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年道:“安逸的生活,容易让人丧失了斗志。”

下午的时候,燕无双收到了仇大山的折子,随同的还有阿赤跟阿宝的信。看完信,燕无双放下手头上的事,燕无双去了后宫。

玉辰正在处理宫务,见到燕无双立即站起来行了礼:“皇上吉祥。”

燕无双嗯了一声道:“阿宝跟阿赤来了信,你看下吧!”说完,将两封信递给玉辰。

玉辰看完信,笑着道:“阿赤来信总是只言片语,这点阿宝比她强多了。”阿宝可是写的满满的六页纸,比阿赤所有的信件加起来都要多。

燕无双脸上并没有笑容。

玉辰心头咯噔一声问道:“皇上,怎么了?是不是桐城有什么不妥?”阿赤能写信,身体应该没问题了。

燕无双的眼光落在桌子上的信件上:“大山说,阿赤伤了根本,要三五年才能养好。”其实仇大山说阿赤落下了后遗症,以后很可能要与药罐子为生了。只是他怕说了实话,韩玉辰又得****以泪垂面。

玉辰没想那么多:“那我得再挑些好的药材送过去,让阿赤早些好。”

燕无双点了下头说道:“我会让华太医前往桐城。”华太医擅长给人调理身体。

第1278章 凉山寺(1)

天阴沉沉的,天空的颜色一改以前蔚蓝的面目,变成了像是被脏抹布浸过的水似的的颜色。

鲁白用过早饭就听到启浩要去凉山寺,劝说道:“世子爷,瞧着这天会下雨,我们改天再去凉山寺吧?”倒不是怕刺客,而是担心启浩淋着雨着凉。

启浩笑着道:“等太阳出来就会热了,现在这样的天气正好。”决定好的事,他是不会改变的。

鲁白很不赞同地说道:“就算出太阳,这山上凉爽得很。而且一旦下雨,山路崎岖不平很不好走,到时候我们可能回不来。”

“回不来就在山上住一晚。这段时间一直在忙,正好休息下。”就算不下雨,他也要在山上住一晚的。只是这事,他不方便告诉鲁白。

鲁白无语,要休息在家里休息不是更好,怎么还跑到山上去。鲁白无法,只能望着易锟跟余志,希望两人能阻止。可惜,两人好似没瞧见他使的眼色似的。

用过早膳,众人就出发前往凉山寺。出发的时候,鲁白看着启浩上马,脸上闪现过疑惑之色。

感觉到有人在注视自己,启浩回转头。见是鲁白,朝着他微微颔首。

出了城,鲁白骑马到易锟旁边压低声音说道:“老大,为什么你不阻止世子爷呢?”这样的天气去凉山寺,若不是世子爷,他都要说一声脑子进水了。万一下大雨,可不得淋成落汤鸡。

易锟扫了鲁白一眼道:“今日是世子爷曾祖父的祭日。”长辈过逝后,子孙会在他祭日前往寺庙祭奠的。

“哦,这样呀!”他就说世子爷行事一向有章法,怎么这次如此奇怪,原来如此。

凉山寺坐落在山顶。山路并不好走,崎岖不平的。不过一路上古木参天,芳草青青,景致还是很不错的。

感觉到脸上凉丝丝的,鲁白摸着脸呀了一声道:“世子爷,下雨了。”真是乌鸦嘴,说下雨竟然真就下雨了。

易锟扬声道:“走快一点,在下大雨之前抵达凉山寺!”这样的天气谁都知道很可能会下雨,所以众人都带了雨具。

雨越下越大,到了半山腰,那雨就跟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滚而落,砸在人身上虽然不疼,但也难受。而且,这么大的雨让视线都有些模糊了,十米以外的地方他们都看不清楚了。

易锟有些担心,朝着启浩道:“世子爷,我们停下歇一会吧?等雨停了我们再上山。”老天也真是的,怎么就偏偏选在今日下雨呢!下这么大的雨,路都不好走了。

下了小半个时辰,雨才停了。虽然遭了一番罪,但雨后的空气特别的清新,天空也像被清洗过一样,碧蓝碧蓝的。

鲁白指着天空道:“好漂亮的彩虹。”

黄、赤、橙、绿、蓝、青、紫,七种颜色交织在一块相映生辉,光芒万丈地横挂在碧蓝色的空中。

启浩笑着道:“很美,这次淋雨也值得了。”难得看到这样的美景,唯一可惜的是不能跟家人一起共赏。

原本山路就不好走,颠簸得厉害,如今下过雨这路越发不好走了。

启浩一挥手说道:“下马,走上去吧!”颠得人都想要吐了,还不如走呢!

易锟有些迟疑,说道:“世子爷,若是走上山,可能赶不到午饭了。”原本出发的时间就比较晚,路上又耽搁了那么长时间,现在再走路上去肯定赶不上饭点了。

余志在旁说道:“我带了干粮。”干粮跟水,只要出门他就会备好。

鲁白乐呵呵地说道:“还是余大人你细心。”余志话很少,不过大家都是为王府做事,也没有利益纠纷,还是相处得很不错。

走了大概两刻钟,众人听到一阵悠远的钟声。鲁白笑着说道:“能听到钟声了,应该是快要到了。”

易锟笑着道:“寺庙的钟声传得很远。没有半个时辰,我们是到不了山顶的。”

如易锟所预料的那般,一行人又走了半个多时辰才到达山顶。而这时,已经是午时末了。

一条长长的石板路,弯弯曲曲的,一直延伸到正殿大门口。

鲁白摸了下鼻子说道:“不是说凉山寺是绵州最大的寺院,怎么一个香客都没有?”太冷清了,哪里像是一个州府最大的寺院呀!

易锟没好气地说道:“绵州遭了灾,今天又下着雨,哪里来的香客?”对于鲁白时不时的犯蠢,易锟也是服了。

鲁白摸了摸鼻子,没再说话了。

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巍峨的门口庄严肃穆。大雄宝殿上端,刻着‘凉山寺’三个赤金大字。

大殿里一个小沙弥看着这么多人心里有些害怕,不过他更怕被责罚一天不准吃饭。硬着头皮走到启浩一行人面前,小沙弥双手合一,望着穿着一身竹青色锦袍的启浩道:“施主是来上香的吗?”

鲁白觉得这个问题好笑:“来寺庙不是上香那能来做什么?”

其实不怪小沙弥这般问,主要是众人都佩戴着刀剑。一般香客,哪会是这个架势。

启浩轻轻点头道:“今日是我曾祖父的祭日,我来给他上香,再点一盏长明灯。”

小沙弥见启浩和颜悦色,整个人也放松下来:“施主,这边请。”

到了大雄宝殿门前,不知道为什么鲁白竟然有些紧张,不自觉地挺直了腰。

启浩一脚跨进大殿,就见一位头戴黑珠伸手张指的‘如来佛祖’呈现眼前,旁边还有观音菩萨以及十八罗汉。

小沙弥问了启浩:“施主是要烧大香吗?”也是启浩穿着华贵他才问的。一般富贵人家来上香,第一炷香都选用大香。

启浩点了下头。

小沙弥心中暗喜,烧大香的话等会香油钱肯定不少了。师兄知道以后,肯定会奖赏他了,就是不知道会赏什么。话说自从主持收留了那些孤儿,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天天青菜豆腐的,吃得脸都绿了。

上完香,启浩捐了两百两香油钱,然后去点了长明灯。

拜完佛,已经是申时处了。启浩跟方丈无尘说道:“师傅,现在天也晚了,回去的话城门肯定已经关了。师傅,我们想在这里住一晚,明早再回去。”

无尘方丈是个慈眉善目的老者。听到启浩的话,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了一声道:“小施主随我来。”

启浩并没有跟无尘表明身份,不过只看穿着以及带着的一干护卫,无尘也知道启浩身份贵重了。

无尘将启浩带到寺庙里最好的一座院子里。这院子很宽敞,一共有八间屋子,住下一行人是卓卓有余的。

院子里有两棵菩提树,这两棵树挺拔葱翠,耸入云霄。

启浩站在树下看了下问道:“无尘师傅,这两棵菩提树应该有百年树龄了吧?”几十年的树龄,长不了这般高大。

无尘阿弥陀佛一声道:“小施主好眼力,这两棵菩提树是第一任方丈智通大师栽种的,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了。”也就是说,这两棵菩提树自寺院建立起就有了。

启浩有些讶异,说道:“那这里岂不是智通大师的禅院?”

无尘点了点头:“是。不过那已经是两百来年前的事了。”这里早就改建成招待香客的地方。不过,一般人也住不了这院子。

启浩请了无尘大师进屋,问道:“大师,寺院之中还有多少孩子?”

无尘阿弥陀佛了一声道:“还有一百六十九个孩子。”局势稳定下来以后,这里的孩子有一些被父母或者亲戚领走的。因为榆城当年发生过拐子骗走孩子的事,所以亲戚来领孩子必须要有书面证明以及人证。另外秦大人又带走一部分人安置在其他地方。

启浩很是关切地问道:“这么多孩子,可有足够的粮食?”现在四月的天,正好暖和了。若是在寒冬腊月,这些孩子怕是更要受罪了。

无尘道:“秦大人隔五日就会派人送粮食上山的。”孩子的吃用大半是官府提供的,他们主要是照顾那些孩子。

启浩问了不少的问题,无尘方丈也没有不耐烦,详详细细地跟他解释。

“明日我想去看望一下这些孩子。”这些孩子住的地方离小院有些距离,要走差不多一刻钟才能到。

无尘看着启浩一脸的倦意,阿弥陀佛了一声道:“那施主好好休息,老衲告退。”

送走了无尘,启浩就进屋休息了。

鲁白寻了易锟,压低声音说道:“老大,我怎么觉得世子爷不大对呀?”

易锟神色一顿,很快就问道:“怎么不对了?”这小子还挺敏感的。

鲁白摇头道:“说不上来,可就觉得世子爷今天怪怪的。”

易锟用力拍打了下鲁白的肩膀说道:“有时间在这胡思乱想,还不如多帮更子他们打水去。”

鲁白也觉得自己想多了:“老大,今天晚上我们自己做饭吃,还是会吃寺庙供应的饭菜呀?”

