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燕总觉得古怪,拉了青莺到一边,追问道:“你与郡主说什么了,瞧把你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青莺低声指着偏厅,“她说要给候爷物色新夫人呢。”

这么快就有人选了?

对徐氏,她们说不出喜欢,却也不是很讨厌,至于有些小瞧徐氏这个人。

红燕低低地道:“我还是不赞同拆散姻缘。”

青莺斥道:“你胡说什么,徐氏是怎么对郡主的,太可气了,郡主亲祖母留的嫁妆她都敢伸手,把粮食拉到她的米粮店里卖,一粒都不留。她既能做生意,那到外头进米粮就是,干吗动郡主的东西。郡主给她的还少么?一个贪婪鬼,越瞧越讨厌,给多少都不足,活该被休…”

红燕哑然:青莺以前在宫里可没这么多话,三天都不见说一句,现在怎的这么八卦了。

她微眯着眼睛,看像怪物一样瞧着青莺。

青莺捧着肚子:“我出恭,莫不是这几日好的吃多了闹肚子。”她一路往茅屋奔去。

红燕摇了摇头:青莺变了!那她呢,不知不觉间,一出门遇到以前认识的御林军出来的侍卫,还笑话她“红燕,几月没见,有女人味了。”

女人味?呸,她才不要这东西,又不能当饭吃。

正想着,只听到有人尖叫了一声。

那方向,不是青莺去的茅房吗,扭头奔去,只见青莺一脸煞白昏倒在茅房里。

粗使丫头道:“她…她…死没死?”

温彩拖着绣鞋追出去,已经围了几个婆子、丫头。

红燕正在给青莺诊脉,又翻了她的眼皮,“是昏过去了,好像…好像…”

青莺是石女,一出生就因带有天疾被家人给疾了,是御林军的教头收养了她,将她带回御林军训练养大。

温彩道:“快把扶进去。青莺的身子一向是极好的,怎说昏就说昏了。”

粗壮婆子与红燕把青莺抬回床上,温彩盖了被子。

冬葵识趣地离去,继续帮她的差使。

红燕见四下无人,低声道:“小姐,属下瞧青莺像是妇疾…”

妇疾?青莺长得像女人,可她患有天疾,最多算是半个女人,石女会有妇疾?

温彩道:“拿名帖,请太医。”

前世,青莺是石女,也曾有两个侍卫表白心迹,可皆被青莺以“我终身要侍奉王爷、王妃”为由拒绝了。

可今儿红燕却说青莺是妇疾。

她又补充道:“再请上次给我取血的医女相随。”

“是。”

太医诊脉之后,很是肯定地回禀温彩:“这位姑娘患的乃是经血瘀阻之症,只不知是何故,这经血未能排出体内,也至身体难以承受,故而引发昏厥。”

温彩与红燕二人顿时石化了。

在温彩的记忆里,前世的青莺并没有发生此事。

那么照太医的说法,青莺是个很正常的女子才对。

温彩道:“可能下方子?”

太医摇头,“让医女再给她检查一下。”

医女应声,与红燕进了房间,当检查完毕后,请了温彩到一边细说,“郡主,小的给青姑娘检查过了,从外表看,青姑娘像是石女,用手触碰却发现和正常人一样,只是那地方裹了层皮,若是把皮割开…想来便是一样的。”

开一条阴/道?

温彩念头一闪,不由喜道:“这个法子可行?”

“应可行。”

外头,传来青莺的怒骂声,“谁敢给我检查,姑奶奶杀了她!”

红燕小声地劝道:“你都疼得昏倒在茅房了,这得多疼呀。”

“多疼我也能忍…”

红燕劝青莺治病,青莺说什么也不治,非说她好好的,她没病。

红燕劝不过,请了温彩过去。

温彩笑盈盈地,“青莺,恭喜!贺喜!你能当娘了。”

这…

青莺一头雾水。

温彩这才坐在床前,与她轻声道:“我问过医女了,说你正常得很,只是你身上少了那么…一道口子,因为少了,经血排不出体内,积蓄在肚子里,如今再也装不住了,所以你今儿被疼得昏了过去。医女说了,只要划一刀子,你往后就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女人。你这病不能再拖,我让医女现在就给你动手术,然后你就在屋里好好休着,过上十天半月的,你就康复了…”

