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孩子有鸿鹄之志,也聪明得很,比我当年就差那么一点点。”帝烬言搬了个小板凳坐在帝梓元身边,眯着眼笑,一派少年模样,哪有白日在崇文阁教学时的稳重淡然。

帝梓元笑着摇头,在他头上敲了敲,“你倒大方,把上龙剑都送出去了,真舍得?”

“自然舍得。”帝烬言朝帝梓元腰间指了指,“姐,我没随身护剑了,把青庐送我吧。”

玄剑青庐,韩烨的随身佩剑,云景山一役韩烨跳崖身亡,这把剑却留了下来。

帝梓元一怔,“你在崇文阁说已有随身佩剑,打的就是青庐的主意?”

帝烬言嘿嘿一笑,“姐,青庐可不比我的上龙差,你就送给我吧。”

帝梓元摇头,半点不吃他这套,“不成,府里藏着不少好剑,让长青给你找一把出来。”

见撒泼耍赖都没用,帝烬言的目光在帝梓元半白的长发上划过,掩下眼底的感伤,腆着脸笑着问:“姐,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一。”

“都二十一啦,是个大姑娘了。”帝烬言朝帝梓元身边靠了靠,戳了戳她的背,“姐,就算在咱晋南,二十一岁也是个老姑娘了,你就不考虑考虑那事?”

“什么事?”帝梓元打了个哈欠,觉着今天的帝烬言婆妈得不正常。

帝烬言舔了舔嘴唇,期期艾艾半天,小声道:“婚事啊!”

见帝梓元半点反应都没有,他一下提高了声音,一双眼瞪得浑圆,“姐,不是我说你,你是咱帝家的长女,咱帝家开枝散叶可都等着你呢,咱爹娘虽然走的早,但没关系,你还有你大兄弟我呢,姐你说吧,你看上谁了,我给过过眼,觉得成咱就早点把婚事给办了,也好让地底的爹娘了桩心事。”

“岭南白家的长子怎么样?我可打听过了,他学识渊博,为人厚道,人品是一等一的纯良。”帝烬言一边说着一边从袖里掏出个小册子,一页页翻着嘟囔,“江南柳家的世子也挺好的,一手丹青冠绝江南,是个有名的才子。景阳候家的世子出身行伍,不拘小节,和老姐你肯定意气相投。”

帝烬言一抬头看见洛铭西远远走来,拍了下大腿道:“洛世兄也挺不错的,他可是咱们大靖出了名的美男子。姐,你随便挑一个,看上了谁,我就上门替你求亲去。”

帝烬言说得龙飞凤舞,突觉一阵冷意,回转身一看。

帝梓元双手负于身后,正眯着眼望着他。

第六十章

第六十章

聒噪的声音戛然而止,帝烬言小心翼翼朝后挪了两步,眼神飘忽起来。

“开枝散叶?了爹娘的心愿?”帝梓元好整以暇地看着幼弟,慢悠悠开口:“你倒是提醒我了,烬言,等翻过年,你就十九了吧。”

“整个帝都世族里,十九了还没娶上媳妇的,你是头一份儿吧。”帝梓元把腕上折起的袖子放下,施施然道:“我也听说赵将军府上的千金贤良淑德,周学士的幼女冰雪聪明,宁南候的侄女容貌出挑,你又看上了哪一个?若是有喜欢的,姐姐亲自替你求娶,也好早日为我帝家开枝散叶,传递香火。”

帝梓元说这话的时候,眼底看好戏的调侃太明显,帝烬言打了个寒颤,硬邦邦回转头,发现苑琴正端着一盅药膳俏生生立在洛铭西身后,面上波澜不惊。

“小姐,天凉了,您记得喝药。”苑琴把药膳放在一旁石桌上,给帝梓元披上大裘。

帝烬言期期艾艾站在一旁,小眼神直往苑琴身上放,可怜的紧。

“小姐,我明早去涪陵山给家主送些东西,就不陪您入宫了。”

帝梓元颔首,“嗯,你先去休息吧。”