易锟可不会拿主意:“我等会问下余大人,看他怎么说。你赶紧去挑水,可别晚了啊!”这院子有厨房,还备有不少的柴火。他们之中大部分淋了雨,得冲个热水澡,否则会感冒的。

余志说道:“就做我们几个人的饭,其他人就用寺庙提供的饭菜!”

易锟有些担心地问道:“万一饭菜有问题,只我们几个可没办法保护世子爷的安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余志嗯了一声道:“你若不放心就去寻方丈,让他送米跟菜蔬过来。”

易锟确实不放心,跟余志说过以后就去寻了方丈。不过寺庙并没有大米跟白面这些细粮,只一些黍米等粗粮。

东西全部都检查过没问题,这才开始下锅做饭。吃完饭,天已经大黑了。

启浩在屋子里,问了余志:“凉山寺离绵州有三十里路远,你说秦大人为什么要将那些孤儿安置在这里?”

“秦大人当时担心还会有地动,而凉山寺在这次地动之中毫发无损,所以就将这些人送来了寺庙。”顿了下,余志又补充道:“那些孩子突然失去了亲人肯定彷徨无助,有无尘大师跟众位僧人安抚他们,也可以减轻他们心中的伤痛与害怕。”

启浩冷笑一声,不过却没再说其他。

“阿浩…”大叫一声,玉熙就醒了。

云擎抱着玉熙,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道:“又做噩梦,梦见阿浩出事了?”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玉熙擦了下额头的汗珠,面色凝重地说道:“这已经是第三次了,以前从来没有过。”

“你这是太担心了。”其实云擎自己也很担心,只是他没做噩梦而已。

玉熙沉默了下说道:“阿浩去了绵州有一个多月,也该回来了。”阿浩没平安回来,她的心就一直悬着。

云擎忙道:“那明天就写信,让启浩回来。”省得玉熙总做噩梦,弄得他也七上八下不能安心。

夫妻两人重新躺会床上,而此时玉熙一点睡意都没有:“和瑞,你说我让启浩去绵州到底是对是错?”

“你也是为启浩好,别胡思乱想了。”见玉熙眼睛灯笼一样的,云擎值得说道:“阿浩与你一样行事谨慎,再有余志跟易锟贴身保护他,肯定不会有事,你别自己吓自己。”

在外人面前,玉熙可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不过在云擎面前,玉熙是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

靠在云擎肩头上,玉熙低声说道:“和瑞,我害怕。当初阿浩出天花的时候就要了我半条命,若是…”若是启浩真出事,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得住。

在外威风白面的人物,此时却这般无助与恐慌,让云擎看了心疼不已:“不会有事的,你别瞎担心。要不,我现在就派人去叫启浩回来。最多半个月,他就到家了。”

玉熙的脆弱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平静下来了:“这三更半夜的叫了人过来,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呢?等明早,明早就写信让阿浩回来。”做了这么多次噩梦,玉熙也开始有些心慌了。

想了下,玉熙又道:“你等启浩回来,再去临州城吧?”云擎原本准备过两天去临州城的。当然,临州城只是第一站,之后还要去下邑一趟。

“好”这个时候,不管玉熙说什么他都答应的。

第1279章 凉山寺(2)

山间的夜晚,不仅静的出奇,也黑得出奇。除了天上一些零零碎碎的星光外,几乎是黑漆漆的一片。

一个穿着灰色衣裳的人影悄悄的靠近小院,因为是半夜,又黑乎乎的一片,且此人走路时没有一点声响,小院里的护卫并没有发现他。

灰衣人来到小院的墙角下,朝着里面扔了十多个闪着火光的东西。

东西落在地上发出的声响终于惊动了守夜的护卫。护卫看着那发光的东西走上前准备查看,没等靠近就闻着一股甜腻的香味下。扑通一声,人就倒下了。

“这东西有毒,赶紧将它灭掉。”可惜院子里的护卫等靠近这个东西就倒下了。

香味扩散的范围越来越广,倒下的人也越来越多。余志知道以后,黑着脸道:“快,全都撤出去。”说完,朝着正在穿衣服的启浩说道:“世子爷,我们出去。”

等他们撤到门口,打开小院的门,就见外面站着一群穿着黑色衣蒙着脸的人正站在门口。

启浩扫了一眼,估计有四十来个。这手笔,可真不小了。想来隐藏在绵州的细作全都来了。

为首的是一个九尺多高的男子,望着启浩道:“我们等你们很久了。”

众人脸色大变,什么叫等他们很久,说得好像他们预料到世子爷今天会来凉山寺。要知道,世子爷可是早上才决定来山上的。

启浩并没有因为黑衣人的出现而害怕,神色平静地说道:“想要我的命,也得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

黑衣人脸色一变,云启浩的语气太平静了,这很反常了。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黑衣人心头浮现出不好的预感。

易锟将启浩紧紧围住,他这是在防备黑衣人下暗手。而余志,则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烟管似的东西。用手将那东西的头一拔,一个火光冲天而起,在到了半空发出耀眼的光芒。

为首之人脸色巨变,他们怕是中了对方的计了。没等他发话,他身边的人举起手中的长剑说道:“我们人比他们多,一定可以杀了云启浩的。”

“呼…”话一落,一支箭从暗处射来,射在了此人身上。

黑衣人大叫一声:“有埋伏,撤。”真是可恶,竟然在暗处埋伏了弓箭手。

护卫想要追,被易锟叫住了。其中一人忍不住问道:“老大,为什么不追?”

易锟说道:“现在天这么黑,我们对地形不熟悉,你们去追会陷入危险之中。”顿了下,易锟又道:“放心,他们跑不了。”

启浩望着地上十多具尸体,面无表情地说道:“将这些尸体处理了。”说完这话就回了屋。

大概过了一刻钟,小院门外来了十多个人。这些人穿着一身的铠甲,为首之人说道:“我是楚邢云,有事求见世子爷。”楚邢云是绵州驻扎军的将领,这段时间跟启浩也接触过两回。

护卫打量了下楚邢云,然后说道:“你等一下,我去通传。”刚才的事让护卫心有余悸,所以他不敢放楚邢云进院。万一这人也有问题那他的罪可就大了。

易锟亲自出来,走到楚邢云身边拍了下他的肩膀说道:“楚将军莫怪,刚才的架势将护卫给吓坏了。”

这话鬼才会相信,这般胆小又如何会被挑中保护世子爷。不过楚邢云也不戳穿,谨慎总比马虎大意的好:“世子爷可还好?没受到惊吓吧?”

易锟笑着道:“世子爷怎么可能会被吓着?不过闹腾了这么一场世子也累了,刚歇息了。有什么事,你明天再回禀。”

“好。”顿了下,楚邢云笑着说道:“碰到这种事还能如此淡定,不愧是世子爷。”这马屁拍的可真不怎么样。

易锟笑着道:“世子爷像王爷,天塌下来都不怕的。”虽然尊重玉熙,但易锟最崇拜的还是云擎。

楚邢云在小院滞留了一小会就走了,他还要带兵将躲藏在暗处的刺客搜出来,没那么多时间浪费。

易锟进了屋,朝着正坐在椅子上的人道:“这些黑衣人不过尔尔。”

启浩皱了下眉头,没有吭声。

余志却是皱着眉头说道:“不可疏忽大意。前些日子猎鹰传来消息,说这次京城孟年派出了最厉害的杀手。此人之前出任务,从没失过手。”也是得了这个消息,他才同意了启浩诱捕这些刺客的计划。

易锟之前还真不知道此事:“你的意思是那个杀手不在一群黑衣人之中了?”

余志嗯了一声道:“不在。”隐藏在暗处的杀手,才是最棘手的人。

易锟脸色微变。

启浩靠在椅子上说道:“我猜测此人还隐藏在寺庙之中,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原因让他没有动作。”

余志听到这话说道:“此地不宜久留,明日看完那些孩子我们就回去。”启浩说了要去看那些孩子,做人不能言而无信。启浩是明王世子,更要一言九鼎,否则落人口舌于他会有损他的名声。

启浩点了下头。

天亮以后,楚邢云过来回禀:“世子爷,我们一共抓到了二十三个人。”

昨晚官兵在凉山寺搜查黑衣人的踪影,闹得凉山寺的僧侣人心惶惶。不过众人知道刺客刺杀明王世子,也没谁敢有异议。

余志脸色不大好看地说道:“昨晚一共出现了四十个刺客,我们杀了十四个。”

楚邢云知道还有三个刺客没抓着,当即面有愧色道:“我将凉山寺翻了三遍,就只找着二十三个人。”

见启浩脸色不大好看,楚邢云忙说道:“世子爷,我让人再搜一遍。”

启浩没有说话。

“每一个角落都搜了?”见楚邢云点头,余志道:“寺里的密室可有去看过?”寺庙之中,一般都会有密室的。这些密室是用来存放贵重的东西。

“凉山寺有两个密室,我都带人去查了,没发现人。”说完,楚邢云忍不住说道:“每一个角落都找了就是没找着,这些人就好像会隐身一样。”

余志想了下,也没有头绪。

邢楚云望着启浩,可惜启浩没给他任何的回复。

等他走后,启浩才跟余志说道:“这三人,有可能是寺庙之中的僧人。”当然,也有可能是藏在某个角落里。毕竟凉山寺并不小,光小院子就有十几座,还有僧人念经以及用膳跟住的地方。地方大了,能藏身的地方也就多了。

“你说得很对。”寺庙之中,也是藏身的好地方。

余志并没有出去,而是叫了人进来,让他将这话专属给了楚邢云。

楚邢云听了这话一拍脑袋,说道:“对呀,这三个人很有可能就是寺中的僧人?”说完,楚邢云立即去寻了方丈,将寺中所有的僧侣叫来。看看三个刺客是否在其中。

说完,楚邢云吩咐了身边一个下属道:“去那边提个人过来,让他认认人。”抓着的二十三个人,有二十一个负隅顽抗给杀了,剩下的两个投降了。启浩没发话之前,他是不会杀这两个人的。

