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想要洗脑的伟大思想,沈梓乔对贺琛表现得特别友好,不过人家显然没有领情的意思,轻描淡写打个招呼后,就径自坐在原位不说话了。

果然没有女主光环的女配是不够吸引男配视线的。

沈梓乔揣着价值不菲的玉佩默默地退下去了。

回到包厢,沈梓乔跟潘佳绣她们问起了贺琛这个人。

“原来是陪贺伯伯在那边…”潘佳绣恍然一悟,难怪要让皎皎过去,“你见到那个贺琛了?”

“见到了啊,他为人怎么样啊?”沈梓乔问道,知己知彼,才好找对机会下手洗脑啊。

潘佳绣和潘佳虹两人不知怎么掩嘴笑了起来,想起昨天不小心听到的话。

“皎皎年纪虽然比贺家大少爷小了一些,不过以后老夫疼少妻啊,反正能将皎皎留在东越就行了,贺琛是个不错的,你找机会让他们见个面,凭贺老爷当初和姑奶奶的交情,肯定会喜欢皎皎的…”

没想到机会立刻就来了。

“喂,怎么笑成这样?”沈梓乔被她们笑得有些头皮发麻,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潘佳绣笑着说,“贺琛在我们东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想要嫁给他的姑娘都排到城门去了,不过,不知他怎么就一个都看不上眼,都二十八岁了,至今都没定亲。”

那是为了等女主来见他啊!

果然是超级男配啊!

沈梓乔说,“他就长得不错,家里有点银子,不至于那么受欢迎吧…”

潘佳虹过来拧了拧她的脸颊,“你以后就知道了。”

问不出什么来,沈梓乔只好作罢,几个姑娘吃过点心休息过后,便打道回府了。

回去的时候,才知道二舅父潘立标和二舅母陈氏回来了。正跟潘老夫人在说话,陈氏说着自己父亲的病情,“大夫说了是肝火上升导致的,吃几服药就没事了…”

潘老夫人轻轻点着头,“没事就好,需要什么药材。只管在家里拿去。”

陈氏轻轻地诶了一声,跟自己的丈夫交换了个眼色。

外面有丫环说几位小姐回来了。

潘老夫人眉开眼笑,抬头看向,潘佳绣挽着沈梓乔走了进来,“外祖母。”

“都买了什么好东西?怎么样。东越比起京城如何?”潘老夫人拉着沈梓乔的手问道,这些天她被这个外孙女逗得心情越发地好,冲淡了想起女儿时的悲恸。心里更是喜欢这个外孙女,恨不得赶紧将她的亲事定下来,以后就留在东越不走了。

沈梓乔如数家珍地将她们刚刚买的小玩意说给潘老夫人听,“…真想把整个坊市搬回家,外祖母,东越真是太好了。”

“那你以后就住在东越,不要回京城了。”潘老夫人笑着道。

“您要是不嫌养我浪费银子,那我就赖在您这里不走了。”沈梓乔立刻说。她还真不想回京城了。

潘立标轻轻咳了一声,含笑说道,“这就是皎皎啊?真是女大十八变。都认不出来了。”

“皎皎,见过二舅父跟二舅母,你小时候应该见过的。”潘老夫人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敛。不悦潘立标打断她的话。

沈梓乔在进门的时候就猜测这对夫妇的身份了,没想到果然是二舅父他们。

她低眉顺耳地走了过去,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见过二舅父,二舅母。”

陈氏盯着眼前这个温顺乖巧的沈梓乔,无法将她跟记忆中那个蛮横可恶的外甥女联想在一起,这些年来,她只要想起当初被一个乳臭未干的臭丫头给赶出沈家,她就觉得心里各种难受,听说沈梓乔要来东越,她甚至借口回了外家,却没想到家里每个人居然都这么喜欢这个臭丫头。

根本没人相信她,沈梓乔是个恶毒刁蛮的千金小姐,如今表现出来的乖顺全都是装出来的,根本不能相信。

她回来,就是要来揭穿她的。

陈氏仿佛看到潘家所有人对沈梓乔失望,恨不得赶紧将她送走的样子,嘴角的笑容变得诡异了起来,声音有说不出的兴奋,“皎皎啊,还记得二舅母吗?”

“不记得。”沈梓乔觉得对方的笑容很不舒服,却说不出哪里不舒服。

这么直接了当地说不记得,陈氏脸色微微一僵,“也是,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你肯定不记得了,不过我却记得很清楚呢。”

沈梓乔疑惑地看着陈氏,她不是本尊,自然对这个二舅母一点印象都没有,再说都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还有什么事能十年了都记得清楚的?她愣愣地问道,“二舅母记得什么?”

