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门千金之田园锦绣上一章:第 5 章
  • 毒门千金之田园锦绣下一章:第 7 章

“姐姐,我不是小孩子了!”唐逸被唐雨蔷摸了摸头,撅着嘴道。

“胡说,你比我小,当然是小孩子!”唐雨蔷变本加厉的再揉一揉,唐逸倒是想躲,只可惜论武功,他还不是唐雨蔷的对手,哪里逃得脱唐雨蔷的魔爪。

被这么一闹,刚刚沉闷的气息也散了,小娟背着篮子,还掩着嘴吃吃的笑。

回到村子里,唐雨蔷分了一条鱼给小娟,小娟不肯要,唐逸赶忙帮腔,道:“小娟姐姐拿着吧,鱼又放不住,我家就那么几个人,哪吃得了那么多,浪费了多可惜。”

“可是…”

“哪来那么多可是!”唐雨蔷将鱼塞给她,道:“我们什么关系啊!一起卖过那么多次东西了,还不能送你点什么?好好拿着,麻婆婆前些日子还病了一场,喝点鱼汤补一补最好,你要是再推辞,姐姐我生气了!”

“好,我拿着就是。”小娟也是爽利的人,只想着以后有好东西也分给唐雨蔷他们一份便好。

告别了小娟,唐雨蔷跟唐逸一起往回走,唐逸看着家家户户热闹的准备着过年,不由想到唐明允,道:“姐姐,后天就是除夕了,大哥能不能赶回来?”

“哥哥一向说话算话,他既说了会赶回来,就必定会赶回来,小逸莫多想,若是惹了母亲担心,看我不打你!”唐雨蔷心里也没底,却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说道。

唐逸缩了缩身子,低声道:“好啦,我知道大哥说话算话,姐姐你别那么凶,当心以后嫁不出去。”

唐雨蔷瞪了唐逸一眼,道:“要你管!”

说话间,两人便到了门前,杨嬷嬷远远地瞧见他们过来就迎了上来,接过唐逸的背篓,道:“辛苦了吧!夫人给你们准备了水,先喝点水歇一歇。”

两人一路走回来确实累了,点点头便进屋喝水,还拿了刚买回来的菠萝到长公主面前献宝。长公主见到菠萝一脸意外,问唐雨蔷哪里来的,唐雨蔷照实说了,长公主轻轻一叹,道:“我第一回见到这东西还是在母后宫里,那时我才十二,转眼间,你们都那么大了。”

“母亲,我带着个回来是哄你开心的,你可不许掉眼泪,不然下次我可不带了。”唐雨蔷见长公主眼里盈起水光,赶忙劝道。

第二十六章挖藕

长公主被唐雨蔷逗得一笑,道:“好,母亲不哭。不过,这东西我也只是见过,要怎么剥开?”

“母亲不必担心,有姐姐呢!”唐逸嘻嘻笑道。

唐雨蔷瞪了唐逸一眼,道:“你不是聪明得很吗?刚才你见我削的,这回你来!”

唐逸对着手指,抬头那眼睛看唐雨蔷,道:“姐姐,人家错了嘛,你别生气好不好?这回姐姐动手,我一定仔细看,下回一定不劳烦姐姐!”

唐雨蔷翻了个白眼,本来也没指望唐逸,当下接过刀子,开始削皮。

菠萝一次不能多吃,免得伤了肠胃,四人一人吃了一块,剩下的唐雨蔷叫唐逸给小娟家送了一些,其余的都做成果酱,另外一个则放着,等唐明允回来再吃。

京都过年的风俗与这边不同,而如今家里人少,许多东西也能免则免,二十九一大早,唐雨蔷和唐逸就跟着杨嬷嬷忙活着里外收拾,准备过年。年货昨日基本上买齐了,贴了春联,又在墙上贴了几幅漂亮的年画,家里也立刻就有了过年的气息。

吃过早饭,唐雨蔷正坐在院子里同长公主学做针线,小娟从村里跑过来,唤唐雨蔷道:“小蔷姐姐,六叔家的猪杀好了,快走,晚了好的都让人买去了!”

