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米养百种人,段老太太也就偏心,倒没像张立果的父亲那般都能对亲生儿子下毒手。所以,玉熙对此没发表意见。

玉熙问道:“那段晓寒入赘的消息,段家人其他人可知道?”

景柏点头说道:“他们村里的人都知道了。”以防万一,拿到了婚书后曾妈妈就让人将这事宣扬出去了。

玉熙笑着摇了摇头。

美兰不明白,问道:“王妃,你这又是笑又是摇头的,什么意思呀?”

玉熙说道:“只要稍有远见的都不会让已经成才的儿子入赘。段家的族老们,知道这事估计会气得吐血了。”好不容易族里有个人出头了,结果却入赘了,换谁都要气得吐血。要段晓寒没入赘,除了族里有事能找他,以后还能提携下族中的后辈。现在入赘了,得,啥也别想了。

景柏犹豫了下说道:“若是段家后辈有出息的,到时候也可以提携下。”她家没什么亲戚,以后孩子连个帮衬的都没有。所以景柏不排斥段晓寒提携段家的后辈。当然,前提是对方要有感恩的心,白眼狼就算了。

玉熙笑了下,没有说话

美兰皱着眉头说道:“若段晓寒提携段家其他人,不管自家人,到时候他们有的闹了。”为了避免麻烦,所有的段家人都不来往为好。

景柏说道:“只要他站在我这边,段家人怎么闹我都不怕。”

玉熙点头说道:“你能这样想,很好。夫妻一条心,比什么都强。”顿了下变,玉熙说道:“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麻烦。遇见麻烦,解决就好。”

美兰笑着说道:“我觉得还是不嫁人的好。”像她就自由自在,不用这般纠结。

景柏忙说道:“你这话还是少说,墨兰都说要像你学习,以后也不嫁人了。”虽然还没办婚礼,但有了婚书,她如今已经是他人妇了。

“呀,是谁前段时间跟我说也不嫁人了。”美兰也就说说,景柏能寻到一个好的归宿,她开心得很。

玉熙原本看着黑乎乎的天空,听到这话转头看向景柏,问道:“你怎么知道墨兰不想嫁人?听谁说的?”

“墨兰自己说的。她说不嫁人,以后就好好照顾好她大姐跟两个外甥女。”虽然是符青萝解救了她大姐一家,但她有自己的家,墨兰觉得不能让百合母女三人一辈子靠着符青萝生活。

想起陈氏,玉熙轻轻叹了一声,百合可比她娘强多了。为了生儿子连命都搭进去,结果却是苦了百合姐妹三人。

美兰都看不过眼了:“李家的人那样逼迫墨兰大姐,她爹不出面也就算了,竟然还要她大姐妥协,这什么爹呀?”

景柏不屑道:“符将军眼里只有儿子,哪有女儿。”原本二房的杨氏,生了儿子以后就被扶正了。这事,整个镐城的人都知道。

玉熙一向讲究规矩,对符天磊这样的行为很看不上眼。王府举办宴会的时候,她开始都没给符家下帖子。还是云擎知道这事,看在当年的情分上,让玉熙补了一张请帖。这事也不知道怎么传出去了,众位官夫人知道玉熙不待见杨氏也不愿意跟她来往。

“女人要自强,才会有人帮。若自己都不看重自己,只会怨天尤人,然后忍受种种非人的对待,这种人不值得同情,更不值得相帮。”上辈子那般的境地她也反抗过,只是娘家无人相帮,也没得贵人相助,逃不出去。最后,才会落到那般不堪的境地了。

美兰说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顿了下,玉熙又叹了一声:“男尊女卑已经上千年了,想要改变谈何容易。”哪怕她主政也不可能改变这种现象。想要让女人跟男人平起平坐,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脸上突然凉凉的。美兰摸了把脸,然后惊呼道:“王妃,下雨了。”

“进帐篷里吧!”这次去京城,他们带的都是实用的东西。其中带的最多的就是帐篷,大的有三十顶,小的有二十顶。

徐臻很快就过来,见到玉熙问道:“王妃,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去睡?”

“我也想去睡,可不到亥时我躺下也睡不着。”她平日都是亥时末才睡的,已经形成了习惯。

说完,玉熙笑着道:“正好无聊,你陪我聊聊天。”除了袁鹰这个刑部尚书,他跟其他武将都很少接触,这其中包括徐臻。

徐臻囧了:“王妃,我不会聊天!”能聊啥?聊行军打仗,估计王妃不爱听,而且他这几年一直固守镐城没带兵去打仗。聊政务,他对这个也是一窍不通了。

玉熙莞尔:“不用紧张,就是聊些家常。比如说徐悦什么时候能到京?”

“这两天他们也要启程了。最晚,六月份应该能到京城。”徐臻有些后悔,当时应该态度强硬一些,让女儿跟着来。要得了王妃的喜欢,以后嫁去韩家也不怕受欺负。

玉熙笑着说道:“华哥儿跟枣枣同年,今年也十九岁了。到了京城,韩家应该会派人来议婚期了。”

徐臻在玉熙面前也不藏着捏着,直接问道:“王妃,听说韩夫人很厉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徐臻只有一子一女,对儿子他要求很严,但对徐悦这个女儿却很娇宠,所以担心嫁到韩家,会被欺负。

玉熙笑着道:“韩府的庶务是由二奶奶在掌管,我大嫂她如今专心带孩子。”徐悦虽然是独女,但性情醇厚心眼也极好。要不然,玉熙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徐臻有些诧异,看来他的消息比较落后了:“原来是二奶奶掌家呀!”能从据说很有手段的项氏手中抢到管家权,韩家大房这位嫡长媳那绝对是个厉害的角色。

看着徐臻脸上的神情,玉熙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你放心,我这位侄媳很聪明,性子也好,徐悦一定能跟她相处得很好。”这么一个聪慧过人的女子,玉熙只听说这些事就喜欢上她了。要不是钟敏秀是庶女,怕钟家都不会将他许给昌哥儿了。

徐臻听到玉熙这般说,顿时放心了:“那就好。”他不后悔定的这门亲事,就是怕女儿嫁过去受委屈。

其实徐臻也是关心则乱。徐悦虽然性情娇憨天真,但又不是包子,而且以他的身份若韩家有人敢让徐悦受委屈,韩建明头一个就不容了。

滴滴答答,外面的雨越下越大。

玉熙皱着眉头说道:“这么大的雨,明天还能赶路吗?”出门头一天就碰到下雨,真是够不吉利的。

徐臻说道:“能,不过会很颠簸。”

李劲刚从外面经了营帐,先跟玉熙行了一礼,然后说道:“王妃,陈千户有事寻将军。”这么大的雨,外面出了点状况。

玉熙摆摆手说道:“去忙你的,我这里你不用担心。”

正好无事,玉熙让人去将墨兰叫了来。当然,玉熙可不会去问符家跟符百合的事,:“你姑姑什么回去京城?”想当年符青萝在榆城,是最不受夫人小姐喜欢的姑娘。现在因为杨铎明的关系,她也一样不受欢迎。不过玉熙,还是蛮喜欢她的。因为符青萝没有被生活磨平菱角,活得很真实。

“原本我姑姑月初就要去京城的,只是被一些事给耽搁。”符青萝一直想要个闺女,结果生了三个毛头小子。所以,在听到李家嫌弃百合跟两个外甥女的时候,她才异常愤怒,忍不住将李程痛揍了一顿。

玉熙笑着道:“等到了京城,他们一家也能团聚了。”杨铎明难得回镐城一趟,家里家外都靠着符青萝一手撑起,也是不容易。好在杨铎明在外多年洁身自好,没起什么花花肠子。

“姑姑这些年也不容易,所以我不想再麻烦她了。”若没有符青萝,墨兰怕早就被杨氏草草地嫁出去了。

玉熙笑着说道:“说这话,那就将你姑姑当外人了。你也不想想,若是嫌麻烦,你姑姑岂会管你们?”

墨兰说道:“现在没关系。可等大毛他们成亲,我们再住在姑姑家里就不合适了。”姑姑不嫌弃,那表弟的媳妇们难道也能不嫌弃嘛!到时候,难做的还是她姑姑了。

“你这孩子…”懂事得都让人心疼,不过有些事防范于未然也是好。毕竟,住在一起摩擦多了总会影响感情。

玉熙点了下头说道:“等你养得起你大姐跟两个外甥女了,再接了她们出来不迟。”

墨兰重重点头:“王妃,我会努力的。”她要跟着大郡主打仗,得了功名到时候就能护得住大姐跟两个外甥女了。

别看枣枣面上比较抠门,其实她对身边的人再大方不过了。像秋荷,除了有一份俸禄,每个月还有一笔月例银子。打了胜仗分到的战利品,也都有她们一份。墨兰跟了枣枣,前景还是很好的。

美兰等墨兰出去以后,忍不住说道:“这么好的孩子,这符天磊可真是瞎了眼,以后有的他后悔了。”

扑哧一声,玉熙笑出声来,这老气横秋的口吻,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七老八十呢!不过玉熙也没打趣美兰,只是笑着说道:“符天磊不会后悔的。”对符天磊来说儿子才是符家人。女儿,那都是别人家的,再出色也与符家没多大关系。

美兰听了这话,忍不住诅咒道:“迟早要遭报应。”只管生不管养,这样的人决计不会有好下场。

玉熙没回应着话,只是说道:“天也晚了,去打盆水来。”

洗漱完了,玉熙就上了马车。打开车门,就见姐妹两人正在说着悄悄话。

玉熙笑着道:“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她还以为姐妹两人睡沉了呢!

枣枣指了下柳儿,控诉道:“我正做着美梦,结果却被她给叫醒了。”

柳儿刚也睡着了,不过却被雨声给吵醒了。翻来覆去睡不着,只能将枣枣弄醒,让枣枣陪她聊天了。

玉熙没帮柳儿说好话,只是笑着道:“都是你给惯的。”对三胞胎,枣枣打骂那都是常事。可对柳儿,重话她都没说过一句。

枣枣摆出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柳儿透过窗户看着外面,问道:“娘,下这么大的雨明天还能走吗?”

