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正时忙吩咐众人:“行了,你们都下去吧!”

宋嬷嬷等人赶紧的磕头谢恩,呼啦啦都退了出去。萧正时看了一眼皇上和德妃握在一起的手,又躬身说道:“陛下和娘娘说话,臣去外头候着。”

皇上朝着萧正时摆摆手,示意他随便。

萧正时欠了欠身转身出去,并体贴的关上了房门。

卧房里除了昏睡的“赵沐”之外便只有皇上和德妃两个人,皇上只当儿子睡着,所以只当这会儿是二人世界,所幸抬手把德妃给楼进了怀里,低声叹道:“哎呀,这后宫里那么多人,只有你最体贴朕。你的大度,你的德行,无人可比。”

德妃只当容昭是装睡,一时有些放不开,她再端庄娴静也没有当着外人的面跟男人亲近的习惯,一时笑得十分尴尬,并抬手把皇上的手臂从自己的肩膀上拿下来,低声提醒道:“陛下又取笑臣妾,臣妾都老了。后宫那么多妹妹,随便挑一个都比臣妾好。”

“呵呵…”皇上从未见过德妃这般扭捏的样子,一时兴致大好,因握住她的手,笑道,“想不到朕的德妃也会吃醋啊?”

“陛下!”德妃嗔怪的瞪了皇上一下又转头瞥了床上的“赵沐”一眼,一时哭笑不得。

皇上也看了一眼床上昏睡的“儿子”,笑着摇了摇头:“哎呀,子霖都二十岁了!咱们也是老夫老妻了,你之前都没这么别扭过,如今倒像是个小姑娘了。”

德妃心想皇上今天是怎么了?这么多年也没见他这样过,于是急中生智,轻笑道:“陛下又取笑臣妾,臣妾都是老婆子了!若说小姑娘,西长京的悦妃妹妹才是风华正茂呢。”

“看吧!说你吃醋还不承认,这会儿怎么样?自己招了吧?”皇上笑道。

“瞧皇上说的!后宫有皇后娘娘还有贤妃姐姐,若说吃醋也轮不到臣妾。”德妃不着痕迹的把话隐刀皇上和贤妃的头上。

皇上听了这话果然一愣,脸上的笑容也淡了几分,却也云淡风轻的说道:“你是个明眼人,一些事情朕不说,你也能瞧明白。”

“臣妾可不敢妄自揣测陛下的心思。”德妃忙道,“臣妾这些天都在为子霖的病担心,陛下有什么心事臣妾也帮不上什么忙。但臣妾觉得陛下乃是天子,天子福泽庇佑天下,所谓龙虎相冲之说未免有些狭隘。再者,悦妃妹妹从西凉那么远的地方一路奔波进京,却因为这么一句不着边际的话被晾在西长京,换做是臣妾只怕也会一病不起。”

皇上听了德妃的这番话,无奈点头:“你说的是啊!朕是天子,是天下之主,朕喜欢的女人和朕的儿子都应该受朕的庇佑!怎么可能他们会因为跟朕相冲而生病,而招灾?那朕成什么了?这个可恶的张天师!”

“陛下息怒。其实张天师也是一片好心罢了,陛下何必跟他一个修道之人一般见识。再说,这大过年的,朝中大臣以及这上京城的百姓们都欢天喜地的庆祝新年呢,陛下还是不要寻他们的晦气了吧?若是不喜欢那张天师在眼前晃悠,等过了正月随便找个什么理由把他打发出京城不就好了?”德妃又劝道。

------题外话------

这皇帝老儿好像被写成昏君了!

