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内侍只得答应下来。

*

赵王离开后,越想越怒,便随意找了一处亭台坐下,让人拿了酒来,往嘴里灌着。

他喝得又急又快,不一会儿,便有些醉眼惺忪了。

一旁侍候的内侍也不敢劝阻,正着急着,就见一名宫人匆匆走了过来,说是孟家娘子让她来传话,说她有话对赵王说,让赵王去绫崎殿找她。

赵王心中即是愤怒又是讥讽。

怎么,眼见对楚王示爱不成,便想起他来了?

以往赵王不是不清楚孟嫦曦的心思,可没有亲眼看见,他顶多会心中有些不舒服,此番亲眼目睹,格外不能容忍。若是无之前看到的那一幕,他大抵会忙不迭的便过去了,可此时心中却是多了几分激愤。

他本是不打算过去的,可想着之前母妃与他所说的话,眼中厉芒一现,便丢下了手中的酒杯,和那名宫人离开了。

一路到了绫崎殿,此时殿中一片清幽,也未见到在殿中服侍的宫人内侍。那宫人将赵王引进一处宫室,便匆匆忙忙离开了。

赵王此时大脑一片炙热,虽有些晕,但并没有喝醉,他环视了下这间宫室,这才发现靠里处供人歇息的软榻上躺了一人。

榻上那人正是孟嫦曦。

她双目紧闭,面色有些苍白,可以看出似乎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昏迷了。

赵王若是这会儿再看不出来有人捣鬼的话,也白活了这么多年,可对方明摆着是阳谋,接不接受就看他了。

赵王又怎么可能拒绝这样的好事,之前刘贵妃便与他商议过了,此番说是为几位皇子选妃,可承元帝的心思从来让人不好猜测。仅有一点,哪怕是为了太子,迫于压力不得不为众皇子选妃的承元帝,也不会给几位皇子选个什么好的妻族。

所以他们必须为自己打算。

至于怎么为自己打算,那就见仁见智了。

就如同之前所讲,这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阳谋,接不接受端看赵王,只要今日他和孟嫦曦发生点什么,或是被人瞧见同处一室,那么两人的婚事就板上钉钉跑不掉了。

赵王能拒绝这个诱惑吗?

显然不能!

其实赵王也想当个正人君子,毕竟孟嫦曦不同她人,也是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只是他受够了她的朝三暮四,这对素来高高在上的赵王来说是一种侮辱,他可以忍一次两次,但并不代表他能永远视若无睹。

若是孟嫦曦愿意听从家里的安排,赵王可以行使君子之道,双方在一起好好的商议一下接下来的事情,他可以给她脸面给她尊荣给她想要的一切,无奈她上作不熬熬下作,那就怪不得他了。

赵王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伸出手去解孟嫦曦的衣裳,他以为自己能够冷静,实则当垂涎已久的人摆在自己面前,尤其之前他又喝了一些酒,动作不免就粗鲁起来。

榻上的人因着他粗鲁的动作,幽幽醒来。孟嫦曦还没搞清楚自身现况,就闻到一阵刺鼻的酒气,紧接着便看见眼前赵王的脸,以及身上那粗鲁代表着亵渎之意的动作。

她来不及想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儿,便一边想喊一边伸手去推赵王。赵王空出一只手来堵住她的嘴,用身体紧紧的压着她,另一只手继续去拽她身上的衣裳。

“你叫什么叫?不是你请我来的吗?如今本王来了,你就好好的受着。”赵王喘着粗气,嘴角挂着狰狞的笑。

孟嫦曦惨白着脸,赵王确实是她命人去请的,但此时应该在他身下的不应该是她,而是萧九娘。

她之前被楚王折辱,便想来看一场好戏,好好的泄一番恨,亲眼瞧瞧那萧九娘是个什么样的惨状。哪知半路上被人打晕了,一醒过来便面临的是这副场景……

孟嫦曦整个人都是混乱的,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想叫叫不出来,想推赵王也推不开,想挣扎更是挣扎不了,只能感觉到自己的衣裳一件件被褪去……

她感到一阵绝望扑面而来,晶莹的泪水顺着眼眶一串串滑落……

突然,她感觉身下一阵撕裂的疼,就见赵王连衣裳都未脱,在她身上耸动起来……

*

那名内侍很快就回来了,来到九娘身边,对她点了点头。

九娘不再耽误,拉着程雯婧,去找了殿中一名女官打扮模样的宫人,向她诉说了阮灵儿被人引走至今未归这一事件。因为九娘说的比较严重,且从九娘说辞中,那女官也意识到其中的严重性,便暂且安抚下九娘,匆匆离开了,大概是去禀报什么人。

