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俩讨论了一幅又一幅的字画,最后居然还把言瑞谦也给喊了过来,三人在书房里待了好半天。

秋围向来都是令人期待的,今年也不例外,考生们入了考场之后,第三天便放榜。

言瑞谦和言书彦今年都参加了乡试,因为两人出身侯府,有荫封在身,可以直接参加乡试,言瑞谦自从做了长宁候府世子,一夜之间竟像是长大了不少,原本觉得可有可无的功课也被他抓了起来,日夜苦读,研究历年考题什么的,经过这一番的奋发,今年还真给他考到了个秀才的功名,虽然只是个小秀才,但是这也足够言瑞谦高兴的了,而言书彦毕竟年纪还小,只是去参与了,并未得到什么功名。

会试之后第三天,朝廷放榜出来,三甲名额既定,今年三甲皆是年岁不大的少年郎,呼声挺高的威武候府世子谭孝之以探花之名崭露头角,状元和榜眼分别被山西学子褚峰和洛阳学子方天戟取得,两人皆是寒门出身,其中褚峰更是一匹杀出重围的黑马,在学子中原本没什么声望,却不料他的一篇‘通天赋’如神来之笔般,通篇精辟,得翰林院众先生一致好评,传阅入宫,连圣上看了都赞不绝口,殿试之上直接点了这褚峰为状元。而在考试前,状元呼声最高的谭孝之反而只夺得探花之名。

虽说有些可惜,但谭孝之依旧成为了在裴宣之后,第二个科举中崭露头角至此的世家子弟。

第一百二十一章

年底的时候,谢氏三年脱孝,意味着言昭华等长宁候府的四个姐弟都可以出孝了。

言家自然要宴请五服内的亲朋来聚,斋要做满七七四十九日。

这边言家在为谢氏做斋,那边谢家双喜临门,龚姨娘给老国公又生下一个儿子,老国公高兴坏了,腊月底的时候,张家正式过来下聘,谢馨柔和张家公子定亲。

定亲宴请了不少人,言昭华等脱了孝,自然也能够上席参加了。

言昭宁和言昭华一来,便成为了满场的焦点,言昭华穿着一身水蓝色的清雅裙袄,肩上披着白貂绒的披风,看着大方得体,言昭宁则穿着一套桃米分色的如意百褶上下襦裙,环佩叮当,脸上亦擦着胭脂,她原本就生的艳丽,最适合这样的打扮,整个人如一团火般,叫人亮眼不已。

她跟在言昭华身后,目光却浮躁不安,瞥向一旁,刻意关注着旁人对她的目光,似乎对自己出孝后的第一次亮相十分注重,言昭华带着她们先去了擎苍院给柳氏请安,好些侯府公府的夫人们皆在此汇聚,恭王妃亦出现在此,威武候夫人耿氏和锦江候夫人柳氏正与她说话,言昭华给柳氏请过安之后,就去了恭王妃面前行礼问安,恭王妃赶忙对言昭华抬手,说道:“快免礼。”

一双美目盯着言昭华,似乎多了些意味不明的打量,言昭华抬眼正好对上她的目光,恭王妃目光含笑,让言昭华只对了一眼就慌忙移开,恭王妃越看这孩子越顺眼,怪不得能让他那个眼高于顶的儿子上了心呢。

“前儿你父亲得了些好东西,尽想着我们了,王爷素来仰慕言候,总说要找个机会和言候把酒言欢,到时候,你也过来一起热闹热闹,听说你绣艺了得,我那里正好有几幅花样子,一般绣娘绣的没有灵气,你替我去瞧瞧去。”

恭王妃的话在外人听来是很正常的,不过就是言候与恭王走得近,而言昭华又是众所周知的昭华县主了,的确够资格被王妃相邀,可这番话听在言昭华耳中,却是一字一句都烫人的厉害。

言昭华可以肯定,裴宣一定和恭王妃说了什么的,所以恭王妃今日才会提出这样的邀请。王妃开口说的是言修,言昭华不能拒绝,只能笑着应声,言昭宁在言昭华身后看着又是一阵闷气,她被禁足三个月,没想到言昭华不仅得了县主的封号,居然还和恭王妃混的这样熟悉,真的是好不甘心啊。

跟着言昭华给诸位夫人行过礼之后,言昭华提出要去柔姐儿的院子里,言昭宁觉得今日是她第一次出场,自然是要在这些夫人们面前多露脸才行,言昭华如今有了县主的身份,她是不需要自己再努力什么,可她不同,没有身份加持,只能凭自己的努力吸引好感。

