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嬷嬷略略沉思,说道:“皇上将玉珠串赐与三公主时就明言。这珠子不得私自馈赠,私自馈赠意味着自行择婿。三公主已是二十岁边上的人了,皇上为选驸马之事也费尽了脑筋,一来不想拂逆三公主的意愿,二来又想选一个高门世宦的子弟,又文武双全,风流出众,庶可为皇家增添光耀。”

“满朝文武个个跃跃欲试,一心想让自己的子侄当上驸马爷。谁都明白,哪一个选上了驸马爷,便是当今朝中第一等的权贵。内里斗角勾心、诋毁倾轧自不必说。且说这三公主满朝文武的子弟一个都不屑,唯独看上了这禁军中的翊卫中郎将康文秀,康将军也十分有意思,只是未敢说破,宫中知此情者亦不乏人。玉珠串这一失窃,雷公公、文总管必然疑心是三公主私赠了康将军。如此声扬出去,京师大内,耳目众多,必然得报。明日三公主见了皇上无颜以对,拿不出玉珠串,皇上必以为女儿无行,玷辱了门风,不仅三公主从此失宠,康将军还有生命之虞。故尔三公主一心要追回玉珠串,搭救康将军,也保全自己冰清玉洁的名声。”

狄公连连点头,道:“王嬷嬷也放心,我将百计千方追索回玉珠串,明日午膳前我定进宫来谒见三公主,禀明详细,救你出牢门。”

王嬷嬷感激地望着狄公,犹豫了一下乃说道:“听三公主说,足下便是名闻海内的狄仁杰县令,断狱如神,朝野钦眼。今日得瞻丰采,老妪亦算是有福分的了,想来三公主也必能得救。老妪这里受点小小磨难算得什么,只要救得三公主成时,这水牢里关一世也是心甘情愿的。”说罢含泪而笑。

狄公告辞,趟水循来路摸了半日才见到紫茜的小舢板。

第十七章

紫茜操起双桨,舢板无声地剪波而去,出了那片禁域,狄公吩咐靠岸。

岸边一片浓密的松林,这半夜时分漆黑一片,各种虫声奏鸣着,也有禽兽的嗥息,仿佛是个鬼魅的世界。狄公、紫茜上岸,赶忙摸出撇火石点亮风灯。松林里地上厚厚积着腐枝败叶,湿吱吱的,人走在上面软绵绵,不稳实。狄公步步留心,细细查看,努力想发现一二个树洞或朽烂的桠杈。然而这里的松树形势十分齐整,也无病害,又几乎长得一般高低粗细。倘是戴宁将玉珠串藏匿在这里,只恐怕日后他自己都无法寻到。因为这里东南西北都难以分辨,一进得来,不易出得去。且地上厚厚积着腐枝败叶,今日藏过了做了标志,明日却变了形态,。不好辨认。——狄公寻思道,戴宁必是将玉珠串暂且带回了青鸟客店,去往哪个隐蔽旮旯里一塞,拿取自如,十分稳便,神不知鬼不觉。想到此,狄公决意立即回青鸟客店。

他们摸出了松林,又折回岸边,跳上了舢板,返回河滩码头。

紫茜问:“我见你一路来去,神智无主,象是在寻找什么,只恐怕不是什么名贵草药吧。”

狄公笑了:“小油嘴子,精灵鬼,你道是我寻什么呢?”

“奴家猜来,想必是件十分值钱的东西,金镯子、玉坠儿,或是翡翠、玛瑙、猫儿眼。”

“你再猜我找到了没有?”狄公十分赏识紫茜的聪明,又非常感激紫茜的帮助,却还不敢全吐实情。

“想来是没找到。见你脸上又有喜色,这宝物多分是找得到的。”紫茜果然很识事体。

“紫茜小姐,划得快些,我们赶紧日客店去。等明儿我找到那宝物,再告你其中详情。”

紫茜嫣然一笑,用力扳桨。这时月亮出来云外,四周一片光明,碧水如玻璃一般透明,不时间起一星星刺眼的白光。船很快回到了河滩码头。

回到青鸟客店,谯鼓已打四更。狄公径直上楼去客房,紫茜则去厨下升火备炊。狄公自沏了一壶新茶慢慢呷啜,一面又苦苦思索戴宁藏珠之处。没一盅茶工夫,紫茜推房门进来,手中托起一木盘,木盒内端正放着热腾腾的饭莱和一角米酒。

“没甚款待,吃杯儿水酒,驱驱寒气。”

狄公正觉腹中雷鸣,不由大喜,道一声谢便狼吞虎咽起来。紫茜坐一边吃吃地笑,半日乃道。“奴家看来,你不是走江湖的郎中,倒象个衙门里做公的。”

狄公佯惊:“此话怎说?”

