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她改变了策略,她要引起皇帝的注意,要成为皇帝面前的红人,她要挑拨皇帝和太后的关系。

她成功了,她被皇帝注意了,从一名宫女成为皇帝的宠妃,在她怀着皇帝的第一个孩子时,她想要告诉皇帝她的冤情,却又再次被吓到了,原来那屠她族人之意,是皇帝的意思,因为国库空虚。

她恨,恨不得当时就杀了狗皇帝,可是她不能,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力量太过薄弱。

她忍了,将一把刀插在心口,忍了下去,不过她买通了人,将哥哥的孩子送进宫来,将自己生下的女儿扔出宫去,再也没有过问。

宫贵妃对着皇帝,静静地说着,她看到他眼里的不敢置信,她真的痛快,她想起被她扔出宫去的女儿,心里闪过了痛,她为了复仇,付出了太多,太多。

她痛,她也不想眼前的这个罪魁祸首好过,这人以为她不知道吗?她不过是他的一个替身,他对她到底又有几分情意。

宫贵妃娇笑着将自己的脸贴在他的脸上,俯下身子悄声道:“皇上,臣妾其实一直有一个秘密压在心里,闷得实在难受,今天臣妾就对皇上坦白吧!霞儿不是您的孩子。”说完,她站直身子,看着皇帝:“既然霞儿不是皇上的孩子,那是谁的,皇上您想不想知道?”

皇帝气的脸色紫涨,喘气都有些困难了,一双眼瞪着宫贵妃,恨不得一口将她吞下去。

宫贵妃轻轻拍了两下手,自外面进来一个人给皇帝行礼:“皇上,微臣谢谢皇上代微臣养女儿,还封微臣的女儿为彩霞公主,这份恩情,微臣感激不尽!”这人正是大内侍卫的头领。

皇帝此气的两眼一翻,就要晕死过去,但是那侍卫头领手掌在他的身上一拍,他又醒了过来,他看着眼前的三人,就恨不得将自己的眼珠子抠出来:当初他是瞎了眼了,怎么会信任这样的三个人。

宫贵妃瞧着皇帝扭曲的面孔,她笑得更加开怀,这是她身边的贴身宫女手里拿着皇帝小心放好的圣旨进来。

“娘娘!你要的东西!”

皇帝原本只是气愤,不安,现在却面如死灰,他瞪着宫贵妃:“你这个毒妇!”

宫贵妃娇笑如银铃,她笑得畅快,因为现在她实在是太兴奋了、太高兴了,这么多年来的怨恨狠狠地吐了出来,何止是痛快而已:“皇上,臣妾在你身边这么些年,学也学上了!”

她当着皇帝的面,静静地打开圣旨,拿起笔,很小心的在圣旨的二上面,添了一横,却并不收起,而是送到皇帝的面前,请她伟大的皇帝仔细的看了一眼那刺目的三。

皇帝气的吐出了一口热血,这对帝王来说是奇耻大辱,被一个看似蠢笨的女人这些年一直玩弄于手掌,他一直放心的宠爱宫贵妃,就是这女人看起来精明,实际上却蠢笨不堪,就说她对付苏无忧的那一套,处处落于下风,就让心里更加的放心。

谁知道这女人的心机却是原来的深沉,这些年他真的是小看了她,只怕那些是她故意露出来的破绽。

皇帝看向宫贵妃,一双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毒妇,你想谋夺我张家的江山,老天不会让你得逞的。”

做皇帝的是真龙天子,老天不会让这杂种谋夺了他张家的江山的,绝对不会。

在此刻,皇帝只能将所有的期望寄望与老天!

宫贵妃将圣旨交给一旁贴心的冷面宫女收好,笑盈盈的道:“老天不会让我得逞?哈哈......皇上你说笑了,老天定然会让我得逞,这世上做坏人要比做好人容易的多!”这世上还有什么老天,若是有两老天这些残害她家人的人为何还好好的活着,难道两千多条生命还不能引起老天的注意吗?