“看情况,若是还下大雨,估计走不了了。”她们坐在马车是无事,可外面的那些将士就遭罪了。

第二天天蒙蒙亮枣枣就醒了,她每天到这个点都会起床练功。

两扇窗,都开了五分之一。不过枣枣嫌小,爬起来将窗户全部推开,顿时一股冷风吹了进来。好在已经是三月底了,这要在冬天这么一弄铁定得感冒。

柳儿听到动静,睁开惺忪的眼睛问道:“大姐,你做什么呢?”

做了坏事的枣枣道:“我要起来练功了,你继续睡。”

柳儿见玉熙在穿衣服,她也没办法睡了,干脆也起床了。

此时外面还下着雨,不过下的是小雨。

柳儿看着地面上的淤泥,都不敢下车了。一下车,她的绣花鞋跟裙子就得弄脏了。

枣枣皱着眉头说道:“要不,你换双我的靴子。”枣枣说的靴子,是打仗时穿的高筒靴,用的动物的皮毛做的,能防水。

柳儿不愿下马车,说道:“我还是在马车上候着吧!”她只带了八套换洗的衣裳,要弄脏了洗不干净可就不能穿了。

用早膳的时候,徐臻过来说道:“王妃,离这里三十多里外有个小镇。这雨也不知道下道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到小镇上落脚。”春雨下雨时间长,有时候能连下两三天。

玉熙点头道:“你做主就是。”

下了雨,路面坑坑洼洼的,马车颠簸得非常厉害。走了大概半个多时辰,柳儿再忍不住,哇的一声,吐了。

枣枣一手接了痰盂,一手拍着柳儿的后背说道:“跟你说了让你骑马,你不愿意。你看,现在遭罪了吧!”这会,外面已经停雨了。

玉熙让马车停下,然后将倒好的水递给柳儿。看着柳儿苍白的小脸,玉熙说道:“枣枣说得对,等会你去骑马。”骑马虽然也有些颠,但只要走得不快,就不会吐。

柳儿实在难受得厉害,点头答应了。

ps:大家中秋快乐。o(∩_∩)o~,以前很讨厌吃月饼,今年竟然吃了两个月饼,亲们也多吃点。

第1378章 路途艰难(2)

几只小鸟在树上清脆地鸣叫着,路边的青草滴着雨珠,显得生机勃勃。

坐在马背上柳儿深深吸了几口气,雨后的空气特别清新,吸了这新鲜的空气心中的那股恶心消散了不少。

枣枣见状,笑着说道:“我之前说呆在马车里很闷你不信,现在信了吧?”

“我还是喜欢坐马车。”虽然外面空气很好,但柳儿就是不习惯骑马,而且骑马骑久了,大腿内侧会红肿。

枣枣耷拉着头,一副被打败了的样。

玉熙坐在马车内,朝着车窗外的美兰说道:“去看看谭大人怎么样?”刑部尚书袁鹰跟礼部尚书顾泰宁已经先一步去了京城。剩下的三位尚书都是五十不到,平日身体也都很好,玉熙也不担心。不过谭拓已经六十了,这样的颠簸怕他受不住。

如玉熙所预料的那般,谭拓也吐了。因为年岁大,他的情况比柳儿要严重得多了。

玉熙见此情况,忙将马车让给了谭拓,她自己则选择了骑马。

李劲刚看着骑马骑得稳当当的玉熙,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将军,王妃怎么也会骑马?”他没听说过王妃学过骑马呀!

徐臻笑着说道:“王妃的骑术,还是王爷亲自教的呢!”不过,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没想到王妃竟然没丢。

“我怎么感觉,这天底下就没王妃不会做的事呢?”说完,李劲刚问道:“将军,王妃不会打仗,对吧?”

徐臻好笑道:“这个我也不清楚。”其实他知道玉熙看过兵书,但并不会打仗。不过这事,他是不会告诉李劲刚。

“莫怪大郡主那般彪悍。”有这样一个彪悍的娘,这女儿不彪悍都难。

徐臻以前也觉得枣枣性子有些野,可现在的想法却变了。徐臻说道:“彪悍些的好,至少不用担心嫁人后受夫家的人欺负。”他女儿要跟大郡主那般彪悍,他就不愁了。

李劲刚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倒是。就大郡主的性子只有她欺负人的份,哪有人敢欺负她。”说完,李劲刚有些疑惑地问道:“传闻说邬家那小子极喜欢大郡主的,若传闻是真的,这邬家小子的眼光也是绝了。”正常男人见到大郡主这样的,哪怕她身份贵重,也会打退堂鼓的。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要说厉害,十个大郡主都比不上一个王妃。可王爷,仍然将王妃当宝一样宠着。

斯伯年跟许大牛等人见玉熙骑马,却半点不意外。年前,玉熙就在王府的校练场上练习骑马。原本就学过,只是多年没骑过生疏了。所以只练习了十多天,玉熙就骑得很稳当了。

枣枣乐呵呵地说道:“娘,要不你就跟我一起骑马好了。坐马车,都闷呀!连景致都看不了。”

玉熙看着从头顶飞过的鸟儿,笑着说道:“你觉得我能在马背上处理事情?”今儿个是正好没事,要不然她仍然在马车上了。

枣枣说道:“娘,京城外有很多漂亮的地方。等到了京城,你将这些事情都丢给爹处理,我带你观赏风景。”

“将这话跟你爹说,只要你爹答应,娘没问题。”三五日云擎还能顶得住,若时间长了,云擎肯定不干了。

枣枣撇嘴,然后一脸坏笑道:“娘,你就是对爹太好了,什么都由着他。娘,你得适当冷一冷爹,这样他才会对你更好。”

柳儿还是很维护云擎的:“大姐,你先冷一冷姐夫,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玉熙好笑道:“枣枣,让你爹知道你尽出馊主意,到时候他不让你出嫁,到时候你有的哭了。”

枣枣笑得很贼:“娘,过两年嫁正好。”虽然她很喜欢金玉,但嫁人后肯定没这般舒坦、所以,晚些嫁人更好。

柳儿笑得很婉约:“大姐,你就不怕爹一气之下不让你带兵了?”

枣枣最怕不能带兵打仗了,柳儿这话可击中了她的要害,当即再不敢胡说八道了。

许大牛压低声音跟斯伯年说道:“没想到,二郡主竟然也能制住大郡主。”他一直以为只有玉熙才能制得住枣枣。

斯伯年很无语地看着许大牛:“感情你在王府这么多年全白呆了?”王府里六位小主子最厉害的当属世子,其次是四少爷,然后才是二郡主。至于大郡主厉害都在表面,这类人其实半点不可怕。

许大牛摸了摸头,傻傻地笑了下。

这日,玉熙并没有在小镇留宿而是去了县城,县城离小镇只有二十多里路远。

进了屋子,柳儿洗完澡躺在铺了两层厚被子上面说到:“真累。”柳儿只骑了一个时辰马就受不住,又去坐马车了。

枣枣笑着说道:“这还是第一天,刚刚开始呢!”想她第一次赶路,那大腿内侧磨得全都是血,上马都上不了。不过这些她从没跟任何人说过,包括玉熙在内。

母女三人正在吃饭,斯伯年在门外说道:“王妃,云南有八百里加急折子送达。”若其他折子,他肯定会等玉熙用完晚膳再回禀。可这八百里加急,可是一刻都不能等。

玉熙打开折子,看完以后直皱眉头。

枣枣立即放下手中的碗,说道:“娘,会不会云南又打起来了?”

“嗯,又打了败仗。”原本守着云南的是韩建业。去年韩建业随着云擎一起攻打京城,所以现在的守将是黄立勇。

枣枣冷着脸说道:“娘,得将这个楼鹤山解决掉,要不然云南不得安宁。”其他地方的土皇帝死的死,投降的投降。就这个楼鹤山,就跟打不死的蟑螂一样,还活得好好的。

“他躲在丛林深处,想要剿灭了他们谈何容易。”云南都是高山丛林,瘴气很多,没有百分百的把握,黄立勇也不敢带兵去剿灭他们。

枣枣说道:“娘,难道就任由他时不时地出来恶心人?”

玉熙摇头说道:“等大局稳定下来,肯定要解决这个麻烦。”

玉熙让传信兵将这个消息传去京城。打仗的事,还是交给云擎了。

白天收到了十多份折子,玉熙吃晚饭就去批阅折子了。一直到很晚,才回屋睡觉。

“轰…”一声巨响,将睡着的母女三人全都惊醒了。

枣枣坐起来说道:“怎么打这么大的雷?”若是雷声不响,也吵不醒她呢!

这话一落,一阵冷风吹了过来,枣枣打了一个冷颤。

枣枣看着破了一个大洞的窗户:“娘,窗户坏了。娘,你赶紧躺被子里,我让人将窗户修好。”这么大的风吹在身上,肯定会受凉。至于她,身体倍儿棒,倒是不怕。

这一晚,被大风刮坏窗户的有好几个屋,谭拓的就在其中。其他人都年轻,身体好被冷风吹下也没事,可谭拓年岁大了大晚上被冷风一吹,第二天就发烧了。

玉熙不可能为谭拓耽搁行程,进屋看望了谭拓,说道:“谭爱卿,你好好养病,等身体好了再继续赶路。”

谭拓也没逞强:“王妃,路上多小心。”

玉熙带着众人继续赶路。出来县城没多久,就看见一棵大树横倒在地上。

柳儿有些庆幸地说道:“幸好昨晚没在野外露宿,太危险了。”这么大棵树万一倒下砸在马车上,她们母女三人都危险了。

枣枣也表示赞同:“娘,以后我们还是不要露宿在树下了,太危险了。”这次是幸运,下次呢!只要有一次,后果就不堪设想。

“嗯,你等会跟徐臻说下这事。”所有的危险,都要扼杀在摇篮里。

路面清理好了,一行人继续前行。可没想到,走了大概一个时辰,又走不了了。

听到前面塌方,泥土滚落下来将路给阻了。枣枣朝着玉熙说道:“娘,我们还是骑马吧!等路通了,到时候让他们赶着马车跟上就是了。”堵了路段比较长,短时间内是清理不了的,要等估计得等到晚上。

玉熙也不想耽搁行程,望着柳儿问道:“你的意思呢?”

