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这些都是您想出来的?”

楚阳抬眼看过去,见李相的脸色微红,眸子里闪烁着几分光茫,一时弄不清楚,他是太赞同了,还是太想反对了。

“怎么?丞相以为不妥?”

话落,楚阳微微拧眉,“丞相以为朕是为了削弱你的权利?朕此举,只是想要建立起更为完善的制度,想要让大夏的子民们生活地更好,也是想要让大夏更好!”

“皇上所言极是,若此举一经推动,必然是会在全国上下引起轰动。微臣以为,此法当真是绝妙!微臣定当全力支持皇上的督察院构建,绝无二话!”

楚阳见他是这样的态度,自然是分外高兴。

“得能丞相的支持,朕心甚慰。接下来,便是这都御史的人选了。朕的意思,是设左右都御史二人,正二品,丞相以为如何?”

“微臣以为极好。有了这个机构,倒是能让那些被外放的官员们安分一些了。”

楚阳也是这样想的。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后期的监管力度一定不能松懈。

“有关人选方面,还得劳烦你们内阁去商议了。督察院手握重权不假,可是同时,也是得罪人的差使。”

“微臣明白。”

楚阳这意思说地明白,既得是有本事的,清正廉明的,还得是有一定的背景的最好。

不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得被人给报复了。

“皇上,微臣看您这上面所书的监察御史,与目前朝中的监察御史,也就只是官名相同了,而实际的工作性质,可是有了天差地别。”

“监察御史则为都察院直接行使监察权的专职官吏。既受都察院的管辖,又可以不受都察院的统制而独立行事,有事可单独进奏天子。至于派遣充任巡按者,则代天子巡狩,权力更崇重。所以,在人选上,就必须要更为严谨。”

“是,皇上。”

“督察院一旦成立,前期的官员自然都需要内阁来商议讨论,而之后,督察院底下的各个官员,则是可以由左右都御史来负责考校核查。再由他们做出一个考评来。”

“是,微臣明白。”

楚阳看出李相是真地明白了他的用意,心中当真是颇为欣慰。

能有一个懂他的人,来帮着他一起完成大业,这是一件何等快活之事呀!

军营里,有一个云容极,还有一个霍良城,再往下看,还有霍流云和高寒楚辽等人,个个都是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明白他心意的人。

而在这朝堂之上,还有一个能帮着他掌控全局的李相,当真是全天底下最好的好运,都涌向了他。

楚阳自然是不信所谓龙气一说的。

他只是觉得,自己何其有幸,能得到了这么多人的理解和帮助。

当然,若非是有霍瑶光的提醒,他也不可能会想到的这么多。

督察院的设立,自然不是一两句话就可行的。

内阁这边才刚刚稳当下来,勉强算是都能正常地进入工作状态了。

可是这底下的各部衙门,还是有些不太适应的。

现在还没有督察院,而皇上也不可能天天上各衙门里去抓他们的小辫子,所以,只能先这么僵着。

当然,楚阳心里头也明白,万事想要一蹴而就,那是不可能的。

总得给他们一个适应的过程。

若是将这些人都给砍了或者是罢了官,这谁来替他做事?

而此时,西京书院那边可就相当地给力了。

因为朝堂制度的改革,再加上了之前楚阳处置了一大批官员,所以,朝廷现在是急需扩充官员。

而西京书院的优秀学子,就成了优先考虑的人选。

也正是因为这个,再次令西京书院扬名了。

各地的学子,纷纷入西京书院来求学,只为求得能有朝一日,一步登天。

在楚阳入京之前,已经在西京供养了不少的后备官员。

如今,基本上都已经被楚阳给调用了。

有的被补在了西京,他将西京原职的部分官员调入了京城。

有的则是被指派到了其它的州郡,总之,这些人现在都已经是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而且,这起步明显就是比其它人高了一些的。