唐雨蔷闻言便站起身来,向长公主道:“母亲,我同小娟先去买些肉回来,母亲想吃些什么?”昨日唐雨蔷他们并没有买肉回来,一来昨日街上买肉的人多,不仅价钱会上浮,估计还买不到好的,二来也是从小娟口中得知,每年二十九杨六叔家都会杀一头猪,除了自家留一些,其他都要卖给村里人,还不如回来买。

长公主点点头,道:“嬷嬷说需要买些肥肉炼油,不过瘦的也买一些,我瞧着你不大喜欢那肥的。”说着,取了些钱递给唐雨蔷。

唐雨蔷点头,提了个篮子便同小娟一起往杨六叔家赶,到了那边,果然已经有不少人等在那里。小娟拉着唐雨蔷挤进去,杨六叔正熟练地将肉切成两三斤一块的分量,村里人虽说不至于吃不饱,但也不富裕,每家基本就买个两三斤过年。

杨六叔家是猎户,听说这头猪还是山上带回来的野猪仔,唐雨蔷看了一眼就很满意,在桌上来回扫了一遍,就大约看定了自己想要的。村里人一年到头辛苦,也就想过个好年,但过日子毕竟要精打细算,所以一般人都会选肥瘦都有的,肥的可以炼油,瘦的也能打打牙祭。杨六叔家媳妇是勤快爽利的,猪养得肥壮,肉也多,倒不必相争。

唐雨蔷看中的是一块完整的肥肉,正好用来炼油,另外还有一块上好的五花肉,不过看上那一块的人估计不少,不一定抢得到手,若不成就买一块瘦的,长公主虽然说的唐雨蔷不爱肥的,事实上她自己也不喜欢。肉分割好,围着的人就挑了肉块让杨六叔称了带走,唐雨蔷和小娟是小辈,年纪又小,自然不能跟人家争,等轮到她们时,其他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好在唐雨蔷看中的那一块肥肉还在,唐雨蔷指了那一块,请杨六叔给她称上,其他的,看了一遍,好的就只剩下一块里脊,那一块的肉质最好,卖得贵,村里人通常不会挑,唐雨蔷问了价钱,算了算自己带的钱也足够,就一并称上了。而小娟则称了一块不太好的五花肉,另外称了些排骨,说是回去给麻婆婆炖汤喝。

说到炖汤,唐雨蔷想起村前的河里长了莲花,这个时候应该有莲藕,便邀了小娟等会儿去挖藕。

杨家村有莲花,也有藕,只是这里是南方,即便是冬天也不缺蔬菜,而挖藕费时又费力,所以通常不太有人会花力气去挖藕。而唐雨蔷却很喜欢莲藕,无论是煮汤、清炒还是凉拌,都是极好的,只是平日里没什么空闲,虽想着要弄,却也都丢在了一边。

小娟如今最信得过的就是唐雨蔷,听到这话也没有疑问,反正家里早晨已经收拾妥当了,正巧下午有时间,便应了下来,说好了等会儿在河边的浅滩见。

唐雨蔷将肉带回去交给杨嬷嬷,见唐逸从屋里出来,便顺手将唐逸拎上,带了工具往河边挖藕。唐逸没有做过挖藕的活,此时也有些兴奋好奇的样子,一路还催着唐雨蔷快走。

村前的河离唐家不远,唐雨蔷跟唐逸说笑着,不多时就到了河边。村前的这条河也不知叫什么名字,因为是这边最大的河,大家便直接称为大河。虽说是这边最大的河,其实水并不深,旱季里一个成年男子可以趟过去,不过很宽,水流也不算湍急,夏天河里长了莲花,到秋天有不少人摘莲子去卖钱。

唐雨蔷所说的浅滩是一片河湾,雨季的时候河水能有半米多,到了旱季,水只有两寸深,底下都是淤泥,村里的小孩时常在那里抓小鱼或是摸田螺。唐雨蔷和唐逸先到了河边,没有等多久,小娟便拿着小锄,提着篮子来了,当下三人便忙活起来。

挖藕虽然是唐雨蔷提议的,但唐雨蔷自己没有做过,倒是小娟从前跟父亲挖过,所以唐雨蔷和唐逸都是跟着小娟学。因为挖藕的人不多,三人没多久就挖了不少藕节,在河水中清洗干净了,收在篮子里,顺便也收获了一些田螺。唐雨蔷不会弄田螺,就都装到了小娟的篮子里,看着天色还早,便坐在河边说话。

“小蔷、小逸,你们在河边做什么?”唐明允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唐逸闻声立刻蹦起来,跑上前去抱着唐明允的胳膊,道:“大哥,你可算回来了!我还怕你不能赶回来过年呢!”

