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夫人没有恼怒这仆妇的话说一半:“是吧,我们其实不知道李敏在剑南道地位如何。”

李敏是李老夫人以及李家和剑南道唯一的联系,他负责送钱,负责带各种信件回去,负责替李奉安在李老夫人膝前尽孝。

李老夫人对李敏比对李奉安还熟悉亲近,而李老夫人有什么事也都通过李敏传达给剑南道。

在李奉安过世之前,除了李敏,李老夫人几乎是没见过几个剑南道的仆从,最多李奉安逢年过节归来时,有管家管事随行的下人们呼啦啦的叩头领她的赏钱,说话是几乎没有说话的,更别提熟悉。

李奉安过世后,李老夫人才从三个儿子口中得知一个接一个管事管家的名字,分工地位听起来一个比一个厉害,李敏并不在其中。

“但以前我们告诉李敏的任何事,他都能办妥。”仆妇道,“而且大老爷让他负责您和家里钱的事,必然是深受信任,地位不会低。”

李老夫人点点头,这个猜测也对。

仆妇观察她脸色,见她缓了很多,自己便也露出浅浅的笑脸:“更何况不管他是什么人,您都是老夫人,是大老爷的母亲。”

如果是以前,甚至前天李老夫人听到这话都会露出笑脸,轻松的继续吃饭享受儿孙绕膝为乐,但一想到儿媳妇将原本属于自己的账册看了一个晚上,就怎么也笑不出来。

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吗?她大儿死了,她还没死呢。

“李敏有没有地位且不说,现在他也不一定靠得住。”她道,眉头皱起,“剑南道那边我们也得盯着。”

“三老爷在那边。”仆妇道,“要给三老爷送消息。”

李老夫人摇头:“三老爷暂时不要打扰。”

万一三老爷也收了辛苦费呢,和老二一起算计她的钱呢?经过这一次突然的打击,李老夫人觉得必须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翅膀硬了,她这个娘还没瞎和聋随意能被糊弄。

“看看有谁跟着三老爷在那边。”李老夫人道,“让他打听剑南道的事,哪个管事说话管用。”

仆妇点头,然后嗨了声站直了身子。

李老夫人被吓了一跳,不悦的皱眉,她现在是竭力的克制着,情绪并不太好。

“老夫人,我们想太多了。”仆妇道,“这件事李敏不可靠,我们家里有可靠的人啊。”

家里?李老夫人看仆妇。

“大小姐。”仆妇伸手指一个方向。

何止可靠。

只要大小姐一句话,这事就落定了。

李奉安不在了,李大小姐就是剑南道的一半天,现在另一半天李明玉还小要听姐姐的。

李老夫人积攒在心口的气长长的吐出来,是啊,仙儿还在家呢。

“祖母。”

门外响起喊声,李明琪探头进来,露出甜甜的笑。

她来的正是时候,昨日李敏已经化解了祖母的怒意,这边吃吃喝喝笑声在院外都能听到,今日李敏已经走了,祖母喜悦未散,寂寞才起,她来雪中送炭。

李老夫人一眼看到她:“你来的正好,珠子还给你姐姐了吗?”

李明琪站在门口,手还掀着纱帘,有些没听清:“啊?”

珠子吗?她正要来做这件事,当哄的李老夫人高兴的时候,把珠串多留几日,或者让李明楼送给她吧。

李老夫人已经看到了她身前的珠串,从前日就开始酝酿积攒未曾纾解的怒火顿时倾泻。

“怎么如此没规矩,还没有给你姐姐送去!不像话。”她怒声喝道,“现在、立刻、马上去,给你姐姐道谢,给你姐姐道歉。”

李明琪一只脚在门内一只脚在门外,恍若闪雷劈开了晴天,大雨倾盆兜头浇下。

出什么事了?

金桔打开门看着门外站着的人们,古妈妈的笑脸比前几天更加真诚热情。

“借了大小姐的东西,老夫人让我们送来了。”她声音轻柔又满满歉意,“晚了好几天。”

当时古妈妈是说过三天就还,不过她自己没有在意,金桔也根本没信会如期还。

“我在外祖母家多留了几日,回来晚了。”李明琪低着头上前,亲自将首饰盒子捧着,“没有给姐姐捎信说一声,是我不对。”

金桔看看她,再看古妈妈:“我们小姐不在家。”

李明楼已经好几天没有出门了,原来今日出去了?是不是故意的?这个念头古妈妈只敢闪过,不敢表露半点,就算是故意的,又如何?

