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话,连瑶也立即羞涩了上来,手随意一摆道:“姐姐,您这才是取笑妹妹了。”

两人有说有笑的,倒是走了大半段路了。当事人都没什么感觉,倒是右面跟着的丫头们都好奇了,这两位小姐一向是水火不容的,怎今日这么融洽了?都左右前后彼此望望,表示不解。

突然,连璃停住了脚步,看着也跟着自己停下的连瑶。很随意穿了件月白绫缎小袄,系了条大红撒花裙。乌黑亮泽的头发绾了个纂,素着脸,面颊微红。开了春就是十一了,正是花开的年纪,只可惜终究还是太小了。

连璃心中谋算着,两个侯府纳妾最重要的一点都是希望开枝散叶,早生贵子。连瑶虽然貌美,却太过稚嫩,根本就不是好生养的。要不是家中没女儿了,母亲也不会让她去吧。这么说来,在这场竞赛中,还是自己占优势的。

连瑶被连璃的目光看得有些头皮发毛,这种就像是在将自己定价之类的眼神,实在是让自己很不舒服。而且是浑身不舒服。开口唤道:“七姐姐?”

连璃这才觉得竟出了神,尴尬一笑后道:“姐姐啊我这是看妹妹瞧得都入神了,瞧妹妹这生得花容月貌的,让人看着好不欢喜。”

顿时连瑶觉得满脸黑线,这是怎么了?今天的七姐姐不正常得离谱啊~再说自己一个才十岁都的孩子,连葵水都还没来呢,她这到底想说什么。

想到这个,自己也真的是很郁闷。自己都还没发育,即使被纳了妾,也育不出孩子嘛。突然感觉越想越远了,连瑶抬头望着连璃道:“姐姐,今儿个是怎么了?”

“没,我只是瞧着感慨一下罢了。”说完连璃便转身,抬起步伐向前走去。

“妹妹,你说我们俩谁会嫁进安穆侯府呢?”连璃轻轻地说道。

连瑶一愣,对连璃这般直白的问法很是意外。不解道:“姐姐何出此言?”

连璃一笑轻道:“妹妹不用与我打马虎,母亲已经和我提过了,这件事是势在必行了。只等开了春,就把咱们俩得事给定了。”

连璃的话中没有往日的跋扈,只是觉得透着股无奈。这种心情连瑶理解,纵使平日里两人多么不合,到底也是姐妹。这算不算是同病相连?

“只是姐姐,我们怎么猜也无用。”连瑶望着连璃说道,第一次觉得两人这么近。

“是啊~怎么想都无济于事,只是可怜了妹妹了。嫡出的女儿,居然也是做妾的命运。”声音突然提了上来,还一脸惋惜的看着连瑶。

连瑶心中无奈。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稀落自己的本事可一点都不见降的,刚刚还觉得她变好了。可一下子…真是逮着机会就嘲讽自己啊。

“姐姐说的是,只是这件事毕竟还没有定下来。母亲既是与姐姐已经说了,却还没有同妹妹说过。何况这如今的事瞬息万变,别说是还没定下,就是定下了也都还不一定呢~”连瑶自是也不示弱,本想着大家所处的日子不会太长了,自当好好相处。

可是对方既是这么不饶人,自己又何必再示弱呢?说实话,自己也不该再忍让下去了,七姐姐的心思自己又怎么会不明白呢。她既是问了安穆侯府,想必是她看重了吧。

七姐姐也是个精明人,知道若是跟了二姐夫也不会有出路,毕竟这二姐姐在乾梓侯府的地位已是根深蒂固,自己跑去肯定是吃力不讨好。娘家也肯定是站在二姐姐那边的,何况依上次自己所见,二姐姐也是个厉害的主,那么七姐姐就不一定能讨得好处。

而她若是嫁进安穆侯府就不一样了,连家想要攀住那棵树,就必定会给七姐姐无上的支持。何况,在那边若是她多几个心眼,世子夫人那个位置想要取而代之,并不是件登天的难事。

这些道理连瑶自己能想明白,那么七姐姐就更不会想不到了。

只是,目前一直困惑着自己的是,她怎么会有那么大的信心,她会嫁进安穆侯府呢?

突然想到连家现在是想要一个能争好斗的女儿嫁进安穆侯府,而要一个安分守己作为孕育工具的女儿嫁进乾梓侯府。这不是正好是平时连璃和连瑶所表现出来的形象么?

