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寒雪梅中尽(2)

看着似乎有了定论,头领才放下手中的刀,“那就这样,明天天黑之前,一定要赶到外关,格尔木这只狐且慢慢来,倒是碧落这头慢慢开始学会顶角的羊得好好教训一下才行!”

一说到碧落,几个人再度精神起来,断事官率先开口:“碧落那群汉人,觉得自己已经是只鹰了,待大汗的铁蹄一踏上那美丽的丝绸,就能让他们知道,云雀是永远成不了鹰的!哈哈哈哈!”

千户长与左谷蠡王也跟着笑起来,“听说那里的男人都像柳树一样软弱,这样的男人能保护自己的国家么?哈哈…”

“我还听说,他们的器水很干净,待我们攻破他们的天都,我要牵我的马儿去那边喝水!”

头领听着他们大声谈笑,不由也展眉轻笑,手中的酒樽没再停过。

国相静静地听了会儿,叹了口气,“碧落人也有他们厉害的地方,比如他们有兵法,比狐狸还狡猾,比如他们的武器,我曾听说南边打仗的时候,碧落就拿出了制胜的武器。第三,别忘了,我们还有东边的敌人——突利!如果格尔木是狐狸,那突利可就是草原上的苍狼。他们贪婪而不讲信义,到时候也会成为我们的大麻烦。”

“哎!国相大人老是担忧这担忧那的,打就打了呗!打仗整天要讲究那些,那还打个鸟!如果突利来了,咱就打回去不就得了!担心啥!”左谷蠡王立时站起来拍了拍胸脯,“大汗!请任命我为前锋,我要砍下那个姓闻的小子的脑袋!”

“有你机会!”说着,众人都笑起来,火势渐旺起来,烤得那羊油滋滋地往下滴,整个毡帐里一片肉香。

天都在接到闻谚的简书急报后,局势更为紧张混乱,主战的多了,却仍有半数的朝臣主张立即乞和,甚至有些官员在这当口大力批驳前些日子才颁下的“府兵制”的可行性。

然而即便如此,已然决意倾力一战的女皇未露半点意思,孙永航也隐在暗处,对于相渊的种种试探,他回应得模棱两可,一时倒让这只官场上的老狐狸摸不清方向。

然而说摸不清方向,到底还是有些眉目,信王是和的。选边儿站,是朝臣最为严峻的考验,相渊也多少有些料到目前的场面,虽半数多的臣子主和,然而女皇一日不决断,一日便悬着那颗心。对于信王的猜忌,也不可谓毫无迹象,但自己却已无那个翻云覆雨手去改变立场了。或许尽量低调些,才是自保之道吧。

所料几乎极快地就应验了,甚至未曾给相渊以准备的时日。

二月初十,刑部的司田主郎中元驿上呈了一份《刑案勘录》,兵部员外郎即刻见缝插针地就近日全国各地因府兵制而起案件,递上了一份《论府兵之七大害》的表折,台谏左拾遗又有一份《兵难》,上书一十七款不能用兵之由,以及一十二条当前之碧落无以抗匈奴之实。

这后两份表折一经掷出,恰似一锥扎向了冰盖,瞬间断裂了整块的守衡,整个冰架迅速破裂瓦解,冰下的流动的锐意霎时浮出台面。

孟物华瞅准了机会,端王瞅准了机会,明远亦瞅准了机会,本是两派朝臣的交锋,甚至是主和派略过一头,然而当一切都浮上台面,当主战派的身后赫然站出了女皇,主和一派便似那艳阳下的冰雪,悄然融消,垮得太过迅速。信王忽然就孤立起来,原先的唯他马首是瞻,忽然间一切都越过了他,《市马令》一出台,紧接着,《征兵令》又颁,户部抽紧了骨头,却牵出一件大案来。

二月二十,当榆泉再度失守,闻谚退守梧郡的消息传至天都之际,孟物华亦将户部清算出来的库存量上报了女皇。

粗略估算,若按碧落每年税收均衡及各地粮仓储备,可供支持战备军饷三年又五个月,但目前实际库存却不足列账的三分之一,余者尽成了朝中官员的外债,无法回收。

首当其冲的即是信王,户部由端王接手之前便由信王打理,如今竟查出国库三中之二俱成外债,那如何了得!

