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姨娘点点头,想了一会便又低头看着连瑶,一副怯怯的模样。犹豫着说道:“那我可不可以…?”

连瑶知道她是在关心步一群,不过目光看向步一群的屋子,他好像正在睡觉吧?这姨娘也真是的,说到底她才是这重影阁的人,自己目前还算是个外人,来问这个问题,叫自己怎么回答?

“姨娘,你怎么到这来了?”

正在连瑶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远处却传来女子俏笑的声音,话里还带着丝丝责怪。

连瑶随声望去,只见六语蹁跹而来,那串七彩铃铛依旧随着她的脚步而晃动,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媚骨自成。

诗姨娘立即往后退了一步,对此连瑶倒是十分诧异。虽说妾室地位比较低,可也是半个主子。六语虽为步一群身边的侍女,可说到底却还只是个丫鬟。

六语上前只是朝着连瑶行了个礼,而后便转向如诗,质问的口气道:“不是说了这阵子不准外人进这内院吗?你居然不守规矩?”

如诗头微微一缩,这才轻声回道:“我、我只是担心爷。”

重影阁的占地面积不小,分为内外两院。早上进院的时候连瑶早就注意到外面的东西两边有些厢房耳房,如今一想许就是安置妾室的吧,而这位诗姨娘想必也是住在外院的。自外院穿过间大堂才到这内院,内院里的屋子不多,却很精致。

“爷有我们照顾,你不必担心。”六语的话很直接,语气又凌厉,在连瑶看来却是像在训手下的小丫鬟一样,仔细一瞧才发现六语看着如诗的眼中包含着怒火和不满。

许是丫鬟提做的姨娘,如今身边又没个孩子,日子终究还是十分难过的。

如诗的性子又软,见六语恶语相向也不动怒,只是一副做错了事的模样点点头,而后才小声道:“是我担心过头了,这就回去。”

又转向连瑶,感激地一眼道:“连小姐,知道三爷已经醒了,奴婢也就放了心。”说着竟又是一礼才往外院那走去。

连瑶注意到如诗在一开始给自己行见面礼的时候用了“奴婢“的称呼,后来谈话中是用了我,可现在当着六语的面,竟又用回了奴婢。心里突然有些迷茫,要在这儿生存恐怕真的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第一百一十四章 未来婆婆不热情

“连小姐,外边有风,不如回屋去吧?”六语见着如诗那鹅黄色的身影远去后才对着连瑶说道。

抬头看了眼天空中的丽日,心道这都四月份了,就是有阵微风,也没有寒意。下意识里,连瑶不是很喜欢六语,她太过清高了,一点也不好相处。就拿如诗这事来说,纵使心里不服她,可她毕竟是步一群的女人,六语怎么能这种态度对她?

再瞧着她的装束,艳丽高调,本就不俗的脸上还抹了一层胭脂,看着却是让连瑶感觉有点花枝招展了。相对而言,自己还是比较喜欢香灵,本以为六语也就爱带着味儿开开玩笑,可刚刚确实连自己一个外人都有些看不下去。这种场面许是平日里常上演的,她也不觉得有些什么。

虽说不想就这么回屋里,但是看着站在身后的六语。想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于是只得轻轻点点头,就往自己屋子的方向去了。

六语和香灵两人一浓一淡,也不知步一群怎么消受的起?

边走边这样想着,连瑶就差点笑了出来。等进了屋子,云尔和浅尔都在,对着她们摆摆手,说道:“你们先下去吧,等到未正时分再过来。”

二人相视一望,均对着连瑶应了后退下。

闲来无事,连瑶便走到榆木黑漆琴几前坐了下来,摸着上面刻着的荷花花纹。想起自己一开始看到梅苑里的焦尾琴的时候,还很好奇为什么古琴的琴弦这么少。那个时候自己一直以为古琴与古筝是同一物,直到后来看了古书才明白自己以前的愚蠢想法。它们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乐器:

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还称为“七弦琴”。 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通常为21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琴的音色沉静、古朴、幽远,音量比筝小,曲目大多较为舒缓。筝的音色明亮华丽,音量较大,音色特点是高亢、洪亮、激越。二者从演奏技法上虽然有部分技法名称相同,但演奏形式却有很大差别,而两种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法,比如古筝的摇和颤,比如古琴有吟猱绰注,再有古筝琴弦绷得比古琴紧很多,需要带假指甲演奏,而古琴则不用。

