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句话是先帝连砍了四位史官的脑袋后换来的结果,文人最恨辱没文人的人,阮鸿飞才华横溢,举世无双,当年大儒、先帝之师杨先生爱他才华,在去世前将满屋书卷相赠,曾寄言阮鸿飞:天赐文昌。

阮鸿飞年纪轻轻便在文坛享有盛名,太子侮辱他致死,简直就是暴了全天下读书人的菊花。

史官也是文人,他们将太子之暴行批的体无完肤。先帝对太子失望到了极点,可是他仍不愿意太子留下这样罄竹难书的恶名,他要求史官删繁就简,举重若轻的记载。

史官宁死也要维持史料的公正,事实上,史官的脖子总没有先帝的刀硬。

尽管史料记载极其简单,如今的人也无法体会到当年士子们的激动不平,不过,先帝亦因诛杀史官之事留下了“晚年政昏”的评语。

文人的笔永远是最恶毒最锋锐的。

150、阮侯

饶是明湛,也得承认阮鸿飞真是个魅力无双的家伙。

看他家阿宁,向来冷静如坚冰一样的人,一提及阮鸿飞就像动了他的心尖子一样。如果不是魏宁与阮鸿飞认识时就是一小屁孩儿,明湛定要怀疑这两人之间有奸情。

明湛虽然对阮状元心向往之,不过现在还不是悼念阮鸿飞的时候,他简单的将扯远的话题拽回来,问阮侯道,“自来忠义难两全,一面是苦心栽培的儿子,一面是上千族人的性命,一面是对先帝的忠心,侯爷有侯爷的苦处与煎熬。既然当年先帝未定侯爷的罪,皇上未说侯爷有罪,此事早已过去,我并不赞成再因此责问侯爷。既然当年侯爷选择对先帝的忠心,我希望如今,侯爷能做同样的选择。”

好人坏人都是他一人做,阮侯为啥进宫,那是明湛弄进来的,如今阮侯被魏宁整的只剩半条命了,明湛又出来安抚做好人,这…这也…太不是东西了吧。

可明湛就有这种本事,他听完了八卦,也不能忘了救爹的事儿,故此,很大方的给阮侯指出一条生路:你得配合我们,才有活路哦。

当年阮侯为了家族富贵前程能把亲儿子送上绝路,与烹子的易牙比也不遑多论了。明湛从心里厌恶这种人,不过,这是阮鸿飞的亲爹,他对阮鸿飞的了解肯定超过了任何人。而且阮家当年是方后的嫡系人马,对当年方后的布置的了解不会亚于永宁侯府。

明湛是不愿意永宁侯府暴露在世人面前的,那就只有让北威侯府顶上去了。

果然,明湛此话一出口,阮侯当即抓住这救命稻草,沉声道,“臣定当为万岁、为殿下们尽忠。”如果说先前还有愧疚,可现在因阮鸿飞的一封信,逼的他险些撞墙,阮侯现在只恨当年阮鸿飞未死,留此无穷后患。

如今阮家已无退路,阮侯坐回椅中,整理下思路,沉声道,“恕臣直言,皇上、王爷洪福齐天,圣体无忧,乃我等福份。当下之急是如何营救皇上与王爷。”

李大人开口道,“扬州城一寸寸的都被搜过,且搜索范围在一步步的扩大,只是这么多天都没有圣上消息,实在令人担忧。”

阮侯已是破釜沉舟,冷静的分析,“我很了解阮鸿飞,他的行为多是出人意表,不能以常理推测。譬如,他既有劫圣驾之力,又深恨阮家,想来取我性命易如反掌。不过他并没有直接杀上门来要我的老命。反倒是先送来这样一封信,将阮家往绝路上逼…这就如同猫戏鼠一般,他自认是猫,我阮家已在他掌握之中,他先露出风声手段,让阮家人时时惶恐、刻刻不安,然后,旁观阮家人受尽熬煎,再将阮家送入地狱。”

阮侯这样一说,当下有几个老臣十分同情阮侯。均暗道,这都造的什么孽哟。

阮侯再抹一把泪,争取了同情分数,继续道,“臣认为,先前随驾大军完全可以召回,而且为安军心,请殿下们赦免随驾众人之罪。”

李大人先是不同意,“难道便让万岁、王爷流落于外,我等臣子万死之罪!”

