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真的不稀罕什么崇文党,也不稀罕那种造就新思想的地方。但他稀罕她日日流连的采沧畔。

这段话下边还有一长段叶渠的批注,字迹的颜色鲜艳,似乎是近不久才补充上去的,书写内容亦是女帝曾对他说过的一些话。

叶渠在旁边解释说,自他知道某件事后,从前许许多多本该遗忘的女帝曾说过的话,他都渐渐想起来了,零零散散,也不消整理,便都写在此处罢。

女帝说:“世间痴情者众多,哪个有空闲将他们逐一记下来供后人晓得?你看看这些傻子,死了也就死了,后来也再没有人说道。说道他们究竟惦念个谁,被惦念的人又知不知道。”

“还记得初次见月一鸣的时候,他就坐在画舫里,隔着窗望天上的星星月亮,翘着腿,清辉落了满身,他头也不回地和旁边的人笑说:‘我月一鸣定能福寿绵延,长命百岁,就和她一起。你和这月亮给我做个见证。不,我要这月这风、这百年廊桥,这世间万物,统统给我们做见证。’”

“我气他没本事,没本事保住心中惦念的人,没本事让惦念的人也惦念上他。又气他太有本事,能藏那么久。”

“我看过他哭的样子。那月那风,那百年廊桥,还有那世间万物没能见到他们一起长命百岁,只见到他一人租了艘画舫慢慢渡着,哭得肝肠寸断的狼狈模样。真是令人同情。”

卿如是浑身颤抖着,指尖蓦地捏紧了,不经意间弄碎了纸边一角。

她想起曾经自己站在画舫窗前作词的时候,看见碧波被风拂起涟漪,随口埋怨,“风过应无痕,何苦要去惹碧波呢?”

月一鸣的手指慢悠悠打着窗,清浅一笑,“因为喜欢啊。喜欢哪里控制得住呢。有些风啊它就是不老实,非要惹得碧波也荡漾了才好。”

有一滴滚烫的东西砸下来,落到纸面,卿如是自己也惊着了,怔怔地伸出指尖抹过,目光跟着指尖看去,正落在“福寿绵延,长命百岁”几字上。

他们去族中那回,月氏的长老就提点过他,“莫要栽了。”

他那时便笑着说,“我月一鸣福寿绵延,定能长命百岁,一生无忧。”

到头来,说长命百岁的是他,活到三十七就死了的也是他。卿如是忽然冷笑了声,合上书,藏在枕下,翻过身睡去了。

忽而轻咛,手指便揪紧枕面,低声啜泣起来。

不知怎么地,她终于想起了十四岁时廊桥和他见的那一面。

清风过处,那个少年讷讷地盯着她,也不晓得被毽子砸到了头,站定在原地,一句话不说。她转身就走,再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可那个少年,为何就记了这么久。

卿如是自认对月一鸣没有任何男女之情,可此时的崩溃与难过也不知从何处起。约莫是他做的事太多,处处想惹她春心荡漾,却处处不得,最后碧水流逝,他这风也就停了。令人唏嘘,令人惋惜,她作为故事里的人,便要格外唏嘘与惋惜。

兴许是她的哭声不自知间传到隔壁去了,门被敲响,月陇西的声音传过来,“小祖宗,你……在哭?”

卿如是深吸一口气,尚未回答,门就被推开了,伴随着他的自言自语,“我进来了。”

“……果真在哭?”月陇西坐在床畔,有些无措,他是不常见她哭的,一般来说,她哭只会因为崇文,那晚为他月一鸣帮她保下书哽咽了番已是天大的恩赐,此时他想不出任何卿如是会哭的理由。

只好将她扶起来,捧着她的脸,用拇指给她擦眼泪,“小祖宗,你怎么哭得这么惨?为什么?……你也被家里催婚了?”

卿如是没忍住,埋头又笑出来。

见她笑,月陇西也笑,顺着说道,“你看我怎么样?若小祖宗真的被催婚了,我就借给你顶一阵。我们先假成亲,解了燃眉之急之后再慢慢……以后的事以后说。”

他胡说一通,卿如是没那么难受了,自己拿袖子抹了眼泪,倚着床,忽道,“我只是想到了那些被你祖上保下来的崇文遗作,有些感慨。”

“哦?”月陇西笑得更猖狂了些,“小祖宗一个人的时候,也会想起我祖上吗?”

