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俩个不在村里住,自然不知道程家已经收张寡妇为平妻,这消息还是王氏和林寡妇走门过来时,带过来的。

看着王氏和林寡妇上门,张氏收了手里的东西,让两人坐到了炕上。

这窝棚比村里住的房子要矮,所以一进来就让人感觉里面光线暗,碰到哪一处都觉得冻手,好在这炕是热乎的。

“大嫂,昨儿个家里实在太忙了,不然咋也得叫你回去。”王氏一坐在炕上就开口。

林寡妇咦了一声,“你大哥娶平妻,正应叫你大嫂回去才是,这虽是平妻,可也该给你大嫂敬个茶不是?”

林寡妇全然一副才知道张氏没有回去的事,脸上满是惊讶,转而又是惋惜,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平日里与张氏的关系有多好。

这两人一起来,又一搭一唱的,桃花马上就知道是啥意思了。

而且刚刚她也被程大郎娶张寡妇为平妻的事微微一愣,转念又想,程家就是没有规矩的,又怎么能让他们按规矩办事呢。

张氏却一头的雾水,“平妻?什么平妻。”

听了这话,桃花暗下摇头,果然自己的这个娘太善良了,跟本就没有发觉这两人是来看笑话的。

“呀,大嫂,你不会还不知道吧?”王氏惊呼一声,随后捂住自己的嘴,“我可什么都不知道,我可什么都没有说。”

越是这样,到越让张氏奇怪了。

“弟妹,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大哥娶张寡妇为平妻是真的吗?”虽然已不在乎那个男人,可此事也不是与她无关。

但要说起伤心,到不觉得。

可她这副焦急的样子,看在王氏和林寡妇的眼里,就是在乎,两人对视一眼,眼角不忍露出得意来。

桃花眸子一动,心里有了主意,嘴一裂就扑到张氏怀里,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娘,咱们走,咱们回去问问奶,爹娶了别人为为妻,那娘算啥,咱们非得找奶给一个公道不可,今天二婶也在这呢,看奶还咋不敢承认。”

桃花这一哭闹,让炕上的三个人一愣,张氏第一个反应过来,安抚着怀里的女儿,“桃花放心,那名份娘早就在不乎了,却也头一次听说一男娶两妻的说法,不是了娘自己,为了你的将来,娘也要问个明白去。”

王氏却得意不起来了,她今天可是来看笑话的,哪成想张氏不伤心不哭,反而要去程家闹,要是让老太太知道是她挑起来的事,还不拨了她一层皮。

眼下无法,只能用力的像身边的林寡妇使眼色,林寡妇也不是不想帮王氏说话,可一时之间到也不知道说什么。

“大嫂,你看看,按理说男人不能娶两妻,可小嫂子却为了大哥秋闱借了十两银子让大哥去县里呢,今天早上他们三人一起走的,小嫂子有身孕了,又怕让家里人劳累了,带着虎妞去镇里的姐妹家了,就凭这两点,小嫂子也是个大度的,大嫂又何必去计较那些呢,反正你也是大哥的妻子。”王氏话里话外点了点。

那意思就是告诉张氏,你即不为自己的男人着想,又不为家里着想,现在还挂着一个妻名就知足吧,还想去闹也没有理由。

换成以前,张氏定会沉默不语。

林寡妇也在一旁道,“可不是,我说张家妹子,你无依无靠,要真是被休了,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你可不能意气用事啊。今天我们来也是看看你,你就这样回去闹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在背后挑拨什么了呢,张家妹子不会把我们的好意变成坏事吧?”

“是啊,大嫂,这几年来,咱们妯娌两个也算是一家人,以后互相帮助的时候还多着呢,我今天虽说走了嘴,但是说句不中声的,劝大嫂一句,这好日子可不是想找就能找到的。”

王氏的这话就有些不对味了,似乎在指责张氏回去闹,而是为了离开程家飞高枝一般。

林寡妇想到李木匠,脸上的笑也淡了几分,“张家妹子是个生过孩子的,就是被休了,也不能像大姑娘那样找个小伙子了,咱们这十里八村鳏夫也不多,就是有那几个也不是什么好主。”

桃花这次可以肯定林寡妇这话里有话了,忍不住刺道,“婶子,我娘被休了,是不是和你是寡妇一样不好嫁啊?”

