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来了,就是求也要求的母亲的原谅。笑着往前跨一步,道:“母亲,这是女儿特点给您做的银耳百合羹,从申时就开始熬的,差不多做了两个时辰呢。”

丁氏这才随意地看了一眼连璃,却没有将手里的东西放下,再瞧了一下她手里托盘中的碗和碟子,富贵缠枝莲纹内外画票口清花碗里盛着还冒着热气的羹汤,一边的金鱼戏水瓷碟里摆着阳春白雪糕,心道果然是花了不少心思。

只是这样就能让自己不计前嫌吗?她也未必把自己想得太好应付了!

连璃一脸讨好的模样瞧着丁氏,看在一旁的李妈妈眼里倒真是一副孝女的模样。瞧着太太似乎完全不领情,突然见七小姐用着祈求一般的眼神望着自己,希望自己帮帮忙。

李妈妈心中想了半天,又看了看丁氏,才上前,却是对着连璃道:“七小姐有所不知,太太刚刚晚膳刚服了一碗鲤鱼萝卜丝汤,估计着此时肚里都是汤水呢。”

连璃这才心里稍缓了缓,虽然还有些为自己那么久熬的汤不平,却不敢表现出一丝不悦。又上前道:“母亲,您平时最喜欢吃女儿做的阳春白雪糕了。”又扫了一眼旁边堆着的账本,连璃又道:“您看着久也累了,不如休息会吃点糕点吧。”

丁氏这才放下手里的账本,望着连璃却是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就这么瞧着,连璃倒是被瞧得心慌,觉得站在那里片刻难耐,低着头不敢瞧丁氏。

半晌,丁氏才开口道:“你没听李妈妈说吗?我刚用了晚膳,你的羹汤和糕点还是带回去吧。”

连璃一听心中很是焦急,忙道:“母亲,女儿是特地送过来的。”

丁氏脸色未缓,依旧一副严肃的模样,从花梨木交椅上站起来,李妈妈立马就退开了道。慢慢走到连璃身边,拿起碟子中的糕点,小食了一口,开口道:“这阳春白雪糕出自哪里?”

连璃不明所以,微微抬头看了丁氏一眼,心中很是没底。却仍然乖巧答道:“回母亲,这道糕点出自《鲁府禁方》,以茯苓和山药为主要材料,二者皆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茯苓久服安魂神宁,山药久服耳目聪明,益力气,二者不饥延年,都是常见的益寿药。”

看着手里剩下的糕点,丁氏又瞧了眼连璃,道:“你倒是还记得。”

连璃颔首一笑,“这是女儿十岁那年母亲生辰时第一次做的,当时女儿翻了好些书籍,才觉得给母亲做这糕点最合适。第一次做的不好,母亲却还说好吃。”

丁氏似是也在回忆,当时的确是的。这些年她对自己也算是尽心尽力了,将手中剩下的半块吃了,瞧了一眼连璃才向外走去,边道:“随我回屋去。”

连璃一听心中一喜,便知有转机。立即将手中东西放下,跟着丁氏的脚步走去。李妈妈则看看那摆着的事物,又看看外面,叹了口气。这些孩子还是早些嫁出去吧,也省的太太终日操心来操心去。

珠帘内,丁氏坐在凳子上,连璃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心中纠结着,不知道母亲到底想怎样。其实自己想想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没有让九妹妹住自己院子去。其实那个时候又不止自己,四姐姐都没出个声,虽说以后八姐姐住进去了,但是再住一位也没有大碍,何况四姐姐平时那般热心肠。

丁氏见着连璃这般心里又有些失望,现在是自己给她机会。她就这么杵在那,什么也不说说。怎平时的机灵、敏捷都没了,怪不得得让她进安穆侯府去,本来心想着那世子的德行,自己还有些犹豫。除却这些,安穆侯府也算是名门,她进去已是高攀了。要是真这般冥顽不灵,自己让她连侯府都进不去。

“母亲,女儿知错了。”

半天,连璃才反应过来,正对着丁氏小声道。

“你错了,你何错之有?”丁氏一冷笑道。

“母亲,女儿真的错了。那日女儿不该视母亲面子为无物,当着三婶婶、四婶婶和众姐妹的面,让母亲在祖母面前难堪。”连璃说后,这时突然感觉很严重了。母亲一向爱面子,何时如那次那样碰一个女儿的钉子,还是当着大家的面。

其实自己潜意识里一直明白,不想去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不想面对。自己那时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勇气,居然那般做。那个时候一心是不想与九妹妹多接触,省的外面那些流言蜚语将自己也牵扯进去。

这连璃一坦白,那日的场面又似是重现在了丁氏面前。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怒道:“你倒是清楚的很啊!”

