张灯结彩,凤冠霞帔,放在床上那顶凤冠上足足镶嵌了十五颗海珠,红宝石金累丝做成凤翅,流光溢彩,十分夺目。玉婵是在最好的时候出嫁的,赵家正在繁盛,赵长宁又是大理寺丞,比几个姐姐出嫁都要隆重。

没有男孩的话,这个家没有顶梁柱,就是散的。

有赵长宁在,外面的风雨就有人挡着,女眷们能舒心地过日子,没有后顾之忧,不然就会惶恐不可终日。就算在婆家,腰板也是笔直的,因为知道有弟弟在,心里是有底气的。

赵长宁走出妹妹的院子,本来想的是去前院给祖父请安的。却被大姐和三姐生的几个外甥给缠住要抱,叽叽咋咋地叫着舅舅,她嘴角一抽,但又因为喜欢孩子,冷不下脸吓唬他们。小萝卜头们反而喜欢她得很,毕竟家里就这么一个亲舅舅。

赵长宁头疼。她叫四安过来:“…把伺候小少爷的婆子都给我叫过来!”前院马上亲迎的人就要过来了,可没功夫跟他们折腾。

萝卜头们都被抱了下去,赵长宁才整了整衣裳去前院。

不过片刻,亲迎的队伍就敲锣打鼓地来了,门房放了鞭炮,宋楚领着自己的堂弟宋唐跨进大门来,宋唐穿了身团花暗红茧绸长袍。拜了赵长宁为大舅子,笑眯眯地喊了声长兄。

赵长宁也拱手,这边宋楚便帮着堂弟给她递红包。后面还有各路长辈要一一磕头。

赵长宁倒也没有为难,放他们进去了。宋楚留了下来,同她拱手而笑:“如今倒真的是一家人了,大舅哥。”

“还得托你堂弟好生对我妹妹。”赵长宁微笑,“否则我可是会登门拜访的。”

“知道你就这么一个亲妹妹,不会让宋唐亏待了她的。”宋楚与她一起夸过门槛,朝中堂走去。长辈们都在中堂候着,派赵长宁这个最有声望的小辈到外面来接亲迎的队伍。

有个小厮快步走过来,到面前后给赵长宁行礼,道:“大少爷,忠义侯侯爷,同山西总督、京卫指挥使魏大人一起过来了!带了厚礼,回事处已经收下了,小的还不敢擅自接待。”

乔伯山和魏颐来了?这二人可算是现在京城里顶头的武官,跟赵家的关系一般,怎么会突然造访?

赵长宁听到乔伯山的第一反应,甚至想了想是不是情敌来砸场子了…不过人家侯爷总不会如此无聊的。

赵长宁轻声嘱咐:“请到前厅喝茶,上君山银针。再去中堂请二叔亲自去接待。”她是小辈,接待这两位身份不够。七叔又不在家中。小厮听了立刻应喏去了。

等小厮走后,宋楚叹道:“你家面子也大,妹妹出嫁,竟然能请忠义侯和魏大人上门来观礼!”长宁只是笑笑,她也正奇怪呢。

而前厅那边,却是魏颐一大早撺掇了乔伯山上赵家来,到了赵家门口都不用上请帖,给了名帖之后,回事处的人便十分震惊,要来的人事先他们都是知道的。请帖虽然给了忠义侯府,但这种小辈的亲事,一般都是只送礼不上门,怎么会真的亲自来!

他们毕恭毕敬地迎他们入前厅,然后立刻去通禀了。魏颐左看右看,这赵家他知道,赵承廉和周承礼都是后来追随朱明炽的,朱明炽登基后他们就得到了重用,府邸也算得上气派,虽然跟魏家这种百年世家比不得。

不一会儿管事就来了,恭敬地道:“二位大人请,我们二爷在恭候二位!”

乔伯山站起来,咳嗽一声跟魏颐道:“我这面子卖给你了,你可给我记着!”要他乔伯山亲自走一趟,这是多大的面子。

“得了,你在家里能有什么事。”魏颐扇着扇子道。

两人进了中堂,赵承廉便迎了上来。一番寒暄之后落座,赵承廉也惊讶得很,不过仍然笑着交谈些朝事。正好这边宴席摆上了,二人便进了席中。他们的席位在中堂,是贵客留的地方,魏颐有心想看看赵家的女眷,女眷在花厅落座,只隔了一架琉璃屏风。

他透过琉璃屏风虽然看不清楚,却也能看个大概,一个个地看过去就知道都不是了。不过这赵家的人的确美人坯子多,待他回过头,乔伯山就问:“可找着了?”

魏颐摇头,乔伯山又问:“连相似的都没有?”

“没有,许不是一房的吧。”魏颐道。这时候赵承廉过来同他们敬酒,笑着说了些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之类的话。然后乔伯山低声问:“该不会真的是那新娘吧?”