皇帝狠狠地啐了她两口:“毒妇,你们不得好死!”他其实在恨自己,恨自己有眼无珠,竟然宠爱了自己的仇人,他真是后悔呀,悔得肠子都青了。

“不得好死!”宫贵妃笑得更加灿烂,她慢慢的伏下自己的身子,盯着皇帝的眼睛:“虽然我不知道我会不会不得好死,但是我知道皇上必然不得好死,皇上,您大概不知道您早就中毒了吧,你以为臣妾为啥那般喜欢喂皇上吃东西?呵呵......皇上,您认为你会好死吗?”

皇帝看着宫贵妃气的又吐了口血:原来他是真的中了毒了,而下毒的人就是他一直疼爱的宫贵妃。

他想骂,想大骂,可是宫贵妃已经不想听了,她根本就不给他再开口的机会:“皇帝以为天下除了您,就都是傻子吗?皇帝知道臣妾每次为何喜欢穿淡紫色的衣衫?因为二皇子的母妃——凌贵妃就喜欢淡紫色,皇帝当真以为臣妾不知道臣妾是替身吗?臣妾知道,而且还乐意当这个替身,瞧瞧我这清华殿,和凌贵妃当初的宫殿多么的相似,皇上您不觉得吗?皇上,您知道我为什么乐意模仿凌贵妃?”

“除了想要你的宠爱,更多的是引起您的内疚,这样您就会更宠爱我,还会对我的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想皇帝必然也已经知道当年凌贵妃是被人诬陷的吧!可是这人是谁呢?”宫贵妃悠悠的看着皇帝:“还请您告诉臣妾,这人到底是谁呀?”

皇帝的身子颤抖了起来,狠狠地瞪着宫贵妃,但是宫贵妃却半点不怕:“皇上,您瞪着臣妾干嘛,诬陷凌贵妃的又不是臣妾,而是您的好母后,太后是担心皇上的心被凌贵妃占据了,才一直要把她除之而后快,而最后她终于成功了。”

“皇上,您说太后娘娘为何愿意容忍臣妾至今,还不是因为她知道臣妾只是个替身,所以这些年,臣妾越发的像凌贵妃了,因为臣妾不想像凌贵妃一样,被您活活的害死。”

宫贵妃又笑了几声:“皇上,臣妾多么感谢自己只是个替身,这样太后娘娘就愿意放过握了,她就不用怕您和我一条心了,这样在您这个儿子的心中,太后娘娘一直还在最重要的,您的眼里,心里,永远都是她这个母后最大。”

宫贵妃对着皇帝眨了眨眼睛:“皇上,当年先帝没有做到的事情,先帝没有将太后放在心里,眼里,您做到了,就是日后您明知道凌贵妃是被太后害死的您也装作不知道,您明知道二皇子被太后娘娘下了毒,您还是愿意做个孝顺的儿子,臣妾不佩服您,都不行!”

宫贵妃盯着皇帝的眼睛:“皇上,您说二皇子每次毒性发作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疼痛?他知不知道,这毒最宠爱他的太后娘娘下的,知不知道,他尊敬的父皇早就知道他中毒的事情,却冷眼旁观。”

“不对!”宫贵妃摇了摇头:“二皇子那般聪明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呢?否则他也不会迁出宫去,搞一个什么别院,还让皇上为他修一个温泉?皇上,您可真生了一个好儿子,这般心机,还真的无人能比!”

皇帝被宫贵妃的话,说的完全愣住了,他只是呆呆的看着宫贵妃,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的话:翼儿知道是他杀了她的母妃,还知道是太后派人下毒的事情了?

不会的,他怎么会知道,当年他还是个小娃娃,哪能知道这些,他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的。

皇上起了念头,拼命的告诉自己:翼儿不可能知道这些事情,如果知道了这些事情,他怎么会有胆子在他的面前放肆,有胆子去求太后赐婚,有胆子在他要他休妻时,大闹皇宫,与他吵得面红耳赤,这些举动都是一个自认深受皇宠的皇子做的,他若是知道真相,知道他们想要除了他,又怎么敢做出来?