无尘听到楚邢云让他召集所有的僧侣过来,脸色就变了:“这位施主,这里是佛门之地,不可枉造杀孽。”

身为一个将领,谁手中没沾染过鲜血。楚邢云冷哼道:“你知不知道刺杀世子爷那是诛九族的罪。你不让我搜,是不是想包庇刺客?我告诉你,你若敢包庇刺客,我让整个寺庙鸡犬不留。”这也就吓唬下无尘大师。虽然楚邢云不怕鬼神,但他也不敢滥杀无辜。要不然,云擎肯定会要了他的脑袋。

无尘气恼不已,但他还真有些怕楚邢云出杀寺中的僧人:“还请施主在这里等一下。”

“咚、咚、咚…”钟声敲起,声音传得很远很远。

等钟声落下,启浩伸了一个懒腰,朝着余志说道:“折腾这么久,我要好好睡一觉了!”也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得养好精神。

余志点落下头,跟着一起休息了。

很快,天就亮了。

用过早膳没多久,无尘过来了:“见过世子爷。”只是稍稍弯了下腰,并没有下跪。

无尘大师是易锟派人请来的,是想让他带了启浩去看望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

启浩笑着道:“昨晚叨唠寺院的众位师傅,还请方丈大师不要怪罪。”明明是将寺庙里的和尚吓了个半死,可他却如此云淡风轻地说唠叨。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无尘方丈习惯性地念了这么一句:“此事并非世子的过错,是那些歹人心存了恶念。”虽然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可度世间所有人。可无尘知道站着他面前的这人绝非善类,为了寺院几百人他也不敢开口求情。万一迁怒了寺院里的人,那真是他的罪过了。

启浩笑着说道:“劳烦方丈带路了。”

无尘见启浩笑眯眯的样子心头咯噔一下,昨晚死了那么多人对这位明王世子一点影响都没有。要知道,这还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外面人都说明王世子聪慧过人悟性奇高,却没说此人心狠手辣性情残暴。这可斯是将来的君主,无尘此时开始为天下百姓担心了。

因为昨晚的事,此时路上并无一人。寂静的空路上,自有几只鸟儿在歌唱。

众人走到摩崖雕像下面,启浩笑着说道:“寺中绿树环抱,鸟语花香,这么好的景致现在却没时间欣赏,实在可惜。”

余志惜字如金,无事基本不开口。

易琨笑着道:“等世子爷你忙完了,到时来住个三五天。”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启浩欣赏着寺中的景致。

无尘大师脚步一顿,很快掩去了脸上的不自然。他是真不愿意这尊煞神再来。

也不怪无尘,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可启浩一来,就造了那么多的杀孽。虽然说事出有因,但到底杀了那么多人。

启浩嘴角上翘,不过没待他再说,余志道:“王爷跟王妃很担心你,这边的事一了我们就要回去。”

启浩不情不愿地说道:“嗯。”

无尘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些孤儿被安置在两个院子里,每个院子住了九十多个人。一个院子有四个房间,每个房间不到二十人,算起来比较宽敞。

寺院里都是男子,所以安置在这里的全都是男孩,女孩被安置在另外一个庵堂。男女不同岁,启浩已经十二岁了,自然不方便去庵堂看望那些小姑娘了。

启浩跟着无尘大师进了院子,就见院子里空荡荡的。启浩问道:“怎么一个人都没有,人都去哪呢?”

无尘大师恭敬地说道:“都去做早课了。”所谓的早课,就是念经。

启浩点了下头,抬脚进了一个屋子。屋子打着大通铺,靠着墙头一床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旁边还放着衣服等物。

“嗯,还不错。”这些被子都有七成新,还有换洗的衣物瞧着也不错。

无尘大师摇头道:“也就只能保证他们不挨饿受冻了。这些孩子能否好好地活下去,还得靠王爷跟王妃。”

“你放心,我母妃最是仁慈,肯定会让这些孩子平平安安长大的。”

余志听到这话,皱着眉头望了一眼启浩,不过却没开口说话。

走出屋子,众人就听到一阵咳嗽声。无尘问了跟在他身旁的一个和尚道:“静和,怎么有人生病了没告诉我?”

“师父,几个孩子昨晚受到了惊吓,今天不大舒服,我没让他们去做早课,将他们留在屋子里休息。”静和知道贵人要来,特意将几个生病的孩子安置在最里面的屋子。正常来说,贵人看完第一个屋子就会离开。却没料到,这个时候竟有人咳嗽。

无尘大师想着昨晚的事,那么大的阵势,被吓着并不是稀奇的事:“病了几人?可有请了和给他们看看?”寺中有几个懂些医理得和尚,了和就是其一。

静和小声说道:“这里有六个,隔壁有八个。我准备等大家做了早课后,再去请了和师兄。”实际上他是怕冲撞了贵人,才没去请了和。不过这话,他是肯定不会说出口。

无尘大师道:“现在就去…”

“去看看吧!”启浩朝着发出声响的屋子走去。众人见状,立即跟上。

第1280章 凉山寺(3)

屋子里的这六个孩子看起来倒不瘦,就是精神很差。

六个孩子见着这么多人走进来,有四个往被子缩了下,还有一个在那使劲咳嗽,剩下那个一脸惊异地打量着众人。

启浩扫了六个人,往被子里缩四个人年岁比较小,最大的瞧着也就七八岁。那一直在咳嗽的孩子大概十岁左右,剩下的那个瞧着有十二三岁了。

易琨皱着眉头说道:“世子爷,万一过了病气可就不好了,我们还是离开吧!”咳的那般厉害,谁知道会不会是肺痨。

启浩恍若未闻,扫了六个人后朝着余志说道:“将他们都给我抓起来。”

顿了下,朝着易琨说道:“你去将隔壁院子里的几个孩子抓起来。”

无尘大师面色大变:“世子爷,他们还只是孩子,难道你连这几个孩子也不放过?”

不怪无尘会这般想,昨晚楚邢云杀了寺中的三个僧人,说这些人是朝廷的细作。万一也他们说这些孩子也是细作,那他们可就凶多吉少了。

跟着进来的护卫虽然不明所以,可他们军事素养非常高,听到启浩的话就抬脚跨上床,准备这六个孩子抓起来。

易琨狠狠瞪了一眼无尘大师,说道:“你竟然敢对世子爷不敬,活得不耐烦了。”

那个咳嗽得厉害孩子被护卫提溜出来,吓得咳得更大声了,听着特别吓人。

无尘大师气得脸色都绿了:“世子,你不能滥杀无…”

辜字还没说出口,就见那个看起来好奇心重的少年突然暴起,将右手一个火柴盒大小的盒子对准启浩按了两下,之后将左手握着的匕首插进了靠近他的那个护卫的胸膛。

那护卫虽然武功不错,但面对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还是丧失了警惕心。受了一刀,立即倒在床上。

因为是咳嗽引了他们过来,所以启浩提防的是一直在咳嗽的那个孩子,却没想到竟然弄错了。

避开了先头的三根银针,第二波的避无可避,启浩只能用左手挡住了。三根银针射在他的胳膊上,启浩几乎没有考虑,就将藏在袖间的匕首掏出将左胳膊砍下。

鲁白失声叫道:“世子爷…”

少年瞳孔一缩:“你不是明王世子。”一丝犹豫都没有就将胳膊砍断,没有经过严苛的训练是绝对做不到的。

这话一落,少年就感觉到脖子一疼。用手在脖子上摸了一把,看着满手的鲜血少年知道自己中招了。每次出任务他都做好了死的准备,可每次任务他都圆满完成,且毫发无损地回去了。这次,他是逃不过了。

望着余志,少年没有怨恨,反而一笑着说道:“你们很厉害。”说完也倒在了床上。

余志迅速将手中的软剑插回到腰间,然后取了药撒在启浩的伤口处。一瓶子药撒完才止住了血。

见鲁白一直望着启浩,余志冷着脸道:“愣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去看看有没有轿子?若是没有,就自己做一抬。”启浩受伤骑不了马,只能抬回去了。

有余志跟老大在,世子爷的事也轮不到他操心了。鲁白忙应道:“我这就去。”

无尘站在启浩身边,也被溅了一身血。不过这个时候不是顾念衣服的问题,无尘阿弥陀佛了一声道:“都是老衲一时不查被贼人钻了空子,世子爷要杀就杀老衲一人,还请不要牵连其他人。”

启浩这会已经虚弱得说不出话来了,扫了无尘一眼,又闭上了眼睛。

余志说道:“大师不用担心,世子爷不会迁怒任何人的。”

易琨进来后,望着床上的少年道:“这个就是你忌讳的那个杀手?”这个让余志悬心的杀手是不是也太年轻了。

“他这是易容。”说完,余志朝着无尘大师说道:“那个孩子应该被他杀了,尸体肯定还藏在寺庙之中,大师派人去找一找吧!”寺庙坐落在山上,避开人挖个坑埋了尸体,短时间也没人发现。

易琨爬上床,用手在少年脸上搓了搓,搓下来一层皮。

看了杀手的真面目,易琨很是惊骇,这个杀手有三十左右的样子:“他这是怎么做到的?”脸可以作假,可这身高怎么回事。

余志没有回答:“清洗下这里,我们回去。”出来一天一夜了,也该回去了,要不然他不放心。

易琨见余志不愿回答,他也不再追问了。反正他也不是搞情报的,知道这些对他也没什么用。

因为要将启浩抬下去,花费的时间比来的时候要多。回到住的地方,已经是申时初了。

一个时辰后,鲁白回禀道:“世子爷,秦大人求见。”说这话的时候,鲁白又忍不住看向启浩的左胳膊。

启浩将手中的书放下道:“没什么事你可以下去了。”这样盯着看他,弄得他很不自在。

余志冷着脸道:“回去我会跟王爷说,王府的护卫也该多多操练。”这个鲁白武功不错也很忠心,但反应太慢。

鲁白脸一僵,赶紧下去。他自己倒不怕训练,可其他护卫却不一样了。到时候那些不愿意多训练的家伙知道真相,还不得生吃了他。

秦江生从外面回到衙门就听到启浩一条胳膊没了,吓的他的腿都软了。见启浩完好无损地站在那,当即松了一口气:“世子爷你没事就好。”说完端起桌子边上的茶,一口喝尽。

启浩佛了下手说道:“秦大人坐。”

