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得门去,陈芙蓉见到那端庄的长嫂起了身,笑着向她迎来,“弟妹…”

“见过大嫂。”见她笑得亲切,且扶了她,感觉到她温热的手后,陈芙蓉好奇地看了看桌子上她的针线篮,探头探脑地道,“大嫂,你在做针线活?”

“是。”

“怎地不出去?成天呆在屋子里,多闷啊…”陈芙蓉知道她是个木头,人却是好的,她与婆婆又处得好,把这家当成自家里一样舒服,于是与这嫂子说话也就很是随意。

萧玉珠微笑不语。

陈芙蓉又连连说了好几句话,得到的都是萧玉珠的微笑和点头,说了几句她也觉得没劲,讪讪地笑了笑,忙让丫环送了礼进来,又说得几句话,忙不迭地走了。

走到竹院门口的时候,她还回头吐了吐舌头,道,“是个木头美人,说一下就动一下,大伯喜欢这种啊?”

说着就把这话忘在了脑后,欢喜地去找了婆婆,缠着她去说二郎以前的事去了。

她走后,萧玉珠失笑不已,二弟媳天真烂漫得很,在她看来,与性情严谨却极容易害羞的二郎相配得很,就是不知道以后性子能不能沉得下来。

若是一直天真,有些事倒是不好办了。

第二日狄禹祥就带了妻子在清晨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他们走得极静,陈芙蓉卯时起来,没见到身边的夫君,叫来丫环,听她说了几句话,狄禹鑫就进了门,跟她说大哥大嫂他们已经走了。

刚进狄家不久的陈芙蓉对他们的离开没有离愁别绪,憨傻地挠着脑袋朝狄禹鑫天真地道,“天还黑着呢,怎么不用了膳再走?走这么早干嘛。”

跟做贼似的,她在心里默默地补道。

第47章

淮安到京城以前走陆路的话,说来至少也要半年的路程,自从京安运河修建以来,水路大大缩短了来往两地的时间,只要近两个月的时间,船若是顺风顺水走得快的话,一个半月就可以到京城。

但走水路,坐客船需一笔不菲的船费。

从淮南的漕运港口坐到京城,就是一般客船,上等房需十两银,中等房需六两银,下等房三两,萧玉珠算下来,她与大郎一个大屋,喜婆婆与桂花一个中屋,狄丁一个小屋,光他们有一家子人去京城的船费,已近二十两。

另外他们中随行的还有两个狄家族人,是他们的一个族中堂弟和其年龄相符的子侄,也需一间大屋。

狄禹祥把手中所有的钱都交给了她记帐,走的时候,他拿走了一半,萧玉珠知道他拿走的应是另有用途,而她手中的现在看着颇为宽裕,但她想着等在京安顿后,手上的也剩不了多少了。

她心算着一路的花费,想到深了,头也是疼的,但身边的人老神在在,萧玉珠回过头一看他,也就释然了起来。

有他在,是好是坏都行。

起先在船上的时候,因着新鲜,还不觉得乏味,过个七八天,新鲜劲过去了,坐船也就成了一件乏味的事,许多的船客都聚在了一起扔骰子小赌,狄禹祥去过几次后也就不去了,回来跟萧玉珠抢长南抱。

以前狄禹祥常不在家,孩子也没带过几天,萧玉珠还以为他是不会带孩子的,但在船上几日,抱着长南到处走的一直都是他,有时长南尿了,她没来得及,换尿布的也是他。

萧玉珠这才真正明了婆婆之前跟他说过的二郎他们是他一手带大的话的意思,看他给长南换尿布的手法和耐心逗长南说话的样子,很是像模像样。

在船上的这段时日,头先一阵子,狄禹祥还时常去船上走走,后来只有船只停靠码头休整的时候他才下陆地走走,也不怎么出他们船屋的门了。

在整个封闭的空间,他哪儿也没去,成天与呆在屋中的小妻子面对面,两人之间很多私密的事情也就无处遁形,萧玉珠的一些小习惯也全被狄禹祥觑知,狄禹祥褪去了平日的能干和独断专行,懒散起来连脸都要让萧玉珠帮着他洗。