嗯,本来这老东西也不是什么好鸟滴说…

大珠正考虑是不是给他一顶绿帽子戴戴…

O(n_n)O哈哈哈~

第八十回,表妹,勾魂汤

“嗯,都听你的。”皇上拍了拍德妃的手,满意的点头,“不管什么事儿只要跟你唠叨唠叨,就都不是什么事儿了。你呀,真是朕的贤内助。”

“这话臣妾可不敢当,贤内助是皇后娘娘,臣妾可不敢僭越。”

“皇后…”皇上低声沉吟了片刻,终于没说出什么话来,只拍拍德妃的手站起身来,说道:“老三这身子需要悉心照顾,你就留在这睿王府几天…嗯,三天吧。三天后你回宫。”

“臣妾想多住几天。”德妃说道。

“不行,你不只是老三的娘,还是朕的皇妃呢。儿子的事情交给朕就可以了,你还是早些回关雎宫吧。”皇上说完,又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儿子”转身出了卧房。

德妃站在原地抬手轻轻地拍了拍胸口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皇上来的突然走的也快,德妃看得出来他心里装着很多事儿,但此时此刻却没有心思去琢磨,等确定皇上已经离开,她才匆匆转身走到床榻跟前,推了推睡在床上的容昭,小声喊道:“容公子,容公子!陛下走了。”

容昭其实并没睡着,一直在听皇上跟德妃在那儿腻歪,还想着自己是不是能听个现场版,却没想到这德妃娘娘还真有本事,三言两语就把皇上给打发走了。缓缓地睁开眼睛打了个哈欠,容昭闭着眼睛无力的说道:“娘娘您见谅,我这会儿身上一点力气都没有,你还是把紫姬叫进来吧。”

“你,你全身没力气?”德妃问完了才想起来刚刚太医诊脉的时候说容昭的身子非常虚弱,因问:“刚太医说你…”

“娘娘,容公子刚刚吃了一粒药丸,说是…消神散?”宋嬷嬷刚好进来,替容昭回答了德妃娘娘的疑问。

“你还有这样的药啊?”德妃无奈的摇了摇头,扶着宋嬷嬷的手缓缓地站起身来。

容昭无力的笑了笑没说话,紫姬随后进来又拿了一颗药丸给他喂下去之后,转身对德妃说道:“我们公子还要躺一会儿才能恢复,娘娘若是累了就请先去歇息一会儿吧,这里有我守着就行了。”

“行吧。你就守在这里,等会儿你们公子好了,得赶紧的回秋月斋去。”德妃说道。

“娘娘放心,陛下来过一趟应该就不会再来来,只要您坐镇睿王府就应该不会再出什么事儿了。再者,等结了第四层毒睿王就可以回来养着了,只是您得找个合适的理由把我们公子接近府里。”紫姬一边说一边给容昭揉捏腿脚便于他身体恢复。

“其实也还有另一个主意。”宋嬷嬷看着德妃一脸的为难,提议道:“其实王爷可以名正言顺的去萧大人府里养病,而容公子则以萧大人学生的身份住进萧府。如此想必那些人就没什么舌头根子可嚼说了。”

德妃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如此,本宫在宫里也大可放心了。”

容昭对这些事情无可无不可,才懒得计较。他现在最关心的是皇上从冀州行宫回来,他姐姐现在怎么样。皇上在行宫的这几天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公子,您觉得怎么样,可以起来了吗?”紫姬给容昭揉捏了半个时辰后问。

“扶我一把。”容昭说着,伸手抓住了紫姬的手臂,一边起身一边叹道:“你这药也太厉害了,下次配的时候省点料,给自己人吃的不用这么实在。”

“瞧您说的,好好地怎么给自己人吃这个?今儿不是情况特殊嘛。”紫姬扶着容昭起身下床,正要去拿外袍给他披上,一转身看见床上葱绿色素绸上绽开一朵核桃大小的红花儿,失声道:“公子,你受伤了?”