所以对言昭华委婉说道:“姐姐也知道我好长时间没和外祖母见面,肚子里有好些话想要和她说呢,姐姐先去,我再和外祖母多待会儿吧。”

言昭华哪里不懂她的心思,她这个妹妹素来钻营,见缝插针惯了,也没什么好意外的,今日夫人众多,的确是她露脸的时候。只可惜言昭华没兴趣和她在这里对垒,点点头,就带着言瑞谦他们离开了擎苍院,言瑞谦和言书彦避嫌,没有跟着去谢馨柔的院子,而是去了前院找言修去了。

言昭华离开之后,威武候夫人瞧着恭王妃的目光不时瞥向门边,隐约察觉出王妃的目光不单纯,眼珠子一转,状似平常的对恭王妃说道:“这长宁候府的大小姐架子可是不小的,谢言两家宝贝的跟眼珠子似的,旁人多看一眼都觉得是亵渎,真不知这样的娇人儿要配什么样的谪仙人物呢。”

恭王妃看了看耿氏,有些奇怪:“威武候夫人说的是昭华县主吗?你之前不是挺喜欢她的吗?怎的现在又这样说呢?”

耿氏尴尬的笑了笑:“说出来不怕王妃笑话,我喜欢有什么用啊,人家什么身份,看不上我们这样的人家。”耿氏的确从很早以前就盯上了言昭华,可三番两次对柳氏提起,柳氏都给拒绝了,今年威武候府晋升一等侯府,她长子谭孝之又考中了探花郎,这样的门第,在耿氏看来,娶一个公主都使得,言昭华只是个县主,居然连愣子都不打,拒绝了她,而且这回柳氏说的十分直白,不像是从前那样隐晦婉约,是不留任何情面的拒绝,这让耿氏如何能释怀呢。

这不,瞧恭王妃对言昭华有意,耿氏下意识就不想让言昭华攀上恭王府的亲,这才不计人品,在恭王妃面前上眼药,想要坏坏言昭华的人品。

恭王妃心中略微有些不悦,耿氏对言家那丫头是什么心思,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可此时她又换了一副语调,说明那丫头明确拒绝了她,若是她能绝口不提,大度接受,恭王妃或许还会对她另眼相看一些,可偏偏她要端着身份来做这下、流事,她那话听着膈应,还有煽动性。

若是旁人恭王妃听过也就算了,反正耿氏的人品摆在这里,不过一句笑谈,可耿氏说的那个是言昭华,她宝贝儿子相看中了的宝贝,如何能听之任之?

直言说道:“说起身份来,言大姑娘是皇上亲封的昭华县主,身份摆在那里,自然不是什么人都要去搭理的。”

耿氏的脸一阵青一阵红,尴尬的不得了,同样坐在一旁的锦江候夫人察觉出恭王妃语气不对,不着痕迹和耿氏离了一小步,附和道:“王妃说的是,昭华县主那样的人品,眼光高些是自然的。”

嘴上附和着,可锦江候夫人心里别提多爽快了,她与耿氏原是闺中好友,可多年来,一直被耿氏压着,就是再好的交情也淡了去,耿氏仗着自己是丞相千金,素来高傲,目中无人,今年更加高调的让人讨厌!

可归根结底,她有什么值得高傲的地方呀,威武候府搭了长宁候府的顺风车,跟着晋升为了一等侯府,她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也不想想威武候府凭什么跻身一等?长宁候有军功在身,足以服众,可威武候谭城凭什么?就凭着是左相的女婿?不好意思,这种裙带关系,可不是他们这些世家府邸会去真心尊重的要素,更别说威武候谭城从原来的五城兵马司总领调去了禁军做副统领,这种明摆着就是明升暗降的调动,她还以为谁看不出来似的。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威武候若在五城兵马司,那他就是鸡头,可调去了禁军做副统领,要知道,一个禁军里就有十多个副统领,他这个年纪调过去,地盘儿早就给人家占全了,他能捞着什么好处?

