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凌虽然没有明说,可这话已经说得极直白了,礼部尚书要再不明白,他就没资格待在这个位置上了。

“多谢大公子指点。”

“不敢当。”

礼部尚书郑重地给王锦凌道谢后,急忙回去让下面的人,把大典的方案再修改一番,同时给自己熟悉的官员透一点风声,以免揣摩错九皇叔的心思。

王锦凌看着礼部尚书的背影,脸上露出一抹清浅的笑:“九皇叔这次可得好好谢我,帮他解决了一桩心事。”

能让敏夫人吃个暗亏,王锦凌自然也是高兴的。

敏夫人算计凤轻尘,踩着凤轻尘册封的事,别人不知晓,锦凌绝不会不知晓,只不过风口浪尖的,他不好出手,以免牵连了凤轻尘。

王锦凌脚步轻盈的出了皇宫,仆人立刻上前,将王锦凌身上的披风解下,同时小声的说了一句:“公子,九皇叔今天定了逐风楼。”

“他要杀谁?”王锦凌这绝对是自然反应。

全京城上下的人都知晓,九皇叔去逐风楼吃饭,真心没有一点好事。

“没有查出,事出突然,九王府的人临时来定。”仆人低头,无声的为自己的无能而羞愧。

“要这么好查,别人也不会如此惊惶了。”王锦凌不在意地挥了挥手,朝马车走去,只是私下让人盯着逐风楼,有什么事立刻汇报给他。

不是每个人,都和王锦凌一样消息灵通,外人根本不知九皇叔要去逐风楼。除了王锦凌这个主人外,大多数人,都是在九皇叔和凤轻尘用完膳,才知晓这件事……

到了逐风楼,一道道精美的菜肴送了上来,以蟹为主。

虽然现在不算吃蟹的最好时节,可九皇叔要吃的东西,自然是极好了,凤轻尘随便打开一个,里面就是满满的蟹黄。

清香诱人,凤轻尘口腔分泌出口水,九皇叔一脸好笑地看着凤轻尘,接过她手中的蟹,细心地剥了起来。

凤轻尘受宠若惊:“你今天不会,只是为了请我来吃蟹的吧?”

都不让她自己动手,这是要给她帝王级的待遇?

不对,帝王都享受不到,九皇叔亲主动服侍的待遇。

“有问题吗?”九皇叔挑眉,将蟹肉放到凤轻尘碗里。

凤轻尘吃了一口,一脸满足了,没有再吃第二口,而是先问道:“非常有问题,你不像这么闲的人。”

九皇叔笑了笑,并没有回答,只是慢条斯礼的给凤轻尘剥蟹,看凤轻尘吃得满足,九皇叔亦很满足。

王家,王锦凌听到逐风楼传来的消息,一度怀疑自己听错了,差点不顾形象,亲自来看了。

九皇叔什么时候,这么会哄女人了。又或者,九皇叔是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凤轻尘的事,所以事先讨好?

别说王锦凌,就是凤轻尘也这么想。

吃饱后,凤轻尘放下碗筷,问道:“说吧,到底有什么事,天大的事,我也扛得住。”她不是好奇心重的人,不然也不会忍到这个时候才问。

九皇叔失笑:“你想哪里去了。”随即又有几分自责,是他平时对凤轻尘的关心太少了,以至于一点点不带利益的关心,凤轻尘都认为是有原因和目的。

“你真得没事要和我说吗?”凤轻尘还是不相信,九皇叔轻轻地叹了口气:“原本没有事,你非要问,现在告诉你也无妨。”

这是今天上早朝前,临时决定的事……

1904谣言,九皇叔亲征北陵

“本王要亲征北陵。”九皇叔神色平淡,丝毫不知自己这句话,有多大的杀伤力。

啪……桌上的筷子掉在地上,凤轻尘却无心关注,只是呆呆地看着九皇叔:“什么时候?”

太突然了,不要说她,就是满朝文武恐怕也没有心里准备,北陵和东陵的战事虽然胶着,可也没有严重到,要九皇叔亲征的地步。

东陵多的是猛将,哪里需要摄政王亲征,凤轻尘可以想像,满朝文武会有多不解。

“不出五日。”如果不是还有一些事务要安排,九皇叔说不定,明天就带人走了。

凤轻尘一听,神色凝重了几分:“这么急?北陵那里出了什么事?”

“没事。”九皇叔面上依旧一片淡漠,让凤轻尘摸不着头脑:“没事你亲自去北陵干什么?半个月后就是太皇太后册封大典,你不参加?”

这是不给亲娘面子呀。

“本王又不是皇帝,太皇太皇的册封大典,与本王何干。”九皇叔说得平静,完全没有赌气的意思。

“可她是你亲娘。”要不出面,会被那些文官喷死的。

九皇叔摇头,带着一丝自嘲的道:“她是太皇太后,小皇帝的皇祖母。如果她只是本王的亲娘,那她只能是老太妃而已。”

“这两件事并不矛盾。”九皇叔这完全是强词夺理,为自己的不出面找理由。

不过,要这么想也没有错,如果当年敏夫人没有诈死,先皇又没有立九皇叔为太子的想法,是绝不会册封敏夫人为皇后,生生给新帝添麻烦。

“这可真是一团乱麻。”凤轻尘也不再劝说,九皇叔不出席敏夫人的册封大典,虽然会有人说九皇叔这是不孝,可九皇叔以国事为重,也没有说他有错。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九皇叔不参加册封大典,就是变相的告诉众人,九皇叔不会成为敏夫人夺权的倚仗,至少后宫中,依旧以谢太后为尊,而那些想要踩她巴结敏夫人的人,也不敢放肆。

