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她还是不肯放过我。”

顾燕京微微蹙了眉,大概也知道她要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我上次,真的不是故意要推她落水的。”

“好了,都过去了。”他不想在人前说这事,扶了她起来。

“我送你回去。”

沈姨娘便跟着他一边走,一边抽泣,一路这样子,确实是惹人怜惜,她哭得实在太可怜了。

所以,不久之后,整个府里都知道这两天发生什么事情了。

江姨娘把沈姨娘推下水里,因为这荷花池曾死过人,沈姨娘差点让鬼怪把魂给抓住了,现在施了场法事,魂又回来了,人也清醒了。

这般,沈姨娘又清醒了,恢复过来。

过了一会,如意就匆匆跑了回来叫:“沈姨娘又好了。”

江小树在屋里来回踱着,回了句:“这太他娘的邪乎了,一定是沈姨娘施的计谋。”

翠花气愤的说:“可都统大人还相信了,真以为她丢了魂。”

“她根本就是装的,要是这样子都能丢了魂,上次我也掉到水里过,怎么没让鬼怪把魂抓去?”

“就是。”两个奴婢认同的咐和。

可惜,这件事情光她相信是没有用的,都统大人不信她。

江小树想了想,和她们讲:“你们两个现在就出去,把消息散布出去,就说我上次也掉到那个荷花池里,怎么没被鬼怪抓了魂?沈姨娘被鬼怪抓了魂,多半是因为她作恶太多,是鬼怪的同类,要么就是她是装的。”

“奴婢这就去说。”翠花和如意立刻拨腿出去了。

同一时间,顾今笙主仆一行在天亮之后继续赶路。

一路快马夹鞭,连夜赶路的万青终于追上了她们。

远远的,看见前面的马车,还有薄叶策马跟随马车而行,他稍微放心了些,他带着人马乔装打扮成商人的样子,一路不远不近的跟着,一时半会之后,薄叶竟也没有发现她们。

只是,这一路跟得久了,不管她们去哪儿,这后面的人也去哪儿,就难免引起薄叶的疑心了,她靠近马车悄声说:“小姐,后面有一些人,从早上到现在就一直在跟着我们,恐怕来者不善,你们稍往前走,奴婢回头看看,一会就去追你们。”

顾今笙闻言便从车里掀了帘子朝后看了看,远远的,还直伯依稀可见有些黑压压的人策马朝这边而来。

“薄叶,我瞧她们人不少呢,你不要回头,咱们快点赶路。”

薄叶犹豫了一下,今笙吩咐车夫:“行程再快一点,把后面的人甩了。”

车夫应了一声,扬了鞭儿,速度加快了一些。

只是,她们快,后面的人也跟着快,反正保持着能看见她们的距离,不会被甩下去就是了。

这样的保持距离,实在让人揣测不安,但对方就是一直没追上来。

这样的距离,持续到近傍晚的时分,她们又进了一个小店歇息,薄叶远远望望,那帮人没追上来,便稍微放心了些。

万青一行人实际上是扎驻在外了,他们负责暗中保护,自然是没法同住一个客店。

如此这般,跟着顾今笙主仆,一路入了津卫城。

白府。

顾今笙下了马车,来到这白府门口,那日,正是晌午,日头正烈。

门口有两个石狮,好不威风。

白府两个大字,仿若独立在天地之间,让人不觉心生仰望之心。

她站在门口,凝视了一会。

薄叶前去和门口的护卫说话:“烦请小哥前去通报一声,就说来自京城的笙小姐,今日到府上来拜见她的外祖母了。”

那人打量了一眼两个人,立刻转身前去通报。

那时,有队官兵模样的人马策马而来,停在了白府跟前。有一军官模样的少年行在前头,模样英俊,瞧起来英姿飒爽,不怒而威,却又透着一股子的儒雅之势,那种复杂的气质放在他的身上仿若也丝毫不显突兀,好像活该如此。他人翻身下了马,大步流星的朝府前前来,今笙和薄叶正挡在门口,两个人往边上站了站,今笙看了过去,只觉得面熟,可一时之间并吃不准这是府上的哪一位少爷。

