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家呆了这么半个月,醉秋也算是对李家有些了解了。醉秋觉得,昙华在李家最大的威胁,就是郑氏。

醉秋看着笑得一脸天真懵懂的昙华,心中默默的想:不知道郑氏知晓了这件事情之后,会是如何反应?

醉秋想道了,昙华自然也是想到了。不过昙华并不担心——周老夫人既然下定决心要压一压郑氏,自然不会让郑氏有什么可以发落她的机会。

有周老夫人的庇护,郑氏就只能忍气吞声。就算郑氏能笼络住李恪非,也是不能违逆周老夫人的。李恪非对于自己的母亲,可谓是言听计从。大约是因为从小李恪非就是在周老夫人的教养下长大的缘故。

有些事情上,李恪非几乎可谓是十分没有主见。所以昙华便是只一心讨好周老夫人,只要有周老夫人坐镇,郑氏就翻不出浪花来。

若是郑氏为了这个闹起来,那才好呢。到时候必然郑氏是讨不到好处,又要生一肚子的气。

说完了醉秋的事情,昙华便是说起朝华来:“妹妹的禁足要结束了,祖母也不生妹妹的气了吧?我瞧着这些日子母亲寝食难安的,想必是为妹妹忧心呢。”

这些日子郑氏的确是寝食难安,但是不仅仅是因为朝华,更是因为林姨娘。林姨娘已经留着李恪非足足有半个月的时间了,郑氏怎么会不着急?

相对于郑氏的焦灼,昙华却是觉得心情极好。

周老夫人却是并不接话,只笑着问道:“元宵节要到了,你可想了怎么玩了?要不要我让人带你去庙会上逛一逛?等元宵节过完,就要给你们请夫子了,到时候可是不得闲了。”

昙华闻言顿时一喜,抬起头来惊喜的看着周老夫人:“果真要请夫子了?我也能上课了?”

周老夫人看着昙华这样高兴,到时候有些被感染了,笑着点头:“可不是么?我难道还骗你?”

昙华便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笑起来。不过却仍是高兴的——多学一些东西,将来总是有用的。更何况,她心中还一直盘算着……

正说着话,就见许嬷嬷捧了帖子过来了,笑着跟周老夫人回禀道:“魏家三少爷派人送了帖子过来,说是元宵节想要邀请咱们大小姐去看庙会呢。”

周老夫人接过帖子看了一回,倒是心情十分好的样子:“看样子是魏家三哥儿亲自些的帖子,这个字虽然还不算极好,却也是很有风骨了。”

昙华也凑上去看,点点头:“的确是三表哥写的。”说完只是期盼的看着周老夫人。庙会,她自然是想去的,元宵节这日的庙会和灯会,以前她也是小时候去过一回,后来大了就不能去了。如今魏云墨下了帖子邀请她,她自然想去。

看着昙华巴巴儿的样子,周老夫人笑起来:“也好,你们表兄妹感情好,常一处玩玩也好。”顿了顿又嘱咐:“只是也别净往人堆里钻,庙会上乱着呢。”

“嗯,到时候我去庙里给祖母祈福,保佑祖母长命百岁,父亲早日升官。”昙华笑着奉承,那副娇憨的样子让人看了,明知道是奉承也是舒坦的。

说笑了一阵子,周老夫人倒是想起了一件事情来:“嗯,长孙家那头让人送了东西过来,有些是专门给你的,还有些特产和布料什么的,你也挑些回去,特产可以送些给你三表哥尝尝,料子做衣裳。”

长孙家,也就是魏修然死之前,替昙华定的亲。因为隔了太远,不在一个地域,所以也不能常常走动,故而只逢年过节的送东西来。

“原本东西年前就该到的,不过因了一场暴风雪断了路,所以迟了些。”周老夫人笑着解释了一句。

长孙家对昙华如此重视,自然值得人高兴。

说起长孙家,昙华的心情便是有些低沉下来——长孙家,她并不愿意提起。甚至连想也不愿意想起。

“让妹妹先挑吧。”昙华笑着言道,将情绪藏得极好,可是一旁的醉秋看着,却是有些怪异——怎么突然之间,就觉得大小姐的眼睛没有方才明亮欢快了?虽然面上还带着笑,可是总觉得,却不似方才那样真心高兴了。

要是可以,昙华倒是真不想收下这些东西。不过,朝华知道了,必定会抢罢?那就索性给了朝华又如何?

