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承认,乐平说中了她的心思。

敏彦在年前便已私下嘱托辛非整理名单,恐怕那时孙家就被惊动了。算算日子,只要派去的人动作够快、骑术够好,一个月内应该能从漠南到京城打个来回。但孙歆确实是被人“扔”在孙府门口的,而且据说还险些冻死,这么一来,孙家好像又能脱开干系了。

是孙家或不是孙家,二选一本是件简单的事情。可一旦众多疑云覆盖于上,真相就难以探寻清楚。

其实乐平也大概猜出了一些不好明讲的事实,为此,他特意帮了敏彦一回。奏劾孙歆的同时,顺便观察孙家对孙歆的回京是不是真的完全不知情。

而这么做还有一个妙处:迎头痛击,打对方一个猝不及防,不管是孙家也好,其他人也罢,但凡想利用孙歆成事的,只要乐平这个奏折先递给了敏彦,他们势必自乱阵脚。

但无论如何,在试探这一环节中,乐平还是难以避免地给了孙家一个可供利用的机会。这对原是“内定人选”的温颜来说,不啻是个巨大威胁。

“陛下,微臣以最行之有效的借口奏劾了孙歆,若他很快就经孙家安排而位列于采贤名单之上,那就请陛下尽量为您所中意的人铺平道路吧!”

在心中综合过各方面因素之后,乐平认为所有可疑的矛头全都指向孙家,因此他巧妙地提醒了敏彦,让她事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敏彦皱了半天的眉毛现下几乎要拧成一团。

她打心眼儿里不想把温颜那番必会击败任何拦路虎的郑重誓言告诉乐平。她总感觉,如果孙歆真对抗上了温颜,那么他们两人谁输谁赢,绝对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毕竟孙歆在文武两方面都算不上“天下第一”,超过他应该比较容易。

抱着对温颜的期待,敏彦推出了又一本奏折,开始和乐平商量起从今年春季便要开始进行的引水工程。

这原本不该由吏部过问的,敏彦此举无非是想广泛征求各家意见。

乐平心知肚明:女帝陛下为了维护心上人的面子,真是不辞劳苦又不着痕迹呢!

敏彦与乐平进行严肃的“君臣对话”之前,探得一些风声的温颜便已经决定远离他们。省得又有人说他还没晋升皇夫,就先冒出干政的苗头。

抽空就想跑到熙政殿去串门子的如意,碰巧在御花园里遇见了他。

“耶?温颜?都这个时辰了,你还不紧随敏彦身边,在这里赏什么花呀?”他大为好奇,“和敏彦吵架了?也不像啊……哦!我明白了,你一定是已经知道乐平奏劾孙歆的事儿了!想避嫌吗?”

温颜笑道:“殿下果真料事如神。”

如意嗤了好大一声给他听:“这么言不由衷,太假了!”

“不,我确实是在夸奖殿下。”温颜笑了,为如意那明显在努力让他高兴的逗趣语气而发出了真心的笑容。

虽然未与敏彦成亲,但太后娘娘和如意殿下一直都将他视为亲人,言语间也充满了亲切——尽管美中也含不足,自己有时候会被太后娘娘“无端”戏弄,有时候又会被如意殿下“无故”仇视——总之,还是亲切的时候多。

温颜正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小心思,忽然就听如意说道:“今天天气不错,难得你我有闲,不如一起在这院子里散散步、赏赏花?就当是陶冶性情了嘛!”

温颜答应了他的邀请:“恭敬不如从命。”

正月还没行远,因而御花园内并无争奇斗艳的景象。唯几片迎春与山茶早发花于群芳,墙角又有数枝梅花独吐芬香。

温颜与如意漫步其中,似也无甚可看之处。

转了几圈,如意叹了叹,终是忍不了感伤地说道:“一旦敏彦大婚了,我这个做哥哥的,就要搬到宫外去住了吧!唉……本来我能在宫里赖这么久都没被赶出去,多亏敏彦的默许,早些决定离开也好——这里原就不属于我啊!”

所以他才频繁登门?