紫茜笑而不答,却转口道:“快吃吧,我收了杯盘,还得做早膳哩。——这早晚要些汤水吃时,便叫我。”

狄公咽下最后一口饭菜,接上前面的话头:“晓得亦好,切勿张声。”一边去袖中取出四两纹银递与紫茜。

“小姐权且收了,算是茶钱。”

紫茜吃一惊:“何消得这许多?帐台上早不是付了。”

“多少你只顾收着,早晚还有烦扰之处,只求小姐识了我一片感激之心。”

紫茜抿嘴一笑,接了银子,收起杯箸、木盘,袅袅出了客房,又口头道:“老爷,莫忘了我紫茜便是了。”

狄公惘然多时才回过心思来想玉珠串之事。——此刻他暂可不管宫中那个陷害三公主的歹人是谁,只求尽早寻着珠子,赶在三公主启辇前奉献上。找到了玉珠串,陷害三公主的阴谋不攻自破,那歹人势必水落石出,显露面目,——玉珠串系戴宁偷盗已无疑,郎琉暴死,那姓霍的牙侩也尚未得手。戴宁手中的珠子倘在口清川镇的路上就被姓霍的爪牙去或重金诓去,他在郎琉的刑逼之下不会不说。正是怀着一线独占珠子的野心戴宁才妄图挺过酷刑。他藏过珠子,一心等风波平息后再殷勤献于魏黄氏。魏黄氏未去十里铺也可解释,她从来没把戴宁这后生的痴情当回真事,平时也可能有逢场作戏的勾当,但已有自己的姘夫,她的出奔是与那姘夫暗下商定的,只是被戴宁厮缠得慌,才一时哄骗于他。如今她早与那姘夫逃到天涯海角快活去了,单撇下戴宁这个痴呆后生空做着春梦,为了那串珠子竟断送了性命。

这胡思乱想又远了,要之,戴宁究竟将玉珠串匿藏在何处呢?狄公反复摸索起戴宁的日常起居和思想行止。他整日高坐在帐台上与那聊无生趣的钱银帐务厮伴,手眼所及也无非是簿册、帐本、算盘、印戳、朱笔等物。——对了,朱笔!戴宁不正式用纸币在地图上勾画去十里铺的山路么?地图例常放在帐台上,他房间内不会另有朱笔,狄公想,何不乘此客店尚未开门,悄悄去戴宁那帐台上下寻找一番,也可体味戴宁的生计勾当,琢磨他可能藏珠之处。

主意打定,狄公出了房门蹑足下楼梯来到店堂。店堂里点着一支昏暗的煤油灯,帐台迎上的一支小油灯没有点火,帐台上下黑糊糊一片看不分明。值守的士兵都去空着的西厅客房睡了,鼾声隐隐。狄公摸出撇火石点亮了帐台上的那盏小油灯,仔细在帐台上下寻找起来。

帐台上左首一叠信笺封皮下放着一本厚厚的个人登记簿册。右首是一卧青瓷笔架,排列放下三支紫管羊毫。笔架边上一方歙砚,砚边靠着一锭四寸长的描金松烟墨。帐台的大案桌下各一个抽屉,左首抽屉里放着钱银帐册、印泥和一个木刻“现银收讫”的印章。右首抽屉里一把算盘、一瓷瓶朱砂汁、一管朱笔和一口铁皮银盒。盒内空空,并无一文铜钱。

(歙砚:砚台中的名品,是用安徽歙县、江西婺源县所产石料制成。歙:读‘射’。——华生工作室注)

狄公搜寻半日,哪见玉珠串的影儿?正觉沮丧,忽见昨夜魏成翻寻过的那只大衣箱搁在帐台后水牌的下面。狄公弯腰打开箱子,却是空的,彼时见到的那些衣裙衫袄全收藏过了。他蹙眉半日,恍有所悟,待想到珠串,又觉黯然。

狄公坐在帐台前呆愣,心中好生烦恼。他耐下心来又模仿起戴宁的勾当:先递过登记簿册让客人们填写,随后用笔蘸墨签了水牌,注明客人姓名、房间。离店的客人来结帐,交纳房金,他便拨动算盘,在帐册上签写款项,将钱银盛入那口铁皮银盘,再加押“现银收讫”的印章。夜间复帐毕,又用朱笔批了钱银数目。交呈魏成。魏成验查了,收过银盒的现银,留下空盒。

狄公默默又演了一遍,细细看着这些道具,心中猛地透进一道光亮,幡然憬悟。——原来竟是如此机关!舍近求远,费了我几多奔波折腾。九九归元,解铃却还是系铃人。

第十八章

第一遍鸡叫狄公使仔细盥洗,弹冠振衣,精神一爽。他小心翼翼从衣施领口处拈出那幅黄绫圣旨,细细又念读了一遍,心中暗暗盘算今日该如何出场。

早膳甫毕,见柳兵曹带领八名军健进来客店找狄公,说是邹校尉有请。狄公道:“来得正好,我这里有急事也正要去军营找邹校尉。”