周老夫人却是觉得十分欣慰:“难为你想着你妹妹。”心下又想,若是朝华将来也有昙华这样懂事乖巧,那就省心了。虽然是继室所出,可是也必然能说个好婆家。

不过顿了顿周老夫人又道:“这是给你的,自然你先挑。”将来是昙华嫁过去,自然该昙华挑选这些个东西,如何能本末倒置?

昙华只得应了。丫头们便是捧了一些事物过来让昙华挑拣。

东西并不是什么贵重的,但是却都是这边没有的一应特产,倒是也是稀罕的物件。最珍贵的是一篓子苹果和一篓子的香梨,这段时间这边却是吃不到的,纵然有,也都是秋天的,不如这个鲜亮香甜。

昙华是最喜欢吃这些水果的,到底还是留下了一些,自然,也给周老夫人等人都分过了的。这些东西虽然是送个给她的,她却是不能独享的。好在送得也多,不至于不够分。

看着昙华并不贪多,周老夫人自然是越发喜欢,心中暗自点头自然是不提。

昙华挑完了东西,已经是要用晚饭了,周老夫人便是吩咐将饭菜摆在屋里,留昙华一起用了。

用饭之前,郑氏却是带着朝华过来了。朝华被关了一段时间,看着老实乖巧了许多。只是看着昙华也在,朝华便是有些微微的不乐意。

不过昙华并不在意,反而她一直在心中琢磨另一件事情——如何退婚。

第四十三章 献计

用了晚饭,周老夫人便是让众人都回去。昙华便是和郑氏等人一同告退出来。

出院子,郑氏便是看向昙华,面上虽然带着笑,可是语气却是有些不善:“怎么最近都不过来请安了?”

昙华抬头看着郑氏。郑氏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周老夫人亲自说了昙华不必过去请安,这会子特特的提起来,无非是想要让她难看,说她不尊长辈罢了。若是她面子薄,那么自然就会再度被拿捏,以后依旧去请安。

昙华朝着郑氏微微一笑:“母亲误会了,祖母说母亲忙着,又体恤我身子不好,特许了我早上别来回的跑。况且,我也想着,母亲每日那样迟才去祖母那儿,必然是因为太忙的缘故。所以,我替母亲先过去给祖母请安,不是两全其美?母亲觉得呢?”

郑氏皱起眉头,语气有些个不痛快:“我不过说了一句,你倒是弯弯绕绕的说了一大堆。”

昙华却不等她说完,便是笑着一派天真的开口:“母亲可看到那些东西了?是长孙家送来的,母亲觉得可还好?”

郑氏自然是知道长孙家的,正是因为知道,所以她只得悻悻的住了嘴。长孙家如今蒸蒸日上,眼看着是要强过李家许多了,昙华将来是要嫁过去的,到时候若真是利用长孙家的关系来对付她,那可是得不偿失的。

郑氏能忍耐,可是朝华却是不愿意忍耐。当下朝华便是不屑的大声嘲讽:“不就是几个破果子?咱们家未必没有?那副样子,谁稀罕似的。”

昙华只是一笑,“既然妹妹不稀罕,那下回就不给妹妹了。”

朝华顿时气得更厉害,不依不饶的看向郑氏,非要郑氏做主。

昙华却是朝着郑氏行礼告退:“母亲,时辰也不早了,明儿我还要出门,就不陪着母亲先回去了。”

郑氏自然不能拦着,只得咬牙切齿的看着昙华慢悠悠的离开。只气得险些背过气去——以往昙华都是懦弱好欺的,说什么就是什么,几时敢这样了?

郑氏微微眯起眼睛,恨声道:“越看越讨厌!”

朝华气鼓鼓的看向郑氏:“母亲不是说要她要离开家里?怎么还不让她离开?”

郑氏心头起火,又见朝华只知道抱怨娇蛮,便是狠狠的戳了戳朝华的脑袋:“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没用的女儿!你就不知道讨好你祖母?不知道当着人面收敛些?你就是再讨厌,也不能当着人说出来!我教过你多少回?!”

朝华嘟起嘴,气鼓鼓的鼓着腮帮子,气哼哼的摔开郑氏的手,咚咚咚的跑走了。

郑氏又是气得一个趔趄,“我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蠢货!”

秦嬷嬷忙扶住郑氏,“太太可要注意身子。二小姐还小呢,哪里就知道这些个了?要有不对,也是大小姐的不对。哪里能怪二小姐。”

郑氏点点头,也是气恼:“那丫头忽然就鬼灵精怪起来,完全不像是以前那样好拿捏了。再这么下去,岂不是要骑在我头上了?”

