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琼,你怎么样?”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语意虚弱而炽热。

我艰难地摇了摇头,再也说不出半个字。

眼前依稀是有无数人影在晃动,随驾的侍卫倾巢出动,带着铁索与铁网飞速赶来,马蹄声、呼喊声、嘶叫声交织成一片,嘈杂而混乱。

我的眼皮像是灌了铅那般,无论如何都睁不开了。渐渐地,周身的一切都陷入静默,意识也渐渐涣散开去…

秋夜。

一轮孤月高悬中天,月光惨淡而寂寥。已是更深露重时,乌瓦重重,霜华映天,四周万籁俱寂。

屋外,北风呼啸,院中树影婆娑,沙沙作响,仿若幢幢鬼影。寒意如同鬼魅般透窗而入,悄无声息地弥散开来。

我瑟缩在被子里,嗫嚅道:“娘,我冷。”连日的高烧烧得我浑身瘫软,然,此刻却精神大好,甚至有些莫名的兴奋。

“玉琼乖。”娘亲轻柔抚摸我的额头,附身亲了亲我的脸颊,笑道:“待会儿就不冷了。”她双唇泛白,手也不似往常般温暖,冰凉一片,好像带了一丝颤抖。

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

她小心地将门窗关紧,拴牢,从盆栽底下摸出一把钥匙,打开雕花木橱,取出一只铁盆和一个包裹。

我好奇地望着她,“娘,你在做什么?爹爹呢?他为什么最近都不回家?”

娘亲并没有答我,快速解开包裹,将一大包黑黢黢的块状物倒进铁盆中。半晌,似是喃喃自语道:“玉琼想你爹爹了?娘也很想他呢…不过没关系,很快,很快我们便能见到他了…”她缓缓端起烛台,暖黄的烛光摇曳跳动,映着她苍白而凄惶的容颜。她抿唇微笑,笑容里带着苦涩,一颗颗晶莹自眼角滑落。

不知何故,我心里陡然生出一丝恐慌,“娘…”

半晌之后,她将烛台扔进铁盆里。那些黑块很快便烧了起来,黑烟冉冉升腾,空气中满是刺鼻的气味。

“好臭!”我捂着鼻子大叫,“这是什么!”

“小点声!”她皱了下眉,旋即又柔笑道:“你不是冷吗,娘烧炭给你取暖啊。”

我捂住嘴巴,懵懂地点点头。彼时我根本不知道烧炭是做什么的,只知道屋里确实暖和了不少。

娘亲又盯着炭盆看了良久,复将屋内其余烛火尽数吹灭,和衣躺到我身旁,将我紧紧地搂在怀里,紧得我几乎透不过气来。

我挣扎着抬头望她,却发现她已是满脸泪水,忙伸手替她擦拭,“娘,你怎么哭了?”

“嘘——”她做了个噤声的姿势,悄声道:“别说话,乖乖睡觉,一觉起来就能见到你爹了。今□□陪一起你睡,好吗?”

我欢喜道:“好,我要见爹爹!”

“睡吧。”她轻柔地拍着我的背,在我耳畔哼唱我最爱的歌谣。

之后,我便沉沉地睡了过去,睡了多久我自己也不知道,只觉得娘亲的身体渐渐从暖热变得冰凉。她始终将我紧紧按在怀里,我想要挣开,却怎么都使不上力气,我想呼喊,喉咙也发不出半点声音。脑袋痛得像是被人劈开那般,几乎就要窒息。

耳畔一直有敲门声、呼喊声、哭泣声,总不得安宁,直至…

“戚大人,您醒了?”

我睁开眼睛,后背仍是火辣辣的疼,宛如被扒掉了一层皮。脑袋昏昏沉沉的,好像灌了浆糊一般,太阳穴隐隐地抽痛着。

我艰难地动了动早已僵掉的胳膊,发觉自己脸朝地背朝天,呈癞□□状趴在榻上。小安子蹲在地上,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瞧。

我骇了一跳,道:“小安子,你你你蹲在那儿做什么?”