“嗯?”容昭转身看见那一块血色,脸上一红,双耳发热。

紫姬也很快明白过来,转身再去看容昭的身后,无奈的笑了:“幸好德妃娘娘和宋嬷嬷出去了,要不然这…”

“快收拾了!”容昭一时恼羞,急切的说道。

紫姬忙拿过容昭的棉袍裹在他身上,小声说道:“没事儿,公子别着急,这也没啥。您先披上衣裳去后面收拾一下,这儿交给奴婢了。”

“哎呀,烦死了!回头把那个紫御养身汤再弄些来给我喝。”容昭一边不耐烦的说着,一边急火火的从小角门往后面去了。

“这可不行!那汤药喝多了您这身子可真就麻烦了!”紫姬一边叹息着一边麻利的动手把染了血的床单掀起来团吧团吧丢在一旁,又去橱柜里寻了一条干净的铺在床上,又把被子叠整齐放到里面,再认认真真的检查了一遍并不见任何不妥之后,方抱着那条脏了的床单出去了。

从睿王府回秋月斋的路上,紫姬半道下车去替容昭办别的差事,对萧正时的解释是怕叶慎之几天不见容昭会四处嚷嚷,先让紫姬回去一趟通个消息。萧正时也不介意,只是从心里细细的盘算着该怎么去解决答应容昭的事情。

三日后,正月初十。德妃从睿王府回宫之前,借口睿王府没有得用之人,一干奴才们不能好生照顾睿王为理由把睿王送去萧府养病。萧正时带着两个儿子携夫人一起来睿王府极其隆重地把睿王接进尚书府,住进尚书府后花园最精致宽敞的名曰“听雪斋”的所在。

第二日,正月十一,萧正时进宫面圣,恭恭敬敬的递上了一道奏疏,奏疏大概内容是说西疆初定,陛下不应该寒了戍边将士的心,尤其是靖西候容朔这样的功臣身系西疆上千里边疆的安定,皇上更不该把他的女儿晾在西长京一个人孤寂的过日子,这样会让那些浴血沙场的将士们心寒。从而动摇国本。容悦既然已经封妃,就应该早日接进上京城行册封之礼方能正名后宫,给所有戍边将士们一个说法。

另外,萧尚书还建议,为了彰显朝廷恩泽,应让武勋世家的子弟进国子监读两年圣贤书,对于这一点,萧尚书给出的理由更加冠冕堂皇:自古武将都是匹夫之勇却少见睿智之才,更有不少武将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蛊惑,鬼迷心窍做出一些不忠不义之事,我朝盛世,我皇圣明,应该给武勋世家的子弟们一个读书上进的机会,让他们明事理,懂诗书,就算不能文武全才,但至少会从圣人之言中学一些为臣之道。

萧正时不愧是萧家的掌家人,是读书人里的拔了尖儿的人,这一番话引经据典,说得皇上都热血沸腾,好像不按他说的办就是个昏君,就得遗臭万年一样。

皇上这几天心里本来就憋着火儿,觉得自己一味的相信张天师的话而委屈了容悦和赵沐,再加上萧正时这一番谏言,当时一点都没犹豫直接就下了圣旨,萧正时所奏所请全部准了!并且还下旨给萧正时,让他这个礼部尚书亲自去西长京接悦妃进京行册封之礼,并一再叮嘱万不可让悦妃受了委屈。

萧正时自然一口应下,并请皇上当场书写了圣旨加盖宝印。

办完了这件事情,萧正时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从皇宫里出来时,走路都脚步带风。

一回到府中,萧正时把朝服换下来就直奔听雪斋,进门便看见容昭正靠抱着个靠枕躺在听雪斋门前廊檐下的晒着太阳听紫姬回话。

“公子,西长京行宫里死了四个太医,还有一个失足从楼上摔下来摔坏了脑袋到现在仍然昏迷不醒。这四个人都曾经给悦妃娘娘诊脉开药方。这四个人在一夜之间出事儿,皇上听了之后暴怒,当时把负责调查悦妃娘娘年前生病之事的两个护卫一人抽了四十鞭子…”

“嗯。”容昭点了点头,示意紫姬继续说。

“户部的钱大人跟舅爷打听咱们呢,问的听仔细,幸亏咱们只在舅爷那里住了一个晚上,而且舅爷也没见过那只猪,不然的话这事儿更麻烦。”

容昭冷笑一声,问:“户部钱谦中是谁的人?公孙家,还是周家?”