连瑶一惊,这是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平时的隐忍乖巧,竟在这时起了反作用。

“妹妹,难道不知有个词叫垂死挣扎吗?”连璃妖娆一笑。

连瑶也不客气地回道:“姐姐,妹妹没有姐姐那么渊博,倒是知道有一词叫人定胜天么?”

连璃听后身体微微往后一仰,认真的望着眼前的妹子。她似乎与平时不太一样了,怎么一下子竟是这般不屈不挠了?转而又想,这又怎么样,作为一个嫡出的女儿,还是与自己一样的命运,给人做妾

连璃想着便是不屑一笑道:“人定胜天么?呵呵~”走近连瑶,在她耳边轻声道:“人定胜天凭的是天有不测纷纭,如今你想胜的是母亲,那你是希望母亲会有祸兮还是旦福呢?”

说完又远离了连瑶,一脸好笑的望着对方。

连瑶面上没什么表情变化,只是也轻轻道:“姐姐的话自是有理,只是这事也不一定是母亲就可以做主的”

两人这么咬耳说话,倒是让后面跟着的四个丫头看傻了,这小姐们也好的太快了吧?

连璃一听,心里揣度着,她这是什么意思,她的意思决定权不止在母亲吗?拿还有谁,祖母还是父亲?想想都不可能,听说祖母前几日已经同意将五姐姐在年后送入宫中了,又怎么会突然来怜惜这十妹妹呢?估计是连瑶要面子,在自己面前逞能吧~

看着连璃一脸不太置信的样子,连瑶只是心中有些嘲笑。这儿的女子都太奉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紧紧将自己的双手握拳,心中坚定一个念头——自己是不会这么快就妥协的

第五十六章 遇劫

连瑶坐在小书房的窗边,望着外面枝上的寒梅发着呆,雨后的梅花显得更加的明艳,旁边随意地摆着一本书籍,随着寒风的吹来而翻页着。

紫苏端着汤水进来就瞧着一脸所思的连瑶,上前放下手里的瓷碗。对着连瑶道:“小姐,这么冷的天,怎么还开窗呢,小心得了风寒。”

连瑶回神望着紫苏一笑道:“哪有这么娇弱?”

紫苏不顾,还是有些担心。上前将窗户给关上了,而后才道:“小姐,您啊~总是这么不把自己的身子放在心上,还是要多注意的。”

连瑶笑着接过紫苏递来的碗,皱了皱眉头道:“怎么又是枸杞菊花排骨汤?”

紫苏一瞧,难得见得小姐这种模样,笑着开口道:“这是太太吩咐下来的,每天都给七小姐和您熬上一盅,说是可以驱寒的,让你们好好保重身体。”

连瑶不屑一笑,“她倒是好心,让我和七姐姐把身子养养好。特地让厨房这么费心的做这汤料。”

连瑶知道就这么一小碗,估计府中婆子们要折腾很久呢。记得第一次喝这汤水的时候,自己说了句味道不错,而且喝了后真是有驱寒的用处。紫烟听后就去府里的大厨房打听如何做,说是将来她自己也可以做给连瑶喝。

也是这么一打听,才发现根本就不是自己小院子里能做出来的。这个汤水制作太过复杂,要先将枸杞个菊花都用温水浸泡个几分钟,洗净,姜要切成丝状。锅中水烧开后,而后将洗净的小块排骨放入,焯烫去血水。再然后排骨捞出,用清水去除浮沫待用。然后再放姜丝,控制火候,再把枸杞菊花放入,时间多久,火候几分,什么都得讲究。连瑶自是没那个心思都听了下来。

而这里的枸杞和菊花,也都有规定。这枸杞要选用秋果,说是那个季节的营养最佳。菊花就更麻烦了,要选菊花头较小,圆形,花瓣密、白色。花蒂绿色,花心小,淡黄色,均匀不散朵,体轻、质柔软。

真是不问不知道,原来这里头处处都是学问。只是这丁氏的心思连瑶自是清楚得很,无非是调养好了身子,方便做生育工具,达到他们攀龙附凤的目的罢了。

紫苏知道连瑶的想法,只是这排骨汤到底对小姐身子好。见着连瑶这么单薄的身子,劝道:“不管怎样,反正这好东西,小姐只管喝了便是。”

“也是。”连瑶转念一想,好东西不能浪费了。用勺子舀了一口喝了后看着紫苏无奈道:“只是这好东西天天喝,就是再好喝也没味了。她怎么就不知道给我们换换口味呢?”