连璃从没见丁氏发这么大的火,吓得整个人颤颤的。偷偷抬眼一瞧,只见母亲一脸怒气地望着自己。立即低下了头,道:“母亲,我…我真的错了,真的错了,请母亲原谅女儿。”

“你说的倒轻巧。”丁氏走到连璃身边,慢慢道:“你是不是以为上次我跟你提安穆侯府的事,你就觉得以后有了安穆侯府做靠山,就能不把我这个母亲放在眼里了?”

“不、不是的。”连璃吓坏了,战战兢兢说道,接着立即就跪了下去。不待再开口,眼泪却先留了下来,直直地摇着头。

“我倒你是个聪明伶俐的,却也是这般糊涂。不说安穆侯夫人快来府里,你怕是我会阻了你的道,然后让你进不了侯府这一回事。即使你进去了,这侯府岂是寻常人家,你这是不想要娘家了?没有连家,你以为你在侯府算什么,连个丫鬟抬做的姨娘都不如!!”丁氏冰冷的语调,刀锋一样的眼神,怒中带着威严,让人不寒而栗。

这个样子的丁氏连璃从没见过,看来自己果真惹恼了她。如今可怎么办,立即俯着身子,眼泪汪汪地看着丁氏,除了摇头还是摇头。

丁氏一见这心里才满意了,加重语气道:“你要知道连府的女儿若是给贵勋之家做妾,也不是就安穆侯府一家的。听说前阵子老爷在朝廷上有些麻烦,亏了庄亲王帮着处理。若是感激,送个女儿过府也是可以的。”

丁氏说的轻描淡写,连璃一听可是崩溃啊。这庄亲王已年过半百,其庄王妃是异国郡主,身份地位都非比寻常,手段也是极其厉害。除却这些他已经有了六房妾室,却没有一个姨娘能诞下孩子。自己过去,岂不是成了七姨娘?还是个熬不出头的。

想着连璃身边往后一摊,眼神空洞。张大嘴,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她跪行到丁氏脚边,拉着丁氏的裙摆直道:“母亲…母亲…”

“怎么你不是一直想寻个高枝,好不把我这个母亲放在眼中吗?如今我成全你如何?”见着连璃又有些不相信的模样,继续道:“你别认为你十妹妹进安穆侯府不合适就必定非你不可了,要知道我们这族里有的是姑娘。”

连璃算是真真实实领略到古姨娘说的那话的意思了,怪不得她一直对自己警告,说什么也不能让母亲给不高兴了。自己的命运和一生都在她的手里,紧紧拉着丁氏的裙摆,哀戚道:“母亲,母亲,您最疼我了,我不要去庄亲王府,母亲我不要去!”

丁氏望向别处,嘴中回道:“《女戒》、《内训》这类书你也是从小熟读,应该知道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连璃精心梳的头发已经凌乱不堪,脸上的妆容更是花成一片,声音已经哭哑了,她只觉得万念俱灰,难不成自己真的要去给一个都可以做自己父亲年纪的人做妾?她不要,但是自己也知道若是母亲真的与父亲提了,父亲最终也会同意的。

此刻的连璃已经顾不得尊严了,只想着不要进庄王府。只要想起来就害怕得浑身发抖,如果去了那里,她这辈子就算完了。她愿意去给安穆侯府世子做姨娘,那是因为看上了侯爷府世袭的爵位,就算以后她抬不成正妻,她的孩子也是有机会成为爵爷的,这样子子孙孙就会永远地富贵下去。

“母亲,我再也不敢了,我真的再也不敢了。您一向疼我,千万别把我送到王府,女儿求您了。”连璃已经匍匐在了丁氏脚边,什么形象、什么面子她都不要了。若是真的进了王府,自己那才是一切都完了呢,会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她绝对不能去的,而唯一的希望就是眼前的母亲了,于是忙死抓着丁氏的裙子不放。

第七十一章 惴惴不安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不使你的小心思,我又怎么会对你失望?这么些年,就是珂儿出生后,我对你也是疼爱的。有什么东西珂儿有的,我没给你备一份?可如今你居然这么对我,真是让我伤透了心。”丁氏想着教训,吓她也到了点了,便开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自己必须让她对自己既害怕,又感激。

