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什么玩笑,我继位关他们什么事?他们可曾出过一份力?我为何要赦免他们?

至于有违祖宗礼法?

哪个是我祖宗?

前朝蓝氏的礼法?

那是什么东西,我为什么要遵从?

我皇爷爷的规矩?

我皇爷爷生于寒门,起于微末,你们当初就拿祖宗礼法说事,让我皇爷爷按前朝惯例办,我皇爷爷好说话,不和你们计较,你们还真当自己是个事了……

我堂堂帝国皇帝,为什么要按前朝蓝氏礼法办事?

我堂堂帝国皇帝,为什么要受制于前朝蓝氏的规矩?

祖宗礼法?

我定的规矩,就是礼法!

我说不赦免就是不赦免,谁敢放人!

这群大臣咬着这事不放,并不是真为那些犯人说事,不过是试探我底线,看看我这位新帝行事的风格,日后……

遇到同样的事,他们就可以用同样的手法也逼我,所以我绝不后退半步,半点不妥协。

我和父皇一样,都是强势的帝王,我们独断却不专制,朝臣想要左右我,简直是妄想!

赦不赦免犯人,是我和朝臣第一次交手,以我暂时胜利告终。

之所以说暂时,是因为这群顽固不化的大臣,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去别宫找我父皇告状了,说我任性妄为,没有帝王仁心……

帝王仁心?

那是什么东西?

我被人打了左脸,还要把右脸送上去给人打?

你当皇帝都是圣人,有这么好的气度。

我东陵融睿告诉你,谁敢打我左脸,我就灭他全家!

谁敢打我右脸,我就灭他一族。

帝国皇帝的权威,不容挑衅!

这群朝臣在父皇手底下,当了十几年臣子,依旧不了解我父皇。我父皇强势、霸道,为我独尊,但是……

他从不眷恋权势,更不是握着权利不放的人。

这群人以为,我们父皇一步步夺权皇位,统一四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们都错了……

父皇走到今天,都是被人逼的。

他不成功就只有死。

如我所想,父皇没有理会这些朝臣,对他们跪在别院的事无动于衷,要不是母后心慈,派人对那些大人说:“太上皇已退位,不插手政务,除非江山颠覆,不然发生天大的事,太上皇也不会出面,你们都回吧。”

那群人指不定,要跪个两天两夜的……

这种事他们经常做,当年就用下跪也逼父皇纳妃,可惜父皇那人脸冷、心更冷,别说下跪了,就是这些人全部撞死在大殿下,父皇也不会皱眉。

“母后,你真是太善良了,你就应该让他们跪上个三天三夜,这群人就是这样,动不动就跪在那里请命,以前逼父皇,现在逼我。”奶宝下朝后,就跑到别院来找九皇叔和凤轻尘,这是他最爱来的地方,却不能天天来……

九皇叔和凤轻尘住的别院在城外,这也是为了避嫌,告诉天下人,九皇叔退位了,轻易不会回城内,更不会管朝廷上的事。

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些所谓的老臣要是不合新帝的心,九皇叔也不会出来为他们说情。

凤轻尘还没开口,刚满四岁的小宝,就迈着他那小粗腿,噔噔噔的跑到奶宝身边,仰着小脑袋,一脸崇拜地看着自家哥哥,然后奶生奶气地告状:“皇帝哥哥,母后才不是善良,母后说那些人太吵了,他们在这里吵的鸟都不来了,害得母后又被父皇鄙……鄙什么来着?”

小宝说着说着就忘词,小脑袋一歪,死劲的再想,可想半天也想不出来,整一副快要哭出来的样子……

“皇帝哥哥,鄙什么?”小宝用手笔划着,求救地看向奶宝,大大的眼睛一脸无辜……

小宝这孩子也不知谁,和奶宝的聪明、萌宝的鬼精灵,小宝虎头虎脑的,单纯没有什么心眼,更没有奶宝和萌宝的精明早慧。

九皇叔和凤轻尘怕这孩子被人卖了,只得多教他一些,多疼他一些,就连奶宝也是一样……

“笨蛋弟弟,是鄙视,教你几次都不会,你这么笨皇帝哥哥怎么放心你。”奶宝把小宝抱起来,他现在抱小孩子的动作已经很熟练了。

小宝立刻笑了出来,一脸灿烂:“皇帝哥哥真厉害。”

吧唧一声,在奶宝脸上留下一个口水印,爱干净的奶宝半点也不嫌弃,抱着小宝开始寻问他这几天做了什么……

凤轻尘一脸慈爱地看着奶宝和小宝,心里是满满地幸福,萌宝离开的伤痛,也因为有小宝在而冲淡了不少……

唯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唯愿兄弟和睦,岁岁年年……

给读者的话:

今天没有错!