柳儿一点都不想骑马,可不能因为她耽搁了行程,所以柳儿很干脆地说道:“我听娘的。”

玉熙叫了徐臻过来,让他抬了柳儿坐的那辆马车过去。那辆马车比较小,四个人轻而易举就能抬过去。可她乘坐的那辆马车比较大,要抬过去会有危险。

到处都是淤泥,路面又凹凸不平。柳儿选相对干净的地方走,结果一个没走稳往前摔去。枣枣眼疾手快拉住了她,要不然肯定要摔个狗吃屎。

看着吓得变了脸的柳儿,枣枣很无奈地说道:“还是我背你吧!”平日在家柳儿娇气些枣枣没觉得有什么,可一到外面就发现不行了。

玉熙见柳儿面露犹豫,笑着说道:“让你大姐背吧!要不然,你肯定会摔的。”

柳儿任命地匍在枣枣背上。

枣枣力气大,背一百斤不到的柳儿跟没事人一样。一边走,枣枣一边说道:“若在军中,你得被嫌弃死。”在军中,最讨厌的就是拖后腿的了。

“我才不去军中呢!”一辈子,她都不会踏进军营一步。

很快就走完了这段路,枣枣将柳儿放下说道:“你得多吃点,太瘦了。”

柳儿不搭理枣枣,她根本不瘦好不。低头看着鞋子上的泥巴,柳儿说道:“幸好换了衣裳。”怕路上再出状况,所以柳儿换了一身平日都不穿的细布衣裳。这衣裳脏了洗不干净,丢了也不心疼。

听了这话,枣枣望着玉熙说道:“娘的衣服跟鞋都弄脏了,可娘都没皱一下眉头。柳儿,你得跟娘学习。”

看着玉熙裤管都是淤泥,柳儿没吭声了。

上了马车,柳儿将外裳跟鞋子都换了,然后朝着玉熙说道:“娘,这路也太不好走了。”什么叫路途艰难,这就是了。

“我们走的是官道,这路算很好走了。若走羊肠小道,那才叫寸步难行。”

羊肠小道,一听这名就知道不好走了,柳儿没继续说了。

枣枣好奇地问道:“娘,你走过呀?”

玉熙想了下说道:“算走过。”上辈子逃命时专捡羊肠小道走,因为盗匪的马走不了那么狭小的路,所以很安全。不过这种路荆棘丛生,她当时身上刮得到处都是血。

枣枣理解不了,直接问道:“娘,这什么意思?”

玉熙笑着说道:“当年为了避开危险,跟着杨师傅他们走了小道。那时候,颠得好多次都感觉在飞。”刚开始的时候,她吐得一塌糊涂。

柳儿算明白过来,为何这般难走的路她娘能如此淡定,一句抱怨都没有了。

接下来的路仍然颠簸得厉害,但柳儿再没一句怨言了。

此时,云擎带着四个孩子进了皇宫。看着宏伟庄严的太和殿,轩哥儿感叹不已。书上看到对太和殿的描述,却没亲眼所见来得震撼了。

睿哥儿说道:“爹,这里可真大。”

佑哥儿笑着道:“二哥,等你将整个皇宫走完再说这话不迟。”为毛感觉他二哥跟三哥像土包子,不管看到什么都惊叹不已。

云擎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说得你好像来过皇宫一样。”

佑哥儿很淡定地说道:“没来过,但大哥已经跟我们仔细描述过了,所以皇宫什么样我大致有数了。”

佑哥儿的推理能力,玉熙跟云擎夸过好多回了:“听的跟看到的,那感觉不一样。”其实云擎第一次来也被皇宫的富丽堂皇以及宏伟给震撼到了。只是他在外总是板着一张脸,没人看得出他的神情。

此时,轩哥儿已经走到上面去了。站在龙椅旁边,轩哥儿问道:“爹,不是说龙椅是纯金打造的,怎么是木头的?”

启浩笑着说道:“若是纯金打造的,早被燕无双带走了,哪里还会留下。”

佑哥儿随后也走了上来。看着椅子上很多小洞,佑哥儿说道:“爹、大哥,这椅子是燕无双坐过的,晦气得很,你们还是重新做过一把。”用纯金造一把龙椅,时间赶不上。用黄花梨木雕刻,应该能在登基前完工。

云擎笑着说道:“已经在做了,最多一个月就能做好了。”

启浩点了下头,没再说什么了。

第1379章 宗族

总督府内的建筑,有着江南园林特有的古雅书卷之美。不说秋氏跟韩建明,就是在江南长大的钟敏秀,都很喜欢。

看着园子里的亭台楼阁,钟敏秀说道:“听说韩国公府被燕无双掘地三尺,也不知道现在破败成什么样了?”

荷花说道:“老夫人不是说了,二夫人已经提前去了京城。想来等我们到的时候已经规整好了。”

“希望吧!”十多年没住人,又被掘地三尺,想来跟废墟差不多了。所以钟敏秀对韩国公府,真没抱什么期望。

这日,韩建明收到了顺哥儿的信。看完信以后,韩建明就去了后院。见到秋氏,韩建明说道:“娘,你晚些再走,到时候与我一起回江南吧!”

秋氏有些诧异:“出什么事了?”

韩建明说道:“国公府破败不堪,弟妹说得要三四个月才能弄好。”三四个月的时间,只够弄好几个重要的院落。整个国公府要重新弄过那是一个大工程,至少得需要一年的时间。

秋氏是听儿子的:“跟你一起走,我更安心一些。”原本秋氏是只打算让韩高送她去京城,后来同意钟敏秀的建议让昌哥儿陪她回京。不过孙子,哪有儿子让她放心。

顿了下,秋氏问道:“玉熙呢?她启程去了京城没有?”

韩建明笑着说道:“应该已经上路了,想来五月中旬应该能抵达京城。”

“好,到了京城,可以一家团聚了。”秋氏也好些年没见玉熙了,平日里也总念叨。只是镐城离京城太远了,来回一趟不容易,她也就没提。

韩建明自来了江南,也再没见过玉熙了,这次回京终于能见着了。

说起顺哥儿,秋氏忍不住皱眉:“七七都怀二胎了,怎么柳氏肚子还没动静?”成亲两年多了柳氏还没怀孕,这都成了秋氏的心病了。

韩建明笑着宽慰道:“玉熙不是跟你说了,柳氏的身体没问题。既然身体没问题,孩子迟早都有的。娘,你就别担心了。”像叶氏那样伤了身子,那就没办法了。柳氏还没怀孕,想来是机缘没到了。

“老二媳妇也真是的,竟然一点都不着急。”要是柳氏生了,她都当太奶奶了。

韩建明无奈了,就算弟妹着急,可这事急也急不来呀!没办法,韩建明只能转移了话题:“娘,傅明朗下月中旬就能到。我们五月初就能启程。”有半个月时间,足以将所有的事情交接清楚了。

秋氏成功地转移注意力:“傅明朗,这名字怎么那么熟悉呀?好像在哪听过。”傅明朗跟她八竿子打不着,平日也没人在她跟前说起过,秋氏早不知道忘哪去了。

韩建明对秋氏还是很有耐心,将傅明朗的履历说了下:“此人很得王爷跟王妃看重。”若不看重,也不可能任他为江南总督了,这个位置可是非心腹不能胜任的。

秋氏笑着说道:“他是江南人士呀?那他这样,岂不是衣锦还乡了?”

“傅明朗当年投靠了王爷跟王妃,傅氏家族的族长跟族老为了自保将他逐出了宗族。”后来云擎占了江南,傅家人又将傅明朗抬了出来。傅明朗深得玉熙的看重,云擎手下的将领也都听说过这号人,所以对傅氏家族手下留情。

可惜,将傅明朗逐出宗族容易,想让他回来却不容易。到现在,傅明朗都没答应再回归傅家。

秋氏没多想,说道:“傅家是他的根,等这股气消了以后肯定会回去的。”没了家族,万一有个什么事都没人帮衬。

韩建明说道:“娘,傅明朗若真想回傅家,也不会等到现在了。”

傅明朗还真如韩建明所说,没打算回傅家。为了保全家族,族长跟族老将他逐出家族,这种做法傅明朗可以理解但不接受。有难的时候一脚将人踢开,现在发达了就想来沾光,这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再者,傅家上百人,谁知道里面有没有朝廷的细作。他可不想自己辛苦这么多年,最后毁在跟自己没感情的族人身上。

傅明朗回不回傅家,秋氏根本不关心,不过是闲话聊起来了。不过看着韩建明这神色,秋氏心头一跳:“明儿,你不会也不想回韩家吧?”

韩建明点头说道:“我准备回京以后,重建族谱。”对韩家的族人,除了少数的几个,其他韩建明是半点好感都没有。小的时候因为他爹无能,他不知道遭了族老多少次的刁难。后来他逃离京城投奔京城,出族骂他反贼也就算了,还暗中诅咒他,说他连累了整个韩家。想他自掌管韩家成为韩家族长以后,对韩氏宗族也算尽心尽力,这些人却不念他一分好。

“明儿,这样会不会不好?”连祖宗都不认,其他人会怎么看。

韩建明笑着说道:“娘,当年你要将玉熙过继到名下的时候,族里的人是怎么说的?”他们都说玉熙命中带衰,秋氏过继了玉熙定然会被牵连,然后又说秋氏若想要女儿,可以任她在族中挑选。

顿了下,韩建明说道:“很多年前,宗族就将玉熙除名了。娘,玉熙的性子你也知道,她是断不可能再入韩家的族谱。娘,若我们重回宗族,玉熙就不再是我们家的人了。”虽说姑娘出嫁那就是别人家的人,不在族谱内也无妨,可那只是相对一般女子而言。像玉熙那将会是开国皇后,这对韩家来说是天大的荣光。若玉熙不入他们家族谱,律法上就不是他们家的人。自然,韩家在名份上也沾不到这份光了。

秋氏叹了一声:“你做主就是了。”

韩建明知道秋氏耳根子软,怕到时候回京被说动。想了下,韩建明下了一剂重药:“娘,回了韩氏宗族,他们不仅帮衬不了我们,反而会成为我跟建业的累赘。”

秋氏不相信地说道:“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怎么宗族还成了累赘?”