见我醒来,他先是一喜,紧接着面色一沉,好似要哭出来,“哎哟大人,您终于醒了,您可知您足足昏睡了三天三夜,一直高烧不退,伤口也化了脓。太医院院使连夜赶来,殿下都快急疯了,放话说若是医不好您,要太医提头来见!您…现在感觉如何?”

三天三夜…

我微微一愣,半晌,终于想起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猎熊大赛那日,傅谅引来了一只发了狂的黑熊,我在接应他时不慎被黑熊抓伤了背部。危急关头,反倒是傅谅挺身救我,将我护在身下,只不过我还没反应过来便昏过去了…

背上的痛太过凶猛剧烈,几乎掩盖了其他一切知觉。我摇头,道:“我没什么大碍。太子殿下伤势怎么样,严重吗?”

“殿下伤得也不轻呢!抬回来的时候浑身是血,整张脸白得跟什么似的,简直把奴才给吓死了!”小安子心有余悸地拍了下胸口,叹息一声,道:“好在殿下身体底子好,恢复得快,昨日已能下地活动了。”

我也跟着松了口气,“没事便好。小安子,你起来说话吧。”

小安子“哦”一声,依言站了起来

我梗着脖子抬头望了他一眼,忽然意识到我此刻的姿势决定了我只能跟不高于床榻的人说话,说:“算了,你还是蹲下吧。”

他又蹲下。

我换了个姿势,让自己趴得更舒服些,“你怎么不在殿下身边伺候,却跑我这里来了?”

“殿下说您身边没有可靠的人照料,他不放心,便让奴才过来守着,有什么事也好第一时间通知他。”

听罢,我不禁万分动容,一时间,感动、愧疚、担忧…数种滋味陈杂心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小安子觑了觑我的脸色,干笑道:“戚大人,不管怎么说,您醒了便好。奴才这就去告知殿下,顺便宣太医过来给您瞧瞧。”语毕,不待我回答,一溜烟地跑走了。

  第11章 人生为何如此艰难(5)

不多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那厢傅谅一面嚷嚷着我的名字,一面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

“玉琼,你终于醒了!”他拄着竹杖一瘸一拐地走到榻边,小安子狗腿地端来一张软凳,扶他坐下。他伸手探了探我的额头,复拍着胸口,喜笑颜开道:“哎,好像退烧了,真是太好啦!这几天担心死我了,你若是有个什么万一,可教我如何是好呀!”

太医院院使手提药箱紧随其后,见此情形颇为尴尬,立马摆出一副我什么都没看到的表情,低下头,目光坚定地盯着地面,好像不把地盯出一个洞来誓不罢休。

我无奈地扶额,深深感到对于傅谅,我还是相见不如怀念,不要见的好!

但想到他舍身救我,心里又涌起一小股感动,遂笑道:“多谢殿下挂心,微臣已经没事了,不过是皮外伤罢了,休养几日便会好的。殿下,您怎么样?”

他满不在乎地挥手,道:“男子汉大丈夫,这点小伤不算什么。再说,我皮糙肉厚,伤惯了,没关系,休养几日便会好的。”

…太有自知之明了。我一噎,竟无言以对。

这货行事荒唐,时常犯错,有时错得离谱,皇上气极了便会赏他几顿板子。再加上一些意外,比如藏在矮林里不幸被我射中,受伤于他而言倒真是家常便饭。

我虽在心里表示十二万分的赞同,然,外人面前,怎么也得装一装,遂板起脸正色道:“殿下乃是一国储君,金枝玉叶,怎可妄自菲薄说什么皮糙肉厚?”说着,我看了一眼呆立在帐门口的太医院院使,清清嗓子道:“院使大人,本官的伤便有劳您了。”