【番外:095:别想左右朕的人生】

我虽是帝国皇帝,可也是东陵豆融睿,我绝不允许那群臣子,打着为我好,为天下好的名义,左右我的生活……

义父说得很对,不管我表面如何的温润儒雅,我骨子里都和父皇一样,是个强势霸道的男人!

未登基前,我将我的强势、霸道隐藏得极好,哪怕是崔小亭几个与我走得近的,也不知我的本性。

知晓我本性的除了父皇和母后外,就只有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的哲哲与凤谨。

哲哲是我暗中得力助手,凤谨名义上是我舅舅,是我明面上得用的臣子,这两人即使知晓我的本性,也不会或者说不敢多说,因为他们都很清楚,我是一个多么冷酷无情的人!

论起无情,我和我父皇一样,哲哲和凤谨很了解我,他们很清楚我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不敢背叛我!

父皇因为他的成长经历,为了保护自己,只能将自己的强势与无情展露在人前,这才没有人敢犯到我父皇头上,可是……

我不需要如此!

我有强势的父母,我有尊贵的出身,我手握天下人的生杀大权,我将自己的霸道与无情收敛,如同旁观者一般,看戏起戏落……

大臣们的要求只要不过分,一般情况下我都会同意,毕竟我需要这些人办事,我不能把他们都打死,然后自己一个人累死。

可是,有些人就是记吃不记打,见我这个皇帝比父皇好话说,这群人就忘了我初登基时的强硬,居然逼我立后纳妃!

二十?

我承认我确实不小了,是该成家立业了,可这些和朝中臣子有什么关系?

立不立后是我的事,纳不纳妃也是我的事,我东陵融睿的事,什么时候轮到这群老东西指手画脚了?

当然,作为一个圣明的帝王,我没有摆出杀气腾腾的架势,也没有和父皇一样,黑着脸拂袖离去,我只让他们把合适的人选挑出来……

别说,为了嫁入皇家,京城那些贵女们,居然一个个推辞了成婚的年龄,只等我登基立后纳妃,好嫁入皇家……

想当初我母后十八岁未婚,在京城都算是老闺女很难嫁出去了,可现在呢?

居然有一大把十八岁的女子未嫁,就等着让我这个皇上钦点,甚至还有二十,二十二岁仍旧没有出嫁的大家千金。

这些人是多想嫁进宫?

皇后只有一个,难道她们就以为,这个位置一定是她们的吗?

真正是天真的可笑……

好在,王家、崔家、翟家和宇文家没有合适的女子,他们的女儿一到年纪就定了亲,只等十八岁出嫁。

之所以会留到十八岁,还是我母亲说的,女子十五岁嫁人太早,不宜孕育子嗣,所以现如今大部分人家,都会在十四五岁定亲,十八岁成亲。

十八岁还未定婚的,绝对是有企图,而对这些有企图的人,我着实不喜……

名单拿到手后,那群大臣终于消停了,以为我要从中选一个皇后,或者后宫的妃子。我看他们一个个即紧张又期待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这群人不会以为,我和我父皇一样,只会直来直往吧?

我笑着坐在龙椅上,好心情的主持早朝,甚至还夸奖了几个办事不错的大臣。

在朝臣眼中,我虽然好脾气,是圣明之主,但我的要求一向很高,极少夸人,被夸得几位大臣有些飘飘然,我依旧只笑不言语……

下了早朝,哲哲来见我。

他手上是到了年纪,却没有定亲的名门贵子,名单上赫然有苏文航、凤谨,翟小明他们几人。

看样子,皇城不仅大龄未嫁女多,这大龄未嫁的男子也多呀。

“曲哲,你呢?”从头看到尾,也没有看到哲哲名字,我问出来。

没有意外,哲哲那张英俊的脸立刻黑了:“皇上不会以为,这群笨蛋能配得上我吧?”别人不知皇上要做什么,哲哲却是知道……

哲哲还是这么的骄傲与张狂,一如当年。

当然,哲哲有骄傲的本钱。

“这群女人配不上你,那就挑一个能配得上你的。”我发现我真得太善良了,大臣们给我挑一群,哲哲都看上眼的女人,我都没有生气……

“这天下,有吗?”

哲哲再次放狂言,我默默地望天……

这答案,怎么这么熟悉?

好像元希先生这么说过?

翟小明也说过?