林寡妇气的脸一红,“你个贱丫头,你懂什么。”

喝到一半,似发觉有不妥,压下火气,冷哼一声,“张家妹子,这孩子你教的可不好啊。”

王氏只闭嘴不出声,现在只要林寡妇一搅,如此在威胁一番,量张氏也不敢在去闹了,而且只要今天不去,明天回村里闹,也跟她没有关系了。

这次却不同,张氏淡淡一笑,“林家嫂子,你看桃花才五岁,你跟个孩子计较,传出去也不是让人笑话你不是?在说我家桃花问的也对,我也正想着要问问嫂子呢,这被休的女人和寡妇是不是一样不好嫁?”

桃花就想拍巴掌了,说的好,看着林寡妇那铁青的脸,就知道气的不轻。

活该,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太看轻旁人。

林寡妇怒红了脸,跳下炕,“张家妹子,看来你是瞧不起我是个寡妇,那就不打扰了。”

张氏一脸的惊讶,“林嫂子,这是什么意思?我不过是问了一句,林嫂子就像受了多大委屈是的。”

看着人出屋了,转头对王氏道,“弟妹也看到了,我可什么也没有说,这难不成成了寡妇还让人说不得了?”

王氏像不认识张氏一般,悻悻一笑,下了炕,“大嫂,我出来也不短了,得回去了。”

张氏坐在炕上,眼皮一耷,“弟妹,我跟你一起回去吧,也正好问问娘平妻的事。”

王氏强扯一抹笑,“大嫂,这、、我还得先去看看林嫂子,才能回家,就不和你一起走了。”

看着急冲冲离开的身影,张氏冷冷一笑,拍拍怀里的女儿,“还不快点起来,以后可不许在胡闹了,你不像娘,你不要嫁人的,名声对你很重要。”

桃花裂嘴一笑,抬起头来,“娘,爹娶了平妻,你真的就这么算了?”

“傻孩子,现在娘啥也帮不上你爹,又是旁人眼里的嫉妇,不用娘去闹,等你爹中了举人,也会休了娘,娘还有什么可闹的。”张氏早就想通了这一点。

程大郎那样薄情寡义的男人,现在张寡妇好能利用她,等以后发达了,会遇到更好的,总有一天张寡妇也会遇到与自己一样的结局。

她只需在旁边看着,等着笑他们就行了。

况且苦苦执着下去,只是在折磨自己,她也没有必要跟自己过不去。

“娘,到时你带我一起走吧。”

“傻孩子,到时你就是官家的小姐,跟着娘多苦啊,而且到时嫁人,也寻不到好人家。”张氏也很矛盾。

“娘,我才多大啊,你就想着嫁人了。”桃花无语,“况且,在那样的家里,我还能当上什么小姐,到时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桃花到不觉得自己说的夸张,“娘,我奶他们什么样你也不是不知道,他们哪里会真心为我寻一个好婆家。”

“你这孩子,不许背后讲长辈。”张氏训道,却并没有真的生气。

她也细细的想着女儿的话,程家人什么都做的出来,看来还是把女儿带在身边才是最好的,只是这样一来,要想给女儿找个好亲事怕是难了。

这边母女俩个各怀心事,那边王氏小跑追上林寡妇,拉着她赔不是,“嫂子,你看看都怪我,非让你陪着我来,到让你受了一肚子的气,那样没见过世面的,你跟他们计较啥呢,是不是?”

林寡妇抽回自己的胳膊,语气不善,“二郎媳妇,话是这个理,可你们程家也太看不起人了,寡妇怎么了?你家家大哥新娶进门的平妻不也是寡妇吗?你大嫂这是看不起我们这些寡妇呢。”

一句话把所有的寡妇都得罪了,王氏心里大惊,他们这要说寡妇这么多,还不都是因为男人上山里去打猎,而后出了事情,所以说山里的好东西多,可那是担着风险的。

这附近几个村里,哪个村里没有二三户寡妇,这要是把程家瞧不起寡妇的话传出去了,程家可要得罪多少人啊。

“嫂子,你看看,哪有看不起你,那是个不会说话的,不然也不会被赶到窝棚里住去了,况且也过不了多久,我家大哥中了举人,她就会被休掉,这可是昨晚我听我家婆婆说的,而且还要将她们母女两个赶出村子,所以大嫂你也没有啥可担心的了,是不是?”王氏自然明白林寡妇在乎的是什么。