女人的权利来自于男人,九皇叔不给太皇太后撑腰,不对太皇太后言听计从,太皇太后就是一个普通的宫中老妇人,除了比一般女人尊贵一些外,她没有别的特权。

“这一顿饭,吃得很满意。”起身时,凤轻尘对身侧的九皇叔说说道。

九皇叔出征也不算坏消息了。

两人相偕从逐风楼出去,如果说。之前有可能是自己眼花看错,那么现在就百分百能肯定,九皇叔是在给凤轻尘撑腰了。

宫里,谢太后收到这个消息,高悬的心总算是安定了下来,她终于不用担心,宫里来一尊比她更大的佛,压得她喘不过气了。

要说最不想敏夫人册封的,不是九皇叔也不是凤轻尘,而是谢太后。不管前朝如何,在后宫这一亩三分地,谁都要看谢太后的脸色过活。突然多出一个太皇太后,还是摄政王的亲娘,真要进宫了,日后哪里还有谢太后的位置。

宫里已经有不少人,在琢磨着如何抱这位新主子的大腿了,九皇叔这一出,倒是让那些观望的人安分了下来。

现在可以肯定,九皇叔不会为太皇太后谋权,谢太后万分欢喜,当天晚上便从宫里赐了数十道佳肴到凤府,为了怕菜冷掉,御厨做好一道,谢太后就让人快马加鞭送过去。

结果,第一道菜刚到凤府,最后一道菜才刚出锅,皇城脚下的百姓,就看到那些身穿侍卫报的小将,一个接一年地提着菜盒,一路策马狂奔的画面……

凤轻尘失宠的消息,不攻而破。

“谢太后果然聪慧。”王锦凌赞道。

他来找九皇叔,是为了中午逐风楼的事。九皇叔和凤轻尘去了一趟逐风楼,就只吃了一顿饭,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不仅外面那些官员,就是王锦凌也觉得此事必有蹊跷,便在下午时分,亲自上门打探消息,顺便见一见传说中的敏夫人。

说来也是无缘,王锦凌身为朝中大臣,敏夫人出现时,正值他休沐,后来虽远远地见过一面,却没有打过交道,此次拜访算是两人第一次交锋。

“太皇太后果然出色。”这是王锦凌对敏夫人的评价,每一个字都是赞美,可九皇叔和王锦凌都清楚,这绝不是夸奖而是防备。

即使察觉不出敏夫人有什么不对,依王锦凌和九皇叔的敏锐,也能明白敏夫人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般美好。

为人子,即使九皇叔对敏夫人感情不深,也不会与旁人一起,评价自己母亲的好坏,有些事自己心里明白就好。

“本王要亲征北陵,你安排好出行一事。”九皇叔在王锦凌毫无准备的情况,把这个消息抛了出来。

王锦凌虽未失态,可也惊了一跳,诧异地问道:“北陵出了什么事,非得要你亲征?”

如果他的情报没有错的话,东陵还没有危险到,需要摄政王亲征的时候,战场上刀剑无眼,九皇叔此举太危险。

王锦凌不赞同地劝说:“你现在可不是没有实权的九皇叔,你是东陵的摄政王,你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天下苍生,我不赞同你上战场。”

王锦凌真得很想联合大臣,废了小皇帝,改立九皇叔为皇帝。

他倒要看看,当了皇帝九皇叔还能不能这么潇洒,想走就走,不管什么危险的事,都往上冲,丝毫不考虑他们这些普通臣子,脆弱的心脏……

“北陵的战事拖得太长了。”九皇叔自然明白王锦凌的顾虑,只是他这次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今天早辰,他收到了连城传来的消息,蓝景阳很不好。要是他猜得没错的话,连城那边为了蓝景阳的命,肯定会做出退步,然后一定会带蓝景阳,去求玄医谷谷主医治,到时候他不同意也不行,他和连城不是说断,就能断得一干二净……

这些事王锦凌,就算王锦凌知道,也不会同意。王锦凌再次提出反对意见:“北陵的战事很快就可以结束了,你要不满可以下旨把斥责前线的将士,也可以换人。

九皇叔,你现在是东陵的摄政王,你要做的是处理朝政,掌控大局,而不是带兵打仗,这些自有将帅会做。亲征北陵的事,你想都不要想,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会同意,小心那些死忠的老臣,一个个撞柱死谏。”

九皇叔这人一向得寸进尺,王锦凌打定主意,这次说什么也不再退让。这一次退了,说不定下次,九皇叔就不是亲征,而是要闯前朝皇陵那条黄泉路了……

1905命令,不要让凤轻尘知道

身位上位者,九皇叔有自己该担负的责任,打仗明显不是九皇叔这个摄政王该干的活,九皇叔想要亲征北陵,必须要得到朝臣的支持,王锦凌很大程度上,就代表朝中那些大臣的意见。

只要说服了王锦凌,给朝臣做思想工作的活,就不需要九皇叔亲力亲为,自有王锦凌出面摆平。

可王锦凌,真得不是那么好说服的人。

当然,这也是因为九皇叔对王锦凌的尊重,不然的话,九皇叔只要说一句:这是命令。王锦凌就是再不爽,也得想办法完成九皇叔交待下来的任务。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王锦凌虽然没有愚忠到这个地步,但也不是会和皇权抗争的人。他不是一个人,他身后还有一个王家,九皇叔也许不能拿他怎么样,但要折腾王家,却不是多难事。