秦嬷嬷轻哼了一声,她心里还记着上次云氏给了她一个没脸的事情,当下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可不是有人在背后支招么?还有魏家的人撑腰呢,自然是不将太太放在眼里了。”

这话可是说得有些个艺术了,背后支招的人,是谁?自然不可能是史老太君和云氏,毕竟离得那样远,撑腰倒是可以。至于支招的,自然是和魏家有关系,最近又突然冒出来的林姨娘了。

“太太想想,这林姨娘一出来,大小姐折腾出多少事儿?”秦嬷嬷说着,面上有些呀呀切齿的意味。

郑氏听着自然也是连连点头,只觉得秦嬷嬷正好说在了心坎上一般:“我就猜是林姨娘那小贱人,仗着生了个好皮相,就妖妖调调的。”

不仅嘴上说着,郑氏更是已经联想到了将来林姨娘得了宠爱,再生了儿子,爬在她头上耀武扬威的情形。

郑氏自然是咬牙切齿,更不容许这样的情况发生:“不行,绝对不行。”

秦嬷嬷看着郑氏气恼,唇角微微上翘几分,看上去十分的诡异:“可不是,林姨娘手里拿捏着大小姐这杆枪,还会怕谁呢?”顿了顿又添上了一把火:“现在大小姐还小不懂事,等到大了被林姨娘教得狡猾了,那可是不好办了。”

郑氏看着秦嬷嬷,面容有些狰狞:“不行,昙华那小丫头不能留着了。再这么下去,朝华以后怎么办?处处被她压着,哪里有出头之日?”

郑氏没说出口话是,眼看着她这么多年没能再怀孕,万一以后都没动静了,唯一能指望得上的就只有朝华。可是朝华若是被狠狠压着,她又该怎么办?

所以,必须要改变现在这种情况。

“太太想怎么做?”秦嬷嬷一面扶着郑氏慢慢往回走,一面压低声音问道:“又不能送去庄子上,难道要……”

秦嬷嬷皱了皱眉头,犹豫着又接着说下去:“以往也就罢了,如今老夫人这样重视大小姐,怕是不好下手吧,”

郑氏也是皱眉:“就算是以前,也不能真就不管不顾了。那样虽然一劳永逸,可是万一被人知道,也不是玩笑的。”

秦嬷嬷便是不说话了,轻叹了一声。

郑氏也是凝眉沉思。

倒是一旁的大丫头香云上前来,低声笑着献计:“我倒是有法子,不过不知道太太是什么意思?是一劳永逸呢?还是让大小姐暂时出了府就行?”

郑氏看向香云:“你有什么好法子?”

……

正月十五元宵节,夜里格外的热闹。大街上人山人海,有许多的灯笼摊子和元宵摊子。灯笼也是各式各样——十二生肖的,各色花朵的,还有最普通的素绢的,描花的,双层的,八角宫灯样式的,还有走马灯……

昙华只觉得自己一双眼睛都有些不够用了,趴在马车上,目不转睛的看着外头,时不时跟魏云墨感叹一句。

虽说是出来玩,可是他们却也不能如同小老百姓那样自由自在的,只能窝在马车里,看着过过瘾。若是有什么想要的想吃的,也让跟着的人去买。

“前面有人猜灯谜呢。”魏云墨趴着看了一回,指着前头围了特别多人的地方笑着让昙华去看。

昙华立刻伸长了脖子去瞧,果然瞧见热闹的景象,不时的还有人喝彩鼓掌,想来是猜对了灯谜的缘故。

不过昙华和魏云墨却是不会去的——一来他们也猜不出什么来,二来人太多了也挤不过去。于是魏云墨便是建议:“不如去月老庙外头吃一碗汤圆,也应个景,去年我尝了一回,倒是和咱们家做的不一样。”

昙华自然是不会反驳。想了想又道:“咱们也买两个灯笼挂着马车上,你看别人手里都提着一个。”

魏云墨四下看了看,见果然不拘是什么样式的确是人手一个的灯笼,便是也来了兴致,仔细的看那些灯笼摊子上的灯笼:“你想要什么样儿的?”

“我要玉兔的吧。”昙华看着那小兔子憨态可掬,便是笑着指着那玉兔样式的吩咐。

魏云墨挑了挑,最后也挑了一只玉兔的,他挠挠头笑得有些腼腆:“一个太孤单了,凑一对也好看。”

昙华忍不住捂着唇偷笑出声。魏云墨有时候,倒是细心得很。

随后二人一同去庙会上求了平安符,又吃了一碗什锦汤圆,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去了。路上少不得昙华有跟魏云墨说起自己也要开蒙的事情。

魏云墨也是替她高兴,笑着道:“回头我送一套笔墨纸砚,你好好学。”隔日果然送了一套徽墨并诸葛笔,澄心堂纸,和一端龙尾砚。倒是让昙华有些舍不得用了——她一个初学的用这样好的东西,岂不是糟蹋么?

