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来,更不要说那些生病时和被程老太太还有王氏欺负时,程大郎在哪里。

女人这一生最需要男人的时候,无非是在生孩子那一刻,偏程大郎小事没有做到,大事方面也没有一点自觉,任张秀丽自生自灭。

张秀丽从开始的期盼、给程大郎打借口,到最后变的麻木和任命,默默的承受着一切。

平日里张秀丽不爱说话,沉默寡言的性格又不会哄人,加之又是孤女,自是不得程老太太的喜欢,程大郎又从来没有在意过她的感受,所有的事情她都放在心里,可这样并不代表着她没有脾气,心理的某个款区受到刺激或者侵犯后,触到她的底线,她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爆发出来。

此时,程大郎就触到了她的底线,这些年来受的委屈一股脑的全涌了出来,要不是她不是那敦厚之人,早就像其他妇人一样撒起泼来。

程大郎现在拿两个人的情份来说向,只会让张氏更恨,“大郎,这些年来,我从来没有说过,我受过多少委屈,到底怎么样我想你也一定看在眼里,就是受了太多的委屈,所以我从来都没有多说过,只这一次,我不想受了。你也不要在逼我了,省得咱们闹得夫妻如仇人,对你的名声也不好。”

张氏认真的看着程大郎,眼里的坦诚,让程大郎明白,不管他说什么,这件事情都没有回旋的余地,这样强势的张氏,让程大郎傻愣住了。

可待听出张氏话里用名声来威胁他之后,程大郎火了,旁人威胁也就算了,他现在无权无势,只能受着,但是张氏怎么说也是他的妻子,竟然会这般做。

“你威胁我?”程大郎眼里闪过阴鸷之色。

让俊秀的他此时看起来很危险,张氏却一点也没有怕,今日既然说出这些话,她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眼神毫不躲避的迎上程大郎的眸子,轻点颔首。

“你一定要闹的人尽皆知是不是?”

“这就要看你怎么做了。”张氏并没有直接回答,却也变向的给了肯定。

程大郎冷眼看着她,“这些年来,是我看走了眼,你以为我会休了你?那就不要妄想了,你就继续做程家的大儿媳妇吧。”

丢下话,程大郎甩袖大步出了屋,张氏面露讥讽,让她留在这里受罪,早就受过了,那些对她来说已不算什么了。

程大郎一走,桃花就先跑进屋来,见张氏坐在炕上,面上神情不好却并没有伤心之色,心里松了口气,走过去握住张氏的手。

桃花想做什么,特别是看现在张氏的决然,更觉得该做点什么,可是刚刚在外屋她也听到了,那个便宜爹跟本就不放张氏,看来只能想旁的法子了。

张氏见女儿眨着眼睛看着自己,心底一软,低身将女儿抱到炕上,放在自己身旁,喃喃自语道,“桃花,都怪娘,以后咱们的日子更难过了。”

今日一闹,与程大郎夫妻之间的感情彻底的没有了,就是程老太太也不会放过张氏,张氏也想到了这些,唯一让她愧疚的是让女儿跟着自己一起受苦。

虎妞从外屋进来,就一直贴门站着,没敢往前走一步,她没有想到张氏会如此强硬,平日里看她对自己好的样子,跟本想不到她会这样。

打量张氏时,只觉得这样的女人才是最会使手段的,张氏只抱着女儿发呆,跟本没有时间去理会此时虎妞脸上的阴郁。

西屋里,程老太太听到程大郎的声音很高,可毕竟隔着两道门,所以跟本没有听清楚说了什么,见儿子脸色不好的回来,程老太太到也猜到了。

“你放心好了,这事由娘做主,还由不得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程大郎不好意思把张氏威胁的事说出来,扫了一眼在地上抽水烟的父亲,才道,“娘,我想了一下,要是我们收养虎妞,怕有些人会说我做贼心虚,影响我的名声,原本我到也不在乎这个,可是马上要秋闱了,在闹出什么事来,还要三年之后才能参加秋闱,我想着要不然让二郎收养了虎妞呢?二郎家有了程林,就差个姑娘,到时说起来也没有人会说什么。”

程老太太万没有料到儿子说这个,看着儿子,“是不是张氏给你出的主意?”