“我的好小姐,您啊~还这么挑三拣四的。要知道就是四小姐都没得喝呢~”紫苏回道。

连瑶一沉思接着道:“她又不缺这些汤汤水水的。谁不知道府里再好的再珍贵的都在她那院子里呢,即使给了她,也不见得会稀罕。”

说完后连瑶才发现自己的话中夹了丝羡慕,还隐隐有些妒忌。原来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够得到父爱、母爱的。即使是成了如今的身份,却依旧如此。

紫苏倒是一愣,小姐平时多谨慎的人,怎么突然说出了这话。叫人听了传到老太太、太太耳中可是不得了的事,刚想开口提醒,只听得外间便传来了紫烟急躁的声音。

“小姐,不好了,出大事了…”

紫烟居然跌跌撞撞从外面跑了进来,顿时勾起了连瑶和紫苏的好奇心。见着还跑得气喘嘘嘘,满脸通红的紫烟,紫苏更是立即走到紫烟身旁帮她顺气,还边道:“怎么了,紫烟?你这样匆匆忙忙的一点规矩都没有,怎么说都说不好你。瞧你这样子,什么叫做小姐不好了?难不成这天海塌下来不成?”

连瑶也是一边放下汤碗,好笑地瞧着紫苏说教着紫烟。紫烟也是老毛病了,总是这样,一点小事都能把她急得不像样。

“不,不是…小姐不好,是老爷…不好,呃~”紫烟一边甩手一边含糊不清地说着。

连瑶听着不解便道:“什么什么?老爷不好,爹?你慢点说。”

紫烟听到连瑶的话后直直地摇头,却又一时说不清。

紫苏见着紫烟这样子,立即倒了杯水给她。喝了口水,也好了点,紫烟才道:“我刚刚见到太太身边的姚妈妈正往外院找于管家去呢,听说是四老爷来的队伍今儿早晨大雨时在城外禹岩山下遇到了劫匪,如今四老爷、四太太和同来的九小姐都被困到了山上。”

连瑶一听,立即站了起来。开口再次询问:“这可是真的?”

“小姐,这种大事,奴婢怎么可能会瞎说,而且姚妈**脸色也很差。”紫烟回道。

一边的紫苏也立即露出焦急之色。

这可真是出大事了,虽然自己养在深闺,但是也或多或少从下人口中听过这禹岩山土匪的事,在这几年中很是嚣张。路过的无论是富商,还是官宦,只要被他们看中了,就会无所顾忌的干。朝廷这几年也派了不少官兵前去剿匪,可是由于地势的原因,一直久攻不上。

如今,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与自家搭上了关系啊?这四叔一家怕是凶多吉少了,母亲即使是派了家中护卫前往,恐怕也只能是在山下傻等了。就是报官也没用,这几年大理寺接的这类案子还少么,又有听说有多少是能安然无恙从禹岩山上下来的。

“祖母那可有得到消息?”

紫烟摇摇头,道:“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不过这么大的事,估计也瞒不了。”

连瑶点点头,“也是。”

看来这年过得不会安生了。京城的治安可真是让人心慌啊~这京城可是天子脚下,居然如此危险,三番四次出现这等遇劫之事。更惊讶的居然因为处理不了而一直任由其对过路的行人下手。

连瑶不禁对四叔那一家子捏把冷汗。

傍晚去给母亲请安,果然便听她提及了,还说着目前叫府中之人减少外出,以免遇到此类事情。说是快春节了,这京城里里外外都是人多眼杂,外来商人更是数不胜数,城中官兵还不够用,听说都把宫中的一部分禁卫军调出来用了。每日每夜都有禁卫军四处巡查,说是为保民生,百姓自然是感恩涕德。

连瑶不禁想着这皇上若是真的为了百姓,早就该杀一儆百,将那城外猖狂的土匪给办了。连瑶不信,这锦麓王朝会连一个小小的土匪窝都剿不动,剿不起。心里猜测不是朝中有人将这事压了下来,就是皇帝无道。

当然,这些想法连瑶只是心中想想,自是不敢说出口的。

丁氏似是也很忙,随意交代了几句就将她们给遣了回去。出福月楼的时候听到里间李妈妈说了几句话,意思好像是丁氏得赶到颐寿园去了,说是老太太身体不适。

这不适,怕是没有这么简单吧?