青莺心潮翻涌,她一直以为自己和太监一样属于不男不女的怪物。说她是男人,可她明明长得像女人;说她是女人,生有天疾,不能生养儿女。温彩这么一说,她好像和旁人无甚二样。

温彩眨了眨眼睛,俏皮地道:“你这病不能再拖,现在有机会医治,更得好好治。是医女给你瞧又不是太医,我让她把东西备好,一会儿给你动手术。”

青莺不说话,只垂着头:她居然是女人,原来一切都正常的。

以前她也偷偷请稳婆瞧过,稳婆说她是天生的石女。

那些个稳婆就会胡说八道。

可是,当女人要肚子疼,而且每月都要疼,好可怕。

温彩恼道:“你不会怕痛吧?取心头血很痛我都能忍,连如蚂蚁叮咬一下的疼,你这个御卫营出来的一等一高手,咬咬牙就过去了。”

青莺一脸通红,低低地道:“我不是那意思,我是觉得当女人…真够麻烦的。”

“再麻烦,你也是女人,乖乖儿躺下,照医女说的做,我让红燕在一边帮衬。”

冬葵一脸好奇,原想忙她自己的差事,见温彩与红燕进出青莺屋里,又请了太医、医女来,站在外头张望。

“小姐,青莺到底什么病?”

“一点小妇疾,那个来了…她肚子疼得紧,让医女给她细细检查。”

冬葵忆起她们住在一处半年了,除了温彩没来,青莺貌也没有,她们

私下还议论说这奇怪呢,温彩是年纪尚小,可青莺没有十八这十七岁定是有的。

温彩低声道:“把你屋里的红糖、未使过的经裤、草纸都取来,我瞧她就是个糊涂的,都不知道怎么用呢,你给了红燕,让红燕教她使。她们俩是在一处长大,原熟络又有感情,免得青莺尴尬。”

冬葵琢磨着她哪有没使过的经裤,还得从外头新买去,想了片刻,让沙虫儿备车又出了趟马,买了东西回来时,正赶上红燕往青莺屋里送东西。

红燕低声道:“医女大半年的癸水都积在肚子里,硬是出不来,这才憋得昏倒在茅屋了,她也是个糊涂,还说是吃坏了肚子。”面上含着感激,看冬葵包袱里的东西还齐全。

冬葵笑了一下,“治好了就成,你快拿进去。我买了二斤红糖,让她这几日冲水喝。”

太医与医女也走了,医女就拿薄刀片轻轻一划就成了,就如早前她所说的一下,外头只多了一层皮,一划开那癸水就像洪水一般地涌出来,好在下头垫了一层羊皮,又垫了厚厚的草纸。

虽说是屋皮,可也有些疼,青莺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红燕就担负起照顾她的责任。

红燕把冬葵送来的东西搁下,又兑了换红糖水给青莺喝,小声地给青莺讲起如何使用草纸,怎样穿经裤,也有的将经裤换作经带,名字不同,但用法是一样的。

“你别担心,医女说你肚子积了许多的癸水,所以又给你了下癸水的药,得把肚子的脏东西排完,前几日要多些,过几日就好了。你现在应该高兴,你不是天疾,你是正常女人,将来若是嫁人生子也不成问题…”

青莺冷声道:“谁想嫁人生子?这有甚好的,每个月都要闹肚子疼,疼起来还能把人疼得昏厥,当女人一点都不好。”

红燕闷笑,“你拿这话给郡主说,看她怎么说你,你还能再假点么?”

青莺自小就自卑,为了让师傅高看她两眼,别人用十分功,她就用二十分乃至三十分,也至后来,她的武功是所有女护卫里最高的,在她们同龄的女护卫里,没人能打得过青莺。

青莺语塞。

温彩这会子在想青莺的事,梦里点滴,青莺明明是石女,可现在她的病却好了,变正常了,难道一切都在冥冥之中发生了改变?