记得先前在梅苑翻书的时候,看到有这么一句话:古筝悦人耳,古琴悦人心。

古筝一弹,就会有许多人被吸引过来听,而古琴的知音却总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都说古筝倾向于谈给别人听,而古琴则是倾向于谈给自己听的。连瑶轻轻拨动上面的琴弦,立即发出“铮”的声音,余音长久。

她学弹琴,却从未弹过给任何一个人听。每次自己练琴的时候,总在想一个问题,以后不知是何人能与己一起品茗,赏琴音。站起身,低下头看着这琴,却终是没有想要弹一曲的冲动。

转而走到东北角摆放着的酱紫色书柜,阳光从朱红的雕花木窗透进来照在自己身上,暖暖的,让人全身都舒展起来。随手取出一本书,双手拿着竟是勉强,古代的这些书就是厚重。看着藏青色的封面,赫然是本是《文献通考》。(注)

心下好奇打开来才知道作者是马端临,字贵与,号行州。旁边是以小楷写的“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富以还子孙。”虽然连瑶这些对古人不了解,却也看得出这定是一位忠君爱国,关心百姓后代的忠臣。

心里知道这是步一群看的书,想着反正离出门还有一阵时间,连瑶便走到一边坐下,慢慢看了起来。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连瑶只觉得才刚看一会,云尔和浅尔便走了进来,提醒着连瑶时间到了。连瑶这才放下手里的书,而后进内屋理了理妆容带着她们二人出门去。

说是带着她们出门请安,其实并不如此,而是由她们在前面引路。连瑶对于这个乾梓侯府可是陌生的很,自己可没有忘记上次迷路的后果,竟差点被人冤枉成伤人。

想起楚韶华,那个今年才刚刚及笄的少女,如今也生活在这个大宅院里。连瑶是至今都没有想通,自己到底是哪里得罪了她,居然无缘无故使苦肉计来害自己。难不成还真的是被别人推下去而错认为是自己?可她上次的肯定模样,简直就是一口咬定,应该不是个误会。如果可以,真想知道这其中的缘由。

步夫人住在兴升楼,才进院子里,便有一位唤为朱妈**妇人带着连瑶往里间引去。连瑶瞧着这位干练的朱妈妈,总觉得似曾相识,可又一时想不出来在哪里见过她。

在外间等着朱妈妈进去禀报,连瑶望着朝南摆着的,核桃木剑腿平头案,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等了不过须臾,朱妈妈便带着自己往步夫人的房间走去了。隐隐隔着珠帘,见得一妇人斜卧在软榻上,左手轻按额头,左右两旁的侍女,一人拿扇子,一人端着摆着茶盅的托。在女子的下方,一穿着淡绿衣裙的侍女正给那名妇人捶脚。

隔着珠帘,连瑶在外恭恭敬敬行了个外礼,轻轻地出声道:“连瑶见过夫人。”说完后看着里面的软榻,因为虽说是通传过了才进来的,可心里还真不确定卫氏是醒着的还是睡着的。

只见榻上妇人微微一动,身旁的丫鬟立即扶她起来。妇人带着红玉宝石镶金戒指的右手扶上额头,似是半寐初醒。而后才看着珠帘后的连瑶说道:“是瑶儿来了啊,进来吧。”

虽是昵称,却听不出一丝亲切的感觉来。

外间的丫鬟立即上前各一边将珠帘打起,连瑶这才走了进去,对着步夫人又微微一欠身而后礼貌一笑。抬起头才发现步夫人脸色不太好,似是身子不舒服。而她又从榻上刚起,好像是自己扰了她眠,心里有些不自然。

这步一群提醒了自己说老太君有午睡的习惯,可没告诉自己步夫人也身体微恙啊~早知就不来这么早了,不过既然已经打扰了,也只得硬着头皮呆下去了,看着卫氏没什么血色的脸色关怀道:“夫人,可是身子不舒服?”

