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篮子她认识,是李木匠家的,就是上次他拿给自己白面的那个。

掀开上面盖的布,篮子里放着一个布袋,还有一块猪肉,一棵白菜,虽然冻着,可也是难得的,张氏叹了口气,提着东西进了屋。

桃花揉着眼睛,坐起来时,正好看着张氏把篮子里的东西一样一样的拿出来,“娘,是谁送的?”

问完后,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木匠。

张氏也不满她,笑道,“这是你李叔叔送的,桃花要保密啊。”

其实不是张氏心虚,而是这事要是说出去,怕旁人又误会了。

桃花裂嘴一笑,“娘,李叔叔真有钱。”

看着这些东西,张氏也感叹不已,“可不是,你李叔叔是木匠,附近几个村里的人都找他打东西,要是赶上有嫁女儿娶媳妇的,挣的钱就更多,夏天的时候,你李叔叔还会去镇子里找零工,算下来,在咱们村里他可是最有钱的,连里正家都比不过。”

里正是一村之长,家里种的地是村里最多的,也是村里的大户姓吴,大户的由来就是村里除了赶车的王家还有林寡妇家,李木匠家、张家、程家、村头的刘家外,其他的十多户都是姓吴,听说吴家本族有一户在京城里做官的,可也只是传说,毕竟这村里这么穷,有在京城里做官的亲戚,咋也不能过这么穷的日子。

李木匠凭着手艺活,种的三亩地就能比里正家的收入高,可见做木匠还是很吃香的。

“娘,我一定不告诉旁人李叔叔给咱们家送吃的了。”看着张氏打开的布袋,桃花原本没有什么好奇。

布袋里装的一定是粮食,可当看着张氏抓出一把白米来时,她激动不已,自打到了这古代之后,她就没有吃过米饭,在这时候,米饭和白面一样贵,那是有钱人家才能吃得起的,他们这样的人家,也就过年能吃上一顿。

看着这么金贵的白米,张氏到沉默了,桃花知道她在担心什么,“娘,等咱们有钱了,在多做此包子给李叔叔送过去,李叔叔一个人不能做饭,到时热一下就行了。”

张氏笑了,拿着东西,最后放到炕里头的针线盒里,“好,娘就听桃花的。”

这窝棚太久没住人,就是夏天也极少住人,这白米怕招了耗子来,张氏就放到了炕上,左右看着,就不会被耗子吃了。

况且她也担心家里来人看到,到时知道是李木匠送来的,就又说不清了。

中午张氏焖了白米饭,把一颗白菜分成四份,其他三份用碎布包起来放到灶台上面的木架上,和留下来的一块肉一起炖了。

娘俩把煮出来的米饭都吃了,菜汤也都喝了,这寒冬里呆在这窝棚里,也不觉得冷了。

第95章:建议

张寡妇回来的第三天,张家大媳妇崔氏到程家来了,程老太太冷哼一声,直接让张寡妇将人带到东屋去了,崔氏过来本就是想看张寡妇的,到了东屋左右看没有人跟过来偷听,才笑着拉过张寡妇的手。

“梅红啊,这回你可是攀高枝了,程大郎现在是秀才,在中了举人,那就是官老爷了,以后咱们梅红也就是官太太了。”

张寡妇抽回手坐到炕上,“大嫂咋过来了?”

当初张梅红嫁到张家后,与张家的人处的就不好,平日里没少与这崔氏争吵,等一守了寡,张梅红就跟程大郎跑了,一半的原因是在张家呆不下去了。

崔氏咂咂嘴,一只手摸着另一只手的肌肤,嘴上道,“梅红啊,你可不要忘记了,就是现在你还是我们张家的媳妇呢,可你如今住在程家,我那三弟早去了,你又挺着个肚子,可没有这样的事啊。”

又瞥了一眼旁边的虎妞,“你这一走,孩子也是我们养的,要不然三弟这唯一的根都活不到现在,做人可不能没有良心啊。”