她穿越而来没错,在穿越来之后,她还有一世,可她现在对那一世的记忆全都没有,她所拥有的,都是怀济大师诵经之后,将双双记忆以梦境的方式转给了她。在梦里,她就是双双,她体会到双双对自己的敬重、爱护与忠诚。

青莺在床上躺在了三天,第四天时稍好些,便开始下地行走,偶尔到温彩屋里来坐坐。

这是一早,冬葵与温彩禀明了自己的想法就出门了。

青莺愕然,“郡主,你这就赞同冬葵的想法了?”

“难得她现在用心,就让她去吧,而且杜鹃和我教了她不少,她的想法不错,所以我没有反对。”

冬葵站在院子,大呼一声:“郡主,你看谁来了?”

温彩抬头望去,双双背着包袱出现在院门前,直直进了偏厅,一见温彩心疼不已,“我的小姐,奴婢可想你了,前儿来了个卓先生,说是过来接管生意的大管事,我昨儿就想来,杜鹃姐姐非不许。今儿一早,杜鹃姐姐又和卓先生吵起来了,蹭着他们吵架的时候,我收拾了东西就跟着进京城送花木的马车来了。还想着怎么进来,正巧赶上冬葵出门…”

双双来了,就多了一个服侍温彩的人,这些日子温彩总说头昏,如今刚有些好转。

冬葵满心欢喜,“杜鹃可好?梅三娘和梅雪都还好?”

“好着呢!就是那个卓先生,一来就说我们那儿的规矩不好,杜鹃就与他理论,他说不过杜鹃,就说‘唯女子难养也’。杜鹃急了,骂他是个‘腐酸秀才’。这两天,奴婢的耳朵都快被吵着茧子了,再听他们争执下去,我就要犯疯病,索性跟我爹娘说了声就出来了。”

冬葵双手叉腰,“那个卓先生是个什么玩意儿?郡主定的规矩,何时轮得上他指手划脚。”

温彩笑道:“他说不好,自有不好的道理。要是确实不好,修改调整就是。”

双双道:“说来说去,他还不是算计底下的管事、小二,说他们得的利钱太多,没有这样打理的。小姐可得想个主意,他们俩再这样吵下去,怕要影响生意,这两天各处的管事都没早前那样热情了。”

温彩不紧不慢地道:“那就搞试点吧,我拟三个方案,各分三组进行试点,一组照以前的规矩,再一组照卓先生的规矩,另一组照我新拟的新规矩,哪组赚的钱最多,就以哪组的规矩推行。”

冬葵站在一边说了大半个时辰的话,沙虫儿急了,站在外头问:“冬葵姐姐,你今儿还出不出门?”她方才回过神来,与双双说了几句客气话,立马拔腿往外赶。

汪婶子进了院子,脸上漾着笑,欠身行罢礼,道:“郡主,明儿一早要迁阁。大老爷想起大

小姐满月,问郡主要不要给大小姐办满月酒?”

远远是三月十六酉时出生的,若是办了洗三宴就可免满月酒,若没洗三宴这满月酒是不能免的,尤其是各家的嫡长女、嫡长子这是必须要的规矩,办酒宴时,得请全福太太来给远远洗浴,说些吉祥话,再穿上小衣服。

温彩想了片刻,道:“定在四月十八办,一会儿你遣个人去城南温府,把温二太太请来帮忙,就说暂不大办,就请几家极交好的亲友过来聚聚,在亲友里挑个全福太太给大小姐洗浴。”

汪婶令命,吩咐得力的婆子去温府递话,又道:“麻嬷嬷昨儿回来了,说是明儿徐氏出月子,她是留在那边再服侍几日,还是哪日回府侍候?”

“四月二十日,就让她带另两个丫头回来。”

徐氏满月,温青与徐氏之间也该做一个了断。

到了今日,徐氏是不可能再回镇远候府的。

温府那边,听了镇远候府婆子的话,何氏跳出来了,一脸气恼地道:“指定是二房的人背里说什么,这给大小姐办满月宴的话,还是我提醒大老爷的,这会子她倒要跑去帮忙操办。”

温彤昨儿就回了温府,算是被夫家休弃之人,暂时住回了原来的院子里,温墨兄弟是怎么看都不顺眼,要不是何氏压着,估计温彤就比温墨夫妇给赶出去了。

温墨妻附和着道:“二房的人也不知得了什么好处?”

