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容极好歹也是梁国公府的世子,他们就不信,梁国公这个当老子的,会不知道内情?

事实上,他还真不知道!

接连送走了两拨人之后,梁国公气得脸都绿了。

“这个小狼崽子,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也不知道跟我打声招呼,他是真没把我当成他老子了!”

云夫人一边给他拍背顺气,一边替云容极说着话。

“你这就冤枉咱们儿子了。昨天晚上才打的仗,战报自然是第一重要的,先给皇上送过来才是最要紧的。指不定,一会儿他的家书就能到了呢?”

“屁!”

梁国公气得直接爆粗口了。

“他若是有心,完全可以直接派一人连战报带家书一块儿送回来的。我看这混小子就是成心的。”

“是是是,他是成心的!”

云夫人也没法子了,只好再劝了劝。

梁国公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这梁国公府早晚都是要由他来继承的。

所以,不管云容极做了什么,梁国公都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几次想要请家法揍人,都被云夫人给拦下了。

真要是打坏了,那就是打坏了云家的继承人呢。

这事儿,自然是马虎不得。

现在看到老爷被气成这样,云夫人也只得叹了声气。

这京城地界儿上,有需要梁国公和夫人亲自招待的人不多。

绝大多数来打听消息的人,都被管家给打发了。

“老爷,夫人,世子爷的信送来了!”

云夫人的眼睛一亮,面上笑得快要开出花儿来了,“我说什么来着?你看看,现在儿子的信不是来了。”

梁国公看过之后,面色倒是平缓了许多。

云夫人伸长脖子也想看看,这儿子不在跟前,看看他的字迹总可以吧。

可惜了,梁国公直接将信给收了起来。

“这是边关要事,你一介妇人,还是莫要看得好。”

云夫人一听,先是一怔,随后便委屈地掉起眼泪来了。

“这个孩子,你说说,怎么送封家书,还是我不能看的?当初我就说不同意让他去边关的,你非让去。现在好了吧?这边关有了第一战,后面就会有第二战,到时候,咱们儿子可就真地要跟敌人硬碰硬了。”

梁国公处理大事,可能还是比较明智的。

可是一对上了这妇人的哭哭啼啼,就没招了。

“哭什么?咱们儿子好着呢,没受伤,精神着呢!”

“真的?”

云夫人也盼着信呢,就是想知道儿子现在怎么样了。

现在听老爷一说,她总算是能放心一些了。

“行了,你不是给他安排了小厮在身边儿伺候吗?三天两头儿地给你送信来,你差不多就得了!”

云夫人面上一窘,不说话了。

管家一路小跑着进来了,“老爷,李相爷来了。”

梁国公的眉毛一挑,“这个老东西怎么来了?”

“老爷,李相爷穿的是便服。”

“知道了,将人请进来吧。”

梁国公一脸的不高兴,嘱咐了妻子两句之后,去了书房。

李相和梁国公府的关系算不得多好,可是也绝对不算坏。

他亲自过来,梁国公自然也是要亲自招待的。

“相爷可是稀客呀!我这梁国公府的庙小,你有什么话,赶紧说。免得一会儿我这书房再被你给撑破了!”

一张嘴,就怼得人想要拂袖走人了。

------题外话------

二更仍然是在下午。么么哒,各位!

第142章 各方筹谋(二更)

梁国公的态度,李相似乎是并不意外,不仅不怒,甚至还十分好脾气地笑了笑,“我这尊佛,的确是大了些。正巧,你这书房也该着重建了。”

梁国公一噎,瞪大了眼睛,“滚!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李相淡淡地看着他,“你也是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就不能冷静下来好好地说几句话?”

梁国公再次被噎,面上多少有些不好看。

心中再次肯定,他们两个果然就是冤家!

每次跟他在一起说话,就没落着过好。

不把自己推坑里去,就是被他给贬得一文不值的。

现在更好了,直接被他当成了学生教训了。

“有话快说!”后面那句有屁快放,忍住了,没说出来。

真要说出来了,估计李相能把他这书房给他掀了。

梁国公其实心里头也有些憋屈,这么多年了,他怎么还能一直这么儒雅地活着。

当年的一桩桩,一件件,他们哪一个不是从鲜血染红的宫墙里走出来的?

怎么到了他身上,就只剩下优雅温和了?

梁国公的心里是有气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他在朝堂上总是糊里糊涂地混着的原因。

“赵家就要倒了,不如我们猜猜看,接下来,是哪一家?”

