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泉从前只是一个庄中的小管事,但妻子和名义上的儿子都不是普通人,时间久了,潜移默化,自然也有一番风骨。他已经不再是谁家的下人,这整个屋子中,除了阿九身份特殊,他略恭了恭身子,算是行了礼,其他人他就只问了声好,进退有度,举止得仪,倒有一番当家汉子的气度,阿九不禁暗暗点了点头。

他急急地把买来的蜜饯放到珍娘手侧的小桌子上,一包又一包的,

竟堆起了一座小山,“这都是城中最好的那家蜜饯店买的,你尝尝,可好吃?”

说罢忽然想起这是别人家的厅堂,更有许多头一次见面的,脸上慢慢爬上几朵红云,不自在地对罗妈妈和众人道,“听说挺好吃的,大家一起尝尝。”

文昊先去拿了几个递给阿九,“吃吧,爹买给娘的,肯定好吃。”

珍娘听到文昊打趣夏山泉,装作恨恨地瞪了文昊一眼,到底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甜蜜,没装一会,就笑了开来。

又七嘴八舌地聊了会天,罗妈妈道,“我从未来过江州,阿九她又老不在家,自己瞎逛,我一个人在家也没事做,无趣地很。幸好你来了,这肚子里还带了个小的,可让我找着事儿做了。当年王妃怀了阿九时,一向都是我贴身伺候的,阿九出来后,又。。。她也算是我一手带大的。”

“就知道你有经验,这才来叨扰的!我这是头一次,很多事情不懂,都等着来问你呢!”

文昊笑着拜托罗妈妈,“等我那边宅子弄好前,我娘少不得就要在您这叨扰了,还请罗妈妈千万多担待着。”

“怎么?还要搬走的?不行,不是说好了要在这住的吗?”罗妈妈急了,好不容易来个知心意的朋友,终于有个伴,怎么还没说几句就要搬走。

文昊忙道,“罗妈妈别急,我给爹娘置的宅子就在后街,与这儿紧挨着,到时候开个角门,就能直接进出,可不就跟住一个宅子一般?”

阿九暗暗点头,夏山泉和珍娘既然已经出了南疆,那身份就今非昔比了,以文昊的财势,夏山泉早该是个富家老爷了。住在袁府虽然好,但是夏山泉和珍娘不主不奴,难免下面的丫头婆子会亏待,像这样比邻而居,开个角门,既能来往通畅,关起门来又各归各家,实在是个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罗妈妈也立刻想通了此节,顿时觉得文昊这孩子心思缜密,想得周到,只是可惜了。。。阿九捕捉到文昊脸上一闪而过的一丝得意,文昊一向不苟言笑,脸上常年平静无波,这该是心中多满意才会流露出来啊!心中暗想,这家伙该不会在给自己收拾宅子的时候就安排好了这后手吧?

正文 七十四章 谈判

白之秋送了帖子过来,约阿九在上次见面的那家茶馆见面。

这几天,叶子青几乎把白家的家底都翻了个朝天,从两代前一个平凡无奇的布庄,到如今赫赫有名的成衣坊,其中凝聚了白家几代当家人的无数心血。

尤其是白之秋的父亲白明远,不仅开创了了大乾国第一家成衣铺子,还把铺子做成了无论富贵人家还是普通百姓都各能取所需的阶梯式服务,可谓是个超时代的商人。

白家的服务精良,手艺精湛,信誉颇好,的确是个值得投资的铺子,只是不知道白明远是否能接受锦绣行的这种改革,据阿九了解,古代的人都十分注重血脉,商人也很注重铺子的血脉,很少有人可以接受合资这个概念,大部分人宁肯铺子规模小些,也要保证整个铺子都是跟自己的姓。

阿九赶了几夜绘制了几张新裳设计图,又找了平芬替自己尝试了下新想出来的这些花样,几经修改,待自己完全满意后才让叶子青收了起来。

想起自己尚欠蓝禾一套及笄的礼服,又连夜绞尽脑汁设计了一款有苗族特色的裙衫,不管合作是否能成,这套衣裳她会拜托白之秋找最好的绣娘尽快赶制出来。

这次会面阿九带上了叶子青。这些日子一来,叶子青的表现无疑是让阿九满意和惊喜的,他头脑灵活,心思敏捷,勤劳刻苦,眼光也很犀利,又肯努力。再加上他和紫璃已经成了一家人,阿九对他也就更多添了一分信任,所以阿九决定,若这次与白家的合作能够成功,锦绣行这边的事情就先交给他接触接触。

白之秋也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身边坐着一位四十来岁的大叔,一身玄衣,浑身上下透着一股精明干练,与白之秋有七八分相象,该就是那位传说中的锦绣行创始者白明远了。

果然,白之秋介绍道,“袁兄弟,这位是家父,家父听了我的计划,想要与你结交一番,仓促之间,未来得及通知袁兄弟,不知道是否冒昧?”