她望过来,这人也望过来,打量了顾今笙几眼,渐渐止了步。

顾今笙已经多年没来这白府了,前一世来时,她还只是个幼童,转眼这么多年过去,她也长大了,模样也有了些变化,府里当年的那些孩子们,模样自然也会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个人相视一眼,这人也是大胆得很,看着她的眼神都不带眨一下的,好像要在她身上挖出个洞一样,见他衣着打扮应该是个官,今笙便弯腰行了一礼。

“你是哪家的小姐?在这儿作甚么?”

“我来自京城的国安候府,看望外祖母。”

她正解释着,府里已有婢女匆匆跑了出来喊:“笙小姐,老夫人请您快快过去。”

今笙闻言便对这人又行了一礼,抬步欲走,胳膊一把被那人抓住:“笙儿妹妹?”

“…”今笙看了看他,挣扎了一下自己的胳膊。

那人立刻松开她来,甚是高兴的说:“笙儿妹妹可还记得你白猴哥哥。”

被他这么一说,顾今笙还真记得了。

白猴是她当年给起的一个外号,因为他姓白,名候轩,二房家排行第三,前面两个字合起来便是白猴了,她小时候调皮非常,旁人都规规矩矩的喊他一声轩哥哥,偏不叫他轩哥哥,就叫他白猴,他越不让叫,她越发叫的大声了直喊,白猴白猴白猴,我叫你一声白猴你敢答应么。

小的时候,她被娇惯着,也是无法无天的,来到这白府上,再被外祖母娇惯,更是天不怕地不怕了。

几位兄长中,白候轩脾气是最好的,被她烦得不行,还不气恼,她越发不知轻重的跟在他屁股后面白猴长短的叫着。

“原来是三哥哥,三哥哥的模样都变得我认不出来了。”今笙说罢这话,行了一礼。

白候轩噙了笑:“不叫白猴了?”

“小时候不懂事瞎叫的,三哥哥还放在心上呢。”

“自然是要放在心上的,那可是我儿时的恶梦,梦中都在听你扯着嗓子大叫白猴,困扰我直到现在。”

他说得半真半假,今笙反觉得不好意思,毕竟,她已不是当年的她了。

“走,进去说。”

今笙当下就被白候轩领着去了后院,带到老夫人面前去了。

老夫人身子骨最近不大好,当时正卧床休息。

一听说自己的外孙女来了,便立刻派人去请了。

这会功夫她也已经起了床,婢女扶着她到客堂坐下。

她来回望了一会,果然,就见自己孙儿领着一女子进来了,一边进来那白候轩一边喊:“奶奶,看看我把谁带来了。”

老夫人怎会认不出自己的外孙,她现在活着,最挂虑的人便是她了。

紧一步上前,她便喊着‘笙儿’的名字迎了过去,紧紧拽着她的手上下打量着她,老夫人这辈子都是个好强之人,在府里向来受人尊敬,说一不二,便也没有什么事会让她痛哭流涕的。

她这一生的眼泪,都给了顾今笙她们母女了。

她的母亲逝得早,嫁到国安候府上就没过几天好日子。

自己惟一的女儿逝后,留下这个外孙女,也是多灾多难。

国安候府几乎被灭门,全府都被抓到大牢之中,这事她是知道的,但却帮不了她,后来又听说她退了亲,跟了皇上…

再后来发生了废帝之后,这外孙女又回府了,这一切她也都听说了,也派人过去问候了,若非她身子骨不行,她是非在自己过去的。

眼望着自己的外孙女,头发也基本上已是满头银发的老夫人也是忍不住老泪纵横了,她心疼自己女儿,现在更心疼自己这惟一的外孙女。

老夫人哭,今笙见了也忍不住落泪。

常年服侍老夫人的嬷嬷自然是晓得她的心思,也在一旁跟着掉眼泪。

白候轩眼了,忙说:“奶奶,您天天念叨笙儿妹妹,现在笙儿妹妹来了,您反而哭了,您看您一哭,也惹得笙儿妹妹跟您一块掉眼泪了。”

