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该怎么做呢?父亲如今被郑氏迷惑,觉得她不懂事,不喜欢她,祖母亦是如此。她也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依靠,也就是说,在这个家里,她是孤立无援的。

“大小姐,昨儿史太君派人过来问了你的病情呢,说是今日给你送些药来。”奶娘王氏坐在床边一面做针线,一面轻声言道:“等大小姐病好了,一定亲自去史老太君那儿谢恩。记住了?”

昙华听了这话,眼前一亮,登时便是笑起来——谁说她是孤立无援的?错了,史太君虽然不在这府里,可却是她的后盾!史太君可是真真疼她的!

史老太君是她的亲外祖母,自从她母亲死后,若不是这位外祖母还时常过问几句,只怕郑氏苛待得更加厉害一些。若不是她毕竟是李家的姑娘,李家无论如何也不会将她交给史家,只怕史老太君早就接她去了史家过活了!

郑氏回去之后便是打发了一个丫头过来伺候昙华,自然,是先嘱咐过的。这个叫柳穗的丫头,是郑氏院子里的二等丫头。

柳穗到了昙华的院子,昙华冷眼看着,倒是的确和先前的云升是不同的,性子看着和气许多。态度也是恭敬些。横竖,让人挑不出一丝错就是了。

柳穗生得极好,瓜子脸,大眼睛高鼻梁薄嘴唇,腰身柔软纤细,就连声音也是好听。十足十的美人胚子。

昙华只扫了一眼,便是笑起来:“柳穗姐姐真漂亮。”

柳穗淡淡笑了:“多谢大小姐夸奖。”神色却是不动,显然并不放在心上。

昙华也不多说,只是含笑看着。想了想又问:“朝华可大好了?”当日朝华和她一起跌入池塘,也是病得不轻。不过听说是大好了,她也出不去门,也没人替他打探消息,所以知道得也并不清楚。

“好了。只是还有些咳嗽。”柳穗恭敬的答道,神色十分平和。

“那就好。”昙华点点头,笑得很是灿烂。她尽量的让自己看着和平时没有异样,可是藏在被子里的手指,却是紧紧蜷缩成拳头。只要提起这个名字,她便是不由自主的涌出愤怒来。甚至,忍不住想,若是朝华就这么死了,该多好?

只是她明白,朝华被郑氏保护得好好的,根本不可能因为风寒就死了。所以,她只能忍。朝华如今,只是一个五岁的小丫头,她有的是机会。

想着想着,昙华怯怯的看了一眼柳穗,迟疑着开口问道:“那父亲是不是很生气?祖母呢、?为什么父亲和祖母都不来看我?”上一世,为了这个,她的父亲李恪非和祖母周老夫人可是对她很是不满。那么这一世呢?是否也一样?

第四章 转变

昙华可怜兮兮的样子落在柳穗眼里,柳穗不禁生出了一丝怜悯来,神色也和先前不同,轻声叹了一口气道:“纵然是玩闹,大小姐也不该将二小姐推进池塘。老爷和老夫人很生气。大小姐好了以后,去认个错吧。”

昙华垂下眼睛,掩饰住眼底的情绪,轻轻的点了点头,面上神色仍是怯怯:“嗯,多谢柳穗姐姐提醒。”

柳穗没有再说话,出去做事去了。

昙华这才缓缓的抬起头来,嘴角一抹笑容,却是有些悲凉。她以为,她既然重生了,或许事情会有些不一样。父亲李恪非,说不定会对她不同,而周老夫人也会对她不同。可是……看来是她痴心妄想了。

她推朝华下池塘?呵呵,真是可笑!明明是朝华非要她下去池塘替她捞绒花,二人拉扯下才滚下去,可是现在却成了这样!当时旁边站着那么多丫鬟婆子,却是没有一个替她辩解一句!是了,那都是郑氏的人啊!呵呵,真是……可笑。

这样荒唐的事情,李恪非和周老夫人,竟然都相信了。试问,她一个七岁的女童,哪里来的那样恶毒的心思?推自己的妹妹去池塘?!

想来,接下来的事情发展,也和上一世差不多吧?