“娘,出了五服的我就不说了。只五服内的,那也有几百户人家了。这些人以前就经常上门打秋风,以后更甚了。”除了他们这一房,韩氏家族其他房是彻底没落了。这种时候,他们家就成了一块肥肉,认人都想咬一口了。

顿了下,韩建明说道:“施舍两个银钱倒还是小事,若他们想让我给他们找门路寻差事呢?帮是不帮?不帮,肯定会说我们发达了翻脸不认人,骨肉血亲都不帮,无情无义;帮,万一以后他们做了违法乱纪的事,这笔账以后可就要算在我身上了。娘,我跟建业走到今天,有多不容易你是知道的。”

秋氏想让韩建明回韩氏宗族,是觉得兄弟两人势单力薄想有人帮衬。现在听了韩建明这话,顿时打消了这个念头:“那还是不回了。回京后,你重建族谱吧!”

不回韩氏宗族,从律法上来说他跟韩氏宗族就没有关系。这些人,就不能仗着长辈的身份来干涉或者约束他。

等韩建明走了,秋氏跟李妈妈说道:“以后,就他们兄弟两人了。兄弟两人,到底势单力薄了些。”只是韩建明将话他都说到那份上,她肯定不能给儿子拖后腿。自小到大,韩建明为振兴家族付出多少的心血,她这个母亲都看在眼里的。

李妈妈故意笑着说道:“老夫人,这话可不对了。”

秋氏有些纳闷地问道:“哪里不对了?”

“不是兄弟两人,是兄妹三人。老夫人,有王妃帮衬大老爷跟二老爷,足够了。”王妃可是跟王爷平起平坐,有这么一位妹妹哪还需要其他人帮衬。大老爷跟二老爷能得高位,那都是王妃的功劳。只是这话她不好说出来,但老夫人心里也应该有数。

秋氏心情一下好了:“三十年前,谁能想到玉熙有今天呢!”他们韩家竟然将出了一个开国皇后,这得多大的荣耀。

李妈妈也不得不感叹:“想当初了通和尚还说王妃命中带衰,可真是荒谬至极。”

听到这话,秋氏脸色顿时不好了。因为有了通和尚那一顿胡说八道,导致玉熙很厌恶佛教,都不愿意去寺庙拜菩萨。

上位者的喜好,直接影响到下面人。玉熙不喜欢佛教,更不去寺庙,所以,镐城那边佛教并不兴盛。除了两个大寺庙香火还算可以,其他寺庙都没什么人。

秋氏对很虔诚的佛教徒,自然希望佛教兴盛了。见此现象她说了玉熙好几回。而每次,玉熙都用了通和尚当初的预言来说事。这是一个难解的题,秋氏也毫无办法。

李妈妈事最懂秋氏的人,见此情况就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紧转移了话题:“老夫人,你之前不是不放心留下二奶奶。现在好了,不用担心了。”等到韩建明可以走的时候,钟敏秀已经满了三个月,可以跟他们一起走了。

秋氏的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说起来,秀儿怀这胎也艰难了些。”自上身后就一直吐,到现在都还没好。

李妈妈乐呵呵地说道:“都说小子折腾人,二奶奶这胎肯定是大胖小子。”

秋氏对男女倒没那么大的执念:“男孩女孩,我都喜欢。好好养,长大以后也一样孝顺。”像玉熙,对她也非常好。

这话,很快传到项氏跟钟敏秀耳中。当然,这是李妈妈故意说出去的。婆媳两人的反应,截然不一样。

项氏面露冷笑道:“儿子跟女儿能一样吗?”若她生的是女儿,看丈夫还会不会像现在这般看重。不过,项氏倒是很希望钟敏秀生个女儿。钟敏秀生了女儿底气不足,气焰就没有现在这般高了。

蒲团轻声说道:“夫人,二奶奶生男生女不重要,重要的是得赢得老夫人的喜爱。”秋氏对项氏的不喜都已经不掩藏了,这点不仅蒲团,就是项氏自己也知道。

项氏开始以为抱了儿子去上院就能改变这种状况。可惜,她想得太美好了。哪怕她****抱着儿子去上院,秋氏对她儿子倒是喜欢,但对她却不冷不热。

“钟氏的手段,确实高。”钟氏没进门,老夫人对她一直和颜悦色。可随着钟氏进门,老夫人对她态度越来越冷淡。除此之外,还夺了她的管家权,项氏有时候都怀疑她是不是跟钟氏犯冲。

韩建明好不容易娶了媳妇,爱屋及乌,秋氏对项氏自然好了。可钟敏秀进门,晨昏定省一日不落,还变着法地逗秋氏开心。相比之下,项氏就显得很敷衍跟怠慢了。秋氏又不是傻子,哪里能感觉不到。渐渐的,对项氏越来越冷淡了。

蒲团有些担心地说道:“夫人,还是得想办法重新赢得老夫人的欢心。”秋氏对项氏不喜,韩建明哪能察觉不到。为这事,韩建明已经点了项氏好几次了。

“别说了,我心里有数。”项氏个性很强,三翻四次碰壁让她脸面挂不住,所以她越发不喜欢去上院。

钟敏秀听到秋氏说喜欢姑娘,却是笑着摸了下肚子说道:“男孩女孩,我都喜欢。”

荷花却有些着急:“二奶奶,要生个小少爷才好。”老夫人真是的,说什么喜欢姑娘,这不是触霉头嘛!

钟敏秀抬头看了荷花一眼,说道:“你知道公爹为何对祖母那般孝顺吗?”

荷花不解道:“难道大老爷对老夫人这般好另有原因?”孝顺的儿孙她听得多了,却从没像大老爷对老夫人那般。但凡老夫人有一点不舒服,大老爷就担心得不得了,公事丢开不管专心照顾老夫人。

钟敏秀说道:“因为老夫人有王妃这个好女儿。”

荷花有些不相信地说道:“二奶奶,你的意思是因为王妃,老爷才这般孝顺的?”

钟敏秀笑着说道:“那倒不是。不过没有王妃,公爹肯定不可能对祖母这般贴心的。”这男人都比较粗心。可公爹对祖母那是样样都顾虑到了。这背后没有王妃的功劳点,她是万万不相信的。

顿了下,钟敏秀说道:“关键是要有出息,男女真不重要。”生个王妃这样的女儿,多少个儿子都换不来。

荷花听到这话,觉得很有道理。

钟敏秀面露讥笑道:“祖母不过是对她有些冷淡她就气不顺的,等到了京城她再不改有她的苦头吃。”有这么好的婆母她竟然还不知足,项氏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过,婆母好说话,不代表王妃好说话。

第1380章 柳儿生病

雨缓缓地落下,像无数的细针一样洒落在各个角落。渐渐的,雨像珠儿似的串成一个大珠帘,如烟如云地笼罩着这一切。

枣枣看着被雨雾笼罩的一切,郁闷道:“又下雨了?”从镐城出发到现在,这已经是第四场雨了。

玉熙说道:“半个月下四场雨,不算多。”除了出发的那回雨下得比较大,这几次下的都是绵绵细雨。春雨贵如油,如今庄稼正需要水,多下些才好呢!。

屋子传来一阵咳嗽声,玉熙跟枣枣听到声响进了屋。

“咳、咳…”柳儿咳得脸都通红。

玉熙走过去轻轻拍着她的背。等柳儿不咳嗽了,玉熙朝着枣枣说道:“去看看小米粥好了没?”前天晚上下雨,天比较冷。而枣枣又将两人的被子都踢到地上。枣枣身体好没受影响,可柳儿却感染了风寒。昨天起床就说头昏沉沉的。玉熙见状下令休息一天,没想到倒下午就发起了烧。

枣枣箭一般地冲了出去,很快就将小米粥端进了屋。

喝完粥,柳儿万分惭愧地说道:“娘,对不起,因为我耽搁了行程。”她没想到身体这般不中用,这么容易病倒。

枣枣听了这话,内疚得不行:“要怪就怪我,都是我将被子给踢了。”刚开始是母女三人一起睡,后来玉熙被枣枣踢了一脚,疼得她不行,再不愿意跟枣枣睡了。当时玉熙也让柳儿不要跟枣枣一起睡,是柳儿自己不答应。

“不过是感染了风寒,吃几幅药就好了。”说完,玉熙摸着柳儿的头,柔声说道:“晚个一两天,耽搁不了什么事。”

这话很明显是不等柳儿病好,玉熙就得走了。枣枣当即就急了:“娘,我们怎么能丢下柳儿一个人在这里呢!”生病的时候,最需要人陪了。这个时候,她们怎么能丢下柳儿走了呢!

柳儿拉着枣枣的手说道:“不能因为我,耽搁了正事。”柳儿虽然早产,但后来养好了。这些年,也很少生病。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次的病来得才会这般凶猛。

枣枣握着柳儿的手,朝着玉熙说道:“正事重要,可妹妹也一样重要。娘,要走你走,反正我是不走的。”

玉熙没好气地说道:“原本就没打算让你跟着一起走。”让柳儿一个人留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她哪能放心。

枣枣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下头。

玉熙瞪了枣枣一眼:“好像就你疼柳儿,我这个当娘的就不知道疼她了?”这丫头,还以为稳重了呢!碰到事,还是一样急躁。还是老话说得好,江南易改本性难移呀!

柳儿帮着枣枣说话:“娘,大姐也是因为我的病着急,你就别责怪她了。”主要是柳儿会生病,都是枣枣的原因。她心怀愧疚,所以有些急躁了。

玉熙见状,也不再责怪枣枣了:“柳儿,娘明天就走了。你哪里不舒服,就跟佟芳说。”枣枣那大咧咧的性子,玉熙哪放心得下。佟芳稳重细心且识药理,有她在玉熙才能放心。

柳儿不愿意:“娘,你身边离不得佟芳姑姑。我这不过是点风寒,很快就好了。”

“还有一段很长的路,只留你们姐妹我哪里放心得了。”见柳儿还要再说,玉熙道:“好了,这事就这么决定了。”

柳儿没吭声了。她娘决定的事,就是爹都没办法更改。

第二天柳儿醒来时,太阳都升得老高了。靠在床头,柳儿问了枣枣:“姐,娘走了吗?”