傅谅讪讪一笑,不再说话。

太医院院使听到自己被点名,忙上前查探我背部的伤势,复为我号脉,忙了许久,道:“戚大人,您背上的脓血暂时还不能清理,疼是肯定的,劳您再忍耐两天。下官稍后再开两剂药方,一剂内服,一剂熬至膏状外敷。倘若今晚不发烧,便没有什么大碍了。”

我笑道:“多谢院使大人。”

太医院院使开罢药方,同小安子一道下去了。

一时间,帐篷里只剩下我与傅谅两人。他单手托腮,大眼睛眨巴眨巴地望着我,仿佛若有所思。我被他看得颇不自在,轻咳一声,问道:“殿下,那日究竟是怎么回事?您为什么会惹怒那只黑熊?”

他一怔,面上浮起一丝困惑,道:“说来也奇怪,那日我进到矮林没多久便发现了这只黑熊,起初它正在休眠,并没有发现我们。我与几名护卫商量之后,以为活捉为好,便决定先将它围起来,用西洋火枪伤其腿部,限制它的活动能力,再用铁索将它捆住。谁知道,我们刚靠近它一丈内,它便发了疯似的攻击我。我可是什么都没做呀,它为什么只攻击我一个人?我向它开火,可它好像根本不怕,连汗血宝马都被它咬死了。两名护卫当场被它拍晕,我当时已伤得不轻,好不容易骑着他们的马逃出来,谁知那黑熊仍不罢休…真真是太蹊跷了!”

“您的汗血宝马被黑熊咬死了?”

“对啊,哎,真可惜。”傅谅抚襟,长吁短叹道:“那可是一匹难得的好马,我本想将它带回东宫好生驯养,谁知道竟出了这等意外,真是有缘无分啊。等下,重点是不是偏了…”

“咳咳,”心中略定,我轻咳一声,将重点拉了回来,“您当真没有惹怒黑熊?”

他肯定道:“当然没有,我连碰都不曾碰到它。按理说不该这样,我从没见过这么凶残的黑熊。”

“呃,不管怎么说,能平安回来便好…”我偷偷瞥了他一眼,亦是百思不得其解。半晌,叹息道:“受伤算不得什么,若您因此有个三长两短,微臣真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这怎么能怪你呢?也许是我运道不佳,那只黑熊原本就有疯病。哎,来之前我还说要拔下头筹的,这下好,非但自己挂了彩,还连累你也受伤。出了这么大的事,春猎临时取消了,父皇说,待你我伤势稳定便拔营回京。”他耷拉着脑袋,一脸沮丧,半晌,一边对手指一边说:“玉琼,你说我是不是很没用?”

我心里有些难受,佯装嗔怒道:“真是傻瓜。”

这货果然当真了,越发垂头丧气。

我拍了下他的肩,笑道:“傻瓜,谢谢你呀!”

他一愣,“啊?”

我郑重道:“不要丧气,春猎取消并没什么了不得,五个月之后又是秋猎,你想要赢多得是机会,总不可能每次都会意外吧。谢谢你挺身保护我,我很感动。”

“你、你怎么…”白皙的脸上浮起淡淡的红晕,傅谅抓耳挠腮,极不自然地干笑道:“玉琼,你怎么忽然这么见外,我、我都不习惯了,快别这样…”

“好的,那我不谢了。”我从善如流,“微臣给您当牛做马这么多年,您救微臣也是应该的,嗯,就是这样。”

他瞠目结舌地望着我,“喂,你…”

我摊手,道:“这是您说的啊,那微臣谨遵殿下教诲,就不见外了。”╮(╯▽╰)╭

傅谅:“…”

被他坑了这么久,此刻看他哭笑不得的神情,突然就有了种大仇得报的快感。

我笑说:“殿下,微臣没什么大碍的,您大可不必担心。您还有伤在身,早些回去歇息吧。待微臣能下地,便过去给您请安。”

