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低头朝二奶奶行了一个礼,只说了句“我已经好了,多谢二伯娘想着”就闭了嘴。二奶奶诧异地看了她一眼,左眉挑得老高。元凤便笑着插嘴说:“三妹妹,你生病这段时日,二伯娘十分关心你的病情呢,天天都问三婶,你可不要忘了二伯娘的心意。”明鸾从善如流地再向二奶奶行礼:“多谢二伯娘关心。”

二奶奶愣在那里,似乎有些不适应了。南乡侯夫人在上座轻咳了一声,她才醒过神来,满脸堆笑地上前说吉祥话。元凤拉着二姑娘与明鸾坐下,二姑娘甩开了她的手,气鼓鼓地径自往离她最远的一张交椅上坐了,又瞪了明鸾一眼。明鸾心里正莫名其妙,元凤却不在乎地笑笑,回到祖母身边捶肩去了。明鸾顺着她的去向看了一眼,却正好收到南乡侯夫人一个欣慰的眼神。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这家子怎么回事啊?!来个人给她说说好不好?!丫环情报中心的工作远远不到位啊!

明鸾吐血地想要回到原本的位置上继续做孝顺祖母的害羞小天真,冷不防被人一拽,叫二堂姐拽到边上去了。对方瞪着她小声埋怨:“你这死丫头,不过病了几日,怎么就翻脸不认人了?!居然凑到元凤跟前奉承,从前说过的话,你都忘了不成?!”

对了,这位二堂姐跟本尊是很要好的,而听对方的口风,二姑娘三姑娘似乎跟大姑娘不大合得来?

明鸾眼珠子一转,便也瞪了对方一眼:“二姐姐还好意思说呢,我病了这么久,也不见你来看我一眼,倒怪我翻脸不认人!”她傲娇地一仰下巴:“谁奉承大姐姐了?我是孝敬祖母去了!”

二姑娘眼中闪过一丝心虚,吱唔道:“我倒有心去瞧你来着,只是母亲管得严,我出不了门…”接着又一仰脖子,“再说了,你先前把我害得不浅,你还没给我赔不是呢,倒怪起我来。”

明鸾想起陈氏的计划,便装作无意地举起戴了珠串的那只手挽了挽鬓发,出言试探:“你这话可真伤人心,我怎么害你了?我还不都是为了你么?”

二姑娘脸上一红,目光又在那珠串上略停留了一下,又支唔起来:“你胡说什么呀?我不过是对你发发牢骚,可没叫你到祖母与姑太太跟前闹…”咬了咬唇,又凑到她耳边小声说:“罢了,我不怪你了,不过你可知道,这件事原来还是我们房里周姨娘跟你们三房谢姨娘搞的鬼?”

啥?明鸾眨了眨眼:“这话怎么说?”

二姑娘打起了精神:“我母亲又不喜欢大伯娘,怎么会看中李云翘?原来是在外头听别人说了几句好话,才有了这个心思,其实还没拿定主意呢,心里还是喜欢石大哥哥多些!是周姨娘有心跟我母亲做对,悄悄儿把这事儿告诉了你们谢姨娘,想必是谢姨娘跟三叔说了,三叔才会去求祖母把你说给石大哥哥。若这事儿成了,我母亲一定会生气,咱们姐妹的情谊也会受损,周姨娘不就得逞了么?真真可恶!”

若不是先前听元凤说过李家跟章家的关系,明鸾还真听不懂她这番话呢,不过这怎么听都象是糊弄小孩子的,这姑娘该不会是把章明鸾看成是自己的打手了吧?

明鸾仔细看了对方一眼。其实这位二姑娘只不过是十岁左右的年纪,穿得一身红袄绿裙,头上金晃晃,胸前金灿灿,咋一看跟元凤差不多打扮,小模样也长得挺好看的,跟元凤不能比,却比自己强多了,只可惜长得肖似母亲,稍嫌厉害了点。

这就是所谓心思深沉总利用姐妹达到目的的女配角了吧?明鸾心里拿定了主意,对这位堂姐还是离得远些好,看起来对方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

二姑娘见她没反应,有些急了,便扯了扯她的袖子,冷不妨听到正座上南乡侯夫人开口问:“玉翟,明鸾,你们俩在聊什么呢?”不由得僵了僵,干笑着回答:“没什么,祖母,我与三妹妹多日不见,便多聊了几句。”

章明鸾也小心答说:“我给二姐姐赔不是呢,二姐姐宽大,原谅我了。”

南乡侯夫人的笑容深了几分:“这就好,姐妹们原该和和气气的,若是三天两头争吵不休,叫外人见了也笑话。”

玉翟抿了抿嘴,有些不大服气,明鸾却笑着凑回祖母身边:“大姐姐捶了这么久,想必也累了,换我来捶吧?”