连璃想想也是,这么些来,没有母亲的撑腰,自己如何能可以站到十妹妹头上,样样吃穿用度都高她一等。心下倒是有些感激,又觉得自己那么做实在是不该,抬头恳切地望着丁氏。

“庄亲王的事情我会压下,就是提提,道谢也不一定要那个法子。你若是乖巧如以前那般,安穆侯府还是你进的。”说着将连璃从地上拉了起来。

连璃此时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看着眼前的母亲,第一次觉得她对自己的爱真真实实存在,其实这些年来她也从未亏待过自己。刚刚的恐惧与害怕还未散尽,当下立即扑到了丁氏的怀里,泣道:“璃儿以后再也不敢胡来了,母亲说什么璃儿就做什么,绝不敢再自作聪明。只是这一次,母亲可千万要帮帮我。”

松开连璃,丁氏又换上一脸慈爱的面容,道:“你知道我心里是疼你的,让你进庄王府我也舍不得啊。何况族中姐妹又不止咱们府上这几个,你们是我们连家这长房子孙,不要害怕。”

虽是这么说,连璃心中还是很紧张。自己哪想到突然还能折腾出来各庄亲王府,真是让自己措手不及。刚刚母亲说出的那一个时候,自己都觉得天昏地暗,一切都崩溃了。

春肜来到丁氏门口,只见门窗紧闭着,李妈妈和红翘竟在外面侯着,当下很是奇怪。见着李妈妈询问的眼神,立即回答:“妈妈,十小姐来给太太请安了。”

李妈妈这才点点头,看看里边犹豫着。想了一下,听得里间没什么动静才开门进去了。在屏风外恭敬道:“太太,十小姐来了。”

红翘也是在门外瞧着屏风外,隐约听到抽泣的声音,春肜倒是先奇怪了。看着红翘轻声道:“红翘姐姐,太太这是在训七小姐吗?”

这些日子,太太如何待七小姐的,别说福月楼的人清楚,就是整个府上的人也略有耳闻。下人间总是讨论着是不是七小姐要不得宠,换十小姐了。什么风水轮流转,这些话传的沸沸扬扬,只是不敢在主子面前提起罢了。

红翘当即给了她给警告的眼神,这主子的事可是她们这些做奴婢的可以议论的。春肜也不见怪,这红翘姐姐就是有些严肃,像红袖姐姐和红裳姐姐就好了,待人从不这么凶的。这是红衫姐姐去了四小姐那,如今太太由她们三轮流在跟前,她才得意起来了。本想着会不会在自己和春沅二人挑一个升为一等丫鬟,却迟迟不见太太的意思。

看着红翘不给自己好脸色,想着十小姐还在楼下大堂。立即下去准备迎十小姐,转身还听到里间丁氏的声音。

“恩,知道了。去打盆水来,让红翘进来侍候着。”

春肜脚下一顿,这才加快了脚下的步子。身后红翘的应声,匆匆地进了屋。七小姐若隐若现的抽泣声还在自己耳边,心中倒是很疑惑。太太很少在小姐们面前发脾气的,看了太太今儿个心情不好。

连瑶跟着春肜一路来到丁氏房外,刚到门口,准备跨进去。便感觉着衣袖被旁边人一拉,不解地望向春肜。

春肜看着连瑶,又瞧了瞧屋子里,轻声道:“十小姐,太太今日心情欠佳,您注意些。”

连瑶倒是一奇怪,这春肜与自己素无交情,居然会来提点自己。当下也不容多想,感激地瞧了一眼她,而后点了点头才走了进去。

紫苏和紫烟都是规规矩矩跟在身后。

见着丁氏坐在炕上,面色如往常一般。行了礼唤道:“母亲。”

心中开始纳闷着春肜的话,瞧着丁氏并不见异常啊。刚想着,便听到里间有些窸窸窣窣的声音,眼神瞄向了屏风里。

丁氏一瞧直道:“是你七姐姐,来的路上不知怎么抹了一鼻子灰,正在里间收拾了。”

连瑶这才收回视线,瞧着丁氏笑了笑。这母亲的说法可搞笑了,说是七姐姐抹了一鼻子灰,怕是说给里间的人听的吧。刚刚在大厅看到了蓝末和蓝朵,二人明显很是紧张,反常的呆在了下面,春肜又说母亲心情欠佳,怕是七姐姐的缘故吧。

