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那人道,“退走了一些人,但还是有很多人围着我们呢。”

土蝗愣了下,看看外边,嗨了声:“那是明华小姐的人,是我们自己人!这是保护我们呢。”

周岩没有说话,对哨兵打出暗号,片刻之后听到尖利的破空声,伴着喝止。

“江陵府兵在此,尔等不得擅动!否则格杀勿论!”

正文 第二十二章 速去报女侯

日光照亮江陵府的时候,李明华已经回到官衙里。

这边有她一个小书房,安康山死后,太平并没有如约而来,再加上各种民生事务,李明华不得不常常奔来官衙,干脆也安排了房间。

书房有花有草有熏香,除此之外就是闺阁中少见的公文一摞摞,以及悬挂的密密标注的舆图。

李明华一夜奔波未眠,此时没有休息而是坐在椅子看一堆旧信,散落展开的纸张上有清秀又犀利的字体落款武氏两字。

楚国夫人与她的信件来往,都是以自己相称,没有用名号。

这些信记载了她们从陌生到熟悉,中间又因为连小君而生分,不过信件没有断,楚国夫人还是会在某些要事上提醒她,对她的来信也认真回复,她们又从普通熟悉变成另一种熟悉不分善恶夹杂利益的一种熟悉。

“小姐。”

侍女在外轻轻敲门。

“周旅率来了。”

李明华嗯了声,抬头看,周石走进来,刀剑都被卸去了。

“明华小姐。”他径直开口道,“我是楚军,死而不改旗帜,土蝗他们其实不是,明华小姐可以卸去他们旗帜,将他们收为江陵府李家兵。”

李明华没有看他,对侍女道“把周旅率的兵器还给他,再给他配三匹马。”

侍女应声是转身去吩咐。

周石看着李明华没有说话。

李明华对他抬手“周旅率,你走吧,想必发生什么事你应该也猜到了,去告诉女侯。”

东南道的兵马过境拒绝检查,周岩就知道有问题,待看到那些车行走的样子痕迹,坐在车里的那些所谓的仆妇丫头,他不用检查就知道有问题。

那绝不是什么金银珠宝,也不会有身高手长骨节粗大的仆妇丫头。

这不是在送嫁妆,这是在运私兵,安东临近京城,东南道什么意图,周石立刻就猜到了,但他此时有点猜不到李明华的意图。

东南道齐家和项家结为亲家,剑南道李家和项家本就是亲家,三家一家,所以东南道退兵走了,李明华将他们围住,他也不意外。

剑南道的兵将他带出来,他做好了死的准备,也并不为自己带的楚军求情,他们既然是楚军,就会为女侯死战而亡。

只是土蝗这些人,并不算是真正的楚军,在他眼里是民众,既然是民众,还是要尽力的保护他们活下去。

但现在这是什么意思

“其他人我不能放走。”李明华看着他道,“免得打草惊蛇,到时候你们半路被劫杀,谁都走不了。”

周石看着她,一句话不再多问,对李明华抱拳一礼,转身大步而去。

李明华看着他消失在视线里,视线再落在舆图上。

“小姐。”一个配刀侍女上前斟茶,低声道,“这样好吗如果家里已经跟齐都督项都督他们说好“

给女侯通风报信,岂不是坏了家里的大事

李明华道“首先,什么叫家里”

侍女愣了下。

“项都督说,大小姐,二伯父他们都同意了,他们的确是李家,但不是剑南道。”李明华道,指了指桌上的鱼符,看侍女,“李明玉才是剑南道,他没有亲自给我下命令之前,谁的话我都不会听。”

侍女明白了,郑重的点头。

不过她的神情还是有些犹豫,不听也就算了,给女侯报信,是不是有点

“报信。”李明华伸手指着舆图,“阿柳,你看看这舆图,看看女侯占据的地方,再想一想兖海道,兖海道常都督死的消息常家瞒的那么严密,朝廷却那么快就派了官员去吊唁,你觉得“

她看着侍女一笑。

“女侯需要我通风报信吗”

侍女明白了,看了眼李明华,大着胆子压低声问“明华小姐你觉得谁会赢”