第二十七章 寒雪梅中尽(3)

因借贷官员中亦包括皇室子弟,女皇便明令刑部并宗人府严格查办,追回失款。信王无奈,只得引咎离职待审,相渊亦紧跟着被撤了兵部尚书一职,调任吏部,随后又被贬为礼部员外郎,一月后,再贬为铸印局掌事,已然失尽权力。

至三月底,朝局大变,朝臣调动频繁,不过短短两个月工夫,天都官员,甚至包括戍边将领、行军司马,以及重镇知州尽数汰换,就如同这初春的雪,融得恁快,整个碧落都步入了紧张备战的严酷时段。

“小姐!老爷被调去铜州锦河了…小姐!”春阳急急奔进园子,秋芙院此际冷冷清清的,有些阒静,阶旁的落叶未曾扫去,险些滑了春阳一跤。

柔姬一惊,手中的茶盏便一晃,茶汁尽倾泼在襦裙上。

春阳见着,立时抢上前替她擦拭,口中还直呼:“小心烫着!”然而手中绢帕才碰着衣裙,春阳眉便一紧,“怎么是冷的?”她抬起脸,“小姐,您喝冷茶?!”既而气愤,“这起小人!尽会瞅着人势,没一个长着良心!平日里得好处的时候不记得了…”

柔姬听得心中厌烦,又酸苦,就立时打断她,“你方才急着跑进来,想说什么?我爹他怎么了?”

春阳瞅了柔姬一眼,又忙垂下头,只说道:“老爷今儿刚接到…外调的令,说是要去桐州锦河当知…监察使。”她说得支吾。

饶是已经删改的消息,柔姬听得仍是怔住了,转念间,眉宇已现焦色,“怎么好好的,皇上就要外调爹爹呢?爹爹年纪也大了,去铜州又远,他怎么受得了这折腾!朝廷里难道没人了?”

春阳咬住了唇,良久才强笑着安慰,“小姐,不是有话说‘能者多劳’么!老爷是深得皇上倚重的重臣,代天监察地方啊,很正常嘛!”

“可是…”柔姬欲待再说,春阳早一步打断了她。

“小姐!令至即行的,只给三天准备,你难道就不回府好好聚聚?老爷夫人这一去,也不知多久…”语中微泛哽咽,春阳及时止住,吸了吸鼻子又笑道,“小姐,春阳可早给备下了马车喽!”

“嗯!那我们快走!”柔姬一心都记挂着父亲要外调的事了,也没怎么在意春阳的神色,听说备好了马车,就立时往外走。

上了马车,车身因过于狭窄,柔姬坐得不甚舒服。春阳见状,心中酸楚,但面上仍笑着宽慰,“小姐,我刚一时心急,也没雇到好的,你就将就些!”

“嗯。”柔姬随口应了声,满腹心思也不在这上,倒也没再说话。

马车沿街转南,柔姬因心急,便常挑起帘子来看,满街上的人各自做着活计,只一群孩童跑东跑西。主仆二人坐在车里,忽地隐约传来几声孩子的拍手吟唱,初时不曾细听,待后来有些响了,柔姬也分神听了阵。

“…天都春色好,向阳木青青,不识戈矛,老目昏,一朝天变色,杏花东风薄,桂枝作则木,失女难为臣…”

虽说唱得顺口,听得入韵,但柔姬琢磨了一阵,却始终无解,不由问了春阳一声:“春阳,你听这童谣唱的是什么意思?”

春阳脸色微白,继而勉强答道:“孩子恁大一点,不过是捡东捡西地哼着,哪能有什么意思!小姐想多了!”