昙华心中仔细回想着,眸子里慢慢的漾出一片清冷霜华来,面上却是缓缓笑了,笑得灿烂,笑得无邪。

中午刚用过午饭,史太君果然派了人过来,只是没想到却是她的二表哥魏云墨。当看见魏云墨的时候,昙华几乎是愣住。魏云墨此时已经十一岁,眉目之间已经和上一世十分相似,只是还显得稚嫩些。

上一世,魏云墨同她一起被诬陷,后来如何她是不知道。不过心中对他,却是始终有份愧疚。

“二表哥。”昙华张嘴轻唤,声音都微微带着颤,而才一开口,眼泪也是禁不住的滚滚而下。然而心中,却是欣喜的。

她这么一落泪,登时让魏云墨慌了神,连手足都是无措起来:“表妹你怎么了——”

奶娘王氏在一旁看着也是讶然。忙上来哄道:“大小姐这是怎么了?见了表少爷该高兴才是,怎么的好好的反而倒是哭起来了?”

昙华摇摇头,用帕子擦去眼泪,破涕为笑:“我这是高兴的,看见二表哥,我高兴。我没事的,奶娘和二表哥不用担心。”顿了顿见魏云墨站在那儿手足无措的样子,不由扑哧笑出来,道:“二表哥快坐吧。站着做什么?”

奶娘王氏这才回过神来,忙张罗着魏云墨坐了。魏云墨当然不是一个人来的,一起过来的,还有史太君身边的大丫头云珠。

云珠手中提着一个包袱,伸手递给奶娘王氏,笑道:“这是老太君让我带给表小姐的东西,妈妈收起来罢。”

奶娘王氏忙收了,笑着让云珠也坐,云珠忙摆手:“哪里有奴才和主子坐在一起的道理?”

昙华笑起来,看着云珠甜甜道;“云珠姐姐快坐吧,在我这里,可不分这些个。云珠姐姐伺候外祖母辛苦着呢,坐一坐又有什么的?二表哥你说是不是?”说着歪着头看向魏云墨。

魏云墨连连点头称是,心中却是有些纳闷起来——这个表妹,可往日有些不同了。可是表妹还是这个表妹,到底是哪里不同,他却也是说不上来。

不仅是魏云墨,就是云珠也是有些迷惑的打量了昙华一番,自然,只是暗地里。

昙华也不介意他们的目光,只是笑着看向魏云墨,“二表哥今儿没去上学?还是天冷了想偷懒,所以才跟外祖母请了这个差事过来看我?”

魏云墨一下子窘迫起来,伸手摸了摸头,心虚道:“我只是关心表妹你罢了。怎么样,你身子可好些了?”最后那句话问得急,分明是想转移话题。

昙华也不说破,笑眯眯的看着他,点点头应了:“自然是好多了。二表哥回去之后,跟外祖母那儿替我磕个头吧,就说我劳外祖母担忧了,是我的不是。等我大好了,再去跟外祖母亲自赔不是。”

魏云墨倒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的讷讷的点头应了。倒是旁边的云珠听了这话笑起来:“老太君知道表小姐好了心里不知道多高兴呢,哪里会气恼?老太君说了,若不是不能见风,她早就打发人接了你过去养病了。如此也好,等你大好了,再过去也是一样的。老太君可想表小姐了。”

昙华连连点头,心中却是涌出一阵阵的温暖来。史太君是真的关心她呢。当下笑道:“我也想外祖母呢。等我好了,就打发人过去告诉外祖母,让外祖母接我过去!”

魏云墨点点头,也是温和的笑起来:“好,到时候我让母亲给你做你最喜欢吃的茉莉糕。母亲也担心你,让我问你好。说让你好好养着身子,乖乖吃药。”

“二表哥替我回去向舅母道谢。”昙华笑着说着,心中是真的开心。外祖一家对她都极好,以前是她糊涂,现在她不会了。这样的情分,她自然是该珍惜。

几人说笑了一阵,魏云墨便是起身告辞,昙华心知肚明他是想去找玩伴,便是也不挽留,只让他回去一定记得替自己向舅母和史太君问好。

待到人走后,奶娘王氏这才打开了包袱,看着里头几样正用得上的名贵药材,并一封银子,登时落下泪来:“还是史太君疼大小姐。”