秦江生坐下后道:“现在外面都说世子爷被杀手砍断了一条胳膊。世子爷,这是怎么回事?”这事是罗管家告诉他的。罗管家是他的心腹,若是没有确认了这个消息是不会跟他说这话的。

华哥儿端起了紫砂壶给秦大人续茶,然后又退到了启浩身后。

启浩也不愿多做解释,只是说道:“不过是谣言,当不得真。”替身这种事没必要说出来。只要秦江生多想想,就能想到。

秦江生也不再继续问了,过程不重要,只要启浩没事他就安心了。

启浩笑了下说道:“爹娘来信让我赶紧回去,我明日就要启程回镐城了。”

“这么快?”虽然有些意外,但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启浩在这里他就没睡过一个安宁觉,就怕出了什么状况。

启浩轻笑一声:“秦大人巴不得我回去呀?”秦江生做事一板一眼也不会说什么谄媚讨好的话,不过却很得启浩的眼。

秦江生脸色一僵,转而强笑道:“怎么会?下官巴不得世子爷多呆一些时间。”

“口不对心。”秦江生能力很不错,就是年岁大了些,等他掌权肯定已经致仕了。

秦江生脸涨得通红。

启浩见状说道:“跟你说笑的。你为绵州百姓做的事,我会一五一十跟我娘说的。”也是心情好,这才打趣起了秦江生。

一个跟自己孙子年岁差不多大的人打趣自己,偏还不能说什么,这滋味真是酸爽。秦江生说道:“这是下臣的分内之事。”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才不该。

启浩微微点头:“我娘经常跟我说一句话,在其位谋其政。能做好分内之事,已经足够了。”官场上多少的官员尸位素餐。现在他娘掌权,吏治清明,这样的官员比较少。可是朝廷这样的官员,却是极多的。

说了好一会话,秦江生才离去。

回到知府衙门,罗管家看了一眼秦江生的神色问道:“老爷,世子爷无事?”若真如传闻所说世子爷断了一条胳膊,自家老爷哪能如此轻松。

秦江生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无事,我见到世子爷的时候他正在看书。”

顿了下,秦江生道:“你去准备些特产,明日世子爷就要回镐城,你晚上送过去。”值钱的东西他也送不起,再者世子爷什么好东西没见过。送一些特产,也是聊表下心意。

罗管家一肚子的疑问,不过他没有多问,想知道私下打听就是:“老爷放心,老奴现在就去准备。”

秦知府走后没多久,启浩又收到一封玉熙催促他回去的信件了。

将信件转手交给余志,然后说道:“娘这个梦还真是灵验。若不是设计这么一出,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余志嗯了一声:“可惜影一的胳膊废了。”影一这个替身早就准备好,训练了这般久,要不然也不会连鲁白都没发现。

说起影一,启浩道:“他有什么要求,只要能做到的都满足他。”

余志说道:“他说想要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然后过平静的生活。”断了一条胳膊对影一来说并非是坏事。至少,他以后不用在躲藏在暗处。

启浩点头道:“可以,这事你来办吧!”

说完影一的事,启浩有些好奇起那个杀手:“那杀手那么厉害,为什么瞧着只十岁左右?”

余志两字回答:“易容”

启浩对易容也了解一些:“脸可以做假,可身高怎么做假呢?是不是这人练了缩骨功?”缩骨功,他还是听睿哥儿说的。睿哥儿不喜欢念书,不过喜欢看一些杂书。

“我猜测这人应该侏儒。”见启浩一脸疑惑,余志说道:“若他会缩骨功,燕无双该派他去杀王爷跟王妃了。”会缩骨功,那就可易容成王爷或者王妃贴身的人行刺。这样成功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启浩点头道:“你说得很对。”杀了他固然能让爹跟娘悲痛,可却影响不了大局。而爹或者娘出事,却是动摇了根基。

顿了下,启浩问道:“那缩骨功是真的存在还是被杜撰出来的?”

难得启浩有这么孩子气的时候。启浩笑着道:“我也不清楚,等我回去问下师傅。”

启浩觉得很无趣。

因为时间还早,启浩开始磨墨准备练字。一般这个时候,他不愿意屋子里有人,这样会打扰他的。

余志退了出来,站在门口。一旦有什么情况,他能在最快的时间冲进去。虽然说周边全都是护卫,但小心无大错。

华哥儿走到余志身旁说道:“余叔叔,有些事我想问下你,不知道可不可以?”之前一直都在忙,他也不好问。

余志点了下头道:“你随我去屋子里说。”华哥儿说的肯定是私事,这里人来人往的不适宜。

叫了易琨过来顶替了他的,余志就带着华哥儿去了旁边的屋子。余志坐在贵妃椅上,说道:“想问什么,问吧?”跟在启浩身边,余志基本上都是站的。长时间下来,也是很累的。

华哥儿也没扭捏,问道:“牛家姑娘跟丫鬟的事,余叔叔知道吗?”见余志点头,华哥儿有些难为情地说道:“我二哥是被设计的吗?”

余志摇头道:“不是。牛家姑娘的事不说了,那丫鬟怀孕你二哥还跟你爹求情想保下这个孩子。”牛家姑娘的事,还可以说是少年思慕。可丫鬟的事,昌哥儿做得是糊涂之极了。

华哥儿默然不语。

余志想了下又说道:“你二哥后来又收用了两个大丫鬟跟两个二等丫鬟。”

收用一两个且说得过去,韩家昌年岁大了有没娶亲有生理需求很正常。可一下收用了四个,足以表明昌哥儿是个好渔色的。

华哥儿洁身自好,很不明白昌哥儿为何那么迷恋女人。

余志说道:“你这个二哥是个糊涂的,且耳根子又软,他的事你不要插手。你管了,也落不到好。”

华哥儿苦笑道:“他是哥哥,我是弟弟,没有弟弟管哥哥的道理。”要管也是他爹管,哪轮得到他管。

余志嗯了一声道:“你能这般想就好了。”也是因为华哥儿得玉熙跟启浩的器重,他才特意说了这些话。为的就是怕以后韩家的事让他分心。

启浩很敏锐,看着华哥儿神色不对,问道:“有什么心事?跟我说说。”

华哥儿将昌哥儿的事说了下:“我娘来信,问我为何二哥到现在还没成亲?这个样子,我不知道如何回信?”也是巧了,出发前的晚上华哥儿收到贾姨娘的信件。

启浩淡淡地说道:“这种事不要瞒,据实以告就是。”这种事瞒了没好处,说不准还会落下隐患。

“是。”华哥儿也没准备瞒,只是怕贾姨娘知道后难过。

第1281章 自夸

五月的麦子开始变黄,远远望去像是铺了一地的金子。

玉熙走到田间摘了一颗麦子。此时的麦子还只是淡黄色,要到六月才变成金黄色。

看着手中的麦子,玉熙笑着说道:“今年的麦子长得还不错。”

跟着来的户部尚书申春亭也是一脸的笑意:“是啊!江南跟河南等地的庄稼也都长的不错。”不出意外,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两人在田间走了好一会,玉熙还跟庄子上的一个老农说了好一会话。

看完了麦子,玉熙又去看了洋芋。可惜看的这片洋芋长得不怎么样,稀稀拉拉的。

玉熙皱着眉头道:“是什么原因?查出来没有?”若是个别情况还没关系,若是大面积出现这样现象可就不好了。所以,这事必须慎重对待。

粮食是根本,一旦没有粮食就会出现动乱。所以,上位者都很重视农业。

韩东恭着身说道:“原因正在查。”在知道玉熙要来,他想将这块地铲平。不过在问过韩吉以后,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若是让王妃知道他弄虚作假,怕是他这个庄头也做到头了。

现在的日子很好,他一点都不想改变。在被韩吉训了一顿后,这块地也就没再动。

玉熙皱了下眉头,朝着申春亭道:“一定要查出原因。”

“是。”申春亭是户部尚书,这是他的分内之事。

午膳就在庄子上用的。用完餐,玉熙笑着说道:“出去消消食。”

因为出了太阳,玉熙也没有走远,只在房子旁边转了一圈。望着远处的麦田,玉熙跟美兰笑着说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平凡却很简单。”重生以后,她就想着过以后能过上简简单单的生活。可惜事与愿违,现在她每日都忙得跟个陀螺一样。好在,她甘之如饴。

“王妃,一旦发生天灾人祸,这些人为了活下去得卖儿卖女。”顿了下,美兰道:“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老百姓,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玉熙失笑道:“看来这些年的书没白看。”这孩子,太实诚了。

美兰谦虚地说道:“就记得这么一句。”受玉熙的影响,美兰这些年也一直在看书。美兰也不是为了做学问,就想着多读点书能跟玉熙有话聊。可她看多少忘多少,记得的东西寥寥无几,对此美兰表示很郁闷。

五月的天,也是多变。刚晴朗万里,如今太阳却躲到了乌云里面去了。

不用美兰催促,玉熙就说道:“回去吧!怕是要下雨了。”

美兰有些担心地说道:“王妃,这雨万一下很久怎么办?”要下久了,他们就不能回城了。

看着而越来越暗的天,玉熙笑了下:“要雨下个不停,我们就明天回去。”

“那奴婢希望这雨下到天黑,这样王妃就能好好休息下了。”玉熙每天都很忙,晚上也要忙到亥时才睡。这事嬷嬷天天念叨,可王妃却是乐此不彼。

“那今晚就不回去了。”不管下没下雨,她都不准备回去了。这段时间也是累着了,是该好好休息下。反正城内有云擎在,她在庄子上住一天回去也没关系。

“好啊好啊,我现在就吩咐下去。”美兰高兴得不行。

屋子熏了香,又用了蚊帐,倒也没有蚊虫。不过玉熙习惯了亥时左右睡,早早躺床上也睡不着。

玉熙起身,拿靠枕垫在后背,问了美兰:“阿兰,你真不准备嫁人了吗?你现在改变主意还来得及。”美兰作为她的贴身丫鬟,哪怕二十出头也不愁嫁的。可若再晚上个三五年,那就说不准了。

美兰还是那句话:“王妃,我不想嫁人。”顿了下,美兰说道:“王妃,我觉得现在日子挺好的。那些嫁人的姐妹她们未必有我舒坦。”

“你看甘草日子过得舒不舒坦?”玉熙知道美兰是怕嫁了人,到时候还没有在王府好。

甘草嫁给柱子以后,柱子就买了丫鬟婆子伺候她,不准她再回王府做事。到现在已经生了一子一女,夫妻也恩恩爱爱,日子过得不知道多和美。

美兰摇头说道:“甘草姐姐是特例!”