“李大人听我细说。”阮侯道,“如果阮鸿飞想藏起个把人,你们是找不到的。这话非臣有意夸大,而是事实。不瞒殿下,他幼时就去了平阳侯军中,一呆七八年,在平阳侯破北蛮一战中,曾孤身直入北蛮军首领大营,击杀了那位北蛮首领,在北蛮乱军中呆了十几天,无一人察觉。所以,要救出皇上王爷,不能用蛮力,只得智取。”

“另外,阮鸿飞曾为先帝御笔拟旨,他摹仿先帝字迹是极像的,许多人以为他苦练只为讨好先帝,其实,他本身就是摹仿高手,他不仅仿先帝的字像,任何人的字,只要给他看上几次,他就能摹出个九成九,”阮侯冷声道,“臣在皇上身边多年,皇上断不能写下这样的传位手谕,臣认为,这道手谕,本身便是那个孽障仿造的。”

欧阳恪道,“这倒是人尽皆知的,当年阮鸿飞仿了一幅《快雪时晴帖》,蒙骗了靖国公千两黄金。靖国公拉扯着阮侯在御前打官司,还是先帝做中人给你们调解的。”

凤明澜担心这位欧阳老大人再讲一通阮郎当年,直接问,“手谕可以仿造,想来父皇如今身不由己,私印落入叛逆之手,我们还需商议个妥当的法子。不然,若是其他地方收到这种伪手谕可如何应对?”不论手谕是不是凤景乾写的,总之皇子们是不会认的。有阮侯圆这个场,自然再好不过。

明湛等人自然更不会有意见。

几位大人商议一阵,道,“先前御驾、王驾出事的消息只是朝臣们心知,如今确定,皇上、王爷巡游,皇上私印落入叛逆之后。此事,瞒已是瞒不住了,不如在天下发诏,在未营救皇上、王爷出来前,奏章批文均以三位皇子私印俱全为准,军队调动则需三位皇子与世子殿下共同的签名与印签,方能作准。”在救出皇上或者确立新君之前,他们是不打算放明湛回去了。由于恐怖分子阮鸿飞实在不好对付,人人都知道营救皇上、王爷的行动比登天容易不了多少,如果两位命不好被阮鸿飞撕票,帝都方面实在难于跟镇南王府启齿:我们没救成功,你爹成烈士了。

明湛并不好相与,他会不会因此对帝都发难,就不知道了。

再者,明湛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稳定了帝都的格局,这个时候,群臣们虽然有些别样小心思,不过一切要建立在帝都安稳的基础上。

其三,镇南王府有自己的人手渠道,如果与帝都联合,救人的机率更大。

所以不论明湛如何表示自己要回昆明主持大局,皇子与群臣是死不放手,苦口婆心,苦苦相留,明湛也只好继续呆在帝都了。

当然,没人不识趣的说出“让某位公子回去代世子主持大局”的话。

明湛感叹,该聪明时,这些老狐狸们真是一点不笨哪。看阮鸿飞特意给他的那封信,显然是要对他下手的。

在大家确认传位手谕是假,再次稳固了皇子们的地位,留下了明湛,然后继续商量如何将随驾之师从扬州搬回来的事儿。

阮侯是一门心思将功赎罪,智计百出,“阮鸿飞手上的筹码便是皇上、王爷,如今我们已经绝他矫诏之心,他定另有盘算。我们不怕他动,就怕他在哪里猫着,不肯动。只要他一动作,必有破绽痕迹留下。瞧他今日行事,第一视我阮家为死仇;第二视皇上、王爷为仇,如今皇上、王爷被他所乘,下一步,他必然要对几位殿下出手的。恕臣直言,殿下们还需加强保卫,万不能被这个孽障有机可乘。”

瞟上一眼魏宁,阮侯冷声道,“不过承恩侯不必有此担心,承恩侯满心为他不平,想来原本你们便交情甚笃,不然怎么承恩侯比我们都要早知道他未死的消息。若是承恩侯有什么内线消息,切莫因私辜负了皇上、王爷对承恩侯幼时的教导之恩,还是说出来的比较好。”