崔家在西陵,不也被长公主折腾得够呛嘛。

乱世一起,最倒霉的就是他们这种世家,因为他们有人有粮,人人都想拉拢,眼光好,抱对了大腿还好,要是眼光不好,押错了宝,说不定整个家族都要毁了。

强者才能得到尊重,随着九皇叔的权势如日中天,王锦凌对九皇叔也多了一分恭敬,真正是把九皇叔当成未来的帝王对待。

同样,九皇叔也怕太过火,王锦凌会举家投靠他人,或者直接罢官不干了,对王锦凌也颇为尊重。

礼贤下士,本就帝王该做的事。

九皇叔亲征北陵的事不容更改,不过,为了让王锦凌更容易接受,九皇叔还是将原因简要的说了一下。

“连城新任城主病重,即将去江南求医。”有许多事大家心知肚明,点破了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有这么一句话,王锦凌就算猜不至七分也能猜到八分。

“你这是去躲事?”王锦凌好笑地看着九皇叔,他不相信九皇叔会怕连城。攻下楚城,就是这几天的事了,一待楚城攻破,九皇叔就有精力对付连城,区区一个连城,算得了什么。

“不,是拖……”拖到蓝景阳病入膏肓,让连城的人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并不是最好的法子,我们就不能想想其他的,不这么冒险的法子?”除了亲征,九皇叔还有很多选择,王锦凌就不明白,九皇叔为何就偏爱做冒险的事。

他到底知不知道,东陵有多少家族和他一样,把身家性命都交到了九皇叔手里,九皇叔到现在连个子嗣都没有,要有个三长两短,他们这些家族怎么办呀。

“翟东明即将接手北陵边境的士兵,你认为本王不去,他能压得住那些人?”九皇叔再次抛出一个,让王锦凌无法拒绝的理由。

“你要用东明?”王锦凌承认,他纠结了。

他知道翟东明的才干,也知道东陵军中,有不少才能不亚于翟东明的人,但在同等水平下,他更希望东明有出路。

九皇叔点了点头:“此次与北陵的对战中,他隐藏姓名参与其中,立下不小的功劳,凭此功劳再加上本王坐镇,他要接管北陵的大军,并不是多难的事。”

“让我再想想……”九皇叔给出的筹码,着实让人行动,大公子有点动摇,看了一眼九皇叔,问道:“轻尘知道吗?”

“知道。”因为这件事,致使中午那段饭,并不怎么圆满。

既然凤轻尘都不担心,那他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王锦凌点了点头:“我会说服朝臣。”

“很好。”九皇叔勾唇一笑,端起手旁的茶轻啜一口:“本王出城后,让人散播一些消息。”

“什么消息?”王锦凌端茶的手一顿,他就知道九皇叔不会让他这么轻松。

“第一,先让人传,连城有前朝皇室宝藏的下落,连城新任城主景阳先生,是蓝氏嫡系后人。”

“第二,让人传崔家有蓝氏后人,崔家意图帮蓝氏复国。”

“第三,让人传南陵锦凡知晓前朝宝藏的秘密。”

“第四,让人传本王是先皇亲立的太子,诏书在太庙,太上皇窃取皇位。”

“第五,让人传玄月宫窝藏了前朝大长公主。”

“第六,让人传天穹堡勾结外敌,与前朝关系匪浅。”

“第七,让人传江南王造反。”

“第八,让人传凤离王死在南陵人手里,凤离族人回来复仇,要与蓝氏后人南陵死战到底。”

“第九,让人传圣敏太皇太后是前朝后裔,与忠于前朝的人,密谋复国。”

“第十,把百鬼宫与鬼王的消息散布出去。”

瞬间抛出十个大消息,而且每一个都是重磅炸弹,随便一个都把让天下慌孔,可九皇叔却一口气丢出来,这是要天下人人不安?

“这十个消息……你不怕出事?”王锦凌原本想说的是,这十个消息是不是有七成以上是真的,话说到一半才生硬的转开。

有些事,心里明白就成,说出来了,说不定会被灭口。

“本王相信你,你会好好利用这十个消息。”九皇叔笑的意味深长,王锦凌隐隐有一种背脊发寒的感觉,他几乎可以想象,这十个消息传出来,会引起多大的震撼。

不过,这样一来也好,十个如此有份量的消息抛出去,九皇叔和凤轻尘身世,又特意摆在后面,就算是真的恐怕相信的人也不多,反倒会认为,这是连城与南陵锦凡故意放假消息,想要扰乱众人的视线。

毕竟,有前朝宝藏与前朝复国的消息在,后面的消息都不重要。

九皇叔却嫌给王锦凌的震撼还不够,又对王锦凌道:“记得,把散播消息的罪名,栽到百鬼宫头上。”

当消息传遍天下,真与假又有谁能分清,最主要的是,连城再也没有,和他谈条件的筹码了。

烂大街的消息,还有什么用处。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王锦凌轻轻点了点头,听到这么多大消息,还能面不改色,就是王锦凌也佩服自己。

王锦凌怕九皇叔,又丢什么重磅炸弹下来,打算赶紧的走,不过走之前,王锦凌还是不放心地问了一句:“轻尘,她知道吗?”