不多时,那女官便回来了,领着十多名宫人,让九娘带路前去寻阮灵儿。

一路寻到绫崎殿,一众人分散开来寻找,九娘在人有意识的引导下,来到了一处宫室门前。

推开门后,便看到那不堪入目的一幕。

九娘下意识的尖叫出声,软塌上的人顿时被定住。孟嫦曦恍过神来,正欲出声呼救,便恍惚看到九娘对她勾了勾唇。

与此同时,听到这边的动静,分散的众人俱都聚了过来。为首的女官往里面看去,先是面色一红,紧接着便上前将门从外面拉上。

程雯婧的声音也欣喜的在不远处响起,“九娘,九娘,灵儿找到了。”

随着话音,就见走来一行人,为首的正是坐着轮椅的太子和形容狼藉的阮灵儿。

“见过太子殿下。”

众人纷纷行礼,阮灵儿这知晓原来这面容清隽,送她来绫崎殿的男子竟是当今的太子殿下。

“都起来吧,发生什么事了?”

为首的那名女官露出一丝窘迫,到底还是上前附在福泰耳边说了些什么,福泰听了后,又附耳告知太子。

太子目光闪烁,对门里的人倒是并不在意,反而看了九娘一眼。只是这行为非常隐晦,且面对上位者,大家都是恭敬的垂着头,所以并未有人发现这一端倪。

“既然你妹妹不在此,你们还是先回含冰殿吧,孤会命人继续帮你找你妹妹的。”太子对阮灵儿说道。

这种情况下,并不适合九娘等人在场,于是三人便让宫人引着离开了绫崎殿,至于剩下事,就和九娘她们没什么关系了。

事情发展到如此局面,可以想见绝对是捂不住了,事情往上面报去,不多时,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赵王和孟嫦曦被隔离开来,由女官分开问话。

孟嫦曦一个劲儿只是哭着不说话,而赵王则是说两人幽会在此,一时情难自禁,才会发生这样的事。

可事实上事情到底是怎样的呢,只有那些许人清楚。

且事情不光如此简单,赵王虽是如此说,但不信之人还是有,顺着往下查下去,竟然查到太子妃王嫣儿的身上,她竟然也在其中插了一脚。

这一下,事情查不下去了。

与此同时,浴堂殿那处,关于这件事内里究竟以及成王那边的动向也有人报上来。

坐在龙座上的承元帝,冷笑:“朕的几个好儿子,个个都不负朕之所望,演的一出好戏。”

一旁的太子面色暗沉,他想过许多可能,唯独没想到王嫣儿竟然也会在其中插一脚。

承元帝望了他一眼,道:“朕早说了,王家和王家那个女儿手伸得太长,也是该敲打一下他们了。”

太子无言。

*

宫里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含冰殿的筵宴自然继续不下去了。

一众贵女们络绎被安排出宫。

从绫崎殿出来,阮灵儿便很是沉默,一直到坐上出宫的马车,她才愧疚的对九娘说道:“九娘,对不起,今天都是我莽撞了。”

她就算再单纯,发生了这么多事也看出了些许端倪,只是管中窥豹她便能知晓今日她的冲动差点害了九娘,若不是九娘机警,恐怕……

九娘叹了一口气:“你也该长点心,我真觉得你入宫做女官,会不会是一个错误的想法。”

阮灵儿也很茫然。

程雯婧搔搔头道:“这宫里太可怕了,下次我再也不来了。”

本来心情沉重的两人,听了这一句话,反而多了一种忍俊不住的感觉。

突然,马车停了下来。

九娘掀了车帘往外看,就见不远处停了一辆熟悉的马车,常顺立在外头。她对阮灵儿和程雯婧说了一声,便下了车去。

到了车前,楚王端坐在车中望着她。

修长的手指叩了叩案几,“上来。”

九娘上了车,坐在楚王对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发生的事,她竟然有一种不敢直视对方的感觉。

若说孟嫦曦此番会沦落如此境地,全是由她主导,不过她并不后悔那么做,说白了不过是以牙还牙罢了,只是终究在楚王面前显露了这么不堪的一面。

他会不会觉得自己有些太过狠毒了?