老夫人忙拿帕子试眼泪:“我有生之年,还能见着笙儿,我这是高兴的。”一边说罢一边拉着顾今笙一块坐了下来,让她坐自己跟前。

婢女赶紧各种好吃的水果、茶、甜点的端了上来。

老夫人拉着今笙的手问她:“笙儿,你现在可有再说婆家?”

这才是她现在最大的挂虑,从宫里出来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说到合适的婆家。

今笙莞尔:“姥姥,我不急。”

“你不急,我急。”

“现在你父亲母亲都不在了,你的婚事就由姥姥为你作主了。”

今笙抿了唇,没想到一过来就被提了婚事,她现在已无心婚事了啊!

“当年我依了你娘的性子,把她嫁远了,她这一生过得凄凉,年纪轻轻就撇你走了,每每想起这事,我这心里啊就后悔得要死,如果当年依了我的性子,硬是她留在身边,身边有哥哥们和我护着她,她也不至于过得凄凉,哪个敢欺负得了她。”

这事今笙倒是听母亲提及过,当年姥姥本是反对的,但母亲铁了心肠,死活要嫁,甚至要绝食,姥姥只有这一个闺女,自然是心疼的,最终是拧不过母亲,随了她。

“这次你来了,就不要急着走了,姥姥给你选择一门好的亲事,就嫁在姥姥的身边,凡事有姥姥护着你,总不会亏待了你的。”

今笙抿唇,轻声说:“姥姥,您别急。”

“我现在还没想嫁人。”

“胡说,你都多大了,还没想过嫁人。”

白候轩在一旁喝着茶,插嘴一句:“奶奶,笙儿妹妹才刚来。”人凳子都还没坐热,就开始要作主把她嫁出去了。

“…”老夫人瞧了瞧他,眸中微动,说:“笙儿,你三哥哥现在是都尉,今年刚好二十,你这些表哥里面,就他现在还没有娶妻。”

“…”今笙瞧了瞧姥姥,又瞧了瞧三表哥,她这话什么意思啊?

白候轩立刻笑了:“奶奶,您该不是打了我的主意,要我把笙儿妹妹娶回来吧。”

老夫人说:“知我心,莫轩儿呀。”

“姥姥,万万使不得。”今笙心里发急,不得不解释说:“我现在已非待嫁闺中的清白女子,哪能配得上三哥哥,三哥哥值得更好的小姐。”

白候轩的笑容慢慢淡了下去,慢慢喝着手中的茶。

老夫人脸色沉了沉,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说配得上就配得上,姥姥知道一切都是为了救人,以后休要再说胡话。”许是有些激动,她咳了几声。

“姥姥,姥姥。”今笙知道她身子骨不好,但也不知道究竟有何个不好法,忙是起了身为她顺气,婢女也赶紧上前。

常年服侍老夫人的赵嬷嬷忙过来解释:“笙小姐,老夫人这几日又遇热风,今天刚好一些,身子还虚得很呢,您就顺了老夫人的意吧,不然,老夫人又要为您操碎了心了。”她常年服侍老夫人,是再清楚不过老夫人的心思了。

老夫人这时缓了口气:“笙儿这一路旅途劳顿,先不说这些个了,给笙儿把房间安排好了,就安排在这儿,不要离我远了,好方便我随时看到她。”