不待魏宁说话,明湛已道,“阮鸿飞没死的事,是我查出来的。也是因此,我着人请阮侯进宫。”

阮侯一噎,仍不肯放过魏宁,一笑道,“承恩侯风姿出众,与殿下有师徒之情。”

明湛脸色纹丝不动,“阿宁这里,我可以做保。”

阮侯终于不再说话。

魏宁仍是旧时模样,只是讥诮的看阮侯一眼,并未有多余表情。

“因先时小郡君失事,我在迎娶阮氏时,又有人搅局。”明湛淡淡解释道,“我不可能不查,这一查就查到了先帝旧事。顺藤摸瓜,再大但假设,有谁与敬敏姑妈有仇,谁与阮家有怨,或者说与我镇南王府有旧恨,再完美的布局也会留有破绽,就查到了方皇后头上。当年戾太子被废之事,种种内情痕迹,再有一些其他佐证,阮鸿飞如今有恃无恐,所露形迹自然多于以往,我方有此结论。今日看到他的书信,便十成十的准了。”

听这些话,便知明湛已深谙语言的艺术,什么叫说了等于没说,不外如是。

永定侯抿了抿薄唇,沉声道,“如今皇上、王爷在外,臣抖胆请殿下将镇南王府所得情报与帝都共享,臣等必万众一心,营救万岁、王爷回朝。”

“自当如此。”明湛道,“明日我便派身边小臣与刑部大人汇合,只愿天佑我朝,度此劫难。”

大家议事毕,明湛正在出宫,凤明澜温声唤住他,“湛弟,这些天皇祖母一直担心你的身子,既然进了宫,就随我去给皇祖母请个安吧,也好让她老人家放心。”

明湛忙道,“自该如此。只是我现在还在吃药,过了病气给皇祖母就罪过了。”

凤明澜一挽明湛的手,亲呢的说,“老人家担忧你还来不及,怎会在意这些。”

二人携手去了后宫。

走在方石阔路上,身后远远缀着几个小太监相随。

凤明澜轻叹,“我真没想到,事情竟至此地步,内情复杂,牵涉先帝时夺嫡之争。连福王叔也入了阮鸿飞的局。”

“不论怎么说,我们都是托福于父辈,方有今日。”明湛道,“现在也不是计较以往的时候,还是那句老话,父王与皇伯父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我们与明玉,到底远一层。”

“我同你想到了一处去。”凤明澜与明湛四目相对,倒有了一分默契,凤明澜叹,“世间不如意十之八九,若是父皇在,我定不能出此下策。”

明湛亦叹,“这个时节,阮鸿飞已丧心病狂到劫持御驾,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呢?”

“也只得如此了。”有明湛这句话,凤明澜终下了决心。

魏太后对明湛客气了许多,问过他的身体,赏了些器物珍宝,便命他回家好生将养,再无他话。

只是,阮贵妃被贬斥为嫔位,朝中再无人敢提五皇子于朝听政之事。

倒是明湛回家后问魏宁,“阮鸿飞真是个人物哪,我看欧阳老头儿现今都对他念念不忘,他俩以前啥关系啊。”

“没什么关系,阮鸿飞为人洒脱,交友广阔,他考状元时,欧阳大人是监考,算是半个老师。”魏宁揉揉眉心道。

明湛去了大礼服,只着一身俏白的里衣,拿着把蒲扇呼呼的扇风,拎起一串葡萄咬下一枚水晶似的葡萄衔在嘴里要喂给魏宁,魏宁捏住明湛的下巴,往上一阖,明湛自己便咕唧咽了下去。