狄公随柳兵曹走出客店门首,猛见对面街九霄客店门外站着昨日那两个锦衣,正在探头探脑朝这边张望,见是柳兵曹一干军健拥护,没敢动作。

到了军寨辕门,邹立威正在操演军丁。见狄公进来,便匆忙撇了令旗,叫一个参军代理,笑迎上来。寒暄毕即引狄公上来堡楼衙厅,柳兵曹行礼率众军健退下。

“狄县令,那事如何了?昨夜康将军与小弟吐实了,频频催小弟仰求于你。”邹立威乃觉此事紧迫,、只怕狄公尚未上心。

“邹校尉派兵丁来客店护送,。本官谨表谢忱。此刻你立即在军寨内外升起杏黄大纛,宣布皇上钦差驾到。”说着从衣袖中拿出那黄绫圣旨铺在书案上。

邹立威伸脖颈一瞥,黄澄澄只觉晃眼,及定睛细读,及定睛细读,不觉汗流浃背,两膝一软,扑地跪了下来。

“卑职不知钦差大人驾临,失于迎拜,死罪,死罪。”说着捣蒜般磕起头来。

狄公和颜悦色道:“邹立威,今日本官奉皇命来此,只是办理一桩公案,你悉心奉公,勤勉本职,本官自有看你之处,不必惊慌失措。此刻立即去备办齐全钦差一应的卤簿仪从,旗幡鼓乐。”

军寨内校场的大旗竿上很快升起了杏黄大纛——只有皇上或皇上的钦差驾临颁旨才可如此仪数。满营军士惊闻信息,一时个个噤若寒蝉,不敢有半步差池。

这里邹立威立即备齐了钦差的一应卤簿仪从,旗幡鼓吹。自己也头顶兜鍪,披挂金甲。手执戈矛,腰悬弓矢,静立旁边听候狄公遣派。

“邹立威,你此刻即骑马去碧水宫宣旨,着命翊卫中郎将康文秀和宫掖总管文东来军营听旨。”

狄公便暂用邹立威的衙厅为行辕,建牙树旗,布置禁哔。顿时全营肃然,鸦雀无声。狄公蝉冠衣紫、玉带皂靴立于乌木公案后,两名传者各持宝扇、印盒左右恭立。公案上燃起一尊古铜饕餮香炉,青烟袅袅。香炉在首安放一雕花金盘,盘内盛着黄绫圣旨。右首支架起狄公所佩雨龙宝剑,权作钦赐尚方。

辰牌正刻,文东与康文秀驰驱到辕门,恭敬下马,齐整了冠带进来营幕谒拜钦差。

文、康两人拜舞毕,悚然跪在公案前,静候听旨。狄公开言道:“今上降旨,着本官来清川镇碧水宫勘查盗到国宝一案。你们都是宫内的主管,身负护卫三公主的重任。知今国宝被盗,你二人应得何罪,心中明自。”

两人战兢兢跪答:“卑职明白。”

“所幸皇德无极,神鬼暗助,本官身到,疑案冰释。今日本官拟偕两位同去碧水宫中拜见三公主并内承奉雷太监当面剖析,勘破此案。此案情由因与清川镇上一起人命案有关,此刻我们先去镇上青鸟客店查验证物。”

第十九章

狄公吩咐一路免了例常仪数,以免惊动百姓,故一干轿马兵卒赶到青鸟客店时并未引起路人注意。邹校尉与柳兵官先一步到客店布置警戒。

众人一到客店,狄公即命鞫刑问事,先命邹校尉将客店掌柜魏成带上店堂。——店堂已排出衙厅格局,文东与康文秀分狄公左右坐定。八名军了持械恭立两边,听候调用。

(鞫:读‘居’,审问。——华生工作室注)

须臾魏成押到,两名军丁将他按倒在地跪着回话。魏成只觉周身麻木,皮肉颤抖不已。待抬眼望去,见正中坐着的那位老爷好生面善,却是想不起来哪里见过,心中又惊又怕,只是暗暗祈祷,唯求侥幸无事。

狄公先不问话,转睑对文东道:“此人半个月前报官,说是他的妻子与一奸夫私奔了。”

文东皱眉道:“他妇人私奔与三公主的珠串有何相干?狄大人难道有兴也管民事讼诉,问断平头百姓的家务事?”

狄公道:“哎,这事不可小觑了,与三公主的珠串却有关联。你权且旁边听着,由我问理。”

狄公拍了一下桌子,问道:“魏成,你的妻子黄氏如今身在何处?”