实际是想看看自己到底是什么人,在生意上会不会占白之秋的便宜吧,不过这股拳拳的爱子之心倒是让阿九颇为感动,“伯父赏脸能来,才是袁九的荣幸!”

阿九一摆手,叶子青便把阿九作的八幅设计图稿拿了出来,摊开在桌面之上。

一时间,室内鸦雀无声,只听到对面的白氏父子深沉而急促的呼吸声。

只见白纸之上,并没有什么美人,

只是用极细的黑笔勾勒出一个窈窕的身形,大大的飞袖,宽宽的束封,摇摆的裙幅,大胆却美丽的用色,虽然只是寥寥几笔,却把一个只属于美人的身姿展现地淋漓尽致。

还不只是如此,八幅图稿之上,每套裙衫都各不相同,有的婉约,有的妩媚,有的清丽,有的娇俏,有的富贵,衣裳的层次丰富,色彩大胆而别致,细节处的巧思更是令人啧啧称奇。

过了良久,白之秋咽了口唾沫,终于出声,“这。。。就是袁小姐的大作?”

阿九笑着点头,“舍妹喜好自己画些花样图纸,新搬入江州,针线上只进了连个丫环,没有人手供她瞎胡闹,暂时便只得这几张图,白伯父和白兄,可还入得尊眼?”

不等白之秋发话,白明远便抢着回答,“令妹大才!老夫浸淫布匹成衣生意几十年,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夺人心思的图稿,真是让人心向往之而自叹弗如啊!”

白之秋忙接着道,“是啊,是啊!之秋一向以为论对衣裳的设计,乾国之中,再也无人能出我右。见到令妹的这几幅图,之秋真觉得自己乃是井底之蛙,自叹不如多矣!”

阿九嘿嘿一笑,前世古装电视连续剧看多了,就有这等好处,画图之时,总是冷不丁地冒出某部电视剧中华丽丽的古代美女造型,这些新鲜的图,靠着吃老本,也还能画个几十张,更何况,还有一个词叫做“融会贯通”,创意本来就是相通的,古人不是说了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填。”

“那。。。白伯父您看?”只要白明远同意合作,其他的都是小事情。

白明远哈哈大笑,“袁小弟,你还当我是那些说不通的老顽固?我这大半辈子都想把锦绣行扩大,不只在江州城中独大,更想把锦绣行开遍乾国,甚至开到晋国楚国去,只是碍于能力,只能安居于此。之秋的设计虽然好,这些年却也只是东拼西凑,或者追赶京城的样式,而令妹这几幅,不只是京城和乾国,怕是整个天下也再没有如此绝妙的衣衫了吧?!”

“合作的事,我爹早就同意了,如果你也不反对,我们可以谈些细节,然后就可以签订契约了。”白之秋睁大了眼睛,一脸期盼地望着阿九。

阿九笑着说,“若不是有心要和白家合作,我今日也就不走这一趟了,白伯父又如此开明,想必我们的合作能够很愉快。”话锋一转,“我只想入股锦绣行,对白氏其他的生意不想涉足。两位看?”

“你想入股?”白氏父子异口同声道。

“对,入股!我想以资金形式入股,白伯父如果愿意,可以清算下锦绣行现在的价值,我会投入足够的银钱,锦绣行,我想占四成!”

锦绣行价值不菲,现有的资产算做六股,意味着阿九所要带来的那四股是笔巨大的金额,有了这笔钱,锦绣行可以毫不费力地开几个分店,不需要去银号借有高额利息的款子,就能扩张锦绣行,对白氏父子是个极大的诱惑,然而要割出四成的股份,又让他们犹豫不决。

阿九见状,笑着加重了砝码,“白伯父可以好好考虑考虑,合作的事情咱们不急着定。这几张图纸,就权当作见面礼送给两位了。”

白氏父子面面相觑,这几张图纸可谓珍贵,放到任何一家成衣坊都能卖以高价,却这样轻巧地送给了自己,是不是意味着,那么袁小姐手中,还有更多更好的设计呢?