九娘心思纷乱间,就听楚王道:“今日的事,你办得不错,本来本王也有这个想法。”只是没想到她反而先说了出来。

九娘不可思议的抬头看了楚王一眼,见他面色如常,才知晓自己是魔怔了,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松了一口气后,想起那孟嫦曦频频针对自己之举,心中颇有些不是滋味:“那孟嫦曦毕竟是心悦你,才会做下这些,表哥就没有些别的什么想法?”

楚王瞥了她一眼,“与本王何干。”

好伐,楚王不愧是楚王,比她更狠。

“大概明后两日,宫里便会颁下圣旨,你在家中好好等着。”

呃?

九娘一愣,虽是楚王说他会借机将两人的事一并办了,但是怎么办了,她怎么一点动静都未看出来?

楚王自是看出九娘的疑惑,却是并未出言解释。

一个不良于行,一个于子嗣有碍,可不是该遭天打雷劈的天作之合吗?

楚王不知想到什么,讥讽的勾了勾唇。

作者有话要说:ps:看了下评论,发现各位亲对阮灵儿的愚蠢意见很大。

其实她本来就不是一个多么聪明的人,从她以前的经历就可以看出,心思是剔透的,但她毕竟没经历过这种乱七八糟的事。人慌了,难免会不冷静,她即怕阮孟玲惹了什么祸,又考虑到九娘的犹豫,毕竟她不知道九娘在犹豫什么,才会说出自己去找人的话。毕竟这是她‘认为’最两全的做法,即不让九娘为难,又能解决阮孟玲的事。人无完人,咱们是在上帝视角,所以才会觉得她各种傻×,其实站在她的立场,会这样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关于铺垫,其实这两章不光是在铺垫九娘和楚王的事,以及孟嫦曦想害人的阴谋诡计。还有是另外几个皇子的婚事以及后面一些剧情,承元帝迫于压力给几个儿子选妃,在他来看,本就是逼他,他很愤怒,且成王赵王几个的打算,承元帝不是不知道,说是给他们选妃,真的是给他们选吗?就算选,大概也不会如他们所愿(给他们找一个有利的妻族),所以成王和赵王得自己筹谋。

这也是为何赵王明知道这就是一个阴谋,还会主动就范的原因。丢人是肯定的,但这种事为了皇家的颜面也不会传出去,说起来还是他得实惠了,毕竟他一直肖想孟嫦曦。

☆、第116章 42.0

第113章

此次选妃宴的无疾而终,不光让众贵女们疑惑不已,诸位王公大臣勋贵们也是颇多猜疑。不过明眼人大多能猜出肯定是宫里发生了什么事,若不然也不会这么就结束了。

紧接着发生一连串事,在长安城内又掀起一阵阵波澜,引起无数人议论纷纷。

当今圣上给几位皇子下旨赐婚了,这次承元帝非常大方,不光给几位皇子赐了正妃,连侧妃人选也都定了下来。承元帝给人的印象一向是有些苛刻的,因为哪怕是寻常老百姓家,也不会在儿子们到了年纪拘着不让其成婚。此番如此大方,着实让人有些惊喜不已。

亦或是说惊吓也可。

第一封圣旨是先到赵王府的,封刘家的嫡女刘婉为赵王妃,孟家的嫡女孟嫦曦为赵王侧妃,择日完婚。紧接着是成王,封萧家的嫡女萧研为成王妃,尚书右仆射阮成茂之女阮孟玲为成王侧妃。而后是齐王,封安阳侯府嫡女武茜为齐王妃,太常寺少卿之女吴玉琦为齐王侧妃。最后则是楚王,封萧家嫡女萧妧为楚王妃,择日完婚。

圣旨一下,一片哗然。

议论承元帝大方者有,议论承元帝坑人者也有,当然这些俱都是暗里的,各家各府是什么反应,也只有内里人知晓。

不得不说,承元帝的这招釜底抽薪十分狠。

赵王和成王两人为何急着大婚,不外乎想寻个有力的妻族。联姻,联姻,联合的便是双方的势力,若想增强己方势力,最好的捷径便是寻一方有力的妻族,可如今这些俱都被承元帝给破坏了。