皇帝想不明白,所以他坚信二皇子根本就不知这样,一定是宫贵妃这个贱人故意这样说的。

皇帝自欺欺人,他根本就不敢深想,为什么宫贵妃要骗他,到了这个时候,人家还有欺骗他的必要吗?

他不是不知道这些,只是不敢承认罢了,只要承认了,他就需要再一次承认,他就是傻子,一个被人愚弄的傻子。

皇帝可以接受宫贵妃的欺骗,玩弄,因为他可以找个借口为自己开脱,他可以告诉自己,因为宫贵妃长得像他藏在心里的那个女人——凌贵妃,他只是情到深处,身不由己罢了!

只是他似乎早已记不得凌贵妃的样子了,也早已忘了二皇子是凌贵妃的儿子。

宫贵妃当然知道皇帝是什么样的人,她笑得眼泪都落了下来:“皇上一定以为自己是个情痴吧!一心一意的想着凌贵妃,真是好感人,您看臣妾都感动的眼泪都落了下来。”

“皇上是多么的爱凌贵妃呀,在宫里找了这么多与凌贵妃相似的女人,您的深情可真是惊天动地。”宫贵妃死死的盯着他的眼睛:“那臣妾就不明白了,为何,皇上对二皇子中毒事情置之不理,那可是皇上和凌贵妃的骨肉。”

“哦......对了!”宫贵妃做恍然大悟状:“您害怕,皇上害怕二皇子的声望比您高,想当年,您让二皇子在一旁协助你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众多的大臣对二皇子多么的信服呀!”宫贵妃拍了拍自己的头颅:“臣妾记起来了,那年在二皇子名声最显赫的时候,毒性发作了,二皇子只好休息,以后,您似乎很担心二皇子的身子,以后,再也没有让二皇子劳累过。皇上,臣妾记得可曾清楚?”

皇帝听了一哆嗦,又气又急又难堪却还是死咬着牙不吭声:没有帝王喜欢下一任比自己更加优秀,至少在他还有精力的时候,不能出现一个比他更优秀的领导者。

宫贵妃一字一字的道:“皇上,您真是辛苦,每一天都要演戏,要演一个英明的皇帝,演一个情深的男人,还要演一个很开明的父亲,您不累,臣妾都替您看着累,不过今天之后,您就不会累了。”

宫贵妃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瓷瓶:“皇上,你看臣妾对您多么的情深意长,这可是好东西,臣妾找了这么多年,才特意为皇帝您寻到的,您吃了之后,配合着臣妾以前给您吃的药,根本就不会看出一丝一毫中毒的痕迹。臣妾相信,您走了之后,没有人会怀疑是臣妾所为,原本臣妾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的,还要谢谢皇上,如果不是您对臣妾的宠爱,相信,臣妾想要做成今天的这一切,还真的很难。”

宫贵妃对着皇帝福了福身子:“臣妾在这里拜谢皇上了,您知道臣妾一向规矩,这可都是您给臣妾的胆子。”

皇帝被气的张口又吐出一口鲜血来,指着宫贵妃却只是喘气而说不出一句话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他宠爱她而造成的,是他给了她机会,他总是告诉自己宠爱她是因为她像自己的心上人,却忘了,其实他更喜欢她这里的淫乱。

宫贵妃真的是个好贵妃,每年都让宫傲天秘密的帮着挑选各色美人放在她的清华殿里,更有青楼当红花魁,等待皇帝兴致完了,再换一批,她挑选人时,非常的严格和小心,每一个都不会走漏半点消息,更不会翻出她的手掌心。