还有谁也说过……

太多了,不记得了。

“你们这样,会一辈子找不到妻子的。”我好心劝说,可想到自己的情况,又忍不住叹气……

这天下好女人很多,可是却没有我想要的那个。

我希望,我能像父皇一样,找一个自己喜欢,并且深爱的女人。我不需要后宫三千,我只想要得一心上人,能与我相伴到老,可我知道……

这对皇帝来说奢求,不是每一个人都像我父皇那样幸运,能遇上自己喜欢的女子,并且把她娶到手。

要知道,想娶我母后的人可不少,父皇被我母后看上,绝对是他的幸运。

罢了,罢了,这种事情还是不去想的好,越想我越郁闷。

我示意哲哲退下,开始翻看两份名单,还有他们背后家族的关系,从中挑选我认为,最适合配对的人,至于感情?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去哪找那么多有感情的夫妻,婚前也没有几对男女能见面,感情这种事婚后再培养吧……

我母后曾说过,门当户对的婚姻没有什么不好,至少两人价值观相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相同,而且作为皇帝,我需要管他们有没有感情吗?

两分名单,我数相当,我把文航几个人的名字剔了出来,然后开始配对……

一百对新人,瞬间就配好了,连我自己都忍不住称赞,我果然是英明帝王呀!

将名单甩给了崔小亭,让他拟旨去,今天一定要把圣旨送到这些人家手里,至于上百份圣旨会不会把崔小亭的手写断,这个……

我没时间关心,因为我父皇和母后听到这个消息,把我叫去别院了……

二十五!

父皇和母后给我定了一个期限,他们再给我五年的时间。五年内我要没有遇到喜欢的人,那就挑一个顺眼的女人立为后,然后生个孩子,至于妃子?

父皇和母后对我没有要求,想要就纳,不想就随便,只要我扛得住压力……

这个世间本就如此,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找到与自己心心相印的人,看我义父一生未娶就知道了。

而且,身为帝王能守着一个女人过一辈子的,也只有我父皇了。

“皇帝哥哥,你真可怜。”小宝趴在我背上,一脸同情地看着我,在他的眼中,当皇帝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尤其是现在被逼婚,更是值得同情……

可是,小宝你知不知道,如果哥哥不承担这些,你哪有如今的自由?

我笑了,捏了捏小宝的脸蛋,坚定地告诉父皇和母后:我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我不会任性妄为。

五年,足够了!

如果五年的时间,还不能和父皇一样,找到一个与自己心意相通的女子,我会乖乖立后纳妃,做一个好皇帝……

爱情对帝王来说,本就是奢侈,我父皇是天下最幸运的皇帝……

给读者的话:

奶宝最后一章……总想写写他登基后的事,下一章大公子!

【番外:096:我是大公子,公子无双!】

公子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大公子的长相,大公子的气度,大公子的才华,不需要再多言语,只要说出“大公子”三个字,大家便明了,只要提到大公子这三个人,众人的脸上,就不自觉会露出一抹陶醉的笑……

大公子,最初是王家人这么叫,最初也只是王家的大公子,可慢慢的,大公子成了天下人的大公子,大公子这三个字一出,世人不由自地就想到王锦凌…

王锦凌一出生,就是王家嫡出长公子,没有意外,在王家的精心教养下,他会成为王家下一任家主。

当然,如果王锦凌太笨或者没有慧根,王家虽同样会精心培养他,但却不会把家主重任交到他手上。

那一年,王锦凌在无数王家人的期待下出生了,一出生便是粉嫩精致,不用想也知,未来绝对是一个美少年。

家老太爷对王锦凌疼爱万分,比王父还要喜爱这个孩子。

王家老太爷对这个孙子颇有期待,王锦凌出生后,他并没有给王锦凌取大名,直接要王家上下称为王锦凌为大公子。

王家大公子,王家重点培养的继承人,可是……

在王锦凌满周岁后,王家人发现了王锦凌的异常——大公子看不见!

王锦凌的眼睛没有任何异常,小的时候也没有注意,因为他一样会睁着眼睛四处看,而且听到一点动向,就会“看”过去。

服侍他的下人,还有亲人都没有发现王锦凌有什么不同,直到王锦凌满周岁,越长越大,众人才发现王锦凌看不见……

一个看不见的大公子,一个看不见的未来家主?

王有半数以上的人,已经放弃了王锦凌,让王父与王母再生第二个孩子,一个瞎子是没有资格做王家家主的……

王父与王母虽然心疼锦凌,可也知现实就是如此,王锦凌天生看不见,未来……只怕没有什么未来了。

虽然不舍,可王父和王母还是接受了这个现实,放弃培养王锦凌的打算,准备再生一个儿子,尽心培养,可是…

王家老太爷不同意,在他看来王锦凌虽然看不见,却是少见的聪慧。

眼睛看不见怎么了?

凭王家的财力和势力,还医不好王锦凌一双眼?