赵嬷嬷笑着说:“老夫人您就放心吧,婢女会安排好的。”她招呼了一声,让婢女扶老夫人进去歇息,免得越说越多,笙儿小姐又不同意,万一轩少爷也不同意,就真气着老夫人了。

这种事情,还需要从长计议。

老夫人心急了些,也是因为爱笙儿小姐心切,她最近身体越发的不好,就越发的念着笙儿小姐的婚事了。

婢女把老夫人搀扶进去,赵嬷嬷也笑着说:“笙小姐,跟奴婢来吧。”

今笙看她一眼:“有劳嬷嬷了。”

赵嬷嬷在姥姥未出嫁时就服侍她,奶奶出嫁,她也跟着一块嫁到白府,对姥姥一辈子忠心耿耿,还有国安候府的奶娘,柳嬷嬷,都是从姥姥身边带过去的人。

在司马府上做了一辈子小姐,来到夫家,又生了两个争气的儿子,两个儿子又各自生了三个争气的孙子,姥姥这性情也就越发的说一不二了。

今笙打算跟着赵嬷嬷一块走,看到一旁还坐着未动的白候轩,心里微微一动,还是行了一礼说:“姥姥的话您不要放在心上,待姥姥身体好一些,我会和姥姥解释清楚,让她打消这个想法的。”

白候轩一表人才,年纪轻轻便做到了都尉,二十岁还没定亲,多半是因为眼架高,一般的姑娘他看不上,她一个跟过别的男人的女子,更不可能入得了他的眼。

做表兄妹可以,一旦涉及这些不该有的,反而会令白候轩对她心生厌烦,不仅是他,还有二舅母那边,若是知道了姥姥有这样的想法,二舅母也得气疯了。

白候轩站了起来,和她说:“奶奶的话你还是放在心上为好,你若不放在心上。她这病越发的难好了。”

“奶奶这两年小病不断,都是因为对你和你母亲的思念成疾,你现在来了,好好哄哄她,让她高兴高兴吧。”

“…”今笙怔了怔,没料想他会说这样一番话。

白候轩便没再多说什么,抬步往外走了。

今笙有些心神不宁的跟着赵嬷嬷一块往外走,就听赵嬷嬷小声的说:“笙小姐,咱们都尉大人也是瞧上了您呢。”

今笙心里不安,忙言:“嬷嬷,您快别这么说。”

“您听老夫人的安排,一准没错的,也算是了结了老夫人的一块心病了。”

第22章 定好成亲之日

顾今笙被安置在外祖母的院宇,吃了些东西,休息了一会。

过不多久,外祖母便又过来了。

今笙连忙迎过去扶她:“姥姥,您要见我,唤我过去便是,何必劳您亲自过来呢。”

老夫人笑着说:“我现在觉得精神多了,走,跟姥姥出去走一走,见见人,这会功夫,你两个舅舅和你的表哥们也都该回府了。”

今笙便跟着老夫人一块出去,果然,这院子还没有出,她的两个舅舅便带着他的儿子儿媳妇们都过来了。

今笙是他们的妹妹留下的女儿,他们的妹妹嫁得远些,又逝得早,老夫人为此挂虑了一辈子,当舅舅的,多半也都是心疼自己外甥女的。

大舅舅白云城津卫城任命巡抚大人,膝下有三子,长子白静石也才二十六岁,次子白子然,小的白言山。

二舅舅白帝城,在津卫城任职太守大人,膝下三子,长子白寒山也才二十四岁,次子白君武,三子便是白候轩了。

白府两房六子,全都是虎将,个个能文能武,风采不输他们的父亲。

顾今笙很快便被大家给围住了,二舅舅白帝城直言:“瞧笙儿这模样,真有当年慕儿的模样。”慕儿是他对自己妹妹的称呼,便是今笙的母亲白慕了。

大舅舅说:“宛如见到其人。”

“是哦是哦,我瞧着笙儿,也宛如看见了慕儿。”老太君咐和一句,却是眸中泛了泪,一提到这个苦命的女儿,好强了一辈子的她,就要哭了。

大舅母打岔:“再说下去母亲又要哭了。”

说话之间,大家都进了屋,坐了下来。

老太君问今笙:“笙儿,你瞧一瞧,可还有你认得的?”