再说她那儿子,虽则这回中了探花郎,可是,谁又看不出来,这是皇上故意放的水?状元郎和榜眼全都是寒门学子,若是连探花都入了寒门,那又该如何平衡朝中势力?她那儿子也就是运气好些,在寒门出了多名贵子之后,皇上用来安抚贵族世家用的策略,她的夫君是锦江候,兼任吏部侍郎,所以,锦江候夫人才会对这其中奥妙多了几分了解,也正因为,多了这几分了解,才没有和其他夫人一样,对耿氏阿谀奉承,出言讨好。

而耿氏今日明显就是踢到了恭王妃这块铁板,恭王妃对昭华县主很有好感,可她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说那些摸黑昭华县主的话,活该她给恭王妃当场没脸。

耿氏正尴尬不已的时候,就听见柳氏那边传来一阵笑声,似乎是言昭宁说了个笑话,让柳氏那边气氛都活跃起来,耿氏站起身,对恭王妃福了福,然后便带着明显不悦往柳氏她们那个圈子走去。

言昭宁正说着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说的活灵活现,让人听了就忍俊不已,耿氏也把目光落在了她身上,忽然被言昭宁的美貌惊得眼前一亮,心道果然言家双姝名不虚传,言昭华生的那样清雅脱俗,她一直以为,整个京城中的大家闺秀里,就没有比她长得好的,可如今看这言昭宁,竟也别有千秋,只可惜,是个庶女生的,又不是长宁候府的嫡长女,身份上总是差了些的。

耿氏如今为了自家长子的婚事,也是头昏脑涨,一心想替儿子挑个万中无一的贵女,身份,容貌,能力,气度,缺一不可,她挑选了半天,除了皇家的郡主,公主之外,也就只有这个言昭华看着比较合意,所以,她三番两次的对柳氏暗示,幸好只是暗示,柳氏这样拒绝了,还没什么影响,若她明着提亲被拒绝,那可真会耽误儿子的前程,可不管怎么说,言昭华这事儿,柳氏也太不给她面子了。

言昭宁一边说话,眼睛一边瞥向耿氏,早在前几天,姨奶奶就让她来见过了,自然也说起了威武候府世子的事情,在龚氏看来,威武候府是个好归宿,言昭宁一番打听之后,也是这样觉得的。

一等侯府,世子又夺了探花之名,这样好的家世背景,可偏偏看中的是言昭华,就因为她是嫡女,她是县主,这样好的人家就要她拱手相让不成?

言昭宁觉得太不甘心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言昭华去了谢馨柔的院子,院子里已经陆续来了不少贵女,场面挺热闹了。张家小姐陪在谢馨柔身边,从原来的争锋相对,到现在的有说有笑,言昭华见了实在替谢馨柔高兴。

谢馨柔瞧见了言昭华,立刻招了招手,言昭华过去后,两人牵手坐下,谢馨柔说道:“怎么来的这样晚。”

“一早就来了,在外祖母那儿耽搁着。”言昭华看着谢馨柔今日的打扮,说不出的喜庆,衬得那张小脸莹润光泽,喜气盈盈,言昭华颇有感慨,这么定下来之后,柔姐儿就是张家的人了,从此脱离父母宠爱,独自要去别家生活,面对婚后的一切。

眼中漾出浓浓的不舍,谢馨柔看着言昭华这神情,微微一愣,言昭华这才别过了目光低下了头,那一瞬间,谢馨柔似乎也有所感触,握着言昭华的手,故作轻松的说道:“别这样嘛,我定亲了,咱们还是表姐妹啊。”

言昭华破涕为笑,收了心中的感慨,点点头:“是啊,你定亲了,成亲了,都不会改变咱们的关系。”

两人正凑在一起说话,谢馨元走过来问言昭华:“大表姐,三表姐呢?我听说她今儿也来了不是?”

“是呢,来了的,不过她在外祖母那儿,好长时间没拜见外祖母了,怪想念的,待会儿估摸着会来的。”言昭华温和的说道,谢馨元了解后,便坐在两个姐姐旁边,与张小姐凑在一起说起话来。

言昭华对谢馨元有点刮目相看,觉得她似乎对言昭宁没有从前那样的狂热了,从前只要言昭宁过来,谢馨元都会一个劲的缠着她,要么就是奔过去找她玩儿,可今天不过是问了一句,言昭宁禁足那三个月里,她也只去看过她一回。

对于谢馨元这个反应,言昭华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一世,因为她的关系,所以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也许不会出现上一世出现过的,谢馨元容貌被毁,心上人被言昭宁抢夺的事情,但真心的,言昭华并不希望谢馨元和言昭宁那个凉薄性子走在一起。

谢馨柔明白言昭华的不解,在她耳边说道:

“自从和盈盈交往过后,元姐儿才相信宁姐儿以前在外面说了她很多不好的话,类似于木讷,蠢笨之类的,她若这样还不介意,那就真是个傻瓜了。”盈盈是张小姐的闺名,自从上回和柔姐儿掷壶过一回之后,张小姐对这个未来嫂子就彻底改观了,从原来的抗拒,到如今的信服,感情别提多好了。