因为西京书院是楚阳一手创立的,所以,从西京书院出来的这些学生,或者是官员,都以天子门生而自称。

从这一点来说,倒也不算是他们在故意给自己身上贴金。

毕竟,现在入朝的这些人,都是最早一批进入西京书院的学子们。

大多数,也都是真正地曾一睹当年静王爷风采的学子们。

因为现在朝堂上急需用人,所以,楚阳就借此机会,招贤纳士,不问出身,破格录用。

而那些世家名门的一些弟子们,也都想借着这个机会,直接入仕了。

当然,若是有着李远舟之材的公子哥儿们,自然是不需要为自己的将来发愁的。

自己不去争取,也总会有一些长辈或者是同窗极力举荐的。

可若是一无是处之辈,则仍然是不太可能有出头之日。

毕竟,举荐有功,可若是举荐不当,也同样是会受罚的。

而且,皇上广招天下贤才,看似是不拘小节,可是实际上,却是颇有一番考校的办法的。

在有两个被皇上给直接喝斥得赶出宫的学子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随意地举荐了。

那可真的是有风险的。

过不了李相那关,就必然是过不了皇上那关的。

这些举荐出来的人选,大都要先在内阁过一遍的。

之后,才能呈报皇上。

不然,皇上个个都要见一见,那不是得累死?

夜楚玄小朋友已经正式地被册立为太子了。

而李远舟这个太子少师,也开始走马上任了。

太子太师是李相,可是他忙地根本就是脚不沾地了,哪里还有时间去教导小太子?

所以,这重担自然就落在了李远舟的身上。

所以,在东宫,就常常会看到了李远舟跟云容极碰面的场景。

而且,两人见面说不过几句话,必然就会吵起来。

而每次,被气得暴跳如雷的,一定是云容极。

这种场面,对于东宫的侍从们来说,初时还有些心惊肉跳的。

毕竟这都是主子们,一旦他们不高兴了,自己的日子也必然不会好过。

可是时日长了,便发现这二位其实也就只是斗斗嘴,偶尔虽然会动手,可是谁也不会下狠招。

如此一来,众人的心中也便有数了。

这二位是相爱相杀的关系呀。

每次见面若是不斗斗嘴,好像就对不起这东宫似的。

可是不管哪次哪位有了什么急事,另一位,倒也是义不容辞地站出来。

日子就在这样紧张且有趣的气氛中一天天过去,眨眼,年关将至。

霍瑶光看着宫人们四处忙碌着,不由得有些感慨了。

“又到了过年,也是孩子们最乐意的日子了。”

“娘娘不高兴?”青苹拿了一件大氅出来,给她披上。

霍瑶光抬手在衣领处拢了拢,“倒也不是不高兴,只是觉得,这日子过地快,孩子长地也是一天比一天高了,自己的岁数可就是一天比一天大了。”

青苹轻笑,“娘娘这话又错了,您现在看上去,和那些十五六的大家闺秀有什么区别呢?”

青苹这话倒也不完全是在刻意地吹捧她。

这些日子霍瑶光过地舒心,再加上本来也才是二十出头的年纪,正好着呢,哪里能看出年岁长不长来?

况且,因为这后宫里又没有其它的女主子,她过地舒心,又不用整天跟人争奇斗艳的,天天的淡妆素抹,日子简直就是不要太好过了。

倒是小殿下,这是眼瞅着真地就长高了。

年初做出来的棉衣,现在穿着已经是显小了。

果然如人们所说,不见小孩子长,只见这小衣服短。

大宝现在已经是太子殿下了,过完年才四岁,可是没办法,已经是自己单独住进东宫了。

当然,到了晚上,霍瑶光还是不放心。

总觉得孩子太小了,所以,常常会借着一起用晚膳的机会,将大宝留在身边。

一次两次的,楚阳也就不说什么了。

可是次数多了,楚阳就不大乐意了。

这天,楚阳从御书房回来,看到碧华宫里的宫灯都亮着,别提多高兴了。

只是,刚进门,就听到了那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心情立马就跌了下来。

“给父皇请安。”

大宝在楚阳面前,向来都是规规矩矩的,一点儿孩子气也不敢表现出来。

越是如此,霍瑶光看了就越是心疼。

就算是太子,现在也只是小孩子呢。

“好了,大宝去和晃晃一块儿玩一会儿,不过不能太久。”

“谢谢母后。”

大宝就算是再怎么装着老成,也还是小孩子,霍瑶光一拿着晃晃来说事儿,大宝立马就原形毕露了。

霍瑶光过来帮着楚阳将外袍给解了,“可用过晚膳了?”