过了元宵,周老夫人便是各处寻访合适的老师来——一来,是内宅女儿家学的,自然不好找个男先生。女工这些师傅倒是容易,可是要说有名气的却也不一定肯来。

眼看着便是春暖花开的三月里了,李家这头好不容易寻到了老师,昙华和朝华便是正式的开始上学了。

这日早上到了该起床的时候,昙华却是觉得有些爬不起来,奶娘王氏过来摸了摸额头,登时吓了一跳;“大小姐怎么好好的竟是烧起来了?”

一时间,少不得又去请了大夫,又让人去郑氏和周老夫人处通报。

郑氏听了这消息的时候,正在喝粥,当下连粥也顾不得喝了,急忙问道:“果真?”只是面上的神色,看着不像是关心担忧,反而有些急不可耐的欣喜。

第四十四章恐慌震惊

相对于郑氏强压着欢喜却又做出担忧神色的勉强,周老夫人的担忧则要真诚许多。

至少,周老夫人是真有那么几分担忧的,一面问了情形,一面又吩咐琴鹤:“你去瞧瞧情况。”

一时间昙华屋里倒是热闹起来——昙华自己倒是有些个不好意思,看着奶娘王氏轻声埋怨:“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奶娘何苦闹得人尽皆知的?”

奶娘王氏却是皱起眉头:“这是什么话?去岁落水伤了身子,至今都没好利索,可不能马虎了。这事儿可得听我的,况且日日念书学这学那的,趁机休息休息也使得。”

昙华顿时哭笑不得——她自然明白为何王氏会会所这样的话,因为王氏想不明白她为何那样拼命的学这学那,觉得她作为李家的大小姐,纵然什么也不会也是不打紧的。况且,原本还定了一门好亲。

不过身上的确是有些不舒坦,微微有些发热,头也有些晕。昙华想:罢了罢了,还是歇一日吧。

一时间用了早饭,估摸着大夫也该过来了,奶娘王氏便是捧出衣裳给昙华换上。换衣裳的时候,昙华觉得背上有些痒痒,又不道,忙叫奶娘王氏:“奶娘,快帮我挠挠,实在是痒得厉害。”那种钻心的痒痒,实在是有些忍受不住。

奶娘王氏伸手去替她挠,却是在背上摸到了一个小痘痘,当下唬了一跳,以为是被什么咬了:“像是被什么小虫子叮了一口。别是长了虱子吧。”

昙华顿时唬了一跳,吓得不轻:“不会吧?!怎么可能?!”她又不是那些个不爱干净的小丫头,怎么可能长这个?

说起来,长虱子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那些小丫头成日乱跑,又不勤洗澡洗头,也有长虱子的。最可恨的是,长了虱子之后,最是容易传给旁人,而且也极不好清理。比如头发上,虱子会生卵,头发上看着就会有许多的白点点,说不出的讨厌。

哪怕是为了美观,所有人都对虱子是讨厌的。

这会子奶娘王氏说她长了虱子,昙华怎么会不慌神?真要长了,可是要被人笑话的。

正要脱了衣服看,外头小丫头却是过来禀告说是大夫来了。于是二人便是没来记得看,穿好衣服收拾妥帖出去了。

大夫诊脉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里作用,她总觉得浑身痒痒得厉害,只是当着人也不好挠,却又痒痒得钻心,竟是有些坐立不安的。

大夫诊脉之后倒是也没诊出什么来,接着便是又问了一些其他的症状。最后倒是奇怪了:“看样子也不像是风寒,倒是奇了。”

顿了顿看着昙华似乎有些坐立不安的样子,忽然一愣,随后问道:“浑身痒痒?是不是还有小红点?有没有头晕,恶心,食欲不振等状?”说着,竟是有些凝重起来。

昙华怔住,看向奶娘。奶娘已经是下意识的答道:“是有些头晕的,恶心倒是没有,不过早上少用了半碗粥。小红点……”说着目光落在昙华身上,忙道:“我去看看。”几乎是立刻就拉着昙华往里屋去查看了。

的确是有小红点,背上有几颗,就是腹部上也有一两颗。更重要的,昙华觉得浑身都在痒痒……

奶娘王氏的神色已经不能用凝重来形容,而是……恐惧。尤其是看着昙华背上的小红点的时候。

昙华意识到有些不妙,用力的回想了一下这样的症状,却是没什么印象。而且——她记得她似乎没生过这样的病吧?或许并不严重?可是看奶娘和那大夫的样子,却并不是如此……

等到奶娘王氏说了情形之后,大夫的神色几乎是立刻变了:“天花——”

奶娘王氏也是吓得唇色发白,声音都带着颤抖:“不可能,怎么会?是不是弄错了?”