卫氏淡淡看了一眼连瑶,并没有表现得多么热情,只是走到另一边的炕上转身坐下。才回道:“没什么事,老毛病了,只是有些头痛罢了。”

连瑶跟着上前站在一边,卫氏让一边的还敏给连瑶看了座。这下连瑶也方才看清了原来那身穿淡绿裙子给步夫人捶脚的侍女就是还敏,见到自己的目光,她也是轻轻一笑以示回礼。

“你本是来上府为客的,只是如今这形势,一群的身子也得多由你照顾了。”卫氏自炕上紫檀桌几上的朱漆五福捧寿盘里取了个坚果,到了唇边却又放了下来。

“夫人客气了,应该的。”连瑶乖巧的应道,突然这一瞬觉得私下里和她单独相处真是僵硬,面对母亲的时候也没有现在这样坐立不安的感觉。

“一群的身子可有起色?”

连瑶没想到步夫人倒是还挺关心步一群的,心里不知为何有些暖意。不过自己才过来第一天,对于步一群的身子状况到底如何自己还真不算了解,只得答道:“午后醒过来了一次,如今喝了药又睡下了。”

卫氏点点头,轻叹了一口气,却对于步一群为何受伤也是只字未提。

“觉得怎么样,可还顺心?”

话题一转,问的居然是连瑶本身了。可自己心中拿不准卫氏具体问的是哪一方面,捉摸了会便道:“一切都好,谢夫人关心。”

“嗯,这就好。到了侯府别觉得生疏,把这当自己家就好。如果香灵她们服侍的不周到,便告了我来。”卫氏强撑着精神说道。

不知是连瑶的心理作用还是怎么,长辈很平常的客套话,本该是听着心暖的,却丝毫感觉不到高兴。只能一味地点点头,心中隐隐有个声音告诉自己,这未来婆婆虽然是选了自己做媳妇,却不太喜欢自己。

卫氏见到连瑶点头也便笑笑,而后似是一脸疲倦的样子。连瑶觉得自己不该再留下,可因为是才刚来坐下,也不好立马站起身来走人,只得和她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话。

不一会儿,还桠进来禀报卫氏道:“夫人,二少奶奶来了。”

卫氏却在听到通传时提了提精神,坐直下身子道:“快让她进来。”

话中的欢雀之意不溢于言表。

注:《文献通考》是从上古到宋朝宁宗时期的典章制度通史,共348卷。分为24门(考):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架空,适当引用历史文献,请大家不要介意,本段不计入三千字内)

第一百一十五章 见识八面玲珑

“母亲。”

片刻间,连瑾便从外面走了进来,她装束极为耀眼,头围的鎏金花座上缀嵌着血瑙珊瑚,映衬着她艳丽娇嫩的容颜,两侧镂空的蝴蝶饰连接着流穗,下接着各色松石珠穿编成的网帘,帘长及肩,火红的牡丹嵌花掐腰织锦褙子,勾勒出她年轻丰满的身形。

连瑶忙站起来,将目光转向眉开眼笑的她,不动声色地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会儿,要是寻常人穿的这般珠光宝气,自己自是会觉得很俗气。可连瑾这么穿着却是硬让人看得挑不出刺来,她的身后跟着冉橙和轻橙,一人各端着一个紫木漆盘托。

“二姐姐。”连瑶上前唤道。

连瑾这才注意到连瑶的在场,笑着上前拉着连瑶的手却是亲热道:“原来妹妹也在这儿啊,母亲这好不热闹。”

“我也是才来了一会。”连瑶低头说道,余光却注意到此时的卫氏笑乐了。

“这个时辰,你怎么想到来我这儿了?”卫氏似是真的很不舒服,强坐直了一会又经不住斜靠在了侧边的烟灰紫色团花软垫上,眯着眼对连瑾说道。

连瑾放开连瑶的手,上前一步走到卫氏炕前,状似玩笑道:“我这还不是为母亲来的嘛,冉橙。”说着侧头换来冉橙。

冉橙规规矩矩上前,连瑶只见她手中端着的釉下五彩春草纹茶碗里冒着热气,一闻便发现是中药,当下又瞧了瞧连瑾这般殷勤的面容,心中了明。

卫氏一见冉橙近身,自然也闻到了药味,虽然味不是很浓,可也却是不禁皱了皱眉头。挥挥手道:“拿这些劳什子药来做什么,我这头痛你也不是不知道,吃了多少药也不见得有用。”