虎妞低下头,冷笑,她在张家就差点被饿死冻死了,好在后来到了程家,这条命才活下来,也不想想她为何在程家,到是个脸皮厚的。

“大嫂说的这是啥话,我心里咋能不感激大嫂呢,大嫂也说了,我现在在程家名不正言不顺的,一举一动都让人注意着呢。”张寡妇马上改了笑脸,“大嫂你可别跟我一般计较,旁的不说,当初我这不是也情非得已吗?哪个女人不想找个好男人依靠,好在大郎是个有出息的,以后发达了,我自然不会忘记大嫂。”

崔氏的话让张梅红心里咯噔一下,说的那些也一直是她担心的事情,今天一看到崔氏进来,她就知道来者不善,现在看来,无非也是想仰仗程家这秀才之名。

反正又不赔钱,她何必在这里得罪人呢。

崔氏也笑了,“梅红你是聪明人,有什么话一点就透,可不像那些人,忘恩负义的,这种人最后可得不了好,对了,今天我来也是想帮你出个主意,你可不能就这样就是程家的人了,名不正言不顺的让人怎么介绍你?就是个妾那也得摆几桌不是?”

说到最后几句时,崔氏明显低压了声音。

虎妞眼里精光一闪,她也是这个意思,先不说旁的,可见古代对身份看法很重,要是程家真发达了,万一不要张寡妇了,到时她的日子也不好过。

张寡妇难得苦着脸,也压低声音,“大嫂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家里这条件,哪里还能摆几桌啊。”

“那也得让程家到里正那里弄个证明,请里正吃顿饭才行,也让村里人都知道你现在是程家的人了,你不为自己想,肚子里的孩子也名正言顺吧?”

崔氏对虎妞招招手,拉到自己身边,“你看虎妞这孩子长大了一定俊,要是能归到程大郎的名下,将来就是官家小姐,找啥样的好婆家没有?你也得为这孩子想想是不?”

见张梅红低头沉思,崔氏知道她听进去了,笑道,“梅红,我这也是好心为你着想,以前咱们两磕磕碰碰的,都怪嫂子不懂事,你可别往心里去啊。”

“大嫂你说啥呢,我现在虽然是进了程家,可咱们的情那也在那呢,岂能断了。”张寡妇暗下给了承诺。

两人都是聪明人,崔氏心领神会,拍拍张寡妇的手,“有你这句话,大嫂就放心了,过会儿我把你的衣服和被褥送过来。”

张寡妇自然又是感激一番,笑着把崔氏送走了,刚回屋程大郎就进来了。

程大郎手里拿着本书,“崔氏过来干什么?”

“这不是说把我以前用的被褥和衣物送过来,而且先前我毕竟是张家的媳妇,咋也得说一声,不然这不明不白的,也不好办。”

程大郎听了,放下手里的书,握住她的手,“让你受委屈了。”

“我哪里委屈,到是我害得姐姐到窝棚去住,给大郎添烦恼了。”

“这怎么能怪你呢,是张氏没有妇德,她愿到窝棚里住就住去。”程大郎一声到妻子就有气。

张寡妇的眼睛闪了闪,贴在程大郎胸口不被看到的脸,得意的笑了起来,嘴上却说,“姐姐这也是在跟我堵气,大郎不要怪她才是。”

“行了,别在提起她,说起她我心里就有气。”程大郎转了话题,拉着张寡妇坐到炕上,“家里没有钱,不然我也能到县里去拜师,这样秋闱时也能有几分把握,就怕我将来错付了你们的希望,让你们跟着我一起过苦日子。”

“县里拜师?”张寡妇的眼神闪了闪。

程大郎就把要去县里的事细细的跟张寡妇说了一遍,张寡妇听了沉思主良久,其实她从商人家逃出来的时候,把从商人那里得到的几样首饰和存下的一些碎银子都带上了,去掉在路上花的,手里还有些,若拿出来给程大郎到县里去拜师到是够了。

只是就这样把银子给子程大郎,张寡妇又有些心疼,这可是她的私房钱,现在程大郎看着对她,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程大郎说起钱的事也头疼不已,跟本没有发现张寡妇情绪不对。