只是没人能给承元帝此举挑出刺来,未来赵王妃的身份不够高吗?刘家的势力并不差,不光自身便是簪缨世家,刘家出了一个贵妃,且刘婉在身份上还是赵王的表妹,即全了这表兄妹青梅竹马的情义,从刘婉身份上来看,也足够担当这个赵王妃。

可不要忘了,刘家本就是赵王背后的势力,此番亲上加亲未免有些画蛇添足了。一个赵王妃的位置能换来多少助力,明眼人都能知道。

同样,成王处境也与赵王相同。齐王倒还好,没有这种亲上加亲的烦恼,但安阳侯只是个闲散的爵位,其本身胸无大志,不过是靠祖上萌荫混日子罢了。至于楚王,似乎也与成王两人同病相怜。

这一记闷亏吃得赵王成王两人俱是暗恨不已,却又有苦没处说,面上还要感恩戴德的叩谢‘父皇隆恩’。唯一能够补偿这两人的,便是自己所‘筹谋’来的两位侧妃,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对于承元帝为何会将阮孟两家的嫡女赐予赵王和成王做侧妃,自然也有人颇多质疑的,毕竟以两人的身份,即使是做正妃也够格,做侧妃未免有些打阮孟两家的脸。只是承元帝即下了旨意,且阮孟两家也并未表现出有一丝不情愿,旁人自是不敢质疑。

同时,承元帝也没忘记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太子元章,不光将阮家的嫡长女阮灵儿赐予太子做侧妃,更选了几名身份略低的贵女充盈东宫。

齐制,以太子的身份,可拥有太子妃一名,太子侧妃一名,太子良娣两人,太子良媛六人,以及承徽、昭训、奉仪若干,品级不等。太子元章体恤民生,特婉拒承元帝为其充盈东宫之举,所以这次赐婚,东宫除了多了一名侧妃,及一名良娣与两名良媛,并未再增添其他人。

萧家这边,因着连出了两位皇子妃,心情是悲喜交加。

悲的是成王失了一助力,但又有个右仆射之女作为补偿,可同时又与太子成了连襟,这补偿最后到底是不是补偿,还不得而知。喜的是萧九娘不负所望,被封为楚王妃,若是加把劲,将楚王拉到己方阵营,似乎并不是个梦。

不管怎么说,因着这连着到来的两封圣旨,安国公府忙碌了起来。

圣旨上虽是说择日完婚,但成王和楚王年纪俱都不小了,且皇子妃出嫁可不是什么小事,该有的仪礼得齐备了,至于嫁妆更是少不了。

萧家的女儿自打出生以后,便要开始为其准备嫁妆。不光公中要给准备,其母亦然,所以萧三娘是不缺嫁妆的,只用再按制添上一些便好。可九娘不一样,她没有亲娘,且又是十岁以后才入得排行,这嫁妆便是要操心的头等大事。且因着萧家想笼络楚王,自然不能对九娘吝啬,不光要办好了,还得往好里办,至少不能差于萧三娘。

不过这一切俱都不需要九娘操心,自打接到这赐婚圣旨后,她便陷入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难道,她真要嫁给楚王了?

即使九娘非常不想承认这个事实,可府中连着多日都有人上门贺喜,各种宴席不断,甚至兰陵那边也派了人前来庆贺,这一切都让九娘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更不用说萧四娘萧七娘那嫉妒的眼神了,那真是时刻无不在提醒九娘这个事实。

九娘连着好多日未去国子监上学了,成日里在家被长辈拉着见各府各家上门来贺喜的人和亲戚们。好不容易消停下来,全副注意力又被另一件事给夺走。

那就是阮灵儿即将成为太子侧妃之事。

侧妃虽也是太子正经妻妾,到底不若太子妃的地位崇高,且承元帝似乎急着给太子身边添人,所以钦天监和礼部那里所办得第一场婚事,便是为东宫迎娶太子侧妃。

阮灵儿嫁入东宫,将在一个月之后。

对于承元帝这一决定,九娘心情非常复杂,她不知道为何会选了阮灵儿做太子侧妃,她只知道若是没有楚王插手,这个太子侧妃本是她来做的。倒不是说她嫉妒阮灵儿,或是对太子有什么心思,而是她觉得东宫是个是非漩涡中心,以阮灵儿的性格嫁入那种地方,无疑是被人生吞活剥的下场。