“好吧,你且好好休养,有事喊我。”说完,抄起竹杖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傅谅走后,太医很快过来为我清理伤口,重新上药,整个过程痛得我龇牙咧嘴直抽冷气,恨不能买块豆腐直接撞死。其实黑熊只挠了我一爪,但当时它发了疯,力道可想而知,伤口非但深,还带起了一大块皮肉…我默默地望天流泪,简直不敢想象背后的惨状,只怕是好了也会留下狰狞骇人的疤痕。

我第一次开始为自己嫁不嫁得出去而感到担忧。

好不容易熬完上药酷刑,服下汤药,不觉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因为姿势不爽,加上伤痛的折磨,我睡得并不是十分安稳,到暮色四合时分便醒了。

帐外,月朗星稀,月光盈动如水。帐内,烛光暖黄,洒落一地温暖。

书案前,一人玉身长立,身姿颀秀挺拔,仿若江南紫竹。一袭月色团龙锦袍尽显清贵,明月的华辉亦抵不过他万分之一。他左手负在背后,右手握一卷书册,神情专注,似在凝神

我不由怔忡,看着他久久回不过神。

恰在此时,傅惟如有知觉般转过身,微笑道:“你醒了?”

“殿下,你怎么来了?”我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发觉帐中只有我和他两个人,心下略略一松,却仍是不甚放心,遂道:“你还是快回去吧,若是教旁人看见了,只怕你我都不好交代。”

“不碍事,我让郑嘉在外面守着。今晚父皇与元睿相约议事,皇兄已经歇下了,不会有人知道我来这里。”傅惟放下书卷,走到榻边坐下,温声道:“方才我问过太医院院使,他说你已无大碍。不过我看你脸色还是很难看,现在觉得怎么样,好些了吗?”他俯身看我,指尖掠过我的额头停在耳际,慢条斯理地为我拢发。

心好似被什么东西狠狠抓了一下,鼻腔中氤氲起苦涩的气息,几乎要落下泪来。我咬唇道:“一点也不好,很疼,疼得我都快受不了了…”

他轻轻握住我的手,手掌宽厚而温暖,眸光微微闪动,里面不知是歉疚还是疼惜。平日里为了避嫌一直刻意与他保持距离,彼此之间太久没有过这般亲昵的举动,我恍然生出一种错觉,好像时光逆流,重回我们初见的那一年。

良久,他的叹息声轻若烟云,道:“委屈你了。”

我揉了揉眼睛,道:“我没有委屈,我只是、只是…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我明明…”

傅惟摇头,示意我不要说下去,“没关系,这件事不怪你。别想太多,先把伤养好,其余的等了回大兴再说,嗯?”

“嗯。”我乖觉地点头。只要有他在我身边,我便很安心,纵使前方是万丈深渊、修罗地狱我都不怕。心念蓦然一动,我抬眼将他望了一眼,视线相撞,发现他也正笑意盈盈地看着我。

“怎么了?有话想对我说?”

心跳骤然加速,脸颊隐隐烧烫起来,我避开他的注视,摇了摇头,“没什么。”

“当真?”显然不相信。

“好吧,我是想问…那个妍歌公主好像对你有点那个什么,你有没有那个她…”声音渐次低下去,我赧然别过脸,完全不敢再看他。

“那个?”

明知故问!我只好硬着头皮说:“…喜欢。”

傅惟薄唇微抿,轻笑道:“你觉得呢?”

“我、我怎么知道…”

他站起身,缓步走到案前将先前那册书卷阖上,放上书架。沉默许久,他就这般背对着我,一字一句道:“兴许她对我有几分意思,可我对她没有半点男女之情。这样最好不过,因为,我打算娶她为妃。”语意清淡而笃定,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但事实上,这却是一桩国婚,关乎江山社稷。

  第12章 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1)

我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只是,那妍歌公主生得天上有地下无,又会吹笛招萤火虫,他二人朝夕相对,难保傅惟不会心动啊…这么一想,我不禁又担忧起来,心下空落落的,怅然若失。

诸位皇子中,唯有傅辰已册立正妃,其妻为镇国将军的独女。其余几位皇子要么立过侧妃,要么仅收了几位宠姬。而傅惟素来爱惜名声,不近女色,索性连宠姬都不曾纳过,皇上十分欣赏他的勤勉寡欲,多次赞他“光风霁月、正人君子”,但…

我说:“但兹事体大,皇上恐怕不会轻易应允,毕竟他现在还是很宠爱傅谅的。”

“我知道不容易,所以我根本没打算在父皇身上下功夫,关键在妍歌。”

我恍然大悟,“如此说来,你救她不是巧合,而是刻意为之?”