“等一等就是了。”她没有告退,笑容更加亲切,“老夫人又挑了几件首饰给大小姐,吩咐我们一定亲手交给大小姐。”

李明琪低着头没有丝毫的庆幸以及转身离开:“我给大小姐带了礼物回来。”

在她身后有两个丫头抱着包袱,这比原本要送给李明楼的多了很多。

李明楼的东西金桔不会让别人随意拿走,但别人送来的东西她倒是可以随意收下。

“不知道小姐什么时候回来,东西先放下吧,待小姐回来我再请示。”金桔抬手指了指天,“今天太晒了。”

到时候小姐说收就收下,说不收她就带着人送回去。

她不嫌难堪。

她可不愿意小姐当场被她们围着不收也得收。

古妈妈不肯走:“不晒不晒,大小姐出门才更累,我在这里站一站算什么。”

李明琪头垂的更低,脖子后露出的肌肤被晒的火辣辣疼:“我要亲自给姐姐道歉。”

李明楼进了屋子就不会再见人,她们回去怎么交代,李老夫人的怒火可比太阳晒吓人。

进到院子里金桔可以赶人,站在院子外金桔还真没有办法,她有些想笑又有些惊讶,再看四周渐渐围过来的仆妇丫头,以及远处躲躲闪闪的窥探。

跟那一日一样,只不过这一次事情完全不同了。

那日李明楼说了一句我来解决,就再没有动静,她还以为是开始想办法呢,没想到那句话就表示事情解决了。

大小姐还是大小姐,跟以前一样,金桔日光下身形轻松随意舒展。

只不过古妈妈和李明琪在这里日晒等半天,李明楼进门却先被别人拦住了。

不是管事娘子,也不是同龄的姐妹,长辈左氏亲自等候在二门前。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有求必应

李明楼没有晚辈的惶恐立刻下车施礼,车帘纹丝不动。

左氏只带了一个贴身丫头,没有长辈的矜持更没有解释这是偶遇。

“仙儿,我有件事与你说。”她走到马车前隔着车帘,“不知方便否。”

李明楼喊了声方二。

左氏有些不安,这个年轻的车夫该不会要将她打走吧?

方二没有理会左氏,放下缰绳马鞭,李明楼掀起车帘下车。

左氏也好久没有见过李明楼了,眼前的女孩子裹着黑披风盖住全身头脸,兜帽下露出的也不是面容,而是黑色的裹布,黑夜见了真像个鬼啊。

青天白日里乍一见也不由打个寒战。

方二撑开黑伞,左氏的视线里便只能看到黑披风下点缀着金丝的腰带袖口裙角。

“婶娘请说。”李明楼道。

她的声音有些虚弱,比起刚进家门时好像病重了一些,左氏敏锐感觉,除此之外还能感受到她的礼貌。

李明楼其实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人的失礼往往是因为不如意,李明楼从小到大都没有这种困扰。

“李敏来了,你父亲对家里的一些事做了重新的安排。”左氏开门见山,“给你祖母的孝敬以后就和给家里的一起走大帐,你祖母不愿意。”

李明楼嗯了声:“婶娘的意思呢?”

虽然只看了一个晚上,那册子上记着的东西深深的印在她的心头,她不会忘,也不想忘,左氏深吸一口气:“我愿意。”

李明楼点头:“好。”

她答的如此干脆,又如此的轻松,这个话题就这样结束了,左氏一时不知道说什么,除了一句言语匮乏的谢谢。

“仙儿你要找的什么大夫?”左氏问,“要不要我帮忙?”

李明楼一直以来拒绝家里找的大夫。

如果她不想家里插手,左氏表明自己可以帮忙,不通过家里。

“谢谢婶娘。”李明楼很有礼貌的道谢,“有需要我会请婶娘帮忙的。”

虽然拒绝了,但她也表明了态度,左氏含笑点头:“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

李明楼施礼告辞:“我不能在外多留。”

左氏忙让开路:“你快回去歇息。”

李明楼没有再客气由方二撑伞护送向内走去,元吉已经牵着马车安静的离开了。

院门口只剩下左氏和丫头。

丫头这才上前带着几分不安:“夫人,这就行了吗?”