“不要让她知道。”九皇叔这话隐含严厉。

只有让凤轻尘也以为,放出这些消息的就是百鬼宫的人,凤轻尘才无法确定这些消息,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1906心病,赔了夫人又折兵

九皇叔和敏夫人不愧是母子,蓝景阳的病情一传来,九皇叔就猜到连城会如何做。同样,当敏夫人得知,九皇叔要亲征北陵时,也明白了九皇叔的打算。

北陵的战事并没有紧张到,需要九皇叔亲征的地步,九皇叔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除了不想参与册封大典外,更多的恐怕是避开连城的事。

敏夫人心知九皇叔的打算,可她却无可奈何。她现在在东陵根本没有丝毫地位可言,别说还没有举行册封大典,就算她是东陵明正言顺的太皇太后,也无法阻止九皇叔亲征。

不舒服,敏夫人很不舒服,捂着心口,敏夫人一脸惨白,嘴唇都咬出了血,额头都沁出冷汗。

“夫人,夫人你没事吧?”下人慌了神,连忙过来搀扶敏夫人,敏夫人心心地捂着心口,虚弱地道:“疼,好疼……”

“快,快宣太医,夫人的旧症复发了。”在九皇叔出征前一天,敏夫人病发,宫里的太医、御医鱼贯而入,药灌了一碗又一碗,可敏夫人依旧叫疼,丝毫不见起色。

太医一个个面有菜色,敏夫人是旧疾,早年伤了身子,他们已按病症下药,按理就算根治不了,也能缓解敏夫人的病症,可不管他们开出什么药,敏夫人喝了都没有效果,甚至他们都冒险给敏夫人施针了,可敏夫人依旧叫痛。

“王爷,下官无能,实在查不出敏夫人哪里不舒服。”几个太医硬着头皮上前。

要说敏夫人没病,他们也不敢,因为敏夫人确实是旧疾发作了;可要说有病,他们又无从下手,这可真让人愁。

“退下。”九皇叔没有为难太医,转央就命人把凤轻尘请来。

“想必她要找的大夫就是你。”九皇叔见凤轻尘拎着药箱匆匆跑来,连忙示意她不用急。

这么多太医大,敏夫人就是想死也死不了。

“没什么大问题就好。”凤轻尘一看就知,敏夫人的病情,没有管家说得那么严重。

看了一眼,屋内一排排的太医,凤轻尘忍不住吐槽一句:有钱有势的人就是闲的蛋疼,一点点小病小痛,也能弄得鸡飞狗跳,不管有用没用,大夫招一堆。丝毫不管,有没有人正等着大夫急救。

凤轻尘喝了一杯水,缓过劲后便拎着箱子,跟管家进了敏夫人的房间。

其他太医都是男子,要隔着床幔,凤轻尘是女子并不要在意这些,直接走到床沿。

敏夫人发丝散乱,鬓角的碎发被汗水打湿了,脸色煞白煞白的没有一丝血色,颈脖处的青筋都冒了出来,似乎疼得很厉害。

见到凤轻尘,敏夫人轻轻地抬了抬眼皮,很快又合上,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夫人,请把左手伸出来。”即使怀疑敏夫人装病,凤轻尘也极认真的检查,智能医疗包在进来前,就打开了。

敏夫人这次倒很配合,素白的皓腕静静地放床边,方便凤轻尘诊脉。

手指轻轻地扣在脉搏上,凤轻尘眉头不自觉地皱起。敏夫人的脉搏很虚弱,时不时就有堵塞之感,看上去确实像是旧疾复发。

可要真是旧疾复发,外面那群太医,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先看看智能医疗包的诊治结果,再说吧。

“夫人好好休息。”凤轻尘诊治完,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直接往外走,面上没有表露一丝情绪。

敏夫人在凤轻尘转身时,突然睁开眼,温柔的眸子闪过一丝冷意,随即又轻轻地合上,好像什么也不曾发生。

凤轻尘毫无察觉,径直往外走,趁无人之际,凤轻尘看了一眼智能医疗包诊治的结果,这一看凤轻尘便笑了。

果然,她的猜测是对的,敏夫人在装病,脉搏应该是故意弄扰,用为混淆太医的视线。

这是想要用病,把九皇叔留在京中?

敏夫这招还真是高,可惜,敏夫人装过了。

既然把她找来了,她一定会成全敏夫人的。

凤轻尘忧心忡忡走了出去,一脸愁容,把外面下人的吓得不轻,一个个不安地交换视线:敏夫人不会真得了重病吧?

九皇叔亦颇为意外的挑眉,却没有主动开口寻问,只有管家上前寻问。

“凤姑娘,我家老夫人的身子如何?”还未册封,管家自然不敢称敏夫人为太皇太后。

一旁等候的太医,也想知道凤轻尘有什么诊断,或者说凤轻尘会说什么。

敏夫人的病,他们这些人或多或少都猜到了一些,只是不敢说罢了。

“夫人的病情很不理想,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凤轻尘一开口,就把众人吓了一跳,旁边的太医更是一脸不解。

这也太夸张,难道真是他们没有查出来?太医也跟着惴惴不安,就是九皇叔亦挑眉看向凤轻尘。

凤轻尘面色不变,丢出一大堆生僻的专业术语,别说管家了,就是太医也被她绕晕了,好半天才理清,凤轻尘每一句话都说得很凶险,可结合在一起,其实就是一个病,那就是思虑过重。

换言之,敏夫人这是心病。

太医松了口气。

管家则完不明白,只知听着很严重,尽职的道:“凤姑娘,还请你救救我家老夫人。”