梁国公的心头一颤。

许多被埋藏了多年的记忆,一瞬间就涌上了他的脑海。

那些尸体,那些残肢,那些血流成河的画面,震得他脑仁儿疼。

“你说这件事情是楚阳那小子干的?”

李相皱眉,这是他自进府以来,第一次对着梁国公冷言厉色,“没有规矩!那是静王爷!”

梁国公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张了张嘴,然后脸色讪讪的。

过了一会儿,又觉得不对,“我就乐意直呼其名了,怎么着吧?那小子跟我走地近,而且还乐意跟我亲近,就是不爱搭理你这个老不死的,怎么?你有意见?”

李相看着对面这个男人冲着自己大呼小叫的,真觉得头疼。

年轻那会儿,怎么就会觉得这人不错,是可交之人呢?

认识这么年了,这人是个什么脾性,他自然是知晓的。

“行了,少在这里胡搅蛮缠!”

梁国公也不乐意了,“你说谁胡搅蛮缠呢?”

“你还想不想听正事了?”

一句话,梁国公老实了。

“快说快说。”

两人聊地时间也不长,听说最后,还是梁国公气得把喝茶的桌子给掀了,然后大骂了李相几句之后,被他给轰走的。

“奶奶个熊的!滚!以后别再蹬我云家的大门,你这尊大佛,我云家请不起!”

梁国公直到人走后半天,还在骂骂咧咧的。

听说,后来还是管家将云夫人请来了,这才算是消停了。

却说李相面色阴沉地离开之后,二话不说,直接就回了相府。

一路上,脸都都阴得吓人,没有一个敢近前说话的。

直到进了书房,再没有外人在,李相的脸色,才慢慢地缓和了下来。

许久之后,竟然轻笑出声。

“这个老东西,骂起人来,嘴巴倒是真毒!”

再说西京静王府。

楚阳当天晚上就收到了李远舟命人送来的那个字。

一看,便知是出自李相之手。

楚阳细细地看过之后,十分满意,当下,就拿着这个去找霍瑶光献宝去了。

“媳妇儿,你看,咱儿子有名字了。”

霍瑶光听见他这声儿,就觉得太阳穴直突突,她儿子都快俩月了,现在才有名字,这是一个很值得庆贺的事情吗?

说出去简直就是不要太丢人了。

思忖间,楚阳已经进来了。

手上还拿着一张纸,兴冲冲的样子,真是不忍直视。

“媳妇儿,你看看这名字取地咋样儿?”

霍瑶光看了一眼,“玄!”

“我觉得挺好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咱们儿子将来这铁定是要被万人膜拜的呀。”

霍瑶光的嘴角一抽,“被人膜拜的是佛!”

想成佛,就得先出家。

言外之意,你儿子未来是要当和尚吗?

一句话,立马就把楚阳的心思给浇灭了。

“我就是太高兴了,一时有些没管住。那个,媳妇儿你看看,咱们就给儿子叫这个名字吧。”

“谁取的?”

楚阳在她的耳边低语了两句。

霍瑶光的眼睛一亮,“真的?”

“当然!”楚阳一脸我骗你我就是狗的表情,也由不得霍瑶光不信了。

如此一来,小公子的大名,总算是有着落了。

楚玄!

楚阳抱着孩子,看着这孩子的眉眼越长越像他,忍不住就乐了。

“果然是我儿子呀,真是越来越像我了。”

“云容极送的那个金锁呢?你给我扔了呀?”

“没,扔进库房里了。先把咱娘送过来的金锁戴上就好。”

咱娘?

霍瑶光觉得,自打楚阳当了爹之后,这脑子都有点儿不正常了。

以前都是唤岳母的,现在直接叫娘了。

如果穆远宜在这儿,一定得乐坏了。

楚阳抱了一会儿孩子,就去书房了。

因为边关的一次夜战,所以,但凡是与草原上有所接触的关口,全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以前互市的两处,也都暂时地关闭了。

百姓们听说打仗了,自然是吓得要死。

上阳关这里,自然也是更加戒备了。

霍流云每天都要上城墙上巡视,哪怕是晚上,也不肯松懈。

他现在就是站在了刀边儿上呢,如果他一松懈,整个关内的百姓们就都得遭殃。

将军府设在了城内,离边关这里还有二十里地的距离呢。

霍流云也不是天天回去,一个月里头,差不多有二十天左右都会回去。

这样,叶兰笙也已经很知足了。

总比以前在京城的时候,一眼都看不到要好。

只不过,她在这里,又有些想孩子了。

好在她来了边城之后,又并非是无所事事,天天除了缝制衣袍之外,还会再帮着打理一些其它的庶务,总算,这日子也过得充实。

得知霍瑶光有了儿子,叶兰笙也是格外高兴。

隔三差五地,就能收到京城的家书,知道儿子一天天长大的模样。

如今得知边关有异动,她也知道,自己不能多问。

一连两天,霍流云都没有回来了。

叶兰笙倒不怀疑其它的,只是担心,万一真地要开战了,那夫君的安危,要如何才能保证呢?