王父和王母无奈,王锦凌毕竟是他们第一个孩子,他们也不想放弃,可一个眼睛看不见的人,就是再聪明也无用。

王父和王母还是决定再生一个孩子,王家老太爷管不了他们,失望之余便把王锦凌抱在身边:“锦凌由我亲自教养!”

王父和王母同意,两人把王锦凌送到老太爷膝下,开始准备生第二个嫡子,可是……

他们二人却迟迟怀不上第二胎,王母身体很好,王父也没有任何问题,两人就是生不出来,甚至侍妾也没有孩子出生。

“不会只有锦凌这一个孩子吧?”王父心有不解,而此时已经三岁的王锦凌,已展露出非凡的天赋。

王锦凌看不见,他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可是……

不管什么书,只要老太爷在他耳边念一遍,他就能记住,并且背出来,浅显一些的内容,还说说出自己的见解。

天才!

这不是天才是什么?

老太爷原本只想好好教导王锦凌,不让他因为眼疾而一生平庸,却没有想到王锦凌居然是一个天才。

王家老太爷高兴地忘乎所以,当日便喝醉了,抱着王锦凌大哭:“好孩子,你没让祖父失望,你很好,你真是太好了。你祖母一直盼着你生出,她临合眼还在念着你,你祖母要知道你有如此天赋,一定很高兴。”

“你祖母这些年,一直想要抱大孙子,心心念念地说着,想要亲自教导你,甚至连你的名字都取好了。锦凌,锦凌……是不是很好?可那个“凌”字,却不是你想要就能要想的。”

“可惜你祖母命薄,到死也没有等到你出生。好在祖父还活着,祖父会代你祖母,一起教导你。”

“好孩子,王家家主你做不做没有关系,你父母不要你也没有关系,你有祖父,只要祖父活一天,就会护你一天。”

“好孩子,你一定要争气,完成你祖母的心愿,用你自己的本事,拿到那个凌字!”

“锦凌,我的好孙儿。不管你是不是能看见,不管你是不是平庸,你都是祖父心中的好孙儿,祖父以你为傲。”

王家老太爷抱着小小的王锦凌,思念自己的发妻,也就是王锦凌的祖母。

王家老太爷只是酒后之言,他醒来根本不知自己说了什么,可王锦凌却记得,并且懂老太爷的意思。

生而早慧的孩子不快乐!

王锦凌知道,他父母不是不爱他,只不过他天生看不见,不可能成为王家家主,身为王家嫡子,他父母有自己的责任,他不怪父母。

王锦凌知道,祖父疼爱他是因为祖母,因为他是祖母心心愿愿的大孙子,是祖母到死都想看一眼的王家长孙。

王锦凌知道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的责任,自己知道要怎么做……

学习,不浪费自己的天赋,双眼看不见没有关系,老天忘了给他眼睛,却给了他旁人没有的天赋,不管学什么他都比别人学得快,学得好……

看不看的见,对他来说一点也不重要,他王锦凌即使看不见,也能成为让祖父骄傲的王家的大公子,即使看不见,也能用凌字命名!

王锦凌的世界一面黑暗,他什么也看不见,可他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王老太爷是个博学的人,他亲手教导的王锦凌又怎么会差?

王锦凌越来越优秀,即使年纪不大,可他的表现,王家上下都看在眼里,眼睛看不看得见,对王锦凌来说一点也不重要。

王家重规矩,可又不是那么重规矩,至少王家有不少人都不在意,有一个看不见的家主,只要王锦凌能力强,能统领王家就行。

王父和王母见状,对生第二个嫡子也就没有那么在意了,王锦凌也是他们的儿子,他们怎么可能不疼不爱,王父和王母放弃生第二个孩子的想法,开始专心培养王锦凌,可是……

老天爷就是这么爱开玩笑,在王父和王母放弃时,王母怀孕了,并于九个月后生下一个儿子,没有眼疾、没有任何疾病的孩子……

给读者的话:

我最爱的大公子……写大公子时,也忍不住哭了。

【番外:097:我是王锦凌,君子如玉】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一个健康完好的嫡次子出生,王家那些对王锦凌眼疾有意见的人,又开始冒出来了……

王锦凌不是不好,但如果有更好的,是不是应该培养一个更好的未来家主?

这群人又开始提方式,放弃王锦凌,培养健康完好的二公子,甚至王父王母,也更偏疼这个刚出生的孩子……

于是,王锦凌在王家的地位,又变得尴尬起来,王家上下都在盯着王锦凌,想要知道王家这个小神童会如何,可是……

让所有人惊讶的事,王锦凌完全不受此事影响,年纪虽小可心志却比成人还要成熟,面对父母和王家上下,忽冷忽热的对待,王锦凌宠辱不惊,每日只做自己的事,丝毫不受外界影响。

“此子心志之坚,世间少有,未来不可限量。”王锦凌的表现,得到王家老一辈的赞赏,这些人一至认为,小小年纪遇到这样的事,还能云淡风轻,不受旁人影响,绝非一般人。

像王家父母这一代的人,还在想着培养嫡次子,可王家老太爷这一代人,明显眼光更好,他们认为王锦凌才是值得培养的人。

看不见又如何?