“夫人的病情,我亦束手无策。大夫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夫人心存死志,恕我无能为力。”凤轻尘一脸为难,眼中流露出淡淡地无奈。

其实凤轻尘并没有撒谎,敏夫人虽然装病,可确实忧虑过重,平时想太多事了,确实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静养一段时间。

“这,这可怎么办……”管家吓呆了,太医们则是一脸佩服地看着凤轻尘,凤轻尘这番话,还真有当太医的料。

他们当太医的,就是一分重的病,说得十分严重,治得三分严重,要不这样的话,怎么能显视出他们的才能。

凤轻尘这招确实是从太医手上学来的,慢慢地扫了众人一眼,吊够了胃口,才不慌不忙的道:“夫人乃是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我们就是下肉灵芝,万年人参也救不了夫人的命。”

“心病?”管家很配合的露出迷茫的样子:“我们家老夫人还有什么心病?她最大的心愿已经完成了。”

管家默默地看了一眼九皇叔,暗示众人,敏夫人天天在嘴边嚷的心愿,就是能见到自己的亲生儿子,现在心愿已了。

“这个……”凤轻尘露出一抹不解的样子,嘀咕了一句:“听说夫人与先皇鹣鲽情深,是不是太过思念先皇所至?”

凤轻尘声音不大,但足够一旁的人听到,立刻,就有太医跳出来,附和凤轻尘的话:“有道理,凤姑娘此言有理。下官也觉得夫人是心病,现在凤姑娘这么一说,下官茅塞顿开。”

其他太医亦纷纷赞道,都认为敏夫人是心病,见到九皇叔,心中已没有别的牵挂,现在一心想念太上皇。

甚至有一个白发老头,直接以权威的口吻建议:“王爷,为了老夫人身体着想,还请王爷尽快送老夫人去寺庙,在寺庙天天为太年皇验经祈福,老夫人心有所托,这样才不会存死志。”

给读者的话:新作者后台,各种不顺…期待完结的亲们不要心急,目测……拿到宝藏后,就差不多了。打仗什么的……不会多写。知道大家不看……

1907出发,策划一场灾难

这老太医实在是太上道,要不是知晓,这是敏夫人主动装病,凤轻尘都要怀疑,这老太医是九皇叔安排的人,特意在这里等着给敏夫人添堵。

有老太医的贴心建议,九皇叔为了敏夫人好,连夜便安排人,把敏夫人送到寺庙去。

敏夫人自然是不肯的,可九皇叔连面都没有见她,她就算有再多不肯,也找不到人说。

“娘娘对先皇一片情深,先皇地下有知,定会心喜。娘娘放心,奴才一定会照顾好王爷,娘娘你不必忧心。”管家的声音很大,不仅将敏夫人那低泣的声音压下,也将周围人的议论声压下。

“娘娘,奴才知道你舍不得王爷。可太医说了,你这是心病,需要心药医,王爷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出事呀……娘娘,奴才祝娘娘早日康复。”

管家一句接一接,完全不给敏夫人说话的机会,敏夫人气得全身都在颤抖,可她又不能当成发火。

她是思念成疾的病人,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自然也没有大声说话的力气了,面对管家信口开河,敏夫人就算有心也无力反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自己被塞上马车,一路高调的前往寺庙。

一路上,九王府下人一改平日的沉默寡言,一个个都很外向,有人问起,就把太医们的集体诊断说一遍,硬是把敏夫人这朵伪白莲,塑造成痴情忠贞的大白莲,因思念先皇,死活要去寺庙,为先皇念经积福。九皇叔之前不同意,哪知敏夫人就病了,而且病得快要死了。

九皇叔没办法,为了敏夫人的生命着想,只好含泪将敏夫人送去寺庙,希望敏夫人能早日康复。

不得不说,敏夫人之前好母亲、好妻子的形象塑造的太好了,再加上太医众口一词,敏夫人高贵、美好的形象,想要摘掉恐怕很难了。

带着东陵好母亲、好国母的称号,敏夫人想要在东陵立足,日后面对九皇叔的事,她就得一退再退,谁让她是好母亲呢。

“太医院的太医们,实在太可爱了。”凤轻尘一想到,临走前,朝她眨眼睛的老太医,就忍不住乐呵。

果然人老成精,那个老太医太懂得审时度势了。

“他是王家的人。”即使不乐意,让凤轻尘知道王锦凌为他她做了什么,九皇叔也不打算隐瞒。

这种事瞒不住,说出来反倒没事。

“难怪会如此配合我。要知道太医院的太医们,个个都小心谨慎惯了,绝不会说出如此肯定的诊断。”凤轻尘心中最后一点怀疑也打消了。

九皇叔抿着唇不愿意说话,凤轻尘对王锦凌的信任,让他心中有些烦闷,再加上明天就要去北陵,今天还有许多事务要处理,被敏夫人耽误了许久了,九皇叔今晚的时间,都要用来处理公务,即使心中仍有不舍,也没有太多时间陪凤轻尘。

凤轻尘也知,九皇叔连夜把敏夫人送到寺庙,后续肯定还有麻烦要清理,自然不会耽误九皇叔的正事,只比太医略晚两步,便主动提出告辞。

九皇叔看着凤轻尘渐行渐远的身影,最终还是将心中的不舍压下。

很快,乱世就要开始,现在的他没有时间,也没有资格儿女情长。

凤轻尘一走,九皇叔就陷入繁忙的工作中,他要确保他不在的这段时间,敏夫人会一直呆在寺庙,不会有人因为她是太皇太后,就把她放出来,让她可以继续给凤轻尘,或者是他添堵。