“阿宁,你跟我说说阮鸿飞是怎么蒙靖国公的金子的。当时他姐姐是太子的良娣,他是太子的侍读,应该是太子一系,靖国公是太子的外公,阮鸿飞与靖国公不合吗?”明湛问。

“开始靖国公想把他家闺女许配给阮鸿飞,阮鸿飞娶了他幼年老师家的姑娘。那时因方后的关系,靖国公府在帝都十分嚣张,他家长公子炫耀自己得了王右军的真迹《快雪时晴帖》,要献与皇上为寿礼。阮鸿飞有几分才名,先帝观赏书画时都喜欢叫他在一畔服侍,如今阮鸿飞提出要看,靖国公长公子自然求之不得,哪知阮鸿飞一看便说是假的,当下列出许多疑点,靖国公长公子险些气诈了肺。不过这上供的话说出去了,阮鸿飞便哄骗了他说真迹原在他夫人的陪嫁里,由于这是老师的珍藏。老师只有他夫人一女,自然是做了嫁妆入了北威侯府。”魏宁浅笑,“阮鸿飞说的信誓旦旦,靖国公长公子便信了,死活要买,因两家交好,阮鸿飞意思意思收了靖国公长公子一千两黄金。”

“诶,那靖国公长公子也是傻的,他就没多找几个懂行的掌眼?”明湛听的有滋有味儿,“想来阮鸿飞定是有一张天花乱坠的伶俐口齿,方能骗得了靖国公家。那后来怎么给漏了呢?”

“那副《快雪时晴帖》原是杨墨池杨老先生匿名托了古画行出的手,靖国公长公子被骗,自然不能与那古画行罢休,险些砸了人家铺子,后来还是杨墨池杨老先生出来澄清,亲自鉴赏了一番阮鸿飞卖给靖国公长公子的字帖。”魏宁拈了一颗葡萄吃,笑道,“杨老先生曾是先帝之师,德高望重,这次出手《快雪时晴帖》不为别的,他老家山东瑯琊,那一年,瑯琊地震,死伤无数,朝中不少人捐俸禄捐东西,杨老先生想尽绵薄之力,便将这幅绝世手书卖了出去。筹的银子拿出赈灾,不承想出了这种事,不得不出面说话。”

“阮鸿飞只是看不惯靖国公在帝都横行,戏弄一番靖国公长公子罢了。”魏宁道,“后来靖国公官司打到御前,先帝不过责备了阮鸿飞几句,命他将金子还给靖国公。谁知阮鸿飞早把金子捐了出去,最后还是阮侯认了这笔帐。”

明湛笑问,“那《快雪时晴帖》呢?”

“那原就是准备献给先帝的寿礼,先帝听闻是杨老先生心爱之物,便转而赐还杨老先生。”魏宁温声道,“杨老先生向来惜才,因此倒与阮鸿飞成了忘年之交。”

明湛不解道,“阮鸿飞是阮侯的长子,北威侯府那样有钱,怎么阮鸿飞还会在书画行寄卖书画呢?”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魏宁叹道,“阮鸿飞的生母很早便去逝,继母面儿上再周全,实际上哪能与生母相比?阮鸿飞生性放达,朋友多,手面儿也大方,侯府的月例怎么够花?”

“阿宁,你那会儿也很喜欢他吧?”不关注一个人,怎么会对他的事知道的这样清楚呢?幸好阿宁那会儿年纪小啊,估计还不懂什么情啊爱的。

“嗯,他容貌俊美、学识渊博、脾气洒脱,我在东宫陪太子长子念书,最盼望他过来给我们讲课。”魏宁温声道,“我一直希望将来能像他那样,事实上,我永远做不到快意恩仇。我骨子里习惯以利益为先。”

“倒是你,怎么对他这么大的兴趣?”

明湛道,“因为我很敬佩他。他有今日,真不是侥幸,说句老实话,皇室的内斗已经开始了,我想,如果阮鸿飞再有什么动作,自相残杀的日子不会远了。”

魏宁的政治敏锐度极高,他猛然警醒,低声问,“你们要对福亲王动手了?”