两人也开始有了小争吵,都是为着长南吃奶和长南睡觉的事。

萧玉珠本甚是疼爱长南,尤其到了船上,长南每天都在她跟前,心思当然全放在了他心上,有时看他哭闹,她心疼不已,都是用喂奶哄他止哭,因此喂了几顿饱奶,长南前后吐了两次。

许是当母亲的都有些糊涂犯浑,长南第一次吐奶萧玉珠就被狄禹祥说了,但当长南哭的时候,她还是不由担心他是不是饿着了,忍不住就又喂奶去哄,所以到了第二次的时候,她就被真正教训了。

后来为着长南睡在他们床上还是边上摇篮里睡的事,萧玉珠又默不作声地跟大郎作了两次对,其结果是一赢一输。

有了实践,萧玉珠也开始发现她做错了事也无关紧要,事后好好跟他认个错就是,他倒是从不放在心上的。

除此之外,两人之间的关系慢慢有了样子出来,因萧玉珠一直以来无声的顺从和细微的照顾,狄禹祥变得有些依赖她起来,很多事也开口跟她讲。

只要他讲事,萧玉珠的话就会多起来,会就着他的话说下去,往往等他说到倦了,等他入了睡,她才安眠。

等他们到了京城,已然三月开春。

到了京城,他们先住进了客栈,狄禹祥带着狄丁在外跑了好几天,才找到了一处屋子赁居。

回到客栈后,狄禹祥跟眉眼平静的妻子说,“屋子有些小。”

“嗯。”她淡淡地应了一声。

她不变脸,狄禹祥看了她许久,忽然笑了,“等以后我会予你大屋子住。”

萧玉珠抱着怀中朝她嬉嬉笑着的长南,桃花眼中漫起了笑意,她朝他点头,微笑道,“我知道的。”

“都会是你的。”狄禹祥这才发现,自她嫁与他来,她从来没有因他要她去做的事真问过一句为什么。

可能就是如此,他才如此这般喜爱她。

“嗯。”她又浅点了下头。

在客栈又住了一夜,这天清早,狄禹祥用租来的牛车带走了他们租凭的屋子…

狄禹祥先下的车,接过了长南,扶了她下了车,萧玉珠下了地先进了那处租凭的小院,目测他们所住的地方,在片刻之间,她没走几步路,就把小合院的屋子看了个透。

这处地方不大,待客的小正堂侧边有两间屋子,一前一后,左右两边两间正屋,正屋前面的小屋堆满了柴,依稀看得见里面是有灶台的,想来可以当厨房用…

而整个屋子都是显得有些残破的,先前住的人家想来也不讲究,整个小院子显得脏乱无比,而且屋上的瓦片看上去要换一半才行,小堂屋的上面,居然还有光透进来,边沿上也没几片整瓦,残瓦居了大半。

“少夫人…”桂花提了包袱过来,小声地问正在往上打量的萧玉珠,“包袱放在哪?”

“放后面屋子。”萧玉珠指了指正堂边上,转过头去与抱着长南在她身边不语的夫君道,“屋子很好,就是要换些东西,你看?”

“你说就是。”狄禹祥点头,他一直没跟她说这屋子是怎么赁来的。

萧玉珠“嗯”了一声。

“家中什么时候开火?”他低头问她,他的身后,他的堂兄与堂侄带着狄丁把两辆牛车把行李全搬了下来,打发了车夫车租,扬手让他们离开。

“把厨房里的柴收拾下,就可以开火了。”他怀里的长南手指握成小拳往嘴里放,萧玉珠见状浅浅一笑,整个人都温柔了起来。

“轼堂兄和子侄等会要走,你留他们一顿饭。”

“知道了。”萧玉珠点了点头,看了他怀中朝她嬉笑卖娇的儿子一眼,也不再舍不得,转身就对喜婆婆一点头,带了她往厨房走。

“狄丁,过来。”她边走边叫人,“把这屋子里的柴搬到这道窗前,一道一道往上垒上去…”

“桂花…”

“来了,少夫人…”

“先前让你打听的东市街你知道怎么去罢?”