温颜有些理解如意最近所做出的那些反常举动了。

出了宫,有了自己的府邸,那是表示认可。但对于不想离开亲人的如意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悲哀。宫里每个皇子在成年后都会被遣到宫外开府,如意算是一个例外。他没有接受任何封号,出宫的事自然也就推迟再推迟。

敏彦的大婚,却成了催促他出宫建府的一道符咒。

“不过呢……”如意笑了起来,“别看我和敏彦兄妹相称二十余年,该迷糊的时候我照样迷糊,尤其是敏彦长大后越来越心思难测。单是这个‘联姻’,她就能整出好几个花样。说为了江山宁愿牺牲一切的人是她,说不同意其他人入宫的人也是她,不知她到底在想些什么。”

温颜思量了一会儿,确定如意是想从自己这里找寻答案,于是他尽可能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在她眼中,与漠南的联姻和与孙家的联姻所代表的含义完全不同。殿下有没有考虑过,孙歆生在本该服从于敏彦的孙家,那敏彦为何要向他们低头,纳他进宫?联姻就一定是最好的办法吗?唔……我觉得她应该就是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温颜的想法没错。

在接下来的敏彦与辛非的对话中,他的猜测得到了间接的证实。

乐平刚离开没多久,辛非就请求觐见。敏彦不知他是来做什么的,因此就宣他进了殿。

结果辛非是来当说客的。

辛非很为难,目的很明确:“陛下一言九鼎,而现在孙歆又被奏劾,暂时丢了官,您要怎么安排他呢?”

敏彦挑眉反问道:“那辛大人觉得朕该怎么安排他?”

“当然纳入采贤名单……呃,是最好的办法之一……”辛非识时务地改“必须”为“或许”,软化了语气中的强硬。

“如果朕反对,辛大人又要用什么来劝服朕呢?”敏彦忆起乐平那意味深长的提醒,突然间想听听辛非在同一事情上是否抱有与乐平不同的看法。

“啊?陛下不同意?!”辛非讶异,以至于他脱口说出了埋藏心中已久的心里话,“可是,只要孙歆进宫,对陛下那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呀!”

说完,他就惊觉不对。

但既然说出去的话等于泼出去的水,收也收不回来,那他只能亡羊补牢了:“其实微臣的意思是……哎,反正吧,哪怕陛下您明摆着忽视他也没关系吧?历来后宫多怨……夫,就是说、就是说……”

敏彦无比和气地说道:“没有人规定朕非要以纳皇夫为手段彰显自己的天威,诚然,联姻无疑是所有手段中最迅速的一种,但同时它也是最不稳固的。”

“极是、极是……”辛非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

敏彦益发可亲:“辛大人,也许今天您会因为朕的决定而摇头惋惜,可朕从来只为这大好江山妥协,所以朕自会用其他办法来弥补不想联姻的缺憾。”

“啊,啊!是的,是的……”辛非只觉得自己现在呼吸有些困难,他这回是真猜不透这位女帝的心思了,“那么陛下是想……微臣懂了,孙大人,哦不……孙歆如今是待罪之身,不宜归入采贤范围。”

“怎么可能呢?”敏彦重重地吐出一口气,似笑非笑地看着辛非,“辛大人还是没领会啊!朕刚才只是说,‘如果’朕反对。”

“微臣知错。”辛非知错就改,“其实孙大人还是有资格登上采贤名单的,微臣这就去会同户部尚书大人,进行更改。”

“嗯,还有呢?”敏彦笑着冲他摇了摇手中那份弹劾孙歆的奏折。

“啊?啊!当然,这种事情只会发生一次,微臣保证下不为例!”辛非连连点头,“否则,各地适龄官员都会忙着找人弹劾自己的,不应该,这很不应该!”

敏彦满意了。

但辛非告退后,她却在心中坚定地想道:“我一定要让他们明白,并不是任何事情都能通过联姻就可以解决的!”

帝王无情

孙歆醒得很早,比御医估计的时间都早了一天。

但清醒不等于脑子和嘴巴得以一并运转。

当他好不容易恢复意识、又能勉强张嘴说话后,除了喝水吃饭,他第一个要求就是让人以最快的速度将已进宫当值的小叔父“请”回来。

孙正告了半天的假,尽可能拖拉地回到了孙府。

迎接他的,是侄子横空甩来的怒目相向。

“解释!”孙歆用硬邦邦的两个字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极度不满。

孙正搓了搓手,艰难地咽下差点呛得他说不出话来的口水。

他小心翼翼地避开孙歆的攻击范围——虽然他知道依孙歆现在的力量,可能连一支最轻的飞镖都扔不到自己这里。

“那啥,如果我告诉你,你已经被人奏劾了……嗷!你怎么还有劲啊你?!”孙正防备不及,被孙歆手里的“暗器”伤中。

孙歆很阴郁地看了他一眼,“谁干的?”

“什么谁干的啊?哎哟,我的新衣服嗳……”

孙正心疼地用袖子擦了擦自己刚刚换上的衣袍,暗褐色的药汁与残渣在衣襟上印下了一副泼墨大写意。在他身前的地面上,还工整地陈列着药碗的遗骸。

“别想敷衍我,是不是爷爷派您去把我带回府的啊,叔、父、大、人?”