可这种事情是没办法逆转的,只能接受,九娘也只能心情复杂的祝福阮灵儿了。

阮灵儿也没料到自己会被选作当太子侧妃,为此她恍神了许久,直到过了许多日才终于接受这个事实。

其实换个念头来想,这样也不错,若没有这个意外,她本也是要入宫的。这番同样是入宫,只是从做女官,换为做太子侧妃。想着那个面容清癯却秉性温和的男子,阮灵儿觉得似乎并不让人难以接受。

九娘和程雯婧结伴来探望阮灵儿,与程雯婧的高兴不同,九娘显得要沉默许多。

“九娘,你怎么了?不是来给灵儿贺喜的吗,怎么你倒是不说话了。”程雯婧说道。

“有吗?”九娘掩饰的笑了一下,“我就是不小心走神了一下。”

“九娘,你没事吧?”阮灵儿也担忧道。

九娘摇了摇头,“我没事,就是最近见得人太多,有些累了,总是容易走神儿。”

“也是,家中最近客人很多,阿爹说再这么大张旗鼓下去,恐怕御史那边就要说话了,所以这两日家中客人才少了些,恐怕你家中那边也是如此吧。”

九娘点点头。

其实她不光是因为担心阮灵儿入了东宫应付不来宫里的情况,更多的则是基于上辈子记忆的一种担忧。

楚王无疑是冲着那个位置去的,而其中最大的阻碍就是太子,上辈子楚王是如何登上那个位置的,九娘并不清楚其间具体的情况,她只知晓太子果然如同大家所说的那样英年早逝,且没有留下一个子嗣。至于上辈子太子有没有纳阮灵儿为侧妃,可能因为与己身并无太大的关系,九娘并没有过多关注,至于太子是怎么死的,到底是死于非命,还是因病去世,她并不知晓。

也就是说阮灵儿日后的下场很可能就是守寡,且两人可能因为立场的原因成为敌对。就算不成为敌对,恐怕日后的相交也不会如此单纯了,九娘有预感可能会失去这个朋友。

也因此九娘才会情绪低落,有一种不知该如何面对阮灵儿的感觉。

看着眼前这个温柔善良的少女,九娘心中叹了一口气,她能隐隐看出阮灵儿对成为太子侧妃并不是那么排斥,如今似乎也只能祝福她了。

九娘勉强打起精神来,与两人谈论起阮灵儿的出嫁事宜,其间又提起阮孟玲的事,阮灵儿有些局促的说了些隐秘。

原来那日,九娘和阮灵儿遭遇谋算的同时,阮孟玲其实是和成王在一起,两人相谈甚洽,浑然忘了选妃一事,而是找了一处地方赏月。之后被宫人撞破两人相拥的场面,这才是阮孟玲为何会成为成王侧妃的根本的原因。当然这也是阮灵儿的想法,她也是无意中听徐氏和阮孟玲说起此事才知晓,至于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那就见仁见智了。

总而言之,这件事在阮府是个隐秘,阮灵儿对此也颇感羞耻,若不是因为九娘和程雯婧与她关系不一般,她也是不会说的。

联想到当日所发生的一些事,以及之后承元帝赐婚之事,九娘总感觉出一种诡异来。与他人不同,在整个事情中,楚王一直未显露任何身影,甚至此次赐婚大家的注意力也完全是放在其他人身上,对于楚王却没有过多的关注。

这到底是机缘巧合,还是楚王特意安排?

若是特意安排,那楚王的心思就太令人恐怖了,不过九娘却不以为然,因为她上辈子见多了类似这种事。

楚王,本就是个心思诡诈之人。

*

时间一晃,便是一个月过去。

转眼间,阮灵儿出嫁的日子到了。

九娘和程雯婧提前一日便来与阮灵儿添妆,婚礼当日也来了,直到此时两人才意识到太子侧妃的头衔虽看起来光芒万丈,但到底不是正妻,阮灵儿虽也有一个婚礼,但这个婚礼比起太子妃当日出嫁那会儿,却是差了太多。不是阮府舍不得大办,而是规制如此。

没有新郎前来迎亲,没有漫天铺地的红色,没有婚礼当日的筵宴,皇宫那里不会办,阮府这边顾忌影响也没有办。只有一辆辇车将阮灵儿接入宫中,从此宫墙内与宫墙外是两个世界。

这一日,莲枝匆匆忙忙走了进来,附在九娘耳边说了一件事。

对此,九娘并未露出太多吃惊,因为在之前便有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