“奴婢记得清清楚楚。”

“拿上银钱,去把我先前让你问清了的锅碗瓢盆买回来…”说到这,萧玉珠转身对一直跟在她身边看着她的狄禹祥道,“夫君,那牛车走了?”

狄轼与其侄子狄小七正搬了箱笼往内走,这处的院子太小,一边一处天井还占了一小半的地方,他们搬东西的时候要往厨房这边走,恰好走到他们身边的时候听到这话,刚打发了马车走的狄轼与狄小七面面相觑,等到狄禹祥微笑朝他们看来,狄轼硬着头发说了一句,“弟媳妇,我刚打发人走了。”

这一路来,狄轼也是发现了,大郎的这个媳妇真与他们以前见过的婆娘都不一样,她做什么都是心中有数的,不像他们有一步才走一步,所以往往他们总是做得不对,而她也不作声,看他们笑笑就不再说什么了。

就是因为如此,他们都有点骇她,觉得她跟大郎真的是不是一家人就不进一家门,两夫妻站一块,就算笑着也让他们心里发虚。

萧玉珠刚专神看着屋子,也没发现马车走了,听了回复她淡淡一笑,也没怪罪人,朝狄轼点了下头,回过头对桂花说,“先让狄丁带你走路去罢,他这几天来回也走了几趟,也有些熟路,你与他买齐了东西,就租上辆牛车回来。”

“我去罢,弟媳妇。”狄轼忙把箱笼放下,哪想他一放下,箱笼与人就把路口给堵住了,他又慌忙吆喝着狄小七抬了起来。

“不忙,让狄丁去罢。”萧玉珠淡笑颔了下首,看着他们慌忙抬了箱笼进屋。

狄丁在狄府一年已长得健壮,他两手并用来回跑了几趟,把小厨房里的柴火搬了出来,躬身与她道,“少夫人,我回来就垒。”

“快去快回。”狄禹祥这时开了口。

“小的知道了。”

狄丁已到了门口,见不到身边的人,他回了头,喊着桂花。

桂花慌忙接过少夫人的银钱,提起裙子就往他跑去,“你等等我…”

才几步路,她就到了他身边,她跳跃了起来,跃过门槛,朝他欢喜地笑。

萧玉珠笑着他们走了,让喜婆婆先把当厨房的小屋收拾出来,跟着抱着长南的大郎走到了正堂,见里面有烧饭的痕迹,抬头屋顶上还有着薰了烟火的黑窟隆…

想来先前的主人家把灶屋当成了柴房,把正堂当成了烧饭的厨房。

“大郎,以后会有客人来府罢?”她问。

“会有。”狄禹祥点点头。

“那正堂也要收拾一下。”

“嗯。”

狄禹祥把孩子抱给了她,见她朝他笑,他摸了摸她汗漓漓的额头,朝她微微一笑,挽了袖子去门口同堂兄堂侄一起搬行李。

萧玉珠转身,看着他走过狭小的院子,朝那道不及家中大门一半宽的门走去…

她低下头,正在咬拳头的长南瞧她看他,对着她哇哇叫个不停,她不禁笑出声来,引来了他两手乱扬,朝她咯咯大笑着露出了没有牙齿的嘴。

“长南…”萧玉珠抬头看了眼污脏残破的小正堂,低头笑着与他道,“这就是我们以后的家了,你爹啊,心大着呢,你以后可莫学了他,你娘啊,有得他一个操心就够了。”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完了,这次也算没有食言。