魏颐只淡淡地说了句:“我倒希望是。”至少他终于找到她了,怎么抢不过是手段问题。

乔伯山听他这话有点毛骨悚然,魏颐做事究竟有多么的独断专行他是体会过的,恐怕就算是皇上来,也是劝不住他的。

乔伯山摇头,觉得自己出的这是什么馊主意。他衷心希望不是,破坏人家的姻缘可是损阴德的。

由于宋家也不近,不多会儿亲迎的队伍就要出发了。全福人将新娘子扶出来,却是已经盖上了凤冠霞帔的盖头,看也看不清楚。不过新娘子要向高堂告辞的,故马上就会走过来。

魏颐看她越走越近,拳头不由得缓缓握住,眼睛一眨也不眨。

随着全福人喊跪的声音,新娘新娘一起跪下口头,宾客们越发热闹起来,就在这个时候,乔伯山注意到魏颐的手缓缓地、缓缓松开了。

他的神情恢复了淡漠,轻声说:“不是她。”

这也不是么?那就真的没有了。乔伯山侧身问:“你怎么知道的?”

“她比她高许多,身形也对不上。”魏颐淡淡道。

乔伯山不知道该说什么,是该说节哀顺变吗?他看魏颐现在心情很不好,还是别这么惹他了。

既然知道了这个也不是,魏颐便没什么兴趣观礼了,径直喝自己的酒。乔伯山欲言又止,毕竟是他给了人家希望,又生生打破,实在是太残忍了。

唢呐热闹的声音响起,宴席已经接近尾声,许多人都出去观礼了。魏颐也不想再留下去了。他把酒杯扣在桌上,径直朝外面走去,乔伯山跟在他身后出了赵家的门。九月初的天,天气要比前几日凉快一些。

胡同里种了许多的柳树,扎了红绸。亲迎的队伍整装待发。糖、瓜子和铜板已经开始洒了。新娘的嫁妆担子紧随其后,有个人正在后面监督送嫁妆。穿了件月白的细纹长袍,清秀如竹,如山岚终年积雪,纯粹而宁静。

乔伯山便笑着与他打招呼:“赵大人别来无恙啊!”

赵长宁抬头看到是乔伯山,淡笑道:“侯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了。”他从不奉承,也不曲意谄媚。说完后就往前走,继续清点箱数。

而在听到赵长宁声音的那个片刻,魏颐已经回过头了。

这时候,恰逢赵长宁转身。阳光落了她一肩,柳稍拂过她的肩膀。那在心里描摹数次的玉雕一般的脸,略带沙哑的轻柔嗓音…

柳暗花明又一村,魏颐的手紧紧抓住扇柄…是她,是这张脸,这个声音,他不会认错的!

“你认得她,”魏颐的声音变得坚决,“她是谁?”

乔伯山看他一眼,笑着:“怎么了,他就是赵长宁啊!大理寺丞赵长宁。我就是说他有几分像呢。”

赵长宁…原来她就是赵长宁!

看到魏颐的神情,乔伯山心里咯噔一声:“喂,人家可是男人,你想抢人家妹妹的亲都罢了,这是要干什么!”

开什么玩笑,他带魏颐过来找人,心想若真的找到了就让他娶回去。…他怎么就瞧上赵长宁了?人家可是朝廷命官,是男人啊!

“你稍等。”魏颐不再说话,大步朝赵长宁走过去。

“喂,你想干什么!”乔伯山想阻止,但是魏颐已经走出了。

亲迎的队伍出发,人群一片混乱,捡铜钱和花生的下人小孩跑来跑去。

嫁妆被抬起来,跟在队伍后面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赵长宁正准备送妹妹的出嫁队伍出胡同口,也跟着往外走。突然之间,一只手臂穿过人群,将她的手腕握住了。

“——赵长宁!”一个陌生又熟悉的男人声音。

作者有话要说:夏审很有趣,这段是夏审的原文:比朝审,鋐当主笔,东向坐,恩独向阙跪。鋐令卒拽之西面,恩起立不屈。卒呵之,恩怒叱卒,卒皆靡。鋐曰:“汝屡上疏欲杀我,我今先杀汝。”恩叱曰:“圣天子在上,汝为大臣,欲以私怨杀言官耶?且此何地,而对百僚公言之,何无忌惮也!吾死为厉鬼击汝。”鋐怒曰:“汝以廉直自负,而狱中多受人馈遗,何也?”恩曰:“患难相恤,古之义也。岂若汝受金钱,鬻官爵耶?”因历数其事,诋鋐不已。鋐益怒,推案起,欲殴之。恩声亦愈厉。都御史王廷相、尚书夏言引大体为缓解。鋐稍止,然犹署情真。恩出长安门,士民观者如堵。皆叹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恩母吴氏击登闻鼓讼冤。不省。

另外,周承礼救太子,并非真心辅佐,只是找一个由头来支撑自己,毕竟人家是前太子,正宗皇室血脉,古人在乎这个,讲究个名正言顺。大家还记得“大楚兴,陈胜王”吗?

第73章

赵长宁正疑惑是谁, 她回过头,看到一只健壮的手臂, 英俊端正的脸上眼眸仿佛隐藏着一簇火苗。正紧紧地盯着她,

其实她一瞬间是没有认出魏颐的。但当魏颐抓住她手的瞬间他就加大了力度, 赵长宁的眼眸迅速闪过一丝清亮的光, 是他!当初在槐树胡同的时候,想买下她的那个男子!