他点头,坦然笑道:“我何时打过没准备的仗?”

果然是这样。

傅惟出任并州总管时,爹娘尚未出事,彼时我虽在闺中,却也时常听人提起晋王傅惟。传闻在他治下,并州富饶安定,百姓和乐,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匪盗皆弃刀剑而从良,是以妍歌遭遇流匪的可能性委实很小。我当时便暗自揣测,只怕这多半是他刻意安排的,到底没有猜错。

或许在外人看来,傅惟救下妍歌是英雄美人的美丽邂逅,却不知这根本就是一场精心谋划的局。不过也亏得是他,骄矜如妍歌都不得不心动。

他看我,笑了笑,“怎么了吗?”

“妍歌公主好像看我不顺眼,这几日总喜欢与我为难,若你娶她为妃,只怕往后我的日子不会好过。”说完,好像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却又说不出来。我在他含笑的注视中再三回味,方觉话中似有歧义——听起来怎么像是小妾受了正室欺负,找男人哭诉…#

傅惟道:“我保证,这种情况以后不会再发生。”

“没关系,反正我也不怕她,她还能吃了我不成?”

“不要意气用事,能避则避。妍歌骄傲任性,又是一国公主,你若与她起冲突,必然讨不了好。我怕你吃亏。”

我撇撇嘴,“哦。”心知他是为我好,却多少有些不痛快。

他似是看透我的心思,“不必太在意她。”

也是,对于傅惟而言,妍歌只是一件能助他在朝廷站稳脚跟的政治工具罢了,与他的幕僚没有分别。他立她为妃,无关感情,彼此皆有图谋——傅惟谋的是天下,而妍歌谋的是心。

我正当思忖,傅惟忽然道:“渴不渴?我冲茶给你喝。”

我“嗯”了一声。他从架子上取下一套茶具,这是皇上年前赏赐给我的哥窑彩釉冰裂瓷,乃是由天下第一瓷器师陶景然亲手烧纸,仅此一套,举世无双。我喜爱茶道,遂带来自冲自饮。

我说:“书案右边的柜子里有一罐青城雪芽。”

“是我带回来的那罐?”

我笑着点了点头。

四月时蜀都发生了一桩大案,傅惟奉旨前去查案,从蜀都青城山带回三罐青城雪芽。青城山重峦叠嶂,地势复杂,而青城雪芽只生长在山中的峭壁之上,且只能在清明前后几日采摘,芽叶长度不得超过一寸,因而十分珍稀。他将两罐献于皇上,还有一罐便赠与我。我素来嗜茶如命,得之欣喜若狂。

傅惟从火炉上取下水壶,挽起衣袖,不紧不慢地开始洗净茶具。他就那般端坐案前,眉目温静澹然,姿态娴雅如画。修长的手指白皙胜玉,彩釉茶盅在他指间来回滚动,自是一番曼妙的风景。

待茶壶洗净烫热,他撮取一些茶叶放在壶中,阖盖温茶,复取水冲泡,轻轻转动茶壶,鲸波乍起。

一时间,茶香四溢,沁人心底,好似连背上的伤痛都淡了几分。

片刻之后,傅惟将茶水注入茶盅,送至床前,笑道:“许久没有冲茶了,不知手艺还行不行。我记得蜀都茶艺师说过,这青城雪芽有解痉镇痛的功效,对你的伤势有好处。来,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