看来,这老太太对庶子也是不错的,做母亲做到她这个份上也值了。怪不得连府上上下下对老太太不仅仅是敬畏,更多的还是尊重。老太太说一,可是连自己那父亲都不敢说个二的。

为主母者的当如是

第五十七章 婆媳谈话(上)

充满檀香味的屋子里,烛光闪闪,老太太斜靠在大床上,身后摆着好几个迎枕。脸上尽是疲倦之色,还略带些苍白,正闭着眼假寐着。

丁氏坐在床沿边,望着老太太,脸上皆是担心之色。

屋子里婆子、丫鬟站了一圈,都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佟妈妈站在旁边看看闭着眼的老太太,又瞧了瞧丁氏,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老太太才睁开了眼,瞧着眼前的丁氏脸露惊讶。立即道:“哟,你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说完就转头瞧着一边的佟妈妈,一只带着祖母绿的手扶着额头还想起身。

丁氏一瞧立即上前服侍了老太太起身,半坐在床上。佟妈妈也立即收回了手脚退至到原位,听得丁氏轻声道:“媳妇才来了一会,见着母亲正休息着,不忍打扰。”

老太太听后才叹了口气道:“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过来呢?这天寒地冻的,瞧你也不多穿点,要是病着了可不是小事。”

丁氏只穿了件石青色刻丝通袖袄,使着原本就很苗条的身材更显单薄。

这几句话听得丁氏心中一暖,直望着老太太道:“母亲,没事,媳妇来的时候穿了灰鼠皮袄的,只是您屋里有暖炉才褪了。”说完给一边的红裳使了个眼色。

红裳立即上前附和道:“是啊,老太太您不用担心。太太出门裹的都是严严实实的,奴婢们会伺候好的。”

心里却是一酸,太太最近忙这忙那的,出门的时候也是刚刚送走了几位请安的小姐和少爷。这颐寿园位置偏僻,要走个差不多半个时辰,太太怕来晚了老太太就寝,就匆匆忙忙出来了,哪有功夫披什么灰鼠皮袄啊。

老太太这才点了点头,看着丁氏道:“可是有了什么消息?”

丁氏一听望了眼周围,摇了摇头。又瞧着老太太有些悲伤的表情,开口道:“母亲不必太过担心,四叔他们一家定会没事的。”

这不说还好,一说使得老太太更加心急了。这禹岩山上的土匪岂是善类,看着丁氏只是悠悠地道:“这府里的事如今尽是你管了去,我是一身轻。如今这几个孩子的事也是你在操心,我也没什么好图的。就是想好好过个年罢了。怎的就这么难呢~”

丁氏听后一思索,便发现这老太太是话中有话啊。她在责怪自己吗?为了家中几个姐儿的婚事?难不成她以为是自己提议出将五姐儿送进宫去的?

虽是这么猜测着,却又无法说。毕竟这是丈夫的决定,夫妻本是同心,自己也喊不得冤。笑着回道:“母亲说的哪里话,媳妇只是尽些本分,有些事还得母亲您来拿主意。”

丁氏心中知道她对于自己掌家一直看不过去,这人也这把年纪了,就是凡事都想做个主。说是在这颐养天年,可是对什么都留了个心眼。如今这老太太病着,自己来探望,反倒没几句好话,又说起教来了。

“我拿个什么主意啊~”老太太一摆手接着道:“我的这些儿啊,都各自成了家,儿孙也算是满堂了,我也就知足了。”

丁氏瞧着老太太这一副不理世事,看破琐事的表情心中就有气,总是嘴上一套,背地里做法又是一套。唉~可是人家是婆婆,自己只能应承着点头啊。

一边的李妈妈瞧着,真的很心疼这自家太太。这太太平时府里上上下下打理的已经是够累了,下边要为小姐、少爷们谋划,上面又要照顾好老太太。老爷又是个不体谅的,这太太心里有话也没处说去,真是难为了她。

此时,正巧连珻带着颜炳进屋,瞧见丁氏在这,连珻惊讶之余,立即反应过来,行了礼唤了声:“大伯母。”

丁氏即是换上一副笑脸,上下看着连珻道:“珻儿,真是出落得越来越标志了。这些年,多亏了你陪你母亲身边,替我朝夕相伴,侍奉了。”