卿如是目光涣散着,不知想到了什么,她费解地想了好一会,终是叹道,“如今市井中流传的修复本,是你祖上借秦卿的名义修复的吗?”

既然这些被毁了一部分的遗作都藏在月一鸣那里,那就没有其他任何人能接触到了,修复者自然不做他想。

还有叶渠拿给她看的那幅画,画上那几句“卿卿”。

况且,卿如是很清醒地知道,这世上最熟悉她的簪花小楷的人,除了崇文,就只剩下月一鸣。

她只是一直很难相信,月一鸣会去修复崇文的东西,她一直找不到理由。如今,理由找到了。

“你相信了吗?”月陇西极认真地盯紧她的双眸,反复问道,“你相信是他修复的吗?”

卿如是与他对视,良久,点了点头,“我相信了。可你上回说,你得到的那幅画,上面的字迹与你祖上的草书相似,为何是相似,不是一致?”

“你先让我消化一下,你竟然愿意相信他。”月陇西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后,垂眸笑了笑,思忖一瞬后道,“据我们月氏族中一些说法解释,说他当时右手受伤了,所以写出来的字会更潦草些。不过后来他练了左手字,练的是秦卿的簪花小楷,因为要修复遗作,所以专程描着秦卿的字练的,最后写出来自然也是她的字迹。这是我从密室一本札记里知道的,你可不要外传。如今没谁知道这些事。那本札记我也烧了。”

卿如是点头答应他,垂着眸也不说话。

月陇西斟酌再三,最终也没忍住,试探着问,“你知道我在札记中还看到什么吗?我祖上他呢,心底那位姑娘是秦卿……你相信吗?”

卿如是抱紧自己双。腿,把下巴抵在膝盖上,抬眸看他,又躲闪着目光低下头,好半晌后才道,“或许罢……”

月陇西挑眉,“你就这反应?你这样让我毫无说出这个秘密的兴奋感。”

“……”卿如是故作吃惊,“哦,哇,那坊间的话本子传的都是真的了?”

“……”月陇西心中一叹,算了,跟个心里没他又在感情上缺根筋的人计较什么呢。

“心里好受些了吗?”月陇西凝视她郁郁的神情,仿佛回到西阁那些年,心中一疼,握住她的手,“要不要我借你个怀抱再为遗作的事哭会儿?”

月陇西:说出这句话为什么感觉自己好生气……到头来也是为遗作的事哭,终究不是为他。

他幽幽一叹,正欲将她抱进怀里,卿如是却抵住他的胸口,“不用了。你去忙你的罢。我已经平静下来了。”

本就因为那晚渡气教卿如是心底奇怪,如今知道了月一鸣心底那人就是自己,再看月陇西这位后人,就更奇怪了。再怎么说也隔着好几层辈分,就算是为了安慰她,搂搂抱抱地太亲近也不合适。

“我代表我们崇文党感谢你祖上,以后我会尽最大可能对你好的。就当是弥补你祖上……”卿如是拍着他的肩膀,郑重其事,“反正,你有什么吩咐尽管跟我说,我能做到的都满足你。”

月陇西狐疑一瞬,又挑起眉笑道,“真的?有任何需要你帮忙的,你都能帮我?”

“嗯。”卿如是笃定地点头。

月陇西笑,“好,那我可记着了。”我的婚事可太需要你帮忙了。

他这厢在心底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月府那厢却为卿如是和那几个丫鬟的事争执起来。

郡主坐在窗边,神色淡淡,不疾不徐翻过手边一页纸,道,“崇文的书我不也正看着呢么。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那姑娘我见过,在寿宴上给我耍了一段鞭子,倒是有趣。原本我以为是个只会舞刀弄枪的,没成想她还对崇文的书颇有见解,能文能武你还想要怎么样?”