程大郎岂会承认,“她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是我刚刚想了一下,觉得先前的决定有些不周全,所以才想着过来和娘商量一下。”

程老太太不太相信,打量了儿子好几眼,才斟酌起儿子说的话来,第一个本能反对的原因就是虎妞要养在王氏的名下,就得和他们一起过,那么明明该张氏养的人就落到了他们的头上,利益当前,程老太太当先想到了这个,只是这些与儿子的名声比起来就都不重要了。

程大郎在母亲思索的时候,心也提到嗓子处,眼角也暗暗注意地上父亲的神色,见他一直抽着水烟默不做声,心里知道他猜对了,只要是对他名声和壮途关的,父亲都会支持。

让他处在这种尴尬的境地,还不都是张氏的错,想到张氏的不退步,程大郎心底就有火气。

“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先不要跟你二弟他们提起,等认亲那天,直接让虎妞给你二弟妹磕头就行。”程老太太这么说,也是料到了王氏决不会同意。

程大郎笑了,“娘,等儿子中了举人,就把你接到镇里享福去。”

一句话就把程老太太哄乐了,“娘就等着享福去。”

西屋又是一片笑声,在东屋桃花听到后,暗露讥讽,这样的家这样的宠一个心里只有自己的男人,不知道将来有一天程老太太会不会后悔。

虎妞坐在炕上埋头不语,虽然有养落了,可是这几天她也看到王氏是什么样的性子,到时岂不是要拨了她的皮?

愁云不减反增,她真想质问张氏既然不想让她当养女,平日里还对她好做什么?心想无非是做给人看的,将来等她厉害的一天,定让张氏后悔。

桃花却激动了,突然趴到张氏耳边嘀咕了几句,张氏先是一愣,随后笑了起来,伸手点了点女儿的头,心里的失落竟也慢慢退了。

虎妞见母女两个亲密,眼神又是一暗,早晚有一天她要让她们母女两个活在她脚下,再也笑不出来。

桃花对张氏说的正是认亲那天可以看热闹了,先开始张氏还没明白,等想到是王氏会闹起来,不由得苦笑,想到女儿在宽慰自己,还有啥不知足的。

程老太太是个大嗓门,坐在东屋就听到她说什么了,王氏先前被程老太太打了,早就在程老太太回来后,抱着程林回了前院,自然是不知道被程老太太和儿子给算计上了。

第79章:出门

张氏与程大郎闹鄱了,晚上程大郎自然没有过来住,王氏白天被程老太太打了,眼睛乱眼,到没有像往天那样兴奋,沉着脸也不说话。

程大郎心里憋了口气,想冷冷张氏,让张氏明白一下没有丈夫的宠爱的日子有多难过,却忘记了他从来没有给予过张氏什么,张氏又怎么会受不了这种冷落呢。

晚上程老太太让王氏用白面做了一大盆的疙瘩汤,里面放了点腊肉,满满的一大盆,想来是觉得算计了王氏,晚上吃饭时程老太太也没有按量分,把分放在桌子中间,任大敞开了吃。

王氏见此以为是因为白天被打的事,程老太太愧疚了,心里到增了几抹得意,大青花碗的疙瘩汤,她足足吃了三大碗才落了筷。

程老太太心疼不已,到最后脸色难看了几分,换成平日里,这么一大盆够吃两顿的了,今天一顿就全吃光了。

程二郎吃完忙着站起来收拾碗筷,傍晚他回来的时候,在前院屋里王氏少不得又跟他闹了一场,饭桌上见母亲没有分饭,也认为是因为王氏,这一吃完饭,忙着表孝心。

“行了,你一个爷们干什么婆娘家的活。”程老太太止住程二郎,看了一眼刚站起来的王氏。

程二郎尴尬的挠挠头,这时王氏拿过他手里的筷子,从他身边过时也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撞到了程二郎身上,力道之大,程二郎差点摔倒。

王氏见程老太太瞪过来,不情愿的问了一句,“没事吧?”