“可是…”柔姬还想再问,马车却已停了,春阳赶忙挑起帘子道:“小姐,到了!”

柔姬当下也转了心思,下得车来,只瞧见车后一群孩子捂着嘴,一溜烟跑了,边跑还边唱着刚那首歌谣,柔姬也再没心思理,只急着自己爹爹的事,径入相府。

才不过月余,柔姬便明显感觉出些不同来,这相府大院,别样的多了些以往不曾有过的伤感及冷清,恍恍然,令人不安。

花依旧是三月里的花,树依旧是三月里的树,幼时与现在,不过是树杆子粗了些,不过是叶子密了些,那边的秋千架还在,这边的数鱼石还在,那么,是什么不一样了呢?

柔姬边走边皱着眉分神想着,然而这一切思绪俱在见着母亲手中正整理着的包裹时抛却。她眼尖地望见包裹中有几件母亲平日穿戴的衣衫,不禁抢上前:“爹!娘!不是说外调么?娘怎么您也要走?”

第二十七章 寒雪梅中尽(4)

相夫人一见着她就想流泪,在觉着丈夫扯着她的后襦,她才强自忍住,轻轻替女儿拢好发,扶正了髻,“自己也都是当娘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慌张!荻儿近来还好吧?”

柔姬望着母亲的笑,心里觉得酸酸楚楚的,像要哭出来似的,“好!他打小身子骨好!只是不爱说话,沉默惯了,也就随他了。”

“哎,这孩子就是乖巧得令人心疼!太过聪明,但三岁看到老哇,这孩子将来只怕有什么苦处全往心里藏,你这娘亲可得细心着些!”

“嗯。”柔姬拭了拭泪痕,点头应下,“娘,爹,怎么忽然就派你去做监察御史呢?您年纪也大了,娘身子又不好,要不这样,我去跟永航说,让他…”

柔姬还没说完,就叫相夫人截了去:“你还提那个孙永航,还不都是因为…”

相渊立时将妻子往身后一拉,赔笑着对女儿道:“永航还有更要紧的事等着他去办呢!左右不过去些日子,你娘正好是想去外面看看,就跟着我过去了…柔姬啊!你也长这么大了,爹爹有些话,想跟你说啊!”相渊忍不住抚了抚女儿的鬓发,那神色虽在笑着,然眼神却透出诉不尽的酸楚来,“孩子,你打小是爹娘捧在手心里娇养着长大的,心不坏,就是脾性儿多少倔气些,这爹娘一走哇,可就你一人了,荻儿还小,你,你可要…”相渊忍不住抿住了唇,沉了沉气,才继续道,“你嫁去了孙家,已是人家的媳妇,这人世复杂啊,你可要记得一个忍字,凡事想得开些,别去计较,啊?”

柔姬早已泣不成声,只是一阵抽噎着点头。

“唉,养女儿这般大,却还是小性儿。可真让你去别家成长,爹爹实在有些心疼!”相渊话到后来,也实在忍不住,只将女儿一把抱在怀里,轻拍着她的背,“好好过日子,好好守着荻儿过日子,啊?…别记挂你爹娘,咱们没事!没事…”

“爹…”

一时,这一家三口俱抱成一团涕泣不已。

晚间,相渊在屋里踱着步子一圈圈地绕着屋子走,当烛蜡熔至小半截的时候,他终于站定了身子,朝着阒暗的窗外怔怔出了会儿神,便扬声叫唤下人:“来人!备车!我要去趟政务房!”

一旁打点着行装的妻子瞅着他,不解地问:“这么晚了,去政务房干什么?落了东西么?”