说着,她轻蔑过月珩。

“看崇文的书,和是崇文党,那根本就是两码事。”月珩皱紧眉,“我月氏绝不容许有崇文党踏进门槛来。小女帝就是崇文党,她的命是我亲手拿的,我若找个儿媳是崇文党,那不是在打我的脸,在打陛下的脸吗?”

郡主风轻云淡地道,“我就看不惯你们月氏端着架子的模样,分明是件小事,非要顶破了天地说。只要你口中那位长老不嚷嚷,谁知道那姑娘是崇文党?如今天下太平,哪儿还分什么崇文党不崇文党的?多得是看崇文书的人。哪家闺秀入学的时候没请先生来启蒙过崇文的思想?说白了,不过是你们那位长老不喜欢那姑娘,才跟你窝了鬼地说她不好。”

月珩笑,“这话你倒是去陛下和皇后面前说。”

郡主自得,“我就是当着我妹妹和妹夫的面,也是这么说。”

“夫人,你为何非要跟我争这一回?”月珩费解地拍桌。

郡主将书往桌上一扣,也费解道,“为何?我倒是想问问夫君,未经我的允许,谁教你将这四五个丫鬟送去国学府的?我儿说得没错,这般粗使丫鬟,配不上他矜贵的身份。就算要收房,也得找个模样周正,身份过得去的。你们月氏不是最讲究的吗?怎么这会儿为了拆散人家就不讲究了?”

“我是为了让他收心。他不过是正当年龄火气旺盛的毛小子,未必就是真的看上了那丫头,随便一个女人丢给他,收了房,他也就不惦记了。”月珩皱眉,“把人家姑娘捆身边来,不就是为了做些不干不净的?这事是个女子就能做,何必和崇文党的纠缠。”

“夫君在军营里待得久,所以看问题想事情都免不了往歪得想,我不怪你。”郡主拂了拂衣摆,气定神闲道,“但夫君可知,我儿掌心有道割伤?”

见月珩皱眉,似是不知,郡主便淡淡一笑,接着道,“他在寿宴上看见人家小姑娘耍鞭子,看得痴了,生生捏碎了茶杯。那碎片划进肉里也没能让他挪眼片刻。你说他正当年龄火气旺盛,我瞧见的却是我儿他正当年龄,动了真情。”

“把人家姑娘圈院子里的做法的确不太妥当,可人家姑娘的父母都没说什么,只能说明我儿在他们面前拿出了十足的诚意,而非轻薄之色。我儿倒是既有真情,又有诚意,你却要送几个上不得台面的丫鬟过去膈应别人,你教人家姑娘的父母怎么想?”

月珩思虑一瞬,又啧声道,“我不管他们怎么想,反正崇文党就是不能入我月府的大门。”

郡主敛了淡笑,“没救了。那我们就这么僵着,你且看着罢,那姑娘定会入月府的大门。我也懒得在这和你争,明儿个我就去国学府看我儿子和儿媳去,顺便再跟亲家聊几句。本就是人小两口之间玩的情趣,你堂而皇之送丫鬟去,别人以为他们卿府行为浪荡,就这么教女儿,你非搞得卿府下不来台,我还得上门跟人道歉,没空搭理你。”

月珩冷笑,“你看看没有我的准许,那姑娘怎么踏进月府大门!”

郡主站起身,径自走了,轻飘飘落一句,“你的意见不重要。”

第四十九章 郡主见儿媳

三选后的一审, 卿如是照例掺和进去, 分走月陇西一半待审批文章。

听说经过几位学士的商议, 原定的审核方式被修改了。本来三审的两人——卿父和月长老握有最终去留权,但思及这种决定权会使得最后剩下的人更偏向三审二人的主观选择,不够公平, 所以如今改成:但凡一审二审皆给通过的文章,三审就不得轻易将其划出名额, 须得共同协商后再作决定。