白明远咬了咬牙,“好!但是我有个条件!”

“白伯父请说!”

白明远略作思忖道,“白小姐要每季免费提供两款新衣式样!”

阿九哈哈大笑,“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白伯父就算不说,这也是要做到的。就说小妹这些衣服里所画的佩饰,锦绣行也可以派人打造了搭配着卖!”

白明远没想到阿九如此爽快得答应了,还附送了个这么好的条件,心中欢喜,正想提出马上签订文书,却被阿九下一句话立刻把心又提了起来。

阿九笑嘻嘻地道,“我也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正文 七十五章 签约

白明远不知道阿九会提什么要求,一颗心突突地起伏着,只见阿九笑嘻嘻地道,“我这个要求对我来说至关重要,白伯父还请一定要答应我!”

白明远抹了两把汗,“袁小弟你说!只要白某能做到的莫敢不从!”

“我希望。。。”阿九抿了口茶,顿了顿,正色道,“我希望白伯父对外不要公开我们的合作关系。”

白明远心下一松,却又有些不解,“袁小弟的意思是?”

“锦绣行的生意照常进行,也不必告知别人锦绣行多了股东。我入了股后,只管每个季度拿出两款新式的衣裳图案,有什么好的建议我也会告诉之秋兄,至于经营和管理,就全部委托两位了。意思就是锦绣行从前怎么样,以后还怎么样。这股份和分成的事儿是白家与我们袁家私底下的事儿,不必拿到明面上来说。”

白氏父子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的要求,当即连声应好,白明远是个久经商场的老狐狸,心中多少有些疑惑和揣测。

阿九见状,想了想说,“袁九自己独自来江州,是想自己闯荡出一番事业来的,并不想家中叔伯知晓。大户人家之间的事,白伯父该懂的。”

白明远见人家主动说出心中疑虑,倒有些不好意思。大户人家,兄弟叔伯子侄,常有为了份家业争得头破血流,六亲不认的,白明远在江州商界中也早有所见。

看这袁九的风姿气度,看来出身非比寻常,难得他能舍弃家中累积世代丰厚的祖业,愿意自己闯一闯,倒是个有志气的。这样一想,他心中便更高看了阿九几分,至于阿九的条件,于他非但无碍,还甚为有利,至少不必对其他人费唇舌解释什么了,哪里还有不答应的呢!

阿九和白明远一边拟定了合约的条款,另一边叶子青蘸墨笔走龙蛇,待那头合约几本草拟完毕,叶子青也已经把文书交上。

白纸上散发着墨香,一手隽朗俊逸的小楷跃然于眼前,阿九眼底闪过一丝讶异,早知道叶子青曾经跟着文昊学了几年,不管是经营还是待人都有一套,却想不到他竟然写着这么一手好字。

阿九与白明远父子核对了一下条款,又略作添删,确认无误了,才让叶子青一式两份,各自签了字,画了押,按了手印。

当日阿九还未离开南疆的时候,文昊其实就已经给阿九到她外公的祖籍幽州,替她办理了身份名籍,此刻阿九真诚地感谢文昊,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份产业。

“白伯父把账目清理好了,就派人来通知一声,等我把银钱送到您手中,您再把契约书给我不迟。以后凡是和锦绣行有关的生意上的事情,您可都得管着,至于账目分成上的事,您就派人找我们袁府的大总管叶子青。”

白明远见叶子青如此年轻,有些讶然,但是想到他进退有度,温文有礼,那笔字写得又极具风骨,心中又有些了然,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自己这一招剑走偏锋,说不定还真的能让百年白家更上一层楼。

阿九向叶子青使了个颜色,子青便又从怀里掏出一物来,放到白之秋的面前,“之秋兄,这是小弟求舍妹所画,打算送人做及笄礼服的,你看,锦绣行能不能尽快帮我做出来?”

白之秋一见,更是赞叹万分,“这件苗裙,简直是人家极品了,若是做好了挂出去卖,恐怕这江州城中的少女个个都要穿苗衫了。”

“这件衣服概不发售,是袁九要送给一位至关重要的姑娘的。”

白之秋见阿九说得认真,料想大概是要送给心爱的女子的,他也曾经有过这种经历,对阿九此刻的心情大抵是了解,所以也正了神色,“袁兄弟,你放心!之秋一定不负所托,尽快把这件衣服赶出来,而且,仅此一件!”