苑琴应声退下,从头到尾半个眼神都没甩给帝烬言。

帝烬言眼巴巴瞅着苑琴离开的方向,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

“去吧,别站在这碍眼了。瞧你这点出息,什么时候娶得上媳妇儿。”帝梓元在幼弟背上一拍,朝苑琴的背影扬了扬下巴。

帝烬言摸了摸脑袋,一秒没落追上前去。

“哪有你这样做长姐的?也不怕弟媳妇飞走了,这丫头可聪慧得紧,烬言怕是降不住她。”洛铭西朝远去的两人看了一眼笑道。

“哪有什么降不降,互相喜欢逗着趣罢了,苑琴是我一手教大的,她要是不喜欢,烬言连近她的身都做不到。”帝梓元拿起桌上药膳饮下,“你今天怎么过来了?为了韩云的事?”

洛铭西摇头,“我还不至于为难一个六岁孩童,韩烨能替我们把烬言养大,韩云的事你做主便是。”

帝梓元为大靖立下的不世功勋岂是韩云的一点聪慧能撼动。外界传闻虽多,他却从未放入眼中。若对才六岁的韩云打压掣肘,洛帝两家和当初的嘉宁帝有何不同?

帝梓元低低应了声,肃冷的眼底染上暖意。

洛铭西从身后掏出一笼蒸盒递到帝梓元面前,“五柳街的兰花糕,掌柜是个地道人,家传的手艺,每天生意好得紧,我守了半个时辰才抢了两盒回来,刚出的,药苦,正好趁着热吃甜甜嘴。”

帝梓元一愣,抱过蒸盒眼一弯笑得格外灿烂,“世兄,你还记得我不爱吃药啊。”

帝梓元小时候长在帝北城,是个无法无天的性子,喜欢磕着碰着,十天半月里总要请大夫上门。帝北城的老大夫实诚的很,开的药能苦掉半边舌头,帝梓元性子倔,宁愿挨痛也不肯吃药,靖安侯愁得没办法。还是洛铭西每日风雨无阻地带着洛夫人的甜食上门给这个小祖宗就着药吃才解决难题。

说出来没人相信,性子刚硬得能顶起大靖半边天的摄政王竟也是个怕吃苦药的。这些年来她没有在人前再说过半句,不是她喜欢上了苦药的味道,只是人渐渐长大,已经习惯了这种苦涩,而当年会惯着她由她胡闹的人也早就不在了。

“还是比不上洛伯母的折云糕,要不是晋南地远,一路上舟车劳顿,还真想把洛伯母接进京里来。”帝梓元一口气吞了三个兰花糕,砸吧着嘴很是遗憾。

帝梓元这一声“世兄”很多年没唤过了。洛铭西眼眶涩然,拍拍她的头,“以后有机会让我娘做给你吃。今年年夜你还是上涪陵山陪帝家主过?”

帝梓元颔首,“难得这两年姑祖母肯呆在涪陵山,咱们帝家就只剩我们三个了,今年早些上山,多陪她几日。”

“帝家主也是担心你的身体,你心脉受损,这两年多亏她替你调养,要不然每年寒冬内力乱窜,经脉疼痛难忍,有你的苦头吃。过几日银枫会来京城,这次我们陪你和烬言上涪陵山过年夜。”

帝梓元眼一挑,笑道:“洛小妹就要入京了?那感情好,今年涪陵山上肯定热闹得紧。洛伯父把她送进京,是想让你给她在京城里挑个好女婿吧。也是,她也到要嫁人的年纪了。”帝梓元神情感慨。

“她古灵精怪得很,选夫婿的事八成还得依着她的性子来。我就她这么一个妹子,只要她喜欢,王侯将相布衣百姓都随他挑。”洛铭西说着一顿,明白了刚才帝烬言一番心情。

烬言只有梓元一个姐姐,终究不愿她余生都在遗憾和后悔中度过,韩烨已亡,活着的人漫漫一生,总要好好活下去。

“银枫性子纯良,娶她的人可是大福气。夜凉了,回书房吧。世兄,给我把兰花糕端上,今日兴致好,陪我弈几盘棋再走。”帝梓元伸了个懒腰,对洛铭西眨眨眼朝书房走去。

洛铭西笑得无奈,端上兰花糕跟在她身后。

靖安侯府前堂的小书房里,苑琴正俯在桌上画画,温润的烛光勾勒出少女静谧的侧颜。一旁帝烬言杵着下巴望着她,满眼温柔。

边关沙场浴血一年,有日殿下和他酒后畅谈,问他平生可有遗憾之事,那时他说。

没有认最亲的人,没有娶最惦记的姑娘,他这辈子遗憾大着呢!