随后不等程二郎说没事,就埋怨道,“站在这里碍事,也不知道挪挪地方。”

见母亲又要发火,程二郎忙开口,“没事没事。”

想到要把虎妞过到王氏的名下,程老太太骂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瞪了一眼不争气的儿子,索性不在看,移到炕里和孙子逗趣去。

程老太太的突然变化,还是让王氏诧异的看了一眼,心里疑惑一下,到没有多想,只以为还是因为白天的事情。

程大郎早在吃过饭后,从柜子里面翻出以前看的书,拿出一本《四书五经》看了起来,程老汉一尘不变的仍旧是蹲在炕对面的地上抽着水烟。

夜色下,小山村寂静安详,远近不依的昏黄灯光给整个小村,在这寒冷的冬天里,途tian了一抹柔色。

晚上,程老太太看了一眼睡在炕尾的儿子一眼,脸上不免有些苦涩,儿子也不小了,可连个传宗接代的儿子都没有,等到县里去读者,这又是一年,也不知道啥时能抱上大孙子。

虽然她不喜欢张氏,可要是生出来个儿子,寻可是程家的根啊,但儿子回来也两天了,东屋只去了一趟,更不要说住了。

想着这些程老太太又怨起张氏来,竟把男人往外推,等儿子中了举人了,看她还怎么闹还敢不敢闹了。

要说这程老太太也是个极品阿Q思想,每当不顺的时候,都会找到各种理由让心里痛快,要不然就这岁数了,哪里还能力气闹,早被气个半死了。

夜深了,程老太太和程老汉两口睡了,程大郎辗转反侧却睡不着了,想他也半年多没有碰女人了,换成个男人也受不了,可偏偏张氏那边就是不低头,他又落不下面子来,如今有机会也不成了。

心里他又把张氏的无情恨上了几分,誓要考出个名堂来,看她还怎么敢小瞧了自己。

西屋里心思没重,东屋里,张氏早就带着两个孩子早早睡下了,第二天天一亮,张氏就起来了,给两个孩子糊了地瓜,这才简单的换了身衣服。

桃花看着张氏换的这身衣服,也没有比脱下的那身好到哪去,衣袖口那补了几块补丁,青色的衣裳,洗的变成了青白色,可见也穿的有些年头了,只是比刚刚那身干净些。

张氏把头发拢到后头简单的盘了个咎,家里连块照人的铜镜也没有,张氏就对着水盆梳完了头发,转身交待两个孩子。

“我去镇里买绣荷包的东西,你们两个在家里乖乖的。”

“娘,我也去。”桃花是真的想去。

她都弄不懂现在是什么朝代,起码得先弄清现在的朝代和一些情况,才能想想怎么挣钱,不然就憋在这个屋时,离饿死还真不远了。

“大冷天的,冻到了怎么办?乖,娘回来给你买包子吃。”张氏难得说这样的话。

包子五文钱一个,都能买一把面子,穷人家哪里吃得起,可现在张氏不想委屈孩子了,算算家里的钱,上次卖冻梨剩下的,还有二十多文,加上补衣服的三文钱,还有前些日子卖豆芽剩下的二十多文,加在一起也有五十文。

要不是李木匠给了一篮子冻梨,这卖豆芽挣的钱还不够买种子的呢,现在用卖冻梨的钱买了种子,手里也有了余钱,听了桃花的建议,张氏打算用三十文买些布角料和丝线,剩下的的二十文买个包子五文,其他的留着应急用。

在富人家里头,这五十文还不够打赏用的,可在穷人家里的,恨不得一文掰成两文用,桃花坐在一旁看着张氏在那里数钱,忍不住拿过一文到手里看,上面写的是大周,心里思索,不知道是西周还是东周,她虽然懂的不多,可看着穿的衣服却像清朝的,心里有个猜测,莫不是架空不存在的王朝?