“应该是周家。”紫姬小声说道。

“看来,皇后娘娘是不甘心被咱们攥着把柄不放啊。”容昭悠然一叹,抬手捏了捏下巴看着碧蓝的天空,沉吟道,“既然这样,那咱们也不用太客气了,得想个办法提醒提醒她。”

“要不,直接把那个宫女的事情捅出去,让皇上去查…”

“不,这太幼稚了,对咱们没什么好处。”容昭摆摆手,一下子想到了什么,又朝着紫姬勾了勾手。

紫姬忙凑上前来,容昭在她耳边小声说道,“想个办法让肃王查出那个崔护卫的真实身份,挑起贤妃和皇后之间的战争,咱们也来一场坐山观虎斗。”

紫姬脸上露出妩媚的笑容:“公子这招狠,这下两边儿都该睡不着觉了…”

“老爷。”送茶过来的丫鬟看见萧正时,忙停下脚步福身行礼。

紫姬听见动静便住了嘴,转身看见萧正时走过来,也浅浅一福。

“你叫容盛回去把我的血点儿带来,好些日子没见了,怪想它。”容昭又吩咐紫姬。

“容盛?”紫姬不知道这是谁的名字。

“啧!就是那只猪!本公子给他新取的名字。”容昭笑了笑。

“这么好的名字给他用?太便宜他了。”紫姬扁了扁嘴巴。

“这是你给你捡来的那个人取的名字?挺好的,明儿把人叫来,我安排杜先生带着他去户部走一趟,人就落在你们容家,说是你们家的下人,因为在飞云涧遭劫打坏了脑袋,身上的户籍册页也丢了,去户部临时补办一个…”萧正时说道。

“别,别…萧大人,这人的户籍不能落在容家,这人最好是落在你们萧家。”容昭赶紧的打断了萧正时的话。

“你这什么意思?他是你的随从,你又给他取名容盛,理应是你们容家的人。”萧正时皱眉问。

“没什么意思,就是觉得这个人落在你们家比落在我们家更好,对他好,对我也好。再说了,你们萧家名门望族,也不在乎多不多这一个人,你就当是你们家那个管家奶奶的远房亲戚来投奔的不就成了吗?这天下姓容的人多了,可不都是我们容家的人。”

“你为什么要这样?是不是这个人另有来历?”萧正时皱眉问。

容昭一听这话立刻站了起来上前两步瞪着萧正时问:“能有什么来历啊?萧大人你来来回回的纠结这事儿是不是想反悔啊?再说,您若是觉得他姓容不妥,那就让他姓萧好了。”

“算了,老夫懒得跟你理论,落在萧府也不是不可以,姓容姓萧也都没什么要紧的,可将来若是发现这人有什么不妥,老夫第一个把他交出去,顺带把你一块儿交给皇上。”萧正时说完,便转身进屋去看赵沐了。

紫姬看了一眼晃动的门帘,小声问容昭:“公子,为什么非要那只猪做萧府奴才的亲戚?”

“保险。”容昭低声说道。

紫姬点了点头,的确,盛穹这家伙的户籍落在萧府绝对比落在容家或者别的谁家更保险。

“周…”容昭刚想要说周皇后那边现在什么动静,话未出口便看见一个披着大红羽缎白狐风毛斗篷的妙龄少女带着一个大丫鬟进了院子,于是立刻闭上了嘴巴。

紫姬转身顺着容昭的目光看过去,微笑着低声说道:“若是奴婢猜得不错的话,这位应该就是萧家的三姑娘。是正室夫人所出的嫡女,跟前头两个庶出的姐姐可不一样。”

容昭在看见这姑娘跟德妃有几分相似的面孔时就差不多猜到了她的身份,因低声问:“萧大人的女儿?”