枣枣点头道:“天刚亮就走了。柳儿,娘事情太多耽搁不得,你别多想呀!”也是知道柳儿很敏感且心思细,所以枣枣才会说这话。

这口吻,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多不懂事呢!柳儿一头黑线,说道:“姐,娘是要忙正事才走的,我哪会这般不懂事。”

以前的柳儿是很娇气,只是经了这么多的事,早就成熟起来了。

佟芳端了早餐过来。因为柳儿生病,所以早餐做得比较清淡。

两刻钟过后,白大夫给柳儿把脉,然后又检查了下眼鼻:“我再换个方子,吃上两贴药就可以好了。”白大夫年岁大了,赶路赶得这般急,他有些吃不消,所以主动提出留下的。

柳儿心头一松:“那病好后,是不是就可以赶路了?”

白大夫摇头说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病好以后,还要再养几天。”也是柳儿年轻,好得快。要换成他,没半个月是别想好利索了,所以说,年轻就是好呀!

柳儿低声说了一句,旁边的人都没听到她说的什么。

晚上看到盘子里的翡翠虾仁,柳儿惊喜不已:“大姐,你从哪里弄来的虾?”这盘子里的虾,个儿还挺大的。

“让店老板去买的。”她也不是弄不到,只是要费一番功夫。店老板是本地人,让他去弄要方便得多。

吃了一个,柳儿非常惊喜:“这手艺,不亚于白妈妈了。”白妈妈随着玉熙走了。

枣枣笑着说道:“这是芳姑姑做的。不过姑姑说了,你不能吃太多。”佟芳自己对厨艺有兴趣,所以跟着白妈妈学了几手。

柳儿非常意外,说道:“倒是不知道芳姑姑厨艺竟然这般好。”

“那是因为在家都有白妈妈做,没她的用武之地。”其实刚开始,枣枣也很意外。

八天以后,柳儿问道:“我都好了,还不能上路?”她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再清楚不过了,三天前就好得差不多了。两天前,就可以启程去京城了。可白大夫愣是要她再养两天,而枣枣则完全站在白大夫那边。

白大夫看着柳儿急切的神情,摸着胡须笑着说道:“再休息一天,后日可上路。”

柳儿看着枣枣。

枣枣终于了松口:“那我明日就去安排,后日一大早咱们就走。”白大夫没说可以走,枣枣是决计不同意离开的。她可不敢拿柳儿的身体开玩笑。

姐妹两人走到外面,看着柳枝在微风的吹佛下,轻轻地摇摆。

枣枣见柳儿半天没说话,问道:“怎么了?还不高兴呢?柳儿,晚几天到京又不耽搁什么,可若身体没养好,那后患可大了。”她落到悬崖下去为什么能活下来。还不是因为她身体底子打得好。换其他人,别说一个月,怕是一天都挨不住。

柳儿笑着解释道:“大姐,娘应该快到京城了吧?”

“没那么快,就算路上没耽搁,也得再要几天才能到。”这条路线枣枣走了好几回,路程多少她心里有数。

柳儿侧过头,朝着枣枣说道:“大姐,为什么我有一种感觉,好像娘以前受过很多苦似的。”

枣枣不解地看着柳儿,说道:“娘本来就吃了很多苦,这你都知道呀!”

柳儿摇头说道:“大姐,你没明白我的意思。虽然曾外祖母跟那个人不喜欢娘,但娘也是锦衣玉食地长大。可你看,娘啃那么难吃的大饼不仅眉头都没皱下,还吃的津津有味。”怎么看,怎么反常。

虽然柳儿说得是很有道理,但枣枣想法迥异于人:“你想那么多做干什么?娘就算吃过苦,那也是以前的事。总纠结以前的事,多累人呀!”不好的事就该忘记,要多想想让人高兴愉悦的事,这样才能活得开心。

柳儿想了想,点头说道:“嗯,大姐你说得也对。”之后,再不提这事了。

第二天下午,柳儿未来的婆婆,封夫人常氏到了。

柳儿有些惊讶,封夫人会去京城是一定的,但没想到速度竟然这般快。

常氏刚听到下人说柳儿住在客栈里,还以为弄错了。这会见到柳儿,常氏忙问道:“二郡主,你怎么还在这里?”

柳儿笑着道:“前些日子受了凉发起了高烧,就留在客栈养病。”

“那王妃呢?”听到玉熙说走了,常氏都不知道自己什么心情。女儿病了竟然能丢下自己先走,王妃这心可真够大的。不过这话,可不好在柳儿面前说。

柳儿笑着说道:“我娘让大姐留下陪我。伯母,你怎么一个人?没让姐夫送你?”现在还没嫁过去,自然称呼封志敖为姐夫了,等嫁去封家,那就得称呼大哥了。

常氏笑着说道:“让她留下陪你表姐。对了,你表姐准备等到孩子出生后,到时跟崔家一起上京。”

“这路,太难走了。留在镐城养胎,最好不过了。”这路颠簸得,她都受不住,更不要说表姐一个孕妇。再者,万一也病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家千般好,出门万般难,柳儿现在算是体会到了。想以前生病了,想吃什么都有,现在想吃个鱼丸子、羊肉汤都吃不上。

柳儿还没真正体会到路途的艰难。她跟着玉熙的时候,大夫跟厨娘都带着,早晚都有热饭热菜吃。像云擎跟枣枣他们急于赶路,那都是连着几天都吃干粮。

常氏也没多问柳儿的病,看柳儿的气色就知道已经大好了。

枣枣从外面回来,看到常氏笑着道:“伯母,你竟然这么快就赶上我们了!”

“我就带了几身换洗衣裳,其他东西都没带。”还是不带东西的好。想当初从榆城到镐城,大箱子小箱子大包小包的,累的个半死,像现在就带点吃的跟衣裳,舒服得很。

枣枣笑着说道:“我们明早就上路。你是跟我们一起走,还是留下歇两天?”

常氏身体硬朗得很:“跟你们走,路上也有个说话的人。”主要是枣枣跟柳儿她们跟着大夫与厨娘,她也正好沾沾光。

枣枣爽快地答应了:“伯母,怎么没将果果带来呢?”

常氏乐呵呵地说道:“这孩子,舍不得她娘呢!一会没见到她娘就哇哇的哭。”

跟着常氏同路,刚开始柳儿有些约束。不过常氏性子随和,不会摆长辈的架子,还主动跟柳儿讲了不少她以前在榆城的事。等柳儿放开了,她还特意说了不少封志希小时候的糗事。

柳儿听得笑个不停。

过了石家庄,玉熙问道:“徐臻,还有多少天能到京城?”到底年岁大了,身体不如以前了。接连赶了十多天的路,玉熙感觉骨头都散架了

徐臻说道:“按照我们的速度,七八天应该能到。”若是骑马,最多五天就能到。

玉熙说道:“到保定我们歇一天吧!”得好好歇息下,要不然她怕身体受不住了。

徐臻点头说道:“好的。”他得提前安排好。

这段时间,徐臻算好距离,然后派人快马加鞭在准备落脚的地方安排好。玉熙一到,就能吃上热饭热菜,然后能早点休息了。整天累得要死,不用到亥时末,躺床上玉熙就睡着了。

玉熙有些感叹地说道:“还是待家里好。”以后能不出门,她还是不出门了。出趟远门,命都要去掉一半。

这日晚上,玉熙收到了云擎的信。看了前半段心情还不错,到了后半段玉熙的脸就沉下来了。

美兰问道:“王妃,怎么了?”

玉熙说道:“前方打了个败仗,伤亡一万多人,舅舅也受了伤。”打仗难免有伤亡,将领被暗杀也不稀奇。让玉熙心惊的是辽东军的战斗力,竟然丝毫不逊于西北军。当然,之前听云擎提起过,只是玉熙一直没见识到辽东军的真正实力。

“铁将军受伤了?严不严重?”美兰可是知道玉熙很看重铁奎的。

玉熙摇头说道:“只是外伤,算比较幸运了。辽东军,实在不容小觑。”要不是燕无双没钱,辽东军人数不多,怕她们没那么容易拿下京城了。

美兰迟疑了下,说道:“王妃,有件事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说吧!”想来也知道,美兰说的定不会是什么好事了。不过,玉熙也不是听不得忠言的人。

美兰说道:“王妃,我不明白为何一定要迁都京城?京城离辽东太近了,留在镐城不是更安全吗?”

玉熙笑了下说道:“头上悬着一把刀,才能不断鞭笞自己,不能有一刻放松。”一旦放松,就会没命。这种情况定然会想方设法打下辽东,将燕无双除掉了。

定都京城,也是表明玉熙跟云擎定要除掉燕无双的决心。不过这事要自己去领会,玉熙不会直接说出来的。

第1381章 玉辰毁容(1)

风呼呼地刮着,窗户被吹得哐哐的响,玉辰被吵醒后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侍香见玉辰起床,忙起身道:“娘娘,怎么了?”

“睡不着,起来走走。”要走也只敢在屋子里走动下,可不敢到外面去。盛京这个时节,白天跟晚上的温度悬殊比较大。白天穿两件衣裳就成,到了晚上却得穿棉袄。

侍香见玉辰没有出去,也没多说什么。

走到窗前,玉辰朝着京城的方向看去。久久,都没有转身。

侍香走上前轻声道:“娘娘,都大半夜了,还是睡吧!”从到盛京后娘娘的情绪就不大对,晚上总睡不好。

玉辰轻轻地摇头说道:“睡不着!”