言昭华这才明白过来,谢馨元上一世相熟的贵女们,全都是和言昭宁为伍的,自然不会有谁在元姐儿面前说言昭宁不好的话,可如今张小姐来了,元姐儿和她走的近,那么自然会听见很多不同的声音,人多口杂,一个说言昭宁不好,元姐儿可能会不相信,但说的人多了,就由不得元姐儿不相信,不动摇了。所以,尽管她现在依旧把言昭宁当做是她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但是亲近却是远远不如从前了。

这样就很好。只要她不接近言昭宁,自然就不会发生那些不好的事情,那么元姐儿这辈子肯定可以找到属于她自己的幸福。

***********

谢家和张家结亲,在京城也算是大事,言修自然是要出席的,谢国章虽然没出面,全权交给谢渊这个世子招呼,言修和谢渊的关系不错,谢家有事,谢渊主理的时候,言修自然也会跟着帮衬一番的。

张公子穿的喜庆跟在谢渊身旁,随他行走在宾客间,来的都是同僚,谢渊官职不高,但人缘不错,再加上言修从旁压阵,气氛倒是很不错。

寒暄完了之后,便坐下说话。

有人对言修说道:“谢世子今日这满面喜庆,女婿是半子,张家小公子这般人品,将来前途无量啊。”

谢渊一边把手,一边抚了抚唇边的八字胡,看了一眼身旁仍带着稚气,有些羞怯的张家公子张德川,张公子立于谢渊身后,身姿挺拔,模样俊秀,文质彬彬的,一看便是知书达理的上进好青年,为人谦和懂礼貌,听人夸赞便拱手作揖相谢。

言修看着张公子,也是满意,说道:“子如这个女婿要我看来都觉得很好,子如有福气啊。”

言修这话并不是虚假之言,而是发自真心的,在他看来这个张德川虽说有些木讷,不会来事儿,但文雅大方,举止有度,最重要的是人品不错,将来只要好好的,经人稍稍提点一番,也是能有所作为的。

他脑中不由得想起了自己那一双女儿,大的比柔姐儿大些,因为谢氏的关系,刚刚才脱孝,接下来也是可以议亲了的,小的那个嘛,比大的还头疼,从小给宠坏了,若是给她找个普通人家,估摸着她心里还得怨愤他这个父亲呢。

“言候这般艳羡,何不自己也找个乘龙快婿呢,长宁候府这样的门庭,要什么样的高门大户,青年才俊没有呢。”有一个同僚这般对言修说道。

言修听后却是摆摆手,笑道:“什么门庭大户的,我倒是不拘泥,说句实在话,我家大的那个还算懂事,将来我也不指望她嫁什么高门,只要人品好,门第真不重要。”

威武候谭城坐在一旁,哼声笑了笑,旁的同僚都在一心一意听言修说话,没有在意到他,但言修和他坐的近,倒是听见了,心里也不以为意,谭家想华姐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柳氏告诉他过几回,他没同意,也没拒绝,不是想吊着人家,而是也想再观望观望,毕竟都是侯府,将来若真做了亲,那夹杂着两府的事情有些复杂,所以才说先等等,可是后来观望着就觉得有些不对了,发现这个谭家不仅仅是对华姐儿有兴趣,那个谭夫人对适龄的女孩儿都打听过,想来也是经过一番对比挑选,才定下华姐儿这个目标,虽然侯府世子千挑万选是应该的,但言修就是不喜欢别人把自己的闺女当市场上的菜般挑三拣四的样子,今年夏天的时候柳氏也来问过他,商量过后,再结合华姐儿自己的意思,言修就彻底把谭家剔出了这个可能。

既然拒绝了,那言修就没有后悔的道理,所以谭城再怎么不高兴,也都随他去了。

可人家谭侯爷却不是这么想的,听了言修那句‘门第不重要’的话之后,就酸溜溜的说道:“说的好听,言候真要不计较门第,难不成将来还想找个什么都没有的女婿不成?若是如此,我那手底下好些个没品没级的小伙儿,人品样貌都很出众,改天介绍给言候认识,看看要不要再那群小子里挑个女婿啊。”

谭城这话出来,书房里的其他同僚都面面相觑,有些尴尬的低下了头,有的转过身去拿茶喝,有的则老僧入定般一动不动,静观其变,威武候想要昭华县主做儿媳妇,这事儿虽然没被提出来,可到底也不是没人知晓的,但看威武候如今对长宁候的态度,可见长宁候肯定是拒绝了威武候,所以,威武候才会说出这种不尊重的话来。