昙华看着那些东西,眼底也是一阵湿润。史太君知晓她在家中的日子不好,所以才特地封了银子过来。这是贴补她们的意思。

看着奶娘将东西收好,昙华只默默下定决心,自己这一回一定要倾尽全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此又过了几日,昙华的身子便是渐渐的越发好了起来。只是却也始终缠绵着,并没有大好。昙华心知肚明这是为什么,却也不说破,仍旧只是乖乖的喝药,耐心的等着郑氏接下来的动作。

这日是初一,按照规矩,一家人是要一起吃顿饭的。所以纵然昙华的身子没有大好,却也是被打扮了一番,往周老夫人院子里带过去。

本来奶娘王氏想要跟过去,可是柳穗淡淡道:“还是我去吧,奶娘要给大小姐熬药呢。”

王氏也就不敢再争辩,乖乖的让柳穗跟着去了。只是心中到底有些不安,担忧的看向昙华。王氏心中明白,这些日子老爷和老夫人都没有过问一句,怕是还气恼着。这个时候昙华过去,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昙华看得分明,微微一笑柔声道:“奶娘放心,我会照着奶娘说的,跟父亲和祖母磕头认错的。”

奶娘王氏愣了愣,虽然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教导过她这样的话,可却也没往深处想,只是点点头,笑着送昙华出了门。

柳穗一路拉着昙华进了周老夫人的院子,郑氏和朝华已经是到了。朝华依偎在周老夫人的怀里,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周老夫人看着朝华笑得十分宠溺。

而郑氏坐在下首处笑得温婉,整个画面看上去十分和谐美好。只是,昙华的到来,似乎破坏了这样的和谐画面。

见了昙华进来,周老夫人面上的表情沉了沉,笑意也是收敛几分。郑氏转过头来淡淡的扫了一眼,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随后便是低下头去专心致志的看自己涂了口蔻丹修剪得圆润的指甲。

昙华却是视若无睹,没有丝毫畏缩,径直走到周老夫人跟前,稳稳当当的行礼,脆生生的请安:“祖母。”

周老夫人看着昙华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凝滞的请安动作,以及面上一直坦然的神色,微微挑了挑眉。只觉得这个孙女病了一次,倒是长进了不少。当下也就没有为难,让昙华起了身。

昙华又向郑氏请安。郑氏自然是不会刁难,笑着伸出手来一把将她扶住:“好孩子,你病才好呢,不用这样多礼。”

昙华抬头看了一眼郑氏,对上郑氏虚伪的目光,微微一笑后退一步依旧将礼行完:“母亲,礼不可废。况且我已经大好了。”顿了顿扫了一眼郑氏依旧平静的脸,继续言道:“我病了这些日子,让母亲费心了。”

郑氏笑盈盈的扶起昙华夸赞:“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只是这样的夸赞,是否真心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周老太太却是有些满意,赞许的看了一眼昙华,难得的夸赞一句:“的确是懂事了不少。”

昙华听着,面上却是没有露出得意的神色,淡然而谦虚:“祖母谬赞了。”说完也不等旁人再说什么,上前一步拉起一直盯着她的朝华攥紧的手,愧疚道:“妹妹可大好了?我听说妹妹好了,这才放下心来。那日是我不好,姐姐给你道歉。”

此话一出,登时屋里所有的人都是一片愕然的看向昙华。要知道,在之前昙华可是一直不承认这件事情的!可是如今……

郑氏眼睛微微一眯,一抹冷笑稍纵即逝。随后清了清嗓子便是要开口——

第五章 静养

郑氏眯着眼睛,清了清嗓子后开口蹙眉道:“昙华,你这是怎么了?前几日你不是还说你没错?我知道你怕老夫人罚你,可是小孩子也不能如此。你放心,有我在必然不会冤枉了你。你妹妹还小,说不清楚也是有的。”

这话听着像是在替昙华说好话,可是实际上呢?昙华看了郑氏一眼,漆黑的眸子里,倒是淡然一片。

可是偏偏郑氏却是被这一眼看得有些莫名的不舒坦起来。总觉得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昙华随即低下头去,“母亲,的确是我不小心的。先前我以为我若是不小心的,也就算不得是做错了。可是后来奶娘告诉我,即便是不小心,错了也是错了。所以,我今儿特地向妹妹道歉来了。”这番话自然不是该一个七岁的小女孩随口能说出来的,不过这样一说,别人自然不会起疑,只当奶娘王氏教导得好。