相渊看她一眼,抿着唇,直到下人进屋回说已备下车马,才开口吐了一句:“去求求人家高抬贵手。”

一连一月,孙永航一直待在政务房里,抗匈政策可以说几乎全是他在负责监督,由马匹求购至户部粮草军饷,再至府兵制的施行状况,同时还兼边防防务,以及信王一案所牵涉的一干官员的妥善处置派任,俨然身领尚书令一职。

是晚,孙永航亦是忙得无法再回府去休息,一封关于府兵制施行择要的奏本正在一豆灯火下渐渐成文。

当相渊跨入屋内时,正瞧见孙永航熬夜写着奏折。一时间相渊不禁重新审视这个女婿:孙永航,年纪轻轻便才华横溢,在大家族里历练出来的干练,或许经历平定叛乱一役,孙老爷子病逝一事,或许还得加上自己的这一段逼嫁,眼前的孙永航已由年少的意气风发被磨砺出藏而不露的锋刃,那是一柄太过敛藏的精钢宝剑!

相渊低垂了眉目,想了一阵,才抬起头来,轻轻一咳。

孙永航回过头,一见是他,也便立时起身一揖,“岳父大人。”

相渊颇带着复杂地看他,最后才勉强自嘲一笑:“也难为你,时至今日还能唤老夫一声‘岳父大人’。”

孙永航沉默地望着他,一时也不知说些什么。

最后仍是相渊开口:“永航,当初之事,我虽有强逼之心,然事到最后,却也是骑虎难下,不得不为…纵然我相家百般算计你,然朝廷时局,风云四变,亦如…亦如如今之我。这些都属于朝廷里的事儿,柔姬她不懂!她只是爱慕你,才一心想要嫁你,当初那一切事端,也是我这个溺爱女儿的父亲所设的局,这一切,真与她无干,你…”相渊说到后来,不由紧赶上两步,重重地抓住了孙永航的手,“你,就当我这个老人求你…”他枯瘦的身子几乎就要向孙永航跪了下去。

第二十七章 寒雪梅中尽(5)

一把扶住相渊,孙永航抿着唇不语,久久,才呼出一口气道:“时至今日,许多话也便可以摊上桌面来讲。当初情形,我确确实实被逼而娶,所为何由,彼此都心知肚明。说我孙永航卑鄙也好,无情也好,刻薄也好,我都身受,却也无所怨言,也不言悔,也不妄自菲薄。然而,娶了便是娶了,无从悔恨,更是责任,柔姬我会有所安排…这一生…我心里只存了一个人,但对于令嫒,我即便给不了她所求,也当尽力供她衣食无忧。荻儿是我的骨血,从他出生那一刻起,便是我孙永航心头上又疼又喜的存在了。您可放心!只是,有些经历,有些教训,需要一生作酬偿,我是…柔姬亦是。我放不下心中所想,更无从与柔姬共度一生,唯一能允诺您的,便是妥善安置她,若她有心,我绝不束她自由!”

“好,好,好…”相渊抹着自己的老泪,话说到这个份上,已是他最大的奢求,作为父亲,他亦只能做到这个份上,再往后,亦只能看柔姬自己的造化了。

第二十八章 蒹葭苍苍(1)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闻谚与匈奴之战算是胶着上了,各有胜败,然而情势却是愈发明朗,强弱立现。

这一战在所难免,因此,作为战备,孙永航针对《市马令》,更进一步提出了与突利买马的计策。历来,突利盛产好马,而同时,突利又相当贪财,一直渴慕着中原的珠玉珍宝,王室中又颇有些与匈奴交恶之人。

此时的朝野结构几乎已是主战的天下,各方政令皆为备战,各方官员也皆为备战出谋划策,孙永航这一计划的提出,几位朝臣议了两天,便将这计划再往前推了一步:先由私商购进宝马,再转至官商,并以此为绪,试探突利对匈奴的态度,争取结盟,共挡匈奴。

时间紧迫,几乎是朝臣才议定,女皇立即颁诏施行,一些行商半是为国半是为利,也纷纷请愿出塞购马。

战备算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孙永航手头上的事也暂且告一段落。他跨出禁宫大门,深深吸了口气,便立时往府中赶,他答应菁儿的约,已过了半天了,不知道小家伙会不会赌气,做些什么哄哄他呢?