连瑾却不顾卫氏的推拒,直接从冉橙手里端过药碗,用勺子舀了舀,上前以类似哄的口吻道:“母亲,这是治头痛的偏方,我问了人费了不少心思才得到的,与以往的不一样,一定有效。”

连瑾一脸信誓旦旦地样子,好似卫氏只要喝了便一定会药到病除。

卫氏却是一脸怕吃药的样子,摇摇头又道:“吃什么药也没用,都是些治标不治本的。是药三分毒,我也懒得再喝了。”

连瑾却是不依,直道:“母亲再试一方又如何?这方子简单,药材也普通,可效果却是不一般。本该是天麻3钱 ,白芷 、元胡 、菊花各6钱,每天水煎一剂二服,喝上个十天就好。但我见着母亲您这几天口中有些苦,因此将白芷减了2钱。刚刚让厨房熬的,凉了可就没效果了。”

连瑶在一边听着,心道这哪是什么偏方啊?若是在现代,随便找个中医店就能配上一副,自己一开始听到步夫人说是头痛时却也想到过,只是自己不确定药的量,没有把握所以不敢说,怕反而吃坏了就好了。

卫氏本是有些犹豫的,可见着连瑾一脸的期待和一片孝心,也不忍再拒绝,但还是望着眼前那冒着热气的药碗还是些不情愿。

连瑾自是看得出卫氏此时的态度已不复刚刚的那般强硬了,便又笑着继续道:“母亲就是不为自己的身子着想,也要想想父亲,想想大哥和三弟他们,还有这侯府上上下下这么多人可都还要靠着您吃饭呢…”

连瑾说话颇为动听入耳,连瑶注意到卫氏听后是笑脸盈盈的,瞧着二姐姐的目光是越发的柔和了。

“十妹妹,你说是不是的?”

正自顾自看着地上碎花毯子发呆的时候,却不防听到自己被点了名。抬起头就看到连瑾正看着自己,眼角撇向了卫氏,一副让自己上去也劝劝的表情。

连瑶立即动了下身子,而后看着卫氏也轻声劝道:“夫人还是把药服了吧,这也是二姐的一番孝心。”

卫氏状似无奈的摇摇头,眼神掠过连瑶,而后定住在连瑾身上。右手指随意一指爽口道:“好我就再试这一次,也别让你这个做姐姐的在亲妹妹面前没了威信。”

虽是卫氏是笑着带点玩笑的成分说出来的,可连瑶却总觉得有些含沙射影的意思。二姐姐这般讨得卫氏的欢心,也难怪能在这偌大的侯府中立足。就是当着自己的面,卫氏还不忘顾及连瑾的颜面,为她树立威信。

心中真正有些想不通,照母亲的看法来说,这门婚事明明是卫氏做的主,当时带四姐姐来侯府的时候,卫氏还是一味地坚持选自己。可明显的,她对自己很冷淡,连瑶一点都看不出她心里的意思。

连瑾将药碗小心递给卫氏,而后转身瞧瞧连瑶,大笑道:“母亲快别这么说,十妹妹也不是外人,我这姐姐有什么好威信要树的。再说,以后等妹妹进了门,就是自家妯娌,更没什么见外可说的。”

连瑶忙腼腆的笑笑,对于连瑾的这般热情却是一时没适应过来。心里想着没想到这二姐姐原是这般好说话的,以前在连府的时候不怎么接触,难免生疏,竟不怎么了解她的性子。

卫氏笑而不语,微微仰着头一股脑的将药汁给喝了下去,后面站着的冉橙立即就上前接过空碗,旁边冉橙也递上干净的绫帕给卫氏擦拭嘴角。

连瑾看着卫氏的眉头有些微皱,许是苦的。唤来站在珠帘前的轻橙,取过清花山水外画盘里的蜜饯立即递给卫氏,后者放下绫帕,接过蜜饯含在嘴中,没一会儿便又笑了出来。

连瑾一见就开口问道:“母亲可是觉得好吃?”