如今听着丁氏的语调,怕是没什么了吧。连瑶一脸知解,却是又一个转身对着屏风道:“七姐姐。”

“碰。”脸盆掉地的声音自里间想起。

同时丁氏也是一脸不满的瞧着里间,连瑶更是一脸不知所以的模样。

连璃刚才已经被惊坏了,听到这么一声,身体一抖,竟撞翻了旁边的脸盆,如今更是一脸慌乱的模样。

红翘一瞧,立即对外出声道:“太太,是奴婢的错,不小心打翻了水盆。”

听得红翘的话,连璃才松了一口气。与此同时,丁氏也收回了眼神,看着连瑶道:“没事,你坐吧,待会你姐姐出来后再一起说说话。”

连瑶不得不得也跟着收回眼神,在一边的凳子上坐下。丁氏这才满意了,看着李妈妈道:“你进去看看,怕是红翘那丫头一个人忙不过来。”

李妈妈颔首,走了进去。

连璃瞧着这屋子里有些微妙的气氛,也感觉到发生了什么事,却也不敢多说。望着丁氏关心道:“母亲可用了晚膳?”

丁氏笑着点点头,道:“今儿个于管家拿了账本过来,我就早用了膳。”

连瑶自是笑笑,乖顺道:“母亲可要多注意些身子,别劳累了。”

丁氏笑得乐呵呵的,一瞄到外帘站着的紫苏和紫烟,状似无意道:“怎么一直不见你把绿柳带在身边,可是服侍的不周到?要不要我叫姚妈妈给你换个婢女?”

普通的问候声,听在连瑶耳里却像是另外个意思。是纯粹的问问还是对自己疏远绿柳不满?连瑶心中没底,抬头道:“不用了,母亲。绿柳挺好的,只是女儿身边习惯了紫苏和紫烟罢了。”

丁氏微微一点头,“习惯是一回事,只是咱们连府可是不养闲人的,若是对她不满,你只管告了我来。”

连瑶手里摆动着手帕,已隐隐冒着汗。看来到底是府里有人传开了,自己把绿柳晾在那到底不是个长久之计。心中有些慌乱,母亲这是故意来给自己暗示的吧。

“母亲,女儿明白了。”

丁氏这才一笑,道:“知道你是个聪明乖巧的。”

连瑶不知深意,低下了头。只一会,连璃便从里间走了出来,李妈妈在前,连璃身后还跟着端着水盆的红翘。

连瑶观察了一下连璃,脸色似是还有些苍白,眼睛红红的,整个人有些没精打采的。起身唤道:“七姐姐。”

连璃抬头却是不看连瑶的眼睛,望向别处道:“十妹妹。”

声音有些沙哑。

连瑶也不多看她,如先前般坐着,并没有一丝的不适。丁氏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却是什么都没说,与两姐妹说了几句话后便以看账为由让她们回去了。

出了福月楼,连瑶才看着连璃,虽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瞧得出七姐姐必是不太好受,略带安慰道:“姐姐没事吧?”

连璃一抬头,一瞬间刚刚在屋里的小心翼翼都没有了。回道:“没事,只是来得时候风大,吹着了。母亲已经让人帮我收拾好了,倒是十妹妹也要多加注意啊。”

连瑶一听,暗自后悔,自己真是找抽型的。没事去关心她做什么,明知道她是得理不饶人的。这七姐姐的模样,以后怕总是要吃亏的。母亲对她别有心思,这点连自己都看出来了。她这个当事人倒是糊涂。

指不定哪一天她对母亲无用了,第一个弃她的就是母亲。想着,连瑶摇了摇头。

这连瑶的反应看在连璃眼中,以为她是在可怜自己。虽然也知道强装的不像,母亲前阵子冷落了自己,可是现在一切都好了,以后自己照样是府里的天之骄女。那些在背后议论自己的人,总会知道她七小姐依旧受宠如以前。何况,母亲也应承了自己,这安穆侯府还是自己进。自己只要如姨娘的话一样,把母亲伺候好了,将来不一定比二姐姐差。握紧自己的双手,心里暗想着总有一天我会扬眉吐气!