虎妞冷眼旁观,打量着张寡妇的神情,到猜透了几分。

“算了,家里条件这么差,我就在家里看书吧。”除此之外,也没有旁的办法。

让家里把地卖出去,程大郎唯一担心的是中不了举人,以后在家都吃不饱了,斟酌一番,程大郎最后担心的仍旧只是自己而以,这才没有在提出把地卖掉。

“大郎,这样吧,我镇里认识一个姐妹,嫁的还不错,我去她那里问问能不能借些钱给咱们,毕竟你拜师很重要。”张寡妇想拼一把,不能失了财,可也算是帮了程大郎一把,要是程大郎真中了举人,那自己可就是功臣了。

“真的?梅红,你真是为夫的贵人啊。”程大郎听了眼睛一亮,大笑的把她搂进怀里。

想到窝棚那的张氏,张寡妇也算计进来,“什么贵人不贵人的,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只是你这样一走,我和肚子里的孩子就要难过了,要不然让大姐搬回来住吧,两个人一起绣些针线活,也能赚些家用。”

“好好好,你说什么是什么。”程大郎乐的合不笼嘴,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其实张寡妇有自己的算计,张氏走时带走的那些布,就知道定能做不少的荷包,想来一定能卖很多的钱,起码够用活用了。

程大郎要去县里,有张氏挣钱养家,她也不怕挨饿,又有人伺候着,也算是神仙日子了。

“那咱们现在就进镇里去吧。”程大郎恨不得现在家就飞到镇上去。

张寡妇哪能让程大郎跟着自己去镇上,“还是我自己去吧,本来就是去借钱,你现在是秀才,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才行。”

看着张寡妇为自己着想,程大郎越发的喜欢她,“还是你对我好,好,我现在去娘那屋拿钱,然后到王大爷家,让他出趟车。”

张寡妇自然应趁,看着程大郎出屋去了,脸上的笑让虎妞觉得诡异,注意到女儿盯着自己,张寡妇瞪了一眼,虎妞忙低下头。

程大郎到了西屋时还激动不已,“娘,梅红说去镇里给我借钱到县里拜师,你给我拿点钱,我现在去王大爷家给她雇个车。”

“真的假的?她这么好心?”程老太太不相信,见老伴看自己,还是起身到柜子那去,翻了一会儿,“咦?我存的银子放哪去了?”

“你这次有药抓的药,花的差不多了,只剩下那些了,都拿给大郎吧。”程老汉知道现在瞒不下去了,见老伴脸色不好,“是银子重要还是你的身子重要?这个家可全指望你呢。”

程老太太黑着脸,心里不瞒了也说不出口,这钱可是花在她自己身上的,翻出那把大钱数出三十文,递过去。

“来回十文车钱够了,要是赶上赶集,二文就够了,剩下的二十文,要是她借了钱回来,就让她买点冻白菜回来。”

程大郎,看着娘放起来的一把钱,也不好在多要,应声退了出去,其实今天程老太太也算是大出血了,还能在张寡妇借来钱后,让她买点菜回来,要不然平时哪里有这个待遇。

张寡妇早穿好了,上身是青色棉布的袄子,下身是一条灰色的棉裤,头发也梳了个髻,接过程大郎递过来的钱,也没数就揣到了衣袖里。

原本她也料到程老太太不会给多少钱,程大郎送着她出门,刚出了门口,又停下来,“把虎妞也带上吧,有个人照顾你,我也放心。”

“不用了,我一个人没事。”

“反正车钱都给十文,也不差多坐一个。”程大郎一边叫虎妞,“快点跟上来。”

虎妞欢喜不已,回过神来后,大步的跟上前去,张寡妇心里不高兴,也知道不能在多说什么,心想反正虎妞是自己的孩子,远近自然分的明白。

第96章:小露

王大叔不喜欢张寡妇,可他和老伴就靠着赶车去镇里挣钱,今天张寡妇一出手就是十文,比平时赶集挣的还多,王家也高兴。

一路上张寡妇裹着王家牛车上放着的破大衣,虎妞也跟着她一起坐到一旁,在外人面前,张寡妇一直都装成一个好母亲。

虎妞的棉袄很薄,好在这次跟张寡妇裹着一件破大衣,又靠着张寡妇,才能不被冻着,第一次进镇里,虎妞也很高兴。

张寡妇下了马车后,让虎妞在马车上呆着,先下车走了,虎妞看不到张寡妇的身影了,才下了马车,“王大爷,我就在这附近走走。”