搁笔声响,思绪被拉回,见苑琴画完,帝烬言巴巴端了温水上前让她净手,舔着脸笑:“苑琴,你和我说说话呗。我姐那是胡说,我真没有惦记别家的姑娘。”

苑琴斜斜看了他一眼,“赵将军府上的千金贤良淑德,周学士的幼女冰雪聪明,宁南候的侄女容貌出挑…苑琴一个都比不上,哪里值得世子爷惦记。”

果然是他家媳妇儿!看看,这聪慧!老姐才说了一遍就记得一字不差。帝烬言觉着自个真是捡了宝,连忙摆手,“什么赵家千金周家幼女,我一个都不认识,我就心心念念娶你回家做我媳妇儿呢!你要是不相信,明日我就发帖子送到京城各家府上去,告诉他们我早已有了属意的姑娘,让他们别再上我帝家说亲了!”

帝烬言嚷嚷着,一卷袖子就要磨墨写帖子。苑琴见他伸手拿笔,一把抓住他的袖子,脸上泛红,眼底的笑意到底没藏住,“说什么胡话呢,你要真做了这荒唐事,我还不成了满京城的笑柄,别人都以为咱们靖安侯府里藏着母老虎呢!不准写!还有,谁是你媳妇儿?”

帝烬言见她展颜,心底舒坦得没边,一把握住她的手笑道:“好,好,你说不写就不写。你不是我媳妇儿谁是我媳妇儿,我帝烬言这辈子除了你,谁都不娶。”

帝烬言说这句的时候,敛了嬉笑玩闹的神色,一本正经看着苑琴。

苑琴一双耳朵烧得通红,鲜艳欲滴,抽了两下手没抽出来,拿帝烬言实在没办法,没好气嗔道:“还不快把手放开,没殿下压着你,你如今胆子愈发大了…”

苑琴话没落音,意识到不妥,猛地收声担心地朝帝烬言看去。果不其然,刚刚还一脸笑意的帝烬言神情落寞下来,放开了苑琴的手。

“烬言,我…”

“没事,苑琴,殿下都走这么久了,没事。”帝烬言行到窗前,望向东宫的方向,“你说得对,我以前太依赖殿下了,总觉得有他在就什么都不用想。现在他不在了,姐姐、帝家、东宫我都要替他照顾好。”

“所以你才想为小姐说亲?”苑琴若有所思。

帝烬言颔首,“姐姐为了帝家能沉冤得雪忍辱负重了十几年,我不能让她这一生都为了帝家和大靖而活,殿下已经不在了,姐姐还年轻,她还有漫长的一生,她应该有个好好疼她爱她的人,有一群大胖小子喊她娘亲。这些总会过去,我希望她能放下一切重新开始。”

东宫烛火通明,矗立在京城依旧巍峨华贵。帝烬言看着东宫最高的楼阁,缓声道:“如果殿下还活着,他也一定希望姐姐能这样活下去。”

半晌,苑琴开口:“我们都希望小姐能放下殿下重新开始,但只要有一个人不愿意,我们谁都没办法。”

帝烬言朝苑琴看去。

“小姐她自己。”苑琴叹了口气,“烬言,再给小姐一点时间吧。”

帝烬言望向书房的方向,没有再开口。

两年前的云景山上,如果不是他死命相求,或许那一日姐姐已经跳下了云景山,一夜之间华发半白,从此以后再不提殿下半句。姐姐待殿下是何种感情,根本无需再多言。

他其实是知道的,姐姐没办法放下。在被殿下那样浓烈而又倾尽所有的待过后,如何能放得下?