果不其然,周老夫人听了这话,便是点点头:“你奶娘说得极是。昙华,你是姐姐,本就该看顾妹妹。没有看顾好妹妹反而让她受累,自然是你的不是。”

“祖母说得极是,是我的错。”昙华倒是十分爽快,直接便是承认了。这个时候,辩解是绝不会有用的。因为所有人都认定了,这件事情是她的错不是么?辩解只会让人觉得她在撒谎,到时候更没有好果子吃。

以前她不懂这个道理,所以不被人喜爱。现在么,自然是不同了。

郑氏见周老夫人发了话,倒是也不好再说什么,当下也是点点头。露出笑容来,却是十分大度:“这件事情都过去了,就不必提了。”

昙华笑着看向郑氏,只见郑氏一脸可亲和蔼的样子。若是不知道的,必然不知郑氏其实是她继母。

周老夫人见了郑氏这样懂事,自然更是高兴,当下笑容更是和煦了几分。

然而郑氏慈爱的看着昙华,却是话锋一转:“只是昙华这身子……哎,怎么的就是不见好?都是看同一个大夫,吃一样的药,怎么的朝华早就好了,昙华却是——”

郑氏看着,是真的担心有着急。

昙华微微低下头去,轻声嗫嚅:“让母亲费心了。”她生病之后瘦了一大圈,以前的衣裳穿着有些大了,加上这样的神态,自然是惹人心疼怜爱。

周老夫人难得爱怜的看她一眼,放柔了声音:“她是你母亲,担心你也是应该的。不过你这身子,是有些弱了。”

郑氏点点头:“可不是,听说当年姐姐生产的时候就很艰难,必然是那个时候就吃了亏了。大人和孩子都是……哎。”轻叹一声之后,正是甚至掏出手绢来按了按眼角,面上的悲痛怎么也是遮掩不住。

提起这个,周老夫人也是难得的默然了起来。这件事情不是什么好事,提起来自然都是不痛快的。

昙华的头更加低了几分。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她倒是没有多少印象了。那个时候,她都还没有记事。不过听说的确是因为生产时候落下了病根,所以熬了一年就实在是熬不住撒手去了。

昙华忍不住有些恍惚的想——若是自己亲生母亲还在,或许今日便是全然不同的局面吧?再或者,自己或是有个哥哥或者弟弟,至少处境也不会如此艰难。

不过这些都也只是一瞬间的恍惚罢了,昙华很快便是抛开了这些杂念。现实就是现实,改变不了,所以也不必去想那么多,反而徒增烦恼和伤心。她是没有兄弟依靠,可是她也不会就此认输。

郑氏,到如今也是没能生下一个儿子哪。

对于这个,昙华倒是真的十分庆幸。正因为没有儿子,所以郑氏也不得不小心翼翼。若是郑氏有了儿子,只怕郑氏的气焰就是不同了。甚至对周老夫人,怕也是没有这样毕恭毕敬了。

但愿,郑氏最好一辈子都别生下儿子才好。昙华衷心的祈祷着。

不过郑氏这会子提起这个,自然不是只为了感慨一番。昙华心道,郑氏必然还有后招呢。或许,郑氏接下来要说的话,就是她心中猜的那个?

正想着,郑氏已经是开了口:“我听说,这娘胎里带的病或是天生的体虚,可不能马虎,一定要好好养着才行。”

周老夫人深深的看一眼郑氏,有些不明白这个媳妇到底卖什么药,不过这话听着也没什么不对,于是便点点头。

郑氏心底微微犹豫,不过在看见昙华的时候却是蓦然又下定决心,咬牙言道:“我听说有好几家有哥儿或者姐儿身子不好,都是送去了庄子上静养,后来倒是真的好了。所以我想着——是不是——”郑氏看着周老夫人的眉头骤然拢起,当下便是不敢再说下去,只得住了口。

周老夫人盯着郑氏,眼神里微微带了些恼意。送去庄子上?庄子上那样偏僻,如何能去?历来只有犯了错的才会被送去庄子上!明着是静养,可是却是思过去了!这郑氏,到底是什么意思?