白之秋做的衣裳,还是值得信赖的,阿九想起了昨日刚拿到的那几套,青衫悠远,蓝衣高洁,简直让人爱不释手,只可惜,苏润不在,不然以他的俊美,再穿上那两件衣服,该有多养眼啊,真是可惜。。。

蓝禾及笄礼服的事情解决了,阿九忽然又想起了一事,于是问道,“白伯父,您世居江州,对江州城一定很熟悉吧?”

白明远抚须笑道,“不错,老夫世代居于此地,江州城中的事没有谁比我更清楚的了,怎么,袁小弟想知道些什么?”

阿九忙点头,“嗯,我想知道源祥记的老板喜好些什么?”

“源祥记的老板,你说老李?”白明远眉头微皱,“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听说源祥记的生意常年不太好,我又对这个地段十分有兴趣,想买下来,只是我家子青去问了一回,被人赶了出来。”阿九说得无奈,叶子青脸上也有些讪讪的。

白明远沉吟半晌,“源祥记是老李祖辈的事业,他不到山穷水尽是万万不肯发卖的。源祥记和望江楼对门相望已经几十年了,虽说都是吃饭喝酒的地方,

源祥记注重菜色,望江楼注重酒水,本来是并不直接冲突。只是,自从韩家大丫头把望江楼整顿了一番后,源祥记的生意就一日不如一日了。我也劝过老李,既然开一天亏一天,还不如把铺子卖了或者转做别的,只是老李这个倔老头,死活都不肯把源祥记歇了。”

阿九心中一动,有了计较,“伯父,您说,如果源祥记仍然是源祥记,而且我还有办法让它的生意变好,李老板他会不会同意把源祥记让给我?”

“这。。。”白明远知道,老李虽然死撑着源祥记,其实多年的家底早就掏空了,常以借钱度日。自己虽然念及旧情,常接济他一二,但是老李若再这样不管不顾下去,到时借的债恐怕卖了地都还不了。阿九的建议,还是值得一试的。

他点了点头,“若是袁小弟信得过老夫,老夫就替你跑这趟。”

阿九没料到白明远会亲自揽了这事,便对白氏父子的好感更深了一些,“白伯父,还要烦请您问的时候别说袁九的名号。”

这回,白明远了然,“明白,明白。等事成了,签约之时,你们自己再谈。”

阿九心中感慨,跟聪明人说话真是省力,看来以后锦绣行这摊的事情应该不用自己操多大的心,如果顺利的话,源祥记也应该离自己不远了吧?

她想起了罗妈妈手中那一大叠上过嫁妆单子的铺面田地庄子,不能动,若是被有心人发现了蛛丝马迹,那就离赵律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不远了,幸好,外人都以为自己是病逝,那么理所当然地自己这些地契契约都给了赵律或者身边的丫头打理,按照大乾律,这种情况这些财产是不能被朝廷收回的,那只能以后再慢慢想办法了。

正文 七十六章 赴约

白明远的办事效率很高,不出三天,就让人送来了锦绣行的历年精简账目以及核算下来的结果。

叶子青一个人挑灯夜战,花了一日一夜的时间,把所有账目核算清楚,又确认了结果,禀告阿九之后,就拿了银票,去锦绣行与白明远互相切结。

阿九这回真真正正的成了锦绣行的二老板,契约书拿到手上的时候,她得意地笑,笑得像朵花一样的。

大概是穿越女主万能定律作祟,没几日源祥记也传来了好消息。

李老板在白明远的劝说下,总算是有所松动了,只是他坚持要见一下阿九,祖辈传下来的事业他虽然无力再去支撑,但也总要交到他看得过眼的人手里才能放心。

阿九带着叶子青到源祥记的时候,正是傍晚十分,江州的夜生活十分丰富,很多酒肆饭店这个时候生意最好。

对面的望江楼灯火阑珊,人头攒动,站在源祥记的门口就能很清楚地听到对面传来的喧哗声,嬉笑声以及觥筹交错的声音。

天色微沉,在一片朦胧的暗青色中,阿九能看到源祥记的门面沉静而肃穆,门上的漆有些许的脱落,却擦得一尘不染。店堂内只点着不多几盏烛火,看上去有些幽暗,空荡荡的店堂里,在微弱的烛光的照映下,能看到桌子椅子和地面都干净地光可鉴人。

前一刻还垂头丧气的伙计看到阿九和叶子青进来,脸上立刻迸发出兴奋的光彩,他忙迎了阿九两个进来,热情地问,“两位客官,想吃点什么?”一边又高声叫道,“虎子,老三,来客人了,把锅先热起来!”