陈氏本来只是想提醒一下沈梓乔,别以为大家都忘了当年她说要跟潘家断绝关系的话,谁知道她还装傻了。

潘立标拉了拉衣袖,故作深沉地说,“皎皎啊,听说你娘的嫁妆都被沈家老夫人给霸占了?”

“回二舅父,老夫人已经把嫁妆都还给我了。”沈梓乔回道。

“当初让你把姑奶奶的嫁妆给你大舅父看着,你还骂我们呢,怎么样,知道二舅母当初都是为了你好吧,我们可不像某些人,只盯着别人的东西看。”陈氏说道,就是要沈梓乔明白,谁才是为了她好。

沈梓乔娇憨地笑着,如果当时真的将潘氏的嫁妆交给二舅父夫妇,恐怕跟给沈老夫人没有什么区别。

才首次见面她就看出来了,这个二舅父夫妇跟大舅父他们都不一样,对她是有很大的意见,或许是因为她小时候将他们赶出沈家的原因,总觉得陈氏对她很有敌意。

好像…很想看到她出错似的。

潘老夫人不悦地说,“以前的事就别提了,当时皎皎才几岁,一个三岁刚失去母亲的小姑娘能懂什么?你们要是那时候好好跟沈老夫人说话,会闹成那样吗?说来说去,还不是你们办事不力。”

陈氏被潘老夫人这么当面训了一下,脸色涨红起来,藏在袖子里的双手用力绞着绢帕。

“呵呵。都过去那么多年,就不提了。”潘立标笑着替陈氏解围,从怀里摸出一个荷包,“来,皎皎,这是二舅父给你的见面礼。”

沈梓乔大大方方地收下。“谢谢二舅父。”

“皎皎难得到东越来一趟,该好好住上一两个月吧?”陈氏很快就恢复了心情,故意忽略了刚才老夫人要沈梓乔长期住在东越的话。

潘老夫人瞥了她一眼,“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怎么?碍着你了?”

陈氏笑容一滞。“娘,媳妇不是这个意思。”

“行了,你们两个也刚回来。回去休息吧,有什么事以后再说。”潘老夫人将这两人给打发走了。

潘立标带着陈氏退了下去,陈氏的微笑在离开正房后瞬间变得忿忿不平了,扯着潘立标的手问道,“你瞧见没,你瞧见没?娘多喜欢那丫头,就跟当初对待姑奶奶一样,你说这丫头怎么就变了那么多?”

“都十年了。人都是会变的。”潘立标说道。

陈氏呸了一声,“三岁定八十,我就不相信那臭丫头真是这么乖顺。你不记得当初在沈家是怎么受辱的,我可一清二楚,死都忘不掉。”

“你不想着我妹妹的嫁妆。人家也不会赶我们走。”潘立标没好气地说。

这话让陈氏立刻不乐意了,“你要是不去赌,我能那样吗?你没良心啊你,还这样说我,我都是为了谁啊,爹把商行都给了大哥和三弟,给你什么了?”

“行了,别说了。”潘立标喝道。

“你看着吧,沈梓乔还不知从我们潘家又拿走多少东西。”陈氏语气难掩嫉妒地说道。

转眼过去数日,孟娘子让人递话给了张掌柜和范掌柜,说是三小姐要见一见他们,两位掌柜二话不说立刻就放下手头的活儿来见沈梓乔了。

张掌柜是个大胖子,全身圆乎乎的,笑起来像个弥勒佛,别看他长得胖,脑子却是最灵活的,负责商行的采办买卖,范掌柜和他相反,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男子,五官端正,非常平庸的模样,是商行的账房先生。

“三小姐,终于见到您了。”两人见到沈梓乔的时候都很激动,他们已经等了十年,虽然听说过三小姐的一些谣言,但本着对潘氏的信任,他们深信潘氏的女儿绝对不会如谣言一般不堪。

得知潘老太爷亲自去接三小姐回来,他们就知道,他们是对的。

“这些年辛苦你们二位了。”沈梓乔非常真诚地说,她是替潘氏感激他们。

张掌柜圆圆地身子艰难地在太师椅坐了下来,听到沈梓乔这么说,忙作揖道,“三小姐言重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在潘氏死后,仍然能够忠心耿耿地守着她的产业,就凭这份心,就绝对值得她真心感激。