郑氏心中蓦然一虚。她自然不可能是真的想让昙华静养,而是想……眼不见为净。

昙华自然也明白郑氏的意思,当下心中倒是有些古怪——没想到还真让她猜到了。郑氏今儿拐弯抹角的,还真是想说这件事情。不过……是不是太早了一些?如今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这个时候将她送走,可是不大好看的。

别说是周老夫人,就是李恪非也不会同意才对。不管怎么说,她总是李家的嫡长女。让人知道了这件事情,不知道背地里如何议论呢。

不过郑氏既然提起那自然是想到了这些,当下虽然心中有些怕了,可是面上却是纹丝不动,依旧一副慈母的样子:“庄子上清净,吃食这些也是新鲜,人也单纯些。再说了,只养几个月或是一年半载的,也就接回来了。权当是让昙华散散心了。”

昙华心中暗暗点头,郑氏这句话听着还像样子,怕是周老夫人会心动。

果然,周老夫人在听了这句话之后,面上神色倒是真缓和了几分,只是看样子仍是有些顾虑:“这大过年的……天也冷,她身子还没好利索。我看还是算了吧。”养在家里也不费事,何必送去庄子上?再说了,这么多年都过去了,谁也没亏着她不是?

照着周老夫人的看法,这件事情最好还是作罢。单说外头议论这件事情,就不大好。

郑氏却像是没听见周老夫人后头那句话,只微微一笑:“可不是?现在冬天天冷,也不适合动身。再说了,真要去也还要准备一番。庄子上虽然有宅子,可是真要去住也要翻修什么的。我想着,现在决定下来,我就让人准备着,明年开春天气好了,也就能动身了。老夫人看呢?毕竟,我也是想昙华身子好起来不是?”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周老夫人若是拒绝了,倒像是不为昙华考虑了。

周老夫人想了想,倒是没有立刻决定,反而看向昙华:“昙华,你怎么想的?”

昙华微微一怔,倒是有些诧异。抬起头来看向周老夫人。她还真没想到,周老夫人竟然会问她的意见。不过……她就是真反对了,又有什么后果?

昙华这么一看周老夫人,周老夫人倒是皱了皱眉,只觉得昙华有些木然。七岁了,怎么还像是什么都不懂似的?这幅木头的样子,谁能喜欢?

昙华自然是看见了周老夫人眼中那丝不喜。当下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拂去犹豫,毅然点点头道:“全凭祖母和父亲的意思。母亲也是为了我好,横竖不会害我。”说完,还朝着郑氏笑了笑,一如往常那般。让人瞧不出半点异样。

周老夫人点点头,也懒得度费神,挥挥手对郑氏言道:“就这样吧,你问问恪非,他若是同意了,你就着手准备吧。若能养好身子自然是好的。不过你也照应周全,可不能让她受了委屈了。”

郑氏再周老夫人显得有些警告的目光下,微微低下头掩去心头的不痛快,信誓旦旦的保证道:“老夫人放心,我对昙华也像亲生女儿一样,哪里舍得让她受委屈?”

周老夫人点点头,不再说这件事情。郑氏也是十分有眼色的将话题转移了开去。

而昙华心中却是明白,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她回去之后,就可以准备着去庄子上的事情了。父亲李恪非那头,是绝对不可能反对的。李恪非一向不管家务事,又认定郑氏是大度温柔的,绝不会可待自己的长女,所以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的异议。

留在周老夫人屋里陪着一处用了午饭之后,周老夫人便是挥手道:“好了,你们两个去玩吧。我还有些事情要和你们母亲商量。”

眼看着就要过年,事情多着呢。虽然明着是郑氏管家,可是真正的大事上,郑氏还是要听周老夫人的。

于是丫头们便是带着昙华和朝华退了出来。临走的时候,郑氏嘱咐丫头:“好好看着大小姐和二小姐,若有什么,仔细你们的皮!”

昙华看了一眼郑氏,心中自然明白郑氏是什么意思。郑氏心疼自己的女儿呢。至于她么,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第六章 周老夫人

李恪非果然是没有反对郑氏的提议。于是昙华年后去庄子上“静养”的事情便是定了下来。

奶娘王氏当天在昙华回去之后听说了这件事情,登时说不出话来,怔神了许久,才咬牙道:“这是什么意思?姑娘再怎么也是李家的嫡长女,怎么能送去乡下?这以后……”说着说着,眼圈儿都是红了。

昙华伸手握住王氏的手,轻轻言道:“奶娘,庄子上也很好。祖母说,只静养一两年,大好了就回来了。”虽然她心中清楚,这一呆,肯定不只是两年,可是这个时候也只能这样安慰王氏了。