凭王家的财力,什么好大夫寻不到,只要不放弃,大公子总有能看见的一天。

就算一辈看不见也没有关系,王锦凌看不见,可王家能看见的人这么多,这些人都是大公子的眼睛……

王家老太爷已经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培养王锦凌,甚至在嫡次子周岁时,老太爷直接取了一个“寒”字。

王锦寒,一个寒字足以说明,老太爷对这个孩子没有任何要求与期待,甚至是警告王父王母,不宜对这个孩子太热络,也不能太宠,给不切实际的希望。

对这个嫡次子,老太爷的想法就是当成一个贵公子培养。日后能成为锦凌的助手和眼睛最好,要是不能也没有关系,王家不缺人才,嫡次子不能辅佐大公子,他可以再培养一批。

在王家,王老太爷的地位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只不过王老太爷一向开明,极少强制儿女做什么,这是他为数不多的一次,强势的要求王家上下培养王锦凌为未来的家主。

老太爷发话,王家上下不管心里如何想,面上都要做出满意的样子,于是王家开始全力培养王锦凌,把最好的资源向王锦凌倾斜,王锦凌所得到的一切,永远都是最好的……

王家最尊贵的大公子,名副其实!

一般的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变得自大狂妄,这是王家对王锦凌的培养,可何尝不是一个考验。

所有人都在盯着,盯着王锦凌的反应,结果却发现王锦凌根本没有任何反应,王锦凌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外界的一切根本干扰不到他,他心中有目标,他坚定地朝自己的目标努力,外界的言论左右不了他的想法。

王锦凌的表现,一次次让王家人惊艳,一次次让王家人确信,大公子即使看不见,也当得起王家家主的重任。

王家对王锦凌越来越看重,王父和王母见状,也只得放弃培养二儿子的想法,努力与王锦凌恢复原有的关系,同时让兄弟二人打小相处,以便日后兄弟二人相互扶持。

父母的用心王锦凌看得明白,王老太爷担心王锦凌会对父母和弟弟有隔阂,特意挑了一个时机,想探王锦凌的口风。

结果,老太爷还没开口,王锦凌就把老太爷想要的答案,说了出来:“祖父,我知道父亲和母亲也是疼爱我的,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王家好,父亲和母亲没有私心。弟弟是我的弟弟,我会照顾好弟弟的,请祖父放心。”

七岁的孩子,已初露君子之风,待人行事温和如春风,对人对事都秉承君子之道,让人打从心底喜欢。最主要王锦凌言行一致,他是真得能理解王父和王母的做法。

“好孩子。”王家老太爷即欣慰又心疼。

欣慰王锦凌懂事,心疼王锦凌小小年纪,却像一个大人一般,失了童年……

不过,这种事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老太爷眼中,王锦凌是被迫长大,他希望王锦凌聪慧出、出色,可又希望王锦凌能像普通孩子一样,有孩子的童真,可是王锦凌却不这么想……

在他看来,“看”得明白,比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更幸福,他对现状非常满意,他不会有不切实际的奢望,就不会失望,他这一生会很快乐,不用为俗事所扰。

十岁那年,王锦凌得到王家上下的认可,在王老太爷认为,王家已没有什么可以教给王锦凌,五锦凌对王家的感情也足够深,不管发生什么事,锦凌的心里都会有王家,所以……

王老太爷决定把王锦凌送去稷下学宫。

王家不是每一任家主,都从稷下学宫出来的,但每一位家族在十五岁后,都会去名校求学。

为了增长见识,为了看外面的世界,更多的是为了结交同窗好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在知名院校求生的学生,不说出身,才识品性一般都不会太差,,在这个圈子,王锦凌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和的朋友。

人是群居动物,王家家主也需要朋友,王家家主找朋友,不需要利益往来,他们交朋友交的是心……

王老太爷就本着这个想法,把王锦凌送去稷下学宫,希望王锦凌能在稷下学宫,找到谈得来的朋友,这样他就不会孤寂了。

要说王家上下,谁对王锦凌最用心,非王老太爷莫属,王锦凌虽然待每一个人都差不多,可待王老太爷是不一样。

王老太爷虽然是在安排王锦凌的人生,可他的用意并不全是为王家着想,更多的是为王锦凌着想。

王锦凌虽然不认为,自己需要朋友,可王老太爷的好意他却没有拒绝,只略作思考,便决定前往稷下学宫求生。

那一年王锦凌十岁,比王家历任家主都要早离开王家,可王锦凌却没有一丝惊慌与不安,对未知的稷下学宫,王锦凌也没有一丝好奇与期待,在他看来不过是换一个地方学习。

大公子!