世人都道皇帝圣明,她却偏偏要打造一个不圣明的皇帝,以后等到谦儿登上皇位,她会找适合的机会,让这些消息流露出去,让世人看清楚这皇帝的真面目,可是上天这一次终于长眼了,有人更早的将他的真面目给揭开了,她太痛快了,痛快的不得了;灭了她满门的人,竟然还妄想留下贤明,做梦。

宫贵妃示意三皇子打开皇帝的嘴,不顾皇帝的挣扎将那瓶里的药物倒进皇帝的口里;“这可是臣妾特意孝顺皇上的,皇上怎么可以嫌弃呢?你可是一向对臣妾千依百顺的,这一次何不也干脆依了臣妾?”

那药一入口,喉咙中一甜,滚烫的血液就翻滚起来,他五脏六腑就痛的如同火烧,但是他的心要比这身子的痛来的更痛,他悔,他恨,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毒妇笑得开怀。

宫贵妃仿佛根本就没有看到皇帝的痛苦:“皇上,您该知道,替身就是替身,永远成不了真身,臣妾不是凌贵妃,吗、也没有凌贵妃对您的情深意长。真是痴情的女子,为了不挑起您和太后的矛盾,到死都没有说出太后的行径,想想真的是一位重情重义的女子,不过她泉下有知,知道您日后这般对二皇子,会不会后悔呢?”

宫贵妃歪头想了一会:“皇上,等一下您就可以自己去问她了,臣妾在这里恭喜您夫妻团聚了。”

夫妻团聚,这四个字如四把刀,分别插在他的四个心腔中,想到凌贵妃当时的所作所为,一心为他的行为,她的音容笑貌,想到最后他是如何对待他们的骨肉时,他落下了悔恨的血泪:真正的血泪,泪水带着眼角的血流了下来,刺目,而红的吓人。

宫贵妃和三皇子对望一眼,他们知道这是药性上来了,三皇子收回自己的刀招了心腹太监,带着皇帝去了御膳房:这药有个好处,服下之后,不会立即死亡,而是如同行尸走肉般延缓片刻——这才是这个药最特别的地方。

宫贵妃自然不能让皇帝死在她的清华殿,她最想让皇帝死在皇后的宫殿,可是她没有把握不被皇后那人看出破绽,皇后可也不是像她表面显得温和无害,这后宫的女人谁真的没有点手段,否则早在这吃人的后宫里被啃得没有骨头了。

所以宫贵妃选择了御书房,只要那圣旨在御书房里,明天她的显儿就是皇帝,那皇后就不足为虑。

宫贵妃等着太监们来复命之后,就让身边的宫女擦拭了血迹,自己泡了一个澡,美美的躺在宫床上,没有闭眼,只是等待着天明的到来,只要显儿坐上了那个位置,太后一族就到头了,李氏家族,他们不会放过一个,就如同当年李家家主未曾放过他们一样。

而三皇子却未曾休息,他回到了他宫里的宫殿,一直坐在书房,密切的关注着御书房的一举一动。

御书房一切如常,皇帝的手中,似乎还拿着奏折,真的勤勉的皇帝!

他还有一丝意识,想叫,想动,整个人却如同僵硬的一般,虽然他的肌肤是温热的,柔软的,皇帝心中涌起深深的不甘,他不要就这样冤死。

但他知道根本就不会有人过来,宫贵妃和三皇子既然图谋了这么多年,怎么会在这点上被人有了可乘之机。

皇帝绝望的闭上眼睛,却在片刻之后,感觉到不对,睁开眼睛,眼底一阵惊喜,是二皇子张翼!

这孩子定是感觉到了不对劲,他欣喜若狂,但很快就被二皇子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给吓到了:二皇子浑身的气息如同森林里的野兽,残忍而血腥。

他微笑着靠近,用只有他们二人听到的声音问道:“被自己最亲的人害死的滋味怎么样?”

宫贵妃以为她和三皇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人知道吗?