阿九看到眼前的桌子虽然有些老旧,却擦得干干净净,桌边的烛台也没有流到外面的滴蜡,心中暗自点头,这家店虽然生意不好,但是却并没有因此而懈怠,瞧这厅堂内的布置摆设,都证明李老板是用心在经营源祥记的。

如此彻底地败给望江楼,肯定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她想了想,笑着对伙计说,“你们这,有什么拿手的菜,给我们两上四个冷盆,六个热菜,再来一斤酒。”

伙计没有料到阿九会点那么多,高兴地“诺”了一声,便急匆匆地朝厨房跑去,一会儿,就手脚麻利地摆开了盘子碟子和筷子,给阿九和叶子青面前各自倒上了酒,说了声,“您二位稍等,冷盆马上就给您上了。”

阿九浅浅地抿了一口酒,略皱了皱眉,这酒很冲。她在衮州的时候曾经也喝过几次酒,那儿的酒多是江湖豪客所喜好的烈酒,但是与这比起来,似乎还未及得上这个辣。江州是个讲究风雅的地方,多的是文人墨客和生意人,怕是没几个人会喜欢这么烈的酒。

伙计果然很快就上了冷盆,满满的四个大盆,都差点堆成了座小山。阿九夹了一筷子白菜丝醋拌海蜇丝,不禁点了点头,海蜇丝很脆,白菜丝有些甜,醋很香,三者调和在一起,十分爽口;油炸小鱼,虽然看着不太起眼,一团团的有些黏在一起,但是吃起来十分外脆里嫩,口感绵密;桂花糖藕,香甜不腻;还有一道酱萝卜条,爽脆,清口,让人忍不住要多夹几筷子。

等尝过了热菜,阿九越发肯定了心中的想法。这家源祥记无论是伙计的勤快和热情,还是厨师的手艺都属于上品,若是能从装潢,格调,菜品的摆盘装饰,以及酒上面入手,再加上自己脑子里那些这个时代所没有的菜谱和点子,这里的生意想不好也难。

吃得差不多了,阿九招来了伙计,付了帐款,“你们的菜做得不错,我想见见你们老板。”

伙计有些为难地挠挠头,“老板正在楼上等一位重要的客人,恐怕。。。”

阿九笑着问,“白老板也到了吗?”

伙计睁大了眼睛,嘴巴撅成个圆形,顿了一顿,方反应过来,他惊喜地叫道,“莫非您就是老板要等的那位袁公子?”

见阿九点头,他忙引着阿九上楼,“白老板早到了,就在楼上等您呢。”

源祥记的老板李守业与阿九想象中不太一样,按照阿九的想法,应该是一个固执己见的老头,没想到他不仅不老,还十分年轻。看上去也就三十四五的年纪,中等个头,容貌清俊,脸色有些憔悴,神情中偶尔闪过几丝不安。

白明远笑呵呵地问,“袁小弟可是到了,我和老李等候多时了!”

约定的时间是酉正,现在也不过是酉初刚过,阿九一向很守时,她笑着说,“这位就是李老板吗?幸会幸会!”

李守业打量着阿九,眼中闪过一丝怀疑和犹豫,“正是李某,袁公子客气了!”

见李守业有些拘谨,白明远主动调解气氛,“袁小弟不用见怪,老李他不太擅长言辞,不过脾性很好,值得一交。”

阿九点头称是,“刚才在贵店用了一顿晚餐,菜品口味都不错,只是酒太辣了,尝了一口就受不了。”

李守业脸上显然有些讶异,但是谈及源祥记的菜品,他脸上又忍不住有些得意,“我们源祥记的厨师是代代相传的,手艺只传子不传女,又经过数次的改良,在整个江州,手艺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可是,我刚才进来的时候,源祥记门可罗雀,对面的望江楼却是人声鼎沸啊!”

