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嬷嬷不得不开口,“姑娘不喜欢这儿吗?”

知漪想了想,软软道:“爹爹,不喜欢。”

原嬷嬷眉梢微动,顺势拍了拍,“姑娘是说,爹爹不喜欢您,还是您不喜欢爹爹呢?”

“都不~喜欢。”

小姑娘敏锐得很,只从这一个照面间就感觉到了“爹爹”的冷淡。若是宣帝或太后如此,小姑娘大概会很伤心,但正因慕连秋对她来说十分陌生,所以如今才能这么自然地说出“不喜欢”三字。

闻言,原嬷嬷徐嬷嬷二人对视一眼,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喜的话,这位小主子看来是不可能因为亲生父母而忘记太后皇上了,忧则是…若一直如此,恐怕姑娘再也和爹娘亲近不起来了。

原嬷嬷使了个眼色,起身让徐嬷嬷将人抱起,“姑娘饿了没?咱们去看看盒子里都有些什么点心…”

知漪立刻被转移了注意,环住徐嬷嬷脖子,被几句话逗得重新露出笑脸来。

原嬷嬷略舒了口气,指挥着慕府的小厮婆子们摆放好各式物件。惜玉没忍住凑上来道:“嬷嬷,咱们要在这儿住几日才回宫哩?”

她也不喜欢这儿,毕竟还是熟悉的地方让人安心。

“小丫头片子急什么。”原嬷嬷继续从容地使唤他人,边道,“总归不会久待,等着吧。”

惜玉点了点头,瞧了瞧这院落,麻溜儿跑外边去准备摘几朵花来让她们小主子开心开心。

不多时便到了午膳时分,徐嬷嬷帮知漪换了件散花百褶裙,裙摆綉着妍丽的桃花儿,花瓣用海清国进贡的鲛丝串连起来,像洒了一层薄薄的金粉,于艳阳下熠熠生辉。

由于年纪小,知漪并不适合戴什么珠钗,便又在发间系上了红络子,只这回上面坠着的是两颗圆润明亮的珍珠。

知漪很少穿如此鲜艳的衣裳,刚换上便好奇地掀起了小裙摆,被徐嬷嬷忙不迭拉下,“哎哟我的姑娘,裙子不能随便掀。”

“咿?”知漪疑惑地看向她,“皇上,掀了。”

她的意思是在皇上面前掀过几次,原嬷嬷忍不住咳了咳,实在是她们小主子略掉这中间的话儿,太容易让人误会了…好在姑娘还小。

扫了一眼徐嬷嬷,原嬷嬷打量了下知漪这身装扮,含笑微微摇头道:“你真是沉不住气。”

徐嬷嬷牵了知漪,怜爱地瞧了又瞧,头也不回道:“我是看不惯姑娘这对儿爹娘。既然他们不重视姑娘,就让他们知道咱们姑娘自有太后和皇上宝贝着,到了明日,哪里还轮的着他们。”

听了这话,原嬷嬷即便心中略有不认同也不禁点了点头。

她们本就是依太后的令来看看慕府对姑娘到底如何的,既然今日已经见着慕府是这般态度,那他们也不必客气,直接让他们知道姑娘在宫里两位主子心中的地位,即便不亲近,那也不能怠慢。

几人在府中婢女带领下缓步至正厅,慕连秋已经入座,左侧的位上坐了一个面容清丽气质柔婉的女子,女子身旁带了个约莫三岁大的小女娃。见知漪一行人来了,女子忙带着小女娃起身,向两个嬷嬷问礼。

徐嬷嬷看也没看她,只对慕连秋道:“慕大人,不知这位是…?”

慕连秋还未开口,女子先福身道:“妾身林氏,见过两位嬷嬷。”

两个嬷嬷都是宫中有品阶的女官,平日虽不显山露水,在外面确实没人敢怠慢,林氏如此做倒也不稀奇。只慕连秋似乎觉得她不必如此,淡声道:“绮竹,你身子虚,先坐下吧。”

原嬷嬷温声开口,“还是慢着吧。慕大人,这位林氏可就是您府中贵妾?”