不能用看普通孩子的眼光来看他,大公子是一不样的……

【番外:098:他是王锦凌,惊才绝艳!】

才子风流复年少,无愁高卧不公卿。

稷下学宫招收学子非常严格,能进入稷下学宫的学子,不仅才识不凡,人品更不是不能差,像王锦凌这种有眼疾的学子了,稷下学宫建宫数百年,还不曾招收过一个……

历来,不是没有身有残疾,却才华横溢的学子,可稷下学宫从来不招,甚至长相凶恶的人,稷下学宫都不会招收。

不是稷下学宫以貌取人,而是相貌也是入仕的要求之一,稷下学宫对学子的长相要求,只是五观端正,并不是非俊美不收。

王锦凌双眼无法视物,连稷下学宫第一关都过不了,不过王老太爷在这里取了个巧,稷下学宫并不要求学子说,自己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所以王老太爷并没有明说,只让人带王锦凌去稷下学宫报名,然后参加稷下学宫考试。

王锦凌的眼睛看不见,但他双眼灵动有神,而且数十年在黑暗的日子中,王锦凌早已习惯了,他平时行走、与人交往,根本不受眼疾的影响。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王锦凌是个瞎子……

最主要,这样一个钟灵毓秀的人,没有人会相信,或者愿意相信他是一个瞎子。

他们王家没有隐瞒,稷下学宫的人看不出,他们王家大公子有眼疾,这能怪他们吗?

王锦凌很顺利的通过了稷下学宫的考核,走在一众学子间,只有十岁的王锦凌,依旧夺目耀眼,凡是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将目光投向他,甚至有不少学子,还会特意停在原地,只为欣赏王锦凌的风采……

王锦凌眼睛看不见,可并不代表他对外界一无所知,他知道有许多人在“看”他,可这些和他有什么关系?

王锦凌丝毫不受外人的影响,脚步不疾不徐,从容不迫,脸上的笑容始终淡然如风,小小年纪已隐有名士之风,让人不由自主将目光放在他身上……

“此子不凡,老夫欣赏。”稷下学宫几位大儒看到这一幕,眼中闪着欣喜的光芒。

说这些人肤浅也罢,说这些人只注重外貌也罢,不管什么人,面对相貌堂堂,气度不凡的人,总是忍不住会多看几眼,甚至心生好感……

再说,这些大儒看重的,并不是王锦凌的好相貌,他们更多是看中了王锦凌的气度与风华。

只一眼,这群大儒就知道,王锦凌的气度与风华不是普通人家能教出来,也不是只识几个字的劣童会有的……

腹有诗书气自显,常年浸淫在书海里的人,一举一动自然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更不用提王锦凌不仅仅是相貌堂堂,而是长得极其出色,再配上他出众的气度,和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清贵,这群大儒要是不注意到他,那才叫奇怪呢。

“那个少年是谁?”王锦凌不知,已有不少大儒在打听他的身份,准备考校一番,如果才识不差,能入他们眼的话,他们不介意收这样一个出众的少年为亲传弟子。

大儒的亲传弟子,和稷下学宫普通学生,自然是不一样的。

稷下学宫每年怎么的也会招收百来人,可能成为大儒亲传弟子的,每年不过一两个,可以想像这些大儒招收亲传弟子有多么严格。

王锦凌的身份并不难打听,很快这些大儒就知道,那个气度不凡的少年,是王家嫡长子,王家未来的家主。

“去,把他的试卷拿来。”

像普通学子的试卷,这几个大儒是不会看的,但王锦凌是例外,他们想要看看王锦凌才学如何……

才学是他们招收亲传亲子,最重要的标准,凌驾所有条件之上。才学不过关,任你出身再好、品性再好,长得再好,这些大儒也是不会收的。

很快,王锦凌的试卷就被呈了上来,还未看内容,众人就先被这一手好字给惊艳了:“小小年纪,就有了风骨,好字,好字。”

而等他们看完后,一个个忍不住叫好:“好文章,好才华,王家有此子,可再兴百年。”