“什么好处?”温墨大着嗓门,“这些日子,我们家的婆子可瞧见郡主身边的大丫头在帮忙打理二房的店铺,瞧瞧城南那杂货铺,没有数千两银子能装修成那样,可添补了不少好东西,二房的人能有几个钱,还不是郡主出钱弄的。”

五姨娘立在一边,轻声道:“郡主说要代为打理二房名下的店铺,盈利是照以前的利给的,若是多赚了钱也归郡主。”

何氏啐了一声,“这种鬼话,你会信?老娘才不信呢。”

温彤这些日子担惊生怕,如今回了娘家,又得看兄嫂的脸色过活。虽有母亲护着,可母亲现下失势,连父亲都住到镇远候府了。轻声道:“娘还是过去瞧瞧,好歹帮衬一把,六妹妹又病着,大哥又是个大男人,总得有个人去帮忙,要是二太太去了你没去,回头父亲又该不高兴。”

温墨妻道:“母亲,我也去,我能帮忙打理酒宴。”

温彤想着温紫能攀上一门好亲,还不是因着温彩的缘故,她虽说被休弃了,一没媒妁之言,二无婚书为聘,可还算年轻,正想着再另亲一门亲事。温彩都能飞上枝头了,她的容貌、才华原比温彩还强些,他日另觅一段良缘自不在话下。“娘,你带上我吧。六妹妹帮我离开安王府,我还没上门谢她呢。”

温墨道:“现下不行,待过些日子你再去。父亲如今偏着他们,你要是去了,他第一个就不高兴。你没回来时,父亲就说你若离开安王府就送你去乡下庄子住些日子,说早前六妹妹也是这样的。”

他的意思再是明显不过:温彤得去乡下住。

何氏舍不得。

温家两房的妯娌一个从前门,一走偏门,皆在巷口上遇上了。董氏携了温红妻,不由得微微蹙了一下眉,忍了一下,乘车走了。

温紫要出嫁了,近来留在家里绣嫁妆,虽是一早绣好的,她瞧来看去总觉不够漂亮,又重新买了金丝银线加进去。

董氏和何氏撞到一块,又有两个儿媳妇,两房人一前一后进了院子,第一眼就看到院子周围摆的花卉,先是微微一愣。

温墨妻眸闪光亮,“是双喜临门、四季如春,天,还有六学士…”

董氏婆媳早前来过几回,还让温红妻给温彩送过两回燕窝汤,又送过几次阿胶,此刻一脸鄙夷之色。

董氏扯着嗓门,“六侄女,这几日可好些了,那阿胶你有没有吃啊?”

何氏低声道:“惯会说好话。”

温彩正要下榻,董氏一把将她止住,“养身子要紧,啧啧,这脸色还是这么差,近来可好些了?”

“头不大晕了,伤口也痊愈了,只是落下了胸口疼的病,请太医瞧过,说再将养些日子就好了。”温彩拉着董氏的手,很是亲近地道:“父亲今儿传话,说大小姐满月了,得办个满月宴。我这身子二婶也瞧见了,连院门都出不得,只好请二婶过来帮忙。

近来大哥又得圣上和太子器重,不好请的人太多,也免让人议论。二来,父亲和二叔还在孝中,该有忌讳的还得顾忌。可也不能不办,到底是嫡长女,所以我和大哥的意思,就请几家交好、走得近的亲友过府一聚,办上五六桌就行。

男客就办在前府,女客就办在后院,这后头的院子也是足够的。满月宴定在四月十八,明儿上午就把帖子送出去,父亲住在府里,请几个父亲交好的,大哥那儿再请他的朋友、同僚来。再请几家姻亲,许家是要请的,她如今在京城,要是不请她,难免让人说嘴。顾家也是要请的,再是雍郡王得请…”

双双递

过早前温彩拟的名单。

温红妻道:“我娘家也得下个帖子,上回我娘过来看我还问,说大哥家添了千金,这啥时候办满月宴呢。”

温彩笑了一下,“就请三嫂娘家的父兄,你也瞧见了,这府里也没个正经夫人,我又病着,莫要轻慢了客人。”

温红妻忙忙应“那是。”

几个人商议了一阵,很快就把名单给定下来了,又问了温子群那边,他刷刷就拟了密密麻麻一大串的人。

何氏一瞧,头晕眼花,心里暗骂温子群,这是请人还是攀关系?