言修将谭城上下打量一番,言修上过战场,气质早就不是常待京师的官员们能比的了,斜斜靠在那边自有一股权臣的架势,对谭城的刻意奚落并未表现出不满,只是笑着说道:“若真如谭候所言,是人品端正的,介绍介绍也无妨啊。”

这下倒是谭城不自在了,他说那话就是想臊臊言修,没想到他还真不怕臊,居然就这么答应下来,反倒显得他多气量狭窄似的,不过谭城也就是口头说说,他性子也直,听了自家夫人所言后,替自己那优秀的儿子感到愤慨而已,并不是真的想和言修结下冤家,呼出一口气,对言修指了指,然后摇头拱手,表示服了。

言修也是回过一手,说道:“我那女儿从小没有母亲在身边,懂事是挺懂事的,但性子未免不那么温顺,谭候正要替她相看,可不能挑那种性子软的。”

谭城见言修还真不是说笑,一时有些无语,想着自家那样出色,言修看不上,却对他随口说的那些个什么小伙子感兴趣,看来不在乎门第之言确实不假,仔细将这事儿方脑子里想了想,谭城也就明白言修的意思了,无非就是怕女儿嫁入高门大院后受委屈呗,虽则他自己没这种想法,儿子女儿自然是要挑好的嫁娶才行,所以,他夫人挑了言修的闺女,也是经过一番沉稳思量的,但谭城也不能否认,世间就是有一种人,疼爱子女,不希望他们高嫁高娶,只求个一辈子安心和暖。

言修见谭城一副有所悟的样子,伸手在谭城肩膀上拍了两下,多年的默契让两人毫无芥蒂的拱手笑了起来。旁边的同僚们见二人并未如预想中那般斗起来,也才恢复了气氛。

就在这时,外头有小厮传言,喊了一声:“恭王爷驾到,恭王世子驾到。”

一句唱言之后,书房里的人全都不由自主站了起来,谢渊和言修也是不解,言修见谢渊还愣着,赶忙推了他一下,谢渊才反应过来,以主人家的身份带着众宾客前去迎接。

第一百二十三章

谢渊与言修打头,走下了书院二楼,一直迎到了翰轩院的垂花门前,遇见了一身深紫衣袍的恭王和一身贵气常服的世子裴宣,众人给恭王行礼请安,谢渊激动的话都说不利索了,虽说他按照辈分得喊恭王一声表姨夫,可这个表姨夫身份太高,架子太大,他哪里想到,自己女儿订婚,这位大佛会过来呢,虽然请是请过,可也没敢指望他真的会来啊。

恭王让众人免礼,上了二楼之后,谢渊和言修尊他在主位坐,而下便是言修,谢渊身为主人家,只能挪到下首去,其他列为同僚亲朋则依次往后。

裴宣站在恭王身后,谢渊曾把位置让给他,却被裴宣摇头拒绝了,坚持站在恭王身旁,旁边就是言修。

可他是什么身份,他不坐下,其他人总觉得坐不是,站不是,别扭的很,纷纷要让出自己的位置给裴宣,最后还是恭王摆手,说道:“别管他了,你们都坐吧。”

恭王一句话,才让众人稍稍定心,坐下之后,先是对谢渊说了几句恭喜的话,谢渊诚惶诚恐的谢过,然后恭王就一直和言修聊天说话了,先是问了言修关于南疆战事的小插曲之类,然后又问到生活上的事情,言修都一一作答,表面上镇定的很,可心里却十分纳闷,总觉得恭王今日这些话有那么点不是滋味。但王爷问了,他总不好不回答。而更家让言修觉得意外和摸不到头脑的就是,裴宣这个世子和他素来无交情,可今日也不知怎的,居然事事附和着他,恭王问了一些比较难回答的问题时,他都替自己圆过去,真是照顾周到,让言修云里雾里的。

整个厅里身份最高的三个男人在说话,其他人就算想插嘴也插不进去,更何况,恭王似乎并不想让人打扰他和言候叙事,终于在说了一大长串的废话之后,始终保持兴致勃勃姿态的恭王爷终于说出了一句,与刚才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相比,似乎有点让人豁然开朗的话,就是那一回,言修出征,城楼相送时,遇见他的大女儿言昭华的事情。

言修一头雾水,根本没有听说过还有这回事,所以当即有些尴尬,恭王一个劲儿的夸言昭华,似乎让言修有所悟,恭王看着言修,露出了一抹笑来:“瞧我,一说起这个就收不住话了,但我说的都是真心话,从那之后,本王就记下了令嫒。”

言修神情有点尴尬,却又不便发作,赔笑:“哪里哪里,王爷谬赞了。”

他看了一眼恭王,又看了一眼恭王世子,裴宣立刻会意,追加道:“侯爷不必谦虚,言小姐确实蕙质兰心。”

“…”

恭王一个劲儿的夸奖,裴宣一个劲儿的附和,要是言修这样都听不出来这对父子的意思,那他这么多年官场可真就白混了。而旁边一些同僚也全都是人精儿,多多少少总会有那么点意思出来。

这恭王爷和世子的态度,八成就是看中了言府嫡长女昭华县主啊!