嫁给武将,就是这样。

总会让你提心吊胆的。

叶兰笙每天都在佛前跪上一个时辰,祈求佛祖能保佑霍流云安然无恙。

在这种人人都极为担心的气氛下,赵家阖家下狱,并且被诛连九族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草原上。

这个消息,还是楚阳故意让人晚送了两天的。

如今边关整个封死了,赵书棋想要知道关内的消息,岂是那么容易的?

霍瑶光哄睡了孩子,起身到了正屋。

楚阳还在看书,没有要睡下的打算。

“赵家的事情,皇上已经下旨了?”

“嗯。诛连九族!”

霍瑶光听到是这样的结果,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儿。

毕竟,做错事的人,并非是那些族人。

可是,在这个皇权至上的社会,她似乎是又没有权利说什么。

只是,那些可怜的无辜的孩子,她总觉得可惜了。

“放心,六岁以下稚童不受死刑。”

这是大夏的律法。

六岁以下的孩子,无论男女,都是不可以判死刑的。

这也是为了大夏的子民的繁衍而定。

这次的事情,让霍瑶光对于皇权,再度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不是以前看电视里的那种小打小闹,也不是话本子里写的那样地仁慈宽厚。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这一次,赵书棋叛国,铁证如山,没有人能救得了赵家。

谁去,谁就是送死呀!

彼时,四皇子府后宅。

赵颜颜已经被软禁了。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四皇子妃还没有坐稳呢,赵家竟然就出了这种事。

就此罢休?

赵颜颜不甘心。

按道理来说,入了皇室玉碟,便是皇家的人了。

而且,大夏有律法,任何牵连之罪,是祸不及出嫁女的。

所以,赵颜颜此时就算是被软禁了,她应该不会有性命之忧。

赵颜颜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在赵家年轻一辈之中,真正有出息的人,是她!

而时常在赵书湛的身边出谋划策的,也是她。

所以,赵颜颜只不过是慌了一小会儿之后,便冷静了下来。

事到如今,还是得先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才是真的。

赵书棋没死一事,赵颜颜是不知情的。

可是,父亲是否知晓,她就不知道了。

赵家这次大祸的根源,就在于赵书棋了。

赵颜颜一个人关在屋内想了许久,她不仅不能就此认命,还得想尽办法,帮助四皇子再重新站起来。

而这些,就不单是她自己可以做到的了。

所以,还得要想法子借助外界的力量。

可是借助谁呢?

这个时候,太后肯定是指不上了。

而除非是赵家的心腹,否则,没有人愿意淌这趟浑水的。

赵颜颜想到了一个人,或许,她可以帮自己。

只是,要如何才能将自己的意愿告知对方呢?

赵颜颜再度走了几步之后,心里打定了主意。

隔天,便忍着痛,写下了一封血书。

好说歹说,最终,这封血书,到了四皇子府外御林军的手上。

几次辗转,最终,送到了御书房的大总管手上。

当年也算是承了赵家的恩的。

这一次,算是他回报赵家的恩情吧。

“皇上,四皇子妃自请休弃,只是因为被禁于府中,所以,特意命人送来了血书一封。”

皇上正在批阅奏折,闻言头也不抬一下,“竟然还写了血书?”

“回皇上,奴才斗胆看了一眼,四皇子妃,似乎是有喜了。”

皇上手上的动作一顿,神色凝重了起来。

“拿来我看。”

“是,皇上。”

大总管将血书奉上,或许是因为指尖的疼痛难忍,所以,字写得并不及平时娟秀。

大意无非就是说自知是罪臣之女,不敢再沐浴皇恩,自请休弃,只是,昨晚晕倒之时,才知体内有了四皇子的血脉,特意恳请皇上能垂怜,留下这个孩子。

“有喜了?”

皇上的语气不冷不热,亦听不出喜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