卫氏点点头才道:“确实不错,不像以往所吃的那般甜腻,有些酸酸的。”

连瑾一甩手中的帕子,笑回道:“这是刚从陕西那运来的蜜饯,我尝着味好,母亲最近又欠胃口,便吩咐人先开了坛取来给母亲尝尝鲜。”

轻橙在连瑾的一个示意眼神中将托中的蜜饯盘子放在卫氏面前的案几上,而后又退到另一边站着。

连瑶此时更加觉得自己和木头人差不多了,站在一边也不知该说什么。本是想请个安便去慈荫堂那去看看步老太君,可二姐姐一来,把卫氏的倦意去了一大半,自己也不好再开口。

卫氏吃了几个蜜饯,才一副刚发现连瑶和连瑾都站着的表情,立即将连瑾唤到了身前,也让连瑶在原位坐了下去。

连瑾坐在卫氏的旁边,中间只隔着紫檀桌几。卫氏拉着连瑾的手问这问那的,连瑶在一边听着她们在那谈话,看着眼前好一副婆媳融洽的画面,心里对于连瑾更加的敬佩了起来。

“对了,上个月的月钱发下去了没?”

也不知是不是那副药的效果,卫氏的脸色确实红润了几分,心情也好,时不时地捻起蜜饯吃着。

“前几日便发了下去,丫鬟、小厮门的工钱下了,各位妹妹的胭脂、月钱也按数送到了各院子中。大哥平时用的药材我让管家又去永恒堂进了一批,让轻橙亲自去重泉阁交到了大嫂身边的桐妈妈手中。各地方庄子里的管事也开始纷纷交账了,等过几日我整理好了便拿来给母亲您瞧瞧,还有那…”连瑾一听卫氏提及正事,便收起了刚刚的笑脸正色道。

连瑶在一边听着连瑾有条不紊地汇报着事务,一条一条,一桩一桩,说的丝毫不乱,瞧见丁氏也是一脸认真地听着,偶尔点点头。自己也不着痕迹地用心听着,也正是因为这样,方才了解到乾梓侯府的产业有那么多,不说就京城的各大街,就是连江南、沿海那儿也有不少。

而对于二姐姐的能力也很是认同,她能够在侯府有这样的地位,也确实是有些本事的。光她嘴上的这功夫就知道她平时做事有多厉害了,以前只听说她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现在一见,才真是不敢小瞧,不过在敬佩之余,却也免不了替她有些可惜。很早便听家中说二姐姐是多么有福之人,只是却一直没个孩子,想必这也是她心中的痛吧?毕竟她现在无论多么荣华,多么受人敬重,没有子嗣,终究提心吊胆,觉得每个保障。

卫氏闷声不吭,只静静地听连瑾说完后才点点头,对于她说那些事情也不多问,只道:“你做事我素来都放心的,也罢,如今我这身子也没多少精力,那些账本你就过几日送来便是。”

连瑾立即点点头,当下应是。

咽下口中的蜜饯,卫氏又瞅着连瑾道:“府里的事情你就多用些心了,要是实在忙不过来,便让你大嫂分担些,如今你大哥身子也好了不少。我这头痛的毛病,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减缓些。”说着又摸上了额头。

连瑾一听提到了世子夫人林氏,心中咯噔一下,脸色却是未变,依旧笑着道:“大嫂平日里既要照顾大哥,又要抚育敏姐儿,整日忙着,我也担心她累着。平时一些我能做的都尽力去做好,也省的母亲和嫂嫂费心。”

连瑶在一边听着,对于连瑾的做法也很理解。不过侯府少奶奶林氏听说是个极其贤惠,标准的相夫教女的女子。听说世子身子一直不好,长房便只出了一女,唤为步嘉敏,仅6岁。

只是作为乾梓侯府的少夫人,林氏就甘心眼看着家权这么一点一点被二姐姐夺去?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日方长

对于连瑾的这番说辞,卫氏倒也没有加以反驳,只回了句:“你自己顾得来便好。”

连瑾点点头,而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提了神又开口道:“母亲,傅叔自江南那收了帐回来,带了好些布匹过来。按上次您说的,将这些绸缎就分给家里、亲戚们用,制些衣裳。老太君那我已经让人送了几匹成色、质量都上乘的过去,现见着有几匹,感觉十分适合母亲,便让人带了过来。”

卫氏并没有显得多么兴奋,只是随意点点头。连瑾这才转身对着轻橙使了个眼色,后者点头自放下托盘掀起珠帘往外走去。

不一会儿,轻橙便带了三个小丫鬟进来,连瑶见她们每人手中都捧着一匹艳丽闪耀的绸缎。在连瑾的示意下,三人走上前来,连瑾又亲自将卫氏扶了起来,走到绸缎跟前。

连瑶自是也坐不住了,只得跟着凑上前去。连瑾笑着侧首对着卫氏道:“母亲,您看,这是我专门为您挑的。一匹联珠对孔雀纹锦和一匹烟紫垂花锦,让人请了裘师傅过来,给您做几身夏装可好?”