“不是我,是皇子们。”明湛道,“当然了,我也不反对。毕竟我也不希望看到福亲王有任何染指帝位的可能。”

“你有没有想过,那封传位手谕的用意,或许就在于此。”

“那也只得让阮鸿飞如意了。”已经下决定的事,即便魏宁有所怀疑,明湛仍绝无更改之意,“在皇位面前,不动心的人,很少。”

151、番外四

夜,亮如白昼。

外面的花儿、鸟儿都睡了,一片安宁中只闻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声音。

玉骨般的手指落下一枚云子,温声道,“皇上,您输了。”

凤景乾腰有些酸,笑着伸个懒腰,细观棋局道,“我本不喜欢这个,鸿飞你本绝世才子,比我强再正常不过。以往那些人与朕下棋哪里敢赢朕的。有两人敢赢,却都是臭棋篓子。”说着看了一旁的凤景南一眼。

凤景南棋艺其实已经练的有几分模样,明湛好东西没继承,这一手臭棋跟凤景南十成十的像,凤景乾让他十个子都赢不了,还喜欢耍赖。与他下一盘棋简直要少活十年。

不过,凤景乾想起就乐,不觉露出一抹会心的微笑。

“皇上对世子倒是宠爱有加。”阮鸿飞将黑白子分出捡起来,“先帝时,皇子中皇上与王爷算出挑的;如今这代皇子,不如皇上王爷多矣,倒是世子年纪不大,行事却有大气概,我也很喜欢他。福亲王眼瞅着要去地府见先帝,世子殿下已经决定支持二皇子为帝。”

凤景南脸色冷淡,阮鸿飞笑,“镇南王府向来以不干预立储著称,王爷倒是稳的住。”

“此一时,彼一时。镇南王府既然交到他手上,自然由他做主。”凤景南道,如果明礼等人做世子,凤景南还会担心什么的,明湛的话,虽然那小子不讨人喜欢的时候居多,不过在这种时候,只有明湛主持大局,凤景南才放心。凤景南得承认,哪怕现在立刻死了,自己仍是放心的。当年,立明湛为世子真是立对了。唉,早知有今日,当初在云南真不该过度的压制他,应该让他早些掌政才是。这么想着,凤景南觉得自己虽然比皇兄强些,也有小小的遗憾存在。

虽然凤景乾做了皇位,凤景南向来认为自己比哥哥强些,不说别的,大家都是四个儿子,凤景南向来是面儿上谦虚,平日里骂明湛骂的臭狗头,心里还是觉得臭狗头的儿子也是自己的好。如今看来,就是这样。

阮鸿飞道,“而且他扶持二皇子的理由,更惹人喜欢。知道他说什么吗?只有二皇子做皇帝,凤家人活下来的可能性才最大。”

“难怪连皇上都喜欢他,现在,这样心软的孩子真不多见了。”阮鸿飞惋叹道。

凤景乾笑道,“鸿飞知道明湛有什么弱点么?”

阮鸿飞遗憾道,“我与殿下并未见过几面,连了解都谈不上。只是观殿下应对行事,当断则断,本是极好的上位者。偏他又十足的心软,魄力时有时无的,这样都能把三位受宠爱的庶兄干掉,成为世子,很出人意表。”

“明湛还是有底限的,他本是嫡子,当年口不能言,被景南送到帝都。景南有四个儿子,除了将要成为世子的那一个,其他的都会长驻帝都。明湛就这样被送了来。”

“皇上直接说做质子就是了。”阮鸿飞温声提醒道,“这又不是在金殿,用不着这样委婉的说话了。”不要再装B了吧。

凤景乾被讽刺,也半点不恼,表现出了一代帝王的绝代脸皮,“对,不过,当时他的立场很艰难,身为嫡子因身有残疾,而失去继承权。能早些来帝都,熟悉帝都的生活其实对他是有好处的。景南的安排并无恶意,不过,他因为景南的举动大为不满,这就是他要做世子的初衷。他痛恨别人来安排他的生活,再痛恨生命受到威胁。”

“这两点,不论你碰到哪一个,我相信哪怕明湛一时间杀不了你,鸿飞,你后半辈子再过不了这样安逸。”凤景乾道,“鸿飞,你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人物,即便是我,在许多地方也多有不如你之处。明湛学识武功都很一般,与你不能相比。不过,他洞悉人心,聪明绝顶,所以他敢心软,也能心软。他有他的底线,一旦触及,他也会做出许多出人意料的事。”

“皇上这是要弃卒保车了?”阮鸿飞微微诧异,那样一个蹙眉凝神的姿态硬是传神至极,“我一直以为皇上宠爱世子只是一个姿态,不想,皇上竟有这样的魄力。”