“回老爷的话,说来也惭愧,贱妻不守妇道,败坏风俗,半个月前随人奔了,几同那丧人伦的猪狗。小民曾报与军营,请求将那淫妇奸夫一并追获。”

狄公不改声色:“魏成,本官再问你,你可知道黄氏随何人私奔?”

魏成略一踟蹰,答道:“小民头里疑心贱妻的奸夫即是店中的帐房戴宁,他在一本地图上勾画有与这淫妇出逃的路线。想来是两个密约,贱妻先行一步,谁知都遇了强人,一个被掳,一个被杀,至今一无信息。”

(踟蹰:徘徊,踟:读‘迟’,蹰:读‘厨’。——华生工作室注)

狄公又问:“一个被掳的掳到了哪里?一个被杀的因何而杀?”

魏成答日:“说是被掳,其实强人倒是与贱妻先认识,戴宁如今又死了,故尔小民认定与贱卖奔逃的奸夫应是那强人。他两人先做了圈套,单害了戴宁的性命,自去快活了,小民哪里知道这贱妇人的去处。”

狄公莞尔一笑;“只恐怕黄氏还在青鸟客店,并未走哩。”

魏成暗吃一惊,急辩道.“小人可对天咒誓,那贱妇人早已远走高飞。”

狄公阴沉了脸,喝道:“黄氏系被你亲手杀死,死试至今还匿藏在后院马厩边的棚房里。——烦劳众人随本官一起去现场细看。”

狄公引众人转到后院,绕马厩过篱笆到了那间阴暗的棚房。指着自己日前躺身的角落,命四名军丁搬去旧什物仔细寻觅。

四名军丁将旧木橱挪开,又掀去那口破麻袋,见麻袋后有一只木箱。木箱一角已破损,漏出点点白石灰来。军丁将木箱抬起,甚觉沉重,又见木箱破损的一角爬满了蚂蚁和青蝇。狄公命打开木箱,军丁撬了锁扣,用力掀开箱盖,箱内果然盛着一具女尸,四周用石灰填塞,尸身的衣袖下竟杯有两个团子,已腐霉发黑,爬满了蚂蚁。

魏成被押进棚房,见此情状,顿时瘫软倒地,口称“有罪”。

狄公命军丁收厝了黄氏尸身,先抬去军营盛放,转脸对魏成道:“本官勘破此案倒不在尸臭和团子引来蚂蚁青蝇。你平着悭吝,一毛不拔,视钱财如性命,那黄氏受尽凄苦且不说。她倘若果有私奔之举,岂会不携带去她最喜爱的那大红五彩对衿衫子并一条妆花罗裙。那日我见你打开她的衣箱好一番收拾,箱中正有那两件东西,想来已被你典卖作银子了。”

魏成涕泗满面,招道:“贱妻与戴宁眉眼来去是实,倒没见着有非分之举,那两件衫裙亦是戴宁买与她的。那日午睡时我听见他们隔了油纸槛窗说话,戴宁那厮言语百般挑唆,数我坏处,劝她私逃。后来我又见戴宁在地图上用朱笔勾画了去邻县十里铺的山路,便疑心他们果有私奔之约。一时怒起便杀了贱妻,藏尸于这棚内的木箱里,谎称随人私奔,又去报了官。事后便觉十分后悔,也只得瞒过众人,将错就错了,故此一直没忍心埋瘗。”

(瘗:读‘意’,埋葬。——华生工作室注)

狄公命军丁将魏成带了手扭,套了链索,押去军寨候判。

回进店堂,狄公低声吩咐邹立威,将帐台那张大案桌小心搬去军寨。道是物证,不可疏忽。一乃令:“启轿回军寨。”

文东、康文秀只觉懵懂,平白随狄公来这个市井客栈转了一圈,捉了一个杀害婆娘的犯人。心中正没理会处,狄公笑道:“到军寨本官再与你们细说玉珠串一案的本末。”

第二十章

回到军寨衙厅,狄公命军丁将青鸟客店帐台那张大案桌抬上前来,又命取缸热碱水和一匹素绉。文东、康文秀坐一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狄公沉吟半晌,乃开口道:“本钦差现来剖析玉珠串一案。盗窃玉珠串的就是适才那青鸟客店的帐房,名唤戴宁,是个青年后生。这戴宁为一伙歹人重金所雇,大胆潜入碧水宫行窃。”

康文秀愕然,不由问道:“望钦差明示,这戴宁是如何潜入碧水宫行窃的。”

狄公道:“戴宁乘黑夜驾一叶小舟闯入碧水宫外禁域,偷偷潜伏到西北隅宫墙四处的水门下,再沿水门的拱形壁架攀缘宫墙而上,翻越雉堞恰好便是三公主赏月的凉亭。三公主赏月前将玉珠串从颈间摘下,放在凉亭外一个茶几上。戴宁乘三公主赏月之际,顺手窃得,并不费力。”