村里谁不知道林寡妇喜欢李木匠。

果然听了这话,林寡妇笑了,两人又客套了几句,这才分道各回自己家了。

第101章:孙府(加更)

镇子里面,在西边富人区,座落着一处大宅子,漆木的牌匾上两个黑墨大字,写着‘孙府’,正是这镇上的首富孙家。

要说这孙家可真是传说中的人物,明明生意大到遍布全国,京城里更有当官的子孙,偏孙家的府邸却座落在这偏僻又穷又落后的小镇子上。

附近几个州府都是靠种地为生,而出产出来的米都被孙家收去了,要靠孙家卖出去,百姓们能吃上的白米和面,也是孙家从旁的州府运来的,孙家涉及的生意很广,所以说起孙家,没有人不知道的。

不过孙家的行事一向很低调,在镇上是及少能看到孙家的人,只有孙家的采买下人和铺子里的人,到是多为常见。

于是,在外人眼里,孙家又很是神秘。

坐着老王家的牛车到镇里后,张氏背着竹篓领着桃花就寻孙府而来,在门口那叩门被看门的拦了下来了,问过之后,看着的家丁到也客气,只告诉她们缠到后面去,那里有小角门,有婆子守在那里。

大户人家的规矩,张氏也知道人家并不是轻视,道谢之后带着女儿绕到了后面,果然在两棵大榆树后中间,寻到了一个圆形的小门。

开门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婆子,“你们的事?”

张氏做了个万福,“这位嫂子,我们是来送府上夫人订下的荷包的。”

其实说这事时,张氏心里也没有把握,毕竟这点荷包,人家一个看门的下人哪里会知道,万一说她们是说谎直接将她们赶走了怎么办?

那婆子上下打量了母女俩人一眼,“你们随我进来吧。”

张氏心里松了口气,又是道了谢,才拉着女儿跟着婆子进了角门,眼前豁然开朗起来,原来这里竟然是个花园,虽然还是冬天,在不远处一片梅花争相开放,站在游廊里就能闻到花香味。

桃花都有些呆了,心里感叹,进了这个院子,似就进了另一个天地,与她们生活的完全不是一样的世界,果然是有钱人啊。

在看这游廊与各个跨院联着,即使是雨天,在府里走动也不会被雨淋到,每处院门口更垂头侍立着两个小厮,很是规矩,听着人过来了,眼睛也没有多看一下。

孙家在如此落破的小镇上,养出来的下人就如此重规矩,可见是个重规矩的府邸。

走了一柱香的时辰,才到了一处院门口停了下来,那婆子先开口道,“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进去禀报一声。”

“有劳妈妈了。”张氏又道了谢。

等人走了,桃花才扯扯张氏,见她看自己,才挤了挤眼睛,张氏淡淡一笑,桃花这么做也是不想她太过紧张。

领会到女儿的用意,张氏也没有先前那么紧张了,待见到那婆子回来,先露出笑来,互行过礼后,婆子才道,“娘子随奴才进来吧。”

三人进了院子,远远的就能看到在门外侍立着两排下人,六个花一样的姑娘对立而站,颜色不一的衣裙却都是大户人家才能穿得起的衣料,在这冬日里让人看了心里格外的暖和。

张氏却不敢多看一眼,那婆子却也是领着她们在门口停下,这时只见一青衫的丫头上前来,“小娘子随奴婢进来吧。”

桃花大大方方的打量着这丫头,一眼就认出来了,是那次在布桩里遇到的叫青枝的,第一次就对她的印象很好,所以一直记得很清楚。

跟着青枝进了屋,一股暖气就先扑了出来,这是个外屋,正对着是一张方正的实木桌,两把椅子,桌子上摆放着两个瓷瓶,往上看的墙上挂着一张山水画,左右两边各一门,吊着帘子,看不清里面的情景。

东为正,青枝领她们进去的正是东屋。

门外侍立着小丫头,先一步撩起帘子,青枝进屋里,嘴里禀道,“奶奶,人带来了。”

这屋里看着就豪华许多了,靠窗的是软榻,地上放着炭盆,里面是上等的银炭,榻子的对面是小圆桌,周边围着四把圆南瓜小凳,半折起来的屏风拦在中间。

进屋的正对面,是实木棱子,上面挂着白纱,就知道里面是睡觉休息的地方,进不到里面,里面的布置自然也就看不到了。

见过礼之后,孙夫人才笑道,“坐吧。”

