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皇后之下设一皇贵妃,二贵妃和德贤淑良四妃。皇帝大婚时同时纳八女,而如今的皇后是昔日的皇贵妃,后来两贵妃都相继薨了,因此宫中虽是四妃仍在,而皇贵妃和两个贵妃之位却一直空缺多年。

本来这舞妃也只是个庶妃,这一下竟从正三品晋级到了正二品。所以步家无论是在达官贵胄家,还是京侯大户家,都是举足轻重的。

不一会儿,只见众丫鬟、婆子簇拥着一对年轻夫妇从外面进来。进了屋,连瑶才识清这二人的装束,男的插着碧玉劗,穿着月白锦袍,面如冠玉,鬃如刀裁。女的穿着湖色素面妆花褙子,乌黑的青丝斜斜梳了个堕马髻,零零散散缀着不少指甲盖大小的金花,发髻之上还插着含七彩宝石的掐死步摇,眉目含情,娇艳如花。

连瑶见后不禁从心中赞叹着这真是郎才女貌。难怪府中都说二姐姐是府中这七朵花中最美的,自然这是指自己父亲这一房。也不奇怪在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朝代,二姐姐三年无出,二姐夫也不愿纳个姨娘,就是连通房也不要。

二姐姐连瑾和二姐夫步一跃上前给老爷和大太太行了个家礼,又与各兄弟姐妹打了招呼。步一跃才对着老爷说道:“岳父、岳母,小婿因有些公事回耽搁了,匆匆与瑾儿赶来,却不想还是晚了。”

步一跃任鸿胪寺卿,官拜正四品。

说完一作揖以作歉意,二老自是笑盈盈地说着:“一家人,没事,别这么客气。”

连瑶又听着丁氏一个劲地还夸着二姐夫是“公事为重,不以琐碎之事所绊”等等之话,心中只是觉得有些虚伪,却也是实在。

“这是娘娘赏下来的宫饼,母亲让了带来给岳父岳母尝尝,也不知您喜欢食什么口味,就“枣箍荷叶饼”、“金银炙焦牡丹饼”、“梅花饼”、“菊花饼”、“芙蓉饼”几个花色都带了些。”

皇宫中的月饼称为“宫饼”,民间则俗称为“小饼”、“月团”。

只见步一跃刚刚说完,后边小厮就提了个红木食盒上来,连瑶一见盒子上的雕文,果然侯府不是一般门第可及的。

双方后客气了几句,满堂都是笑语不断。

这时颜玉和颜炳扶着老太太进来了,今天她穿着茶褐寿字纹褙子,头上戴着姜黄色抹额,繁杂的发髻上插着翡翠簪子,两鬓上银丝外露,拄着紫檀木拐杖进来,红裳则是跟在了身后。

连瑶只见母亲和父亲立即起了身迎上去,老太太笑着把手搭在大儿子手上,朝那主位走去。众人又立即给老太太请了安,唏嘘了一会后,老太太望向大太太道:“大媳妇,怎么还不传饭?”

虽是问话,却并无不悦之意。大太太立即道:“母亲,儿媳早让红翘下去传了。”

刚说完,便见两排身着官绿色褙子的丫鬟端着各色菜肴进来了,大太太立即招呼各人坐下。老太太上位,左边坐着大老爷,后边坐着大太太,大太太往后即是二小姐连瑾、四小姐连玥、七小姐连璃、十小姐连瑶和十二小姐连珂。大老爷身旁则是二姑爷步一跃,而后再是大少爷连青阳、三少爷连青木和才五岁的四少爷连清晨。

十二人围了一圆桌,而那四位姨娘自是没有资格坐在主桌的。到旁边的偏厅用膳去了,连瑶估计着待会儿也不会出来了吧。

望着桌上一桌的美食,有香椿鲈鱼卷、椰香紫薯球、红烧牛尾、芫爆散丹、驴打滚、鲜竹蛏、炒西施舌、鸡丝燕窝、松鼠鲫鱼、淮安软兜、金蹬仙裙、霸王别姬…各色的菜肴摆在了桌上,足足有二三十道菜。连瑶心中想着这次肯定都是荤了吧,其实对于美食,自己还是很喜欢的。

这是自己在这见过最丰盛的一顿晚饭,还是沾了二姐姐和二姐夫的光。看来母亲确实是花了心思的,像松鼠鲫鱼、淮安软兜、金蹬仙裙、霸王别姬这几道菜据自己所知应该是江苏那的名菜,根本就不是这地儿的。