“入春已快有一月了,妹妹还是为自己操心操心吧。”说完,骄傲般地看了眼连瑶,便带着蓝末和蓝朵离开了。

福月楼院里的人都能明显感觉到七小姐离开时和来时的不同,这府里果然是什么都没有个定数。

“小姐。”紫苏上前看着连瑶道。

微微朝后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走在前面的连璃,抬起脚步,“走吧。”

虽是走着,但是连瑶心里还是挂念着七姐姐的事情。她的那股得意,那股自信,总让自己心中惴惴不安,难不成母亲给了她什么承诺?

第七十二章 二选一

等丁氏觉得身子舒坦了才睁开眼,这李妈妈的手度不轻不重,力道刚好。慵懒道:“要不是珂儿还小,我至于用她嘛。”

李妈妈一听便知道丁氏是在说连璃,立即起步端了杯茶递过去。丁氏摸着茶碗好半天才叹口气,又道:“不是自己生的,终究不与我一条心。”

李妈妈这才接道:“太太是不是过虑了?七小姐经过今天一事,定会对太太您感恩涕德,以后肯定也是会安安分分给您办事的。”

“安安分分?”丁氏一听放下茶碗,讥讽道。

李妈妈听后噤若寒蝉,她知道丁氏这心里因为有二小姐的前车之鉴,对这些庶出的女儿哪还能放得下心啊?二小姐自出嫁后,虽也一直对太太孝顺恭敬,可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对太太说一应一的小姐了,很多事情也在太太面前推脱婉拒,为这事,太太没少心烦。

“太太,奴婢看着这七小姐可不及二姑奶奶的。”李妈妈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二小姐的确是有心有些手段的,不然怎么会嫁过去才三年,如今就掌了乾梓侯府的当家权呢?虽说侯爷夫人没有完全将权力放手,不过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侯府内的形势。

丁氏听后点点头,才道:“的确,璃儿那丫头的心思我总是还能捉摸出几分的,瑾儿的确是有些高深了,有时候我也少不了被她忽悠。就拿这纳妾的事情,不就是被她忽悠来忽悠去,才决定让十姐儿去的么。看来她只是想堵堵咱们的嘴罢了,谁不知道,十姐儿就是去了,没个三四年能生养?我就不信,再给她个三年,她就生出来了!”

丁氏这话说得极其气愤,就是一边的李妈妈听了也觉得诧异,这太太怎说得这般直截了当?最后的那句话似是有些太毒了吧,摆明了是说二小姐生不出来了么。虽说三年了,二小姐没个孩子,却也不是没怀过的,这太太说得未免太过火了。

“太太也不能这么说,家中的确没合适的姑娘了。”李妈妈出声道。

“谁说纳妾一定要小姐的?!本来就一直跟她说将冉橙和轻橙中选一个她不应,说是难得有几个机灵的人要留身边用,那我说从府里选几个模样好的去,她也不愿意。偏生要在家里选个妹妹去,还是十姐儿。她以为姑爷是皇室贵胄啊,选个妾还得是个官宦小姐?十姐儿生不出来,指不定她还想推说是姑爷的问题呢,一来将责任给推了个一干二净,二来也不会再有人逼着她给姑爷纳妾了。她那是里子面子都全了!”

丁氏一口气说完,竟倒似有些消气了,脸色也越来越平和了。每次只要想想这些孩子,不管是出嫁的还是没出阁的,都让自己头痛不已。

李妈妈瞧着心里也是了解太太的,她也只能对自己说说了。这些话憋在心里怕是很久了,自己虽然平时能揣测个一二,可听太太自己说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想着让太太发泄发泄也好,总埋在心里,也不是个事儿。

却不曾想准备继续听太太说这些琐事了,丁氏反倒不说了。突然道:“明儿个安穆侯夫人来府,都准备好了?”

“回太太,都准备好了,不会出现什么怠慢之处。”李妈妈立即回道。

“恩,这就好。”丁氏点点头应道。

次日,安穆侯秦夫人过府做客,丁氏盛装出迎,将安穆侯夫人引进了后花园中的湖边水榭中小憩。院子里花开正浓,湖边杨柳依依,假山山上水流匆匆,婆子、丫鬟们上了茶果,围了一圈,春裳裙带,随风飘扬,莺莺绿绿的,好不热闹。

连瑶到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连璃。倒不是自己故意去寻着她的身影,只是她今日一身桃红色艳裳,在一堆站着的人中确实很惹眼。在丁氏身边正与一身着玫瑰紫牡丹花纹对襟长裳的妇人有说有笑着。