见虎妞也凑过来看,桃花猜到她的心思,也不遮掩,又拿了一会儿让她看清楚,才放回张氏手里,张氏见女儿只看看,心疼的摸摸女儿的头。

这一文钱在旁人眼里也不算啥钱,可他们家桃花却是头一次见到钱,“等挣到钱了,娘给你补压岁钱。”

桃花知道张氏的心结在哪里,“娘,我不要压岁钱,你就让我跟你去镇里吧,我不要包子,我就是想跟娘在一起。”

虽然不知道包子多少钱,可看看这白面的价钱还有张氏说买包子时下的决定,就知道一定不便宜,现在家里这种情况,能吃饱就行了,她哪里还敢去奢求吃好的。

桃花知道张氏心软,扑到张氏怀里央求着,“娘,你带我去吧,我穿厚厚的,在披个被子就不冷了。”

张氏叹了口气,“好吧。”

桃花高兴的跳起来,张氏怕她摔到,抱着她放到地上,看到一旁一脸羡慕的虎妞,眸子顿了顿,“虎妞,你在家吧,要是照顾两个,婶子照顾不过来。”

虎妞点点头,笑道,“婶子我乖,你和桃花妹妹去吧。”

张氏点了点头,伸出手欲摸摸虎妞的头,最后终是又收了回来。

这微妙的变化,虎妞又不是孩子,岂会没有注意到,面上天真的笑着,暗下紧咬着牙,果然张氏看着温柔,也是个坏的。

桃花看到张氏这般,心里越发的满意,有些事不是你善良就行的,人一味的善良那就不一定是好事了,有时反而害自己。

张氏抱着被子,领着桃花出屋时,对门程老太太也搂了一身新衣出来,要说桃花能一打眼看出是新衣,是因为衣服上还有折过被压出来的褶子,可见平日里跟本舍不得穿,衣实颜色也鲜,看来只有出门时才穿。

程老太太扫了张氏母女一眼,跨着胳膊上的布包往外走,程大郎正好送母亲出来,见到张氏一副出门的样子,皱了皱眉头,并没有说什么,转身进了屋。

到了村头时,王家的牛车早就等在了那,车上除了王老太太,就是程家的这三口人了,可惜一路上程老太太也没有看张氏一眼,到是与王老太太聊的很投机。

桃花闹着非让张氏抱,无非张氏只能裹着被子抱桃花,哪知道桃花是怕她冻到了才会这样做,坐在张氏怀里,听着王老太太一直夸那个便宜爹,不由得勾起了唇角,看来村里的人很了解程老太太,不知咋知道挑她爱听的说,换成谁都高兴。

足足近了半个时辰,才看到镇子,古代的半个时辰,相当与现代的一个小时,要在是坐着马车,要是徒步怎么也要走上一个多时辰。

镇子到是很大,通镇子的一条大道两边都是店铺,房子都是套院,古朴的气氛,桃花很是喜欢。

下了马车后,程老太太直接往里面走,张氏把被子叠好放到了牛车上,才拉着桃花寻布料铺子去,一路上看着镇里人穿的衣着,也是一般,可见这个小地方很穷。

走过几个巷口后,张氏才带着桃花走进一家布庄,牌匾上的四个字桃花到是认得‘周庄布庄’,布庄里有三两个女子在挑布,一穿着青衫的男子在一旁介绍着,抬头看人进来,只扫了一眼,都没有招呼一声。

桃花知道这是通病-----势力眼。

就看看张氏的穿着,也知道是穷人。

“小二哥,这里有布头卖吗?”张氏到是习惯了。

“五文钱一斤,你要买多少?”小二一脸果然如此的神色。

桃花其实也不在乎被人这样看,谁让咱穷呢,她此时的注意力全放到了布庄里的布料上,多是麻布和棉布,绸缎极少有几匹在那放着,上面隐隐有着灰尘,可见并没有人买。

第80章:生意(加更)

碎布头多是做衣服剩下的边角,穷人买的多,用来做鞋底,运气好时遇到边角料大的,拼起来还能给孩子做件衣服。

所以说碎布料一直卖的很好,各家布庄也都有卖的,只可惜有时去都会卖光,今天他们来的巧,到还有东西。

张氏听了到很高兴,原想着这三十文买不了多少呢,这样算下来,可不少东西,“小二哥,布头在哪里,我想挑一下。”

小二一脸的鄙夷之色,“五文钱都让你捡着便宜了,不能挑,在门口的竹篓里,要买就抓过来称重。”