想着自己平时在府中步步惊心,生怕做错一分一毫。又想着二姐姐能受府中如此重视,只是因为嫁了个高枝。这是府中众多姐妹所羡慕的,或许还夹着些嫉妒。连瑶自是也不为过,毕竟谁不想有个好终身呢。

“来,你岳母知道一跃你好食江苏菜系,特地请了专门的厨子做的,试试口味合不合适。”

连瑶听到父亲的声音,抬眼只见他正一脸笑盈盈地望着二姐夫。

心里不禁纳闷“不是食不言寝不语”吗?又想着好多人都是饭桌上谈事,唉~真矛盾,这儿的规矩搞不懂。

“岳父不必客气。”男子温文儒雅,举止投足尽是豪门风范。

“是啊,父亲这样岂不是把我们当客人了嘛,母亲快劝劝父亲,这怎么成呢?”一边的二姐语笑连连,一下子就把满桌的人逗笑了。

连瑶心道竟还不知这二姐姐如此爽朗,望着她一双隐隐透着精明的丹凤三角眼,突然想到了红楼梦里的王熙凤。

此时又见连瑾加了分别夹了个椰香紫薯球给老太太和大太太,笑着直道:“这点心入口软糯,而且又是清爽,一点不油腻,最适合祖母和母亲食了。何况还能有补血气、补虚和养颜呢。”

果然是个不一样的女子,在座这么多姐妹,哪有一个敢如她一般随意。连瑶心中不知是什么感觉,有那么大的婆家撑着,说话做事都直起了腰杆。再望了一眼二姐姐,却不想正看到四姐姐也复杂地望着她。

“你啊,都嫁了人还这般,这是拿祖母寻开心呢?我都一把年纪了,还养什么颜啊,你母亲整日操劳,倒是给你母亲夹去。”老太太嘴上这么说,可是笑意都到了眉角。

“祖母,母亲是该好好补补。”说完就又夹了几个给丁氏,丁氏自是笑着望着她。又听得连瑾道:“不过祖母您那话孙女就不依了,祖母可正是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着呢。”

“你啊~”老太太听后乐得笑开了直用手指着连瑾宠溺道。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连瑾的在场,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的,没有往常的约束,倒也有些家的感觉。

家的感觉…

﹡﹡﹡﹡﹡﹡﹡﹡﹡﹡﹡﹡﹡﹡﹡﹡﹡﹡﹡﹡﹡﹡﹡﹡﹡﹡﹡﹡﹡﹡﹡

。挖墙脚挖到好老公

第四十三章 母女谈心

吃了晚饭,老太太领着大伙在院子里赏了会月,众姐妹又在一起玩了会猜灯谜和对联子。李妈妈还端来了各色的月团子,一家人又说又笑也是热闹,就连一直病着的四小姐今日也很精神。

而二姑爷则是跟着老爷去书房谈事了。待到快亥初,各少爷、兄弟却才散了去,连瑾自是陪着大太太回了福月楼。

屋内灯影重重,珠帘晃晃,一个婢子、丫鬟都没有。连瑾陪着丁氏坐在炕上吃着茶,半响,才将手中的茶蛊放下,对着丁氏笑道:“母亲,这庐山云雾茶色泽翠绿,香如幽兰,昧浓醇鲜爽,芽叶肥嫩显白亮。比上次云南的普洱茶好,女儿还是喜欢这味。”

丁氏瞧着连瑾居然一脸认真品茗的表情,心下却是急的,又想着当下无人,也不怕把话给说开了。既然道:“瑾儿,母亲前几次与你提的事你可有认真想过?”

连瑶望着丁氏一皱眉头,轻声不解道:“母亲,咱家这么几个姐妹,个个长得跟花似的,你真愿意她们给人做妾?何况这步家有女儿不已经够了吗?”