侍香没办法,只得退出去找桂嬷嬷了。桂嬷嬷年岁大了,适应不了盛京这边的天气。刚到盛京没多久就病倒了,前不久才好。怕她身体受不住,玉辰不让她守夜。

桂嬷嬷走进屋,就看见站在窗前的玉辰。柔和的月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挥手让侍香下去,桂嬷嬷走上前小声说道:“娘娘,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

“刚刚不知道怎么的就想起玉熙跟老师学习被拒,转而求到我头上的事。”最近一段时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脑海总浮现出小时候的事。玉辰并不愿意去回忆这些,可总控制不住。

对于玉辰跟玉熙两人小时候的事,再没人比桂嬷嬷更清楚的了:“娘娘,都过去的事,想它何用。”

玉辰苦笑一声说道:“我在想,当初若我没有求老师让玉熙跟着我一起学习,是不是一切就不一样了。”

桂嬷嬷不赞同这话,说道:“娘娘,韩玉熙是个不达打目的不罢休的人。就算你没帮着求情宋先生不愿教她,她也会让大夫人给她另寻先生的。”

玉辰很清楚,宋先生教给玉熙的东西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东西。只是,心里到底是存了这个想法。

为了不让玉辰钻牛角尖,桂嬷嬷说道:“娘娘,韩玉熙后来经常去前院寻大爷,且在大爷屋内一呆就是大半天。”顿了下,桂嬷嬷直白道:“韩玉熙擅权谋与宋先生无关,这些都是韩建明教导的。

玉辰没有说话了。

桂嬷嬷说道:“娘娘,你别再胡思乱想了,这样对身体不好。”

“嬷嬷,还记得和寿县主吗?你说玉熙会不会真是多活一世的人?正因为她预知未来,所以能站在高处。”玉辰以前不相信,可现在却有些信了。

桂嬷嬷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就算和寿的话是真的又如何?又能改变什么?娘娘,现在我们宣告天下说韩玉熙是妖孽,也不会有人相信。”不仅没用,反而会认为她们是在污蔑韩玉熙。

见玉辰蹙着眉头,桂嬷嬷说道:“娘娘,别胡思乱想了。你身体原本就没痊愈,再这样下去身体受不住的。”

劝了小半天,终于将玉辰劝上了床。怕玉辰再胡思乱想,桂嬷嬷干脆守在床边。

等玉辰睡着了,桂嬷嬷这才起身。因为起得太快,桂嬷嬷感觉到一阵头晕目眩。

侍香在旁觉得不妙,忙扶住了她。正想开口,全嬷嬷朝她摇摇头。

出了屋,侍香以蚊子似的声音问道:“嬷嬷,你还好吧?”

“年岁大了,毛病也就多了。”说完,桂嬷嬷说道:“刚才的事不要告诉娘娘,省得她担心。”娘娘若是知道她身体不好,会更担心的。

说起玉辰,侍香忧心忡忡地说道:“嬷嬷,娘娘这样下去可不行呀!嬷嬷,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娘娘放宽心。”以前玉辰身边有八个贴身宫女,不过现在身边只剩下侍香跟乐儿两个人了。其他的,死的死,失踪的失踪。

桂嬷嬷摇头说道:“忧思于心,我们再劝也无用,得她自己想通。”她劝说了很多次,可惜没什么效果。

侍香犹豫了下问道:“让大公主劝说也没有用吗?”阿赤服用了血灵芝制的药丸,身体早就大好了。去年年底带着阿宝回到盛京跟玉辰团聚,过完年又回了桐城。倒是阿宝,一直留在盛京。

桂嬷嬷摇头说道:“没用的。不说这个了,你回去守着娘娘吧!”不是桂嬷嬷不愿意守着玉辰,而是她熬不了夜。要不然,就算玉辰不允她都不会走开。

第二天太阳升起,玉辰都没醒。

外面一个小太监进来回禀道:“嬷嬷,韩太太递了帖子想求见娘娘。”说完,就将帖子双手呈给桂嬷嬷。

听到卢瑶求见,桂嬷嬷皱了下眉头。她是很不待见卢瑶的,这女人总来打秋风。京城是这样,到了盛京还是没半点改变。

接了帖子,桂嬷嬷说道:“请她下午入宫吧!”燕无双将以前盛京一位藩王的王府,改为皇宫。好在燕无双加上妻妾以及子女也就二十多人,这地方还住得下。

乐儿也不大高兴。卢瑶每次过来看玉辰都会带点不值钱的小玩意,可带走的却是绸缎首饰或者药材等值钱的玩意。次数多了,玉辰身边的宫女太监都不待见卢瑶了。

“嬷嬷,你干嘛还接了她的帖子呢?”让乐儿说,就该将卢瑶的帖子狠狠地扔出去,不给她脸面,省得总想占主子的便宜。

桂嬷嬷说道:“她能陪娘娘说说话,让娘娘开心,舍点东西也算值得了。”

太阳挂半空,玉辰才醒来。一睁开眼睛,就看见正坐在椅子上看书的阿宝。

“宝儿,你什么时候过来的?”说完看着外面阳光明媚,玉辰说道:“怎么这么晚了都不叫醒我?”

阿宝笑着走过来拉着玉辰的手说道:“难得母妃你睡了个好觉,怎么能吵醒你呢?”

等玉辰用过早膳,阿宝又陪她说了会话,之后就去练功了。以前阿宝习武只是兴趣,总三天晒网两天打渔的。可在桐城呆了那么长时间,知道若是没有武功自保都会成问题。而靠别人,不是长久之计。所以现在,阿宝练功非常刻苦。

桂嬷嬷等阿宝走后,就卢瑶要进宫的事说了:“我让她下午进宫,娘娘你看可行?”宫务现在是香淑妃在管,玉辰也不忙,所以平时没事也就弹弹琴作作画,闲得很。要不然,桂嬷嬷不会自作主张昂卢瑶进宫。

玉辰蹙了眉头,转头看向桂嬷嬷问道:“建诚还没有消息吗?”这都四月份了,建诚竟然还没到盛京。

桂嬷嬷摇头说道:“没有。娘娘,你说会不会是消息有误,韩建诚根本没离京?”

“不可能。老婆孩子都在盛京,建诚不会丢下不管的。”若韩建诚这般薄情寡义,她当日也不会给他谋官职。

“若已经离京,现在都还没到怕凶多吉少了。”从京城到盛京这路上还是有很多劫匪,打劫了很多人。这些人抢了东西就跑,流动性很强,官兵想抓也抓捕着。好在大部分的劫匪只图财,你只要乖乖将钱财都交出去,基本上不会有性命危险。

到了下午,卢瑶过来看望玉辰。话没说两句,卢瑶就问道:“娘娘,有我当家的消息没有?”

玉辰摇摇头说道:“我派人去打听了,暂时还没有建诚的消息。”

卢瑶整个人都慌了,哭着说道:“娘娘,求你派人去找一找阿诚吧!若是他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孤儿寡母的可怎么活呀?”

桂嬷嬷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让侍香将卢瑶扶起来,然后将手里的帕子递给她,玉辰柔声说道:“我已经派人去找了。你不用担心,建诚不会有事的。”

玉辰这段时间也过得不好,看着卢瑶一直哭,她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安慰她:“你先回去。一有消息,我立即派人告诉你。”

卢瑶出了皇宫,上了马车眼泪如断了线的珍珠,一直往下掉。

元妈妈问道:“太太,你别担心,老爷吉人天相一定会没事的。”

这一路上,死了很多人。卢瑶能跟孩子们安然抵达盛京,一来是她走的时候路上比较太平,二来她只带了点盘缠跟随身换洗的衣物,没有大包小包地带。他们家值钱的东西,都先一步运抵盛京了。

卢瑶一边哭一边哽咽道:“都是我的错,若我听了老爷的话不来盛京的,一家人也不用分开了。”在京城,好歹一家人在一块。要死,也都死一块。不像现在,都大半年了,丈夫一点音讯都没有。

元妈妈宽慰道:“这事谁有能预料得到呢?太太,你别多想了,老爷一定会平安无事的。”其实她也不习惯这边的天气,太冷了。这都四月了还要穿棉袄,要在京城早换上春衫了。

都已经到这一步,后悔也无用了。哭了一通,卢瑶就振作起来了:“你说得对,当家的一定会没事的。”她若是倒下了,几个孩子就再没人护着了。路是自己选的,跪着也要走完。

此时,玉辰心情也跌落谷底:“现在看来,玉容的选择是对的。”她之前想让玉容跟着来盛京,可是玉容却拒绝了。她当时觉得玉容不识她一片好心,孤儿寡母的,手里又有那么多钱财,等叛军来了别说钱财,命能不能保得住都难说。

桂嬷嬷挥退了宫女小太监,朝着玉辰说道:“娘娘,你怎么知道四姑奶奶在京城就一定好呢?也许她跟表少爷已经死在叛军的刀下呢!”

“不会的。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玉容是不会那么坚定地留在京城的。”玉容,不仅识时务,还怕死。

桂嬷嬷叹了一口气说道:“娘娘,你知不知道你钻了死胡同了。皇上退往辽东,不仅是实力不够,最重要的是他得这个皇位名不正言不顺。娘娘,这些并不是你造成的。你为什么要将所有的一切揽在身上?”

玉辰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没有将这一切揽在身上。嬷嬷,我是担心,担心云擎带兵打到辽东。到那时,阿宝跟阿赤怎么办?”她不怕死,可她怕阿宝跟阿赤遭受意外。

绕老绕去,又绕了回来。桂嬷嬷觉得很无力,说道:“娘娘,有句话老话说得很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担心也无用。”

玉辰知道这个道理,可她就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忍不住去想。

桂嬷嬷无法,只得说道:“娘娘,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去御花园走一下吧!”

若是桂嬷嬷能未卜先知,她一定不会建议玉辰去花园里走这一遭了。

这里的花园,别说跟皇宫的御花园相比,就是跟宣王府都不能比。

玉辰站在一颗刚发出新芽的树下,轻声说道:“若是在京城,御花园里此时已经是百花争放了。”

桂嬷嬷此时说话都不拐弯了,轻声说道:“娘娘,这里不是京城。哪怕你不习惯,也必须适应。”她都已经在渐渐适应。

见玉辰仍然恹恹的,桂嬷嬷忍不住说道:“娘娘,这里再不好,也比当年宫变我们无处藏身的强。”桂嬷嬷知道不下重药,是无法将玉辰掰过来的。

想着当年藏在地窖心惊胆颤的日子,玉辰沉默了。

一行人在园子里走了小半刻钟,侍香见玉辰仍然沉着脸,提议道:“娘娘,我们去前面的亭子里坐坐吧!”

玉辰点头道:“好。”

一行人刚进亭子没多久,李修媛就带着贴身丫鬟走了进来。

看着一脸病容的李秀媛,玉辰皱着眉头说道:“你身体不好,怎么还出来呢!”

“天天呆在屋子里闷得慌,所以就想出来走一走。”说完,她就朝着玉辰走去。

桂嬷嬷怕李修媛过了病气给玉辰,拦在玉辰前面说道:“修媛娘娘,走了这么远的路,赶紧坐下吧!”