走近一看方瞧着该夫人不过三四十岁的模样,头上梳着圆翻髻,左右分别插着檀木箜篌簪和镶珠宝宝塔形金簪,端着茶杯的右手上隐隐露出金镶玉手镯,圆脸单眼,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再瞧着妇人身旁,则是说的嬉笑连连的三婶婶顾氏,连瑶瞧这阵势,便知道该妇人是安穆侯夫人了。上前一步,对着里面的人行礼唤道:“母亲,女儿来迟了。”

“不必多礼,还不见过侯爷夫人与你三婶婶。”丁氏转头看着连瑶说道,转身又对着秦夫人道:“这是我家十姑娘,瑶儿。”

安穆侯夫人听话的同时也将注意力放到了连瑶身上。

连璃低着头战战兢兢地走到秦夫人面前,福身恭敬道:“见过侯爷夫人。”小手不停地在腰间攥紧。

秦夫人自是自是立即说了声“免礼”,同时又打量着眼前的小姑娘,这七姑娘刚刚是见过了,长相自是不必多说,虽为庶女,但举止大雅、落落大方。听得这十小姐还是嫡出,怎这气质竟与她姐姐相差甚运,胆胆怯怯,眼神闪闪烁烁,难登大雅之堂。

初来时,连太太就与自己说过了,家中适合的不是七姑娘就是十姑娘。如今一对比,当下心中已有了分明。

连瑶听后这才走到顾氏面前,没有刚刚的那般慌张,声音去还是如蚊细语道:“三婶婶。”

丁氏只是这般瞧着连瑶,眼睛眯着,也不多说什么。

顾氏点点头,连瑶这才走到了连璃身旁,一边站着。也是这时才发现这儿水榭内不止连璃一个小姐,还有十一妹妹连琉和十二妹妹连珂。想着原来自己还是来晚的,失了礼数。转念一想,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伴着潺潺水声,连瑶众人听得她们谈话,偶尔还有连璃的声音。多是说些这哪家少爷最近娶了谁家小姐,或是谁家少奶奶生了个儿子。连瑶心下疑惑,不想这些贵妇太太也爱说这些,又想着她们也没什么其他好说的,倒也不奇怪。

过了一会,连玥带着红衫和绿桐来了。今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连玥最近的身子也好了些,便下得床来。走至这儿,见了礼后,丁氏便让她坐下了,对着秦夫人道:“这是小女玥儿。”

这个小姐秦夫人是听过自己的表妹顾氏提过的,当下看了几眼,心中只道了声可惜。

四姐姐来这连瑶倒是不奇怪,昨儿个母亲便派人通知了,侯爷夫人乃是贵客上门,小姐焉有不见之礼?倒是这八姐姐连璇没有过来,连瑶便觉得这其中必有什么玄机。

幸好自己早有打算,并不想攀那安穆侯府的亲事。素装淡抹,除了问话就默不作声。这水榭里的风头都被七姐姐给夺了去,三婶婶也在一边说这侄女女多么可人,多么漂亮等。

这问题就是在这了,早就想着若是秦府是个好去处,怎么八姐姐今日见着自己姨母来了却连个面都不露?四姐姐这般精明的真人儿,怕是也知道了什么风声,不然她要是觉得是个好归宿,那自是会争取的。毕竟京中虽不乏官宦名家,可这等贵勋之家还是少有。如今见着她这般反应,连瑶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做法明智了。

没说几句,连玥连称头晕回了竹苑去,走时意味深远地瞧了连瑶一眼。

这一眼,叫连瑶好生奇怪,不知这连玥是何意。

正午时分,丁氏在正堂大厅中传了膳,连瑶等人陪着一起用了饭,又聊了几句方才回去。而秦夫人与顾氏则携手一同跟着丁氏去了福月楼。

连瑶心下明白,这“货”都见了,怕是要做决定了。走在不远处的连璃倒是一脸欢愉,心情好,脚下步子也欢快,一时将蓝末和蓝朵落在了后面。

连瑶心中有心隐隐担心,不知道这四姐姐到底是福是祸?恐怕也只有她自己去了安穆侯府才得明白。

看着连璃前方的样子心中又侥幸,幸好自己是在她后面,不然…摇摇头,自己还真受不了连璃那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夹枪带棒的语调。

自己心里轻松,可是走在身后的紫烟却是耐不住了,开口道:“小姐今日怎的这般?这下安穆侯府的亲事肯定与小姐无缘了。”