“您就是容公子吧?”萧云欣在容昭的面前站住脚步,落落大方的看着他。

容昭依然蜷着腿整个人都窝在宽大的太师椅上也不起身,只抬着头笑眯眯的看着萧云欣,那眼神就像是牛皮糖一样黏在人家身上撕也撕不掉:“是我,你是?”

“我来看我表哥。”萧云欣并不自我介绍,说完后也不再停留,而是抬脚往屋里走。

“嗳,你爹在里面呢。”容昭扭头提醒道。

萧云欣立刻顿住了脚步,回头看了一眼贴身丫鬟怀里抱着的食盒,微微蹙起了眉头。

容昭也看见了丫鬟怀里抱着的东西,因笑问:“来给你表哥送补汤?那你也得先让我过过目啊,我现在可是为他的性命负责的,你这东西他能不能吃,得我说了算的。”

“公子说的是。”萧云欣点了点头,示意丫鬟把怀里的食盒送到容昭面前去。

丫鬟果然把食盒打开送到容昭的面前请他检验里面装的一盅汤。非常香浓的味道,容昭一闻就知道这是乳鸽汤,里面放了淮山,枸杞,红枣,还有老参片等滋补的药材。

“这汤是好烫。”容昭伸手把食盒接过来放在腿上,又拿汤盅上的盖子拿去递给紫姬,又轻轻地吸了一下汤的味道,然后直接拿起汤匙来舀了一勺送进了嘴里。

“嗳——”大丫鬟立刻不乐意了,“这是给王爷的汤啊。”

容昭笑了笑,把勺子一扔,直接捧着汤盅喝了一大口。

“嗳,你!”大丫鬟的脸立刻拉得老长,气呼呼的质问道:“这是我们姑娘亲手炖给王爷补身的,你怎么能这样?”

容昭冷笑一声看了一眼萧云欣,说道:“汤炖的不错,看得出来是给心上人的,破费了一些心思。”

萧云欣的脸颊顿时泛起了一层红晕,但还是保持着该有的平静,微笑道:“容公子喜欢,下次我多吨一盅就是了。”

“不必了。”容昭说着,又喝了一大口汤,然后把汤盅放回去还给丫鬟,“王爷的身体现在十分虚弱,你这汤他还不能喝。你若是真有心思的话,就拿小米磨成面,薏米,淮山都磨成面,一起煮成粥再兑上一点黑糖给他喝,比这个更合适。”

“记下了?”萧云欣问自己的丫鬟。

“是,奴婢记下了。”

“那我们走吧。”萧云欣说着,转身往外走了两步,又转过身来朝着容昭一笑,说道:“多谢容公子指点了。您若是喜欢喝鸽子汤,我叫厨房每天都给您炖好了送去您房里。”

“多谢,鸽子汤虽然好,但也不能天天喝。现在立春已过,这上京城的气候越来越干燥,我还是更喜欢南杏润肺汤。”

“好,那我回头吩咐厨房给公子做。公子这些日子照顾我表哥的身体,多有辛苦,云欣在这里先谢过了。”萧云欣说着,微微福了一福,转身走了。

看着萧云欣楚楚的背影,容昭只觉得嘴巴里泛起一股酸味,因皱眉道:“这乳鸽汤后味怎么会泛酸呢?”

“酸?难道炖乳鸽汤也放醋吗?”紫姬纳闷的问。

容昭咂舌皱眉,哼道:“放个毛的醋,你听说过谁家炖鸽子放醋吗?”

紫姬偷偷地吐了吐舌头,没敢再说什么。

没多会儿的工夫萧正时从屋里出来,看见容昭依然裹着狐裘跟一只懒猫一样窝在椅子上晒太阳,便微微皱了皱眉头在他面前站定,说道:“明日老夫将带着人去西长京行宫迎悦妃娘娘进京,睿王的身子就交给容世子你了。老夫不在的这几日劳烦世子多费心。”

“明日就走?”容昭一听这话立刻把双脚从椅子上放下去,趿拉上鞋子便站了起来,“不是说过了元宵节吗?”