慕连秋点头。

“贵妾,也是妾。”原嬷嬷不徐不缓,“妾,即为奴。既是奴,又怎能与主同席?老奴并非慕府中人,本不该管教慕大人家中事务,可太后娘娘既让老奴送了姑娘回来,叮嘱老奴照看好姑娘。”

原嬷嬷一顿,继续微笑道:“老奴便少不得多说几句,以正一些要不得的歪风邪气。免得这等没规矩的事入了姑娘眼,日后影响了姑娘,别人还道…咱们姑娘没有教养。”

原嬷嬷说得慢条斯理,抑扬顿挫极有语调,听得正堂的下人一怔一怔的,只余点头。

慕连秋胸中一口气顿时堵住,半晌舒不出来。但见着众人投来的目光,只能道:“嬷嬷说得极是,是本官疏忽了。”

林氏便站着不再坐下,徐嬷嬷随意瞥了眼她,“既是如此,便来为姑娘布膳吧。”

府中妾室给嫡出的大姑娘布膳,虽然这种举动少,但确实是可行的。不过谁都看得出来,徐嬷嬷此举分明是有意折辱林氏和下慕连秋的面子。

林氏倒是面色依旧温柔没什么变化,将身边的小女娃交给了婢女,便轻移至知漪身旁,声音也是柔柔的,“不知姑娘平日爱吃些什么?”

知漪在宫里用膳时也是由各个宫女嬷嬷们服侍着,丝毫不觉有什么不对,还对林氏软软一笑,眼睛眨了眨,似乎对她有点好奇。

可惜林氏没感觉到小姑娘好意,本是淡定从容的模样,见着这个笑反倒僵了僵,差点没拿稳帕子。

原嬷嬷一见,面色不变,内里却忍了笑。

她们的小主子哎,真是太可人疼了。

落座不出一刻,府中主母姗姗来迟,终于现在众人眼前。绣着芙蓉式样精致华贵的衣角自门角晃过,先声响起的是其主人漫不经心的声音,“听说知漪回来了?”

话落,由一众婢女簇拥着的庄氏已映入诸人眼帘。

平心而论,庄氏生得很美,比之林氏胜出的不是一分半分。肌肤胜雪,神态娇妍娴丽,桃腮带笑,未开口时眸中先带几分灵动,言语中带着几分慵懒之气。若只看外貌,想必任何一个男子都不会弃她而选林氏。

慕连秋不知有多久没见着这位正妻,甫一照面不禁晃了晃神,转而想起庄氏做的那些事,又定下心来不再看她。

庄氏状似不在意斜他一眼,转而来到知漪面前,娇笑道:“让娘亲看看,咱们小知漪长大了多少。”

知漪突然被她抱起,“呀”一声,晃了晃小腿,扭头转向徐嬷嬷伸手,“嬷嬷,嬷嬷”

庄氏抱的姿势很不熟练,让知漪有些不舒服,加上完全不认识,知漪自然有点怕她。

见状庄氏无趣地一撇嘴,把知漪放下,点点她额头,“叫什么嬷嬷,娘亲都不认识了?”

知漪疑惑地看着她,二人几乎如出一辙的大眼相对而视,场景看着倒有几分喜人。岂料庄氏半刻也等不得,没听到知漪叫人,瞬间拉下了脸,起身道:“罢了,反正你如今有太后宠着,想必也不愿认我这个娘亲。”

满不在意地上了主座,丝毫不顾慕连秋黑下的脸。

知漪被她吓了一跳,抱住徐嬷嬷扶来的手,眼睫上飞快挂了一颗小泪珠,极为委屈地埋进了徐嬷嬷颈窝中,不懂为什么庄氏突然就变凶了。

徐嬷嬷心疼极了,也不顾场合抱着人就轻声哄了起来。

原嬷嬷默不作声将此景收入眼中,心中微叹一声。

怪道原先静太妃说莫轻易将姑娘送回慕府,姑娘这爹是糊涂了些,更重要的是这娘亲…分明还是个娇气的孩子心性啊。

第25章 宴会

这顿午膳自然是不欢而散,庄氏倒是自在的很,可惜时不时冒出一句讽刺的话儿来,让本想好好用完知漪回来的第一顿午膳的慕连秋也坐不下去了。

偏偏有宫里两个嬷嬷在场,之前才不轻不重地教训过林氏一顿,慕连秋便不好再有失风度地同庄氏争执。之前本想让知漪同林氏所出的女儿熟悉一下,转瞬计划也被打乱。

没好气地离开了正堂,慕连秋勉强端着个温和的笑脸道:“知漪若是觉得无趣,可以到听雪院来寻妹妹玩儿,爹爹还有事就不陪你了。”