多谢各位捧场。

第48章

喜婆婆“啊啊”着来跟萧玉珠打手势,没有锅,她没法烧热水,冷水洗不干净东西,她现在要去买菜,还要买些肥猪肉来煎油,她问桂花是不是会买盐回来?不买她就一起买回来了…

喜婆婆打的手势极快,萧玉珠看得几眼,明了她的话,“这些我都吩咐桂花了,她跟狄丁会一道买回来,你先把屋子扫干净。”

喜婆婆点了头,转过身去,拿上了她这几天跟着桂花逛买来的新扫帚,走进内屋的时候看了少夫人一眼,见她颔了首,这才进得了里头去。

自从决定要带喜婆婆来后,萧玉珠就让喜婆婆做完事就来她那呆一会。

萧玉珠向来喜不动声色看人,以此来决定怎么用人,就如之前的春鹃自小在她身边长大,性子却一直一根筋,多年也没学会沉稳,也没学会怎样去透过人的脸去看人看事,萧玉珠知道她最终也会嫁人,提点她的不过就是怎样尊重长辈,怎么跟人说话讨喜些,怎样学着勤快些,这都是些春鹃自身能做到的事情,按她的性子教她能做的事,这些本事终归是她自己的,别人抢也抢不去,嫁出去了,怎么样都不会坏到哪里去。

而喜婆婆,也许是年纪大见过的人多,也许是嘴不能说了,眼睛的用处就大了,呆在萧玉珠身边没得多久,就能从她的动作中明了她的吩咐,倒是桂花,还是年纪小,她刚来的头半年,萧玉珠细心地教她事情,告知她礼数,桂花很多事也是一知半解,有着一种固有的怎么敲都敲不开的鲁钝。

这一些,萧玉珠也是从萧府里的丫环身上看到过,她们做事说话都是靠着本能去,做好做坏,都是靠碰,而不是靠想。

决定来京后,萧玉珠对桂花也就改变先前温吞的调*教,对她做的事以赏罚分明为主,而桂花明显是个贪赏不喜罚的,之后做出来的事比之前多了几分灵性,就像突然之间开了窍,很多事不再是萧玉珠说一步做一步,很多事她已能先办得极好。

就像来京后,桂花先做的就是把京城里东西南北四个市坊都打听好,哪里能买得何物,这京城里的人是如何买东西的,她还站在一些买东西的妇人身后偷偷地学,回来说给萧玉珠听的时候也绘声绘色,每次出去都要主动问萧玉珠有什么吩咐,萧玉珠吩咐好的事,她是一定要办好了才回来,已然看不出她初初来狄府那阵的鲁钝了。

喜婆婆和桂花都已算得上得力了,萧玉珠确也还从容,哪怕见着了这哪处都需要好好收拾的小院,她也能眼都不眨地道一声好。

**

狄禹祥带着狄轼与狄小七把六个箱笼搬进了内屋,见妻子坐在有着土的木凳上,他回头对堂兄微笑道,“堂兄,你们先去井里打点洗洗水。”

“诶,得勒。”狄轼应了一声,带了一停下就站不脚,头往下低的侄子出了堂屋的门去。

狄小七一出门,吁了一口气。

狄轼重重地拍了下他的头,“没出息的家伙。”

狄小七一瞪圆,“轼叔你不怕?”

“怕什么,”狄轼一手框住他的头,一手敲着他的脑袋压低着声音道,“你在船上没看到,这家里,都是你这位小婶子说的算,她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你怕她,啊,有出息没有?我昨天不是跟你在路上说了,咱们以后少不得要跟她商量着一些事。”

“不会罢…”狄小七苦了脸,“叔,我们是来做生意的,祥堂叔也说了,等我们找对了事上了手,他就任我们自个儿做了。”

“那你是自己上手了,就不用你祥堂叔了?”

“那哪可能?”

“那她明显是内当家的,那你还来不来这了?”

狄小七语塞。

“那你还怕得连话都不敢说了?”