“去吧,可早些回来。”反正镇子一向没出什么事,王老汉也放心。

虎妞这才欢喜的走了,镇上是她印象中旅游过的小镇子,看着大家穿的都很平常,虎妞才越发的放开了,直到一家酒楼的外面停了下来。

早上做的粥,她只喝了半碗,跟本就吃不饱,有两个地瓜也让张寡妇和程大郎分了,其实吃饭的时候,张寡妇要把其中的一个地瓜给她,是程大郎让张寡妇自己吃,说她有着身孕,家里男人又是天,所以最后只能虎妞吃不到东西了。

站在酒楼外面闻着香味,虎妞的肚子又叫了起来,她巴达巴达嘴,心里发誓以后有钱了一定要吃遍镇上所有的好酒楼,还要自己开酒楼。

“掌柜的,又有人要吃豆芽了,上次那妇人在也没有送来了,这那些吃过的客人总吵着要吃,要知道就问下那妇人是哪里的了。”

“行了行了,去告诉客人,就说没有了。”富得下巴双层的掌柜的也不耐烦的摆摆手。

虎妞在外面将门口这对主仆的话全听进耳里,心里一喜,豆芽她会生啊,要说这古代人能有人会生豆芽还很让她惊讶。

“大叔,你们是要豆芽吗?”虎妞走上前去。

朱掌柜的看着虎妞一身破衣,一脸的鄙视,“小丫头,快去一旁玩去。”

虎妞为了能挣到钱,哪能就放过这个机会,“大叔,我知道怎么生豆芽。”

朱掌柜一愣,打量着眼前的小丫头,在镇里这朱家酒楼也算是有些名声的,酒楼的老板就是眼前的朱掌柜,但是朱掌柜的为人小气,在业内的名声也并不怎么好。

听到眼前的小丫头会生豆芽,朱掌柜的有丝犹豫,旁的不说,这豆芽他也曾让人试着生过,可是哪想到生到一半就烂了,要么就都是虚根,跟本就不行。

“哼,你说你会生豆芽,那你说怎么生?”看眼前的是个孩子,朱掌柜动起了歪心思。

虎妞哪里会上他的当,“要知道我生的豆芽怎么没有虚根也可以,但是这可是个方子,掌柜要要给多少钱?”

“什么?一个生豆芽的方子还要钱?你个小丫头脑子糊涂了是不是?”朱掌柜的一见对方不好骗,马上换了嘴脸。

“你不买方子就算了。”虎妞转身就走。

现在她知道这地方生芽的方子能卖钱,怎么能不高兴,酒楼这么多,就不信找不到有一家要买的。

朱掌柜的一见人要走,有些急了,在看这小丫头是一个人,徒生歹念,就动了不该有的心思,跟着虎妞走去,虎妞也发现了,心时焦急,就往人多的地方走。

也顾不得前面,与人撞到了一起。

“小姑娘,你没事吧?”是一位年岁近五十的老人。

“老爷爷,那个坏人一直跟着我。”虎妞无法,希望眼前的老人会是个好人。

“朱掌柜的这是做什么?”钱康正是孙家酒楼的掌柜的。

见到死对头,又听到虎妞的话,朱掌柜的脸极为难看,“钱掌柜的误会了,我没事跟着一个小丫头做什么。”

又狠狠的瞪了一眼虎妞,朱掌柜的才转身离开。

没有弄到方子,还被姓钱的给撞到了,朱德学心里骂了一句,转身往回走,钱康看到人走远了,才低下头摸摸虎妞的头。

“谢谢老爷爷。”虎妞见那掌柜的害怕眼前的老头,心知眼前的老头一定是个厉害,有了巴结之心。

见小女孩穿的不好,就知道是穷人家的,可却这么懂事,钱康喜欢了几分,“你家人呢?一个人多危险啊?”

“我娘去走亲戚了,老爷爷,你知道哪里有大的酒楼吗?”

“酒楼?你有什么事啊?”钱康想到朱掌柜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跟着她,眸子闪了闪。

虎妞就把自己会生豆芽的事说了出来,钱康心里惊讶,面不敢色,“我就是开酒楼的,你这方子要卖多少钱?”