知漪正被服侍着净手,低头的一会儿慕连秋并林氏就不见了,她抬头时还有点疑惑,但转眼见到庄氏就不安地动了动,往两个嬷嬷那边靠去。

庄氏瞧也没瞧她,秀气地掩了嘴将水吐到小盆中,便带着一众婢女慢悠悠离开了正堂。

正是应了她方才在桌上说的话儿,“既然太后娘娘如此宠爱你,还特地拨了两个嬷嬷和四个宫女来照看,想必也是不放心我这个当娘的。正好,我便离远些,省得到时太后娘娘不满意。”

徐嬷嬷被她这话气得当时就脸色发青,若非原嬷嬷按下,只怕当场便要拿起背后太后的威严将庄氏说教一番。

回了观澜院,徐嬷嬷依旧没平下气,“你方才为何拦着我?”

徐嬷嬷自认平生从未见过这般任性不负责的娘,何况小主子这般乖巧可爱,她们都是捧在心尖儿上怕摔着,哪知回了府竟会被一对爹娘这样冷待。

原嬷嬷先笑着安抚了下知漪,让她去和雪宝儿玩,才慢慢道:“便是你说了,又有什么用?方才庄氏的模样儿性情你也瞧见了,庄氏出身高,骄矜自傲,她不是慕侍郎,会心存顾忌。你若惹恼了她,她可不会因着你我二人是太后身边的便任人折辱,我们受罚事小,就怕吓着姑娘,也不好再护着姑娘。”

这番有条有理的话让徐嬷嬷听了进去,逐渐平复下来,点头道:“你说的是。”

“我知你是一心护着姑娘。”原嬷嬷拍她手背,“主子派我们送姑娘回来,想必便是看在你护主心诚,而我偶尔能多想一些事罢了。其实往好处了想,只消等回宫将这些事说与主子一听,你觉得,主子还会让姑娘回慕府,待在慕府?”

徐嬷嬷微微一笑,“别说太后娘娘,就连皇上——怕是也会心疼极了姑娘。”

原嬷嬷颔首,“你知道就好,姑娘既已经入了主子和皇上的眼,即便慕府不待见她也没什么。回宫有主子护着,满京城中谁能比得过?主子早先就常道为何姑娘不是生在皇家,如今这些事儿一闹,不就正好称了主子的心。以咱们姑娘这可人疼的模样,难道你还担心主子哪日会不喜她了么?”

“话虽如此。”徐嬷嬷皱眉,叹一声气,“我是总觉着,有哪家的姑娘像咱们一样,有父有母却同没有一般呢?我是心疼——”

原嬷嬷呿一声,“可别再说了,徒有了名儿也就够了。总之姑娘慕府嫡女的身份地位不会变,能养在主子身边只会名声更好。”

连声劝导下,徐嬷嬷总算想开了,“对,咱们姑娘也不必在意这些了。”

她露出笑容,“好在姑娘小,对这些人完全没印象,心中也只有太后和皇上。”

才说着,就听见屋外知漪和猫儿打闹的声音,小姑娘正急急扯着猫儿,不让它吃糖。两人循声望去,原来是知漪小荷包散开,里面的糖全都滚了出来,雪宝儿便上去挨个舔了一口。

“嬷嬷,嬷嬷”知漪叫得可急,转头又道,“不吃,雪宝,不吃。”

简直忙得满头大汗,可惜小短腿追不上灵巧的猫儿,追了半天还被雪宝故意使坏绊了一跤,啪得一下趴在了地上,顿时泪眼汪汪地看着糖全都被猫儿糟蹋了一遍,终于没忍住,掉出一粒粒小金豆来,边抹泪珠边道:“坏,坏。”

说着,不要宫女的帮衬自己用小胖手撑着起来了,又去追猫。

原嬷嬷二人见了,回头对视一眼,俱是满满的笑意。

转瞬变换了三次日升日落,终于到了慕连秋的生辰这日。

慕连秋不喜太过高调,慕府便未大办,只在宴请宾客的正堂和院落间多置了些正红色的器具,显得喜庆些。

前来参宴的宾客也只有一些交好的同僚,慕连秋一一出门迎接,不想竟迎来一个万万没想到的贵客。

“信王爷——”慕连秋硬着头皮迎上,扯出笑脸,“不想您竟会来一同为下官庆祝,实乃下官之幸…”

“行了行了别扯这些有的没的。”信王不耐摆手,“本王的小闺女呢?”