这意味着, 月世德不能一手遮天。卿如是审批的积极性又高了许多。

郡主来国学府之前专程吩咐不得惊动任何人, 就连月陇西都没收到消息,当郡主母亲出现在眼前的时候, 月陇西正和卿如是坐在同一张书桌后审批文章。

他先看见,微微一愣。郡主娘浅笑着作了个噤声的手势,而后缓缓走到卿如是侧后方,贴身嬷嬷候在院里, 低眉顺眼。

上回审批,卿如是被月陇西提醒说这些文章不会再发回到考生的手中,便罢笔不再写评语,今次看到好文章, 又忍不住在下面批一大段一大段的文字。

这会被郡主瞧见, 轻声给她读了出来,“好个‘不求近宁, 但求远安’……字也好看,簪花小楷。”

突然从背后传来的声音, 吓了卿如是一大跳,她倏地转头看去,“郡主……?参见……”郡主离得太近,她站起来施礼也不是,继续坐着也不是,一时踌躇,郡主安抚地握住她拿笔的手,朝她笑了笑。

陡然被握住,卿如是愈发坐立难安。按照皎皎讲的话本子里的剧情来说,这位郡主娘是不是要怀疑她在勾。引世子企图攀附权贵了?这念头一闪而过,卿如是又反应过来,自己如今也算是权贵之女,不需要攀附别人罢。

“昨日送那些丫鬟来,是你月伯父担忧你们在这里忙活公务,照顾不好自己,没有别的意思,你莫要放在心上。”

“丫鬟?”卿如是莫名,抬眸疑惑地看向郡主,又看向月陇西,眼底已有求救之意。

月陇西在旁边看她的笑话,此时见她实在不知如何应对了,才敛了笑,起身施礼,“母亲怎么过来了?也不通知一声,好去接您。”

“我来看看你们。”郡主拉过他的手,看他的掌心,担忧地问,“药有擦吗?怎么还没好?”

“已经不痛了。”月陇西瞧见卿如是在下头伸长了脖子盯着他的掌心看,便把手挪到她面前,继续对郡主道,“母亲可要住几日?陇西这就去为您准备房间。”

“我晚上就回去了。”郡主垂眸看了眼卿如是,又望向月陇西,笑道,“这国学府我好容易来一趟,想逛一逛,但找不着人陪,又不好耽误你们批审文章……”

月陇西顺着道,“卿伯母在国学府中好几日了,不知今日有没有空闲,倒是能和母亲结个伴。如是,伯母她可得空?”

卿如是赶忙道,“得空,得空,我娘一直挺闲的,正愁找不着人说话呢。”

“那正好,如是,可以麻烦你为我引见吗?”郡主柔声道。

卿如是点头,月陇西低头轻笑了声,紧着她们的脚步同去。

三人同行,月陇西刻意慢一步走在后面,郡主走在前边,拉着卿如是的手嘘寒问暖,“我听陇西说了,让你搬到院子里来住是为了方便批审文章,交流讨论,至于当什么丫鬟都是他说着玩的,你也别当真。这还有大半月的时间,你们同心协力办好差事就好,别被旁人左右,谁要是跟你说个什么不中听的,你就当耳旁风不去理会。陇西要是有逾距的地方,你跟我讲,我收拾他。”

卿如是一直稀里糊涂地,不知道郡主拉着她的手摆谈这些什么意思,但总归是好意,她低声谢过,又想着说两句月陇西的好话,“世子待我很好,我们每日的确一心都在办好差事上,没别的事了。”

郡主一听笑意滞涩住了,稍作一顿,低声道,“心思也不用全然都在差事上,可以……适当有点别的。”

卿如是狐疑地看了她一眼,低声道好,又解释说,“除了批审,我们也会各自在房中看看书写写字什么的。反正,如是绝不会耽误世子做正事,郡主你放心罢。”

“……”郡主淡淡一笑,颔首道,“其实,耽搁了也没什么。方才见你为文章写的简评,字里行间隐有崇文先生描绘的盛世气象。想必你平日里也喜爱看崇文的著作?”

她用的“也”,卿如是讶然反问,“郡主也看吗?”