他不但知道,就是这好到不能再好的药丸都是他四处找人给研制出来的,当年张仁和让无忧去试验就是为了找寻医药天才,一方面是为了他亲爱的父皇,另一方面是为了他身上的毒。

他知道宫贵妃一直秘密派人寻找奇药,索性就借了她的手除去这人,他原本还想留着这人多活几天,可是他不该逼着他休妻,给无忧如此的羞辱,更不敢再拖下去,因为他担心母妃的事情重演。

皇帝此刻已经不能说话,但是一双眼睛已经将他的惊诧表现出来,他不敢相信,二皇子张翼竟然会这样和他说话:他往日虽然不太待见他,但是从来没有像此刻这般满目仇恨的瞪着他。

难道,当年的事情,他真的已经知道了?

皇帝的意思,二皇子自然清楚,他冷笑:“世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我怎么会不知道?所以母妃受的罪,我要你亲自品尝,而我受的苦,我也会让太后好好亲身体验,父皇,你放心的走吧!儿臣会替你送终的。”

这些话,他今天一定要说给这人听,他藏在心里十几年了,每一天都在想着将这些话说给这人听,他以为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他会很开心,但是现在他只是深深的疲惫。

他留下最后一句话:“你落的这样的下场是报应!”

众叛亲离,是他的报应。

说完,他身轻如燕,飞身上梁,从那小小被他打开的窗口出去,消失在夜色中。

报应?

皇帝想着这话,心里除了心痛,悔恨之外,更多的是不服,他是天下人的君王,天下人都该为他效命,当初他是冤枉了凌贵妃,可是凌贵妃是他心爱的女子,也是他的臣民呀,为了张家的安定,她死了也算是死得其所。

这个不孝子为何要恨他、

他不明白,是真的不明白,这些年他虽说对他中毒事情不是特别上心,但是对他也不错呀,他疼他,容忍他,还打算封他为太子,为何他还要恨他,见死不救呢?

他是他的父亲,是他的主子,是他的君王,他怎么可以置他于不顾呢?

皇帝很怒,怒不可及,但是死神已经来了,不管他怎么气,怎么怒,都只好闭着眼睛,陷入死亡的地狱。

他的恨,他的怒,他的不甘都只能化作一片风吹散在晚风中。

如果说报应的话,这才当真是报应吧?

他最宠爱的妃子,亲手喂了他毒药,就如同他曾经亲手害死了凌贵妃。

往事重演!

浑浊的泪水流下来,皇帝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呼唤着:凌绫,凌绫!

可是等待他的只是无比的黑暗,黄泉路上,早已没有等他的人了。

这个活着时事事为他着想,什么事情都以他为先的人,已经永远不会再答他,也不会再出现在他的面前,他早就失去了资格。

皇后也一直没有睡,她在等着,等着天亮,所有的戏码都在上演,明天将是她和宫贵妃决战的日子,她们斗了半辈子,明天就会有了结果。

那人去了,却还留下这么大的烂摊子。

皇后冷冷地笑了起来,那人对她无情,她又怎么会对他有爱?

这皇宫里的女人,有几人真心的爱他,谁又敢真心爱他,当年那个爱他的女子,最后落得什么下场,亲手被他害死

想到那个聪明机灵的女子,皇后的心里一阵惋惜,那女子真的不该来到这肮脏的后宫!

皇后静静地躺在床上,假寐。

心里想着的却是过往,那女子如云一般的身姿,如风一般的舞姿,莫说是男子,就是她这个皇后当年都喜爱不已。

当年她是真的喜爱她呀,虽然那女子受宠,却从不曾越轨半步,总是淡笑着,让人无比的舒服,她是真的当她是妹子呀,就是日后,二皇子在宫里,她私下里没有少帮衬着。

后宫不是没有真情,只是这份真情给那人就不值得了。

那人,他不配得到真情!