玉熙笑了下说道:“除了甘草,你看紫苏跟紫堇她们,过得都挺好的。”她身边出去的丫鬟,嫁出去都过得不错。一来是这些丫鬟都能干,二来她们的夫婿都是玉熙精挑细选过的。

美兰不为所动:“现在好,不代表将来就好。”现在她们容貌还在,等年老色衰以后这些男人有几个能把持得住。

玉熙好笑道:“这是什么话?我跟王爷成亲快十八年了,现在也过得很好。”

当日柳怡的事让美兰到现在还心有余悸。当时王妃吃不下睡不着,伤心得不行。也是王妃忍耐力强没有闹,若不然,事情还不知道会怎么样。连王爷这样定力过人的都差点被狐狸精迷住了,一般的男人更不要说。所以,玉熙这话美兰更坚定了不嫁的决心了。

美兰苦着脸道:“王妃,你是不是嫌弃我,才想着打发我出去?”

苦口婆心说了这么多,见美兰仍不为所动,玉熙神色有些复杂:“你真决定不嫁了?不后悔?”玉熙原本以为美兰只是一时想不通,时间长了也就松了口,哪知道这孩子竟然打定主意不嫁人。

美兰点头道:“王妃,我不会后悔的。”嫁人要担心丈夫不忠,还要操心儿女的事。儿女长大,还要操心他们的婚事等等。一辈子就是操不完的心,想想就累。不嫁人跟在王妃身边,只需要服侍好王妃就够了。

顿了下,美兰又加了一句:“王妃,我其实很羡慕全嬷嬷的。她的日子过得舒心又自在。”虽然全嬷嬷没有儿女,可她这日子过得,没几个人比得上。

玉熙见美兰真打定主意不嫁人了:“既然你决定了,以后我再不说了。不过你若改变了主意就告诉我。”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

美兰嗯了一声道:“是。”

聊了这么半天,玉熙也有些累了。躺下没没一会,就睡着了。

美兰见状,轻手轻脚地走到桌子旁边,将桐油灯熄灭了。玉熙在看书时会点蜡烛,其他时候都用桐油灯。

第二日,天蒙蒙亮玉熙就起来了。伸了一个懒腰,深深吸了一口气,玉熙笑着说道:“好久没这般放松了。”这些日子她每日忙的跟打仗似的,松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美兰道:“王妃,喜欢的话以后就跟王爷多来了。”三位小少爷还是不要带的好,太闹腾了。

玉熙笑着道:“等到酷热时,我们一家来这里避避暑。”这山庄栽种了很多树木,非常凉爽,是避暑的好地方。

美兰心道果然,嫁了人生了孩子,想的都是丈夫跟孩子,就连王妃这般强悍的人都不例外。

回到王府,玉熙就直接去了前院的书房,并没有回后院。

进屋的时候,就见云擎正在跟袁鹰谈事。见到玉熙,云擎摆摆手道:“这事先就这样,你下去吧!”这么长时间,云擎也有了上位者该有的气度。

袁鹰点了下头,给玉熙行了礼就下去了。

云擎从桌子下面取了一封信递给玉熙说道:“这是阿浩派人送回来的信,你看看?”

玉熙脸色有些不大好看:“阿浩做了什么?”肯定是做了不好的事,云擎才不直接跟她说,让她自己看信。

云擎道:“你自己看。”

看完信以后,玉熙脸上闪现过怒容:“这个孩子也太胆大了。”竟然让余志跟易琨带着替身去山上,他跟华哥儿留下。万一这个计策被识破,他岂不是很凶险。

“我跟他说过多少次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他将我的话都当耳边风了?”看来她想错了,这些孩子就没一个省心的。

云擎早知道玉熙会发脾气,其实他刚看才看这封信以后也是吓出一声冷汗。不过平静下来后,又很自豪。儿子有勇有谋,有他的范儿:“等阿浩回来你狠狠地罚他,太胆大妄为了。”若是不跟玉熙站在一条线上,他也要遭殃。

听了这话,玉熙没好气地说道:“为什么是我罚他?你干嘛去了?”

“让我打他一顿?这孩子也不怕打呀?”孩子做错事,他除非了打骂也不会其他了。可儿子除了轩哥儿,其他三个都是硬骨头不怕打。再者,孩子那么大再打骂也不好。

云擎那点小心哪里瞒得过玉熙,玉熙冷哼一声道:“你就会做好人,恶人就全让我做了。”人家儿子是由父亲教,女儿才是由母亲教。她家六个孩子,全是她在管。

云擎笑容满面地说道:“你罚得再狠,六个孩子最亲的还是你。”

夫妻正说着话,就听到斯伯年在外道:“王爷,王妃,江大人求见。”江鸿福是二月初才到的镐城,接任不过两个多月。傅明朗在任期间做得很好,江鸿福这段时间更是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就怕出了差错让云擎为难。他可是知道,能得这个缺是云擎的意思。

江鸿福之前就负责过西北的水利,对这一块很熟悉,所以他最开始还想在这一块下手。不过玉熙直言国库没钱,这才作罢。

将这几天的工作汇报了下,见玉熙没有异议,他才松了一口气。也是因为他心底有愧,所以面对玉熙时底气不足。

云擎不懂江鸿福复杂纠结的心情,笑着道:“我记得俊哥儿也十八岁了,成亲了没有呀?”有才华又肯努力的后辈,云擎都很喜欢。

江鸿福犹豫了下说道:“三年前定了一门亲,定的是我夫人娘家侄女,不过那孩子在两年前病逝了。俊哥儿性子拗说要为那孩子守孝三年,我劝也劝不了,只能由他了。”

云擎哦了一声,难怪十八岁还没成亲呢!

玉熙记性很好,说道:“我若是没有记错,你夫人是独女,并没有兄弟姐妹。”因为江鸿锦的缘故她对江家很关注,对闵氏的情况也很清楚。

江鸿福点头道:“王妃记得没错,我夫人是独女,不过我们定的是闵家二房的姑娘。”定的闵氏二叔的女儿。

玉熙没再说话了。因为江鸿锦的关系,她对江家的人并不待见。救江鸿福,也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退路。结果他千辛万苦救下来的人,一点用场都没派上。

云擎心情不错:“你长年在镐城,也不能总是夫妻分离,该将他们娘几个接过来才是。再者,俊哥儿那孩子都十八了我还没见过,也不知道跟你长得像不像?”闵氏嫁给江鸿福的时候身体不好,可生了孩子以后身体却渐渐好了。不过那年江家出事,她受到惊吓又病了一场。这些年,也是药不离口。

“俊哥儿长得像他娘。”顿了下,江鸿福笑着道:“等我回去就派人去接了他们娘俩过来。”江鸿福在镐城的时候纳过一房妾,那妾给他生了两子一女。不过因为知道玉熙不待见庶出子,这三个孩子他从没带到王府来过。

不得不说,有时候上位者的喜好对下面的人影响很大。像玉熙不待见小妾庶子,下面的官员也不敢宠妾灭妻。万一被人参一本落了王妃的眼,前程堪忧。

云擎笑着道:“表弟今儿个别走了,中午我们喝两杯。”虽然江鸿福跟他没有血缘关系,但两人自小一起长大,那情分不是一般人比得了得。

江鸿福忙说道“下官还有些事要去处理。”他可是听说玉熙不准云擎喝酒。对玉熙心生畏惧的江鸿福,可不敢得罪玉熙。

玉熙面无表情地说道:“又不是十万火急的事,下午再处理就是了。”

江鸿福忙低着头弓着身道:“是。”玉熙都发了话,他哪里还敢拒绝。

等江鸿福出去以后,云擎奇怪地问道:“我怎么觉得表弟怕你呢?”其实不仅江鸿福怕他,其他官员大半都有些怕玉熙。不过在云擎眼中玉熙玉与刚成亲时没差别,还是那般温柔贴心。

玉熙冷哼一声道:“宠妾灭妻的男人,见到我自然怕了。”其实她知道江鸿福怕他的原因。家族都差点被她灭了,能不怕嘛!

云擎好笑道:“你是恨不能天下的男人都跟我一样。”也是夸的人太多,云擎现在自我感觉良好。

玉熙叹了一口气道:“我倒是希望呢!”可惜,这是不可能。

第1282章 喜事(1)

五月的江南,正是雨季时分,淅淅沥沥地总下个不停。雨初起时天边泛着白光,又大片大片地被风卷起吹走。

秋氏昨晚早课出来,见外面没在下雨了,忍不住说道:“这里什么都好,就是雨太多。”到三四月就会回潮,让人难受得厉害。

李妈妈笑着说道:“江南乃是鱼米之乡,自然水多了。”初到这里她也有些不习惯这里的天气,不过在这呆了两年也适应了。

“这倒也是。”除了下雨比较多,其他的都挺好的。物产丰富,吃食也精致可口。当然,最重要的是儿子在身边。

李妈妈扶着秋氏道:“老夫人,等用过早膳我们就去花园里赏赏花。这几天,花园里开了不少的花。”

“好。”一般只要天气好,秋氏都会去园子里散步,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用过早膳,秋氏带着李妈妈去了花园。在路上,李妈妈笑着说道:“老夫人,早晨我听如烟说花园的牡丹开得很好,我们先去看牡丹?”花园里种了四十多样品种的花,这个时节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此时花园姹紫嫣红。

秋氏以前并不喜欢花花草草的东西,不过年岁大了,喜好也变了。现在也喜欢看漂亮的花儿了。

进了院子,一行人先朝着牡丹花圃走去。等走进,看着花圃里只剩下几个花苞,李妈妈望着如烟道:“你不是说牡丹开得正好?”