诚如他之前所说的那样,进去了就别想再出来。

敏夫人可以利用舆论,逼他正名、同样他也可以利用舆论,说敏夫人呆在寺庙,不仅仅是为先皇祈福,也是为东陵积福。

到时候再弄一两个大师,说上几句敏夫人呆在寺庙,于国有利。要出了寺庙,东陵就会出事的箴言。

如果敏夫人执意出来,他不介意制造两起“灾难”。

“给欧阳将军传讯,让他多给楚城半个月的活路。”九皇叔在书房内,朝自己的暗卫下令。

这些人会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到豆豆耳中,中途没有一丝纸质证据。要是他们被人抓住,那么会第一时间,服毒自杀,没有人能从他们嘴里问出消息。

“十二天后,本王要东陵大败的消息传到皇城。”这个命令,是传给远在边僵的宇文元化。

十二天后,十二天后,也就是敏夫人册封大典那一天,东陵战败的消息,亦会传入东陵。

到底是不是真得大败,这一点也不重要,只要给册封大典,蒙上一层阴影,敏夫人在东陵的地位,就会大受打击,再加上大师的箴言,敏夫人估计真得出不来了。

暗卫根本不管,这两个消息会带来多大的震撼,他们只需要听从九皇叔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两个消息传出去。

敏夫人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她以退为进的法子,真得把自己关在牢笼,她的儿子比她想像中狠多了……

别说敏夫人,就是凤轻尘也想不到,九皇叔还有这么厉害的后手,她还在担心,九皇叔走后,敏夫人会不会给她添堵,想着要不要去山东躲两天。

“姑娘……”夏挽一见凤轻尘出来,就立刻上前,在她耳边耳语了几句。

“真的?”凤轻尘讶意地挑眉,嘴角擒着一抹冷笑:“没想到,他还敢找上我。”

蓝景阳的身体,最近迅速衰弱,几病昏迷,经常几天醒不过来。蓝景阳发觉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后,第一时间写信给她,想要她去连城给他治病,或者他来东陵。

蓝景阳现在不敢轻易来东陵,要来东陵必须得到东陵的允许,不然就是违反他们当初的约定,东陵有权杀了蓝景阳。

蓝景阳不是胆大大,而是他曾为了接近凤轻尘,对凤轻尘深入了解过。凤轻尘这个人,有一个很可笑的原则,那就是她医治的病人,不管是不是和她有仇,她都会尽心,尽一个大夫的职责。

凤轻尘曾在凤府门前立了规矩,一直以来都有不少普通百姓来就医,可像蓝景阳这样,捧着千两黄金来医治的人,却一个也没有。

蓝景阳这次,就是钻了凤轻尘这个漏子,拿千两黄金来找凤轻尘医病……

1908大典,没儿子撑腰真苦

除了蓝景阳要上门求诊的信件外,还有一封从连城发来的密封。

密信除了说蓝景阳的身体外,还有连城最近的动态。蓝景阳病后,连城的大权再次落到老城主手里,可老城主似乎有些压不住。

连城几个有权的人,背后似乎都有支持者,在蓝景阳病倒后,便开始争权,连城内部很不稳,处在群龙无首的状态。

“姑娘,我们可以着手,吃下连城。”夏挽的眼中闪着精光,野心勃勃,但这种野心并不让人讨厌,这是对自己实力的肯定。

不得不说,夏挽的提议凤轻尘很心动,可凤轻尘很清楚,她再心动,都不能染指连城。

不管是连城还是邰城,那都是九皇叔未来的领土,凤离族作为皇权的附庸者,是不可能占地为王的,他们不能重蹈前朝的覆辙。

夏挽一看就知凤轻尘想左了,连忙详说:“姑娘,我们不需要动刀动枪,只需要和那些人一样,在连城内部选一个合适的人,扶他上位,然后彼此互惠。”

简而言之,就是在连城找个代言,帮这个代言人上位,然后借他来从连城获利,甚至控制连城。

就如同当年,九皇叔在西陵,扶持谁也不看好的西陵天宇一样,扶西陵天宇上位后,九皇叔就可以借西陵天宇,掌控西陵的政局。

如果是以前,凤轻尘肯定毫不犹豫同意,可现在这么做,实在不划算,要不了几年,九皇叔就会发兵攻打各城,她这个时候费心做这些,到时候说不定连一成好处都收不回来。

凤轻尘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夏挽的建议。

虎口夺食的事,她还是别做的好,即使那只老虎是她的另一伴……

第二日,九皇叔领兵出征,城门处举行了盛世的践行仪式,围观的百姓将两旁挤得水泄不通,耳边全是百姓对九皇叔和王锦凌的议论声。

没办法,场上全都是年过半百的老臣,九皇叔和王锦凌在这一群人的衬托下,异常醒目。

一个尊贵霸气,一个温润端方,两人面对面而站,君臣和谐……

吉时到,大军出发!

九皇叔告别众臣,坐在帝王能做的车架上,带着一万人马,前往北陵前线!