孙永航琢磨了一阵。继而笑了,弹了弹手指,便吩咐车夫道:“先去城西垒石弄。”上回见菁儿那么喜欢舞刀弄棒的,就托曾跟着自己打过仗的校尉房辛做了套小盔甲。

拿了小盔甲,又路过“及乌斋”,忍不住又买了肉桂谷前饼以及洒着杏仁末的桃米饼,一路回到府中,便急入后门。

然而才到回影苑门口,就叫溶月拦了下来,孙永航望望里头,原本高昂的兴致立时就偃了下来,半晌才苦涩一笑:“溶月,我连孩子都见不得了么?”

溶月抿了抿唇,望向眼前这位明显又憔悴又不掩倦容的姑爷,心中又有点恨又有酸,末了也只是叹了口气,“航少爷,这会儿孩子正睡着午觉…”溶月住了口,继而又忍不住,“航少爷,你若真有心,溶月有几句话要对你讲,许不中听,您别怪罪!”

孙永航勉强收回朝苑里探视的目光,正了正色,立时回道:“我不是这般的人,但说无妨。”

“好!”溶月吸了口气,直直盯着孙永航道,“航少爷,你这两年来的用心,我们这些旁人有看在眼里的,也有没看在眼里的,只是想提醒一句,人心之外遮了那么多层皮肉,靠眼睛看,靠耳朵听,难免有偏,但是,能怨这些么?那么,怎么做才能让人看到、听到你的心呢?”

孙永航一震,有些惊喜地望着溶月,却见溶月又黯淡了眉色,“航少爷,小姐的心很不定,我从没见过小姐这般冷厉过,似是什么都不管不顾了,我怕…她最终会伤了自己。”

“我明白。我懂!”孙永航望着那扇闭合的门扉,轻喃。

溶月微哼一声,“说实话,您不懂!你知道么?您那位二夫人来找小姐说过话,这话,伤小姐很深。”

孙永航眼神微茫,继而低头轻道:“从来,我与她之间并没有相柔姬,我与她之间横着的,不是这个…”是什么呢?彼此的委屈,彼此的骄傲,彼此的牺牲,让人深深不忿,却又无力摆脱的,相柔姬,三个字,是扎向心间的锥刺,施力的却远不是这三个字…

他微抬起头,溶月以为那双眼里会溢满迷惘,谁知却一派清明,柔和中的坚定不移,怪异极了。“不管她在哪里,我始终守在这里。”他极淡地朝溶月笑了笑,将手中的一件小盔甲,以及那两袋满满的饼子交到溶月手上,转身离开。

溶月望着他的背影立了会儿,叹了口气,便提着东西回屋里,一过门槛,就见骆垂绮立在窗台前,正是方才说话的方向,也不知立了多久。“小姐…”

骆垂绮回过头来,神色间未有半丝涟漪,瞧了瞧她手中的东西,她扯了扯唇角,“丢出去。”

第二十八章 蒹葭苍苍(2)

“小姐!”

骆垂绮又转过身去,素白的手抓着窗台,用力间,血色尽褪,“丢出去!”

溶月默了会儿,紧紧盯住自己冷峻的小姐,不放过一丝神色微动,“小姐你自己丢吧。”她将物件儿轻轻放在桌案上,离开。

骆垂绮拧着细眉瞪着桌案,咬了会儿牙,终于也不过恨恨地撇开了头,朝着窗口唤了声,“青鸳,你来一下。”

远远的,青鸳并未听清,只回头唤了声“什么”,仍蹬着矮凳,手中摘着石榴花的花瓣儿,准备拿来熬细米粥给孩子吃。心里仍想着不料项爷为人粗犷,但心挺细的,连孩子吃什么好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还嘱咐她怎么煮咧,真是!

“青鸳,你先来一下!”

“哎!”青鸳将手边的提篮一摆,抹了抹鼻尖的微汗,便小跑着进屋。“少夫人,什么事?”