孙歆倚在两个竖着排放的枕头边,肩上披了件短罩衫,病体有恙之下,他散发出的气势明显不会让孙正产生压迫感。可是孙正知道他的倔脾气一旦犯了,就再难制止他寻求答案。

所以孙正一改以往的随意,也没再管自己的衣服。他捡了个凳子坐下,尽量挑选不太刺激人的方式,对孙歆说道:“确实是老爷子叫我把你带回来的。哎,不许急!先听我说完!”

“……你说。”孙歆的额头几乎要暴起青筋,却依然忍住了想找人算账的冲动。

叹口气,孙正在侄子隐忍不发的表情中继续道:“年前我们刚得知陛下将要选秀的时候,老爷子在屋里憋了整整一夜。然后他告诉我,这次陛下的选秀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认为陛下一定还有其他目的:一方面使温颜雀屏中选这件事变得合理,一方面又能清理掉威胁到温颜的人选。譬如说吧,辛大人家的四公子,文武双全,对诗、骑射皆不在话下,此番他也因符合要求而在名单之中。那么你认为,温颜和他究竟谁更有机会获胜呢?”

“不分伯仲。”孙歆用最公正的态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对,不分伯仲。既然陛下早已认定了温颜——啊,关于这点,你大可不必沮丧,谁让咱们敏彦陛下就是不喜欢比温颜强百倍的你……别砸茶碗!”

孙正惊喘,抬手挡住了来自孙歆的第二轮攻击,“呼,总而言之,老爷子的意思是,就算这次的‘采贤’有人能胜过温颜,这些人最后也会败北,因为这样才方便陛下实行她的计划。”

“我才醒没多久,头晕得很,你长话短说。”

“我这不马上就说到重点了吗?”孙正瞟瞟一提敏彦就顿失耐性的某人,“陛下的采贤其实只是顺水推舟,为礼王府上的小郡主做个大媒。因此,即使有人赢过温颜,也会被压制在温颜名后,陛下不会允许任何人超出她的掌控。所以呢,万一有不长心眼的家伙拔了头筹,那他只能屈居第二,等着去当人家小郡主的夫君了。不过若是你去,就算你输了都没人相信。毕竟你已经是孙家最出色的孩子了。”

“这和爷爷命令你把我带回京城有什么关系?我记得我根本就不在陛下开出的条件范围内。”孙歆头更晕了,他感觉自己还没完全理清自家爷爷的思路。

孙正奇道:“我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你还没明白?”

孙歆烦道:“你也知道自己很啰嗦?”

“好吧,我就直接告诉你。”孙正放弃了迂回作战,也放弃了让孙歆自己去领悟,“你不是被奏劾了么?一经弹劾,你就要在罢官后交由刑部等候审查了,你敢说你现在这样不符合条件?老爷子的意思是,你一去,凭借咱们孙家的名气,陛下也得思量思量她是否可以暗做手脚,再加上你本身具备的能力,温颜恐怕就得不到他想要的了。除非陛下愿意打破誓言,同时接纳两位皇夫,否则温颜势必得自贬出宫。”

孙歆明白了。

爷爷想让他去争取一个皇夫的位置——至少是两个皇夫中的一个。

“要是我失败了呢?”孙歆不得不考虑另一个可能性。

“失败?”孙正裂开嘴巴,将老爷子的原话奉送给侄子,“那退而求其次,咱们孙家将会迎来一位郡主媳妇。”

“二话不说就把我敲晕了带回京城,害我险些被冻死在雪地里。没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不说,又被人奏劾……这些,只为了攀上一门好姻缘?”

最初的气愤过后,孙歆心里竟只剩下了无奈和悲凉。

孙正笑道:“老爷子机关算尽,你好歹应付一下。反正你输了也有借口。”

孙歆疑惑道:“什么借口?”

“被丢在雪地里呆了一整夜,大病初愈、头重脚轻、应变无力、眼花耳鸣……你还愁没借口?这不多得是嘛!”孙正提供馊主意。

孙歆眯眼:“这么说来,我还要感谢叔父大人的鼎力相助,帮我逃过一劫?”

孙正谦虚地挥手:“哪里哪里,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孙歆没理会他,只低头想了片刻,复又问道:“那我被奏劾之后,已经被划入陛下的采贤名单了?”