语话间,有丝埋怨,有丝可惜。

旁边的紫苏立即瞪了紫烟一眼,碰巧就被转身的连瑶给看着了。一笑,又上下看看自己,出门时紫烟就一直劝着说这身装扮太过朴素了,无奈自己坚持,她也没办法。看着眼前的紫烟,连瑶缓缓道:“紫烟,那本就是给七姐姐安排的亲事。”

就算不是,自己也断不会想为那么一门不知根底的婚姻而努力的。所谓争取的是幸福,是自己的以后,这么大的事情怎能不谨慎处之。

“可是小姐也并不一定没有机会啊?如今倒好,小姐只能跟着二姑爷了。”紫烟像是泄了气的球一样,没精打采的。

连瑶听后抿嘴一笑,方道:“那也未必!”而后留下一头雾水的紫烟,转身向前方走去了。

第七十三章 不满意也得去

贵妾,虽不能与夫君同穴,但也是可入得祠堂的。而且在府里,与一般妾室有很大的区别,这也算是给了连璃以后一个身后名,也是一个荣耀,可连续食得人间香火。

连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一点意外。从有与安穆侯府结亲的风声传出来的时候,自己就猜到了结果,一切都顺其自然不是么?不过自己可不信这家里将七姐姐送往安穆侯府只是为了一个贵妾这么简单,即使七姐姐她知足,父亲和母亲也都是不会安分的。

一时间,整个连府上上下下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老太太、大老爷夫妇自是喜的攀上了安穆侯府那么好的亲家,连璃喜的是自己会比连瑶嫁的好。而下人们有人喜是因为又出了一位侯府姑奶奶,这样府里的地位高了,连带着他们在外面的地位也高了,脸上自是笑盈盈的。

不过自然也是有忧愁的,如五姨娘古氏,这事情一定可真没有回转的可能了,女儿终是与自己走了同一条路。只愿这女儿以后能挣点气,为安穆侯世子生个儿子,这样才能有好日子。不然再怎么得宠,终究是个没保障的。

除了古氏,连璃的丫鬟们个个也都是愁眉苦脸的,这能怎么办?蓝末和蓝朵更是欢颜不在,主子做了妾,她们还能有什么盼头?

两家人家又是对八字,又是测黄历,一切都像是平常嫁娶一般。老太太更是放下话来,这次是与安穆侯府联姻,虽为妾,却也不能委屈了七丫头。听了这话,这全府上上下下哪还有敢怠慢的。

渐渐的,连璃也发现了,府里人对自己都客客气气的,这里包括母亲身边最得宠的李妈妈,还有福月楼中平时在府里作威作福的丫鬟、婆子们。这种感觉让她立即将原本的几分惆怅抛之脑后,她享受这种被众人拥护的感觉,万众瞩目的光彩。

虽说对一个女人来说,名分是多么的重要不是不明白。但是自己还有希望,而十妹妹,她的那个嫡妹妹,她拿什么去与二姐姐争夺呢?

经过了半月有余,才将这事给定了下来。定在四月初三,那日是个黄道吉日,益婚娶。虽说离现在还有二月有余,却也不急着一刻。连家自是没话说,婚事都订了下来,还怕侯府反悔不成?

三老爷连泰与三婶婶顾氏在婚事定下后三日才带着八小姐与十一小姐启程,虽然很想看着侄女出嫁,但是渝州那边已发了公文过来催促。毕竟三老爷只是个知州,虽说是一方父母官,却也有上级压着。

临走时,老太太开了句玩笑,想让八小姐连璇留下来,顾氏直道是舍不得,说等过两年再留在京里。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顾氏是在推脱。送行时,连瑶也去了,瞧着这一幕,她突然觉得自己怎么没有重生在八姑娘身上,好歹这顾氏是个好继母。转念一想,只道自己想法真是好笑。

回到梅苑,连瑶如往常般去了自己的小书房。总觉得看书的时候自己才能心静,府里七姐姐的事情一定,马上就轮到自己的了。其实自己远远没有紫苏和紫烟她们表面上看来的那么平静,毕竟是自己的婚姻大事,怎么会不多放几个心在身上呢。

虽说,自己想要了最后一条路——逃。可是那根本就是个下下策,除非走投无路,自己才会选择。不然的话,离了连府,在这么陌生的时空,自己不能肯定能活的比现在好。说实话,自己也不是个喜欢布衣茶饭的人。如果能够锦衣玉食地享受幸福,那为何要去粗茶淡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