如烟很是委屈地说道:“妈妈,我早晨还特意过来看过的,这里确实开了很多花。有粉色的有大红色的,非常漂亮。”

秋氏皱着眉头道:“叫了看园子的婆子过来问一问。”

婆子守着门,谁来摘花她她哪还能不清楚:“回老夫人,这些花儿是夫人的丫鬟蒲叶摘走的。”

秋氏脸色有些不大好看,问道:“她摘了这些花去做什么?”秋氏是菩萨心肠,她认为花草树木皆是生命,所以她只会来花园赏花却从不摘花,也不许丫鬟婆子摘花。

婆子低着头道:“这个老奴不知。”

李妈妈呵斥道:“你不会告诉蒲叶说这是大老爷为老夫人种的?”花园里的花大半是原先留下来的,这些牡丹花是韩建明特意为秋氏寻来的。

婆子一脸委屈地说道:“老奴说了,可蒲叶姑娘不仅没听,还怒斥我一顿。说我故意用老夫人来压她,我不让摘她越是要摘,还将这里的花儿都摘了。”

秋氏脸色越发难看。

李妈妈瞧着秋氏的脸色,故意叹了一口气:“老夫人别在意,这个蒲叶就是脾气大点,人还是很不错的。”

如烟很为李妈妈不平:“妈妈就是好性,被人欺负到了头上还帮着她说话。”

秋氏是个护短的人:“怎么回事?”李妈妈跟在她身边多年,说是主仆,可实际上跟姐妹也不差什么了。一个丫鬟竟然欺负了李妈妈,秋氏如何能忍。

李妈妈笑着道:“就是蒲叶嫌厨房送去的吃食不好,跟阿雨吵了一架。我已经狠狠地骂了阿雨一顿,哪里能跟夫人的贴身丫鬟吵呢?”这可是赤裸裸在上眼药了。

项氏当家后,李妈妈让她儿媳妇听项氏的吩咐,别闹幺蛾子。毕竟她再也有体面也只是一个下人,而且大老爷是个重规矩的人,她要跟当家主母斗肯定输。却没想到这个蒲叶竟一点脸面都不留,指着她儿媳妇骂了一顿,骂得还很难听。李妈妈知道以后气得不行。

秋氏听了这话脸都黑了:“一个丫鬟竟然如此嚣张?谁给她的胆?”李妈妈是她的陪房,那张氏也就是她的人。没听说过儿媳妇的丫鬟跟婆婆的陪房吵起来的。

李妈妈忙道:“这丫鬟性子不大好,不过我相信这事大夫人肯定不知情的。”

秋氏冷哼一声道:“看来是我太惯着她了,惯得她连我这个婆婆都不放在眼了了。”

项氏用过早膳去了上房请安,听到丫鬟说老夫人去花园散步了,立即带着丫鬟来了花园寻秋氏。

秋氏原本就不是心思深沉的人,这些年又过得极为舒心,性子越发简单起来了。见到项氏,秋氏就冷着脸道:“哪个是蒲叶?”

项氏心头一跳直觉不对,小心地说道:“蒲叶正在院子里。娘,是不是这个丫头犯了什么错?”知道蒲叶是个掐尖要强的,所以她每次到上房都是带的蒲团。

一个丫鬟的过错,还不值当秋氏来说:“让你的丫鬟好好跟辛妈妈学学规矩。”辛妈妈是韩府内专门管教丫鬟规矩的人。

当着这么多下人说她的贴身丫鬟不懂规矩,可不就是打她的脸。项氏一张粉脸,立即涨成猪肝色。

秋氏说完这话就带着李妈妈走了,根本就不管项氏如何。儿媳妇若是好的,她也当女儿疼着。可若不是个好的,她也不会给脸。

蒲团给项氏拍了下后背,轻声说道:“夫人先别着急,我们先回去将事问清楚,然后带了蒲叶去给老夫人认错。”

项氏管着家,要打听一些事还是很容易的。知道原委以后,项氏气得浑身发抖。

蒲叶并不觉得自己有错:“夫人,守门的婆子太可恶了,我不过是想摘几朵花回来放在屋子里,她不仅不准我摘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所以,她一气之下就将花圃里盛开的牡丹花全都摘了。

婆子其实并没有告诉蒲叶牡丹花是韩建明特意为秋氏种的。项氏管家后掳了不少人,她却是不知道大户人家的下人都是沾亲带故的,关系盘根错杂。被项氏掳了的管事娘子,就是婆子儿媳的娘家表嫂。

蒲团气得要死:“你自己说说,这已经是第几次跟人吵了?”李妈妈的儿媳妇只是其一,蒲叶这段时间得罪了不少的人。这些人虽然恨蒲叶猖狂,也对她的主子项氏也不待见的。没有项氏撑腰,蒲叶也不会这般嚣张,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项氏很聪明,若不然也不会得秋氏跟韩建明的喜欢。她不是不知道蒲叶的性子,被人一撩拨就爆起。以前在项家人口简单且是她当家,且叶家没那么多规矩,蒲叶掐尖要强些也无妨。可韩家规矩重,蒲叶已经犯了很多错,她却碍于多年的情分不忍心下重手。可是今天项氏明白过来,再不重处蒲叶,怕是她都要搭进去了。

想到这里,项氏一叹:“你的性子根本不适合来韩府。都是我的错,我不该将你带来的。”

蒲叶反应过来后,脸色顿时惨白:“姑娘,姑娘你别这么说,你要打要罚都成,求你别赶我走。”

项氏摇头道:“你不能留在我身边了。”之前蒲叶跟李妈妈的儿媳妇吵起来,她就知道蒲叶不适合留在韩府了。只是蒲叶是她的贴身丫鬟,嫁过来这么短时间就将人赶走让人看了会怎么想。可没想到,这个丫头又给她闯祸。

蒲叶的眼泪刷刷地落:“姑娘,姑娘你不能不要我…”

项氏心里也难过,朝着蒲团道:“你带她下去吧!”之前项氏是想给她选个好人家,再给她备一份厚厚的嫁妆,也算全了主仆的情谊。可现在老夫人厌了蒲叶,她得尽快想个法子解决了这事。一般丫鬟犯了错就会被送到庄子上或者发卖,可她没自己的庄子也不愿发卖蒲叶。被发卖的丫鬟婆子,下场都不打好。蒲叶跟在她身边这么多年,就算给她惹来祸事,也得想个两全的法子。

蒲团将蒲叶拖出去了。

蒲叶哭得不行:“蒲团,你帮我跟姑娘求情好不好?我不想离开姑娘。”

蒲团脸色很难看:“你还让我求情?你知不知道,今天老夫人当着丫鬟婆子的面让夫人好好教你规矩。夫人嫁到府里过得有多不容易你不知道吗?今天老夫人的话传出去,夫人之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继室岂是那般好当的,不说跟她年岁大小的继子继女,只说那有两个管过家的姨娘就不好对付。这些日子,项氏是战战兢兢。

蒲叶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怎么会?我只是说了那婆子两句。”

蒲团气得呼吸都不顺畅:“早就跟你说府里情况复杂,要人跟好好相处不要给夫人惹事。你呢?你全都当了耳边风。”

蒲叶瘫软在地,捂着脸哭得伤心。

蒲团折身回来问项氏:“夫人,真要送蒲叶走吗?”

项氏点了下头道:“她的性子,不适合留在韩府。老夫人说让蒲叶去辛妈妈那里学规矩,先让她去学规矩。之后如何安排,到时候再说。”要处罚蒲叶,也得她跟辛妈妈学了规矩,这事落了才成,否则又落人话柄。

蒲团点头,这事暂时只能如此处置了。

项氏嗯了一声道:“这事你去跟她说吧!”现在最重要的是要重新赢得老夫人的欢心,否则她在这后宅举步维艰。

下午,项氏带着蒲团去了上房。这次秋氏见到她不再如以往笑眯眯,瞅了她一眼不冷不热问道:“那丫鬟你怎么处置了?”

被如此对待还是第一次,项氏强笑着道:“我已经让她去跟辛妈妈学规矩了。”说完,项氏走上前扶着秋氏的胳膊道:“娘,我年轻经得事少,还希望娘多教我。”

见项氏态度还不错,秋氏神色缓和了许多:“你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多问问李妈妈。”没当家主母秋氏都当了甩手掌柜,可见她对管理这些庶务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项氏给李妈妈福了一礼:“以后还需要多叨唠妈妈了。”其实项氏掌家以来,李妈妈指点她颇多。

“夫人别折煞老奴了。”李妈妈避开了项氏这一礼,恭敬地说道:“这是老奴该做的,只希望夫人不要嫌弃我指手画脚。”项氏能屈能伸,这女人可不能得罪。

秋氏见状,之前的那些不喜消散了大半。

就在这个时候,丫鬟上来道:“老夫人,用晚膳了。”

韩建明早上外出,已经派人通知秋氏说会很晚回来。所以秋氏也没等韩建明,带上项氏去了偏厅用膳。

项氏为了表孝心,站起来给秋氏布菜。若是以前,秋氏肯定让她坐下一起吃。可今日有了花园的事,她就没再吭声。

项氏明白过来,上午的事瞧着还没过去。她也不敢怠慢,取了碗给秋氏舀鸡汤,舀了两勺项氏忍不住一阵反胃。可她怕秋氏误会她心存不满,强压着没吐。

李妈妈很细心,瞧着她神色不对问道:“夫人,可是不舒服?”李妈妈对项氏也不满,但她心里明白,只秋氏厌恶项氏没用,还得韩建明厌弃项氏才成。韩建明可不是秋氏,那是最精明不过的人。若是让大老爷知道,说不准会认为是她们这些下人故意挑拨婆媳两人关系,到时候怎么死都不知道。