卫氏伸手摸了摸,感觉细致柔滑,当下满意地点点头。

连瑾瞧着又招了另一个丫鬟过来,指着她手里的那匹接着道:“母亲,这是库里收着的荆州贡绫,好像是去年娘娘赏下来的,我点仓的时候见着觉得甚是好,您瞧,这织工细腻、浑然天成。母亲您总是时不时犯头痛,出门又不记得多穿点,做成披风,恰是正好。”

连瑶一直在旁边听着,不时附和下二姐姐的意思,陪着她们说笑,心中却难免觉得有些烦闷。人家婆媳俩谈话,自己凑在这儿真是有些说不过去。

卫氏笑着让徐妈妈都收下,又拍了拍连瑾扶着自己手臂的手乐道:“我知道你有孝心,不过自己也要多注意些,我年纪大了,现在就等着你二房的消息了。”

连瑾陪着卫氏往炕上回走的脚一停,脸上有些僵硬,只是微微点点头,低头轻声说了句“媳妇知道了。”

连瑶也发觉了连瑾的不自然,没有孩子估计二姐姐心里是比谁都急,如今被卫氏这么直白一问,心中自是不好受。

可换个角度想想,其实这个问题也怪不得卫氏。作为婆婆,当然是想抱孙子的,如今步家的人丁也不算是旺,三房虽然有个儿子,可总是养在慈荫堂,就是她平时也见不到几回面。

何况,步嘉尘到底不如那亲生孙子来的亲切,女人嘛,总是希望能抱上自己儿子生的孙子的。庶出和嫡出的,抱在怀里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想起步嘉尘,连瑶就不禁觉得有些头皮发麻。那孩子小小年纪便似是知晓俗世一般,自己这还没成她的后妈,他便先不放过自己的头发了。要知道那次回连府后,头皮那疼了好几天,害的紫烟给自己梳头都小心翼翼的。

卫氏在炕上重新坐下,看着连瑾却是不想轻易把这个话题给一句带过,吃了口茶又道:“韶华她最近怎么样?”

连瑾努努嘴,眼睛瞅向其他地方,没好气地回道:“她,挺好的。”

卫氏见连瑾一副不毫不上心的样子,正了颜色又道:“你别不放在心上,当日要不是出了那样的事情,以她的出身怎么会来我们家屈就做个妾?你也别老跟她过不去,如今她们楚家出了个五皇子妃,以后还指不定怎么样呢~”

连瑶听出卫氏的口气却是含着些担心的,也难怪,这朝堂之上的事情瞬息万变。如今的楚家也称得上是皇亲国戚,若是今后楚皇子妃再为皇室添个皇孙,那今后楚家的地位在京中便会日益巩固。荣华富贵之后,他们怎么不会记起有个女儿正在人家家中为妾?他们又怎么还能容忍?

不过,现在心里最纳闷的还是到底是出了什么样的事情,自己本来也是极为好奇的,那天就当是楚韶华故意使计冤枉自己楚家理亏了,可他们也不会那般轻易同意她给人家做妾啊?

连瑾听后居然是看了看连瑶,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连瑶一见这眼神,立即就反应过来了,卫氏居然当着自己的面说二姐姐屋里的事情,难免会让她觉得没面子。

“唉…你自己屋里的事情,我懒得管也管不动。”卫氏见着连瑾不说话长长叹了口气,而后又抚上额头。

“母亲放心,媳妇会处理好的。既然母亲觉得身子有些疲倦,不如进屋躺会吧。药方我已经抄了一份给还桠,母亲要按时服用,不然一跃可要怪我连婆婆的身子都照顾不好了。”连瑾又是一副讨好的表情说道,好似刚刚那一瞬的忧愁根本不存在似的。

卫氏听到二儿子笑笑点了点头说道:“我晓得,是你自己有心,别老拿跃儿说事。”

连瑾抿嘴一笑,不置可否。

卫氏见了后便起身,一边的徐妈妈立即上前搀扶着她下了炕,对着还一边站着的连瑶说道:“今**刚来侯府,让你姐姐有空带你好好走走,如果有什么事情,差人去重擎阁找你姐姐便是。”

说完又看看连瑾,后者立马笑着应道:“母亲放心,妹妹的事我会安排好的。”说完友善地对连瑶一笑。

连瑶立即乖巧地点点头,欠了个身对着卫氏道:“我知道了,多谢夫人。”

二人一离开兴升楼,连瑾便转身对着连瑶笑着道:“妹妹对府中还不熟,不如姐姐陪你到处走走?”