谁会赢李明华看着舆图,论起来女侯只有一个人,东南道陇右道剑南道都举兵的话,其他卫道必然也会跟着举兵,还有朝廷女侯是孤军作战。

但,李明华低头看桌上的信,心里有团火燃烧起来。

朝廷文书上是怎么说的,古往今来第一人,所以封为第一侯。

那她希望她做到这个古往今来第一人。

侍女阿柳听到她说出的心里话,有些惊惧的跪扶在她膝头“小姐,她要是赢了,剑南道就败了,那小姐就什么都没了。”

她是剑南道李家的人呐,荣辱与共。

李明华看膝头前的侍女,换做以前她也这样认为,不会也不敢这样想,但现在,这个纷乱的世道里,旧的在死去,新的在萌芽

“剑南道败了,我就去臣服在女侯面前,我愿意为她尽心竭力建功立业,我想以女侯的心胸,会接纳我。”她看着侍女,眼睛里也燃烧着火,“至于剑南道,至于李氏,那个门客不是说了吗明华小姐因剑南道而有今日,也可让剑南道因明华小姐而扬威更进。”

在进入京城境第一道关卡之后,周石和第三匹马都扑倒在地上,只报一句身份来历就昏死过去。

周石再醒来就躺在一张床上,鼻息间满是药味,一个半大孩子坐在床前盯着他,与他四目相对,然后瞪圆眼。

他跳起来“周石头,你醒了。“

能喊他旧名的都是熟人,周石有些恍惚,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夫人以及夫人身边的人,这个孩子

“我是阿毛啊。”阿毛对周石没记得自己有些失望,“当初夫人收养我们的时候,我是很小,但是我那时候也做事了,打个帘子啊,浇个花啊,夫人叫你来安排去江陵府的时候,我就在夫人跟前整理衣裙呢,你怎么能不记得我”

周石头昏脑涨,他哪里记得夫人跟前整理衣裙的小童不不,重要的不是这个,他也用力的爬起来:“夫人,我要见夫人,我有要事“

阿毛忙伸手搀扶他,跟着向外喊“来人来人。”又安抚周石“别急别急夫人一直等着你呢。”

门外有宫女涌进来,周岩被七手八脚的搀扶起来,蝶儿般拥簇来到隔壁厅内。

周石一眼就看到厅内坐着的女子,黑色锦袍裹身,脚下白裙堆叠,一手拿着文书,一面听对面坐着的几人说话。

看到周石进来,他们停下说话站起来。

“夫人,东南道齐山名义送嫁妆,实则私运兵马兵器。”周石一口气道,“剑南道李氏也与之有谋。”

李明楼点头“我知道了,你快安心的去歇息。”

周石说完身心也彻底松懈下来,阿毛喊宫女们扶他退下,周石回头看了眼,见那几人又坐下来,对着舆图指点继续说话

“夫人是不是早就知道了“他问阿毛。

阿毛整容道“夫人一见你就猜到了你看,你是从江南道来的,又是一个人,又这么急,肯定是出事了,能出什么事呢看路线,东南道齐山送嫁装此时此刻会经过,那肯定就是他们有问题”

周石看着这小子一本正经扳着手指理顺,咧嘴笑了笑。

他可不在意有没有提醒到夫人,他在意的是夫人有没有准备。

夫人早有准备,就好。

“齐山已经接近安东。”中厚道,在舆图上指点,“余下的东南道兵马分兵三路,送嫁装名义人数最多,穿过江南道,另有两路乔装货商分散穿过河南道。”

“项云走的是河南道,没有分兵,借着李家人同行,兵马众多。”姜名摸着下巴道,“毫不掩饰,赫赫然然,沿途还拜访州府官将。”

“他们经过的地方,虽然兵马没有立刻跟随。”中六道,“但很多也都在备粮草辎重。”

李明楼看舆图,伸手指轻轻画了个弓“蓄势待发,合围之势啊。”

元吉道“小姐,公子问,要不要阻止他们”