“三小姐,这些账册是十年来商行的收入和支出,您过目一下。”范掌柜将商行的账册亲手送来。

沈梓乔愣了一下,笑道,“范掌柜,你怕我不相信你们啊?我还怕你们不相信我呢。”

范掌柜一脸严肃,显然没有看得出沈梓乔是在开玩笑,“三小姐,本来应该每年都将账册送到京城给您过目,只是…不得已一直没送到京城…”

是为了防备沈老夫人,不让沈老夫人知道潘氏在东越还有商行跟商铺,沈梓乔是知道的。

“我明白,范掌柜,我会看账册的。”她相信他们,他们未必相信她有能力替代潘氏,她如今要做的,是证明自己值得他们信任和衷心。

(母亲节快乐~~~祝所有当母亲的书友,所有书友的母亲都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第一百一十一章 憋屈

沈梓乔打着哈欠在看账册,范掌柜的账册做得很详细,这十年来的收入和支出一目了然,商行在他们手上收入是翻了好几倍,虽然比不上潘家和贺家的生意,但在东越商行已经算是小有名气了。

“三小姐,喝杯茶再看吧。”红玉见沈梓乔又打哈欠,只好有重新沏茶过来。

“孟娘子,我不看了行不行,这看了好几天,才看了两年的账册,我就看最近一两个月的就行了吧。”沈梓乔目光哀怨地投向孟娘子,她实在不乐意整天坐在屋里看账册啊,看得她眼花缭乱,都快要全身长毛了。

孟娘子苦口婆心地说,“三小姐,这是您的商行,您都不了解商行的账册怎么行呢?将来您还得接管过来的。”

沈梓乔本来就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在京城前有盛佩音这个女主时刻威胁着,后有沈老夫人霸占她的嫁妆,她才有奋斗的心思,现在在东越能够过着饭来张开茶来伸手的日子,她哪里肯继续虐待自己,当然是能偷懒就尽量偷懒。

只是,有人不让她偷懒而已。

“不是有张掌柜和范掌柜吗?你看他们打理得多好,就让他们继续…”沈梓乔对着手指找各种借口。

“三小姐,不管如何,你也要清楚商行的一切,我不是说张掌柜他们信不过,但最信得过的只有自己。”孟娘子因为梁建海的事后,已经不是那么全心全意相信人了。

所以她希望沈梓乔能够跟当年夫人一样,就算没有张掌柜他们,还是能够让商行发展得很好,而不是将商行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手上。

“好好,我看。”沈梓乔只好再次拿起账册。

“三小姐。”门外,传来潘老夫人身边张妈妈的声音。

孟娘子忙去将她迎了进来。

“老太爷让奴婢来问一问表小姐,可要跟老太爷一道去二十四行那边走走,说是表小姐来了东越这么久。都还没去过二十四行呢。”张妈妈笑着问。

沈梓乔账册立刻合了起来,严肃地对孟娘子说,“身为商行的老板,我总不能连商行在哪里都不知道吧?而且,我还得去观察一下对手的环境,现在我们就去知己知彼吧。”

孟娘子哭笑不得。“那我跟您一起去。”

“红玉跟我去就行啦,你这些天也累了,就在家里好好休息吧。”说完,已经拉着红玉急步跑了出去。

潘老太爷在正房大厅等着她,老夫人和三个舅母在商量着即将到来的三月三大小事项。

二十四行有个规矩。每年三月三都会有个临水宴宾和踏春的习俗,今年是潘家做东,老夫人带头要三个儿媳妇将这次宴席办得妥妥当当。不失礼于人,已经提前一个月就准备起来了。

最重要的,老夫人今年交给三个儿媳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替外孙女找个东床快婿。

“外祖父,外祖母,三位漂亮的舅母好啊。”沈梓乔像刚出笼子的小鸟,蹦蹦跳跳地过来搂住潘老夫人和大舅母的胳膊。

二舅母不悦地说,“姑娘家没个样子,像什么话。三月三那天要是让人家看到这样子,还怎么替你做媒…”

“咳咳,皎皎还没及笄呢。就是个孩子,孩子活泼点怎么不好了?”潘老夫人重咳了一声,瞪了三舅母一眼。

“什么做媒?”沈梓乔疑惑地问道。眼睛在老夫人面上看着。

“没什么没什么,快跟你外祖父去二十四行吧。”潘老夫人挥了挥手,将她给打发走了。

大舅母笑着道,“跟紧你外祖父,见到什么想要的,别客气。”

沈梓乔亲昵地搂着大舅母说道,“我就说,大舅母最漂亮最可爱了。”

“去去去,就你嘴最甜了。”大舅母嘴角笑出一朵花,将沈梓乔给赶走了。

“外祖父,咱们快走吧。”沈梓乔笑眯眯地对潘老太爷说。

潘老太爷笑着摇了摇头,带着沈梓乔出门了。

二舅母回到屋里,将昨晚宿醉至今未醒的潘立标从被窝里强扯了起来,“如今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睡睡睡,给我起来!”

