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伺候朕更衣。”

养了两个晚上后,皇帝的精气神明显比没到皇后寝宫里的时候好很多,在李清儿的召唤下,皇帝除了御书房又直奔关雎宫。

曾柔听了消息后,安抚了愤愤不平的梅子,嘴角勾起,红贵人和李清儿今晚准备的饭菜足够让皇帝龙精虎猛的…只希望她们不要给皇帝补过了头!

梅子晓得自己主子是不在意皇帝的,正色道:“奴婢今日看到李昭容娘娘的母亲进了皇宫,如今她正同李昭容娘娘说话呢。“

曾柔立刻来了精神,李昭容不就是那位重生的?

在科举前叫娘家母亲入宫…会不会告诉她母亲考题的事?

曾柔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大白天的偷听实在是不方便,李昭容身边有泼不进,也不会有人给曾柔送消息,这群大开金手指的宫妃,除了不懂得人间规矩的李清儿外,一个个都将自己身边经营的滴水不漏。

她们身边就没出现一个背叛主子的奴才!

别管她们上辈子有过怎样的经历,只要穿越或者重生,一个个都跟神算似的。

想了好几种探听考题的办法,曾柔最后都否定掉了,她是不大看得起重生后,明明有机会选择却选了进宫这条路的女人,曾柔也认为她们的情商智商都有点问题,但曾柔能活这么嚣张的原因就是不轻视任何一个对手!

要嚣张,也要等将对手打下去再嚣张。

”这次科举是不是很热闹?“

“听说陛下连着撤换了好几个主考官了,最后才圈定的翰林院掌院大人做主考。”

梅子说着打听回来的消息,曾柔给的她的打听的任务。彻底激发了梅子的潜能,恐怕连梅子自己都不晓得她有八卦的天分,只是主子只命令她关心朝廷上的消息,后宫的八卦不让梅子说。

曾柔思考了一会,从皇上身上想想办法?下次皇上来坤宁宫不知得到什么时候…实在不行,那就让这届科举重考?左右重生泄题的话,对别的考生不公平。

翰林院掌院…曾柔同他没有交情,也无法让他听自己的话!

“梅子,你告诉后宫妃嫔,今日本宫就不见她们了,用午膳的时候,你提上几道菜给皇上送去。”

“主子,您想作甚?”

“本宫只是担心皇帝吃不好。”

曾柔勾起了嘴角,既然打听不到考题,她还可以引导着朝政变化,逼着皇帝还题!

面对梅子怀疑的目光,曾柔面不改色的说道:“快去,别废话了。”

“奴婢是偷偷的给陛下送去?”

“做什么偷偷的?见不得人?皇帝龙体看着还好,但也需要补养的,正大光明的关心陛下的饮食,本宫又做错了哪一点?”

“可您做了以后,后宫的娘娘们恐怕都不甘落后…”

梅子见自己主子嘴边的笑容,拍了拍脑袋,她明白了,主子绝对是故意的,故意让皇上不好过,主子给皇帝送一份饭食,后宫的娘娘会闲着?

皇贵妃,萧淑妃,薛贵妃,红贵人,九嫔娘娘不得轮流去探望关心皇上?

曾柔站起身,顺手敲了一下梅子额头,“你去办罢。”

刚开始,皇帝接到皇后的送餐挺高兴的,他还记得在皇后寝宫里用膳时的胃口打开,皇后送了一餐后,后宫的妃嫔纷纷涌上来,每日都有后宫的娘娘给皇帝送各种补养品。

皇贵妃李清儿更是嚣张的住在御书房,皇帝不是不想赶走她,而是他对李清儿的力量有所忌惮,在绝尘大师没到前,皇帝绝对不敢对李清儿发脾气。

他越是宠着和迁就李清儿,李清儿越是嚣张,清高的李清儿嚣张的言行同一般后妃嫔不同,向皇上索要的东西时候,理直气壮不说,要的东西让皇帝恶心很久,陨石就不说了,李清儿还要各种虫子…

皇帝听说李清儿用虫子做药后,再面对李清儿那张绝尘的脸庞时,他差一点吐了。

李清儿原本就是清高的,感觉不出皇帝的好恶,虽然她功力丧失九成九,但修真者将凡人看作蝼蚁的心态并没改变,她对皇帝稍稍的有些看重,但这分看重,更像是李清儿养了一只颇得她欢喜的宠物,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

主人会关心一只宠物的喜好么?