到底还有外人在,张氏被弄的羞魁不已,可奈何家里穷,要是要脸面就得挨饿,穷人哪个不懂这个道理的,好在那三个人并没有回过头来看张氏,到是给张氏留了几分颜面。

张氏感激不已,去门口的竹篓里抓布头。

小二跟本不给张氏好脸色,扭过脸面对买布的几个妇人,瞬间又露出一脸谄媚的笑来,桃花暗骂狗眼看人低,目光这才落到买布的三个人身上。

这才发现中间站着的夫人衣料竟是绸缎的,身边两个看样子到像丫头,在这小镇里头能这般,可见不是普通人家。

桃花就往人家的腰间盯着,琢磨起来,中间女子身腰间到是配了个荷包,结合张氏说的那些,可见这荷包并不是个出彩的。

灵机一动,桃花转身大声向张氏喊道,“娘,那位夫人腰间带的荷包不如娘绣的好看。”

桃花的声音很大,瞬间就吸引了众人的视线,特别是那夫人右边的穿青衫裙子的丫头,跳起来,“你一个小丫头乱说什么呢?我家夫人腰间的荷包可是咱们镇上唯一刺绣庄卖的,可不是一般人能买的起的,哪能差了。”

“青枝。”站在夫人左边的丫头唤了一声。

青枝正是指着桃花骂的丫头,被喝了一声,掘起嘴来,“夫人,奴婢说的是实话,又没有说错话。”

那左边的丫头又喝斥道,“青枝,越发的没有规矩了。”

这次,那左边的丫头声音重了几分,青枝到没有在出声,将头扭到一边去。

这边张氏也对桃花招手,一边道歉,“这位夫人,小女年幼,求您不要跟她计较才是。”

小二也从柜台里走出来,一脸的不高兴,“快点,是不是就买这些?”

今日来的可是个大客户,要是真这么走了,掌柜的起不是要辞退他,所以看向张氏母女两个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

张氏连连点头,桃花一看张氏要向小二低三下四的,腰板挺的更直了,“我说的没有错,跟本就没有我娘做的好。”

张氏连忙伸手摸桃花的嘴,可已经晚了,一直没有开口的孙丽蓉淡笑开口,“这位娘子不用担心,孩子是不会说谎的,不知夫人可有荷包带在身上,容我看看。”

这位夫人难怪小二不敢得罪,正是小镇上首富孙家的少夫人,孙家以倒卖米而发家,附近几个县的米都是孙家的铺子收,而孙家一直住在这个小镇上,是因为孙家的老太爷出身在这里,怎么也不肯移走,孝道在前,家里的儿孙就都陪着住在小镇上。

过年的时候,孙家在外面县里和镇上的掌柜的带着帐目回来交帐,少不得要打赏一番,孙丽蓉这次带着丫头出来逛,也正好买些粗布回去做些荷包赏给那些掌柜的。

竟不想遇到这样一对母女,她身上带的荷包可是镇上刺绣坊里最好绣娘绣的,竟被指着不如一个村妇绣的,看这村妇也像个老实人,到也起了好奇之心。

张氏见对方没有怪罪很是惊讶,面带羞涩,“这位夫人实在对不住,我手中并没有现成的荷包。”

一边松开捂着桃花的嘴,而在听到对方开口说话后,桃花也松了口气,看小二的态度,就知道这位是个大户人家的,只要引起对方注意就成功了一半。

那叫青枝的丫头听了哼了哼,让张氏的脸又是一红。

红梅侧目过去,暗下摇头,青枝太不懂规矩,今日回府怕少不得要被夫人罚了。

孙丽蓉眸子动了动,柔声道,“不如这样吧,我正好要做些荷包赏给下人,若是娘子有时间,可帮着做一些,就按五十文钱一个算,怎么样?”

张氏瞪大了眼睛,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好的事,桃花听了,在看到傻呆呆的母亲,扯扯张氏的衣襟,张氏才回过神来。

“不知夫人要多少?”