二奶奶笑道:“哟,三姑娘病了几日果真懂事了,还知道要孝顺祖母了。”又对婆母说,“三弟妹教养孩子真是没说的,方才媳妇儿来时还在半路上遇见谢姨娘,她抱着骐哥儿要来给您请安贺寿呢,说是骐哥儿一早起来就不安生,直冲正院的方向嚷嚷,谢姨娘说要带他过来,他才不闹了,小小年纪还知道要来给母亲贺寿,实在是难得。”

明鸾脑子转了一转,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是自家三房里的小妾跟庶子,不由得大讶。这位二伯娘吃饱了撑的?小叔子房里的小妾庶子跟她有什么关系?不过一想到她是宅斗文里的反派典型,又觉得不出奇了。所谓反派,不就是没事也要找点事出来折腾吗?

果然南乡侯夫人一听就皱起眉头:“骐哥儿才几个月大?能知道什么?我记得昨儿才有人说他病了,要看大夫,既是病了,好好养着就是,何苦大清早的折腾孩子?”说罢叫过一个丫头:“去传我的话,叫骐哥和虎哥儿都不必过来了,孩子还小,省得一会儿客人来了怕生,惊着了,让奶娘把他们各自抱回房去。两个姨娘若是闲着无事,就到前头帮忙。虽说因圣上抱恙,咱们家不打算大肆操办了,只摆几桌素酒请相熟的亲戚朋友坐坐,但要准备的事情也够多的,大媳妇和三媳妇未必能忙得过来,正缺人打下手呢。”

一听这话,二奶奶就拉下了脸,勉强笑道:“姨娘们懂得什么?还是让媳妇儿去吧。”

南乡侯夫人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哟,怎么才来就要走?该不会是嫌我老太婆说话无趣吧?”

二奶奶顿时萎了,只能连声赔笑说不敢,给女儿使了个眼色,便要上前接替元凤做捏肩捶腿、斟茶倒水的活。元凤悄悄让开,走到明鸾身边小声道:“别生气,嫡庶有别,祖母心里有数。”

明鸾笑道:“没事,母亲教训过我,我现在已经不放在心上了。”

元凤喜道:“你能这么想就好,其实家和万事兴,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非得生气呢?”又有些担心地摸了摸她的脸:“我瞧你脸色怪苍白的,可是身子还没好全?”

明鸾却是心累的,她的身体确实大病过一场,正虚弱着,方才又费了不少心力。她虽有个成年人的灵魂,却没有成年人的身体,闻言便顺着元凤的口风道:“是有些累,不过不要紧,我坐一坐就好了。”

元凤却道:“这不行,一会儿客人来了,你只有更累的。你随我来。”她拉起明鸾的手往外走,明鸾有些担心地回头看看:“祖母那边…”

“没事儿,有我呢。”元凤拉着她穿过正屋,进了西边的博古罩,又再穿过另一重帐幔,来到一处房间,里面靠墙放着一溜儿高柜,西边墙上并排两扇大窗,窗台下是四五只大箱子,箱子边上放着一把交椅,交椅旁是张小桌子,上头正摆着个算盘。

元凤笑道:“这是西尽间,素来是放东西用的,三妹妹没来过吧?”接着又拉她向右拐进了碧纱橱,里面是一间小屋子,放着一张罗汉床,上头叠着薄被,床对面是两张交椅,当中隔着一小几,几上摆着一只小香炉,旁边是一只小匣子。

元凤回头对明鸾笑道:“我平日在祖母这里,若是想歇午觉,又不想回自己院子去,都是在这儿歇的。这里原是大丫头上夜的屋子,因我要用,重新收拾了,还算干净。妹妹且在这里躺一会儿,等客人来了,我就叫人来喊你。”

明鸾心中感动,觉得自己之前实在是受网络小说影响太深,居然误会了她,忙向她道谢。元凤只是笑笑:“什么大不了的事,自家姐妹,何必客气?”又嘱咐了几句,还叫了个小丫头来预备明鸾随时差遣,便出去了。