寒冬深夜,靖安侯府内响起深深的叹息。

转眼韩云入崇文阁进学已有半月,进学第一日帝烬言在古今堂出题授课之景在帝都被传得风生水起。京城勋贵赞许韩云聪慧的同时,更多却感慨于帝烬言赠剑的宽佑大度。

韩帝两家朝堂对垒,帝烬言仍对韩家太子尽心教导,这份胸襟常人难及。

对帝烬言尽是溢美之词的传言传进绮云殿的时候,谨贵妃尚能容忍,在看到韩云对上龙剑的爱不释手和悄悄对帝烬言的崇敬后她终于把韩云带到了皇室宗祠。

皇室宗祠里供奉着太、祖遗像和韩家列祖列宗。

“跪下。”谨贵妃摒了宫奴,对着韩云冷声吩咐。

韩云抿着唇,一言不发跪在韩氏列祖的灵牌前。

“云儿,你可知道为什么母妃要带你来宗祠?”

“云儿知道。”

“母妃交代过你什么?”

“帝家是我韩氏宿敌,帝梓元不可尊,帝烬言不可信。”韩云一字一句回。

“既然都记得,那你是怎么做的!帝梓元在崇阳阁对你说过什么你对母妃只字不回,帝烬言送你一把破剑就被你稀罕成了宝贝!你父皇堂堂一国之君,因为帝梓元只能屈居西郊,连国祚都被迫让了出去,云儿,你是大靖的太子,韩家的储君,怎么能对这两个乱臣贼子生出亲近之心!你知不知错?”

谨贵妃凛声喝问,韩云却只垂着头。

见韩云不回答,谨贵妃手上的戒尺狠狠拍在他肩上,厉声喝:“韩云,你究竟知不知错!知不知错!”

韩云痛哼一声,咬着牙,小手死死拽在蒲团上,任凭谨贵妃敲在他背上,始终一声不吭。

谨贵妃未想到韩云如此倔强,既心疼儿子又气急,一把把戒尺摔在地上,硬声道:“好!好!你现在有骨气了,若是不认错,你今夜就给本宫跪在这宗祠里!”

谨贵妃说完摔门而去,冰冷的祠堂里只剩下韩云孤独又弱小的身影。

月光透过天窗洒下,威严的灵牌一排排立在韩云面前,他抬起头,满脸是泪,却始终咬着唇不肯哭出声来。

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错,但他没办法恨帝烬言,他根本没有想过那个他一心念着要找的少年就是帝家世子,三年前的温朔。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一章

三年前,正是帝梓元刚刚升任一品上将之时,太子被嘉宁帝看重,储君之位稳如泰山。九皇子韩昭尚只有十三,还未出宫另建王府,在宫里作威作福,算是一霸。

彼时谨昭仪毫无靠山,又是出了名的木讷怯弱,连累得韩云在宫内受尽轻视,虽身为嘉宁帝幼子,定云宫寒冬里却连一坛烧碳都没有。谨昭仪这个冬日受了寒,虽有御医诊治,但到底不尽心,一来二去就耽误了病情。离年节只有几日,宫里上下忙着准备太后寿宴和百官朝贺的宴会,根本无暇顾忌定云宫。眼见着谨昭仪日染沉疴,韩云虽懂事,但到底还小,慌得没了办法,一个人悄悄出了定云宫凭着记忆去太医房请太医,却未想跑得太急,在御花园里撞着了逗鸟的九皇子韩昭,撞掉了他手里把玩的和田玉。

“不长眼的臭小子,哪个宫里的?好大的胆子,敢打破父皇送我的和田玉!”半年前嘉宁帝大寿,东骞送来和田玉为寿礼。韩昭喜玉石,求了半年才得了这块玉,正是心头好,却不想头一回拿出来把玩就被人撞碎在地。他一时大怒,就要提腿去踹已经倒在地上的韩云。

“九殿下!”亏得他身后的贴身小太监吴升是个眼尖的,认出了韩云的皇子服饰,忙拉住他喊道:“殿下不可,这是定云宫的十三殿下!”