温彩瞧了一眼,拿了笔,把认为不妥当的划掉,“这些人虽没请,回头让府里的婆子、丫头送红蛋、礼盒去,先与他们赔个不是解释清楚,就说府里没个当家夫人,着实不好轻殆客人,这次只请了几家内亲。”

何氏瞧了一下名单,心里暗道:早前还真没瞧出来,温彩这一手做得很高明,名单上除了温府过来的亲戚,几乎都是有头有脸的,偏还能扯上些亲戚关系。顾家,那是温绿的婆家;许家是温紫的婆家;还有这雍郡王,他能活下来,与温彩的关系颇大,这自另当别论。

温彩道:“小娘和二婶想想看,我们这些内亲里头,可有全福太太。”

全福太太得娘家父母兄弟姐妹俱有,婆家双亲健在,兄弟姐妹和睦,还得子女双全,方才能称为全福太太。

第173章敷衍

何氏、董氏拧眉想了良久,也没想到谁合适。

温红妻道:“把我娘请来,我娘可不就是现成的全福太太。”

“有劳三嫂了。”

当天定下了名单,挑了几个府里写字好的,把帖子定了,次日一早让小厮、婆子给各家送上门去。

夜里温彩给温青瞧了名单,温青又添补了几个人,都是军中与他交好的,说不好不请。

*

城西徐宅里,徐氏这两日坐立难安,又遣了麻嬷嬷回府打听。

麻嬷嬷得了汪婶子的告诫“郡主说了,四月二十日就让你带了两个丫头回府复命,就这几日了,你把人看紧,莫让她们闹腾出事来。”

此刻,麻嬷嬷轻声道:“奶奶,昨儿我才刚去打听过,候府里没甚事,近来又多了几个说媒的,有给大老爷提亲的,说大老爷还没娶续弦,提的全是十五六岁的官家小姐呢。”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温子群住到镇远候府,也是前所未有的风光,虽说他还在孝期,可竟有人要替他保媒,要他纳妾。但因在孝期,他又是读书人,只得忍痛给拒了,生怕让御史抓住他的不是得不偿失。

温子群今年也有四十了,难不成要娶比他儿子还小的小姐?

徐氏道:“谁想知道他娶不娶,我是问候爷的事。”

“候爷近来官衙的事忙,早出晚归,又看入了太子殿下的眼,要领太子府那边的差使。”

忙一些好,男人忙就不会把心思花在女人身上。

有下人来禀:“宜人,定国公府的刘夫人来了。”

徐宜人“哟”了一声,匆匆迎出内院。

刘夫人穿了一袭华贵的锦袍,一脸富态相,尤其刘维忠风光之后,人一日日的肥胖起来。“徐弟妹,明儿镇远候府要给大小姐办满月宴,只请了候爷与世子去,说是府里没当家女人,暂不好接待外家女客,还说请了几家女客都是姻亲。这种大事,兰贞怎能不回去呢?”

徐宜人怔住。

徐兰贞满月了,这两日还是照着坐月子的例吃着。

麻嬷嬷每日都会从菜市买鸡、买鱼,连她和徐兰芝都吃胖了,下人们一个个都长得红光水色,气质极佳。

徐宜人立时觉得这倒是个机会:“怎没与我们传话呢?”

刘夫人只当她们是知道的,要是她们知道,她还给出个主意,告诉她们好好与温青求个情,许就让徐氏回去了,只是这嫡妻的位置怕是保不住了,但让徐氏做个平妻还是成的。不曾想,温家人就没通晓徐家,这说明温家是要与徐家摘清楚了。

完了,完了!她一番热心,怕是捅漏子了。

刘夫人道:“原没请女眷,许就没知会你们,没个正经当家女人在也不好宴请。”

徐兰芝拿着一只荷包,从里头掏了些瓜籽出来,不冷不热地道:“温玉堂是真想与我们摘清楚?男儿大丈夫,说的话就能当个屁不成?”