丁氏一听这话,敢情真是刚刚料理了侯府的事,翅膀长硬了,竟对自己这样的语气。要知道她自己嫁的是二少爷,又不是世子,这以后要靠娘家的事还多着呢。嘴上却还是道:“瑾儿,母亲不也是为你着想吗?你看看,这侯府是越来越得圣宠,世子长年病弱,二姑爷是除世子外唯一的嫡子了,你没个孩子位子总是不稳啊~”

连瑾也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可是自己自进门第一年小产后,至今没有消息。自己也急啊~这大哥要是一去,那自己的丈夫作为仅剩的嫡子,可就是侯府未来的继承者,现在母亲已经将府中一些事情交到自己手上了,让大嫂安心照顾着大哥。

见着连瑾还在犹豫着,丁氏又道:“你可要知道,当年侯府上门求的是咱们府的小姐,是多大的荣誉,你在侯府这几年也看的出来。”

轻飘飘的一句话,听在连瑾耳中却是带着警告的意思。当年侯府是要与连府联姻,要不是府中仅自己年龄合适,这等好事又怎么会轮到自己一个庶女呢,丁氏在告诉自己她之所以能够在侯府立足,就是因为背后有连府的支撑。

连瑾是个聪明人,自是一点就懂。抬头笑着答道:“只是现在名门世家这般多,凭咱们家如今在京城的地位,又有我的关系,想要为妹妹们寻个好的良家又有何难?”

连瑾还在做着挣扎。

丁氏心中一笑,面上似是对连瑾的话很宽慰:“上次我不是也说了么,你看我那大侄女丹儿,年纪也差不多了。”

丁丹,丁氏兄长之嫡女。连瑾心中一笑,她想的倒好,把自己当傻子吗?

“母亲,丹儿妹妹说什么也是詹事府少詹事的千金,又是姑父家的嫡女。您这样将她许人做妾,也不怕姑母心里记恨?”连瑾拉着丁氏的手说着。

丁氏心中一紧,这自己倒是疏忽了,虽说是嫁进侯府,只是妾室,毕竟不是件光彩的事。自己那嫂嫂,凭着她那傲气,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母亲要是真喜欢丹儿妹妹,何不将她娶进咱家来?四弟弟年纪尚小,丹儿妹妹就是进了府,也可给母亲分忧。”连瑾笑着继续道。

丁氏一听,脸色果然有几分动容。大哥儿连青阳已经到了适婚年纪,自己的儿子年纪尚小,没个十来年是不可能成家立业的。长媳肯定是要帮着自己打理家务的,那既然要娶,何不娶个贴心的呢?

丁氏也明白连瑾的那些小主意,只是她这么说也是有道理的,笑着对着连瑾点了点。又想着问题怎么给扯远了,说道:“那这妾室以瑾儿的意思呢?要不就在你那两个丫头轻橙和冉橙里选一个,模样也还行,何况是自小跟在你身边的,你也压得住她”

连瑾有些尴尬,没想到自己绕来绕去她还是没把这事给忘了,轻声道:“母亲,这事女儿记着了,具体怎么办,还是再考虑考虑清楚吧。”

虽然以后妾室、通房生的孩子都是叫自己母亲。自己也可以抱一个养在自己名下,可是自己还年轻,而且怀过孕,又不是生不出来,养子到底不如亲生的好。

丁氏像是知道些连瑾在想些什么一样,似是无心地笑着说道:“听说三少爷前几日刚刚被皇上封了禁卫军参领?”

连瑾一愣,很不是滋味地道:“是啊,三弟从军多年,这几年倒也得皇上赏识。”

丁氏笑着拍了拍连瑾戴着紫宝石戒指的手,又道:“这三少爷是个有能力的,能文能武。还是个有福的,经常伴在圣驾左右,妻子又怀上了。”

禁卫军参领官拜从三品,又是皇上近身;而鸿胪寺卿是正四品,官位爵位都比不上参领那个职位。

听得丁氏这般别有深意的话,连瑾心中很是不屑,说道:“三弟再怎么有能力也只是个庶出,何况父亲根本不喜他,再说三弟妹也是个胆小的,生出来是子是女还不一定呢。”

这自己倒没说错,自己的能力在侯府三个媳妇中可是出色的,不然这侯爷夫人也不会让自己帮着打理侯府中事了。

“侯爷真的不喜他?”丁氏不确切地望着连瑾道。

连瑾点了点头,出口道:“母亲也知道,自古都是亲嫡疏庶。以前父亲不也是不亲近大哥哥,而喜爱二哥哥吗?”