这样的赞美,可不仅仅是高,而是非常高。

“老夫人要收此子为弟子。”开口说话的是稷下学宫现任宫主,其他几位大儒见宫主开口了,只得打消收弟子的念头了。

宫主不论是才学还是名声,都在他们之上,最主要宫主至今还未招收弟子,王家大公子能入他的眼,比跟着他们更好。

大儒的品性还是值得认可的,他们并不因宫主抢走一个好弟子而不满,他们打从心底为王家大公子高兴。

稷下学宫的宫主,要招王家大公子为弟子,自然不能走一般的程序,很快就有稷下学宫的人,找到王家人,说是宫主见到王家大公子,甚是欢喜,想要见一见。

这话说得含蓄,王家上下却明白,他们家大公子是入了稷下学宫宫主的眼,说不定有机会拜宫主为师。

王家上下一个个高兴坏了,陪王锦凌来的一个伯伯,更是高兴的手脚不知往哪里摆,唯有王锦凌,他面色如常,好像稷下学宫宫主要见他,和普通人要见他没有什么区别。

在王家上下催促王锦凌快去时,王锦凌含笑点头,说了一句:“容我换身衣服。”

从头到尾没有表现出一丝激动与紧张,而受他影响,王家上下也冷静了下来,然后一个个为自己的反应羞愧。

他们不是没有见过大场面,只是一时听到宫主召见,太过惊喜,才会如此失礼。

王锦凌只是重新换了一件普通的衣裳,并没有因为宫主召见,就大张旗鼓的焚香沐浴更衣,让来请他的先生,大赞王锦凌沉得住气……

王锦凌随着引路的先生,去见稷下学宫宫主,还有一同想要见见他的大儒们。

王锦凌虽然看不见,可他并不怯,落落大方的行礼问好,待到宫主说让他坐时,他也不曾隐瞒自己的眼疾,坦荡的说道:“宫主,我眼睛看不见,还请宫主说一下椅子的方位。”

王锦凌从来不隐瞒自己的眼疾,但也不会见人就说,我王锦凌看不见,他不需要用眼疾来博同情,除了略有不便外,王锦凌从不认为,他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可是……

王锦凌却不知,他这一番话,把稷下学宫几个大儒惊成了什么样子……

给读者的话:

好让人心动的大公子呀!

【番外:099:公子无双,无人能及】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稷下学宫的宫主,和那几位大儒听到王锦凌话,一个个傻眼了,直接失礼的张大嘴巴,宫主更是吃惊的直接问了出来:“你的眼睛真得看不见?”

不像,完全不像。

那双眼明明灵动有闪,眼中温润的笑,他看得清清楚楚,这哪里像看不见的人。

可事实就是如此,王锦凌的眼睛看不见,他是一个瞎子,虽然没有人愿意用瞎子来形容王锦凌,可事实却是如此……

“你眼睛看不见,怎么还来考稷下学宫?”宫主那叫一个痛心,那叫一个失落,他为王家大公子可惜,他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给这个少年。

这样的一个少年,眼睛怎么就看不到呢?

他要能看到,该是何等的风华无双,该是何等的惊才绝艳。

这样一个少年,真得让人痛惜,恨不得以身代之。

“我眼睛看不见,并不表示我不如常人,稷下学宫以才学取胜,我相信我能考上。”王锦凌说得平淡,没有一丝不满,也没有一丝骄傲。

“你眼睛看不见,以后如何学习?”这才是最最让人痛心的地方,可是……

这真得是问题吗?

王锦凌面色如常的道:“我十年前如何学习,以后自然也是这样学习。”这群人以为,他之前什么也没有学?

他真要不学无术,哪里会自取其辱地来考稷下学宫。

呃……众人一时哑口无言,他们这才想起,王锦凌之前写的文章,充分表明此子才学不凡,根本不受眼疾影响,可是……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犹豫不绝,有几个大儒想要劝说宫主,虽然此子不凡,可毕竟眼睛看不到,要收这样一个弟子,着实不适合。

可是,众人看宫主一脸沉思的样子,知道宫主自有定论,他们也就不再多说了。

事实上,宫主确实很纠结,他真得不知道要不要收下这个弟子,他爱惜对方的才华,看重对方的品性,可眼疾一事却让他不得不多不想……

王锦凌似发现了对方的为难,眉头轻蹙,想了想还是开口道:“宫主,各位先生,学生虽有眼疾,却不会给旁人增添麻烦,学生只求在稷下学宫读书,如能入稷下学宫不甚感激。”

至于拜师一类的,他不奢求,他知道自己的情况。

对旁人来说,看得越清越痛苦,可对王锦凌来说,看得越清他活得越自在,他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更不需要旁人的同情……

王锦凌坐在那里,室内沉闷的氛围根本影响不到他,从容自在犹如在山野之间,清贵高雅又似在宫殿。

宫主越看越纠结,如果此子不是瞎子,他根本不需要多想,就是抢也要把此子抢在名下,可现在……

宫主想了半天,最后只好叹气道:“你可愿意跟在我身边?我得空时可以指导你一二。”虽不是收为弟子,却也是愿意亲自指导的意思。

师徒关系是一辈子的事,像宫主这样的人要收学生,不仅会教导王锦凌才识,还会教导他做人做事的道理,为他引见旁人,为他铺路……

说句不好听的,宫主对自己的学生,不会比对自己的儿子差,学生代表的也是他的脸面,宫主不得不谨慎。

王锦凌知道自己的情况,宫主厚爱他还有什么好推拒的?