潘立标睡得迷迷糊糊,脑仁还突突痛,“作甚作甚?一大早地发什么疯。”

“你爹一大早带着皎皎去商行了!你还跟猪一样,每天除了喝酒就是玩女人,你还会干什么?”二舅母的手指用力地戳着潘立标的额头,气得尖叫出声。

“你这是做什么?”潘立标被戳得脑袋更疼了,用力推开二舅母的手,翻开软被走下床榻,径自倒了一杯水喝了下去。

“你还不知道,娘要我们给皎皎找个东床快婿,要把她留在东越!”二舅母气呼呼地说着,“你瞧着,爹和娘对待这个外孙女的样子就跟当年对待姑奶奶一样,等皎皎出嫁,指不定又要给多少嫁妆过去。”

潘立标立刻清醒了,“不能吧,皎皎有我妹妹留给她的嫁妆,老太爷不至于还给她那么多吧。”

“你就继续浑着吧你!”二舅母瞪了他一眼,“当初我好不容易说服娘让我们去京城接皎皎,你就偏生要替你妹妹讨什么公道,如果不是你多管闲事,会让沈家那死老太婆教唆皎皎把我们赶走吗?要是当初我们能把皎皎给带回来,如今风光的轮得到大房吗?”

“我妹妹年纪轻轻就走了,我当兄长难道不应该替她质问一下沈家啊?你就惦记着我妹妹的嫁妆。”潘立标没好气地说。

二舅母霍地站了起来,像被踩到尾巴的公鸡激动地叫道,“你妹妹的东西本来就是我们潘家,她人死了难道不应该还给我们吗?何况我也没想要霸占你外甥女的东西,我就是想替她保管…”

“行了行了,我出去商行,你别吵了,皎皎的东西用不着咱们保管了,她自己就能看得很好。”潘立标被吵得头更胀痛了。

“连一个小丫头都能当商行的老板,你看你像什么?连我们怡兴行的大掌柜都不如…”二舅母委屈地哭了起来,明明是潘家的二少夫人,却过得比谁都憋屈,这叫她怎么顺气。

潘立标沉着一张脸大步走了出去。

(我卡文了,越是想加快情节,越是觉得写不好,容我顺顺…)

一百一十二章 挖人

二十四行商行就在二十四行街,这只是一条很普通的街道,宽敞的大街两旁是各个行号,来往都是海外的商人和大周国各地的走商,虽然叫二十四行街,但并不是只有二十四个商行,东越有个商会,能够进入商会的只有二十四个商行,这条街因此而得名。

距离二十四行街不远就是港口,商会大楼临江而建,在商会大楼隔壁的是官衙,专门办理进出口税收的,不管是当地的商行还是海外的商人,都需要通过商行帮他们在这里缴税,如此才能将货物卸载或是出海。

就是这么个地方,看起来并不大,却是东越的弹丸之地,东越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周国最富有的地方,离不开二十四行街的繁荣。

沈梓乔没想到这地方能够发展得这么好,这商行大概就是古时候的贸易公司了。

“先去怡兴行走走。”潘老太爷没有乘坐马车,他带着沈梓乔慢慢地在二十四行街走着,一边跟她解释货船到了后该怎么到官衙报税,拿到牌令才能卸载,又介绍商会有什么作用。

“…你看那边,上面有大周的旗帜的就是商会,商行太多了,总会有些控制不了的事情,要让东越的商行平稳安全,就需要适当的压制,如此我们安心,朝廷也放心。”潘老太爷说。

“您的意思,商会实则是受管朝廷的?”沈梓乔问道,眼睛看向不远处的商会,听说贺家是总商呢。

潘老太爷笑了一下,“倒也不是,是历代流传下来的规矩,如果有商家故意抬高价格打乱市场,影响百姓的生活,就需要商会压制了。”

沈梓乔听得不是很明白。

“我们赚的是谁的银子?是百姓的银子,如果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了。我们去哪里赚银子?合理的盈利,稳定的市场,才是我们商行的根本。”潘老太爷大笑说道,“你还小,要慢慢学。”