说完似是意识到了什么,又道:“只可惜二哥哥命薄了。这可好,四弟弟才是咱府中的嫡亲子了。”说完笑着脸都凑了过去。

这话虽是不合规矩,但是听在丁氏的耳朵里还是高兴的。心里虽乐,嘴上却还道:“你这话可不能瞎说”

“母亲~女儿明白。”连瑾娇羞一笑,带点撒娇的意思。

“那事啊,你还是注意点,这可不能拖。”丁氏不免又提醒道。

连瑾重新坐好,认真道:“母亲放心吧,女儿会安排的。母亲让父亲不用忧心,相公毕竟可是贵妃娘娘一母同胞的哥哥。”

意思很明显,若是世子不在了,那自己的丈夫将是侯府的不二继承者。

丁氏瞧着点了点头。

连璃坐在镜前,任由蓝末将头上的珠钗给卸了。

“小姐,时辰不早了,歇息吧。”

“蓝末,你说这府中这么多小姐,哪个最好看?”连璃望着身旁的蓝末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蓝末心中一犹豫,这该怎么说,二小姐是府中出了名的美,可是小姐的意思明明是想要自己说她的。想了半天才道:“小姐,奴婢瞧着府上各个小姐都很漂亮呢~”

连璃望了下蓝末,明白她的意思。既不想说谎,又不想逆了自己的意。转过头望着镜中的自己道:“大家都说二姐姐最美,我瞧是因为她最有福而已。”

蓝末在一边不知如何作答。

连璃瞧着,心中已是了明。这二姐姐在府中的地位已是根深蒂固了,只不过是因为嫁入了侯府而已。右手握住梳妆台上的那支蝴蝶一起飞簪,心中暗暗地说着:“总有一天我也要一个连府上上下下心甘情愿等着自己回来,全府都以自己为中心”

同是庶女,自己就不信自己比不过二姐姐的命

﹡﹡﹡﹡﹡﹡﹡﹡﹡﹡﹡﹡﹡﹡﹡﹡﹡﹡﹡﹡﹡﹡﹡﹡﹡﹡﹡﹡﹡﹡﹡

。重生八岁,附赠“熊猫王”国宝,看不一样的人生

第四十四章 曾经的预言

清晨的福月楼,丁氏正伺候着连岳起身,连岳一边任由丁氏更衣披裳,一边又不经意地道:“那事你和二姐儿说了没?”

丁氏一抬头,瞧着一脸随意的连岳道:“怎么没说?这事儿我都和她快磨破嘴皮子了,可是她自己估计是没这个意思。”

正巧着给连岳扣上了最上面的纽扣,连岳手一拂,一脸寒意道:“她不愿意就让她不愿意啊,我把女儿嫁入侯家,是让她去做个摆设的?”

听到连岳有些怒意,丁氏也不让地说:“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啊,自由自的主张”

刚刚说完,就见连岳一个眼瞪着自己,劈头就吼道:“你也真是的,女儿那么点事都做不了主,怎么做母亲的?当年要不是你想着把大姐儿送进宫去,那今日就不是这个局面了。”

丁氏一听,知道他是在怨自己当年的提议,可是这能怪自己吗?女儿管不好,也是自己的错,她们一个个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当年嫁给他做了个继室,一来就是这么多儿女,这么些年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却不想换来这么一句话:持家无道

心下也是怒了,冲口道:“老爷,您可不能说,这大姐儿怎么说也是经了你的同意才送进宫的。再说当初不是听了你说的那句“入天家”的话我才提议的啊,我做什么不也是为这个家好啊。何况二姐儿到底不是我所出,怎能和我一条心?”

连岳一听更是怒了,“别再跟我提什么入天家了,当年要不是听了妙仁那尼姑子的话,我那大姐儿会活了十六岁就没了吗”说道最后竟有些后悔。

当年曾氏还在世当家,那时连亭哥儿都还没出生呢。一次陪着老太太去恩泽庵上香,遇到了妙仁师太,她一见曾氏便给了四个字否极泰来,说是两个预言:一个是说曾氏会早年消逝,另一个则是生女必入天家。

当时大家自是谁都没有放在心上,直道是胡说八道。老太太更是气急了,这么当着自己的面咒大媳妇早逝,当下便从庵里回府了,后来便是再也没有去过那。何况当时自己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的内阁侍读,哪会想到有女能入得皇家啊,这事后来便不了了之了。

却不想后来曾氏竟然在产连瑶的时候难产而死,真的是英年早逝了。老太太这这才把这事又提了出来,又见得大姐儿出落得越来越明艳动人,更是聪慧过人,学什么都快。琴棋诗赋,样样都懂,所以更是请了名师精心调教。