玉辰刚想开口,就见李修媛用力将桂嬷嬷推倒在地,然后一脸恨意地拔下头上的赤金风簪朝着她刺来。

虽然事出突然,可出于本能玉还是避了下,可惜没避开。很快,脸上传来一片疼痛。

李修媛刺了一下还想继续刺,却被侍香撞开压倒在地上。

看着手上的鲜血,玉辰白眼一翻,晕了过去。

第1382章 玉辰毁容(2)

阿宝听到玉辰被李修媛袭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如意院。

走进院子,并没有听到预期之中的哭声,阿宝的心顿时沉到谷底。

怀着忐忑的心情进了屋,见到仍昏迷的玉辰,她才明白过来为何屋内这般安静。

阿宝扫了一眼屋内,问道:“太医呢?太医怎么还没来?”

桂嬷嬷一边给玉辰清洗伤口,一边说道:“已经让人去请张太医,想来很快就到了。”阿宝习武之人,又是跑过来的,自然快了。而张太医上了年纪,走快点都气喘吁吁,哪里还能跑。

看着铜盆里血红一片,阿宝恨声说道:“嬷嬷,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女人为什么袭击母妃?”

桂嬷嬷也不知道李修媛好端端的发什么疯。在京城李修媛跟玉辰关系挺好的,偶尔还会在一块聊天。若不然,她也不会让李修媛靠近玉辰了。

阿宝没说话,走上前接过桂嬷嬷手里的毛巾给玉辰清洗伤口。

看着玉辰脸上半根手指头长的伤口,阿宝跟桂嬷嬷的心直往下沉。

张太医很快就过来了,诊完脉又检查了伤口,然后跟阿宝说道:“大公主,王妃没有性命危险。”

只伤了脸,不用张太医说阿宝也知道她娘没性命危险了:“我母妃脸上的伤,不会留疤吧?”阿宝是知道玉辰有多爱惜自己的容貌的,若是醒来看到自己被毁容,怕是她受不住的。

张太医沉默了下,低声说道:“不敢瞒大公主,这伤口肯定会留疤的。”

阿宝觉得不大对,问道:“为何这般肯定?”她在辽东呆过,知道只要伤口不深,再在伤口处涂上好药,基本上不会留疤的。可是张太医的口吻,却是不对。

当听到刺人的簪子上带了不干净的东西,阿宝脸色大变:“那个贱人在哪里?”

李修媛被关在拆房内。为防备她自尽被五花大绑,就连嘴巴也塞了布。

阿宝走进柴房,站在李修媛面前居高临下地问道:“说,谁指使你的?”李修媛的举动并不是想要她娘的命,而是单纯地想毁她娘的容貌。

李修媛冷笑道:“五年前我就想刮花她的脸,没了那张脸我看她拿什么魅惑皇上。”只可惜在京城一直没有机会,好不容易到了盛京她又病倒了。直到前段她身体才好。

在京城李修媛靠近不了玉辰,桂嬷嬷对这些嫔妃有着本能地防范。而在盛京她生病的这段时间,玉辰怕过了病气离她比较远。

阿宝冷着脸问道:“你是因为嫉恨我母妃,所以才想要毁了她的容貌。”

李修媛笑了,不过那笑容很渗人:“我倒是想要让你与燕恒礼去给我的平儿作伴,可惜我没那个能耐啊!”她儿子死了,燕无双一句宽慰的话没有。而韩玉辰跟他的儿女,有个头疼脑热燕无双就心疼得不行。她真的好恨,恨得不行。

阿宝听到这话,面无表情地说道:“我想你儿子最想要你陪。”

李修媛笑道:“我早就想去陪我的平儿了。”只是心中有怨,所以她不愿死。如今心愿已了,她死而无憾了。

紫衣在旁见状忙说道:“公主,还是由皇上发落吧!”紫衣跟紫雪,是燕无双给阿宝的两个女护卫。

紫衣觉得李修媛毕竟是阿宝的庶母,要被她杀了,会有损阿宝的名声。

阿宝决定的事别人是改变不了的。盯着李修媛,阿宝说道:“死?那太便宜她了,我要让她生不如死。”

在决定让韩玉辰毁容,她就知道自己活不了。可现在听了阿宝的话,李修媛却打了一个冷颤。当年阿宝将深得皇上宠爱的香淑妃抽了一顿,皇上连责罚都没有。现在阿宝想要折腾她,皇帝肯定也不会阻拦的。

李修媛警惕地看着阿宝,问道:“你想做什么?”

“桐城那边缺女人,尤其是军中更缺女人。”说完,阿宝扫了一眼李修媛说道:“虽然年岁大了点,但细皮嫩肉的,军中的那些老爷们肯定也会喜欢的。”

这是要让她去当军妓了。李修媛吓得浑身都在打颤:“我是皇上的妃子,皇上不会任由你胡乱来的。”

阿宝抖动了下眉头,嗤笑道:“送往军中的不过是个犯了大罪的宫婢。至于李修媛,长年病怏怏的,受不了盛京的天气病逝也是很正常的事?”

此时的阿宝,在李修媛眼中那就是恶魔:“不会的,皇上不会准许你这么做的。皇上,皇上救我。”她不死,可却不想被送到军中让人糟践。

“紫衣,将她的嘴堵上,然后送去军营。”说这话的时候,阿宝连头都没抬一下。

李修媛使劲挣扎,可惜挣脱不开身上的绳索:“你会遭报…”应字还没说出口,嘴巴就给塞住了。

走出柴房,阿宝被阳光刺得迷上了眼睛。她娘竟然被一个神经病毁容,想想就冤。

紫雪跟着阿宝走了出来,轻声问道:“大公主,你不会真要送她去当军妓吧?”紫衣跟紫雪两人,总有一人贴身跟在阿宝身边。

“你觉得我在吓唬她?”阿宝并不是吓唬李修媛,而是真想这么做。

紫雪皱着眉头说道:“皇上不会答应的。”再怎么样李修媛也是皇上的女人,而且李修媛还为皇上生了一个儿子。

“那就看她在父皇心中的份量了。”若是父皇也厌恶李修媛,那肯定不反对她的做法了。

就在这个时候,侍香从未屋子里走出来,一脸急色地朝着阿宝说道:“大公主,不好了,娘娘醒过来后就叫桂嬷嬷给她拿镜子。”

阿宝脸色顿时变了,说道:“父皇呢?你们有没有告诉父皇说母妃受伤了?”

“出事以后我们就派人告诉了皇上。”顿了下,侍香小心翼翼地索道:“怕是皇上正在处理紧急军务,所以还没得到消息。”

阿宝跺跺脚说道:“你亲自让请父皇过来。”如今,也只有父皇能宽慰母妃了。

说完这话,阿宝就进了屋。

第1383章 玉辰毁容(3)

玉辰要镜子,桂嬷嬷不敢给她镜子,怕她知道自己毁容受不住。

越是不给,玉辰越是害怕,见到阿宝走进屋忙说道:“阿宝,阿宝你快拿镜子给娘。”她要看看自己的脸现在什么情况。

阿宝嗯了一声,就叫了紫雪:“你去梳妆台上拿一面镜子过来。”不让她娘照镜子,她娘是不会罢休的。而且,阿宝认为一味的逃避也解决不了问题,还不如让她娘早早做好心理准备。

玉辰脸上的伤口已经涂了药,伤口也被纱布蒙着,啥都看不着。

阿宝从玉辰手里接过镜子,说道:“娘,伤口只半根手指甲那么长。不过张太医说,金簪上涂了脏东西,以后会…”

桂嬷嬷慌乱打断了阿宝的话:“大公主,娘娘这会需要好好休息。”不安抚也就罢了,竟然还说这样的话,娘娘怎么受得住。

玉辰抓着阿宝的手,急切地问道:“会怎么样?是不是会留疤?”

阿宝点头说道:“是,会留疤。不过娘,留疤总比丢了命强。”在桐城呆了那么长时间,看到那么多人努力地活下去,阿宝深受震撼。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她觉得玉辰这点伤不算什么。

听到这话,玉辰全身的力气仿若被人抽走了,一下瘫软在床上。

桂嬷嬷瞪了一眼阿宝,然后朝着玉辰说道:“娘娘,张太医只说可能会留疤,没说一定会留疤的。”

玉辰没再说话,只是眼泪落个不停。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响起了一阵有力的脚步声。阿宝转头看着掀开帘子的燕无双,顿时松了一口气。

见到燕无双来了,玉辰背对着他,凄凉地说道:“皇上,臣妾无事,你回去吧!”

阿宝走到桂嬷嬷身边说道:“嬷嬷,我们出去吧!这里,有父皇就够了。”

屋子里其他人很快都出去,只剩下燕无双跟玉辰了。

屋内没有其他人,玉辰说话也很直接了:“皇上,臣妾容貌有损,无颜见你。皇上,你出去吧!”她是真不愿意让燕无双看到她现在这个鬼样子。

燕无双强行将玉辰掰过来,然后看着她的眼睛问道:“你是不是认为你毁容了,我就会厌弃你?”刚才他一直在跟几位大臣商谈前方的战事,所以闵公公得了玉辰受伤的消息也不敢立即回禀。侍香到的时候,正好议完了事。

“皇上,臣妾没有这般想。只是臣妾这个样子,怕吓着皇上。”容貌有损,是不能面君的。燕无双看到她没露出嫌弃的神色,玉辰已经很满足了。

“曾经为了逃命,我藏身在死人的尸体下面。你这点伤,算得了什么。”为了逃命,他什么没经历过。别说玉辰只是受了点小伤,哪怕刮花了脸他都不怕。

玉辰打了个冷颤,话都说不利索了:“藏、藏身在尸体下面?”若换成是她,非得做噩梦不可了。

燕无双嗯了一声说道:“为了活命,我还生吃过蝎子、老鼠…”

“呕…”玉辰不等燕无双说完,就开始吐了起来。

燕无双轻轻地拍了下玉辰的背,等她平静下来以后说道:“别瞎想了,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不会嫌弃的。”

玉辰摸着自己的脸,想也不想就问道:“皇上你真不嫌弃我这丑陋的样子?”