谢渊心思动的飞快,当即就意识到了情况紧急,为了给言修和恭王营造出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他干脆起身领着众同僚下楼去:“走走走,东苑刚修了一座亭子,别有雅趣,如今还缺个题字,在座都是学富五车的文士,还望赐名。”

谢渊这个借口虽然找的比较拙劣,但大家也不是傻的,知道恭王和言候有事要谈,纵然心中百般希望留下来观望八卦,可这八卦到底好听不好听,大家心里还是有数的。

言修自从上了战场,打了胜仗之后,通身的杀气还没掩下去,说话不能如往常那样随意了,恭王爷也不必说,身份在那儿,皇上唯一的亲弟弟,当朝权王,一句话能定人生死与前程,得罪不起,这两个老的惹不得,更别说还加一个小阎王,最近让京中世家闻风丧胆的南城大街一案,虽说幕后之人未曾露面,可是诸多蛛丝马迹都指向了这位裴世子,想起近日的腥风血雨,愁云惨雾,这世子的手笔可真不比他老子要小,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别说,这位还做的滴水不漏,背后又有皇上撑腰,这样深藏不露的小阎王,当真是傻了一众官员们的眼,从前只当他是个娘胎里带出病的弱鸡,可人家用现实告诉了你,他非但不是弱鸡,还是一头隐藏于背后的野狼,随时扑上来咬住你的喉咙。

所以,尽管大家很想留下,却不敢留下,乖乖的带着遗憾,随谢渊去了他刚修好的亭子里,傻不愣登的开始给他讨论题字的问题去了。

众人离开之后,书法里就只剩下恭王,言修和裴宣,场面有点尴尬。

言修身后往旁边看了看,正要伸手端茶,裴宣就快他一步走到了他手边的茶几旁,端起了茶水递到言修手中,并附上一个爽朗的微笑,就连言修都不免对这样的微笑没有什么免疫,站起来接过茶杯,对裴宣道谢。

恭王在旁看着儿子这样,忽然觉得有点好笑,这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样殷勤了,主动敬茶这样的好事,就算他这个亲爹都没享受过几回呀,看来这回是真动心了,还没怎么着呢,就开始拍未来岳父的马屁了。一时间,恭王心头五味陈杂,养了二十多年的儿子,闷葫芦似的,突然就开窍了,马上就要变成别人的半子了,甚至看这个势头下去,将来估摸着也是娶了媳妇,忘了爹娘的主…惆怅!

“这个…”惆怅归惆怅,儿子开窍,老子当然还是开心的,并且儿子眼光还不错,言修这人有能力,有眼力,也有耐力,不声不响的挣到了如今的功绩,他的女儿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他虽然只见过一回,但一回就能看出那姑娘的品行来,端庄典雅,妥妥的大家闺秀,他没什么好挑的,事实上,只要儿子能开窍,恭王对儿媳妇的要求,只有两个:活的,女的。

恭王开口了,言修赶忙肃慎恭听,恭王说道:“本王快人快语,就不和你绕弯子了。”看着裴宣说道:“本王有一子,年方二十一,也算是一表人才,至今未婚,洁身自好,与言候之长女,甚为般配,便想借此机会,与言候表明一番心迹,若是言候赞成,那本王不日便奏请圣上,前往贵府提亲。”

言修端着茶杯的手忽然一抖,赶忙稳住,抬起头看着目露期盼的恭王爷,这位年轻时便叱咤风云的一代权王,此刻正用满怀期待的目光看着自己,要说不紧张,言修那是骗人的,可事关自家女儿的终身大事,言修倒也不至于为权势所迷惑,踌躇片刻后,才说道:“这…王爷忽然提出此事,未免…太急了。这,属下一点准备都还没有。”