“呕…”项氏再忍耐不住,吐了出来。

秋氏吓了一跳,接着大声叫道:“去请大夫,快去请大夫。”

李妈妈比较冷静,等项氏吐完以后问道:“夫人多久没换洗了?”瞧着这样子,十有八九是有喜了。

项氏想了下说道:“有十多日了。”说完这话后项氏眼睛一亮,不过很快掩饰过去了:“可能是吃错了什么东西,弄得有些反胃,休息下就好了。”这也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万一不是怀孕也不丢人。

秋氏脸色早就阴转晴了,笑眯眯地说道:“什么吃错东西,肯定是有了,我马上有要抱孙子了。”

李妈妈听到这话一叹,幸亏大老爷跟王妃兄妹三人都能干又孝顺。要不然就自家老夫人这个样子,不知道得被儿媳妇嫌弃成什么样。

大夫很快就过来。

秋氏等了好一会还没等到大夫起身,心里有些惴惴不安,她就怕自己的希望落空。

李妈妈是知道韩建明之前派人给项氏检查过身体,确定身体无恙才定亲的。也不怪韩建明,吃了那么一次大亏哪还能不谨慎。所以她敢确定,项氏是怀上了。

第1283章 喜事(2)

这次诊脉,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项氏心越来越往下沉:“大夫,是不是我的身体有什么不妥?”若是怀孕了,不可能这般长时间的。

秋氏皱着眉头道:“好好的咒自己做什么?”若是项氏有个三长两短,那明儿岂不是要背负克妻的名声,这可不是秋氏所愿意见到的。

过了一会,大夫才站起来说道:“夫人是有喜了,不过日子尚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把脉的时候长了一点。

听到这话,项氏又不自信:“真的?”

大夫点头道:“是。不过这段时间夫人要好好休息不可劳累,否则于胎儿不利。”大夫对韩府的事也了解,知道项氏正在管家。怀孕早期是最凶险的,一不小心就会出意外,所以这话,也算是婉转地提醒了。

项氏忙点头:“我会好好休息的。”说完捂着肚子,眼泪滚滚而落。

李妈妈望了一眼项氏,然后低下了头。项氏嫁过来不过两个多月,又不是两年多,怀个孕何至于这般激动?她这是做给老夫人看的。

秋氏握着项氏的手说道:“你现在是有身子的人了,可不能落泪。你要总哭,以后孩子也喜欢哭。”知道项氏有孕,之前的不愉快立即烟消云散了。

项氏立即掏出手帕擦了眼泪说道:“娘,我什么都不懂,做得不好不对的还要娘多指正。”这话是肺腑之言。她第一次怀孕,什么都不知道,而秋氏经验丰富,自然要问她了。

秋氏笑眯眯地说道:“这个自然了。”答应得爽快,其实这些事最后全都要落到身边的人身上。

顿了下,秋氏又说道:“我给玉熙写信让她将蓝妈妈送来。”蓝妈妈最会带孩子了,当年若不是蓝妈妈说不准柳儿都保不住。

李妈妈很无语:“老夫人,蓝妈妈那么大岁数哪里受得了长途的颠簸。”

项氏也忙说道:“娘,不必了。”她可不敢麻烦玉熙。因为那些文人的宣传,项氏对玉熙很畏惧。不管秋氏说玉熙如何的和善可亲,她都不相信。

秋氏想了下朝着李妈妈说道:“你说得很对,蓝妈妈年岁大了精力有限。算了,我们给孩子寻个好的奶娘。”

韩建明回来的时候听到项氏怀孕,也很高兴。虽然他已经有四个儿子了,可项氏怀的这个是他一直盼望的嫡子。

看着满脸笑意的韩建明,项氏也很高兴。她是第一次当母亲,可老爷却不是第一次当爹。能这般高兴,可见对这个孩子也是期盼的。

顿了下,项氏说道:“老爷,大夫说我不宜操劳,府里的事你看交给谁好?”什么都没有她肚子里的孩子来得重要。再者项氏也很清楚,她是当家主母,这管家权孩子生下来以后还会回到她手里的。

韩建明听到这话很满意,想了下道:“这事娘怎么说?”当初叶氏怀孕,是她娘接管的庶务。

项氏摇头道:“没问,娘这么大年岁不想让她操劳。”关键是就算说了秋氏也不会接手庶务。她嫁到韩府时间虽然不长,但也知道秋氏是个不管事的。

韩建明想了下说道:“那平日的琐事暂时交给韩浩的媳妇打理,遇见大事由你定主意。”夫妻之间应该有商有量,外面的事他不会跟项氏说,可内院的事他会尊重项氏。

项氏一脸感动地点头道:“好。”开始觉得有些委屈,可是嫁过来以后,项氏觉得自己很幸运。老爷除了年纪大点,其他样样都好。

十日之后,大夫过来再次给项氏复诊,这次的脉搏比之前要强健得多。

诊完脉,大夫说道:“夫人,孩子长得很好。”顿了下,大夫又道:“虽然要好好休息,但也不能****躺在床上,这样于大人孩子都不好。”也是知道叶氏自诊出怀孕后****躺床上,他才说这话的。

只有胎不稳的人,为了保胎只能躺床上。项氏身体好,孩子康健,完全没必要。

项氏也是紧张才这般做的,而秋氏也没有指点。想到这里,项氏问道:“大夫,你看吃食上有什么需要忌讳的?”第一次怀孕,各种的担心。婆母又不是个靠得住的,还是问大夫比较放心。

大夫笑着道:“我等会列一张单子。”只要说下忌讳的东西。

送走了大夫,项氏就起了身。躺了十天,躺得骨头都快要散架了。

屋子就剩下两人,蒲团说道:“夫人,是不是该给项家报喜?”

项氏不自觉地蹙起了眉头:“等孩子满了三个月再去报信吧!”

蒲团点了下头,犹豫了下又道:“夫人,蒲叶跟辛妈妈也学了这么多天的规矩?是否还要继续再学?”两人从七岁开始跟了项氏,感情比亲姐妹还亲,看着蒲叶遭罪她心里也难受。

项氏叹了一口气道:“磨磨她的性子,以后也不会吃亏。”就蒲叶这火爆脾性,嫁到别人家里定要吃大亏。

蒲团心头微颤,可是她不敢问项氏要如何安置蒲叶。

当天下午项氏的弟媳妇宣氏过来看望她。宣氏穿着一身水红色衣裳,头上戴着金色珠管,髻边别着一朵牡丹凤钗,手上戴着金丝嵌珠手镯,打扮富贵又妖娆。

宣氏见到项氏,笑容满面地说道:“大姐,娘知道你怀孕了别提多高兴了,中午还多喝了一碗粥。”

项氏淡淡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我怀孕的?”她并没派人告知家里这件事。宣氏知道这事,就值得深思了。

宣氏笑眯眯地说道:“说起来大姐也真是的,如此大的喜事怎么不告知我们?”项氏生了儿子后,在府邸就站稳了脚跟,项家到时候就不愁了。

项氏面无表情地说道:“孩子没满三个月,不宜对外说。”

宣氏一听着话就不乐意了:“大姐这话就不对了,那是不能对外人说,我们岂是外人?若是让娘听到,还不知道多伤心。”

项氏听了这话冷冷地说道:“我累了,要休息了。以后有什么事先递帖子,省得别人认为我们项家没规矩。”大户人家就算出嫁的女儿回来都会提前打招呼的,像宣氏这样不递帖子就上门,是极为不礼貌的行为。宣氏这般行为,丢的却是她的脸。

项氏跟韩建明定亲的消息传开以后,媒人就没少上门为她大弟弟华庭说亲。项氏的意思是等她嫁去韩家,到时候给华庭谋一份差事再说亲,这样肯定能娶到官宦人家的姑娘。她打算得好好的,却没料到项华庭跟宣氏搅和在一起。宣家只是一般的商户人家,倒是宣氏长得如花似玉,特别是那一双眼睛特别勾人。

见到宣氏的第一眼,项氏就很不喜欢。不仅长得跟狐狸精似的,行为举止也很轻浮,这样的女人怎么能娶回家,而且还是当长媳。她反对这门亲事,可是她弟弟就跟鬼迷心窍了似的执意要娶宣氏。

宣家得了消息,将项华庭写给宣氏的情信交给了项氏的父亲,然后威胁说若是不定亲就将这事渲染出去。

一旦项家名声坏了,韩家很可能会退亲。这门亲事项家人非常重视,所以哪怕项氏不赞同这门亲事,最后项华庭还是跟宣氏定了亲。宣家怕项氏嫁到韩家后出幺蛾子,硬是将婚期定在四月初,也就是项氏出嫁后的第二月。

哪怕项氏在厌恶宣氏,她也不能不回去参加婚礼。否则外人会认为她攀了高枝就不要娘家了。

宣氏的脸一僵,转而笑着道:“是我的错,大姐现在确实需要好好休息。”

见宣氏不动,项氏眼中闪现过厌恶之色:“没事你就回去吧!”