“没错。听说还是陛下亲自授意的。”

“哦……”

看了孙歆半晌,孙正忽然说道:“咱们孙家延续到现在,真的已经足够了,不需要你再做无谓的牺牲。与礼王府联姻虽好,你……”

“这不是牺牲。”孙歆两肩微微一动,然后他认真地盯着自己摊在被子上的双手,“焉知我就一定输给温颜?”

孙正一叹:“可帝王无情啊!”

孙歆沉默了好久,难堪地别开了头,“她不是无情,而是把所有的情都投放在一个人身上了。”

“那你就更不该去尝试。”孙正起身,严肃地走到孙歆面前,几乎将窗外照在他床边的光线全都挡死,“这是场没有输赢的比试。”

“没有输赢我才想尝试。”

孙歆低头,表情隐藏进了阴影里。不可否认,老爷子确实厉害,因为他已经动摇了。

正月过去,滞留在景泰殿的采贤名单返还于熙政殿。

某天,如意在熙政殿的御案一角找到了这份名单,好奇之余,他问敏彦:“你那采贤名单,我能再看看吗?”

敏彦大方出借,还保证道:“随你想看多久都行,不弄丢就没事。”

看到最后一个名字,如意偷偷地飞了眼敏彦,见后者未曾觉察,他就又顺手把奏折翻到前面,看到了最前面的名字。最后与最前之间虽然隔着二十几个人,但真正有机会的,其实也只有这两个人。

最前一个的温颜,与最后一个的孙歆。

用奏折遮住了脸,如意笑得贼兮兮:“敏彦,皇父帮你留下了将近一半,你有没有仔细挑拣?名单早看过了吧?来,跟皇兄说说,你更希望选谁进宫?”

“皇兄决定吗?”敏彦文不对题地问道。

“我当然没法决定你的皇夫了。”

敏彦对如意那副有心打探的嘴脸熟视无睹,她批完一本奏折,又拉出下一本。

“既然皇兄没法决定,问了也没用。皇兄还是先好好想想京城哪个地方比较适合建府吧!近几年没有居住在京城的官员告老还乡,所以皇兄别再对‘靠翻修旧宅而得到王府’这个目标抱有奢望了。”

经敏彦这么一说,如意立即想到这个关系到自己日后住处的重大问题了:“是啊,好像真没人告老呢……”

“朕猜你只顾四下寻找旧宅,根本就没考虑其他。”

敏彦太了解自家皇兄的本性了。凡在京城供职的官员,府邸一般都建得比较体面,低价购买他们的旧宅,然后稍微花费一点小钱整理一番,就能拥有一座令人满意的王府。这么占便宜的好事,她的如意皇兄怎么会错过呢?

可惜,偏偏就是没人告老。而那些被调往外地的官员,个个都舍不得把京城的好房子卖掉,专等着敏彦哪天忽然想起了他们,再把他们从外地调回京城。

“怎么办……”如意陷入思考。

敏彦转移话题的目的达成,笑眯眯地建议道:“姨母前几天托舅父给朕带了个口信,说她马上就搬回苏府去了,原先住的几排房子也还挺好,问你想不想要。”

依皇兄的小气劲,恐怕就算她把一片空地白白划给他建府,他都有意见,不如随便给他找个地方窝着,他愿意翻修就翻修,愿意扩建就扩建。

“咦?是苏叶姨母么?”如意愣了下,“但是,苏叶姨母原先住的地方,紧挨着苏府啊!”

“怎么,不合皇兄的意?”敏彦惋惜地摇头,“那就算了,过几天舅父进宫,朕拒绝就是了。就目前来看,京城也只有苏府附近有几片空地,既然皇兄不愿毗苏府而居,朕也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如意纠结。

咳咳,说句大不敬的话,谁不晓得“那个苏府”净出怪人?太后娘娘和她的妹妹苏兰夫人嘻嘻哈哈,尚且还属于正常人,至于其他人嘛……一品夫人家世成谜,姑且不计。父亲苏清号称老苏鬼,儿子苏台号称小苏鬼,这一老一小就足以让全京城的官员都退避三舍,更别提还有位行事作风比兄长更像父亲的小妹苏叶。

或者,该称她为刑部的影子大人?

反正他如意是没本事也没胆量去做苏府的邻居。

可……

“姨母家到底有多少排屋?”如意难掩兴奋。

敏彦乐了:“谁知道。不过姨丈生财有道,想来也不该住得寒酸。”

“……皇妹,下次请一定记得要让我见见姨母。”如意视死如归地说道。

“这好办。”敏彦微笑着,使出了最后的、也是最为有力的一击,“而且姨母还说,她的这座‘小’宅子,就当是庆祝你终于出宫的礼物了。”

“啊?皇妹你不早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