听言修没有立刻拒绝,恭王不在意的挥挥手,说道:“哦,没事没事,本王是说的有些着急,也不是要你现在就答应,这个这个,要不你再想想,本来就是商议来的,不过本王是真心实意想要替这孩子寻一门遂他心意的亲事,你也知道,他也老大不小了,人家像他这么大年纪的时候,儿子女儿满地跑了,可他至今身边连个人都没有,你也是做父亲的,应当能体谅本王这着急的心意,若是可以的话,不要考虑太久,我倒还好,就是王妃那儿心急啊。王妃一急,本王也就急了。”原本这个言修要是有老婆,也不至于要他一个大男人来说这事儿,就是因为他没老婆,府上有没有其他女眷长辈,所以恭王只好自己上阵,来和言修说这件事,自己也知道是唐突的,要是有个人突然跑到他面前说要娶自己的女儿,那他心里肯定也觉得莫名其妙,没当场回绝,就算是言修涵养好的。

恭王这么说了,裴宣一脸郑重,走到言修面前,躬身行礼,神色凝重的对言修说了一句:“言候放心,我对昭华县主是一片真心的,此生只娶她一人便足以,绝不会令她受半分委屈。”

言修从一开始的紧张,到此刻恢复理智,将茶杯放在一旁的茶几上,看着裴宣,心中很是震惊,这孩子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此生她一人足以?意思是,将来不纳妾,不要其他女人?

就言修而言,这句话听起来实在不怎么令人信服,为什么呢,因为言修他自己就做不到,他对谢薇是真爱,可是再真的爱,也有疲倦的时候,这时若是有个年轻水嫩,温柔小意的美人相伴,倒是不难渡过那疲倦期,排遣一番后,他依旧还能回到谢薇的身边去,他有时候就不太能理解,谢薇为什么要介意,男子三妻四妾本是常态,可她却频频因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与自己过不去,以至于积怨成疾,郁郁寡欢,失了性命。

所以,言修对裴宣这句话是本能的不相信,对裴宣摆手说道:“你还年轻,没经历过事情,这些话,以后再说不迟,只是今日所言之事,实在太过突兀,还望王爷和世子容我回去考虑两天,另外也要再问问闺女的意思,才好给两位答复。”

恭王觉得言修这话说的也有道理:“好,那言候就回去考虑考虑,尽快给我答复。”

言修有些无奈的赔笑,这对父子一定是故意的,嘴上说着要他考虑,可是刚才在那么多人面前,他们俩早就把心意流露出来给旁人看到了,只怕今天过后,京城中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长宁候府嫡长小姐被恭王世子相中这件事了…不管他是同意还是拒绝,别人反正都知道了,将来还有其他谁敢和恭王府抢人呢?

第一百二十四章

谢家南苑书房里发生的事情,言昭华还不知道,此刻她正和姑娘们一起在谢馨柔的院子里赏花游玩,谢馨柔院子里有一座观鱼亭,亭下就是清澈的池塘,这池塘的水是活水,据说是从雾灵山上引下来的清泉,池塘里养着十几条前儿刚从宫里赏下来的锦鲤,色泽橙红,足有半臂长,肥壮灵活,姑娘们站在池塘边上看,倒不是稀罕锦鲤,只不过是想看看御赐之物。

谢馨柔和言昭华在亭子最边上,谢馨元手里抓了一把鱼食,分给你分给她,玩儿的不亦乐乎,张小姐和元姐儿十分趣味相投,两人都打扮的花枝招展,这两天张小姐都住在国公府里,元姐儿好客,两人就住一个院子里,感情自然突飞猛进。

忽然身后出现一阵骚动,荣华县主领着她的一干追随者,耀武扬威的过来,原本围在亭子旁的姑娘们,有的识趣,给她让出一角,让荣华县主和她身后的人得以坐到亭子边。只见荣华县主往下探头看了看,勾唇一笑,说道:“什么嘛,我还以为是天大的恩宠,原来不过是几条鱼罢了,这种鱼在我府里多的是,早知道就不来看了。”

谢馨柔和言昭华对视一眼,谢馨元虽然天真了些,可是脾气还是有点的,听见荣华县主这番不尊重的说辞,当即就回嘴道:“谁也没请你过来呀!这亭子叫观鱼亭,你来之前就该知道是看鱼的啊。”

荣华县主上下打量了一番谢馨元,哼声说道:“哼,你们谢家就是这么待客的,不是你们请,我会到你们府上来吗?”