凌绫,你的儿子为你报仇了!只是便宜了那人,就算把他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皇后在黑暗里,静静地呼吸,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那人是死去,在她心里就如同死去了一只小虫子。

原来所谓的大度,不是胸襟宽广,而是从来就不在乎。

黑夜中,平静无波。

树欲静而风不止!

明日才是最重要的一日。

这一夜,无忧辗转反侧,一夜抚琴,因为那人的痛隔着这空间传递过来。

翼,你心痛了吗?

正文 第128章 谁的错?

皇宫里早晨从来没有如此惊心动魄过:皇上,驾崩了!

皇帝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驾崩了,这是何等的大事,所有人都被惊呆了,即使知情人士此刻当然也要摆出一副惊呆的模样。

太后微颤颤的被宫女一路行来,心一下子掉到了冰窟中:她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失去了她的依仗!

皇帝是她的依仗,她一直很怕皇帝有了心爱的女人而忘记了她这个母后的存在,不再理会她这个母后,她一直当心有了心爱女人的皇帝不再对她言听计从,当年的凌贵妃就是的,在皇帝耳边没少吹耳边风,不利她李氏一族,所以她使计除了她。

原来她还有几分忐忑,可是这些年皇帝依旧对她言听计从,让她过得异常舒服,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皇帝竟然比她这个白发人还先去了,以后谁还会如他这般对她言听计从。

就是二皇子也比不上自己的儿子啊,他虽然和她亲近,但是与皇帝比起来,还是差远了,她就不明白了,皇帝昨天下午还和她商量着太子的人选的,今天怎么就驾崩了?

太后有了一丝恐惧,却不是因为皇帝驾崩了,而是她是不是要失去这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了。

后宫不可干政,若是下一位继承者这样说起来,她还真的没法子了。

太后对皇帝虽然一直极好,但是却并没有付出真正的母子之情,只是将皇帝当成一个,一个有利于她爬的更高,站的更稳的工具。

先帝在的时候,她要依靠皇帝笼络先帝的心,先帝对皇帝可是十分疼爱,皇帝是她那时巩固后位的工具,先帝去了,皇帝即位,皇帝就是她把握天下的工具。

现在这个工具没有了,她怎能不慌,怎么能不急?

太后来到御书房时皇后,妃子们都跪着一地呜呜哭了起来,这当中自然有人是真心哭泣呀,皇帝驾崩,每次都会有人要陪葬的,那些年轻的,没有子嗣的谁不怕,她们进宫就已经是将命一半儿扔给了阎王爷,若是陪葬了,这一生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她们哭呀,狠狠地哭。

而即使有了孩子的,又怎么敢不哭,若是不哭,惹得太后不高兴了,让她们去陪葬,谁又敢说什么?

这御书房了里现在是哭声一片,太后面色如灰,不理会呜呜哭泣的众人,来到皇帝的身边,皇帝面色如常,若不是没有气息,根本就看不出已经去了。

“太医,皇上是怎么了?”太后沉着一张脸,力持平静。

“回太后的话,皇上积劳成疾,不堪劳累,故而驾鹤西去了!”几名太医跪在地上,颤抖,如秋风扫落叶,他们怕,怕得不得了,皇帝去了,怕是太后要拿这些人开刀呀!

哪一朝,那一代都是这样,皇帝驾崩都会牵连一堆太医,可是他们真的是无辜的呀,这皇帝明显是被女色掏空的身子,他们这些做臣子如何说的出口?

果然,太医的话刚落,太后就发作了,“来人将这群废物拖出去斩了!”

侍卫们应声而来,即使心有不忍,却还是一言不发的拖了起来,满室的人,没有人站出来为这些太医说一句话。

太医们等到拖到门口时已经心如冰水,而此时一个悲伤欲绝的声音响起:“母后息怒,儿臣有话要讲!”

那些侍卫见皇后求情,脚下慢下来几分,而太医们心里也燃起了希望。

皇后慢慢起身,来到太后身边,用只有太后听得见的声音小声的说了几句,太后听完,眉头挑起,竟然失了平常的优雅,狠狠地给了皇后一个巴掌:“放肆!不成材的东西!”