“呃…”慕连秋沉吟一声,见周围不少人看来,不得不低声道,“知漪在后面的观澜院中,待会儿便会过来。”

信王一挑眉,斜眼望过去,笑得十分之率性,“不必了,本王想她想得紧,直接自己去寻吧。”

说完迈开步伐几步就状似熟门熟路地进了里面,慕连秋眼皮猛地一跳,就知道这位信王来慕府不会有好事。

回身还得好好招呼其他同僚,“信王已先落座,各位大人们请吧——”

其他人自是回礼,“慕大人也请——”

一番寒暄下,信王已随意揪了个小厮让他带到了观澜院中。他还想着刚进院就会有香香软软的小姑娘扑上来叫“爹爹”,不想小姑娘确实在,却是在同别人说话,还是个少年。

少年约莫十五六的年纪,身形颀长,周身气质温润,侧脸白皙俊秀,当得起芝兰玉树四字。信王眯起眼睛看了看他身边仆从的衣着,认出是庄府上的,那么这位不出意外就该是庄尚书的嫡孙了,算起来,也是知漪的亲表哥。

少年弯着腰,正同知漪温和地说话,手间拿了个红珠串,“知漪妹妹,这是祖母亲自去普空寺给你求的,特地让我今日带来给你。”

他的祖母,就是知漪的外祖母庄夫人。刚才徐嬷嬷同知漪解释了一遍,因此倒有点听得明白,接过珠串,露出两个小酒窝道:“谢谢。”

没想到小姑娘这么有礼,少年更是喜爱几分,摸摸她的头,“知漪妹妹不用客气。”

见状信王几步跨了过去,一下把小姑娘抱了起来,大笑道:“酣酣,想爹爹了没?”

知漪先被小小吓了一下,后见到他,当即笑得弯了猫儿眼,抱住手臂就甜软道:“想~”

信王得意的笑还没挂多久,就听见小姑娘接道:“皇上~”

然后往他背后看了好几眼,自然没瞧见宣帝身影,奇怪地“呀”一声,扒着信王手臂晃悠了下小腿,“皇上?”

信王顿时耷下脸来,“你这小丫头,居然只记着皇上了。”

下一秒又笑着凑上去,“亲亲爹爹,爹爹就不生气了。”

知漪严肃地看着他,绷着包子脸,小手推开凑过来的大脸,“阿嬷说,不能亲。”

太后说过,不能随便亲人。信王听懂了这意思,可是还是不免飘去哀怨的眼神。

那本王每次进宫看到那个抱着皇弟亲来亲去的小姑娘是谁啊…

第26章 回宫

向信王行过礼,少年温和笑看着表妹知漪被信王抱着抛来抛去。

少年名为庄泽卿,正是庄府的嫡长孙。在家时他就听祖母说过,说是这位表妹在宫中被太妃和太后养了差不多一年,受宠得很。然祖母深觉待在宫中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成体统,便亲自进宫同太后说道一番,劝得太后将人送了回来。

这次他来慕府为姑父道贺,祖母便叮嘱了他,要多多同这位表妹亲近,再将她写的信交予小姑母。

信是交过去了,不过他完全没见着姑母的人,全程都由婢女代为转答。好在表妹这里没有落空,他只见了会儿,便约莫知道为何宫中太后会那么疼爱这位表妹了。

知漪被信王两手抱着抛上天,再接住,上下摇晃的感觉让她开心得很,等信王停下后还抱着他的脖子直软声道“还要”。

徐嬷嬷看着,担忧地帕子都被绞成一团,随着信王的动作这心也一上一下的,好不容易等信王松了手,忙把小主子抱回来,笑道:“前边儿快开席了,姑娘咱们得赶紧坐过去,误了时辰便不好了。”