自从上回在谢家吃了瘪,荣华县主就记下了谢家的这些人,本来也就是来挑衅的,哪里会放过谢馨元,以待客之道这一点来和谢馨元辩驳起来。谢馨元嘴上吃了亏,正要冲动反驳,却被谢馨柔拉住了,谢馨元回头一看,谢馨柔和言昭华都在她身后,自己也就不继续向前,而是乖乖的到她们身后去了。

荣华县主看了一眼谢馨柔,目光在柔姐儿身上穿的那身喜庆如意蜀锦缎子上流连片刻,而后就把目光落在谢馨柔身后的言昭华身上,眼里满不是滋味儿的,原本在她们这个小圈子里,只有她一个人是县主,可如今,长宁候南疆发威,胜仗有功,不仅让侯府晋升一等,还给言昭华挣了个县主的身份,言昭华也太好命了,什么都不用做,就白得了这么大的便宜,居然跟自己这样出身的人平起平坐了。

而言昭华也没有让她失望,无惧任何的开口说道:

“荣华县主这话是什么意思?谢家请的自然是客人,不请你,你也进不来啊!再说,我这池塘里的鱼是宫里赏的,所谓天恩,就是不管大小皆为恩,若是这几条鱼荣华县主瞧不上,那便是瞧不上天恩了,但我们不同,我们都是沐泽天恩之下的子民,一花一木一草一树,只要是天恩,我们便没有嫌弃的道理,谢家好心好意请我们上门来做客,却不是要听你这大逆不道之言的。”

荣华县主看着言昭华,气得鼻孔都要冒烟了,这言昭华总是能颠倒黑白,蹙眉道:“言昭华,我什么时候说我瞧不上天恩了,你别混淆视听,别想枉我头上扣莫须有的罪名。”

“莫须有的罪名?你刚才说的话,谁没听见?是你说这几条鱼和你府上的东西相比不算什么,这里是定国公府,上至三代皆为肱骨之臣,良将之后,皇上对谢家的赏赐自然都是最好的,怎么到了你口中,就成了那不堪之物?你若是不记得自己说了什么,我们这亭子里人多,不介意给你回忆回忆。”

言昭华如今是县主,所有姑娘中只有她能对荣华县主说这些,其他姑娘都是谢家的客人,虽然不乏看热闹的,但大多数都算是谢馨柔她们的朋友,既然有人出头,她们又怎会偏外人呢?更何况,在场的姑娘们上回已经联手‘欺负’过一回这个不知礼数的荣华县主了,上回是欺负,带着些冤枉的成分,可这回就不是了,那个荣华县主自己说错了话,连那种足以牵连家族的蠢话都说的出来,她们若还惯着她,那就太没意思了。

当即姑娘们七嘴八舌的帮荣华县主‘回忆’刚才的话,把这位县主又气得直跺脚,指着言昭华说道:“言昭华,你是不是存心跟我过不去?”

荣华县主气得眼里直冒火,她旁边的两个姑娘对视一眼后,其中右侧的一个拉了拉荣华县主的袖子,用几乎所有人都听见的声音说道:“县主别和她置气了,如今且让她得意一点,等过几日赐婚圣旨下来了,再叫她们好看。”

一句话让众人哗然,荣华县主用眼神警告了一下那姑娘,可那姑娘却低声和荣华县主说道:“那个言昭华太嚣张了,县主得给她点颜色看看。”

这姑娘是仁恩伯府的六姑娘,与荣华县主算是闺中密友,近日言昭华在京中贵女圈中风头太盛,叫人看不过眼,偏偏她如今成了县主,普通身份奈何不了她,所以就想借着荣华县主来挫一挫言昭华的威风。

还没等荣华县主说话,她左侧的姑娘也就开口说道:“有些人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还以为自己多有能耐,荣华县主是不和你计较,若真与你计较,就凭她今后的身份,你爹就是再去打几回南疆都没用!”

言昭华听了那两个姑娘的话,和谢馨柔对视一眼,谢馨柔也耸肩摇头表示不知道,然后转头去看身边的朋友们,她们也都一无所知,所有人都很纳闷,她们为何会这么说,张小姐试探着问了一句:“怎么,荣华县主要定亲了?”

而且听口气,还是皇上赐婚,能得皇上赐婚的人家,必然不会是普通人家。谢馨柔和言昭华都有些纳闷了,荣华县主定亲之事,怎么从前听都没停过呢?上回来,还见她对恭王世子很感兴趣呢,怎么…

谢馨柔脸色一变,这荣华县主说的不会就是恭王世子吧。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那个先前替荣华县主放话的姑娘又开口了,说道:“哼,这些事你们不用多久就会知道,咱们荣华县主将来可是要做王妃的人…”

“…”

这下就连荣华县主都不淡定了,拉着那姑娘警告的摇了摇头,亭子里的众姑娘面面相觑,王妃…当今圣上倒是有几个儿子,也全都封王,可是这些王爷,全都已经娶了正妃,张小姐纳闷的说道:“本不该我们多嘴,可实在好奇…几位殿下不都已经娶了正妃,难道荣华县主是要去做侧妃或者妾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