第二十七章归来

“怎么会,我说过会赶回来,自然说话算数。”唐明允笑着道。

“大哥说得跟姐姐一样。”唐逸笑嘻嘻道,又看了看唐雨蔷。唐雨蔷倒是没什么,她那就是在安慰唐逸的,唐明允却露出了一些笑意。

唐雨蔷见唐明允回来了,就提起篮子,招呼唐逸和小娟回家,两家不在一个方向上,小娟说着做好了田螺给他们送过来,便提着篮子回去了。唐明允身为大哥,见唐雨蔷提着篮子,便伸手去接,却被唐逸抢过去,道:“大哥赶路辛苦,这点东西我提就好,我已经是男子汉了!”

唐明允一愣,倒是笑了,也没有同唐逸争。

唐逸如今正是力气使不完的时候,提了个篮子还跑得飞快,刚到院门口,便往里面喊道:“母亲,嬷嬷,大哥回来了!”

长公主闻言丢下手里的针线便迎了出来,拉着唐明允的手仔细的看,确定儿子好端端的,才嗔怒道:“你大了,翅膀硬了啊!这么大事,也不跟娘商量一声就往外跑,不知道娘要担心吗?”

“娘,是孩儿不好,孩儿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了!”唐明允没有反驳,只低声应着。

长公主也知道唐明允的用心,到底是从小疼到大的儿子,哪能当真狠下心说他,见唐明允应是,便拉着唐明允进屋,道:“大老远了从沧州回来累了吧,你先坐着,娘给你弄些吃的。”

唐雨蔷赶忙拉住长公主,道:“母亲坐着,我去就好。哥哥你想吃什么?”倒不是长公主手艺不好,长公主当年为唐国公洗手作羹汤,做出来的东西比起厨娘都不差,只是那时有丫头婆子帮忙,完了也有人收拾,完全是一份心意,根本不计成本,如今他们家虽说也算小有家底,却经不起长公主折腾,长公主会的,可没一样是家常小菜。

长公主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来到杨家村之后长公主就下过一次厨,用掉的食材倒是不多,但浪费的差不多够他们吃一天,大家都夸她手艺好,但她也看到了杨嬷嬷心疼的样子。如今虽说好了一些,但年前没有集市了,若是年货被她浪费了,过年可就没有东西吃了。

唐明允见状一笑,道:“娘如今可是双身子,哪能让娘辛苦,我这会儿也不饿,倒是渴了,喝点水就好了。”

长公主看天色已经不早了,等会儿就可以做晚饭了,便没有再劝,问起了唐明允生意上的事。唐明允说是做生意,但这一趟主要还是考察市场以及做一些前期的准备,长公主问起,他也没有隐瞒,照实说了。长公主闻言点点头,十分赞同唐明允的做法,也提了一些建议,长公主虽然不曾亲自做过这些事,但以前毕竟管着唐家,多少也有些接触,对唐明允也有些益处。

晚间因为唐明允回来,杨嬷嬷特意弄了些好菜,唐雨蔷拿刚挖出来的莲藕,做了一个凉拌藕片,虽然是冬天,但清凉爽口的藕片还是得到了大家的喜欢。

吃过晚饭,唐明允将带回来的东西拿出来。唐明允如今事业还没有开始,也没有带什么贵重的东西,就是一些沧州的特产,他一个人也带不了太多,也就是一家人尝尝鲜。

次日便是除夕,一大早杨嬷嬷就带着唐雨蔷三个忙碌起来,长公主被杨嬷嬷安置到旁边,只需帮着递一递东西,不叫她劳累。京都那边的习俗,过年要吃饺子,唐雨蔷他们做了准备,唐雨蔷还往小娟家割了些韭菜来包饺子,带唐明允带着唐逸拜祭了先人,一家人便坐下来吃饭。

唐明允和唐雨蔷怕长公主多想,就挑着唐明允在外边遇见的趣事多说了些,长公主虽说难免有些惆怅,到底松开了些心思。长公主有孕在身,杨嬷嬷劝着早早的睡了,而唐雨蔷三个,则陪着杨嬷嬷守年,三人围着火炉说话,一面寻了些东西烤了解馋,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年初一早晨要吃汤圆,才能一年都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因此,一大早杨嬷嬷和唐雨蔷就起身做汤圆。杨家村气候偏热,汤圆不能提前做好存放,但好在材料都是备好的,做起来倒不算麻烦。杨嬷嬷叫唐雨蔷买材料的时候,唐雨蔷才知道这个时代的汤圆只有花生馅的,而唐雨蔷喜欢的芝麻,如今还只用来做麻油。因此唐雨蔷买材料的时候还特意买了一些芝麻粒,回来炒了准备用来包汤圆。