他再好,也是一个瞎子。

“学生愿意,多谢宫主厚爱。”王锦凌起身行礼,一丝差错也没有,完全不像其他眼睛看不到的人……

宫主心里那叫一个不痛快,听到王锦凌叫他宫主,更是觉得别扭:“我虽没有收你为弟子,可也算是你半个先生,叫我先生即可。”

“先生。”王锦凌从善如流,不喜不悲,这一表现让众位大儒甚是满意,甚至有几个特别喜爱王锦凌的大儒,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对宫主道:“宫主,王家大郎是一个可造之材,虽有眼疾却不妨碍他学习,比之常人更甚三分。依我之见宫主不如将其带在身边,一年半载后要是满意,就收为弟子,若是宫主到时候还不愿意收其为弟子,老夫不才,愿收他为关门弟子。”

关门弟子,也就是最后一个学生了,日后不再收弟子,必将会悉心教导王锦凌。

“学生多谢先生厚爱。”不管如何,有人如此欣赏自己,王锦凌都应当道谢。

“不成,不成……我对此子也甚是看好,宫主要是不收其为徒,我也可以收起为徒。”

有人开了口,其他人便堂而皇之的抢了起来……

他们不好和宫主抢,还不能和同僚抢不成?

王锦凌此人,身上就有这么一种特质,他能轻易得到他人的好感,尤其是读书人,几乎没有人能讨厌王锦凌。

非是刻意,而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气度,就能让这群读书人喜欢,尤其是年长的大儒,更是怎么看王锦凌怎么喜欢,尤其是……

王锦凌入学后,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坚韧的心志,更是让一众大儒万分喜爱,稷下学宫几位讲师,几乎无人不知这个年龄最小的学子。

王锦凌在稷下学宫如鱼得水,虽有几个学子嫉妒王锦凌,偶尔会口出恶言,拿王锦凌的眼疾说事,王锦凌也是一笑置之,但是……

好说话并不表示好欺负,如果只是说王锦凌的眼疾,王锦凌是不会在意的,毕竟人家说得是事实,但要扯上其他的事,王锦凌却是半步不退。

他不屑用眼疾博同情,更不会因为眼疾而愤世嫉俗,非要出人头地一类,他何必在意人说?

他与人为善,秉持君子之风,并不是软弱可欺。

行事温和,遇强更强,这才是王锦凌……

短短三个月,王锦凌在稷下学宫就风头大甚,隐隐成了众学子之首,即使有眼疾,也抵挡不住众学子对他的佩服。

有眼疾怎么了?他们这群健康的人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有眼疾的王家大郎……

要知道,王锦凌可是同批入学学子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可他却是以头名考入稷下学宫,当初他的试卷被张贴在稷下学宫大门口……

更不用提,王锦凌入学当天,就受到宫主和学宫夫子们的喜爱,甚至可以得到宫主和几位大儒亲自指点。

王锦凌绝对是稷下学宫的风云人物,这样的人崇拜他的人有之,嫉妒不屑的人也有之,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王锦凌一步一步展露他的才华与天赋,那些原本就崇拜王锦凌的人,则更加崇拜他了,而那些看不起王锦凌的人,则……

【番外:100:公子如玉,美人芳心】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一个个偃旗息鼓,再不敢挑衅生事。

不是他们不争,而是……

他们根本争不过!

连个瞎子都争不过,这怎么能叫人不气馁,而更让人气馁的事,王锦凌明明什么也没有做,偏偏在学宫里就有一批拥护者,甚至比他们年长的师兄们,也对王锦凌这个最年纪的师弟爱护有佳……

他们针对王锦凌,早期王锦凌还会搭理他们一下,让他们戳羽而归,可到后面……

王锦凌根本不用出手,他的拥护者们,就能把这群人讽得无地自容。

拼学识,拼不过一个瞎子。

拼家世,拼不过一个瞎子。

拼人缘,还拼不过一个瞎子。

这让人如何不气馁?

他们倒是不想放弃,可当三个月后,宫主宣由收王家大郎为亲传弟子时,他们这群人还能如何?

别说宫主了,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儒都看不上他们,他们拿什么和王锦凌比?

服气了!

不服王锦凌的人,这个时候也彻底的服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