左氏看着渐渐远去的李明楼:“她要是还不行,那这件事就真不行了。”

李明楼是李奉安的长女,现在李奉安不在了,她和李明玉就是剑南道的当家人,只是大概因为两个人还是孩子,李家的人都忘记了。

直到这个时候。

丫头松口气又提起:“老夫人那边也派了人等着大小姐呢。”

左氏笑了笑:“老夫人是长辈,说话要含蓄,肯定不会像我这样请求大小姐。”

老夫人想到了李明楼,左氏自然也想到了。

得知老夫人呵斥了李明琪,还借着让李明琪道歉来送礼,让人道歉送礼哪有本人亲自来有诚意,左氏当机立断亲自来门前等候,而且开门见山表达请求。

“这件事早请求就能成吗?”丫头低声问。

按理说血缘远近亲近辈分高低,左氏可比不上李老夫人。

“这件事或许跟血缘辈分无关。”左氏摇摇头,想到了李敏的话,老夫人不一样啊,老夫人讨好不讨好都是亲的。

李明楼帮了李老夫人,李老夫人还是她的长辈,还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帮忙是应该的,不帮忙则是结仇。

但如果这件事成了,左氏不会认为是自己理所应得,她会感激李明楼,会回报,会让李明楼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她。

这与亲近血缘喜欢无关,这是交换,交换有时候更可信可靠。

左氏还没回到自己的院落就听到了结果,李明楼在门前没有接受古妈妈和李明琪的礼物,只拿回了自己的珠串,态度也很有礼貌,表示不接受礼物是因为姐妹之间就要互助互爱,用个珠串算什么大事,接受了礼物是对祖母和姐妹的不敬,她反而要对祖母赔罪了。

古妈妈和李明琪只得哑口无言的带着礼物回去了,李老夫人有没有生闷气左氏没有再探听,她自己回到屋子里高兴的笑了,因为跪地膝头的疼痛也消散了。

李明琪在床上呜呜的哭,丫头们不敢劝也劝不住。

她先是被李老夫人莫名其妙的训斥赶走,回到家里又被王氏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通,理由都是借用李明楼的珠串为什么不一回来就还。

根本不是这个原因,李明琪心里明白,李老夫人和王氏心里也清楚。

“因为李明楼没有收你们的礼物。”李明冉捏着桌上的干果吃,“不过李明楼说的也很有道理,她现在用不着这些首饰。”

脸伤了见不得人,要首饰也没有用。

“根本不是这个原因。”李明琪哭着说,她的声音并没有因为哭泣而变的尖利,更加娇柔,但这娇柔的哭声并没有让祖母和母亲垂怜。

分明是母亲要讨好祖母,而祖母要讨好李明楼,所以都来骂她,她根本就没有错。

是李明楼不接受礼物打了祖母的脸,她们却不骂她。

李明冉笑嘻嘻:“是你的错,如果不是你借她的珠子,也不会有今天。”

“跟我没有关系。”李明琪坐起来擦泪,生气的看着李明冉,“是我回来的不是时候,祖母和你爹娘吵架生气迁怒我。”

李明华也笑了:“那你们知道祖母为什么和伯父伯母吵架吗?”

李明冉摇摇头,她还是个小孩子,家里的事爹娘不会告诉她。

“总不会是因为我借李明楼的珠子吧?”李明琪气道。

李明华点点头:“是的。”

祖母和李奉常夫妇争执的起因,因为李敏的突然来突然去在李家上下已经传开了。

剑南道送来给李老夫人的孝敬以后要由李奉常夫妇接手,然后再给李老夫人。

李老夫人不允许,所以吵了起来。

钱财的事最能让亲人吵架,李明琪明白这个,也明白李老夫人为何如此生气了,自己手里的钱被人抢去,换做谁也会生气。

“不过这跟借珠子有什么关系?”她眼角挂着泪问,“总不会是李明楼让剑南道这样做的吧?”

话说完自己愣住了,聪慧如她想到了什么。

李明华摊手:“为什么不会呢?你强借她的珠串,你的丫头打了她的丫头,祖母没有呵斥惩罚你,反而替你出头去要她借,这是多委屈的事,李明楼受过委屈吗?”

李明楼从来没有受过委屈,从前是这样,现在也是。

“我说过了,她跟我们不一样。”李明华笑道,“这下信了吧?”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大事化小

整件事就因为一个珠串。

李明琪眼泪停了下来,再挣扎:“不可能吧,这么小的事。”

“对于孩子们来说,小事都是大事。”李明华道,“谁让她不高兴了,她就让谁不高兴。”

对于剑南道来说,李明楼再小的事也是他们天大的事。

“你想如果你是李明楼,你会不会这样做?”

她当然会!李明琪想都不用想。

报复,她在报复,这个可怕的家伙,因为一个珠串她竟然挑拨伯父伯母来报复祖母。

李明琪将眼泪一擦从床上跳下来:“我去告诉祖母和伯父伯母。”

李明华将她揪住:“你有证据吗?李敏说了这是大伯父的安排,有谁证明是她的安排?”