虽然残酷了些,但一语道破了源祥记的现状,让李守业有些沮丧,沉默了一会,他才抬头问,“那依袁公子的高见,源祥记还有救吗?”

阿九自从见了伙计和菜品后,就改了主意,打算把源祥记从头到尾都收下,所以为了稍候说服李守业方便些,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源祥记有着手艺精湛的厨师,和勤快热情的跑堂,又占据了这么一块好门面,若是在我手里,自然是有救的,而且,不只如此。”

李守业有些不信,眼前的少年看起来富贵气息太浓厚了些,一点都没有生意人的样子,他不由问道,“那袁公子说说看,源祥记的短处在哪里?”

“门面黯淡,装潢老旧,菜品不精致,酒太呛人。”阿九的这几点当真是一针见血,让李守业的脸色变了三变,“若李老板能改变我刚才所说几点,了不得也就与望江楼能稍争雌雄,若是想要彻底打赢望江楼,却是远远不够的。”

“那要怎样做才能打败望江楼?”李守业这时已经不再把阿九看成是个普通的富家子弟,单凭他的这份见解就已经在自己之上了。

阿九笑而不语,过了良久,方道,“那就要看李老板你怎么做了。”

正文 七十七章 开业(上)

李守业脸色瞬间白了一白,过了良久,才叹了口气,“其实我早就没有选择了不是吗?我已经无力再把源祥记撑起来了,若还要继续以借钱度日,迟早连这铺面都会变得一渣不剩。所以。。。”他忽然直愣愣地盯着阿九,脸上写满了期盼和坚定,“若你答应我这里仍旧叫源祥记,仍旧是个酒楼,我就把铺子卖给你!”

阿九此刻对李守业又有了点新的认识,他的固执让人觉得无语,但是他的执着却令人感动,“李老板,你大概误会了,我并没有要收购源祥记。”

李守业闻言心中大惊,脸色刷地一下铁青,他颤抖得指着阿九,“你。。。”

“李老板,你又误会了。我是说,我并没有打算收购源祥记,只是想入资。”

李守业喃喃道,“入资?是什么意思?”

阿九笑了笑,“你出铺面,我出资金,咱们共同经营源祥记。换句话说,你以铺面的价值来入股源祥记,你的这铺子地处黄金地段,应该也能值不少钱,等我家子青核算过后,再告诉你大概能得几股。你看如何?”

以阿九的财力,买下这个铺子轻而易举,铺子里的那几个厨师伙计,也定然能为她所用,她开出了以铺面入股的优惠条件,莫说精明的白明远,就是李守业也立刻就能体会到其中深意。

他本来已经打算好了,拿了这笔钱就找个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过山居的生活,他把祖辈的事业败光了,已经再无颜在江州生活下去。却没料到有这样的好事等着他。

他难掩心情激动,“袁公子所说可是真的?”

阿九自然不会和他开玩笑,“我让李老板你入股,一是体恤你对源祥记的感情,二是希望你能当好源祥记的掌柜。虽然源祥记只有一小部分是你的,但我保证将来你的那一小部分的价值都远比现在大。”

叶子青飞笔如神,飞快得计算出了源祥记的价值以及将来装修请人以及酒店正常营业所需要的一些开支,“公子爷,李老板的铺面大约能占两层半。”

阿九沉吟片刻,“那我就给你三成股,如何?”

白明远早就算过了,两层半还是抬举了,阿九直接给了三成,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好处了,他忙用胳膊撞了下李守业,“还不快谢谢袁公子?”

李守业不是不会算,只是他不太敢相信还有这样的好事,他楞了楞,又在白明远的提醒下赶紧说,“好!好!多谢袁公子了!”

接下来双方签订契约,白明远作为中人也落了款。

源祥记休业整顿一个月的事,并没有在江州造成什么大的影响,江州人都十分了解源祥记的现状,绝大多数人都以为源祥记怕是撑不下去了,休业整顿这个牌子,怕是得无限期地挂下去了。

就连韩拾玉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并没有当作一回事,望江楼在她的努力下把源祥记的生意都拉了过来,她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对不起李守业的地方,在商言商,她既没有用什么手段,也没有诋毁源祥记,望江楼有现在的局面纯粹只是因为自己在上面所费的心思。所以,源祥记若是真的关门大吉,也只不过是因为李守业不适合经商罢了。

一个月后,源祥记在一片大跌眼镜声中,重新营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