明鸾坐到罗汉床上,倚着引枕闭目养神,那小丫头燃起了安神香,便悄悄溜出去了。明鸾听见动静,撇了撇嘴,也不跟她计较,躺下睡了一会儿,又觉得这床怪硌人的,睡着不舒服,只得又起来了,深感无聊,想要出去,又听到外面忽地一阵热闹,不知是谁来了,叽叽喳喳的,还夹杂着孩子的哭闹声,不用说,定是章家其他人到了,要不就是亲戚。她刚才应付两个小女孩都这么费心神,实在不想再出去了,自欺欺人地打算等到元凤叫人来喊她再说。

这一等就等了足有十来分钟时间,一直没人来。明鸾想到元凤的细心体贴,怀疑对方是想给自己多一点休息时间,更添了好感。只是自己睡又睡不着,在这里呆坐也怪傻的,便索性起身走出了小房间。

西尽间里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没有,通向外间的帐幔不知几时放下了。明鸾看了看窗下的交椅,便走过去坐下,伸长了双腿舒展筋骨,只觉得浑身上下骨头发疼。

看来穿到宅斗文里过日子也不容易啊!

窗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似乎有人来了。她也没多想,只是赖坐着,却忽然听得窗外传来一个女声:“事情进行得如何了?我方才瞧见东宫方向有火光,是不是逆党带兵闯宫了?太子妃和太孙接出来了没有?!”

明鸾一时没坐稳,从交椅上溜了下去。

第四章 秘闻

更新时间2012-3-3 16:19:05 字数:4023

明鸾大气都不敢出,紧紧巴住了交椅侧耳细听,只闻见一个听着象是婆子的声音回应道:“少夫人别急,这里说话不知安不安全,还是回咱们院里说吧?”

先前说话的那个女声道:“你这老货,是要存心叫我急死么?!自打清早来了消息,我的心就象是架在火上烤似的,好容易撑到这会子,你有了消息还不告诉我!”

明鸾没有听过这个声音,但听那婆子称呼这女子为“少夫人”,想必就是这南乡侯府的世子夫人,她的大伯娘沈氏了。她不由得记起章元凤曾提过的亲戚关系,沈氏好象是太子妃的姐姐。

只听得那婆子道:“不是老婆子啰嗦,实在是事关重大,我担心会叫旁人偷听了去。这里到底是正院,随时都会有小丫头过来,别的不说,这屋里也不知有没有人听见。”

明鸾大惊,马上就听到有人影出现在窗前,说时迟那时快,她迅速往交椅旁边一蹲,正好躲在窗台下方,几乎在同一时间,她头上的窗子便打开了。幸好她身形尚小,又正好处于死角,沈氏与那婆子从窗外往里看,完全没发现她的存在,只看到一间空无人影的置物间。

沈氏道:“你看见了,屋里哪里有人?人都聚在东暖阁里说话呢,丫头婆子们看见我带了你过来,知道我有事找你,没有吩咐是不会靠近的,偏你多心!快说,宫里…”她顿了顿,“人…可安全接出来了?”

那婆子似乎松了口气,连忙道:“太孙已经安然接出来了,他们将人悄悄送出了城,就安置在少夫人秘密置办的那座庄子里,只是太子妃…”

沈氏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我早就想到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太子妃去年摔过马,脚上留了伤,虽然平时走路无碍,但若是那些贼子有心查验,是糊弄不过去的。这事儿来得太急了,我来不及寻个有脚伤的替身,只能委屈太子妃了,所幸太孙平安脱险,只要太孙无事,将来圣上病愈,惩罚了妄图夺嫡的逆党,接太孙还朝,自会还太子妃应有的尊荣。”

那婆子叹了口气:“当年二姑娘被封为太子妃时,我们沈家是多么的荣耀,太子又是元配嫡出的长子,文武双全,人又孝顺知礼,圣上一向看重的,二姑娘还生下了太孙,谁曾想会有今日的祸事…”

沈氏打断了她的话:“事到如今,再说这些又有什么意思?外头虽然将人接出来了,但能不能保住还是两说呢。太子妃想必有所决断。他们可曾将我的话告诉太子妃了?”

那婆子语带哽咽:“告诉了,四爷也安排好了替身,只是太子妃说,那两个小太监都做不得太孙的替身,太孙身份贵重,那起贼子岂会不精心查验?太监本是残缺之人,定会漏馅的,怕会后患无穷,因此另外择了一名替身。”犹豫了一下,“就是东宫里的那一位。”接下来窗外沉寂了两三分钟,明鸾看不见她们的情形,心里暗暗猜那替身会是哪一位?