只是后来这连家一直是那般,自己的官途也不见好。老太太对着大姐儿倒是发的喜爱,一点也没有将她送进宫去的意思了。

后来娶了如今的妻子,与她说起时,她才建议自己的。说什么既然那妙仁如此神通,大姐儿进宫后必是家中的贵人,自己也会从此步步高升。琢磨了好久,又何老太太说了半天,才在大姐儿15岁的时候送进了宫去,一开始也的确封了个才人,心道是真的应了妙仁的话,哪知才一年多便没了。

这天家是入了,自己这几年的官运也上去了。一直做到了正三品,又因着侯府的关系,丁府的关系,在朝中也算是稳定了。只是每每想起自己那个如花似玉的大女儿,总是觉得对不起啊。

又念着前妻,给自己育了一子二女。二儿子却在五岁的时候溺水没了,大姐儿又没了。剩下个胆小懦弱的十姐儿,自己又怨她夺了前妻的命,从小心里就不喜。

见着连岳半天没有说话,丁氏缓了缓语气道:“二姐儿答应我考虑考虑了,只是现在想着是再将家里的女儿送去侯府还是让她给二姑爷纳个通房。”

连岳听着丁氏现在这般轻声细语,想着自己刚刚也是有些过分的。她一个前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女儿,嫁给当初这么仕途不顺的自己做续弦,也实在有些委屈她了。何况这些年内院的事她确实打理的井井有条,丁家也帮了自己不少。说到底,她也陪着自己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

“家里的几个姐儿年纪都小了点,只有七姐儿还行些,过了年便十三了,只是…”连岳说着又停下了。

只是,荷音那一直让自己给璃儿张罗门好亲事。

知道连岳在想些什么,丁氏道:“璃儿那模样也是极好的,再说大姐儿当初那般乖顺,,若是必须的话…”

不用说下去,丁氏就知道连岳肯定明白了。当年为了前途,那般优秀的嫡女都用了,现在居然会舍不得一个庶出的女儿?

见自己妻子说的这么白,连岳倒是有些面子挂不住了。随意道:“你自己看着办吧,这些事就多操操心了。再说瑾儿那次回来不是在你这,送着送那,连昨天那样的日子她都没去草香园,你也别和我说她的事你做不了主。”

说完看着自己浑身上下也打理的差不多了,便出门去了。

丁氏望着出去的丈夫,眼神就黯淡了下来。这些年自己何时不在为这个家操心了?做人继室难啊~老太太心中先入为主,还想着以前的那个媳妇。丈夫又是对着前妻愧疚,还宠着姨娘。自己虽然是主母,表面风光,又有谁知道自己心里的苦。

李妈妈自门外而来,望着有些悲伤的丁氏。知道她是在老爷那受了气,上前扶着还只是身着寝衣的丁氏坐在床头,开口道:“太太,别往心里去,老爷说什么都是一时的话。”

丁氏望着身边一直陪着自己的李妈妈,苦笑了一下道:“我倒是不指望他记得我的好,可是他居然嫌我持家无道。”表情有些悲戚。

李妈妈表情一滞,似是有些不可思议,开口道:“太太,老爷怎么会那么说呢?”

“怎么不会?他心里还是怨着我,我一直知道的,还有老太太那,大姐儿的事是我错了吗?我也是为这家好啊”丁氏望着李妈妈说道。

“奴婢知道,奴婢都明白”李妈**手搭在丁氏的肩上,自己不止是丁氏从娘家带过来的陪嫁,也是她的乳娘。

她的苦,自己都明白。年纪轻轻地时候给人做了续弦。

“妈妈,我要是早进门几年就好了”丁氏靠在李妈妈身上感叹道。

“太太,奴婢都明白,都明白。”李妈妈拍了拍丁氏的背,眼眶却早已湿润。

﹡﹡﹡﹡﹡﹡﹡﹡﹡﹡﹡﹡﹡﹡﹡﹡﹡﹡﹡﹡﹡﹡﹡﹡﹡﹡﹡﹡﹡﹡﹡

。小小丫鬟闯异世

第四十五章 残纸“耸秀”

申时过后,连瑶喜欢一个人在书房里看书,因为早上要去董师傅那学刺绣,下午又要去学抚琴,只有申时后的时间才是自己可以分配的。这古代的小姐也不好当,尤其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连瑶的感觉是让自己多学点才艺,方便以后让连家卖个好价钱。

话说,自己自佛普寺回来后居然喜欢上了音曲,对这抚琴也有了点兴趣,只是自己到底是个外行,学起来有些吃力。

紫苏进了屋,给连瑶换了杯玉兰花茶,小姐总是这样一看起书来,茶凉了都不知。

连瑶抬头见着紫苏一笑,端起了热茶饮了一口道:“紫苏,等到明年花开时节,咱们自己做些花茶可好?这市场上的到底味儿不够。”