知漪应声下地,被徐嬷嬷牵着小步往正堂走去,还回头乖乖对信王和少年挥手。看得信王摇头大笑,两步上前捏捏小姑娘幼嫩的脸蛋,“小酣宝儿,爹爹也是要去的呢,吃好吃的居然都不带上爹爹,还挥手作别,小贪吃鬼。”

知漪被捏得包子脸都成了一团,只能不满地咿咿呀呀用小胖手去拍开,奈何她这点力气于信王来说根本就不痛不痒。还是庄泽卿看不下去,轻声道:“信王爷,再转个弯就到了正堂,想必诸位大人都在等着您。”

信王闻言果然直了身子,瞥他一眼,似笑非笑拍了他右肩,“不愧是庄允德教导出的长孙。”

语罢对知漪眨了眨眼,先大步迈了出去。

庄泽卿定眼看着信王的背影,转眼便瞧见了小姑娘睁着星星眼对他投来的眼神,似乎觉得他是个大好人。

他不由失笑,手指动了动,终于也没忍住,上前轻碰了下那又嫩又白的小脸,“知漪,我也先去了。”

知漪点点脑袋,转头扑进了徐嬷嬷腰间。

酒席摆在了两处,正堂和一旁的侧院中,男女眷自是分席而坐。庄氏作为慕府主母,身着华服坐于首位,偶尔见着熟识的命妇或姑娘会笑着招呼一声,其余时候倒不会特别冷淡,有身旁的嬷嬷和婢女提醒着,也会同席间的人不时说些话儿。

知漪被安排到了旁边一桌,由徐嬷嬷带着,并没什么人上前搭话。小姑娘看起来很是可爱乖巧,谁见了都想亲亲抱抱,奈何两个嬷嬷气势太盛,寻常小官家的妇人根本不敢靠近,更别说那些同样才几岁大的孩子。

庄氏身为知漪亲母都没什么要将女儿介绍给众人见一见的意思,其他人便也不会随意开口。

听说慕府的这位姑娘在宫里由太妃太后娘娘带了快一年,近几日才回慕府,再瞧瞧这两个嬷嬷和周身宫女的架势,任谁也知小姑娘的眷宠之深。

知漪对他人的暗中打量全然不知,太后也不会教她去看旁人脸色。

惜玉和徐嬷嬷服侍着她用膳,她就乖乖坐着,拿着小筷子,两腮幼嫩的软肉和猫儿般的大眼睛极显稚气。但一举一动间已有了仪态,衬上玉雪可爱的小脸蛋和今日徐嬷嬷给她梳的精致小髻,整个人就像从年画中走出的小仙童。看得一旁好些没有女儿的妇人心生怜爱之意,目光都软成了水般温柔。

庄氏没怎么管她,反倒是林氏偶尔会过来询问一声,说些姑娘要吃什么可以让小厨房另外去做的话儿,无一不被徐嬷嬷的冷脸呵退。

慕连秋原本还想让知漪和小一岁的妹妹认识,思量着二人年纪相近又都有孩子定能比较容易亲近。徐嬷嬷二人却瞧不上这个庶女,连林氏都不让近身,更别说那个看起来就任性娇气的小女娃。

一顿生辰宴不轻不淡地过去,快散席时慕连秋面上终是有了些红光,那是饮了酒和听了好些奉承所至。

慕连秋为官谨慎,听从老父慕大学士之令,绝不结党派,这次生辰上也只请了些官职相近的朝官,慕大学士余威犹在,这些同僚对着他自是捡尽了好话。

宴席散去,慕连秋送别一些官员,又邀了几个关系较近的同僚去品文长廊小坐,顺便作诗起兴。

信王未直接离府,一起跟去了品文长廊,于半途中又伺机溜出去寻了知漪。他方才还有东西忘了给小姑娘,是幼子景旻惦记妹妹缠着他让带来的。

慕连秋左眼睁右眼闭地任信王往别处走去,暗中嘱咐了管家派人跟着,同人聊起时下文人们最关心的会试。

宣帝爱才重才,自登位后便易旧制颁新法,寒门士子与世家高门几乎拥有同等机遇,当然——这些暂时只是表面。实则宣朝世家根深脉广,其中门路哪里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不过宣帝自多罗国一战后便积威甚重,大权尽握。即便是再有底蕴的世家也不敢做什么,想要暗中提携自家府中的纨绔子弟还是得老老实实让他们进学考取功名。此举让宣帝赢得不少民心,也得朝堂中真正有能者拥戴。

慕连秋就着品文廊中的文章同这些人论起今年会试可能会出的题来,约小半个时辰后见诸人都略有口燥,便笑道:“几位大人不如同去西院莲池旁,慕某命人再备上好茶,我们,歇息一番?”