项云身边有剑南道卫兵,虽然不能歼灭项云的兵马,但扰乱阻碍其前行没问题,宣武道遍布剑南道兵马,能齐山斩拦。

李明楼笑了“不用,他们来了正好,省的我们去,告诉明玉,去迎接他们来。”

说到这里又停顿下,长袖一挥,黑袍白袖如水如墨摇曳。

“还有,我也去,告诉他们,我亲自去安东观礼祝贺。”

他们意图悄无声息来围攻她,那她就去把他们的家人围住,帮他们加把火。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告天下之势

安东城城池完备,官兵有序,人来人往,作为三道与京城交接的要塞,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最近项氏要办喜事,搅动的整个安东城都喜气洋洋。

虽然这喜事听起来不太喜庆,一个青春年少的女儿嫁给一个早年夭折的儿子,成亲即守活寡。

不过没有人嘲笑,因为结亲的双方的名头,东南道节度使之女,陇右道节度使英武大将军项的侄子。

“这有我们不能揣测的意义。”老者们制止家中年轻人的嬉笑,“这等人家的联姻可不仅仅是男欢女爱。”

尤其是这个时候,安康山安德忠父子都死了,称帝的史朝逃窜到漠北,但天下并没有太平,女候刚跟兖海道打了一场东南道就和陇右道联姻了,意味着什么?

安东城喜庆的气氛隐藏着紧张。

项家气氛也很紧张,项家几个老爷拉着脸进进出出,仆从们小心翼翼。

“赵晋那个贱人。”久病的项五老爷,因为亡子的喜事也从床上爬起来了,站在屋子里中气十足的大骂,“他有本事把我们项氏的祖坟挖掉!”

借着项北和齐阿城成亲,项氏再次要回太原府,依旧被赵晋拒绝了。

“太原府外还增加了驻兵。”项大老爷倒没有破口大骂,面色沉沉。

项老太爷摆摆手,道:“那女候也防备着呢,不让我们潜入太原府,免得坏了她的根基。”

项五老爷皱眉焦急,道:“那怎么办?我们还回不回?”

室内说话,门外一阵脚步响,伴着守门仆从高声的招呼“齐小姐来了”对内打招呼,显然不敢拦人。

几个老爷转头看去,齐阿城带着侍女大步走来。

“怎么还不出发?”她问,“我父亲他们都要到了。”

项五老爷忍着脾气,和气道:“赵晋那边不让进,这不是刚打探回来“

齐阿城皱眉:“还打探什么,我们不是要谁允许我们回去,我们是要打回去!“

项五老爷明白她的意思,但是:“河东道兵马很多,赵晋那边又增了兵,我们才多少人“

齐阿城嗤笑:“等宣告女侯窃国之罪,天下人人得而诛之,敢反抗就是叛军,我们兵马少也占据大义,更何况赵晋那个狗贼,有几个胆子敢拦?“

当初叛军没打,赵晋就投降了。

女侯的兵马来了,赵晋也立刻就投降了。

这种小人,能投降一次两次,当然能第三次。

这样啊,项家的老爷们若有所思,道理是对,但还是觉得不够慎重

“有我在。”齐阿城按着腰刀,“我们这七千兵马也能打下三万兵马的河东道。”

室内一阵沉默,几个老爷看她的眼神复杂。

齐阿城被他们的眼神看的恼火。

“上次是没有打。”她道,“这次我会让你们看看,我齐阿城的本事。”

几个老爷忙摆手“稍安勿躁”“阿城你先冷静一下”

项老太爷轻咳一声:“阿城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们屯兵在河东道,就算不打,也对他们是极大的威慑,至少能阻止他们去援助女侯。”

齐阿城不计较他不打的字眼,她也没指望这些项家的老爷们,临战有她齐阿城就足够了。

她直接道:“我带兵马先去。”

项老太爷站起来刚要说什么,外边又脚步乱响。

“太爷,不好了,信兵来报,女侯率兵马向安东来了!”

安东城突然关闭了城门,兵马散布在城墙上做出迎战姿态,这让城内的民众聚集,焦急不安的询问出了什么事,但没有人给他们回答。

这时候总不会是有叛军打来了吧?