“真的吗?”虎妞欢喜之后,又羞涩的低下头,“老爷爷,我不知道能卖多少钱,你看着给我就行,我家很穷,我娘又有弟弟了,家里都吃不上饭了。”

自始至终,虎妞都装成一个七岁孩子的样子,到没有让引起钱康的怀疑。

钱康想了一下,“这样吧,你把方子卖给我,我先给你一两银子,等方子真好使之后,在给你二两,把你家大人找来,咱们签个协议,好不好?”

“老爷爷,谢谢你了,我就会写字,我想先不告诉我娘,给我娘一个惊喜。”虎妞说完又羞涩的低下头。

听到眼前的小女孩认识字,钱康可惊讶了,明明是个穷人家的孩子,竟然认字,不过见对方羞涩的样子,钱康也没有多想。

回了钱庄酒楼之后,签好了协议,虎妞就把生豆芽时怎么不长虚根,虎妞说的法子,钱康细细的记了下来,才知道难怪镇里传出豆芽之后,都生不好,竟还有这么些要注意的地方。

虎妞拿着一两银子从酒楼出来的时候,先到包子铺花十文买了四个大包子,站在路上就吃了起来,虎妞吃了两个就吃不下了,又拿着剩下的两个转身把手里剩下的九百九十文钱收了五百在衣袖里,其它的四十九十文和包子拿在一起,才往镇门口走。

怀里除了五百文还有一张协议,虎妞想着终于不用挨饿了,走着步子都轻松起来。

而且在签协议的时候,她也说好了自己家平日里生的豆芽也可以拿到酒楼里去卖,这样到时家里也有收入了。

虎妞回到马车上时,手里还提着三斤的豆绿,张寡妇早就回来了,她哪里有什么姐妹,不过是个借口,在没有人认识的地方,把缝在棉袄里面的银子拿出十两来,自己还剩下二两,到也差不多了,又找了帮写信的地方写了张借条,用程老太太给的剩下的二十文买了冻白菜,看着包子铺上的肉包子,愣是没有舍得买一个。

回来一听说虎妞出去了,张寡妇心里就有气,待见到人回来,脸色也不好,“你上哪去了?手里拿的是什么?”

“娘,你饿了吧,这有两个包子,趁热快吃了吧。”虎妞决定跟张寡妇改变母女关系。

牛车一动起来,才把包子掏出来,又把绿豆和四百九十文钱递过去,“娘,这是我卖了生豆芽的方子换来的钱,你快收起来。”

张寡妇看着手里的包子和钱,傻愣了半响,包子传在手蕊里的热度终于让她回过神来,眼睛微微一湿,其实也不怪她对自己的孩子刻薄。

当年她就是没有了娘,被哥哥和嫂子卖给了张家,要是有个娘活着,她现在哪里能年轻轻的就守了寡,所以心里的这份性,张寡妇对自己的女儿也亲热不起来。

女儿亮亮的眸子,心微微一酸,把包子拿一个递过去,“你也吃。”

虎妞想说自己吃过了,但一想要是这样,张寡妇指不定又脾气上来了,就接了过来,小口的咬了起来,其实她是吃不下了,张寡妇却以为是女儿舍不得吃,对女儿又喜欢了几分。

张寡妇寻思了一下,低下头压低声音,“虎妞,今天挣钱的钱不要和旁人说,咱们娘俩虽然现在在程家,可也不见得他们把咱们当亲人,这钱咱们留起来,以后娘偷着给你买吃的。”

前句话虎妞觉得她说的是对的,至于后一句说偷着给她买吃的,她跟本没有往心里记。

嘴上却接话道,“娘,这有三斤绿豆,咱们生了豆芽也能挣钱,以后就不用愁吃的了。”

张寡妇叹了口气,“傻孩子,等你爹一走,咱们买好吃的那么多双眼睛都看着呢,你说咱们怎么吃?怎么挣钱?看了咱们挣钱,他们不扑上来才怪呢。”

“娘,到时就剩下咱们两时,你就说到镇里租个房子住,你就说是帮姐妹看家,这样不吃他们的,他们一定高兴,也会让咱们出来,到时咱们又能挣钱,又不用吃不饱。”虎妞早不想好了,小声的趴在张寡妇的耳边道。

早她怎么就没有发现女儿这么聪明呢。

“好,娘听你的。”张寡妇紧紧的将女儿搂在怀里,小心的问道,“虎妞啊,你怪不怪娘当初丢下你啊?”