燕无双缓和了神色说道:“你见过我什么时候说过假话?”

见玉辰还想再说,燕无双握着玉辰的手说道:“是真是假,就让时间去验证吧!”说太多也无用,得看实际行动。

玉辰一怔。

就在这个时候,闵公公疾步走进来说道:“皇上,前方送来八百里急件。”

燕无双站起来说道:“别胡思乱想了,好好养伤。”其实就这点伤若换成是他,上点药就成了。不过玉辰娇弱,再者又特别爱惜容貌,估计要躺个三五天了。

玉辰擦了眼泪道:“皇上,你快去吧!不能因为我耽搁了正事。”

燕无双也没多耽搁,转身就走了。

阿宝走进屋见着玉辰还在哭,忙上前抱着她说道:“母妃,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在阿宝心中你永远是最美的。”这是心里话,在她心中这世上再没比玉辰更好看的人。

桂嬷嬷见状也赶紧说道:“娘娘,你别难过。我刚才问了张太医,他说只要好好养,也许不会留疤。”

玉辰此时心情也平复下来了,说道:“张太医呢?让他进来。”虽然燕无双说不在意她是否毁容,但她自己却不能不在意。

张太医怕刺激玉辰,也不敢将话说得太死:“娘娘,伤口没有耽搁及时清洗干净。若是再用好药,这疤应该不会太深。”

因为张太医说的话比较中肯,玉辰神色比较平静:“这么说,一定会留疤了?”

张太医犹豫了下,还是点头:“是。不过伤疤会比较浅,到时再化妆,不仔细看也看不出来。”

玉辰垂下头说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事已至此,再伤心难过也无用了。

看着玉辰神色太过平静,阿宝心里很害怕,哭着说道:“娘,你可不能有事。你要有个什么,让我跟哥哥怎么办?”

玉辰摸着阿宝的额头说道:“你放心,母妃不会想不开的。”

阿宝半信半疑地说道:“真的?”

“娘什么时候骗过你?”说完,玉辰柔声说道:“你去练功吧!这里有桂嬷嬷跟侍香呢!”

阿宝不愿意去,想要留下来陪玉辰。

玉辰却摇头说道:“阿宝,你不用担心,为了你跟阿赤,娘也会好好地活着。”没娘的孩子过得有多难,她见得太多了。为了两个孩子,她也要坚强。

在玉辰的坚持下,阿宝最终还是出了如意院,回去练功了。

等阿宝出去,桂嬷嬷朝着玉辰说道:“娘娘,老奴一定会将幕后主使者给寻找出来?”她此时还不知道李修媛被阿宝送走了。

玉辰沉默了半响后才开口道:“嬷嬷,你说幕后主使会不会是韩玉熙?毁了我的容貌,让我痛不欲生。”

桂嬷嬷一顿,然后开口说道:“娘娘,也许是香淑妃呢!”她是非常不希望幕后主使是玉熙。因为若是玉熙,表明她还在为当年的事怀恨在心。那样,大公主跟三皇子仍处于危险之中。

桂嬷嬷知道玉辰又多在乎自己的容貌,现在没倒下是因为大公主跟三皇子。若是大公主跟三皇子出了意外,玉辰定然会崩溃的。

玉辰摇头说道:“香淑妃恨不能我死。我死了,才不会碍她的眼。”最重要的是李修媛很厌恶香淑妃,不会为她卖命的。

“这事我会好好查的。”只希望幕后主使跟韩玉熙无关。要不然,她真要担心了。

此时,乐儿端了药进来。药里放了安神的药材,玉辰喝完就睡过去了。

桂嬷嬷这才有时间过问李修媛的事:“什么?人被大公主带走了?带到哪里去了?”

侍香在桂嬷嬷耳边嘀咕了两句,然后说道:“嬷嬷,这事还是不要告诉娘娘吧!”这么恶毒的女人,送去当军妓都便宜了她。要侍香说,千刀万剐了才解恨。

桂嬷嬷说道:“幕后主使都没查出来,怎么能将人送走。你现在就去跟大公主说,请她将李修媛带回来。”倒是不担心这事燕无双知道后会龙颜大怒。阿宝虽然有些跋扈,但很了解燕无双的性情。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她很有分寸。

人还没派人出去,阿宝就得了消息说李修媛死了。

听到李修媛是从马车上摔出去给摔死的,阿宝脸色很不好看。

紫衣很快就回来了,将详细情况告诉了阿宝:“两辆马车相撞后,李修媛从后车厢摔出去的。”紫衣自顾不暇,哪里顾得上李修媛呢!

阿宝觉得这事太凑巧了,再联想桂嬷嬷说的话。阿宝冷着脸说道:“给我彻查,竟然敢杀人灭口。”

紫衣听到这话忙说道:“大公主,跟我们相撞的是符家大夫人。她当时是要进宫看望娘娘的,谁知道她家的马突然发狂。”蒋家可是贵妃娘娘的外家,这些年也给予娘娘诸多的帮助。

阿宝没话说了。总不能说蒋家想要算计她母妃娘了,不说其他人,就是她自己都不相信了。阿宝自言自语道:“莫非真是巧合?”可这太巧了。

李修媛已经死了,死无对证。幕后主使,自然也就无从查起了。

玉辰说道:“一定是韩玉熙,一定是她。”没有破绽,反而让她坚信是玉熙所为。

桂嬷嬷也知道劝不通,干脆说道:“娘娘,就算真是韩玉熙所为,我们也奈何不了她呀?”连皇上都败在韩玉熙手里,她们更不是韩玉熙的对手了。当初能得手,也是靠了一部分的运气。

玉辰握紧了手说道:“事情是我做的,要杀要剐我无话可说。但是,我只希望她不要再动阿赤跟阿宝了。”

桂嬷嬷觉得这话不大对:“娘娘,你想要做什么?”韩玉熙跟云擎已经今非昔比了,若玉辰还想再做什么,到时候倒霉的只会是她们。

玉辰苦笑道:“嬷嬷不用担心,我只是想求玉熙,让她放过阿宝跟阿赤。”不想因为她的罪孽而牵扯了阿宝跟阿赤,她们是无辜的。

“娘娘,求也无用。韩玉熙,是个利益至上的人。”她为什么以前那么讨厌韩玉熙。就是因为她觉得那么小的孩子就会钻营,实在是太可怕了。

玉辰眯上了眼睛,说道:“不试又怎么会知道呢?”其实她也知道希望很小,可她还是存了一份奢望。

正在保定的玉熙,这日打了好几个喷嚏。玉熙纳闷道:“谁在念叨我?”

美兰笑着说道:“这还用说,肯定是王爷跟世子他们在念叨您了。”

景柏笑眯眯地说道:“也可能是大郡主跟二郡主呢!”段晓寒也是跟着玉熙一起来京城的。两人有了婚书,已经算夫妻了。所以两人经常见面,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接触得多了,景柏对段晓寒那是越来越满意了。人踏实稳重,武功也好。只要给他机会,前程肯定很好的。

玉熙笑着说道:“我也很想他们!”丈夫跟孩子都不在身边,她都有些不习惯。

美兰忍不住说道:“有人惦念,也是一种幸福。”像她,家人都没有了,再没有谁惦念她了。

“你若是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军中还有很多没成亲的大龄青年。只要美兰愿意,她就帮着挑选。

美兰忙摆手说道:“王妃还是饶了我,我可不要嫁人。”不嫁人,这个信念她从没动摇过。

怕玉熙继续说这个话题,美兰忙转移了话题:“景柏,马上就到京城了,你跟段晓寒什么时候办酒?”

景柏也想过这个问题,她是想等玉熙抵达京城将手头的事情料理完后,再办喜事。

玉熙知道她王所想,笑着说拒绝了:“我的事是处理不完的。等到了京城,就挑个黄道吉日将喜事给办了。”

景柏有些犹豫。

玉熙见状忙说道:“还是早些成亲的好,年岁越大身孩子也越危险。”景柏今年也二十有六了,最快也得明年生孩子了。所以,真不能再耽搁了。

景柏点头说道:“那等我娘到京后,我跟她商量。”曾妈妈在后面,到时候随同王府的东西一起来京。

说完,景柏望着玉熙说道:“王妃,我成亲后还能回来伺候你吗?”

玉熙摇头,说道:“等王爷登基后,规矩就跟在王府不一样了。”没有成了亲还在皇宫当差的人。到那时,别说景柏,就是曾妈妈都不能在皇宫当差了。

景柏知道玉熙最重规矩,也没有求情,只是红着眼圈说道:“王妃,我舍不得您。”离开以后,以后再想见玉熙就难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过以后你想我了,可以进宫来见我。”身边的丫鬟来了一拨又去了一拨,玉熙都已经习惯了。

美兰觉得气氛不大好,捅了捅景柏,然后笑着说道:“说好了,我要做你孩子的干娘。有王妃作证,可不能反悔。”

“放心,肯定不会反悔的。”儿子多一个人疼她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还会反悔。

第1384章 抵达京城

高大巍峨的城墙,好似巨人似的屹立在那里。城墙的大门的牌匾上的‘京城’两个大字,在太阳的照耀之下仿若披上了一层金光。

玉熙站在大门口抬头看着牌匾,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上辈子的事了。那时候的她也是站在这里,想进去,可大门紧闭不准她进去。而她,最终死在外面,尸骨无存。

美兰瞧着玉熙的状态不对,立即走上前想叫玉熙,刚迈出脚步就被景柏给拉住了。

顺着景柏的目光,美兰看到骑着马从城内飞奔过来的启佑。

启佑见到玉熙,非常高兴,大叫一声:“娘…”

这声叫唤,将玉熙从过往的回忆之中拉了回来。

看着玉熙迷茫的眼神,启佑吓了一大跳,有种他娘好像不认识他的感觉。

佑哥儿是个很敏锐的孩子,当即拉着玉熙的手问道:“娘,娘你怎么了?娘,你别吓我啊!”

玉熙回过神来,笑着说道:“娘没事。就是没想到还能回京,一时之间有些恍惚。”十六岁离开京城,到现在三十六岁回来,整整二十年了。

启佑松了一口气:“娘,以后你再不用离开京城了。”当年玉熙嫁到榆城的事,启佑也知道不少。所以玉熙有些恍惚,他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