哨兵在街上疾驰而过,民众们并不敢阻拦,只是更紧张的目送。

“女侯走的很慢,一扎营就会在当地停四五天。”

“距离我们安东还远。”

信报并没有安抚厅内的老爷们,只问:“真是向我们安东来了?”

“是。”信兵道,“京城送来的消息,女侯要亲自来参加婚礼。”

项老太爷冷笑:“带了三万兵马,来参加婚礼?”

鬼都不信。

她这分明是来围城了。

厅内再次嘈杂。

”来就来。“齐阿城站起来道,眼睛亮亮,“我们迎战就是。”

终于能见到这个传说中的女侯了,要与她一战,看看她有多大的本事!

”你不要胡闹!“项五老爷呵斥,“她来参加婚礼,你去与她对战,岂不是打草惊蛇?”

是啊,父亲那边还没有宣告清君侧呢,她不能去打。

齐阿城眼睛更亮,道:“把她迎进来,掌控在我们手中。”

项大老爷无奈道:“大小姐,人家有三万兵马呢,迎进来谁掌控谁?”

真是没胆子!齐阿城皱眉:“不试试怎么知道?”

“女侯来意不善。”项老太爷沉声道,“我们不迎战也不迎接。”

他们这点兵马,在女侯面前不堪一击,但

“我们这里重要的不是兵马,是民众。”

安东城是个城,内有数万民众。

这才是对付女侯的主力,也是项氏族人最安全的保障,所以他迟迟不按照齐山的建议去太原府外等候。

“坚壁清野备战,等候齐都督云儿他们的消息。”

项云已经知道了。

女侯出京城声势浩大,根本不隐瞒自己的行踪。

”她敢离开京城也是让人佩服。“项云道,转头看蒋友,“我以为她要把幼帝时刻守着。”

蒋友道:“她兵马众多,自诩无所畏惧,不在意朝廷官员以及太后对她的恨意。”

项云笑了笑,问:“京城那边都安排好了吧?”

他虽然逃离了京城,但还留了人手在京城,更有吴郑两位大人在京城朝堂苟且偷生忍辱负重。

蒋友点头,又担忧:“女侯肯定是有所察觉,才去安东以做要挟,安东城的人只怕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打,是送死。

迎进来,也是送死。

这可怎么是好?

蒋友能想想到安东城项家人的慌乱不知所措。

项云道:“也好办,我们先“

他的话没说完,前方一阵喧哗,有兵马奔驰而来,一眼就看到飞扬的李字大旗。

“都督。”蒋友低声道,“李明玉来了。”

项云看过去,李明玉已经到了前方,少年又长高了几分,从马上跳下来冲项云疾步而来。

四周的亲兵围拢戒备,李明玉恍若未察觉,在项云兵将阻拦前先停下大喊一声“项叔叔”人就要单膝下跪

“快起来。”项云道。

两边戒备的亲兵顺势将李明玉拦住搀起。

“项叔叔”李明玉道,一脸委屈,“我是一直不敢说,我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事“

他说着向四周看,一眼看到韩旭所在的马车立刻冲去。

项云忙喊“不可!”,李明玉已经韩旭的车前,卫兵涌上阻止,还好李明玉只是看着里面坐着的韩旭。

“韩大人!”他喊道,眼圈发红,“你为什么做这种事!”

韩旭神情木然的看他一眼,不询问不反驳不说话。

“好了明玉。”项云道,“或许韩大人有难言之隐。”

李明玉愤怒的呸了声:“你太让我失望了!”再不看韩旭,看向项云,“项叔叔,你什么都不用说。”

他伸手握住项云的手。

“我这就带你们去京城,宣武道的所有兵马也都待命。”

项云反握住他的手,道:“既然都准备好了,就宣告吧。”

现在?

不止李明玉有些意外,蒋友等人也意外,现在距离女侯还远,齐山那边也还没成合围之势,昭告天下清君侧,会不会太急了?

而且女侯距离安东城更近,撕破脸去围攻安东城,项氏一族的人,齐山的女儿可都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