皇后乃是一国之母,太后竟然当着众人的面甩了皇后一个巴掌,可见皇后之言是多么的惊天动地,而那些太医们则对皇后起了无尽的感激:皇后这巴掌是为他们挨的呀!

皇后挨了太后的打,却丝毫不曾恼怒,反而跪在太后的面前,呜呜哭了起来:“母后说的是,儿臣的确是不成材,儿臣与皇上说了不止一次,可是皇上却…”

皇后哭的更加的伤痛,泣不成声,太后心头对皇后的怒气也少了三分,心里头也明白皇后说的是事实,皇帝不待见皇后,这些年若不是她这个做太后的对皇后青睐有加,只怕皇后早就不是皇后了。

皇后说的这事,前两天皇后去请安时,也隐晦的提了一下,她当时是怎么说的,好像训斥了皇后一顿。

太后思起前因后果,对皇后余下的那几分恼怒也消失了,还真是个稳重的孩子,到了这时还不断的为皇帝着想。

太后挥了挥手,让侍卫们放了太医,太医们都跪在太后的面前谢恩,但是心里头感激的人都是皇后,若不是皇后进言,他们焉有命在?

皇后捂着面在一旁呜呜哭泣,心里却是冰冷笑意,这一仗,她已经抢占先机,下面的戏就好唱多了。

而宫贵妃的心里不知道为何不安起来,她刚刚伸长耳朵也没有听清皇后和太后所言,只是太后刚刚那有意无意扫过她的一眼,让她心里一凉,总觉得那一眼似乎不怀好意。

太后这人的狠毒,她早已亲眼见识过,自己的亲孙子都可以下的了毒手,何况她呢?

宫贵妃一边哭,一边心跳加快,不过心里更是升起一股坚定的念头:等显儿即位,一定要先除去这个老妖婆!

此时各位皇子和大臣们都进了御书房,这可不是小事,皇子们和大臣们都是知道分寸的人,不敢太急,也不敢太慢,这时候出现刚刚好。

急了,会让人怀疑你心怀不轨,巴不得皇帝死去。

慢了,还是会让人怀疑你心怀不轨,心里有鬼才姗姗来迟。

这皇家的一点小事都是有学问的,好在众位皇子和大臣们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些潜规则早就心里有了明灯。

众人跪下,自然是一顿嚎嚎大哭,至于有几分真情,谁也不知道了。

太后瞧了瞧这阵势,心里自然明白这些人来心里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当然,她心里也想知道。

太后招来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皇上可有旨意留下?”

那太监躬身道:“皇上昨日从慈宁宫回来后就拟了旨意!”

太后心头一喜,看来皇帝在最后还是听从了她的意见:“去,将皇上留下来的遗旨宣读一番,众位大臣和皇子们都在,也好知道皇帝的心意。”

那太监立时取来了皇帝的遗旨,宫贵妃和三皇子心头一喜,这么些年的忍辱负重终于有了结果。

三皇子想到很快他就可以坐到那张椅子,他的心里就涌起了阵阵的痛快,若是他坐上龙椅,第一件事就是灭了李氏一族。

而皇后和七皇子则是眼观鼻,鼻观心,而二皇子自始至终都是一副置身事外的表情,谁也猜不出他心里头在想什么?

那太监打开圣旨,一字一句的读了起来,读完之时,宫贵妃和三皇子身子一软,差一点就跳了起来:怎么会这样?圣旨明明被他们修改过了呀!

宫贵妃还记得她明明将二皇子的二加了一笔,变成了三,怎么现在三却变成了七,这怎么可能?

难道这圣旨被皇后给修改过了?

对,这圣旨一定是假的!

而太后也是一片狐疑,昨日和皇帝商量皇位继承人的事情,皇帝明明一在她的面前属意二皇子,怎么会立七皇子为太子?

难道这圣旨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