“嗯。在御书房和李相等人一起用的。”

“你呀,李相和梁国公毕竟年纪大了,你就算是再怎么想着把朝廷整治好,也得顾虑着大家伙儿的身体才行。若是他们病倒了,谁来帮你?”

她说的这些话,楚阳也都明白。

也的确如此。

若是这些帮手都不能再顶事儿了,那还真是有些麻烦。

“之前那个绿喜的事情,一直没有查出眉目来。慎刑司走水,那个绿喜可不一定就死了。”

霍瑶光点头,“我也知道,绿喜十有八九是被人给救走了。难不成,是王太傅又在朝堂上给你找麻烦了?”

“朕昨日朝会之时,斥责了他几句,他当即便跪在大殿上,痛哭流涕的。今日便上了请罪折子,还说自己年岁大了,想要告老还乡了。”

“那你是如何批复的?”

霍瑶光隐约觉得,这次王太傅怕是真地要自己作死了。

“他自己乐意,朕又何必要强留?不过,朕也不是那等赶尽杀绝之人,只是暂时免了他的实职,暂且还顶着一个正一品的头衔呢。他自己称病,那就先让他养病,就算是朕不提,他自己也得心急,总得有病好的时候吧?”

“我不太懂。你既然觉得他有问题,那为何不直接处置了?”

“王太傅在朝中为官二十余年,根基极深。他是那种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可是实际上,一直在大力地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一次,朕之所以坚持要朝廷制度的改革,也是为了应对王家的这些藤蔓们。”

“已经让你有所忌惮了?”

楚阳摇头,“这倒是谈不上。只是,朕向来不喜欢被人牵着鼻子走。朕的江山,还容不得一个外姓人来指手划脚!”

霍瑶光明白了。

这个王太傅只怕是想要的太多了。

而且,仗着自己年长,又曾是先帝时的重臣,便觉得自己可以在朝堂上一锤定音了。

可是偏偏,遇上了楚阳这么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以前夜明慎在位时,可是没少纵着这些老臣们,不就是怕他们不好好给自己办事?

可是到了楚阳这里,却是完全不吃这一套了。

你不想干就可以不干了?

好呀!

那等你想干的时候,也得问问他答不答应!

“年节将至,宫里头是要准备的。只是不知道,这宫宴向来都有些什么讲究?”

“不必操心那么多。”

楚阳一把将霍瑶光拉进自己的怀里,让她坐在了自己的腿上。

“你是皇后,你想如何便如何。什么规矩礼仪,无需过多在意。现在你是这里的女主人,一切就都是你说了算。”

霍瑶光听着心里倒是甜丝丝的,可是理智告诉她,哪能就真地那么任性妄为了?

“行了,你的心思我都懂,不过,既然有规矩,还是得照章办事。我在想,年关到了,安国侯元庆,会不会露面?”

闻言,楚阳的眼神也暗了暗。

这么久了,这个元庆,倒是真能藏!

------题外话------

二更尽量在九点。今天要开始上班工作了,小妹妹们也要开始上课了。新的一周,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状态!

第254章 受伤 (二更)

元庆藏了几个月,从这份儿隐忍力上来看,的确是厉害。

毕竟,现在的元府,已经看起来再获圣心了。

只是,元庆似乎是知道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些事已经暴露了,所以,哪怕是皇上对元家加官进爵,他也没打算再折回去。

“朕想派人去暗族,你以为如何?”

“暗族之人行事诡异,而且听闻暗族精通一些异术,我担心有诈。”

霍瑶光想到了之前那个女人曾说过她并非是霍瑶光,不由得再次心生怀疑。

或许,暗族之人真地有什么逆天的本事,也是不一定的。

想到这个,霍瑶光便有些头皮发麻。

因为有些心虚,所以,之前也不曾主动地向元夫人问及,就是担心自己的事情会直接摊在阳光下。

“你放心,我会小心安排的。元夫人当年从暗族逃出来,而且还是被一个受伤之人带出来的,那就说明,暗族,也并非就是铜墙铁壁。”

这话听起来有道理。

只是,霍瑶光仍然心底发慌。

“你打算派谁去?”

“这种隐秘之事,自然是要派暗卫前往。现在,我已经确定了暗族的位置,大概就应该在百夷的东南部。”

霍瑶光知道他心意已决,也无心再劝。

“你的目的,就只是为了将元庆逼出来吧?”