韩昭生生被拽了回来,脸上余怒未消,他朝韩云扫了一眼,瞅见地上碎成两半的和田玉,冷声道:“原来是十三弟。”

韩云本急着去寻太医,却不想冲撞了韩昭,他知自己惹了祸,当即从地上捡起摔碎的和田玉,小心翼翼举着朝韩昭小声道:“对不起九哥,我不是故意的。我母妃生病了,我急着去寻太医才不小心撞了你。我明日去匠房让师傅给你镶好,给你送到尚鸿殿去。”

韩昭一听,由着韩云举着和田玉不去接,轻蔑地哼一声:“果然是寒门小户里出来的,什么好东西都不懂,这是东骞送给父皇的和田玉,价值连城,镶好了有什么用!韩云,你闯下大祸,今日我就禀了父皇,治你个损坏重宝之罪,连谨昭仪这个破落户也一并发落。”

韩昭出了名的不问是非又喜推脱责任,一番大道理压下来就要转身去寻嘉宁帝告状,骇得才三岁的韩云瑟瑟发抖,犹若天塌了一般。

“九殿下!等一等!”清越的少年声音在御花园门口响起,一个少年朝这边跑来。这少年身着骑装,容貌俊秀,腰别马鞭,英气勃发,让韩云看直了眼。

韩昭看见他眉一皱,阴阳怪气道:“我道是谁,原来是皇兄身边的红人。怎么,你要给这小子说情?”

来的正是温朔,他和太子去西郊狩猎,太子携他一起去上书房议事,先回华宇殿换衣。他在御花园等太子,正好瞧见了韩云撞碎和田玉的一幕。

“九殿下,十三殿下尚还年幼,不是故意冲撞九殿下,和田玉虽贵重,却比不上您和十三殿下的兄弟情谊,还请九殿下在回禀陛下时为十三殿下说说好话,从轻处罚十三殿下。再者…”温朔说着越过韩昭行到韩云面前,拿过他举得高高的和田玉,牵着他朝韩昭行了一礼面露恳求,“谨昭仪与此事无关,又生了重病,还请九殿下莫要迁怒于她。”

温朔这话说得堂堂正正,若是个明事理的就该斟酌再三再行事。偏生平日里还算知分寸的韩昭这次却不依不饶,当即哼了一声:“年幼又如何?他打破了父皇的和田玉,本就该受到惩罚,你是何意?讽刺本王不顾兄弟情谊迫害幼弟!我今日就要看看,闹到父皇面前到底是谁占理。”

温朔眉头一皱,没想到九皇子性格如此蛮横。这事若闹到陛下面前,九皇子有齐妃和左相护着,伤不了分毫,可韩云打破了和田玉,必要受罚。

见韩昭抬步就要越过自己去乾元殿告状,温朔心一急,直直挡在他面前,“九殿下,十三殿下尚还年幼,请九殿下三思。”

“混账东西!你一个小小的士子,不要以为太子看重你,你就可以在本王面前张狂,我们皇家的事还轮不到你指手画脚,你是个什么东西,敢拦本王的路!吴升,把这二人押着,随我一起去见父皇!”

温朔本是一介平民,因受太子看重自小在东宫长大,连启蒙老师也是太子太傅,年纪轻轻赞誉满城,又得了帝都贵女的青睐。韩昭早就看他不顺眼,这次抓住把柄,自然要小题大做,对温朔不留半点余地。

吴升满脸为难,又不敢劝住暴怒的韩昭,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

“还站在这干什么,狗奴才,押了这两人!”见吴升没动,韩昭喝道。

“父皇忙着祖母寿宴和百官朝会,怕是没时间理会九弟的请求。”威严持重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回头,见太子一身盘龙朝服,正立在三人身后。

温朔眼带惊喜,长长舒了一口气,他捏了捏韩云的小手,朝他抛了个安心的眼神。

韩云悄悄回捏住温朔的手,软软靠在他身后。温朔一愣,眼底拂过爱惜。虽身为皇子,这孩子怕是在宫里半点安全感都没有。

“见过殿下。”温朔牵着韩云朝韩烨行礼。

韩烨颔首,朝两人扫了一眼,目光在温朔身上留得更多一些,见他无事面色才舒缓下来。

“见过皇兄。”韩昭朝韩烨见礼道:“皇兄,这回你可不准包庇韩云,他打碎了父皇的和田玉,犯了重罪。”

“韩云只有三岁,不过一块和田玉,值得你大动干戈、大过年的在宫里头绑人?”韩烨双手负于身后,看着韩昭神情冷凝。

“皇兄,这可是东骞进贡的贡品,价值连城!”