狄小七吱吱唔唔了一会,尔后叹道,“叔,我不是怕小婶子,我老觉得她看我,就像是在看着一个笨蛋。”

这下,狄轼也不说话了,因他也有这种感觉。

“有时候,我宁肯她像我娘一样骂我几声,而不是那样看着我…”狄小七话说到这,停下步子,学着他那位小婶子微微一笑,头微微往下一颔,然后云淡风轻地别过脸去。

“你知道吗,轼叔,每次看到她这样,我就觉得特别害臊,就想挖个坑把自己埋了,我狄小七十岁就挑着货担子四乡八邻地卖货,什么事都经过,我十二三岁的时候还把果果村的那个有名的泼辣户骂哭过,我自认我这脸皮还是有点的,可你瞧,瞧瞧,瞧瞧!她一句话都不吭,我就觉得我是个傻瓜,你说这事玄不玄?”狄小七说完,还重重地“呸”了一声,往地上吐了一口痰。

狄轼没回他的话,他干巴巴地咳了一声,别过看着内堂的脸往那大打开的门看去,格外用力地看着那无人走过的小空巷。

狄小七像是知道了什么,瞪大了眼,头也不敢往后瞧,他困难地吞了口口水,小声艰难地问,“叔,我刚刚声音是不是太大了点?”

狄轼着实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好,摸了把脸,去门口放盆的时候拿东西去了。

狄小七见他一走,想也不想地猫着身子,踮着脚尖跟在了他身后,这一下,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了。

那隔得不远的堂屋内,抱着孩子的萧玉珠微微笑地看着怀中跟自己小拳头玩耍的长南,遂后抬起头看着嘴边有笑的大郎,脸上微笑不改,笑道,“说来这屋子倒是有一点不好,有点小,不太方便说话。”

狄禹祥摸着鼻子失笑不已,他是知道她的,她对很多事都很不在意,几乎近于漠然,堂兄他们没见过像她这样的妇人,难免摸不准她的性子,而且觉得大户人家出来的小姐怕就是这样不好打交道,有些想敬而远之。

狄禹祥跟他这位狄轼堂兄谈过话,日后关于帐面的事,他妻子会主事,所以让他带着堂侄学着点跟他妻子打交道,堂兄以前是行脚商,是族里脑袋最灵活的人,想来也明了了他的意思,只是他没想到,这还没几天呢,他们就在妻子面前露了个全馅。

“倒是。”听着她的细声细语,坐在她身边的狄禹祥无声地笑着低下头,逗弄着她怀里的长南。

长南瞪大了肖似其父的黑眼,舞着手哇哇叫了起来,脚也在襁褓里一下一下地踹,萧玉珠一看天色,朝他道,“我进内屋去。”

长南该吃奶了。

在船上这段时日,长南也算是被他说一不二的父亲定好了吃奶的时辰了,白天吃奶两次,夜晚吃一次,再喂三顿的米糊糊,说来除去适应那面她被长南哭得心疼,现下带长南比之前确是省事多了,才半岁多点,晚上就不怎么起夜了,往往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长南吃完奶就睡了,见孩子睡着,狄禹祥抱着孩子,看着她整整着刚抬进来的摇篮。

摇篮是她父亲为长南请了淮安城有名的工匠用樟木打的,还有一些小锣鼓小木头人,她都从淮安带到了京城,加上长南祖父祖母添的,光长南的衣物细琐之物,都装了两个箱笼。

她的饰物全在一块,才堪堪装了一个箱。

狄禹祥扫了一眼他们的屋子,原来的主人家按他的话把他们家的床都抬出去了,他昨晚去寻了张新床抬了进来,现下,整间大屋里除了床,什么也没有。

“明天和我去东市逛逛,那边有打家具的,去给你买张妆台。”看她把摇篮铺好,狄禹祥把长南放在了里面,给儿子盖好小被子。

“嗯。”萧玉珠点了头,想了想又道,“京中人跟我们穿得不同,不知道哪儿有成衣铺,我想去看看。”

“好。”狄禹祥摸着她的脖子,与她站在摇篮前面看着他们的孩子,“要什么你今天都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