唐雨蔷和杨嬷嬷动手,唐明允和唐逸也来帮忙,只是两人手艺差,包了两个就被唐雨蔷嫌弃,赶去烧火去了。长公主如今正是嗜睡的时候,唐雨蔷他们一早起来忙活也没有惊动她,等她醒来时,汤圆已经煮好了。唐雨蔷先给她盛了一碗,长公主也不同大家客气,端起碗就开吃。

汤圆包了两种馅,但并没有做标记,长公主第一颗就吃到芝麻馅的,一脸惊喜道:“这就是小蔷做的芝麻馅吗?好香啊!”

唐雨蔷和杨嬷嬷给大家盛好了汤圆,便也坐下来吃,闻言笑道:“是吧!我就说很好吃啦!”

几人都点头表示同意,做了不少的汤圆不多时便吃完了。

大年初一还有些忌讳,通常除了小孩子,都不会到旁人家里去,唐家一家人,便都坐在院子里说话,聊着年后的计划。唐雨蔷心里想的是,他们在这边不宜露出端倪来,外边有唐明允去弄,这家里面依旧像从前一般,他们随时卖些小东西,过得不好不坏也就够了。唐明允也同意唐雨蔷的说法,这世上有富贵的,有贫穷的,但若说最不引人注目,那自然是不好不坏的,没什么值得觊觎,也不需要帮扶,而他们需要时间积蓄力量。

第二十八章求医

唐逸听着哥哥姐姐同母亲说话,只安安静静的坐着,但唐雨蔷和唐逸的话,他都记到了心里。而长公主和杨嬷嬷,看着唐雨蔷和唐明允这般深思熟虑,心里也宽慰一些,只要能够顺利的度过了这几年,即便皇帝有所察觉,他们也未必就要束手就擒。

这边说完了正事,便坐在一起聊天,长公主读的书不少,杨嬷嬷这些年也见多识广,一家人天南海北的倒是聊得开心,到午后,唐雨蔷正想做点点心给大家垫垫肚子,却听大门被拍响。

原本杨家的院子破旧了些,后来考虑到一家子妇孺,赚了些钱就将院子简单的修缮了一番,虽说没有大动,但围墙却是比村里许多人家还高了一些。倒不是唐家想搞得特殊些,而是唐家院子在村子边缘,若是不把院墙修好一些,不说贼人,单单野兽就是一大威胁,是以此时从院子里,还真看不到外面的人。

唐雨蔷知道通常大年初一都不会有人到处串门,若是小孩子拜年讨糖果,则是老远就笑闹着过来了,这样想着,唐雨蔷便猜测,来的人必定是有重要的事,才寻上门来,当下便起身去开门。

门一开,只见阿九一脸泪痕的站在外面,一见唐雨蔷便抓住唐雨蔷的手,道:“小蔷,救救清哥!”

唐雨蔷一愣,扶起阿九,道:“怎么了?你慢慢说。”

“慢慢说就来不及了,清哥吐血了,小蔷,我愿意冒险,求你救救他!”阿九带着哭腔道。

“吐血?”唐雨蔷脸上露出惊异,她只知道袁润清是因为外伤而伤了腿,却不曾认真给袁润清把过脉,之前也是因为不忍心阿九一辈子受苦,才对她说有机会治好,只是不管什么病都是有风险的,让阿九认真考虑,却没想到这么快便出了这样的事。

“是。”阿九点头,见长公主和唐明允他们都过来,阿九咬着唇,道:“我知道今日不该来打扰,可是,我怕清哥他撑不到明天…”

“傻孩子,人命关天的事,哪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话。”长公主中年丧夫,阿九的事她也知道一些,对这个真挚、坚韧的女孩也有些怜惜,当下看向唐雨蔷,道:“小蔷…”

小蔷看得出长公主眼里的怜惜,她原本也没准备不管阿九,她是几千年后的人,也不在意这些忌讳,点头道:“我取些东西就跟你过去,你等一等我。”唐雨蔷说着,就往屋里去取了一些药丸,她猜想着袁润清这段时间都没有其他反应,想来是受了内伤,当时没有表现出来,没有治疗,伤情不知不觉的恶化,才会突然吐血。

“等等。”唐明允叫住唐雨蔷,递给她一包银针,道:“在沧州给你买的,原想找个机会给你个惊喜,如今既然有事,你就先带过去吧!”