连珻从后边颜炳手中接过药碗,边走近大床边道:“伯母这不是拿珻儿当外人了么,孙女侍奉祖母,这是天经地义的。”

床上的老太太听后立即笑开了眼,道:“就是,大媳妇。珻儿说的对,我啊~真是要谢谢二儿子了,给我留下了这么一个聪明伶俐的孙女儿。”一脸满意地望着连珻,话中却透了一份伤感。

自己已经白发人送过黑发人了,再也承受不了第二次了。自己虽是有些偏心,不过二儿子和四儿子也是在自己眼皮下长大的,对自己又极其孝顺。这四儿子就是到了岭南那么远的地方做通判也没有忘了自己,每年总是托人快马加鞭从些荔枝来。他的那份孝心,不比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少。

只是这么几句话,倒是让丁氏有些尴尬了起来。看到走近身边的连珻,丁氏立即想接住药碗,开口道:“我来服侍母亲吧。”

却不想刚刚说完,老太太就给推脱了。道:“算了,就让珻丫头来吧,这些年我也习惯了她。”

真是一点情面都不留给自己,丁氏只能讪讪地离开了床沿,将位子让给了连珻。

喝完汤药后,连珻又取了蜜饯给老太太食了。等到嘴中那股苦涩味淡化了后,老太太才道:“珻儿真是个可心的,只是,可惜了。”

屋内的众人皆是不明,包括连珻本人也是有些糊涂,不解地看看老太太,又瞧瞧丁氏。

想要将连珻送进宫去的事,如今还没有公开开来,除了老太太外,就只有丁氏和她丈夫知道了。

察觉屋内气氛有些怪怪的,老太太望着也是一脸迷茫的连珻道:“只是不知将来谁有福能娶了你这丫头啊~”

连珻脸一红,低着头轻声道:“祖母说的哪里话,珻儿要一直陪着您呢。”

“呵呵~你这丫头,我这老婆子哪能这么耽误你呢。”老太太一笑而道。

连珻被这么一说,哪还开得了口啊。旁边丁氏一看,笑着道:“母亲,看您,把珻儿说的都不好意思了。”

老太太听后又是一笑。这屋子里的气氛也稍稍降了些,而连珻一听,以为大家都在拿她取笑,自是一羞跑了出去。

老太太瞧着连珻出去的门口笑了会才转身,而后似是想到了什么,望了望丁氏。她也来了不久了,自己可不信真是特地过来瞧自己的。对着旁边的佟妈妈使了个脸色,佟妈妈立即带着众人退了出去。一时间,屋内就只剩下了老太太和丁氏两个人了。

丁氏这才又重新坐回了床沿,给老太太掖了掖被角,眼中却是先泪汪汪的了。这老太太一见,哪还能不知道什么事呢,想到她一开始回答自己话时眼中的闪烁。拉着丁氏的手急道:“大媳妇,你说,是不是你四弟和四弟妹出了事了,啊?”

瞧着老太太这急躁的样子,大半个身子都直坐了起来,脸上竟是惊慌之色。丁氏立即摇头道:“不是,不是,母亲不要担心。不是四弟和四弟妹,是…是…”

老太太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上去,直道:“是什么,你倒是说啊,你想急死我这老婆子不成?”

丁氏这才立即说了出来,“是,是九姑娘被人给糟蹋了”

第五十八章 婆媳谈话(下)

老太太一听,脸上尽是崩溃之色,当下就往后重重仰了去。

丁氏心里也不是滋味,这好好的姑娘,就这么葬送在那帮土匪手中了,这一生岂不是完了?望着老太太继续道:“是下午派上山的护卫带来的消息,四弟和四弟妹倒没什么事,估计就是吃了些苦头。就是可怜了那侄女了。”

老太太自中午得到消息就病下了,如今这又听得这事。更是泪眼婆娑的说道:“我那四儿子就璐儿这么一个女儿,怎么命还这么苦呢?我们连家是造了什么孽啊~”说完很是怨愤地用手敲着床板。

丁氏连忙劝慰道:“母亲,母亲,您别这样。”

“璐儿那丫头也是极好的,过了年也快十二了。去年这个时候,那四媳妇还跟我给提起让给她在京城物色个人家,说是不能让这闺女跟着他们在那荒僻的地儿。让璐儿以后嫁在京城,也好替他们尽尽孝。”老太太一边说着,一边抹着眼。

丁氏不知该怎么说,只得不停地点点头。

“哪知今儿个就出了这事啊,这好好的姑娘就这么给…”

老太太一脸痛苦,丁氏也是极尽惋惜,要知道这女孩子的名节可是比命还重要的。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后叫那侄女怎么做人。

这老太太痛惜一阵过了,才又道:“那为什么不将他们给救下来呢?”