“这只是其一。暗族之人,大多心怀不轨。他们觊觎你们赫赫族的瑰宝多年,至今不肯死心。竟然还敢将手伸进了我大夏的朝堂之上,这等人,如何能忍?”

霍瑶光知道,对于一个上位者而言,暗族人的行为,已经是极大的触怒了他。

暗族,只怕将会面临灭族之灾!

霍瑶光倒不是同情他们,只是觉得,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族群?

他们觊觎的东西,似乎是太多了。

他们想要的,又到底是什么?

“楚阳,我不反对你对暗族人出手,只是,在此之前,我觉得你是不是应该先知己知彼?”

“嗯,有关暗族的一些秘闻,我已经让人去整理了。有些,是在我皇族的秘档之中。传闻暗族人在千年前,与你们赫赫族,是一脉所出。”

“嗯?”霍瑶光瞪眼,“真的假的?”

“书上是这样记载的,至于真假,我也觉得还得再进一步地证实。”

“所属同宗?”

楚阳注意到她的神色微变,手指大力地在她的手心上捏了捏,“别多想。就算是同宗,那也是千年前的事情了。这么多年过去,谁还认得谁?再说了,暗族人不轨在先,你也没有什么好顾忌的。”

霍瑶光被他这一捏,直接就回神了。

“我倒不是在想这个。我担心的是,若是你所说是真的。那么,暗族必然也有一些异于常人的本事。”

楚阳的眸光一紧,“你的意思是说,你们赫连王族有寒冰之力的传承,而他们也一定有着其它的传承?”

霍瑶光点点头,兴许,暗族的异术,就是点卜或者是预见之类的,不然,那个女人又是如何得知,自己并非是霍瑶光本尊的?

事到如今,霍瑶光觉得那个女人随口一说的可能性几乎是为零。

她当时对自己说这话时的神情,分明就是十分笃定的。

难不成她自己,或者是元夫人就有着能洞察灵魂的本事?

霍瑶光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楚阳原本就抱着她,对于她的反应,自然是完全地感知到了。

“怎么了?”

“没什么。”霍瑶光摇摇头,心头的不安,似乎是越来越大。

“瑶光,现在大局已定,你是大夏的皇后,也是我认定的妻子。当年许诺你的话,我没忘。所以,你放心,不管底下人有什么小动作,我都不可能背叛你的。”

霍瑶光看他的眼神里都多了几分的探究。

毕竟,堂堂的一国帝王,竟然用了背叛这样的一个词汇,着实是让人有些意外的。

“楚阳,娶了我,你是不是觉得委屈了?”

霍瑶光突然黯淡起来的语气,让楚阳有些发慌。

“你没事吧?别吓我!”

霍瑶光扑哧一笑,嗔他一眼,“怎么你这样子,好像是我从来都不会这么温柔,这么善解人意一样?”

一边说着,一边在他的肩头上捶了一下,没有什么力道,拳头落下去也是软绵绵的。

楚阳的眸光暗了暗,眼前的霍瑶光,当真是充满了无限的风情。

“瑶光,我们好久没有一起打架了。”

“嗯?”霍瑶光的脑子发懵,他们什么时候打过架?还是他脑子又开始抽了?

“你说的,妖精打架!”

话落,大手已经落在了她的后腰上。

而霍瑶光此时也终于反应过来,他说的打架,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了。

“唔,别,大宝还在。”

“放心,他们不敢让他进来的。”

外面伺候的人都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让太子闯进来打扰帝后的好事?

霍瑶光还想要再为自己争取一下,没想到,一开口,倒是让对方有机会直接滑进了她的嘴里。

气氛愈发地热烈起来,一室旖旎。

次日,霍瑶光醒来好一会儿,才腰酸背痛地从床上下来了。

“娘娘,皇上说了,这宫宴的事情,若是您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请了肃王妃和晋王妃协助一起操办。若是不想麻烦她们,秦姑姑和曾女官也都是宫里头的老人儿了,也都是有经验的。”

“知道了。”

曾女官是之前曾在楚妃身边服侍过的一位女官,后来楚妃出事,曾女官便被调到了楚阳的身边服侍。

再后来,高宗爷驾崩,曾女官被楚阳以她照顾不力为由,直接将她打发进了杂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