康文秀脸色转白,心中叫苦:“如此说来,是卑职防备布置有疏漏,被歹人所乘。卑职疑惑不解的是,这戴宁也不过平头百姓,如何晓得官墙岗戍的疏漏,如何晓得宫之西北隅水门处可以沿墙攀缘。更令卑职惊讶的是,他又是如何晓得三公主那一日要去凉亭赏月,一又必然会摘下项间的珠串放在凉亭外的茶几上。”

中心惶惑,疑窦丛生,康文秀满脸急汗。

狄公淡淡地望了一眼康文秀,笑道:“机关正在这里。原来那伙歹人也是受人雇佣,在背后牵线的是一个姓霍的牙侩。那牙侩告诉说,某日某刻,如此如此,便可顺利窃得玉珠串。如此猜来姓霍的宫内必有内应,这案子的主犯必然安居于宫中运筹帷幄,演绎出如此一出惊心动魄的戏文来。”

“本钦差暂且不说出这主犯的姓名来,却道那戴宁窃得玉珠串后,心中宝爱,舍不得割弃,使私下偷偷藏匿过了。他想将这串珠子变卖作金银,快活受用,事实上他已将这珠串拆散开来,打算一颗一颗地出售。他悄悄回到青鸟客店打点了行装,便沿那条山路直奔邻县的十里铺,要去那里发脱珠子……”

文东不禁大怒,破口骂道:“这小贼奴竟是无法无天,待拿获了,碎尸万段。”

狄公笑了笑:“文总管岂忘了适才魏掌柜的招供,戴宁已被人杀了。这后生目光短浅,哪里知道这串珠子的利害?他心里一个心眼做发横财的好梦,那壁厢歹徒们早布下天罗地网。戴宁没走出那山梁便被他的雇主抓获,问他要珠子,他推说并未窃得成。雇主乃过来人,经过世面,哪里肯信?喝令动刑。这戴宁自恃年轻,可以熬过,谁知那伙歹徒下手太重,竟送了他的性命。一邹立威校尉,你说说军营的巡丁发现他尸身时,从他行囊里搜得何物。”

邹立威跪禀:“戴宁尸身系在大清川南岸捞得。当时见他全身是伤,肚子都被剖开,血污模糊,几不成人形。右手胳膊还勾着个粗布行囊,行囊内,一迭名帖、一本地图、一串铜钱和一把算盘。”

“且慢。”狄公挥一挥手,示意邹校尉退过一边。“这戴宁虽是目光短浅,却饶有心计。他也知道不交出珠串他的雇主不肯轻易放过。他想出一个绝妙好计,用剪子将八十四颗珠子一颗一颗拆下,然后轻轻藏过。”

康文秀睁大了眼睛,竖直了耳朵,没甚听明白,急问:“这八十四颗珠子,滚圆滚圆的,两手都掬不过来,他如何能轻轻藏过?”

狄公点了点头,伸手将案桌的右首抽屉拉开,拿出那把算盘。

“珠子就在这里。”他将算盘高高举起。

众人惊愕得面面相觑,只不知狄公葫芦里埋了什么药。

狄公命一军丁端过那盛了热碱水的瓷缸,自己用力将算盘框一掰,“咔嚓”一声,框架散裂,算盘珠滑碌碌全滚进了瓷缸,只听得嘶嘶有声,瓷缸里冒升起一缕缕水气。

“戴宁将八十四颗珠子串成了这个算盘!——他用朱砂汁精合金墨涂在每颗珠子上,再蘸以水胶,然后穿缀在原算盘的十二根细铜杆上,而将木珠子全数扔弃,合固了木框,随身携带,真是天衣无缝。他身为帐房,须臾不离者帐册和算盘,谁会疑心他那把算盘原来是由八十四颗价值连城的玉珠子串缀而成。”

“那雇主自然也被瞒过,故尔和那行囊连尸身一并抛入大清川。尸身捞上当日,还正是邹立威校尉托付我将这把算盘送回青鸟客店。我亲手将这把算盘轻易交还给了魏掌柜,却煎熬了两天两夜心思,才解出这个谜来。系铃解铃,原是一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众人这才巨雷震耳,大梦初醒,一个个伸长脖颈往案桌上那口瓷缸中看觑。

狄公从瓷缸中拈出两颗珠子,用素绉轻轻摩挲,然后摊开掌心,顿时两道闪亮的白光从狄公手掌射出,玲珑剔透、晶莹夺目的玉珠兀然展现于众目睽睽之下。座中一个个目瞪口呆,狂惊不已。