连瑶抬头瞧瞧天色,已经申时了,自己不知不觉中居然在卫氏的屋子里呆了个把时辰。看着连瑾的笑脸想了想终是道:“姐姐日益操劳,手中的事务肯定忙不胜忙,妹妹又怎么好叨唠姐姐呢?何况来日方长,等姐姐哪日清闲了,再好好陪妹妹游院子可好?”

连瑾拉起连瑶往前走去,边走边道:“你说的也好,那便等过几日姐姐再好好陪陪妹妹。我们是姐妹,你若有什么事便来重擎阁找我。”

说完转身对着后面道:“轻橙~送十小姐回重影阁。”

轻橙立马自后面走上前来,站在连瑶身旁低声应道是。

连瑶听后忙摆摆手道:“姐姐,我还要去趟慈荫堂给老太君请安,暂且还不回重影阁呢。”

连瑾脸上似是一愣,直看了连瑶一会才笑了出来道:“倒是姐姐糊涂了,老太君疼你,让你进府来住,好先与三弟热络热络,按理是该去向老太君请个安的。”

也不知是连瑶敏感还是怎么,总觉得二姐姐这话听在耳里有些怪怪的,可抬头看着她那般亲密的笑容,便又只觉得是自己多疑了。退后一步对着连瑾说道:“那姐姐,妹妹就先过去了,有浅尔和云尔带路就可以了。”

连瑾点点头,嘱咐道:“去吧,这回可别再迷路了。”

听到这般带点调侃意思的话,连瑶却是觉得顺耳,很是亲切。对着连瑾点点头,才带着云尔、浅尔往另一条小径走去。

等连瑶转身走去,连瑾脸上本堆着的笑容才渐渐敛去,眼珠子锁住连瑶渐行渐远的背影,却是满脸的不悦。

“还没进门就知道先跑到母亲、老太君那献殷勤了,以后可还了得?来日方长~我倒要看看你怎么过以后的漫长日子”连瑾揪紧手中的帕子,心里暗暗想道。

轻橙本就站在连瑶放在位子的旁边,此时自家主子的表情是看的一清二楚,犹豫着片刻上前道:“二奶奶,十小姐怕也不是个简单的角色。”

连瑾听了这话看了看轻橙,不屑地“哼”了一声转身便走,轻橙立即跟了上去,低着的脸上却露出一抹幸灾乐祸的笑容。

连瑾边走边想,越想心中便越气。她连瑶不是个简单的角色,可自己也不是吃素的本是想让她给自己夫君做妾的,如今却要成妯娌,这样的结果大大出乎了自己的意料,也把自己原先的计划给打乱了。她是不简单,代替了楚韶华原先的位置,如今得与三弟定亲,府里的人都敬她这位未来的三少奶奶。

想到回去还要见到重擎阁里的那个楚韶华就更来气了,仗着出身比自己高,别说平时的晨昏定省了,就是连见到自己也不甘不愿才行一礼。她那性子,就不信自己真磨不平她的棱角。她们一个个自命清高、不凡,都不想把自己放在眼中吗?那自己就是要让她们都知道这乾梓侯府以后到底是谁说了算

今日母亲又是与自己提孩子的事,又是让自己别为难楚韶华。自己跟在她身边这么几年,还能瞧不出她心中到底是什么意思?若是自己真的命中无子,也决不能让楚家的那个女人有孩子

余光瞄向身后跟着的冉橙和轻橙,她们是从小跟在自己身前的,想到在连府的时候丁氏与自己提起过的点子,不如就真在二人中选一个纳做通房,以后把孩子养在自己跟前?

可就是只要这么想想,心中到底还是觉得有疙瘩的,低头看向自己的小腹处,懊恼地想着怎么就会这么不争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