沈氏过了好一会儿才道:“这话也有道理,他与太孙年纪相仿,身量相近,换上衣裳,往太子妃身边一放,火一烧谁也认不出来。那就安排个小太监做他的替身,与他生母安放在一处,想必也没人仔细查去。”

她的语气如此轻描淡写,听得明鸾在窗下暗暗腹诽。章元凤那么一个体贴亲切又讨人喜欢的小姑娘,怎么会有这么一个残忍狠心的妈?只是为了让替身的遗骸看起来更象本尊,就随意决定了别人的生死,听起来还是个有点身份的人物,会是谁呢?会提到生母什么的,难不成是谁的庶子?而且沈氏面对亲妹妹不能出宫的事实,居然说只要将来太孙还朝就能还她尊荣。好死不如赖活,死后尊荣跟亲人的生命能等同吗?亏她还是亲姐姐呢!

那婆子大概与明鸾不是一个想法,只回应道:“少夫人说得是,只是那位虽听话,他生母却不是个安分的,听说消息后差点儿没闹起来,太子妃立时命人处置了,方才压下去。那位不知情,还口口声声求太子妃放他生母一条生路呢。”

沈氏对此事似乎并不关心:“这事儿四爷知道么?可曾说什么?他人呢?夫人方才还问他几时下差呢。”

“听他们说,四爷当时脸色不大好看,但太子妃说大局为重,他也不好拦着,只是十分生气。”

沈氏叹道:“这也难怪,太子乃先孝康皇后的长子,我们家几位爷与他是正经两姨表兄弟,太子的骨肉,四爷自是看重的。他不拦着,就已经是识大体了。”又问:“他可回来了?一会儿我亲自向他赔罪就是。”

婆子有些犹豫:“四爷…还没回来,出宫前他说要去接吴王,就带着另一个小太监走了。”

沈氏大惊失色:“什么?!他昏头了么?现在是什么时候?不赶紧混出宫来摆脱干系,去接吴王做什么?!吴王在御前侍疾,哪有这么容易走脱?他这不是自投罗网么?!还带上那做替身的小太监,莫非也打算在吴王的住处依样画葫芦?荒唐!那里是乾清宫,不是东宫,一个不好,会给章家招祸的!”

“四爷的脾气您是知道的,他拿定了主意,谁能拦得住?他们不肯带太子的庶子走,四爷还要生气,更何况吴王也是孝康皇后所生,与他同是正经两姨表兄弟?章忠劝了两句,便挨了骂,只得先命其他人把太孙送出宫来,自己追着四爷去了。”

沈氏气得声音发颤:“他平时胡闹倒也罢了,这等大事,他也敢胡闹!吴王一向平庸,世人皆知不堪大用,留在御前最安全不过了,任凭谁作乱也不敢当着圣上的面斩杀皇子,他却非要把人带出来,这不是多此一举么?万一叫人拿住,别人就知道是咱们家插了手,还能猜不出太孙在我们这儿?章忠怎么就没拦下他?!”

那婆子劝道:“四爷也是心急,吴王毕竟与太子同是元后嫡出,那些贼子既然有心夺嫡,又怎会轻易饶过他?连太子爷都遭了毒手,四爷也是担心圣上一旦有个好歹,就护不住吴王了。”

沈氏听不进去,只是生气:“他心里只顾着别人了,也不想想夫人还在家里等着他呢,一会儿客人都到齐了,他还没回来,叫我如何交待?!”

这时前院方向远远传来一声招呼:“三奶奶来了。”沈氏忙道:“我得回去了,你到前头候着,一看到四爷,就立即将他拉进来见夫人。告诉他,今日的事没那么容易混过去,他得给我交待仔细了!”

那婆子忙不迭应着,只听得脚步声远去,接着明鸾头上的窗子吱呀一声又关上了,又是一轮远去的脚步声,隐约还能听到有小丫头在前头叫人:“刘嬷嬷,您要走了呀?”

“是啊,少夫人有事差我去办呢。”正是方才那婆子的声音。

明鸾在窗下又蹲了好一会儿,直到确定外面没有声响了,方才长长地吐了口气,攀着交椅站起身来。回想起方才偷听到的内容,她不由得暗暗叫苦。

她刚穿过来不到十天,看到这个家里有几房叔伯婶母,几个脾气各异的堂兄弟姐妹,方才还领略到自家三房里小妾与庶子的威风,还以为自己只是穿到了宅斗文里,只要抱紧低调王道,充实自己的才学,多学几样本事,同时帮助亲妈争宠生儿子,就能站稳脚跟了,再等几年可以说亲的时候,仔细留意个靠得住的男主,身为穿越女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至于嫁了人以后还要如何跟婆婆妯娌通房小妾斗,那就是以后的事了。没想到她才拿定了主意,就误打误撞地偷听到一个惊天大秘密!