狄公吩咐将珠子用雕花金盘盛放了,复盖以黄绫圣旨。未几,八十四颗珠子全数纳入金盘。又叫请来玉匠将珠子重新串缀,遂完好如初,丝毫无异。

狄公乃命启驾进宫。——一顶八人抬大轿坐了狄公,文东、康文秀跨上各自的雕鞍骏马,禁军牙骑护卫,卤簿仪从齐整,两队鼓乐前面引导,浩浩荡荡向碧水宫迤俪而来。一路花炮轰击,鼓乐声喧,街上百姓哪敢仰视,都纷纷躲路而行。

早有飞骑禀报内宫,钦差领圣旨少刻便要进来宫中拜谒三公主。三公主大喜,心中明白狄仁杰已寻回了玉珠串,忙传命内宫所有宫娥、太监齐集在金玉桥下恭迎。外宫早已得康将军军传今,大开宫门,萧韶馔酒,等候接旨。

狄公轿马进了碧水宫正大门,接应礼仪毕,狄公入一彩栏画楹的小轩略事休歇。待儿献茶,狄公正觉口渴,呷了一口,顿觉脾胃爽冽,精神振新,乃问道:“文、康两位可知有一个姓霍的时常宫中进出。”

康文秀摇头道:“从不曾听说进出宫中有个姓霍的。”

文东皱眉道。“外宫系康将军巡查,卑职监卫,却从未放过一个姓霍的进来宫中。内宫由雷公公掌管,金玉桥里边的事我们不尽清楚,出入也别有门径。”

“文总管手下的锦衣近来出外勾摄公事可是穿的黑衣黑裤。”狄公又问。

文东答道:“卑职手下的锦衣从不穿黑衣裤,近来也不曾有什么差遣。对了,昨日里边赫主事来向卑职借了四个去应局。”

“文总管说的里边可是指金玉桥那边内官雷承奉?”

“回钦差大人言,那赫主事正是雷老公公手下的,故不好推调,撇不过主子面皮。照例锦衣是不准借过去的,伏乞钦差降罪。”

狄公心中明白三分,又问康文秀:“四天前午夜,守卫宫墙的岗成有什么异常。”

康文秀追思片刻,乃答日:“是了,那夜夜半,内宫厨下失火,奉雷公公之命,宫墙城头的守卒曾分拨一半去救应。”

狄公沉吟不语,又呷啜了几口茶,遂起身传命进内宫。

文东、康文秀引狄公穿过几处水榭亭馆,回廊曲沼,一路华木珍果,团团簇簇,蝶乱蜂喧,香风温软,看看到了荷花池边的金玉桥下,胖太监率四名小黄门早匍匐在地,恭候钦差。

狄公命众人在桥下稍候,他自己径去衙斋见雷太监。

雅致的衙斋滨临荷花池,静悄悄空无一人。一阵阵花香熏得人醉意微微。雷太监站立在水激雕栏边上,望着池中一丛丛冰清玉洁的睡莲呆呆出神。狄公走到雷太监身后,雷太监乃慢慢转过脸来。

“狄仁杰阁下,没想到转眼间已是钦差。”他的语气不无鄙夷。

狄公拱手施礼道:“今日奉圣旨进宫,专程将玉珠串奉回三公主。”

雷太监鼻子里呼了一声:“阁下的大名在京师时便略有所闻,多少奇案疑狱,一经剖析,无不洞然,能不领佩。阁下可自去内宫拜见三公主,今番圣旨在手,老朽哪能盘间阻碍。”

狄公正色道:“雷承奉,三番五次欲加害本官,不知缘何?”

雷太监淡淡一笑:“古人云,成事不说,往事不谏,事至今日,你我又何必细说。你看池中那边一丛结净无垢的白莲,今日一早竞枯萎而败,我便知道必有人事相应。一饮一啄,皆有前定,如今看来,此话不假。”

狄公冷笑道。“举凡人萌想念,明有刑法相系,暗有鬼神相随,故道是天理昭昭,不可惑欺。雷承奉不亦听说,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雷承奉不知自重,致有今日,不然谁敢对你大不敬呢?”

雷太监失声笑了:“自作孽,不可活。老朽前夜见了你,就知道会有今日,只是舍不得妨你前程,故不忍下手。老朽风前残烛,又何足惜,哈哈。我要去服药了,进内斋说话吧。”说着摇摆进衙斋,去书案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小紫葫芦,摇了摇,倒出一颗药丸纳入口中,又漱了一口香茶,囫囵吞下。

“狄仁杰,赫某人就在后花园、莫要放过了他。老朽此去泉台,正还需个跟随服侍的,哈哈……”雷太监变了脸色,气喘吁吁,全身痉挛不止。

狄公赶忙进衙斋上前扶持,雷太监已软作一团,瘫倒在地,眼珠儿翻自,挺了挺脖根去了。

第二十一章

狄公回到荷花池金玉桥,传命邹立威率禁卒立即进后花园捕拿赫主事,并去水牢内放出王嬷嬷。其余人等跟随他进内宫晋谒三公主,着令胖大监挥塵引导。

金玉桥里边早排列起宫娥、太监迎候,一派彩幢绎节、羽族花旌,狄公缓步走过金玉桥,耳中鼓乐铿锵,鼻前异香馥郁。众人拥定狄公迤俪刚到内殿玉樨下,三公主盛服来迎。见她头上玉翠堆盈,胸前缨络缤纷,玉坷琼佩,动摇有声,雪肤花貌,光彩射人。