“再贵重能比得过你十三弟?不过一块死物,摔碎了又能如何?”韩烨声音更重,带了训斥之意,“连寻常人家都知道爱护幼弟,你却不分青红皂白只管问罪。韩云刚才明明已经对你解释过因为谨昭仪身染重病,他急着寻太医才冲撞了你。你却还要问罪于谨昭仪,不恤幼弟,蔑视宫妃,齐妃娘娘就是这么教你的?”

一句话喝问下来,韩烨气场全开,韩昭气急,不愿在温朔和韩云面前落了下风,不顾吴升的眼色仍硬声着:“皇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难道年纪小犯了错就可以视而不见,以后咱们皇家还有什么礼法?”

“谁说韩云打碎了父皇的和田玉。”韩烨整了整袖摆,眯着眼看向韩昭,云淡风轻开口:“孤有急事禀告父皇,路过御花园撞了九弟,不慎打碎了这块和田玉。”

“皇兄!你!”韩昭脸色通红,“明明是韩云…”

“孤说是孤打破的,就是孤打破的。”韩烨的目光在御花园内众人脸上逡巡而过,加重了声音:“不过一块和田玉,打碎了又能如何,孤自会向父皇请罪。”

御花园内候着的宫奴皆垂下头,连被韩昭喊来的禁卫也默默立在一旁。韩昭脸色青白交加,气得青筋毕露,却无可奈何。作为嘉宁帝的儿子,他比谁都清楚嘉宁帝对太子的看重,别说一块和田玉,就算太子打破了玉玺,嘉宁帝怕也不会放在心里。

“吉利,把和田玉收起来,送到春满楼请师傅镶好。给孤把盘龙玉取出来,送到尚鸿殿齐妃娘娘处,就说孤不慎打破了父皇赠予九弟的和田玉,特以盘龙玉赔罪。”

盘龙玉乃太子十八岁生辰时嘉宁帝送的贺礼,论珍稀贵重远超和田玉。韩昭愣住,一时惊大于喜。他性子鲁莽易怒,但到底长在皇宫,心智远胜同年人,他若真敢拿太子的成年礼,嘉宁帝必定震怒。

见太子身后的小太监吉利应声照吩咐就要离去,韩昭额上沁出薄薄冷汗,急忙唤住他,朝韩烨拱手,强颜笑道:“皇兄,那可是父皇送你的生辰礼,臣弟可不敢拿。皇兄说得对,不过是块玉石,怎比得过我和十三弟的兄弟情谊。臣会禀明父皇详情,十三弟年幼,父皇必不会怪罪。”

韩昭收了凌厉的爪牙,朝韩烨弯下脊背。

“九弟如此明事理,孤心甚慰。天色近晚,九弟早些回尚鸿殿请安吧,免得齐妃娘娘担心。”

“是,臣弟这就回去。”韩昭又朝韩烨行了一礼转身离去,留下韩云手中断成两截的和田玉和木梁上鸣叫的鹦鹉。

待韩昭走远,韩烨行到温朔和韩云面前。

“臭小子,孤放你一个人在宫里才半刻钟时间,你就给孤惹出一堆麻烦来。”韩烨的声音清亮而温厚,和刚才对着韩昭时的冷冽威严完全不同,韩云抬起小脑袋偷看了他一眼,正好和韩烨的目光撞上,一惊又飞快低下头藏在温朔身后。

韩烨政务繁忙,又从未出入后宫,韩云长到三岁,还是头一次近距离看见韩烨。

“殿下,九殿下太过跋扈了,十三殿下才三岁呢。”温朔把身后的小萝卜头一把捞出来抱在怀里举高,拍拍韩云的腰,“十三殿下,这是你皇兄,快叫。”

他这一叫唤,一大一小两张相似的面孔默默对上,韩烨在韩云头上揉了揉,笑道:“小十三,我是你皇兄。”

韩云眼底泛起惊喜,糯糯喊了声:“皇兄。”

小孩儿拖长了的腔调格外惹人疼惜,韩烨眼底露出暖意,抱过韩云捏了捏才递到吉利手上,“十三弟听话,皇兄要去乾元殿和父皇议事,你先回定云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