王氏摇摇头,什么话也没说,只缓缓的昙华伸手搂紧了:“姑娘放心,奶娘一直陪着姑娘。”

昙华重重点头,眼圈儿也有些发酸。奶娘王氏对她而言,不仅仅是奶娘了。至少,比郑氏更像是母亲。这份情谊,是旁人无论如何也比不得的。李家若还有什么人一心一意为了她,那么必然是王氏,绝不会是其他人。

现在王氏陪着她受苦,将来,她必然会让王氏过上好日子。

好半晌王氏似乎都还没缓过来,昙华轻轻的从她怀里挣出来,柔声建议:“奶娘,我想去拜见外祖母。如今我大好了,该去给外祖母请安的。”

王氏点点头,也忙擦了泪笑起来:“可不是?姑娘不说我倒是疏忽了。是该去,该去。”王氏面上笑容多了几分,因为她心中盘算着,若是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史老太君,史老太君一定会阻拦的。那样的话,昙华也就不必去乡下了。

毕竟,昙华虽然是李家的嫡长女,可是若是在乡下那样的地方长大,怕是将来说亲不好说。乡下虽然清净,可是到底不是久留之地,教养也好,条件也好,都跟不上城里。

王氏心中盘算着,当下便是张罗起去魏家拜见史老太君的事情。

昙华自然知道王氏心中的盘算,当下也不多说,任由她去了。其实,史老太君纵然是可以留下她在城里,可是到底不能时时刻刻护着她。再说了,如今两家仍然在走动,可是到底不算联姻了。史老太君名义上是外祖母,可是到底不好太插手李家的事情。

所以,她宁愿出去避祸。等个一两年,她也大了,到时候情况又会不同。如今她年岁小,也没个能力自保,所以呆在家里也是危险重重。

奶娘王氏对于去魏家几乎有些迫不及待,当天晚上就准备妥当,又亲自去回了周老夫人,只等第二日就过去。

如今魏家声势显赫,高出李家许多,所以周老夫人也不愿意失去走动,当下自然是不会阻拦,反而备了礼让带过去。

至于郑氏——郑氏自然是不乐意的,可是却也没办法。史老太君有两个儿子,一个去了京城里做官,一个是当地的刺史,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而李恪非呢?也没个兄弟什么的帮衬,虽然是个知府,可是却也不得不忌惮一些。要知道,刺史是专管督查,若是人家一本奏章上去,李恪非就要伤筋动骨。

而郑氏的母家,却是不够看了。郑氏嫁过来之后没多久,她兄长就去外地做官了,哪里还能帮衬她多少?

若不是这个缘故,郑氏也不会一直隐忍了。

第二日昙华便是起了个大早,奶娘忙前忙后的同柳穗帮她收拾利索,又拿出见客的衣裳出来要给她穿上。昙华看了一眼,却是不肯穿。只道:“就穿那件鹅黄的吧。不穿这件。”鹅黄的衣裳是去年做的,如今穿已经有些短了。不大合身。

今年郑氏就给昙华做了一件冬天的衣裳,这换洗上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奶娘有些为难,轻声诱哄:“好姑娘,这衣裳穿着有些小了,不穿这个。”不然让人看了,岂不是要笑话?

柳穗在旁边低着头,并不开口。这几日下来,昙华已经发现,柳穗并不是个多言的,凡是都不会轻易开口。这样也好。没仗着是郑氏派来的人,就指手画脚。

昙华仍是摇头:“就穿鹅黄的。”

最后奶娘王氏到底还是没有扭过她,还是给她穿上了鹅黄的那件衣裳。柳穗当时目光闪了闪,最后却仍是没有开口。

虽然要出门,不过昙华却仍是要先给周老夫人请安的。今儿要出门,所以奶娘王氏和柳穗都跟着,甚至连小丫头青梅都跟着一起。青梅现在不过才五六岁,平日里也只做些粗活,并不在跟前伺候的。

可是说来心酸,昙华身边如今除了每个院子配的扫洒婆子,身边也就这么三个人了。

说起来现在比前几日要好得多。柳穗可比云升强多了。至少干活勤快,人也温柔些。虽然不知道心里是怎么样的,可是横竖面上总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