骆垂绮见她鬓间发乱,显是摘花累的,心意倒略略转开,“也不知成刚打哪儿听来的话,你怎么倒实心实意地按着他的吩咐去做了?”

青鸳笑着,“溶月姐姐让我听项爷的啊!”

“他们这小两口倒是一条心!”骆垂绮不由也微微一笑,忽而脑中闪过些什么,她又补问了一句,“溶月也这么说?”

“是啊!”青鸳不疑有他,“项爷说得可细心了!说石榴花可去驱虫,还能润肺,这春日多燥,菁公子不是有些小咳嗽么?项爷说啊,吃这个就有用…”

青鸳还欲待说下去,却见骆垂绮默默不语,心神不属,“少夫人?”

骆垂绮回过神,眉色却冷了些许,“自己也别累着…今儿如果碰上历名,叫他来这儿一趟。”

“嗯,是。”青鸳应了就往外走,到廊子里轻轻拍着挨了一身的树屑。

傍晚,历名过来了,抱着菁儿玩了会儿,便进到正屋里,骆垂绮早坐在那儿等他,见他进来,眼便微微一垂,“相渊到了桐州锦河没?”

历名微愕,继而想了想,“算日子应该还没到。”

骆垂绮微扬起脸,露出的一抹笑渺若云山,“历名,你想,我若是拿来报一下仇可好?”

历名半晌做声不得,默了许久,才不过低首将叹息隐下,“少夫人。”

骆垂绮在桌案上推过一封信,“这,是孟物华顺端王的意思翻的老账,我要报仇,轻而易举。”

历名瞅了眼,沉吟半天,才轻轻回了一句,“少夫人,您做主即好。”

“我做主?大概只要我不回这信,相渊不必到锦河,马上就调转马头南下,留守南边的黑溪了。”

“是。”

“呵呵,你是什么?”骆垂绮起身走至窗台前,淡笑,“你将这信交给他,回不回就依他了。”报仇,于她是仇,于他会是仇么?时至今日,他是否还会站在一条线上,一如当年罚跪祠堂一般?不,她不要猜了!如果她可以恨了,那么,为何不能将他也恨入骨髓去?恨了他,相渊也好,柔姬也好,又算是什么呢?

历名拿了信交给孙永航,却什么话也没说。

孙永航有些莫名,待看了之后,便敛着眉想了会儿,继而随手将信揉了,扔在一边,转过头望向历名时,问了句:“你帮着溶月把园里的含笑花移了么?”

“嗯?”历名显然转不过弯来。

孙永航有些近于喃喃自语,“她素来对含笑的香味儿有些难受,一到五月又易犯咳嗽…啊,那石榴细米粥她吃过没?”

历名缓了口气,回道:“今儿就见青鸳采了一晌午的石榴呢!…含笑么,园子里早没了的,去年就全移光了。”他望了望孙永航,此时倒是心情有些放松,忍不住道,“航少爷,方才…少夫人说,她若想报仇,轻而易举,但她要我将这信交给您了。”

“嗯。”孙永航漫声一应,风轻轻送入支起的窗架,带着暖意拂动烛火,“她有恨,然而,恨的不曾是相渊、不曾是相柔姬,即便于他们带了些恨,那不过是我的转嫁罢了…信王倒了,相家哪来的好果子!她本就无意理会他们,说报仇,却仍是最大的漠视了,毕竟,信王手下的人,走得愈偏远,才愈能保得这条命!”