虎妞摇了摇头,有钱能使鬼推磨,她在上一世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其实你也不要怪娘在程家对你不好,要是娘对你好了,程家人看到了,心里就更不高兴,到时更看不上你了。”张寡妇这话也有几分真心。

要是真不关心,当初在饭桌上,她也不会分一个窝头给女儿了。

虎妞却不往心里去,现在张寡妇突然对自己好了,还不是因为自己能挣钱了,贫剧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就是这个道理。

第97章:面红

趁着张寡妇去镇里借钱,程大郎想着张寡妇说的事,转身进了西屋,程老太太因为知道那存下的银子没了,整个人就像被抽走了魂一样,愣愣的靠着墙盘腿坐着,下半身围着一个棉被,双眼无视的看着窗外。

程老汉其间也劝过她,可也没有换来程老太太一句话。

程大程并且知道这些,寻思半天,才硬着头皮开口,“娘,我去县里,东屋梅红大着肚子,也不能让你照顾,要不然让张氏回来吧,这样也有个照应。”

“大郎今天说的这话到是很对,原本就想着过几天让你去把人接回来,你现在是秀才,媳妇住在窝棚怎么说出来对你都不好。”程老汉停下手里的活。

程老太太不满,“怎么不好了?她爱住就住去,要是她有个好娘家,何必让我这老婆子出去借钱,还冻了一宿,一条老命差点就交代在那了。”

此时程老太太心有不甘,把银子没了的错也推到了张氏身上,要是娶个好儿媳妇,有个富裕的娘家帮衬一把,全家也不会为了这十两银子愁成这样。

“行了,当初让张氏嫁给大郎,你不是一百个同意吗?现在孩子都五岁了,说起这些糊涂话来了。”程老汉起身拿过一旁的水烟抽了起来。

程老太太哼了一声,“当初要不是看她可怜,我又怎么会让大郎娶了她,没有良心的东西,还学会搬出去住了,有能耐就一辈子都住在窝棚里面,谁也不许去接她。”

昨晚程老太太答应老头子,那是不知道银子的事,那一银两子敢上她的命了,她怎么可能不火大,二房在前院,不吃饭不过来,心疼大儿子,张寡妇又为儿子借钱去了,算来算去,这家里也只有张氏能让她当出气桶。

想着以前张氏都是被她压着,如今突然就反抗起来了,她心里怎么能舒服了,向来宠爱的女儿又这样这么没良心,那可是和直接当着众人的面打她一耳光没有啥区别啊。

程老太太气的胸口直痛,“行了,别在这烦我了,回屋看书去吧,我可告诉你,除非她自己回来磕头认错,不然休想进这个门。”

起码一起过没有分家的时候,家里都收拾的很干净整齐,现在分了家,王氏那个好吃懒做的,灶台脏的都下不去手了。

不得不说,这些事情上,有张氏在,总不会让她操心,这些年来习惯了,现在又让她重新去理会那些,难勉不盼着像以前一样。

见母亲虽然生气,可话里的意思也听出来了,是同意张氏回来的,只是要主动回来磕头认错,程大郎想着只要能回这个家,张氏磕个头也是愿意的,这才应声出了屋,没回东屋,而是出了村子往地头走去。

走到窝棚门口,程大郎停下来听了一会儿,里面一点动静也没有,就像没有人一般,直接推开门之后,看到炕上围着大被坐着的两个母女,才确信这里住着人。

“这孩子,见到爹不会问好吗?”程大郎一进来就甩着脸子,在屋里左右打量着。

原本被空着的屋子,此时竟然有了丝生机,坐在热乎的炕上,让程大郎的心情好了一些,至于被训的桃花,早就习惯程大郎不事找茬了,也不出声,低着头继续绣自己的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