唐雨蔷看着唐明允递过来的银针,眼里露出惊喜的模样,只是没有时间多说,接过银针,道:“谢谢哥哥!”

唐明允嘴上说着兄妹之间用不着谢的话,眼里却是透出笑意,嘱咐唐雨蔷尽力即可,不要难为自己。

唐雨蔷跟阿九一起出门,趁着功夫问了问袁润清的情况,才知道今天早晨阿九早早起身包汤圆,婆婆也在厨房帮忙,袁润清起身身边没有人,想试着自己活动,就自己起身往外面走,没想到被门槛绊了一下,摔倒了。袁润清腿脚受伤这么长时间,摔摔打打的也不少,他弟弟见到,就将他扶进房里,没想到刚坐下,袁润清就一口血吐了出来。

袁家人一下子就慌了神,忙乱着给袁润清睡下,又给他倒水,只是人昏迷了,连水都灌不下去,最后还是阿九想起唐雨蔷说过的话,才过来找唐雨蔷。

唐雨蔷心里有个数,跟着阿九到了袁家,袁润清的父亲坐在屋檐下抽着闷烟,母亲正对着袁润清抹眼泪,小弟才九岁,还有些懵懂的坐在床边。唐雨蔷顾不得跟袁家父母寒暄,上前几步拉起袁润清的手,给他把脉。

乡下没有多少规矩,何况在大夫眼里,原本就没有这些礼俗的限制,而此时袁家人也都屏住了呼吸等着唐雨蔷说话。唐雨蔷细细诊了脉,却皱起了眉头,道:“袁家婶婶,劳烦你帮我去烧些开水来。”

“哎!”此时,唐雨蔷有什么吩咐,他们自然照办。

见袁李氏答应着出门,唐雨蔷又看向袁润清的弟弟袁润河,道:“小河弟弟,我这里药材不全,你去杨九叔那里替我买一些,可以吗?”

袁润河看看父亲看看唐雨蔷,乖乖地点头,问了唐雨蔷要买哪些,便快步往村里的郎中家跑去。杨九叔是村里的郎中,今日袁润清出事他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九叔,只是杨九叔昨晚出诊,去了另外一个村子,这会儿还没回来,家里就只有一个儿子看着,只能抓抓药,还不能看诊。

袁父见状,不由皱眉,道:“小蔷丫头,可是清儿这病有什么不妥?”

唐雨蔷取出唐明允给她带的银针,出手如电、行云流水,等他们反应过来,唐雨蔷已经收回了银针,见袁润清眼皮动了动,睁开眼,便摸出一个瓷瓶,倒了一粒药丸不由分说送到袁润清口中,道:“袁家哥哥,你在京中不仅仅是当了人家的替罪羊吧!这毒药我不知是怎么下到你身上的,但今日若不是遇上我,只怕就是杨九叔,你也只能因为‘旧伤复发’死于非命,往后你好自为之。”

第二十九章兔子

“…”袁润清睁大眼睛看着唐雨蔷,道:“你怎知…”

“我怎知你还得罪了人?”唐雨蔷一脸认真,道:“这毒药可不是一般人拿得到的,那些药材即便有钱也买不到,能花这么大力气对你下毒,可见是下了置你于死地的决心,你往后好自为之吧!”

袁润清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里却多了些什么,道:“多谢唐姑娘。之前阿九说唐姑娘有法子治愈我的腿,可是当真?”

“当真又如何?不当真又如何?”唐雨蔷淡淡道。

“请唐姑娘替我治好双腿!”袁润清一脸坚定道。

“你的腿,我能治,但是你能给我什么?”唐雨蔷直言不讳道。

“但凡姑娘开口,我必定全力以赴!”袁润清答道。

“那好,我先给你解毒,等半月之后,你身上的毒应当没有大碍了,到时,我替你医腿。”唐雨蔷一面写药方,一面道:“我不要你什么钱财,只要你一个承诺,将来,若我唐家遇难,你必定在你能力范围内,出手相助。”