若没事,宣氏也不会坐着不动了:“大姐,娘的药又吃完了。”她上次送的那些补品够她娘吃三个月,可现在还不到一个月,她娘怎么吃得了那么快。

项氏脸上的讥讽都没有掩饰:“我晚些时候会让人将药送回去的。”项氏能在娘家说一不二,岂是软弱可欺之人。要不然,她也不会一得了管家权就处置了一批人。

宣氏心里气恼,面上却还是堆着笑道:“大姐,你看是否给阿庭谋个差事,总在家待着也不是个事。”

项氏淡淡地说道:“这事过些日子再说。”她原本以为项华庭只是性子有些温吞,可自宣氏的事出来以后,她才知道项庭是没脑子。有脑子的人会死活要娶一个不检点的商户女?所以为他谋差事的想法也淡了。

宣氏有些着急了:“大姐,过…”

蒲团见项氏闭上了眼睛,很是不客气地说道:“舅奶奶,夫人累了要休息,你还请回吧!”正经人家的姑娘哪会做出那等不知廉耻的事,就是蒲团也很是瞧不上宣氏。

宣氏出了韩府,上了马车后再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不过是个破落户,也就命好被总督大人看上。否则,我怎么可能看她的脸色。”项氏留在娘家的六千两银子,为向华庭成亲花用了一半还多。这剩下的钱,都在项三老爷手里。

身边的丫鬟心里腹诽,若不是大姑奶奶嫁到韩家,你也不可能看上宣家大爷。

蒲团看着一脸铁青的项氏,说道:“夫人,别生气了。你忘了,大夫说怀孕的人不宜生气,要不然大人小孩都不好。”

项氏轻轻摸了下肚子,低声说道:“你说得对,现在什么都没有我肚子里的孩子来的重要。”

想了下,项氏说道:“你说让蒲叶回去伺候我娘怎么样?”蒲叶性子火爆不怕得罪人,在韩家吃不开,可对付不要脸的宣氏却正正好。

蒲团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只是她有顾虑:“夫人,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蒲叶年岁大了,不可能在项家呆很长时间的。

项氏摆摆手说道:“不用很长时间,只需一年。”现在怀孕,她没那精力管娘家的那些事,一切等生了孩子再说。

蒲团点了下头。

韩建明的信,很快送到明王府。正巧玉熙回了后院,于是云擎就拆了信。

晚膳前,云擎就将这事告诉了玉熙:“刚收到大哥的信,说项氏怀孕了。”

玉熙轻轻皱了下眉头,不过很快掩饰了自己的情绪。

枣枣快言快语道:“娘,大舅母才过门不到两个月就怀孕了,速度好快呀!”

云擎很郁闷,这是一个大姑娘该说的话。

玉熙倒是没有责怪枣枣,只是笑了下说道:“饭菜都上桌了,吃饭吧!”

用过晚膳,枣枣跟柳儿就回去了,三胞胎则留了下来。浩哥儿在的时候,三胞胎的功课都是他来检查。浩哥儿不在家,这差事又落回到玉熙手中了。

半个时辰后,三胞胎回去。其中睿哥儿没回答出玉熙提的问题,被玉熙罚写五十张大字。

走出院门,睿哥儿苦着一张脸道:“今天又要写到半夜了。”每日的功课都要做到很晚,还要写五十张大字,不到亥时末是别想睡觉。

佑哥儿一点都不同情他:“让你平日上课专心听讲你不听,现在被罚也是该。”睿哥儿上课不专心开小差已经不是头一回了。

轩哥儿忙加了句:“二哥,我们可不敢再帮你写大字了。”上次他们帮忙,结果被玉熙重罚了。

睿哥儿耷拉着脑袋道:“哪里还敢让你们写呢?”原本只罚写五十张大字,结果弄虚作假被罚写五百张,写得他手都出血了。当然,帮忙的轩哥儿跟佑哥儿也都罚写五百张大字。

孩子走后,云擎问了玉熙:“项氏怀孕,你不高兴?”瞧着玉熙的态度就知道她不高兴了。

玉熙摇头说道:“没有不高兴,不过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顿了下,玉熙道:“若是昌哥儿是个有本事的,项氏怀孕并没什么。可项氏怀孕,韩家以后可就热闹了。昌哥儿没点能耐,韩家以后不会太平的。”

云擎笑了下说道:“那是大舅哥该操心的事。”韩建明既然续娶了,就要做好承担这一切的准备。

玉熙嗯了一声道:“你说得对,那是大哥该操心的事。算下时间,启浩再有五六日就该到家了。”

“这次你打算怎么罚启浩?”顿了下,云擎道:“启浩这次是做错了,你责骂两句就好了,别罚的太狠了。”

玉熙又好气又好笑:“你还真是好爹呀!”这都还没罚就开始心疼了。

第1284章 差距

章华宫内静悄悄的,宫女太监走路都踮着脚尖这样不会发出声响。

燕无双睁开眼睛,就见着玉辰坐在竹榻上低头做衣裳。虽然知道衣裳不是为他做的,但看着这一幕不知道为什么,燕无双觉得心头暖暖的。

听到声响,玉辰这才抬头。见燕无双起床,玉辰立即放下手里的针线:“侍香,打水进来。”

燕无双神情很柔和,说道:“针线活还是少做,伤眼睛。”玉辰现在有时间就给阿宝跟阿赤做衣裳,也不再吟诗作画弹琴了。对于这种转变,燕无双很满意。

玉辰先是一愣,等回过神来眼睛一酸,眼泪悚然而下。取了帕子擦了眼泪,红着脸道:“皇上恕罪,臣妾失礼了。”跟了燕无双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表露出关心,这才导致玉辰有些失态。

燕无双没想到不过一句话,竟然让韩玉辰这般激动。这个时候,燕无双忍不住反省自己。

正在这个时候,桂嬷嬷跟侍香进来了。漱了口,又洗了一把脸,燕无双就回了前朝。

桂嬷嬷看着玉辰眼睛红红的,低声问道:“皇上又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吗?”不怪桂嬷嬷会这般说,以前燕无双每次过来都会惹得玉辰伤心难过。

玉辰轻轻摇头:“不是。就是觉得,皇上其实并不是外人所说的那般冷心冷情。”也是懂得关心人了。

桂嬷嬷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听玉辰的话知道是好事:“娘娘,人心都是肉长的。娘娘对皇上掏心掏肺,皇上都看在眼里的。”就是一块石头,时间长了也能焐热。

回到御书房,燕无双神色有些不大好看地问了孟年:“绵州那边还没有消息?”十天了,绵州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

浩哥儿虽然离开了绵州,但临走之前令楚邢云封了城,这也导致绵州城内的消息送不出去。

孟年说道:“没有。皇上,我觉得没有消息是好事,这证明夺魂很可能已经得手了。”杀手的名字叫夺魂,从名字就可见这个杀手的厉害了。

没等燕无双开口,外面闵公公扬声说道:“皇上,耿大人跟陈大人求见。”

燕无双跟大臣商议事情一直到傍晚,等几位大臣都下去,孟年走了进来。

看着孟年如丧考批的样子,燕无双说道:“失手了。”不是疑问,而是肯定。若是得手了,孟年就不是这个神色了。

孟年低着头说道:“夺魂死了,被余志杀死了,云启浩安然无恙。”他们最好的杀手,竟然就这般轻易死在对手的手里,且云启浩毫发无损,这让孟年很不甘心。

“云启浩安然无恙?”以夺魂的能力,就算云启浩不死,也该让他受伤才是。

孟年头越发往下低了:“夺魂伤的是云启浩的替身。”顿了下,孟年又道:“那替身不仅样貌像云启浩,就连行为举止都差不多…”从京城到绵州,重重关卡,等夺魂到绵州时,启浩已经不大出去了。夺魂对启浩的了解,都是来源于其他人之口。

听到这话,燕无双就知道事情不简单了:“你将事情从头到尾跟我说一遍。”

孟年将得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告诉燕无双。说完后,孟年神情很复杂:“皇上,凉山寺明显就是一个圈套。根据我们所得知的情报,我推测设下这个陷阱的应该是云启浩本人。”

燕无双也同意这个推测:“有勇有谋胆色过人,韩玉熙教出一个好儿子。阿赤比他差的不是一星半点。”阿赤在桐城这么长时间都没有随仇大山上过战场。

孟年替阿赤辩解:“皇上,三皇子不会武功且年岁又小,哪能上战场。”

燕无双摇头道:“云启浩比阿赤还小一天,可他已经随着云擎出兵攻打北掳。”身为皇子,并不是真的要上阵杀敌。可既然在边城,至少要上阵督战,这样才能赢得众人的拥戴。整日躲在城内不出现,没谁信服。

孟年看着燕无双神色不打对,不敢再替阿赤辩解了,说多错多的。

“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韩玉熙将四个儿子教得很好。”云启浩就不说了,优秀到已经得了大部分人的认可;就连三胞胎也各有各的优点。再想想自己的几个孩子,除了一个阿赤拿得出手其他的好像都不怎么样。

孟年确实无法否认:“可惜这次又失手了。”若是这次他们得手将云启浩杀了,那不仅会让云擎跟韩玉熙悲痛欲绝,也给他们埋下巨大的隐患。云启浩很优秀,优秀到几乎没有缺点。可是三胞胎不同,云启睿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云启轩懦弱耳根子软,云启佑桀骜不驯,这三人不管谁继位都有后患。

燕无双听出了孟年的言外之意:“失手在预料之中。”云擎跟韩玉熙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哪里敢让儿子前往绵州。这时候出乎他预料的是,云启浩竟然如此大胆。不过想想云启浩的年岁,燕无双倒也释然。

顿了下,燕无双才问道:“绵州这次损失多大?”云启浩下了这么大的饵,想来绵州那边情况不妙了。

孟年苦笑道:“包括派往绵州的情报人员,只逃出来的一个。”

这时,闵公公在外说道:“皇上,桐城有折子送达。”随同而来的,还有阿宝跟阿赤的信件。

燕无双留下了折子,将双胞胎写给玉辰的信件交给了闵公公:“送去给贵妃。”以前阿赤每个月只写一封信回来,等阿宝到了桐城以后,就改成了一个月两封信。这些信件,都是跟着仇大山的折子一起送过来的。

玉辰得了信后高兴的不行,立即拆了阿赤的信。看完信以后,玉辰脸色有些不大对。

桂嬷嬷忙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玉辰之前看完双胞胎的信,心情都会变得很好。这次,却是有些反常。

玉辰坐回到椅子上,忧心忡忡地说道:“阿赤的伤,比皇上跟我说的要严重得多。”

听到这话,桂嬷嬷脸色也有些变了:“娘娘为何这般说?”

涂着红色蔻丹的玉指划过信上的字:“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可阿赤写的这些字还是软绵绵的,没一点力道。由此可见,阿赤的伤还比较严重,并没有痊愈。”

桂嬷嬷的神色一松:“娘娘,太医不是在信里说了三皇子受的是内伤,需要慢慢调养。娘娘,这事可万万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