李清儿并没察觉出皇帝的异样来,她也听旁人说了怎么争宠,也许觉得很有趣,她兴致高的时候,会亲自喂皇帝用膳,皇帝每从李清儿手中吃一口饭食,他就感觉屈辱加深一分。

李清儿对皇帝的态度,又怎会瞒得过皇帝?

皇帝被当作宠物对待,他受尽了难言的折磨。

这还不算,因为后宫妃嫔频频给皇帝送饭,引得朝中某些认死理的大臣不满。

这群大臣看着没什么作用,但只要有人损害了他们的信仰,他们宁可豁出去性命去也会保护自己的信仰。

最要紧的是他们的信仰是人人必须遵守的封建礼教,他们的学生也不少,于是他们纷纷给皇帝上折子,痛诉皇帝荒唐的举动,以前皇帝也宠爱过皇贵妃柳氏,但可没像今日这么昏庸。

当今皇帝处理政事上算是清明,也不爱诛杀大臣,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有人领头,再加上煽风点火的人很多,于是各种规劝君主远离美色,警惕红颜祸水的折子多了起来,矛头大多直指向皇贵妃李清儿。

皇帝面前摆放着堆积如山的规劝自己向上的折子,宫门跪着一堆的请愿大臣,有消息说,也有不少举子,清流打算联合上折子…皇帝捂着额头,他奋斗二十年,好不容积攒下的明君名声,这一下子全毁了。

哪个皇帝不好名?

哪个皇帝想让后世人骂自己是昏君?

皇帝胸口沉闷,仿佛一块巨石压在他身上,不仅要在李清儿身上受辱,还要被不知他苦楚的朝臣‘规劝’。皇帝越想越憋屈,越想越气愤,“你把萧淑妃叫来。”

“是,陛下。”

不大一会功夫,萧淑妃走进了御书房,她也晓得如今的局势,在这件事的背后扇风点火的人也有她一个,不仅仅是萧淑妃,后宫的妃嫔大多让各自的娘家参合了此事。

“朕不明白,爱妃,你对朕到底是不是忠诚的?”

“皇上,臣妾不敢欺瞒您。”

萧淑妃柔柔的靠近皇帝的怀里,“您在臣妾眼中如同神邸一般,”

“既然如此,朕给十日,你让皇贵妃李清儿消停一点。”

皇帝摸了摸萧淑妃的肩膀,语气里带出一丝的威胁:“爱妃,别再让朕失望了,忠诚爱慕于朕,就要让朕看到!”

让萧淑妃回去后,皇帝重新修改了考题…并且昭告天下,他要去太庙反省…

坤宁宫中,曾柔弹了弹手指,得意的一笑,皇帝挺悲催的,不过这只是刚开始呢。

第一百二十章反省

皇帝去太庙反省纵情美色,他没放过皇后曾柔。

曾柔以监管后宫不力的罪名,被皇帝惩罚…陪着皇帝去太庙同去反省。

帝后两人一起去太庙反省,足以看出皇帝对此事的后悔,可曾柔一点都要不想陪着皇帝去太庙。

在推测出皇帝很可能修改考题后,曾柔正准备趁着皇帝不在京城这段日子收获自己的胜利果实,皇帝不在的话,她在京城行事会轻松一些。

曾柔虽然有心借着这届科举招揽几个像样的人才,但也没打算活动得太厉害,在朝政上曾柔还处于全面的弱势。她也只是想让几个被她看好的,有栽培价值的举子科举会试成绩高一点。