“嗯。”郡主颔首,清浅的笑容瞧着让人亲近。

“可是,郡主你不是……”卿如是想说她嫁进月氏,怎么还敢看崇文的书,话到一半又担心这么说会有冲撞月氏之意。

郡主自得道,“自古以来,从未有规定说月家人不得看崇文的书。只不过二者思想冲突严重,月家出仕者过于谨小慎微,明着并不敢认同崇文的思想,口中只嚷嚷着‘皇权至上’,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希望看到‘天下为公’的大同景象。”

卿如是沉吟着,侧头认真听她说。

郡主拉着她的手,道,“女帝也是帝王,月氏若是秉着‘皇权至上’的信条,这百年就该尽心侍奉女帝,而非在女帝时期日渐式微。说到底,月氏不是不愿意‘天下为公’,只是不认同‘男女平等’罢了。”

“如今的月氏族中也存在一部分半崇文党,一方面向往崇文所描绘的盛世,另一方面又割舍不下男权至上。这些人会偷偷看崇文的书,会背地里试着按照不同的理解修复崇文的遗作,甚至会与族中那些思想还活在百年前、几十年前的迂腐老辈们争辩。”

“只不过,有些人不似我有身份,不能光明正大地了解崇文的思想,毕竟这天下是陛下带领着月氏,从女帝手里夺下来的,一旦被发现月氏子弟和崇文的东西搞在一起,陛下会究责,月氏族中也会严惩这些人。但总的来说,只看看崇文的书的话,没什么大不了。”

卿如是听进耳中,心底别有滋味,不是月氏还活在百年前,而是她还在拿百年前的眼光看待月氏。如今的月氏在经历过女帝时期后,也有所不同了。好比月陇西,好比郡主,月家人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与崇文党针锋相对。

大多是迫于月氏“斩女帝,清君侧”的荣誉,不敢让陛下晓得月氏里有人的思想产生了背叛。

可是,全新的生命在诞生,待那些迂腐的人携着他们腐朽的思想死去,新的生命接受的就是新的思想,一次次更迭后,哪怕是月氏,也会变得完全不同。

这就是崇文当年所说的“百年之后,天就容得下我们了”,原来如此。

卿如是稳了稳心神,反握住她的手,迫切道,“可是,郡主知道陛下修建国学府是为了什么吗?陛下公示要招揽人才重新编修崇文遗作,却让月氏长老坐镇国学府,难道不是为了……”

“为了销毁?”郡主轻笑一声,“你年纪轻轻,为何跟月长老似的,偏用百年前的眼光来看待晟朝?月氏都变了,晟朝的皇帝为何不变?陇西难道没有告诉你,那只是月长老的臆测,并不完全代表着陛下的想法?月长老不过也只是陛下手中一颗棋子罢了。”

卿如是稍沉吟,似有些了悟。

郡主接着道,“陛下张贴告示招揽人才是为了什么?我来告诉你。崇文党和月氏子弟看到这则重编遗作的告示,与此同时,看到月长老大张旗鼓地入了国学府。他们都会猜测陛下用意何在,是否要销毁遗作。”

“猜测过后,崇文党会觉得这是再次宣扬崇文思想的契机,是属于崇文党的荣誉,应该去国学府放手一搏,尽力争取;偏腐朽一派的月氏子弟或者信奉月氏思想的人会觉得,这是销毁崇文遗作的大好时机,是复兴月氏皇权至上思想的机会,也应该去争取。”

“崇文党和月氏子弟都会为了自己的信仰拼尽全力,不论结果。这才是陛下想要看到的。这是属于月氏腐朽一派和崇文党之间的较量,陛下想让二者全力以赴,用自己的方式和力量证明给他看,这百年的难题,究竟孰对孰错。”

稍作一顿,郡主拍了拍她的手背,“你知道崇文先生当年为何要赴死吗?他不光是为了用性命换取保住那些书的机会。我认为,在他的设想中,就算最后没有保住那些书,他也已经为了他的信仰全力以赴过了。既然全力以赴过,那就不要在乎结果。如今过了百年,不就是新的景象了吗?你们只需奋力一搏,不必在乎陛下最后会选择哪方胜利,再过百年,就又是新的景象。”

她话音落下,卿如是没有回神,沉浸在她的字句中,仿佛回到那些年听崇文讲学的时候。如果将今朝比作往昔,如今的结果是百年前造就的,那今日种下的因,再过百年也会结出果。

所谓“今日之势,方兴未艾”,崇文诚不欺她。

卿如是停下脚步,俯身一拜,“字字珠玑,郡主真乃妙人也。”

“快起来。”郡主扶起她,颔首浅笑,“那以后,你多来月府中与我走动可好?我的夫君偏就不是那等明智之人,他迂腐得很,我自己在府中看崇文的书也烦闷,若有人能来与我探讨一二,会有意思得多。”

卿如是欣然答应,“我一定常来!”