但很快赵长宁就恢复了镇定, 挥开他的手:“这位兄台,你我素未谋面,你这是做什么?”

谁想这一挥却把他挥不开,反倒让魏颐反手将她握得更紧。嘴角露出了笑容:“原来是你!”

那边乔伯山已经拨开人群快步走过来, 看到魏颐握着人家赵大人的手腕,剑拔弩张的样子,就道:“魏颐,你干什么呢!”他搞什么鬼, 抓着赵大人不放干什么。

虽然赵长宁长得的确清雅出尘, 旁边站的女子都没一个比他好看的。但也毕竟是男人啊, 这厮难不成为了美色,男女都不顾了!

他哪里知道魏颐好不容易现在找着了那个人,哪里还顾得这些,他是觉得周围的人都很多很碍事。他是想立刻就把人带走,是藏起来也好, 他守起来也好,决不能再让她跑了。

赵长宁两下见甩不开, 语气也冷了道:“这位兄台,你若再如此失礼,我便叫护卫过来了!”

“魏颐!”乔伯山觉得他简直丢人,门口赵家的护卫已经朝这边走过来了。

魏颐才回过神,笑了笑,对赵长宁说:“大人见谅,我是觉得大人一见如故,倒不如我们交个朋友,我是京卫指挥使魏颐,倒也不是什么坏人,你应该是听说过的。你看?”

乔伯山嘴角微动,看魏颐扣着人家的手腕处都已经泛白了,可见力度不小。谁是这么交朋友的?得了,这厮肯定是对人家赵大人起了心思,装得再伪善谦和的笑脸,都掩饰不了他的本质。

他究竟想干什么!赵长宁眼里闪动,无论如何,有话也不能在外面说。

“我如何受得住魏大人一声大人。”赵长宁道,“只是魏大人不如先放开我,到里面去品茗再说?”

“那就听赵大人的。”魏颐笑道,“不过倒也无妨,我是与赵大人一见如故的,怎会管外人如何看?”

这才放开了赵长宁的手。长宁心里反应过来,魏颐自那日之后,恐怕是一直在找自己。只是让他找得到就有鬼了!对于这等位高权重的人,赵长宁是避之不及的。当日的事她不想提起,也再也没去过那里。

进了院子,魏颐就低声跟乔伯山说:“你先走吧,没你的事了。”

“怎么没我的事!”乔伯山看他,“我说,赵长宁虽然只是个五品小官,你是正三品的京卫指挥使,兼任宣府总兵,他不敢忤逆你。但人家叔叔好歹是皇上的亲信。你就不怕人家去皇上面前告你一状,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到时候你把你祖父挖出来都未必能摆平。”

魏颐的祖父当年是宣大总兵,还特封辅国将军。战功赫赫,生前就连见先皇都不用跪。

“你又不是不知道皇上什么性子,风花雪月的事他向来懒得过问。只要我与她情投意合,皇上也不会说什么。”魏颐微并不在乎。

乔伯山真是搞不懂他:“带你来找那女子,你却找上赵长宁,你这…”

魏颐笑容更甚。“行了,你先回去吧!我有分寸,她不愿意,我又不会强迫于她!”

乔伯山冷哼:“我还能不知道你!不强迫…你刚才就差明抢了。行了…我先去外面吃酒,你注意点影响,别做什么欺男霸女的事情。我一会儿过来。”说罢还是朝外面走去了。

花厅外盛开着簇簇白色姜花,清甜的香气被微暖的风夹杂着吹进来,斜阳照在地砖上,分割出大块小块的阴影和光。赵长宁请魏颐坐下,魏颐却仍然紧盯着她说:“当日一别后我一直在找你。遍寻不得,倒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个原因。”

“魏大人此话我不明白,下官的确与大人是初次相识,不知魏大人可是将我认成了您的哪位旧相识。”赵长宁淡淡道。她自然是打死不会认的,魏颐又没有抓现行,他能怎么样!

魏颐侧过身,带着笑容低声道:“原以为你是个身世凄惨的女子,要靠卖唱为生。我一直在找你,就是怕你过得不好。若真是如此,我便立刻娶你回家,给你荣华富贵。倒不想你竟然是正经的朝廷命官,科举出身。”

“我再说一次,魏大人是认错了。”赵长宁抬头看着他道。

魏颐被她这样看着,身体里却窜过酥麻愉悦的感觉。就是这样的感觉!他似乎又想起了那日,她穿得一身水青墨绿,墨发毫无修饰地垂下肩头,雪白精致的小脸,偏生淡漠得出奇。他想到这样的人居然出身微寒,他就浑身不舒服,恨不得给她这世间最好的一切,换她安稳的生活和平和的笑容。

“女儿装甚是惊艳,一辈子着男装,是不是太可惜了?”魏颐突然问。

那些胭脂水粉,那些金累丝首饰,宝石璎珞,丝绸罗缎。若她一直是赵长宁,岂非从来不曾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