百姓不知朝廷中的斗争,也不知九皇叔此前亲征有何目的,他们只知道,九皇叔为了保护东陵,不顾危险,亲自上战场。

看着九皇叔与大军出发,东陵的百姓不约而同的,喊出:“东陵必胜!”“摄政王必胜。”

“东陵必胜。”

“摄政王必胜。”

……

声音一波高过一波,即使九皇叔的大军只剩下一个影子,这些人依旧热情高涨,不停地喊着“东陵必胜”“东陵万岁”

要不是“万岁”只能用来称呼皇帝,这些人恐怕会喊出“九皇叔万岁”。

事实上,人群中有不少一激动,就喊出“九皇叔万岁”,只是声音太小,被淹没罢了。

王锦凌站在百官前方,看着渐行渐远地九皇叔,唇角轻扬:“还能收买人心,九皇叔这一招还真是一举多得。”

“什么?”声音太小,他旁军的官员一个字也没有听清,只隐隐听到王锦凌发出声音了。

“派人告诉太皇太后,摄政王出发了,让她不必担心,有她在寺庙为王爷祈福,王爷一定大手。”王锦凌想到远在寺端的敏夫人,心情再次大好。

同时一刻,一大早就出城,站得山顶,看着大军渐行渐远的凤轻尘,在心底默默地说道:一定要平安回来!

风吹来,衣袂逆风鼓起,如瀑布的长发也在身后飘起,周身萦绕着离别的伤感,凤轻尘也沉浸在离别的伤感中,可就在此时,站在凤轻尘身后的左岸,没好气地开口:“你到底还要站到什么时候?这风吹在脸上,跟刀刮似的,你不疼我还疼。”

“咳咳……”离别的愁绪,就这么被左岸打散了,凤轻尘回头,没好气地瞪了左岸一眼:“这就走。”

最后看了一眼,只剩下一个虚影的大军,凤轻尘转身下了山,左岸跟在身后,冷着脸嘀咕:“那么多人送九皇叔,也就你一个,大清早的来爬上,折腾人。”

默……凤轻尘后悔了,她应该把左岸丢给孙思行,把凌默带回来了。凌默比左岸可爱多了,至少不会吐槽她偶尔失常的行为。

好吧,她承认天不亮,就爬到山顶等大军出发的举止很愚蠢,可这真不能怪她,她也不知自己中了什么邪,脑子里闪过这么一个画面,觉得很符合此时的情境,她就行动……

记得电视、电影里,这画面都挺美的,为何到了自己身上,就是什么也看不清,还有风刮得脸生痛呢?

对了,还有下山走得脚生痛。

她发誓,下次绝不玩这种浪漫了,一点意思也没有,她吃了苦,九皇叔还不知情。

九皇叔一离京,京城那些被压制的人,又开始蠢蠢欲动,一个个琢磨着趁机给自己弄些好处,想从敏夫人那里下手的,也不是没有。

可惜,九皇叔早就做了防备,敏夫人身边的下人,全部被九皇叔清了,现在留在敏夫人身边的,全部是九皇叔的人。

这些人受命于九皇叔,用心服侍敏夫人,也要把敏夫人变成睁眼瞎,外界的消息半点传不到她耳朵里。

敏夫人醒来时,整个人都懵了,她完全没有想,有一天她会落到这样的地步。她来东陵,可不是为了做一个,在寺庙祈福的老婆子,她是为了东陵太皇太后,或者太后的权利而来,现在……

“我要出去走走。”敏夫人死死压抑心中的怒火。

她现在还要指望九皇叔,不能在九皇叔面前,暴露出自己的真面目。那样,她就真得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娘娘请……”服侍她的人并不拦,只是敏夫人只能在院子里走一走,一旦走出去,暗处的侍卫就估出来,挡住她的去路,门外的小沙弥,也会一脸坚决地拦住她,不让她出门。

敏夫人很想破口大骂,她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待遇,就是当年被逼入宫,也没有被人限制自由,现在这算什么。

死死地握拳,敏夫人告诉自己要忍,一定要忍住,忍到册封大典,她就可以出去了。

这该死的寺庙,她一刻都不想呆!

1909懵了,这世界要疯了

理想很美好,可现实很骨感。九皇叔把敏夫人的路,全部都堵死了。敏夫人万万没想到,她的册封大典居然如此简陋,直接就在寺庙举行……

“这是本宫的册封大典?”敏夫人看着桌上的风袍,终于忍不住,尖锐的开口。

东陵什么时候穷到这个地步了?或者说,东陵上下有多不重视,她这个九皇波叔生母。

“回娘娘的话,前线战事吃紧,国库无银,陛下提倡节俭,以宫中为例,文武百官与天下百姓皆效仿。摄政王知晓娘娘平日里一切从简,可摄政王有令,册封仪式虽不必奢华,但一定要隆重,绝不能委屈了娘娘。”这是宫人的厉害之处,明明是没把敏夫人放在眼里,可从他嘴里说出来,却成为处处为敏夫人着想。

事实上,为了显示对敏夫人的重视,今天的仪式确实很隆重,不仅谢太后率后宫所有妃子来了,就是小皇帝也亲自来,给足了敏夫人的面子。

可这些都不是敏夫人要的,她要得是回宫,做真正的太皇太后,做一个有实权的太皇太后,而不是被关在寺庙里念经的老太婆。

要是这样,她还回东陵做什么。

敏夫人全身都在颤抖,脸上的表情微微有些扭曲,就在太监以为,敏夫人会拒绝出席时,敏夫人却突然平静了下来,像是什么事也没有,温柔地起身,让宫女为梳妆,别耽误了吉时。

忍常人不能忍,好可怕的女人。

太监心里发寒,他们时常和后宫的女人打交道,最害怕就是这种表面无害,心志坚韧的女人,这种女人,最后都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王锦凌在外面知晓此事时,只是笑了一声,让人把这个消息,透露给谢太后。

后宫是女人战场,让女人们自己去斗就好了,他没兴趣陪个女人,玩这种不入流的手段。

敏夫人不会天真的以为,册封大典上,她能漂亮的翻身吧?