郡主悄然回头看了月陇西一眼,眸中含着自得与笑意。

他们正说着,不远处迎面走来一人,虚眸瞧着他们这边,眼神饱含深意。

是月世德。

搀扶他的小厮似要避让,他却硬要迎过来,“不知郡主到访……”

尚未说完,郡主打断道,“昨日我也不知长老到访。夫君待客不周,未曾请长老用过晚膳,就让长老独自回了国学府,实在失礼。”

“无碍。”月世德略一抬手,虚指了指月陇西和卿如是,“郡主这是……?”

“两个孩子批审多时,陪我一时半刻,有什么问题吗,长老?”郡主的唇角扬着,微睥睨着月世德,淡淡的反问也颇有迫人意味。

“昨日老夫与将军长谈之事,将军不曾告诉郡主?”月世德面有冷色,“还是郡主并不把月氏族令放在眼里?”

“族令我不曾看见,只知道长老昨日来过月府,不曾用饭就走了。来去匆匆地,我心以为是商议什么族中大事,心焦得不行,向夫君一打听才知道,长老不过是来我月府告了把黑状。被告的对象还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夫君愚钝,被长老三言两语哄得不轻,惹得我与他争执一通,双双气伤了神,至今头还晕着。”郡主轻抚了抚额,又兀自放下手,端站着,“如今在两个孩子陪同之下,好容易缓了些心神,长老又要迎上来对我施压。我这厢若是就地晕过去,长老还敢管什么族令不族令的吗?”

她一通话半个字都不带脏,却将月世德噎得不轻。

她径自笑了下,又道,“长老年纪也大了,那些小孩子才玩的把戏就不要再搬上来,省得丢了脸面。虽然我不知道您究竟哪一点德高望重,但总归这四个字给您立了个碑摆在那的,那么长老就请做好德高望重之人应做的事,免得我将您上门讲别人小话的事捅出去,反倒是您落个笑话。陇西,如是,给长老请安,身为小辈,礼数还是得周全。请完了我们再走。”

月陇西和卿如是面不改色,齐齐请了。

待走过一阵,卿如是由衷佩服,低声叹道,“郡主,你好生厉害。”

郡主淡笑着,“不过是寻常的交际往来,嫁为人妇之后总得应对夫家背后一水亲戚,必须能说会道,才镇得住场子。待你为妇后,我会多教你些其中门道。”

卿如是点着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仍是稀里糊涂地答应了。

第五十章 萧殷的身世

如卿如是所料, 卿母清闲得不得了, 晨起后就站在窗边摆弄花草, 听到郡主一行人到访,放下手中的剪子,亲自去迎。

郡主的来意卿母心底大致明白, 昨儿个她隐约听到风声,说月府往竹院送了几个丫鬟, 外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她是知道的。卿如是说自己是给月陇西当丫鬟才借住到竹院去, 月府转脸就送了丫鬟过来,暗讽他们行事轻浮。

她昨晚气得不轻, 派了嬷嬷过去想把卿如是接回来,嬷嬷前脚踏出门,她后脚又得知那些个丫鬟都被月陇西三言两语打发了,后来月陇西还专程找了个妥帖的小厮来跟她告罪, 她这才舒心了些。

而今郡主亲自领着月陇西和卿如是上门,态度明显是友善的,卿母心下明了,昨儿个那出多半只是月将军的意思。

几人见面, 郡主先示意身后的嬷嬷送上一早备好的见面礼, 按照身份来说,郡主亲自上门送礼已是不妥, 卿母当即要拜谢,却被郡主拦住, 拉着往屋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