丁氏摇摇头,自己也想啊。“母亲,那禹岩山您又不是没听说过,哪那么容易啊?这府里这次派的都是数一数二的高手,去了五人,回来的却只有一人。”

老太太一听,也是大骇。没想到那帮匪人尽是这般厉害,当下急道:“这可怎么办?总不见得让老四他们一辈子呆在山上吧?要不送些银子去?”

老太太实在是想不出其他的法子了,这劫匪一般不就是图个钱么。

丁氏又摇了摇头,开口道:“母亲,就是他们没有差人来府里要银子啊,以前也是没听过这例的。”见着老太太又是一慌的表情,连忙继续道:“母亲,您也别急,老爷已经去想法子了。这事还找乾梓侯侯爷帮忙了,会有办法的。”

虽是这么说,丁氏心中可是一点底都没有。

眼下也没有其他的办法,老太太除了点点头,就只能叹一声了。

“母亲,儿媳还有件事要与您说。”丁氏吱唔着又道。

老太太此时的心情压根就不好,摆了摆手道:“府里的事你做主就可以了,不用来与我说的。”

丁氏脸色一为难道:“不是府里的事,是关于十姐儿的婚事。”

老太太一听这话才提了神,眼睛却还是没什么光彩,回道:“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丁氏这才敞开了心,直道:“是这样的,昨儿个傍晚二姐儿托冉橙捎了个口信来,说是她想让十姐儿过府。”

自然,这里的“过府”,谁都明白是个什么意思。

老太太眼眸一敛,问道:“这是她自己决定的?”

丁氏点点头。“二姐儿说,既然咱们家想与安穆侯府也联姻,那自是那边比较急的。让七姐儿去秦府,比十姐儿合适。”

老太太一思索,心想也是。这十姐儿若是去了安穆侯府,那想要早日生个孩儿,站稳位子是不可能的。只是这二姐儿的心思谁又会不了解,她是想把这事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当下也没这么多心思去管这些,现在自己心里已经乱成一团了。当务之急是想着怎么把老四他们就出来,这大媳妇也是,还有空与自己来说这些。

“这些事都是来年春的事,早着呢。何况怎么处理,你心里也有数。”老太太随意道,而后便闭上了眼。

丁氏也不傻,看着老太太脸色不悦。晓得在嫌弃自己这些话说的不是时候,只是自己若不及时告知,等到以后又要说自己是故意瞒了她,这真是两面为难。她以为自己想来说这些有的没的啊,只是平时四姨娘一直在老太太跟前服侍,如今她病了,自己这个媳妇还不来,叫府里上上下下怎么看?

“那母亲好好休息吧,媳妇改日再来看您。若有四弟他们的消息,我会马上通知您的。”

丁氏说完看着还是无动于衷躺着的老太太,只能起了身,福了个礼退出了屋里。在外间大厅等着的李妈妈和红裳等人见着丁氏出来立即迎了上去,李妈妈瞧着丁氏脸色有些不悦,也不敢出声,只等跟着她回福月楼。

而里间的老太太在丁氏走出去后就睁开了眼,眼中没有初时的感伤,也没有后来的无所谓,倒是有些精明的神色。

佟妈妈进了屋,瞧着床上若有所思的老太太,笑着开口道:“老太太,您别费那些心思了,好好将身子养好才是。”

老太太任由佟妈妈将自己扶好,在床上又坐稳。望着眼前一直跟着自己的人无奈道:“我就是想费心也没机会,这府里的事还有什么事能是我做的了主的。”

“您也别这么说,这大老爷对您可是千依百顺的。”佟妈妈笑着安慰道。

老太太听了这话才点了点头,接道:“以前是没话说的,只是我看着大儿子如今是有了新媳妇忘了我这娘了。”说完还摇了摇头。

佟妈妈立即不解道:“您这话说的,大老爷和大太太不合,您又不是不知道。您是老爷的亲生母亲,这点又怎么改的了?”

老太太一瘪嘴,不满道:“他们不合是一回事,可毕竟是夫妻,什么事都是有商有量的。到我这就不一样了,说是来询问,其实和通知没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