激将法这样简单的手段在阮鸿飞面前是不够看的,凤景乾也不馁,笑道,“哪个是卒,哪个是车,其实并不是由朕说了算。鸿飞,你的目的不过是要凤氏人自相残杀,可事实上,他们残杀也会有最终的胜利者。那么,那个最终的胜利者也是要你亲自去对付的。”

“我喜欢明湛,是因为他在盛世时,可以安心做一地藩王,云贵二省割据是自来有之,不过也因此,镇南王府成为朝廷在西南的屏障。”凤景乾点出当今局势,“明湛最大的优点是,他的野心很小,他有治理天下的本事,不过,他很懒,不喜欢麻烦,甚至,我一度怀疑,如果当初不是我非要景南送他到帝都,他连争世子的心都不会有。反过来说,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曾细致的观察过他,而且我们在一起生活过五年,我对他的了解比景南更加深刻。明湛并不期待帝都的皇位,他争世子之位是由于他需要活下去,并且是无拘束的活着。”

“我非常喜欢明湛,一度可惜他不是我的子嗣。”凤景乾大方的承认,完全不顾凤景南的脸都黑成锅底,阮鸿飞瞧着有趣,凤景乾继续道,“事实上,我也必须得承认,我的儿子比不上明湛,明湛如今已是镇南王世子,在帝都,没人会去动他,也没人动得了他。可是,一旦有流血事件,鸿飞,如果你的目的是让我和景南断子绝孙,那么最后活下来的肯定是明湛。我想经过这种血与火的历练,他已经具备成为一代帝王的心肠与手段。”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凤景乾望着阮鸿飞玉一般的脸庞,笑叹一声,“或许鸿飞你当年侥幸未死,其结果为的不过是要成全明湛的帝王霸业。”

凤景乾笑的出来,凤景南脸上没有半分软和,他听到兄长的话也没有半分即将成为一代帝王之父的喜悦,冷冷道,“估计现在你的画像已经贴满大街了吧?”

阮鸿飞赞叹,“我未曾与王爷透露分毫,王爷如何知道的?”

“方氏要救你,你去的又是江南,别人不知道,难道你以为你能逃得出老永宁侯的眼睛?”凤景南道,“那老东西早早窝在家装死,一窝这么些年,心里透亮。明湛是他永宁侯府的外甥,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他一定不会对明湛隐瞒。”

阮鸿飞笑,“王爷真是面粗心细,心有成算。”

凤景南驳道,“那你就错了,我心细,面也不粗。”

凤景乾与阮鸿飞一道哈哈大笑起来。

凤景南当年在皇宫以粗人著称,当然并不是指凤景南书念的不好、或者没涵养之类的。只是此人酷爱耍刀弄棒,说话直截了当,不喜拐弯抹角,连先帝都要说一声“景南率真”之类的话。

率真不等于没心眼儿,事实上,凤景南的心眼儿还不少呢。不然,他也得不了先镇南王青眼,进而扶持凤景乾上位。

只是,人都有逆麟,凤景南向来不喜欢别人说自己“粗”,这也是老皇历了,今日阮鸿飞乍一提,凤景南当即驳了回去,倒让三人俱想到当年时光,笑出声来。

阮鸿飞越笑越冷,凤景乾则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无耻的说,“唐突了。”

“不,我是真心希望你们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阮鸿飞真诚道,“当年,我在死之前,也与你们相处的很愉快,甚至一度以为日后你登基,我可以成为国之栋梁,为国家百姓做一些事。”

在凤景乾的生命中,能让他自己感到羞愧的时候很少,在此时此刻,他是真的羞愧,半晌说不出话,抬手握住手边的温茶,茶却已经冷了,凤景乾仿若没有察觉,端起来喝了半盏,温声道,“我很抱歉,在那时,我容不下你。是我,心胸狭窄。”说完这句话,凤景乾方抬头看向阮鸿飞俊美的面庞,轻声道,“如果你得偿所愿,你就登基吧。说起来,你也是凤家人。”

“就因为这个?”阮鸿飞问,“你们都恨不能我死。”