第二十八章 蒹葭苍苍(3)

府兵制连行三月,已颇见成效,而与突利的结盟,也顺利进行。女皇由着这些进展,也更为坚定了一战的决心。自然,身为主战派先声的端王与孟物华也渐渐为女皇所嘉许倚重。同时,孙家似乎又重新为女皇所重用,不但一个孙永航总领了抗匈政策,同时又册封了老六孙骏之妻宣盈璧为二品卫诚夫人,于写云为二品载承夫人,大房的戚荃为二品明德夫人。连封三位夫人之后,便是将大房的孙永玉安入礼部,将孙永彰提入户部,又将孙永勋破格擢为台谏左拾遗。孙家一时又圣眷甚隆,又开始了新一番热闹。

孙骐夫妇自然乐得合不拢嘴,因信王相渊倒台而怕被牵连的惊惧早烟消云散,甚至把相柔姬也似抛在一边,若不是有荻儿天天来请安,几乎是要全然忘却了。

柔姬由着这多日冷待里终于慢慢觉出味来,相家垮了…自己的父亲本不是调任,那是贬官,甚至不曾到得锦州,途中直接转去了南边的黑溪,抵达黑溪不过半日,再贬至了邵曲。已是碧落的南疆,那听说都是些瘴疫肆虐之地呵!湿重难行,她年老的父亲,她病弱的母亲,受得住么?

她想过辙,要去找孙永航,然而那晚春阳哭着道来的话却像柄刀似的扎在她心窝里。

我的小姐啊!你醒醒吧!你以为是谁整得相家?他们两人是把您当成了彻头彻尾的傻子,去求他们?小姐,老爷临走前都说过了,目前重要的,不是他们了,二老不过走得远些,不过风霜之苦,而您,您已经不一样了!没有了老爷,您可怎么办呢?生活在这么个府宅里头,您还有长长一辈子呵!

春阳这么哭着,于她却总有些不信。然而这一月下来,她想,她终于尝到了骆垂绮曾经受过的滋味。秋芙院,像座冷宫似的,原本孙永航除了看荻儿就甚少来,算算日子,他多久没来了呢?似乎从她生下荻儿,他便走得更远了,连一同回家归省,也是隔着重山般生疏渺远。现在想来,那些,都是刻意的经营,水中花,一触就碎了。

一连这一月,她都待在秋芙院里,没人来看她,曾经她以为公婆疼宠着她,却原来疼宠的不是她这个人,而是她的家势,如今没了,倒真是断得干脆利落!

日子过得那么静,一天都像两天似的长。春阳的抱怨与愤愤不平终于也渐渐被磨平了,剩得的只是认命。那么,她亦该认命了么?

为何觉得心那么沉,那么冷?一切都是骗局么?自己轻易交付的信任,却原来被用作了坑害双亲的利器?她该相信这样的事实么?为何爹临走都不曾告诉她?

不相信,会不会日子就比较好过…

柔姬静静地、怔怔地守望着窗儿,往往一坐就是一整日,好像又是素日里习惯的等待。只是,以往,她知道她等待的是孙永航,而如今,她连自己到底等待着谁,等待着什么也不再知道了。

“少夫人,航少爷请缨出战了。”

这一日下午,骆垂绮教着两个孩子练字,就见历名忽然跑了进来,气有些喘地说一句话。

骆垂绮握着菁儿的手一颤,那毫尖的墨便在雪白的纸上滴了下来,瞬间渗入那片淡定的雪白间。怔了会儿,骆垂绮又复提起菁儿的手,“继续写啊!”

菁儿好奇地看看历名,忽然问:“娘亲,请缨出战是什么意思啊?”

骆垂绮松开他的手,直起身来,却半晌没有言语。青鸳见菁儿搔着头,就轻说了一句:“别问了!就是去打仗的意思。”

骆垂绮似是这会儿才注意到历名似的,淡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吧。”语气间,存着刻意的淡漠,如果未曾瞧见她指甲盖上褪得毫无血色的白。

夜半,风静静地淌着,月淡淡地明着,菁儿早睡着了,骆垂绮替他轻打着扇子赶蚊子,一下又一下,然那眼神却定定的。

忽地,窗外“咯”地一响,骆垂绮瞧了眼,起身要去关窗。然走至窗边,却忽然瞧见外头那棵梨花树下,正立着一道身影,藉着淡月,轮廓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