她并没指望着看重的人立刻对自己忠心耿耿,利益集团需要慢慢的绑定。

皇帝的一到命令,让曾柔的没来得及品尝胜利果实,她暗示妃嫔们迷惑皇帝,舆论引导大臣们向皇上劝诫…这一切的安排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只是同时不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这一点让曾柔很失落。

她失落,自然心情不好,所以和曾柔以一起去太庙反省的皇帝就比较倒霉,以前曾柔只是将他当空气,绝不多话,这一次去太庙的路上,帝后同乘一辆轿辇,皇帝被曾柔刺激得够呛。

他说什么,曾柔必然是反对的。

他为萧淑妃等人说几句好话,曾柔就嘲讽他‘好色’

他说朝中大臣多管闲事,曾柔会建议他多看看太祖实录,学学太祖是怎么做皇帝的。

反正这一路上,皇帝被曾柔拿话刺激的七窍冒烟,最后指着曾柔道:“朕怎么不晓得你这么能说?”

皇帝今日算是领教了曾柔的嘴皮子,没有道理,她都能硬是辩出道理来,歪理正理,皇上都说不过曾柔,这一点尤其让皇帝气闷,想当年皇上也是威压朝臣百官的人物啊。

曾柔平静的笑着,并未因为皇帝震怒而恐慌,她看皇帝的目光,就像是看一个说不过大人,知晓得耍无赖的小孩子…皇帝因此格外的郁闷。

“臣妾只是尽到了为皇后的责任,皇上,忠言逆耳啊。”

“…”

皇帝半晌无语,曾柔说得根本不是忠言,而是特意让他郁闷,

他本想对曾柔发火,想到如今的局势,若是他再提废后,李清儿怎么办?朝臣上的人岂不会更加燥舌?

皇帝忍下了曾柔,经过曾柔这一闹腾,皇帝郁闷是郁闷,但因为李清儿和朝臣的劝解而阴郁的心情却好上了许多。

曾柔也晓得皇上若是不会自我调节的话,活不到今日,没讲皇帝郁闷吐血,曾柔反省自己的功力是不是退步了?

远离后宫那群大开金手指的对手们,曾柔在皇帝面前挥洒自如,虽然皇帝身边也安排了很多的侍卫保护,可这群侍卫在曾柔面前实在是不够看。

曾柔故意气皇帝的时候,一是为了让皇帝出丑,二是讽刺皇帝卖身,三嘛…若是皇帝动怒处置曾柔的话,曾柔有足够的理由给皇帝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可惜皇帝没动手,曾柔也不好意思主动欺负人!

总得来说,曾柔还是太善良了。

皇帝不知他捡回了一条命儿。

在太庙反省的日子,皇帝又有喜有悲的,在太庙里皇帝不会再面对一群难缠的女人,但是曾柔的冷言冷语的实话让皇帝格外的难受,饱受精神上的折磨。

皇帝也经常向曾柔发脾气,不过在最为生气的时候,皇帝都没对曾柔怎样,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妥协。

曾柔说的话不好听,皇帝却能从她的话中琢磨出点别的东西,皇帝开始反思,他放纵宠妃的问题,得宠妃爱慕的目光,他很舒服,但宠妃们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

“她们不喜欢您,也得伺候您,您又不想做大众情人,不过是解决**,用得上较真嘛。”

“…”

皇帝和曾柔坐在一处下棋,他此时纠结的原因不是宠妃是不是真爱自己问题,而是自己还要被曾柔在棋盘上虐杀多少次?