“对。”凤景乾喉间干涩,他不得不再喝一口凉茶润一润喉,阮鸿飞是个很特别的人,他具有无限的魅力,当初凤景乾不知道阮鸿飞的身份时,他也很欣赏阮鸿飞。可是,方皇后一语点破阮鸿飞隐秘的身世,起初,是方皇后要杀了阮鸿飞。阮鸿飞的身世是不能见光的,事实上知道的不过三指之数,可先帝太喜欢他,太子却屡屡做出不合身份的事来,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当时毫不知情的阮鸿飞成为方皇后眼中的刺心中的钉。

阮鸿飞本身没有任何错,只是他的身体里流敞的是先帝的血脉,那时候,所有的皇子都没有军中的经历,唯独他,与平阳侯交好,在平阳侯的大军中呆过长达七年的时间。

方皇后都不能容下这样一个人,何况当时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枉纵一人的凤氏兄弟。

于是,在太子地位芨芨可危之时,阮鸿飞成为了一件必要的牺牲品。

阮侯用他来投诚凤氏兄弟,凤氏兄弟需要他与太子的逆伦来斩断先帝对太子最后的父子情份,以此铺平凤景乾通向皇位的道路。

现实仿似一出狗血的悲剧,凤景乾苦笑,“真想不到,当时想杀你的是方皇后,最后,救你的也是她。”

阮鸿飞从凤景乾手里取出那盏残茶,随手泼在地上,从茶寮里倒了杯新的递给他,“先帝时,方后就有把持朝政的嫌疑。不想,你家两代人都在她算计之中。”

“何必这样见外,再痛恨凤家人,也改变不了事实。”凤景南冷声道,“你虽不姓凤,到底受了这血缘的连累。如果明湛不是你的对手,尽管登基,千万别客气。”当然,他还是比较看好自己的儿子。可如果明湛出了意外…呸呸呸,明湛不大可能出意外。可凡事都有万一,这小子瞧着不像没福的,可万一他就是欠缺一点儿运气,大好江山只得便宜了这个畜牲。

尽管凤景南不愿意承认,阮鸿飞的身世的确狗血的让人想吐血。怪谁呢,就怪先帝,你干嘛这样喜欢他,放个屁都要带他在身边。你知不知道避嫌啊?这是你私生子,你这样做实在让你亲儿子们嫉妒的眼珠子里冒火星儿来。

世上就有这样一种人,他完全没有任何错处,可是他的存在就如当庭芳兰一般,不得不除。

152、打脸

明湛开始与凤明澜亲近。

这是一种姿态。

其实大部分人看好明湛这种友好性的释放,凤明澜是凤景乾实际的长子,几个皇子中,母亲位份最高。以前还有个阮贵妃在宫里与魏贵妃抗衡,奈何阮贵妃的娘家北威侯府实在不争气,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了个劫圣驾的儿子,如果不是营救凤家兄弟还需要阮侯出力,这会儿,北威侯府还不知道是什么下场呢。

总之,在这种情势下,五皇子是绝对没有可能上位的。

凤明澜出身最好,其余两个皇子也没有表现出哪里尤为出众,又得对凤明澜喊一声皇兄。

其实,明湛考虑的没差,凤明澜登基,凤氏人活下来的可能性才是最大的。尽管现在凤明澜不会登基,可是,在储位一事上,拖下去,只会助长其他皇子的野心,做出不合时宜的事,阮鸿飞更容易行离间计。

阮鸿飞的威胁性比皇子绝对要大的多,明湛可不认为阮鸿飞会对自己手下留情,虽然他亲娘对阮鸿飞算是有星点儿救命之恩。奈何,阮鸿飞这命太苦B了,这么多年过去,谁知道苦B的阮鸿飞有没有变态的倾向。

而且,他苦B的原因肯定与凤景南是有一定关系的。明湛想着自家亲娘救他,亲爹害他,阮鸿飞会不会害他一把再救他一把呢?

常人当然不会做这种无聊事,不过阮鸿飞就说不定了,天才的大脑与正常人是不一样的,再说人家都能绑架皇帝、王爷,自然想怎么报仇就怎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