“娘子能做多少就要多少。”孙丽蓉回道,一边看了身边的红梅一眼。

红梅接到示意,福了福身子,走过来,到张氏身边时,从衣袖里掏出半吊钱,“这是一百文钱,是订金,郎子做好荷包后,送到西街的孙府就行。”

张氏举措不安的接过半吊钱,“奴家住在镇外十里地的周村,夫家姓程,夫人只需呼奴家一声张氏就行。”

人家能不问是住在哪里就给银子,孙丽蓉这样做也是想看看眼前女子的为人,见她能报出自家家门,虽然出身小户人家,到是个懂规矩的。

“这个月底前,娘子将荷包送到府上即可。”红梅回去时,还不忘记交待一句。

府里回来的掌柜们要下月初走,夫人即要打赏,要提前几天才是。

张氏连连应下,孙丽蓉让红梅把挑好的几匹布带着,对张氏点头打招呼才出了布庄,临走时多看了桃花一眼,桃花天真的迎视过去,直到对方出了布庄才松了口气。

她一边心里大喜,突来的机会,五文钱一斤的碎布,做出的荷包五十文钱,到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

张氏也欢喜不已,直到一旁的小二催促,这才带着桃花买了六斤碎布,又买了各色绣线,才带着桃花走了布庄。

原本张氏只打算买三斤碎布试着做荷包卖,现在人家交了订金,就一口气买了六斤,也不怕卖不出去了,六斤的布加上绣线一大包裹,好在带着竹篓来的,装了满满一下子,母女两个往回走。

第81章:眼馋

桃花记得张氏说过,荷包最好是用香料熏过,那样更招人喜欢,记得张氏说起这些时,脸上还带着失落,毕竟张氏也是从母亲那里听说过,却从来没有见过熏过的荷包。

思及此,桃花看到不远处正有药铺,扯了扯张氏,“娘,咱们要是把荷包弄香了,那家夫人以后一定会还找娘做荷包的。”

张氏有些犹豫,她懂的用的香料也是从娘那里听说的,而且听说也很贵,手里就这些钱,低头见女儿亮亮的眸子,终是不忍心拒绝。

药铺里有二个人在柜台里支着头聊天,见有人进来,其中一个有些微胖,嘴角带两撇八字胡的中年男子问道,“娘子是看病还是抓药?”

这个时候称呼上对穷人和富人还是有区别的,桃花也发现了,同样是妇人,见了张氏都称为娘子,而那位有钱的孙家夫人就称为夫人。

可见这个时候尊卑还是很严格的,在这个小镇里就如此重视这个规矩,换成大的地方可见是什么样子。

张氏有些拘谨,“有甘松香吗?”

干松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张氏知道的这些香中,又结合那位夫人说要赏给下人,才选中了甘松香。

这男中年男子并没有张氏的衣着而看不起她,“十五文一两,娘子要多少?”

“给、、给我一两吧。”说完一句话,张氏的头低的都抬不起来了。

“好勒,一两甘松香。”另外一个男子声音哄亮,转身把身后下面的柜子抽出来。

微肥的中年男子拿黄纸,两人并没有因为张氏买的少露出鄙夷之色,让张氏没有了先前那样紧张,等拿过纸包送过钱时,脸上也露出笑来。

同样是卖货,遇到的人不同,桃花也因他们对张氏的善意,裂开嘴给个大笑,母女两个来时,张氏一直紧握着桃花的手也松了几分,隐隐的桃花能感受到张氏手里的汗意。

“包子喽,五文钱一个,刚出锅的包子噢。”药铺的斜对面就是一家卖包子的摊铺。

张氏看了心中一喜,“走,娘给你买包子去。”

桃花拉着张氏摇摇头,驻足不前,“娘,咱们买点面回家自己包吧,那样娘也能吃到。”

算算买二十文的白面,在买个萝卜,能包上一大锅的包子,也够家里吃上几天的,要是只单给她买个包子,她怎么咽得下。

见女儿如此懂事,张氏鼻子一酸,轻点颔首,“好,咱们买回去自己。”

算算离月底最少还有十八天,一个荷包五十文,起早贪黑一天怎么也做七八个,这样到时咋也有一百个,那就是五百文,半两银子,够家里半年的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