早有丫头搬了锦札过来,张氏道了谢才坐下,把手里的竹篓从身后拿下来,“这是绣的荷包,也不知道夫人合不合眼。”

青枝上前接过竹篓,端到主子面前,孙夫人随意的从里面翻出一个来,看针法就很不错,布料普通,绣出的物件却很让人喜欢。

正如那孩子说的,却实比自己腰间带的都好,孙丽蓉将荷包放在方桌上,“数一数多少个,到帐房把银子领了。”

青枝应声拿着竹篓退了下去。

张氏松了口气,孙丽蓉看到规矩坐着的桃花,明明是个孩子,可端正的就像个大人,心里不由得一喜,端起桌上的点心递过来。

“来,吃点心。”

桃花跳下绵札,学着张氏的动作福了身,“谢谢夫人。”

孙丽蓉忍不住笑出声来,“这孩子到是懂事。”

“夫人抬爱了。”张氏忙站起来。

孙丽蓉摆手让她坐下,“不用拘泥,小娘子手艺这么好,我正好要给我家几个孩子做几身衣服,不知道小娘子有没有时间?工钱就每件一两银子,衣料由府上出,小娘子看怎么样?”

一两银子?

别说张氏,就是桃花听了都惊骇不已,一千文才能换一两银子,他们做了这么多的荷包也就能换五百多文,可那是一百多个荷包啊,现在是一件衣服就一两银子,和天上掉馅饼没有区别。

看着母女两个呆住,孙丽蓉只当没看到,又道,“外面在秀芳做的,工钱也是一两,做得好了,还有赏钱。”

张氏拉着桃花跪下,“民妇谢过夫人,夫人的恩情,民妇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张氏以为孙夫人让她做不过是可怜他们穷,却不知孙丽蓉是真的喜欢她的针线,见她这般,孙丽蓉也不解释,只让二人起来。

青枝也正好领了钱回来,不多不少,正五百五十文,临走时又拿了一匹料子和尺码,最后那盘桃花没有动的点心,孙丽蓉也让人包了给她们母女带上,才让人送出府去。

第102章:巧遇

张氏就差喜极而泣,怀里揣着五百五十文钱,又抱着一匹布料,另一只手拉着桃花走在大街上,只觉得身子都轻飘飘的,似在梦里。

“桃花,娘不是在做梦吧?”

桃花抿嘴笑,“娘的女红这么好,将来会挣更多的钱。”