“好!”袁润清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眼里的恨意一闪而过,只剩下一脸的坚毅。

“还有,阿九是我的好姐妹,以后不管你为官做宰还是封侯拜相,你都要对她好,否则,我一定会为她讨回公道!”唐雨蔷看着阿九坚持着嫁给他,又为他受了那么多苦,虽然这是人家心甘情愿的,但她还是忍不住替她要一份保障。

“阿九是我的妻子,我会待她好,绝不会辜负她。”袁润清并没有敷衍,望向阿九的目光里都是真诚。

唐雨蔷交代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便由阿九送着出了门,走到门前,唐雨蔷顿住脚步,道:“阿九姐姐,如今你可后悔这桩婚事?姐夫这个样子,恐怕你以后都难得有平静安宁的生活。”原本唐雨蔷和小娟都将袁润清叫做袁家哥哥,村里孩子也都是这般,但他同阿九成亲之后,两人便改口叫姐夫了,因为对两人来说,阿九更亲近一些。

“小蔷,谢谢你!”袁润清平安度过了难关,阿九脸上也有了些笑意,听唐雨蔷这样说,却一脸坚定道:“我知道你是为我着想,只是我觉得很好,只要清哥好好的,再难的事我们也一定可以闯过去;只要清哥好好的,我什么都不怕!”

唐雨蔷点点头,没有再劝,道:“你心里明白就好。家里还需要你照顾,就不必送我了,我自回去就是。”

“那好,我改日再同你道谢。”阿九此时确实走不开,便依言留步道。

“等等——”唐雨蔷刚要出门,就见到袁润清的母亲李氏拿了一包东西出来,塞到唐雨蔷手里,道:“大年初一还把你叫来,我们也过意不去,我们家也没什么好东西,这是年前你叔叔上山打的兔子,不值什么钱,只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唐雨蔷看袁家几乎一贫如洗的院子,哪能收她的东西,连忙道:“只是举手之劳,况且阿九还是我的好姐妹,哪能要你们的东西,婶子收回去吧,姐夫身子不好,还需要补一补。”

李氏却固执的将纸包塞给唐雨蔷,道:“老大的身子我们会想法子,但这个你一定要收下,人家大夫上门还要诊金,我们是实在拿不出银钱了,这点子东西你无论如何都要收下,这么一点东西,还抵不过阿清一条命吗?别跟婶子犟!”

唐雨蔷拗不过李氏,只得收下,道:“好,那我就收下了,姐夫若是有什么不妥,再来找我。”

唐雨蔷捧着纸包回去,长公主便问道:“怎么样了?可严重?”

唐雨蔷知道长公主对阿九有些同病相怜的情绪,平日里说起阿九也忍不住叹息,只是袁润清的真实情况她也不好多说,便道:“只是旧伤复发,那时想是受了内伤,只是给他看伤的大夫没有仔细看,如今复发了,倒也不要紧,吃些药,休养一段时间便没有大碍了。”

“那就好!”长公主闻言松了口气,“阿九那孩子也可怜,偏遇上了那么多事。”

“姐姐,你手里拿的什么?”唐逸见长公主又开始叹息,连忙转移话题道。

“是李婶给的兔子。”唐雨蔷将纸包递给唐逸,“他们家日子也不宽裕,李婶却非要我收下,小逸,等会儿你给李婶送些藕过去,总要回礼才是。”

“嗯!”唐逸点头,将兔子肉收起来。他们家倒是不馋这一点野味,唐雨蔷上山采药还经常抓一两只下来,不过这酱兔子真香啊!比杨嬷嬷的手艺都好。

唐雨蔷他们见唐逸这般嘴馋的模样,都忍不住扯扯嘴角,唐明允更是一戳唐逸的额头,笑骂道:“出息!”

晚间杨嬷嬷将李氏送的兔子热了,白天虽然大家都笑话唐逸,此时也不得不承认这兔子做得好,味道就是从前宫里的御厨也比不上这般,以至于唐雨蔷都想着,什么时候找机会跟阿九偷一偷师。

晚饭后唐逸拿了些糖果便出门找小伙伴玩去了,唐明允要计划年后生意开张,唐雨蔷便呆在屋子里折腾她的药材。唐雨蔷虽然是毒门出身,没有多少悬壶济世的远大目标,但有始有终是个好习惯,她答应了要治好袁润清就一定会做到,更何况她还指着袁润清做唐家的后路呢!