众人无不应是,随慕连秋缓缓往西院踱去,途中遥望下不禁赞叹慕府格局之巧妙,摆设清雅,处处透着一股文人风流韵味。

慕连秋心中颇为自得,面上不显,又摆了手,“诸位——”

话未落,便被一串爽朗率性笑声打断,慕连秋不免皱眉。有人观他神色,听了会儿道:“这…似乎是信王?”

慕连秋一怔,转而意识到信王此时可能与知漪在一处,顿时嘴角抽了下。

果不其然,另一侧信王继续笑道:“酣宝儿,多叫几声爹爹来听听。”

随之便响起了小女娃奶声奶气唤“爹爹”的声音,从旁的光禄寺卿邱敏好奇道:“信王爷似乎至今只有两子,这小女娃不知从何而来?”

另有人含笑开口,语气暧昧不清,“信王风流,便是在外面再有了个女儿也不稀奇。”

话语间带着一股男子都懂的眼神交流,俱是半调侃半欣羡。慕连秋却笑不出来,虽然他知道这些同僚言语根本没涉及到他,但脸上仍似被狠狠掴了两记耳光,火辣生疼。

知漪回府也有好几日了,至今却没唤过他一声‘爹爹’,每次见着也都是偎在两个嬷嬷怀中眼神躲闪,不会主动与他说话。平日便也罢了,今日他的生辰竟也未前来道一句,更甚在后院中搂着信王叫“爹爹”。

若被他人知晓,恐怕不是怀疑信王与他后院有染便是觉得他卖女求荣,故意让女儿去讨好信王。

慕连秋自认乃朝官中的清流之辈,哪能忍得了他人会有这等误解。

他压下怒火,不着痕迹引了几人往别处走去。再按捺下种种情绪,神色自如地同众人赏莲品茶。

直至过了申时,这些好友们个个散去,他才隐忍了欲发作的脸色来到观澜院中。

知漪正拿着信王代景旻送的小泥猴玩耍,小泥猴用了两根细细的杆子撑着,一拉便会四肢动起,松开手还会自己舞动好一会儿,让小姑娘惊讶地瞪圆了眼睛。一旁的猫儿竖起尾巴,浑身松软雪白的毛炸起,喵喵叫唤。

瞧见这副情形,慕连秋缓和些许不悦。脚步转慢,轻轻迈入院中。

徐嬷嬷二人正于里屋綉花儿,院内由惜玉和另一个宫女看着。

“知漪。”慕连秋尽量放柔了声音,忆起平日和另一个小女儿相处的情景,露出微笑,“今日是爹爹生辰,知漪可有什么礼物要送给爹爹?”

生辰?知漪疑惑地歪了歪小脑袋,然后想起太妃曾给她说过的话儿。略一犹豫,依依不舍地看着手中泥猴,小包子脸鼓了鼓,最终还是伸出手,仰头道:“礼物。”

慕连秋心中一动,顿觉这是同女儿熟悉的好时机,慢慢走了过去。

屋内,徐嬷嬷飞快綉了圈底,头也没抬道:“如今生辰也过了,可该想个什么由头带姑娘回宫?”

原嬷嬷沉吟片刻,“也不必想什么理由,只道主子想念姑娘,要把姑娘接进宫再住一段时日便可。”

太后的旨意哪有几人会故意不遵,何况太后喜爱哪家的姑娘都是那家荣幸,慕府岂会去追究。

清凉夏风拂来,带着丝丝水汽,徐嬷嬷手中动作顿了下,心中燥意微退,“姑娘这两夜都睡得不大好,怕是想太后娘娘和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