真正的花茶,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黄绿尚润;内质香气鲜灵浓郁,具有明显的鲜花香气,汤色浅黄明亮,叶底细嫩匀亮。

紫苏拿着托盘的双手垂下,不解道:“小姐,奴婢可不会制这花茶。”

连瑶一笑道,“这简单,《茶谱》一书中曾提及木樨、茉莉、玫瑰、蔷薇、蕙兰、莲桔、栀子、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放,摘其半含半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扎花为拌。三停茶,一停花,用磁罐,一层茶,一层花,相间至满,纸箬扎固入锅,重汤煮之,取出待冷,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

连瑶说了一通,紫苏倒是听得半知半解道:“小姐懂的真多,待到百花齐放时,奴婢啊~跟着小姐制这花茶即可。”

连瑶一笑,自己爱喝,所以也就多注意了些。又见着紫苏已是换上了最初的发型,光洁的额头上只是细细碎碎的几缕刘海,笑着道:“紫苏的面疱可完全没了,连痕迹都看不出。”

紫苏双耳一红,乐着道:“还是多亏了小姐。”

连瑶一瞧,只觉得紫苏真是个脸皮薄的,说不得。自己却是玩心大起,道:“紫苏,这模样这般好,我看着都高兴,只不知今后谁有福能娶了咱们家紫苏。”

“小姐~”这可真把紫苏说羞了,头埋得都到衣领里去了。

连瑶瞧着心中偷乐,每次都是取笑紫烟,这次呀,得换换人了。似是又想到了什么,收起了笑意盎然的表情,轻道:“于妈妈怎么样了?”

紫苏倒是高兴,只见着终于将话题转开了,立即回道:“听说人是醒了,只不过让于管家去给太太说了,辞了那绣房里的活。”

连瑶一听倒是意外,要说这于妈妈心中没鬼是不可能的。又道:“母亲同意了?”

紫苏点了点头,“太太二话没说,当场就应了。”

“哦?六姐姐那见不到,也不是个法。”连瑶有些惊讶又有些苦闷道。

这些时日以来,和七姐姐也是碰过几次面,丝毫不觉得她有些什么,很多时候她也只是嘴上凶狠了点,心却不是个坏的。若是紫竹的事儿与她有关,那她不会一点都不心虚的。

“小姐。”

连瑶和紫苏循声而去,只见金钗正站在书房门口,脸色似是有些匆忙地朝内望着。连瑶出了声,才见她慢慢往里走来。

金钗行了礼方,摊开左右道:“小姐,奴婢刚刚去给紫竹姐姐收拾屋子的时候,在香炉里发现了这个。”

连瑶一听也立即上了心,又见那烧焦了的碎纸片,当下让金钗拿了上来。紫苏也是站在一边伸长了脑袋望着。

只见那碎纸上赫然写着“耸秀”两个楷体小字。耸秀亭,枫叶林旁边的小亭子。很明显是有人约过紫竹的,是谁呢?

“金钗,可有告诉过别人?”连瑶问道。

低着头的金钗立即抬了头,摇摇头回道:“奴婢心知此事非比寻常,所以立即告了小姐来。”

连瑶满意地点点头,而后叮嘱了几句便让她退了出去。将纸条给了紫苏,开口道:“你可看得出是出自何人之手?”

笔锋秀气,一看就是出自女子之手。

紫苏看着想了半天,终是摇了摇头道:“小姐,府中的丫鬟识字的不多,平时有什么事也都是直说或者托人传个信就行,一般都不书信往来的。”

连瑶想想也是,可很明显大家都不知道紫竹见过谁,不然当初肯定就有人会说的。只得对着紫苏道:“你多留意些吧。”

紫苏自是点点头。

“小姐,奴婢拿了玫瑰花朵馒头,您尝尝。”紫烟此时端了盘糕点进来。

连瑶瞧着上面一朵朵粉色的玫瑰花朵形状的糕点,形态很是逼真,又有股玫瑰花的香味。一看便很是欢喜,直问:“你这不会又是拿了绿柳做好的吧?”

紫烟一瘪嘴,不屑道:“小姐,这是奴婢刚刚学会的,才不是她做的呢~”

连瑶见后就笑了,“你什么时候也学会做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