“小蔷,在忙什么?”唐雨蔷正忙,杨嬷嬷便在门外道。

“嬷嬷?”唐雨蔷抬头看杨嬷嬷,“有事吗?”

第三十章拜师

“是杨九来了,说是有事找你。”杨嬷嬷说道。

唐雨蔷眨眨眼,听说杨九叔医德很好,不至于为了她抢了生意跑来找麻烦吧!杨嬷嬷见状一点唐雨蔷的额头,道:“想什么呢!杨九是个厚道人。”

唐雨蔷点点头,将药材收起,起身往外走,便见到杨九叔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坐在那里,唐明允正给两人倒水。

唐雨蔷从小娟口中得知,杨九叔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是村里吃百家饭长大的,后来拜了师,学了医术,就回来村里给大家看病,也不要诊金,只收一点药钱,若是家境不好的,连药材都直接送了。他师父赏识他心地好,将唯一的女儿嫁了他,只是师父过世之后,他媳妇就嫌弃家里清贫,最后跟人跑了。杨九叔也是厚道人,媳妇跑了就一个人带着孩子,如今家中也只有父子俩相依为命。

唐雨蔷向杨九叔行了一个晚辈礼,道:“九叔今日来,有什么事吗?”

杨九叔没说话,只看向儿子杨小江,杨小江看看爹爹,向唐雨蔷跪下,道:“小江拜见师父!”

“…”这下不止唐雨蔷呆住了,就连杨嬷嬷和唐明允都愣了,还是杨嬷嬷先反应过来,道:“杨九,这是做什么?”

杨九叔脸上露出一抹难色,道:“小蔷丫头医术远甚于我,我只是希望小江能学到更多,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小江给小蔷丫头做学徒,以后就由着小蔷丫头使唤,只要给他一口饭吃也就是了。”

杨嬷嬷皱眉,道“杨九,可是出什么事了?”

“哪有什么事?”杨九叔挤出一些笑容,道:“我一个人带着小江这么些年,只是希望小江以后比我强罢了。”

唐雨蔷看着没她说话一直跪着没动的杨小江,七八岁的孩子有这份定力也不错,看杨九叔的模样,她总觉得有什么事,却没法多问,到底点头道:“好吧,只是我还小,做师父也不像,只当代师收徒,小江以后叫我师姐便是。”

杨九叔见状点头,向唐雨蔷拱了拱手,道:“好,如此就劳烦小蔷丫头教导小江了,我家中旁的东西没有,药材却不少,小蔷丫头若是需要,只管去取。”

杨九叔并没有在唐家多呆,说完了正事,便又带着杨小江离开了。

“九叔家中,看来确实出了什么事。”唐明允皱眉道。

“怎么说?”唐雨蔷隐约觉得杨九叔有些心事,却说不出哪里不对。

“你没注意?”唐明允挑眉,“杨九叔说的是学徒,而不是徒弟。”

“这有什么不同吗?”唐雨蔷不明所以。

“徒弟那是拜师学艺,就跟上学堂一个样,拜一拜,喝一杯拜师茶就够了,学徒却不同,学徒相当于卖身,是要签卖身契的,也就是说,在他出师之前,就相当于你的奴仆,便是打死了他,顶多赔点钱就过去了。”唐明允解释道。

正惊愕间,杨小江又来敲门,唐雨蔷去开门,叫他进门,杨小江却摇摇头,将一张纸片递给唐雨蔷,转身就跑了。唐雨蔷打开看,正是杨小江的卖身契,契约是十年。

唐雨蔷看着纸片上面杨九叔的指印,想起阿九说杨九叔昨晚出诊,看向唐明允,道:“哥哥,你抽空打听一下,昨晚杨九叔是去哪里出诊的。”

唐明允点头应下,只是天色已晚,便道:“我明日出去问一问。”

大年初二,家家都忙着拜年,尤其出嫁的媳妇要回娘家,村子里一大早就热闹起来。唐家没有什么亲戚要走,唐明允没什么事做,便一大早就出门打听杨九叔的事。

太阳刚刚升起,村子里就传来一阵喧闹,唐逸好奇,就拉着唐雨蔷出去看,刚出门,就看到一群身穿褐色衣裳的家丁模样的人往村里走。唐雨蔷微皱眉,杨家村普遍都不算富裕,最有钱的便是孙家,也不过有几十亩土地,请了几个长工,也养不起家丁,而这些人,看上去是从别处来的,却不知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