狄公率文东、康文秀行礼毕,遂将雕花金盘高高擎起。三公主轻轻揭了那幅黄绫,白日下玉珠串晶光四射,灼烁逼人。心中好不喜欢,不由撩云鬓,含情凝睇康文秀,脸上飞起一层鲜艳红霞。康文秀用眼梢一瞥狄公,三公主乃知觉。又躬身拜谢狄公,口称“谢钦差”,一面传命宫娥引钦差入内殿叙坐。

狄公简约地将玉珠串一案的本末禀报一遍,又称:“公主殿下,吉人天相,洪福齐天。”

三公主十分感激,说道:“狄卿今日可随凤辇同去京师,我必向父皇力荐,大理寺的那些官儿;尚不及狄卿之万一哩。”

狄公道:“下官今日即须回本县衙治,原来下官来这里也只想钧几尾大赤鲤,不期能为公主微薄效命,已觉十分荣幸,岂敢奢望,觊觎非分。”说着将那黄绫圣旨恭敬奉上,三公主不觉眼热,心中益发敬佩。

正说话间,王嬷嬷上殿来,颤巍巍先向三公主拜舞纳福,乃转眼躬身向狄公一拜,口称道:“侥幸还能见狄县令。”不禁潸然泪下。又向三公主详说了昨夜在宫墙西北隅水牢前与狄公见面商计之事,,三公主听罢,又歔欤感叹良久。

三公主早命御厨备下丰盛肴馔。正是食烹异品,果列时新,葡萄美酒,水陆珍馐,齐齐楚楚,琳琅满目,自不必说。午牌交尾,酒宴乃散,三公主启辇辞宫,翠华摇摇自去京师,狄公随后由邹校尉陪同回去青鸟客店。

第二十二章

狄公骑着马又进入黑松林。这回是离开清川镇了,同前日走来这清川镇时景致仿佛,心情迥异。

午后热辣辣的日头经浓技密叶一筛,落到身上,星星点点的只觉舒爽筋骨,走动血脉。这时他心里漾溢着一种大功告成,激流勇退的得意感,庆幸玉珠串完壁归赵,陷害三公主的阴谋终被他亲手挫败。此去回浦阳县治又好说与夫人们听听这碧水宫的精雅侈丽、三公主的美貌绝伦,大清川上下碧波无垠、风光旖旎更会令她们心注神往,猜测不已。这时不知怎么狄公忽又想到了紫茜,临行前紫茜要去了他的那个葫芦,算是留念之物。她聪明颖慧、解趣任性又心胆可照,这两三日里倘不是赖了她处处时时鼎力帮忙,自己又如何破得了这个案子?三公主与紫茜年岁相仿,却如个笼中的彩鸟,锦衣王食,有人服侍。却没有自由,一味孤独,临到危难之时几无自救之力,其实亦一可怜人也。紫茜恰如个林中的野雀儿,啼飞栖息,自由自在,好不快活。——正思想时猛见前面一株偃蹇的古松后闪出一匹老青驴,葫芦先生稳坐在驴背上,把一双眼睛细细瞅着狄公。两支拐杖搁在身背,一个葫芦挂在跨前。

“狄县令依旧这份穿扮,老朽十分敬仰。我早就猜到那一幅黄绫不会将你的魂魄儿勾去。嘿,你的葫芦哩?”

“我将葫芦送与客店中一个女子了。葫芦先生,在离开这清川镇时没想到还能见到你,真是三生有幸啊。先生旷世高人,只恨下官福薄,没法追随,时聆雅教。”

葫芦先生笑道:“老朽那日不是说过,你我还有一面之缘哩。今日这一别恐是东土西天,形同参商了。不过,你也莫感伤,须知世上事都属前定,神仙帝王、倡优乞丐莫不如此。能看破这一层,便进一重境界、登一重天。”

狄公抚须笑了:“世上事有缘的并非没有,但不必事事有因果。先生言语行止如此,必是个翻过筋斗、经几番沧桑来的。”