刘夫人轻啐一声,“兰芝,不是我说你,你欺玉郡主的事整个京城都知道。你大姐如今还是被你拖累的。”

徐兰芝紧握着瓜籽,突地一把撒到地上,纵身一跳,拼命用脚碾踏着瓜籽,传出一阵籽皮破烈的脆响,大着声儿道:“我拖累的!是我吗?温玉堂什么身份,我们什么身份?一无娘家父兄依仗,二无亲友可提携,他就是忘恩负义。”

麻嬷嬷听到这儿,心下气恼,要不是被徐家人拖累,她在镇远候府过自己的好日子,要不是徐氏不放她,她就

在郡主身边服侍,瞧瞧那冬葵,早前就是个二等丫头,而今也是体面的管事丫头。要花多少银子,报了与郡主说,郡主毫不犹豫地给,比她现在都过得风光。

她从内院厅门出来,道:“徐三小姐,你们徐家对候爷有恩么?徐家有候爷,究竟是谁对谁的恩?候爷在沙场救过徐将军,也救过徐小将军的命,徐将军也救过候爷,可后来那几场,徐将军是怎么死的?他是为了救徐小将军死的;徐小将军怎么死的?是在沙场战死的。

徐家与候爷,你救过我,我救过你,原是两不相欠。即是如此,又何来的恩?说起恩,你们徐家对冷候爷的恩不是更大?徐将军在世救过他三回命,冷候爷却连累了他们父子丢命。徐将军想把徐大小姐嫁给冷候爷,他可是二话不说立马就拒了,这才转而说要把她嫁给我家候爷的。候爷当时没应,后来瞧着徐将军父子双亡,你们一门全是女眷,度日艰难,这才应了要娶徐大小姐。

说起来,还是徐将军欺骗了我家候爷,当时是什么状况,徐大小姐原与人订了亲,这订亲的是洪大爷,是徐宜人的娘家侄儿,可徐大小姐不想嫁乡下农夫为妻,一见候爷愿娶,便私下解了婚约。若是我家候爷知道她原是与人订了亲,会娶她吗?”

刘夫人听得目瞪口呆,她不曾想到,这内里还有这么多的事,如此说来,这理亏的就是徐家人。

麻嬷嬷抓住这些事,原服侍徐氏就有些窝火,抓住了机会,当着刘夫人的面噼哩啪啦地道破,半点也不给徐氏母女颜面。

“徐三小姐,要说起来,真正忘恩负义的是谁?是你们徐家。你们徐家早前过的什么日子,现下又过的什么日子?全都是我们候爷给你们的,你们不知感恩,还薄待、欺负我家郡主,欺负我家候爷宅心仁厚,现下倒要颠倒黑白,说我家候爷忘恩负义?你们身上穿的,是候府给置的;你们吃的,也是候府给的;你们用的、住的,哪点不是候府给的?要我说,你们才是一家子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麻嬷嬷舌灿莲花,语速飞快,一脸怒容,当着刘夫人的面斥骂起来。

徐兰芝握紧拳头,突地冲了过来,麻嬷嬷原想闪身,不想她原是行伍出身,一巴掌就打了过来,麻嬷嬷不防,一个踉跄跌倒在地。

麻嬷嬷眼冒金光,头一阵发昏,脑子里一片空白,过了片刻,她方回过神来,呜哇一声,撕心裂肺地哭闹出声。“快来瞧啊,忘恩负义的徐家啊!负了候爷的宅心仁厚,欺负我家郡主的仁慈善良,现在又来欺负我这个下人婆子啊。老婆子活了一辈子,竟被个小丫头要打死了…”

徐兰芝又要窜过去打人,刘夫人急喝一声:“快拦住她。”面露怒容地道:“没想你们徐家还有这些事,你们…做得未免太过。”

她闯祸了,要是徐家再去镇远候府闹,她这脸往哪儿搁。刘夫人心下一慌,道:“快扶嬷嬷起来。徐兰芝,你敢打人,我便让国公爷不认你这义女,我好歹还算你的长辈,你当真是目无尊长。”

失望,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