老夫一把老骨头了骑不得快马,上京城到西长京总有三四天的路程,再说,封妃乃是大事,其中礼仪规矩一共有三十六项,哪一步该怎么做都是分毫都不能错的。这些事情还要有专人给悦妃娘娘一一细说,所以明日走已经很仓促了。”

容昭此时才明白过来这回萧正时在自己姐姐的事情上真是用心了,于是忙整理衣冠,后退两步,恭恭敬敬的一揖到底,朗声道:“容昭在此谢萧大人了。”

萧正时还真是没想到这个混不吝公子哥儿会这般行事,一时愣了一下,方抬手搀了容昭一把,淡淡的说道:“老夫也不过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容世子不必如此客气。”

容昭微微一笑,又拱手道:“萧大人您胸怀坦荡只当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殊不知这天下之人有多少明知自己该做什么却无动于衷,甚至背其道而行之。如此,足可见萧大人之高风亮节是多么可贵。”

“容世子言重了。”萧正时微微一笑,抬手捋了捋下巴上的几根胡须。容昭这一记马屁拍在萧正时的身上不轻不重刚刚好,萧正时此时忽然觉得眼前这个公子哥儿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此时此刻他的感谢就透着真诚,而一个人如果能够心怀感激,那他至少还不是一个白眼狼,应该不会做出那种吃里扒外的事情来。略一思量,萧正时又对容昭说道:“等悦妃册封之后住进皇宫,容公子也该进国子监好好地读书了!可不要让老夫失望啊!”

“…”容昭刚刚满肚子的感激在听到这句话之后化为泡影。

“年轻人要知道上进。”萧正时看着容昭老大不情愿的样子,叹了口气抬脚走了。

容昭看着萧正时挺拔消瘦的背影,扁了扁嘴巴哼道:“这老头儿!故意整我的吧?他算是掐住爷的软肋了,知道拿姐姐的事情来弹压我。”

“这老头儿是挺讨厌的,不过咱们若是能得到他的助力,将来在这京城内立足会容易很多。”紫姬说道。

“没错。”容昭抱着双臂看着院子里盛开的绿萼白梅若有所思,半晌方问:“这几天你多留心各方动向,周皇后,公孙家,肃王,平南王,襄南王等人还有叶慎之那边也不能忽视——对了,皇上和德妃娘娘把睿王身体好转的消息放出去,睿王府那边肯定也会有动静,至少那个给睿王下毒的人应该快沉不住气了。”

“公子说的是,奴婢会派人留心的。”提到下毒之人,紫姬脸上的笑容倏然敛去,目光冷冽如霜。

萧正时不在的这几天,容昭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守在听雪斋。赵沐住在正屋西里间,他便带着紫姬住在东里间。而他那些提炼各种毒药解药的器皿等也全都被弄进了听雪斋安放在东厢房。

原本容昭除了看着赵沐吃药之外,人基本都在东厢房里门头炼药,自以为会很清静,却不料这住着病人的听雪斋却是一天比一天热闹。

头一天还好,只有萧正时的夫人打发了一个婆子过来探望了两次;到了第二天早饭时间还没到,萧云欣便随着一个年轻男子并肩而至。

恰好容昭刚给赵沐诊了脉,又取了一点血准备拿去解析一下,人还没出去就听见外边有人说话,一问,门口的丫鬟进来回说是二公子和三姑娘来探望王爷了。容昭回头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看自己的赵沐,笑道:“王爷人缘还真是好,这一大早的就有美人来探望。”

赵沐无力的笑了笑,说道:“没听见说还有二公子吗?”

“王爷。”一个弱冠之年的蓝衣公子进了卧房,先看了一眼容昭,拱手笑道:“这位想必就是容世子了。在下萧珣。”

对方谦谦君子之风,容昭也不能太无赖了,当即也抱拳还礼,微笑道:“在下容昭见过二公子,二公子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