李明琪胸口剧烈的起伏,剑南道的人根本不会揭穿她。

“虽然没有证据,让祖母伯父伯母起疑心就够了。”她咬牙恨恨,“竟然如此算计祖母,亡父也能随意拿出来做幌子,真是坏透了。”

“起了疑心又如何?祖母不想要钱?还是伯父伯母不想要钱?”李明华将李明琪按回床上坐下,“你怎么还是不明白,李明楼跟我们不一样,有些孙女不用讨好长辈。”

长辈反而要讨好她。

她的父亲不在了,但剑南道还在她手里,她还是李家的大小姐,不受委屈也不用讨好别人的大小姐。

李明琪坐在床上嘴瘪了又瘪:“她又不是大伯父,她是个小女子。”

都是小女子为什么跟她们不一样,李明琪将袖子一摔再次呜呜大哭。

李明冉不懂也不在意别人为什么跟自己不一样,但知道李明琪为什么这么生气,小手剥着干果仁:“你就是看她不顺眼,不用担心,她在家不会太久,她要嫁人了。”

李明琪想着今天见到李明楼,这是第一次见受伤后的样子,简直就像个鬼,而这个鬼样子也还能继续嫁人……

李明琪哭声更大了。

委屈又愤怒的李明琪只是哭了几天,并没有去找祖母告状,李明华的劝说是一个方面,她自己也想明白了,事到如今去告状与她的处境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这件事还是因为她借珠串引起的。

李老夫人就算对李明楼恼怒,火气还是会迁怒到她的身上。

被骂一次就够了,这件事还是快点过去大家遗忘为好。

李家的女孩子们没有再出现在李明楼这里,她们越发安静乖巧,不去打扰家里大人们。

李老夫人让仆妇又来了两次送些吃喝用品,李明楼道谢收下,第三次李老夫人也表明了所求,让李明楼告诉剑南道家里以老夫人为尊,那么接收钱财也只能由她,李明楼回答会去告诉剑南道。

李老夫人暂时松口气。

左氏没有再来找李明楼,也没有嘘寒问暖送吃送喝,李老夫人的动作她都知道。

“这是一个交易,我相信仙儿的承诺。”她对不安的丫头解释,“而且我此时去她跟前,将来事情成了对她不好,老夫人会知道是她帮了我,老夫人是长辈跟她闹起来,她晚辈吃亏。”

“大小姐答应老夫人会去告诉剑南道,如果事情不成,老夫人还是会怨恨她。”丫头皱眉。

左氏笑了笑:“大小姐只是答应会去告诉剑南道,但并没有说同意。”

丫头想到了李明楼对左氏的回答是一个好字,好是明确的回答,而去告诉只是转达下意思,万一剑南道坚持李奉安的安排呢,李大小姐也不能违抗父命。

丫头提着的心放下,左氏在内宅掌握的钱越多权越大,谁不愿意做当家主妇的大丫头。

剑南道的消息还没有传来,送钱的车马先要到了。

“要谁接?二老爷啊,李敏没有告诉你们吗?”押送的管事年纪大看上去有些糊涂,尤其是走进院子就被一群人围住。

“李敏难道没有告诉你们这件事要重新定论?他回剑南道去请示了。”李老夫人的管事恼怒的说道。

“李敏没有跟我们说,我们也没有遇到他。”押货老管事很不高兴,“大概是他走的急忘了。”

这也能忘?

“反正我东西带来了二老爷快与我交接,我还要赶回去,误了日子就是违了军令要挨罚。”

剑南道的人动不动就治家如治军很是烦人。

“我不管剑南道再做什么决定,我现在到了就要按照原本的安排,二老爷不接,我们就带着东西回去了。”

误期当斩的剑南道押货管事强硬,李老夫人的管事无可奈何,李奉常的管事安静如鸡。

还好有一件事可以达成一致。

“不能让他们把东西拉回去。”李奉常对李老夫人请求,“剑南道现在太乱了,一来一去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李老夫人也认识到李敏并不是个多重要的人物,这些人似乎各有各的主意,各有各的听命,东西拉回去下一次送来大概就到年底了,虽然她也不缺钱,但到了眼前的钱谁舍得送走,早一天拿到比晚一天拿到好。

“母亲可让人与我同去,我给他们签了章收了东西,母亲即可拿走,儿子半点不留。”李奉常对母亲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