他的围棋下得很好,更不会有谁敢赢了皇帝的,下围棋前,曾柔问他是真下还是假下,皇帝自信的表示,真下,结果曾柔在棋盘上虐的皇帝死去活来。

皇帝怎么反抗都会被曾柔虐杀,他毫无反手之力,他们之间的差距,是皇帝怎么努力也赢不了的。

曾柔一边下棋,还能分心同他说点闲话,给后宫的妃嫔上上眼药,这让全心放在棋盘上却被虐杀的死去活来的皇帝情何以堪?

皇帝扔掉棋子,”你就不能让让朕?”

“是陛下说真下的,臣妾哪敢抗旨?”

“…”

皇帝说出来一句话,后宫里有李清儿这个妖孽,皇后也不见得比李清儿正常多少,皇帝用怀疑的目光扫描着曾柔,曾柔的变化太大了,在曾柔那双充满戏虐的眸子里,根本没有惧怕,在她面前,皇帝好像同寻常人一样…

怎么会有这个念头?是不是最近疲倦的身体还没见好转?

曾柔收好了棋子,起身道:“臣妾不耽搁陛下处理朝政了。”

“你做什么去?”

“睡午觉。”

皇帝在曾柔面前无语的次数越来越多,眼看着曾柔轻飘飘悠闲的离去,皇帝没有任何的办法,除了在心底说上一句,将来一定废了她的皇后位置外,皇帝也不知他什么时候会能废后!

曾柔被废了后,还敢不敢在他面前这么云淡风轻的招人恨。

皇帝随手拿起一本折子看了一眼,心情变得更差了一些,折子里写了宫中的消息,皇贵妃李清儿需要的东西越来越奇怪,而且曾柔给李清儿的协理后宫权利后,李清儿根本不懂得怎么掌控权利,动不动就杀人,弄得后宫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个怨声载道。

后宫的妃嫔对李清儿也多有埋怨,比如说今日少了食材,明日少了胭脂水粉,后日又少了赏赐的银两。

以李清儿的清高,她是不可能克扣这些东西的,只是她信任的人,帮她办事的奴才不一定信得过。

在曾柔主持后宫大局的时候,从没让皇帝为这些事情费心,哪怕是以前的皇贵妃柳氏也不会做出李清儿这样的事情来。

皇帝默默的叹息,眉头越皱越紧,这样的日子他还得忍受多久?好在萧淑妃那里有了点动静,皇帝也没指望萧淑妃能干掉李清儿,他只希望萧淑妃能控制住李清儿就好,起码将李清儿的破坏力降到最低…

后宫的事情不顺,朝廷上的大事没有,小麻烦不断,南方旱,北方捞,虽然没有波及太多的地方,但赈灾等事情也让皇帝很心烦。

钱粮有些不凑手!

皇帝按了按额头,是不是前些年日子过的太平顺了?还是说国有妖孽,必然会有灾祸?

曾柔也没像她说得一样专注于于午睡,她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样不少。

从最近皇帝的表现来看,皇帝对李清儿另外有安排,皇帝在太庙反省的时间过长,这段日子皇帝对曾柔的迁就,也让她颇为意外。

皇帝可不是受虐倾向太严重的人,曾柔也没长得倾国倾城,更不会让皇帝喜欢上所以迁就她,如此想来曾柔身上一定有什么让皇帝忌惮的本钱。

曾柔屡次挑衅皇帝的底线,就是想看看皇帝能容忍她什么程度,试探的结果其实很让曾柔满意,曾柔对将来的事情又有了进一步的算计。

以后皇帝再处理折子的时候,曾柔会在一旁喝茶发呆,有时候皇帝会忍不住问曾柔两句,曾柔总能给他一个不错的答案。

“陛下,淑妃娘娘有消息传来。”

“说。”

皇帝抬眼看了一眼曾柔,冷声吩咐总管太监,“不必顾及皇后。”

“遵旨。”

总管太监和皇帝身边的人对帝后的之间的相处是摸不到头脑的,每次陛下都被皇后刺激的发火,可每次皇后都能全身而退,有几次甚至皇帝让总管太监去寻找曾柔…皇帝让曾柔陪他批奏折。