顾今笙挨个瞧了个遍,隐约记得前一世自己到白府的次数也没有几次,能记得最清楚的便十岁那一年了,那个年月,她还是个没长开的孩子,后来府里又发生太多的事情,哪还会记得表哥们的模样。

大舅舅白云城说:“都给笙儿介绍一下,这是你大表哥白静石。”大舅舅把他那一房的介绍了一下,今笙依次行礼问好。

又把二房那边的兄长都介绍了一下,顾今笙也依旧行礼问了好。

各房还有一些庶女庶子,不如嫡出的来得尊贵,在白府这样的门户之中,庶子庶女也就是半仆半主,便没有被带到这里逐个介绍了。

等大家都重新认识了一遍,老夫人说:“趁着大家都在府上,我就和你们说件事情。”

白云城和白帝城都言:“母亲请说。”

“我算了一下,到现在也只有二房家的老三还未成亲,也只有把笙儿托负给候轩,我才会放心一些,笙儿和候轩的亲事,今个我就先定下了。”

“姥姥。”今笙心里发急,轻声叫她,想让她不要急着给她定下亲事。

怎么她一来,这婚事就给定了啊!竟当着大家的面说了,分明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老夫人没有看她,她心里只当她觉得自己配不上候轩,所以才不同意的。

二房家的白帝城说:“母亲作主便是。”孩子们的婚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老夫人为候轩择了笙儿做妻子,这也没什么。

他们白氏一族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不需要再靠什么门当户对的小姐入府来撑门面,增添家族势力了。在这津卫城,白家可以说是只手遮天了。再则,他们白家儿子众多,个个都已成了家,妻子都是世家小姐,便不差白候轩这桩婚事。

老夫人这辈子挂虑的就是白慕和她的女儿,这两年生病就是因为思念女儿和挂虑这个外孙女造成的。她们母女这一生多有波折,现在到了府上来,老夫人又提了此事,他们当儿子的,又岂有不听从的道理。

白帝城同意,白云城也笑着说:“如此甚好,笙儿以后有候轩照顾着,母亲便可以放心了。”

话虽如此,二房家的年氏面上已经笑不出来了,怎么就让她儿子娶顾今笙为妻了?顾今笙是跟过前皇上的人,与苏阁老也定过亲的,总归是不清白的啊!

心里虽是不舒服,暂时也只能压下去了,毕竟她的丈夫都答应了。

她瞧了一眼自己没有说话的儿子,便笑着问他:“候轩怎么不说话了,你奶奶为你定下的这门亲事,你可有异议?”儿子向来挑剔,不然也不会到今天还没有定亲了,料想他是瞧不上这顾今笙的,虽是长得好看,但名声在外,而且年纪也大了些啊!

白候轩便说:“孙儿的婚事,凭奶奶作主便是。”

“…”真是见鬼了,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平日里她也给这个儿子挑过一些漂亮的姑娘,个个都是家世不错,人也漂亮,他总能挑出二三个毛病来拒绝,那个时候,也没见他痛快的说过,一切凭她这个当母亲的作主啊!

年氏心里那个堵,但大家都很高兴,她只能硬生生的把心里的那股子郁闷给吞了下去。

老夫人在府里向来说一不二,她生养的这两个儿子向来孝顺,凡事听她。

就连这些孙子辈的,多半也是不敢忤逆她的,她一个当儿媳妇的,就更没有胆量忤逆老夫人了,有什么不满都得搁在心里。

既然大家都同意了,老夫人也就高兴的说:“你们也都不小了,择个良辰吉日,咱们就给笙儿和候轩把婚事给办了,你们都幸福了,我也好安心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