这么天真,他会怀疑敏夫人到底是不是九皇叔的亲娘。

不是敏夫人天真,而是她没有选择。为了保持完美的形象,她在东陵,在九皇叔面前,都不能使狠毒手段,只能装无害,装纯良。

册封大典上,是敏夫人唯一的机会,哪怕她没有把握,也要努力一试,不然她不知会被九皇叔困在寺庙多久。

在宫人为她梳妆时,敏夫人已在心中盘算,接下来要如何说服朝中大臣,主动迎她回宫。

一个个计划在脑子里形成,甚至面对后宫妃子、朝中命妇,大臣们要说什么话、用什么表情,敏夫人都一一想好,可让敏夫人没有想到的是,她准备的这些,根本没有表演的舞台。

当敏夫人一身华服出来,当钦天监宣布吉时已到,当王锦凌拿出圣旨,宣读诏书时,一阵跶跶跶的马蹄声传来,肃穆庄严的大雄宝殿,瞬间变得吵闹起来。

“出什么事了?”

“怎么会有马蹄声,禁卫军是怎么办事的?”

……

敏夫人脸色一变,心中暗道不好,一抬头,就迎上王锦凌似笑非笑的眸子,敏夫人一怔,虽然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可终归失了先机。

“报……八百里加急。”

“北陵,北陵破城了……”

骑马而来的传令兵,顾不得这是佛门圣地,哽咽的道:“报……八百里加急。我,我军大败。北陵攻破了玉门关,就要,就要打到皇城了……”

此言一出,大殿炸开了锅。

“什么?北陵打进来了?不是有宇文大人在北陵吗?”

“我军大败?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北陵,北陵人打到哪里了?”

大殿内的官员慌了,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有几个胆小的,直接吓得跌坐在地上。

“出,出什么事?”谢太后在后殿,听到动静,立刻派小太监也寻问,得到答案后,谢太后脸色一变,腾得一下站了起来,此刻的她,充分显示一国之母的威严与从容。

“闭嘴,北陵人还没有打进来,你们怕什么。”谢太后眼神凌厉,凤姿威仪,那些命妇一个个脸色发白,却奇迹得不敢捣乱。

谢太后满意地点头:“给本宫安静地呆着,本宫这就去召大臣商量,安排你们下山。”

谢太后让人把王锦凌召来,王锦凌求之不得,朝敏夫人歉意地行了个礼:“娘娘,事出突然,还请娘娘谅解。来人呀……娘娘累了,送娘娘回去。”是回去,不是回宫,摆明了要把敏夫人留在这里。

“不,我……”敏夫人正想借这个机会,为自己谋一个机会,一个满止慈光的和尚,在这个时候走到众人面前,浑圆醇厚的声音,将敏夫人温柔的声音完全压下。

老和尚一脸慈悲,语气悲凉:“老纳曾告诉过摄政王,娘娘命格不凡,然……娘娘福气太厚,常人受不起。娘娘在庙里抄写经书,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一旦出了寺庙,轻则伤身,重则影响国运。老纳曾告诉王爷,册封大典最好不要办,娘娘福气太厚,不宜再给娘娘身上加福泽,可摄政王一片孝心,便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在寺庙举行,却不想……仍是压不住娘娘的福泽。”

老和尚像是在自言自语,说完后,摇头叹息了两声,便独自往外走,留下一干大臣及敏夫人呆在原地,目瞪口呆……

大师这意思是,敏夫人只能呆在寺庙,以免影响国运?

“娘娘死而复生,确实福泽深厚。”

“大师这话半点没错,娘娘一出现,原本快要输的楚城,又得到了助力,和我们打得胜负难分。”

“好像真是这样,太皇太后娘娘一出现,江南就叛乱了。”

“现在要册封,北陵又破城了……”

九皇叔不在,大臣也没啥好顾忌的,一个个议论了起来,越说越像那么一回事……

敏夫人气得快要疯掉了:“你们胡说,这是阴谋,是有人要算计本宫。”

饶是敏夫人再怎么冷静,这一刻也忍不住了。她好不容易寻到一个翻身的机会,就这么被毁了。要是让天下人知晓,她的出现会影响东陵国运,这些东陵的官员,还有谁会支持她?

“住嘴,本……”

噗……敏夫人越想越气,一个忍不住,一口血飙了出来,踉跄一步,还来不及倒下,就被一旁的宫女扶住。

“不好了,不好了,太皇太后娘娘吐血了。”宫女看似搀扶,实则是紧紧按住敏夫人,让她动弹不得。

“快,快,传太医,传太医……”

“来人呀,来人呀,快来人呀……”

现场一片混乱,王锦凌完全置身事外,根本没有主持大局的意思,带着谢太后与小皇帝,先一步回宫,美其名曰商量国家大事。

至于寺庙里的太皇太后?

估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晓她废了,哪怕是九皇叔回来,有九皇叔撑腰,也很难翻身。

没办法,谁让她会影响东陵的国运。

虽说这种事很玄,不一定准,可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真要因太皇太后而毁了东陵,他们后悔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