今天居然发生了政变!

政变的后果,就是原本的太子爷完蛋了,太子妃很可能也死了,东宫起了火,太孙虽然安全脱险,但将来会有什么结果还说不定,偏偏皇帝又病了!

只看自家身为侯门,在这种日子里还有心情给当家主母摆宴贺寿就可以看出来,最近京城里的气氛还算平静,也就是说杀太子的人并没有闹出大乱子。什么人能既不引起京城动荡又能杀掉太子谋逆呢?该不会是别的皇子意图夺嫡吧?如果真是这样,太子反正都死了,皇帝迟早会另立一个继承人的。

如果章家只是普通勋贵,就算换了太子也照样当侯爷,不会有什么大麻烦,但章家偏偏不是!章家不但有个嫡长媳是太子妃的姐姐,听沈氏的口风,似乎南乡侯夫人还是太子的亲姨妈!而且那个四爷还直接参与了救太孙的行动!这四爷是谁?莫不是她从没照过面的那位四叔吧?

真是要了命了!这场夺嫡如果赢的人是谋逆的一方,章家上下都要倒大霉,如果是别的皇子,那还有一线生机,但也不可能会有什么好前程了——太子都死了,太孙的存在便显得十分尴尬,若是别的皇子上位,还能看他顺眼?

明鸾在心中吐血,她穿的压根儿就不是什么宅斗文,这分明是个权谋文啊!

正唉声叹气间,帐幔外传来了丹凤的叫声:“三姑娘,三姑娘?你可是在里头?三奶奶叫你呢!”便有一只手抓住了帐幔边,意欲拉开。

明鸾回过神来,正打算应声,却忽然听得沈氏的声音插了进来:“三姑娘在西尽间里么?什么时候进去的?”

丹凤回道:“半个时辰前大姑娘就将三姑娘带到西尽间后头的碧纱橱去了,方才三奶奶来了要找三姑娘,奴婢听大姑娘的话才过来找的。”

一听这话,帐幔外的沈氏与帐幔内的明鸾齐齐变了脸色。明鸾来不及多想,便三步并作两步冲回碧纱橱后的小房间,沈氏与丹凤已经掀开帐幔进来了,前者的目光特地在西尽间里扫了几圈。

而明鸾回到小房间后,立刻飞快地甩掉绣鞋,胡乱往罗汉床上一躺,拉开一角薄被往身上一搭,便闭上双眼装睡觉。丹凤进来见了笑道:“三姑娘,别装睡了,我都瞧见你睁眼了。”明鸾背后顿时出了一层冷汗,急中生智,睁开眼睛撅嘴道:“我要多睡一会儿,你叫什么叫呀?吵死了!”

丹凤轻笑一声,淡淡地道:“三奶奶找你呢,大姑娘也吩咐我来叫你,众位哥儿和姑娘都来了,就缺你一个,三姑娘还是赶紧起来吧。”

明鸾顺着她的口风翻身起床,便看到一个年轻的妇人进来了。这妇人不过二十七八岁年纪,生得圆润秀美,嘴角含笑,一看就让人觉得可亲可敬。明鸾心知这定然就是大伯娘沈氏,若不是方才偷听到那一番话,就冲对方这副长相气质,她还真有可能把对方看成是一位慈爱的长辈呢!

心里嘀咕着,明鸾脸上却露出了讨喜的笑容,下床行礼道:“大伯娘。”

沈氏素来与小辈们亲近,倒也不觉得惊异,只是微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怎么在这里睡着了?瞧你的头发,都乱成什么样儿了,也不怕叫客人们看了笑话。”

明鸾伸手摸了摸头上的包包,知道定是刚才动作大了才把头发弄乱的,便笑道:“再梳就行了。”

沈氏吩咐丹凤:“拿梳头家什来。”目光却在明鸾刚刚躺的罗汉床面上转了一圈。

明鸾忽然出了一身冷汗。现在是七月天,初秋时节,外面虽然还很热,但屋里却十分凉爽,罗汉床这种家具,表面也是光滑清凉的,人如果在上面睡得久了,定会留下体温。万一沈氏伸手去试,马上就会发现她只在上面睡了很短的时间,那不就穿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