便是皇贵妃最受宠的时候,皇帝也不准她干涉朝政。

可若说皇帝对皇后有很深的感情,皇帝从没碰过曾柔,也没半夜要过水。

所以总管太监对皇后如今是敬畏中透着小心,不敢太亲近皇后,生怕将来皇帝清算皇后时,他被皇后连累了。

他的担心很多余,在后宫的娘娘眼里,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是重要的人物,娘娘们没少关照总管太监,可在曾柔眼里,他就是个伺候主子的奴才,曾柔在他面前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不屑于也不会结好他。

“淑妃娘娘说,皇贵妃病了。”

皇帝一听李清儿病了,他的眼睛亮亮的,病了好,病了?妖孽也会生病?

妖孽生病是不是意味着妖孽不大厉害?

皇帝心思活泛了,“皇后,你怎么看?”

皇帝习惯性的咨询在一旁捧着一本庸俗小说看的曾柔,她手中的小说被皇帝评价为白痴才看,但曾柔偏偏看得津津有味,甚至皇帝几次问她话,她回答的都很简略,敷衍。

“皇后…”

“啊。”

被皇帝突然加重的语气吓了一跳,曾柔从书本上勉强抬头,笑道:“陛下不晓得,小说的故事有趣极了,臣妾都看入迷了呢,要不,臣妾给陛下讲讲?”

皇帝手指点了点曾柔,冷着脸庞道:“朕不想听你看的书,朕问你皇贵妃病了,你怎么办?”

“叫太医呗。”

曾柔目光回落的书卷上,皇帝并没发觉她捏着书本的手指是煞白的,低垂下的眼睫盖住了眼眸中的好奇,萧淑妃够厉害的啊,真的将皇贵妃李清儿给弄病了?

虽然被红尘中各种债缠身的李清儿早已经不负当年,但萧淑妃能弄病了李清儿,本身就是对萧淑妃能力的一种肯定。

“朕没问你这些!曾柔,你少给朕装糊涂,朕不信你不明白朕想要问你什么话!”

“…”

曾柔翻了一页小说,慢悠悠的叹息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臣妾得恭喜陛下,您的后宫竟出人才呢。”

皇帝本来因为李清儿养病而高兴的心情因为曾柔这句话沉重了不少,肩头的压力也沉重了许多,李清儿不好对付,牵制李清儿的萧淑妃就好糊弄了?

“臣妾以为还得靠陛下呢,您能者多劳,辛苦一趟吧。”

曾柔似笑非笑的话语让皇帝挂不住面色了,怒道:“曾柔!”

什么叫他辛苦?是妃嫔伺候他的的好不好?

“呀。”曾柔仿佛被皇帝吓到,但眼底的戏虐却不见少,自怨自怜的说道:“臣妾说得话,萧淑妃不见得会听呢,臣妾辜负了陛下的信任…没做好陛下的贤内助,臣妾心里惶恐难安呢。”

“她不听你的?你是后宫之主,是朕的嫡后,她敢不听你的?”

“陛下此言差矣,萧淑妃内敛低调,最是温柔不过,在臣妾面前一向恭谨后礼,但是她受您宠爱已久,又一直提防着臣妾,您还时不时的给她特许,时不时的伤臣妾的脸面,臣妾哪敢命令得动萧淑妃?萧淑妃在此事上居功至伟,能给您通风报信,想来她是个深不可测的人。”

曾柔耸了耸肩膀,“臣妾只愿平安活到寿终正寝,实在不敢欺辱命令您的宠妃。”

皇帝做过什么,还用问曾柔?

宠爱宠妃的皇帝是最不守规矩的一个,总是愿意随着心意将宠妃宠得不知天高地厚,轻视无视曾柔,宠妃们又怎么会尊重皇后?

“她们对你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