葫芦先生惊道:“足下亦知麻衣、六壬,已看破老朽底细。其实又何必厮瞒,老朽即二十五年前浴血疆场之欧阳将军。当时被番邦掳去,国中以为捐躯矣。漠北囚禁了十五年,拼死逃回本土。从此埋名隐姓,刻意诗书坟典。谁料知逃名不易,约身有束,致使浮声虚传,闻于今上,遂被聘入宫中做了公主王孙们的师傅。我与学生,平日教训且是严格,闲时情趣,又十分融洽。学生中惟三公主最为聪明颖达,每解经典,自发精髓,娓娓说去,往往能摘郑、马之误,剔先生之疵,每弄得老朽十分狼狈,故此一发钟爱赏识。今日三公主遇奸竖暗算,老朽便大胆妄为,将你举荐。足下果然不负重托,洞奸究如照烛火,拔三公主于水火之中,老朽这里也致谢了。”说着在驴背上略略躬身,算是施礼,花白胡子几乎碰到了他那个葫芦。

狄公忙拱手还礼,口称“折福”。

葫芦先生解下自己的葫芦,递给狄公道:“你的葫芦送了人,许多不便。足下既称老朽为葫芦先生,如不嫌憎,留下也好做个留念。这葫芦之妙,便在‘空’。足下莫以为这‘空’便是无,不足用。《南华真经》载言,车有幅毂,乃有车之用;室有户牖,乃有室之用。其之所以有‘用’便在‘空’之一义。”

“为人之道也如此,将那荣华富贵看作浮云一般,也是仗了这一个‘空’宇。目空心大,方可荣辱两忘。世人熙熙,只争着一个利;世人营营,只奔着一个名。老朽看得多,那争得利的,终为利殒身;那奔成名的,尤如抱虎而眠,袖蛇而走,更是危险十分。名为公器。岂可以独占久得?只恐是限厄到来,却如那私盐包一样,恨不赶早一时挣脱哩。到那步田地,再悟得一个‘空’字,怕是迟了。——老朽今日送你这葫芦也是送你这一字真经,切记,切记。”

狄公谢过,去向马鞍后系了葫芦,抬头已不见了葫芦先生,不觉一阵惘然,忽听得背后马蹄急急。

“老爷,让我们好追……”

狄公回看一看,却是自己的亲随干办乔泰、马荣两人。——原来他们在七里庄当夜便打杀了那匹危害一方的野猪,庄主褚太公大喜,设下盛宴庆功,故此淹留下。——当时便约定了两天后来清川镇会齐狄公,同返回浦阳县城。

乔泰道:“我们赶到清川镇一问,乃知老爷刚走。想是进了这林子,便马不停蹄追赶来了。”

马荣道:“我们在七里庄外的山田里伏击了那匹大野猪,剥了六百斤肉哩。老爷,可钓着了大清川的大赤鲤?”

狄公捋须微微一笑:“鲤鱼未钓着,却钓着一个葫芦,十分有用。”

乔泰、马荣两人说:“我们口渴了,葫芦里可是盛有茶水?”

狄公道:“不,里面是空的。”

(全文完)

第十四部 紫光寺

简介

从古董店买来准备给大夫人贺寿的紫檀木盒,却留有一张求救的纸片。一夜工夫,国库五十锭御金变成了一堆铅条,悬宕一年,仍查无所获。不过是两无赖的争斗命案,凶手为什么要费事剁下受害者的头颅?凶手步步进逼,狄公的得力助手两次险遭杀害,而衙役们已是一死一重伤。

昔日香火鼎盛的寺庙,而今为何废弃荒颓,成为邪恶的舞台?寺庙究竟是护佑人民、教化百姓之所,还是藏污纳垢、勾结狼狈之处?

第一章

古井口搁着一盏灯笼,灯笼边一个圆鼓鼓的布包,溅满了鲜血。井台的青石条上坐着一男一女,呆呆地瞅着井台边一株高大的海棠,半晌不吱声。时值初夏,这里已懊热异常,半夜时分,没有一丝风。透过灯笼微弱的火隐隐可见密树丛尽头一堵塌圯的高墙,墙外耸立着一幢巍峨的佛殿,两边翼然飞檐各对着东西笔立的石浮屠,庄严静穆。

汉子用手使劲摇了摇海棠,只见落英缤纷,洁白的花瓣飞飞扬扬,撒了他们一头一身。有的落入古井内,有的粘住了井台边的鲜血,渗透出一种凄凉的绯红。——景象十分幽美。

那妇人站立起来,抖了抖长裙,终于开口了:“将那怕人的东西扔进井里去吧。我想起了便心口发怵,毛发直竖。——谁也不会到这里来,这口井已经枯了十几年了。”

汉子冷笑一声,弯腰将灯笼挪了挪,低声道:“别忙!我自有个藏匿处,十分巧好,包管这事万无一失。那厮已经烂醉如泥,正做他娘的春梦哩。”

他站起来,将那布包解开,认真看觑一眼,又笑道:“今夜自有你的好去处,要那臭皮囊作甚。”随之又紧紧地把那布包扎结了,提在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