“是,外祖父。”沈梓乔对潘老太爷肃然起敬。能够考虑到百姓的商人绝对是好商人,难怪潘家能够在东越屹立不倒,且将几个儿女教育得那么好。

唔,除了二舅父有点不着调。

“你娘以前也经常更我来这里。”潘老太爷忽然说道,指着不远处的江边。隐约能看到大货船,“还跟个男子一样,指挥着大家装货卸货。”

“我娘是不是尽得您的真传?”沈梓乔仿佛能看到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子在江边行走。

潘老太爷想起曾经女儿也喜欢赖在他身边问长问短的样子。心头忽起悲伤酸涩,“你跟你娘很像。”

沈梓乔急忙摇头,“我没我娘那么厉害,换了是我,我才没那个能力自己开商行,恐怕普通男子都比不上我娘那么聪明。”

“你是个小懒虫。”潘老太爷大笑道。

“我觉得这样就挺好了。”沈梓乔没有什么鸿鹄大志,所以做不到潘氏那样的。

潘老太爷感叹道,“你这样…或许更好。”

如果女儿能够像个普通妇人一样相夫教子。而不是性子太好强,总想证明女子不会输给男子,或许今日结果会不同。

他们已经来到怡兴行。怡兴行面阔三间,有三层楼高,大掌柜见到潘老太爷。忙迎了上来,“老太爷,您来了,福建的茶叶刚刚下船,您可要亲自看一看?”

潘老太爷看向沈梓乔,“你要不要跟我去看货?”

沈梓乔嘻嘻一笑,咬着小手指说道,“我去看看娘的商行。”

“去吧。”潘老太爷笑道,并叫了怡兴行的伙计亲自带着沈梓乔去潘氏留下的天宝行。

当初潘氏创立天宝行没多久就出嫁,依靠张掌柜和范掌柜两人在东越替她打理生意,她远在京城指点,将一间小小的商铺变成如今已经有两间面阔,不容人小觑的商行。

天宝行距离怡兴行并不远,隔了几间铺子就到了。

“三小姐?”正准备出门的范掌柜见到沈梓乔走来,惊讶地叫了一声,严肃的脸庞露出笑意。

“范掌柜,要出去吗?”沈梓乔第一次到天宝行,明亮乌黑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天宝行的摆设。

一进门就有个大柜子,平时都是张掌柜在这里打点,不过今天没看到张掌柜。

大厅还有几张太师椅并高几,是招待客人,与客人商榷的地方。

“准备去官衙一趟,不急。”范掌柜说,让天宝行所有伙计都过来见过沈梓乔。

沈梓乔跟大家见面打招呼,发现似乎并不需要范掌柜多介绍,商行里的人都知道她就是老板了。

应该是这些天来,范掌柜他们都有提起她吧。

沈梓乔心里对他们充满了感激和感动。

“范掌柜,张掌柜呢?”沈梓乔问道,她见范掌柜准备她说起商行的各种运作,忙问起张掌柜去了哪里。

“哦,刚出去了一下。”范掌柜说,“好像是贺大少爷找他。”

正说着,便见到张掌柜从大门外走了进来,见到沈梓乔居然也在这里,微愣了一下。

“三小姐,您来了。”胖胖的脸笑了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

沈梓乔看着在张掌柜身后的贺琛,难道天宝行跟贺家也有生意来往?

贺琛本来是想进来找范掌柜说几句话,没有想到会见到沈梓乔,他只好唇角微挑,算是打了个招呼。

“贺大少爷,这么巧啊。”沈梓乔笑眯眯地问着,本着要将他洗脑的念头,她主动走向贺琛,希望跟他混熟一点,以后说话做事比较方便。

无奈人家贺琛没接收到她友好的表示,那张英俊的脸庞一丝笑意都没有,眼底似乎还有不屑,“不巧,我是亲自来请张掌柜和范掌柜到贺家商行做事的。”

啊?沈梓乔以为自己听错了,这家伙是光明正大地来撬她墙角啊。

范掌柜和张掌柜同时蹙眉,“贺大少爷,我们不会离开天宝行的。”

贺琛对他们的拒绝感到失望,他不悦地看向沈梓乔,“沈三小姐,与其浪费人才,不如请你割爱,张掌柜和范掌柜在商行谁人不知他们的委屈,我贺家能够更善待他们,你…”

“等一下!”沈梓乔打断他的话,脸上客气礼貌的笑容收了起来,“贺大少爷,我没听错吧?你过来挖我的人,还要我大大方方地将人送到你那儿去?你是不是想得太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