天花?昙华面色一变,天花是什么,她当然听说过。都说谈虎色变,说起天花也是一样的效果。天花传染能力极强,而且……极难治愈,就算治愈,也会留下疤痕,实在是极为可怕的病症。

若是她真得了天花,也许明日,屋里的其他人也会被传染上,再然后是整个李家,再然后,甚至是整个城市。

光是想了想,昙华便是觉得自己出了一身冷汗,而后觉得身上越发的痒痒起来。

奶娘王氏已经是忍不住哭了起来,十分恐慌的样子,再瞧屋里其他几个丫头,也是变了脸色。天花的可怕之处,让人无法忽视。

大夫同样是凝重而又担忧,却仍是负责的言道:“我开个方子,一日三次服了,看看有没有效果。若是没有……另外,隔离吧。这个院子里的人尽量不要与外界接触。每日用醋和石灰艾草熏屋子。再用帕子掩住口鼻,不要靠得太近。”

说着,大夫自己先掏出了手绢掩住了口鼻,随后更是起身往外走:“我便是先出去了。”

昙华眉头跳了跳,连大夫都不愿意久待,想必是怕传染了。连大夫尚且如此,更不必说旁人……

四下环顾,昙华明显看见自己目光看过去的时候,对方微微瑟缩了一下。心里微微一动,随后又是丧气——这个时候还想那些个有的没的做什么?关键是,她能不能逃过这一劫?天花……

昙华忍不住露出一丝苦笑来。不过最后眼睛微微眯了眯——她足不出户的,怎么会染上天花?这个虽然厉害,可是总也要有个传染源才对。

若是她从别处染回来的也就罢了,可是偏偏最近她根本就没有出门,成日都在家里读书学习……

不过昙华还来不及多想什么,便是被奶娘王氏的哭声和浑身难耐的痒痒给弄得根本无法集中精神。

奶娘王氏倒是没有要避开的意思,不管不顾的搂着昙华便是哭了起来:“怎么会这样?好好的,怎么就生了天花了?”

昙华忙挣扎出来:“奶娘这是做什么?这个时候,可不能和我亲近。赶紧的,你们都将口鼻捂住。”说着,昙华想起——她捂着口鼻的话,是不是更管用?

昙华生了天花这个事情,自然是瞒不住。随后郑氏周老夫人等人也是知晓了,不仅如此,李恪非也是知晓了。

阖府上下,自然是一派惊慌恐惧。

郑氏也是唬了一跳:“什么?!天花?!”下意识的郑氏看了一眼身边的大丫头香云。香云却也是一脸茫然和恐惧。

不等郑氏再多说什么,外头丫头便是过来禀告:“老夫人让太太赶紧过去一趟。”

郑氏只得闭口不言,起身急忙往周老夫人的院子去了。这个时候周老夫人叫她过去是为了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

不过临走之前,却是厉声吩咐云香:“看好二小姐,千万不能靠近昙华那边一步!”

云香连忙应了。

郑氏到了周老夫人屋里的时候,周老夫人满面愁容的坐在椅子上,屋子里的人也是一片静默。

郑氏唤了一声,随后干巴巴的安慰了一句:“老夫人别着急,昙华这样,谁也不想……”

周老夫人看了郑氏一眼,却是没吱声。郑氏这话的真假,并不难分辨。不过这个时候却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老夫人叫我来,是——”郑氏明知故问。

周老夫人微微皱眉,却也没有心思去计较这些,只问道:“这事儿,你觉得该怎么做?”若是旁的什么病,哪怕是每天吃人参灵芝的养着,也是不怕的。可是偏偏却是天花……

郑氏微微低下头去,轻叹了一声:“这个……”语气说不出的迟疑。

郑氏自然是不会直接说出她心中的想法的——总要迂回遮掩一番才好。不过郑氏也不糊涂,当下也是难过道:“若换成其他的,不管怎么着咱们都是不怕的。也不过是药钱贵些,多费银子和功夫。咱们这样的人家,哪里在乎这个?就是从小鲍参翅肚的养着也是可以的。偏这个病……咱们自家人不怕,可是外人却是怕的。怕是若咱们不拿出个法子,很快就有人上门说道了。而且老爷偏又是知州,一个闹不好,怕是连老爷的前程都是要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