虽然搞不懂张氏的刺绣到底怎么样,可就凭借张氏知道的那些绣法和东西,桃花就觉得在这小镇上没有人能比得了,在看到那孙夫人腰间的荷包后,桃花园就更可以肯定了。

原先想着用自己懂得的现代东西,让母女两个发财,但是如今不同了,有个虎妞在,只要稍稍露出一点马脚来,马上就会让虎妞发现。

所以她眼前重要的是先把自己的身世保护好,在让这安全的基础上发家至富,而且还不能让程家的人发现,不然这些钱,程家人一定会全都收了去。

“对,以后会更好的。”每件衣一两银子,做好了还有打赏,想着这些,张氏的眼睛都笑成了花。

“娘,这钱还是藏好了,让奶他们知道了,指不定又要拿去了。”大街上的人这时才多了起来,让人在冬日里也不觉得那么冷了。

张氏他们进镇子的时候,街道上还没有几个人,只有几个卖早点的铺子飘出香气来,怕耽搁了时间,张氏直接带女儿去了孙府,现在挣了钱,母女两个又出来了,少不得要买些吃的。

桃花眼奸,远远的看到包子铺前站着的身影,忙拉着张氏拐到一旁的胡同里,张氏刚要问怎么了,就看到了在买包子的虎妞。

六个肉包子包好后,提着就走了,对面是卖肉的,虎妞还到那里买了块肉,才提着往前走去,她并没有发现张氏母女两个。

“这张梅红可见还有些私房钱,这六个肉包子就可是三十文钱,加上那块肉,没个二百文下不来。”张氏不傻,有些事她心里明白。

就像在程家,那些她都懂,只是碍于自己的身份和孝道,从来不多作声罢了。

前些天从王氏那里听说张梅红带着虎妞到镇里的姐妹家住了,那时就觉得有些怪,让帮着看家还供吃的,哪里找这好事去。

今日在看虎妞的出手,就越发的肯定那是假的,程大郎去县里,张梅红怎么能呆在程家里受苦,手里有私房钱,带着女儿出来吃好的过舒服日子,自然是比在程家里好。

“娘,你看她们一定有不少的钱。”桃花心下冷笑,风水轮流转,今天终于抓到她们的把柄了。

桃花比张氏心细一分,她知道虎妞的来处,所以一直盯着虎妞去的方向,却发现虎妞进了一家酒楼,眸子微微一动,她好像猜到了些什么。

“娘,咱们过去看看。”买了包子和肉,还去酒楼,显然不可能是买菜的。

张氏不等开口,见女儿已先跑了出去,只能跟了上去,张氏不认识字,可看着这酒楼也知道是镇里最大最好的,心里惊叹。

“这里的一道菜得多少文啊。”

桃花忍不住想笑的冲动,“娘,我看这里的一道菜得多少银子才是。”

张氏惊讶的合不笼嘴。

桃花也不多说,母女俩个背站在酒楼对面的小摊位前翻着,眼睛不时的往后扫,不多时就见虎妞一脸笑意的从里面出来的,还有一年岁近五十,身体发福的男子送出来,后来听着酒楼里的小二叫他掌柜的,桃花心里的猜测也得到了肯定。

桃花让张氏等着,她跑到酒楼门口,脆声的问着柜台后的小二,“哥哥,我姐姐来过吗?”

小二探出头来,“姐姐?”

桃花就把虎妞的样子比划了一下,又把她的衣着描述了一番,小二这才想起来,笑道,“小妹妹说的是那个卖豆芽方子的小女孩吧。”

豆芽?

桃花用力的点点头,难怪这么有钱,原来是卖方子换来的,这虎妞到是有心机,心下又不勉有些担忧,自己那卖豆芽的事希望她没有发现。

“你姐姐可真能干,听掌柜的说刚刚还卖了几个点心的方子呢,那可都是没有人知道的。”小二对面一个孩子,也没有了防范之心。

桃花已不用多听,“谢谢哥哥。”

这才转身跑了出去。

张氏在对面一直看着女儿,见女儿回来了,才提着的心才松懈下来,等走了一段路后,桃花才把打听到的事说了一下,张氏惊讶不已。

“这孩子咋知道的,难不成是张梅红从外面带回来的?”

见张氏自己找了借口,桃花也不多解释,这时张氏才惊呼一声,“呀,忘记买包子了。”

“娘,还是买点菜和米,包子那么贵。”桃花知道张氏买包子也是为了给自己。

“要不买块肉吧。”张氏看着女儿这么瘦,一狠心,也不待多说,又寻到卖肉的地方,买了二斤肉,花了一百文。

桃花却在知道虎妞卖方子挣了钱后,心里很平静,早就想到虎妞不是一个安份的,相信过不了多久,她就会出名了,眸子微微一眯,张寡妇这么能干,程家人也不会让张氏一直霸占着正妻之位,这样到更好。

去镇子门口时,张氏又在米铺买了十斤的黄米,虽不及白米,却比高粱米要好,最后又在隔壁买了两棵大白菜。

等到了老王家的马车那时,看到有卖冻豆腐的,张氏又买了四块冻豆腐,里外里总共花了二百一十文,加上以前手里有五十文,张氏现在还有三百九十文。

张氏把买的东西都装到了竹篓里面,上面盖着那块青布裹着的布料,等坐到牛车上,才缠上棉被,终于暖了过来。

买的东西也没有人看到。

不过等走的时候,李木匠也来了,到是让桃花多看了两眼。

“镇里的周员外家打家具,让我过去量尺寸,你们东西都买全了?”牛车走动之后,李木匠才开口。

张氏只像平时一样,淡淡一笑,“是啊,把针线活卖了,买了点米回来。”

李木匠笑了笑,从自己的篮子里翻出一个包子来,看着还冒着热气,递到桃花面前,“桃花,吃吧。”

桃花没接,看向张氏,张氏淡淡一笑,“接着吧。”

张氏却心下叹了口气,反正已经欠了人情了,现在拒绝一个包子,到显得小家子气了。

“谢谢叔叔”桃花接过来,掰成两拌,递到张氏手里,“娘,你也吃。”

“娘不吃。”

“那我也不吃了。”

李木匠也笑道,“桃花一片孝心,你就不要拒绝了。”

张氏这才接过半个包子,李木匠又掏出一个来,分成了两分,一半递给前面赶车的王老头,王老头推脱了一下就接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