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的时候她没有哭,可是看到孩子胸口的胎记,却再也忍不住了。

接生的嬷嬷赶紧劝道:“这可是大喜事,万不能落泪,伤了眼睛……”

说话间,苏博远已经进来了,他早就想进来陪着白芷然了,还是白芷然的父母把他拦住了,等听到白芷然母子平安的消息,再也忍不住就冲了进来,如果不是怕身上的凉气对白芷然不好,他也不会在外间特意等了等。

苏博远甚至顾不得看孩子,就蹲在床边问道:“这是怎么了?怎么哭了?”

白芷然的母亲和武平侯夫人也进来了,两人看着苏博远和白芷然,倒是没有凑过去,而是一起去看被嬷嬷抱在怀里的孩子了。

刚出生的孩子,其实长得并不好看,眼睛都没睁开,皮肤皱巴巴红彤彤的。

因为还有外人在,白芷然并没有说的太清楚:“是他,是那个孩子……”

白芷然的声音带着哭腔,她本来以为不是同一个时间,她可能错过那个孩子,可是没想到,那个孩子还是回来了。

苏博远愣了下,猛地扭头看向了襁褓中的孩子。

如果说能娶到白芷然是苏博远这一生最幸运的事情,那么错过那个孩子的成长就是他最后悔的事情,如今上天怜悯,孩子又回到了他们的身边,他绝对不会再让这个孩子受到一丁点的委屈。

苏博远的唇颤抖着,问道:“这个孩子叫什么?”

武平侯夫人已经从苏博远和白芷然的话中猜到了,她小心翼翼地孩子抱在怀里,不管是梦中还是现在,这个孩子都是她的长孙:“孩子叫什么?”

接生的嬷嬷心中疑惑,一般都是等孩子大些了才会由家中的长辈起名字,怎么这孩子刚生下来,就开始询问名字了,而且像是在询问世子妃?

虽然不明白,接生的嬷嬷也没有多言,而是带着丫环把屋中的东西都给收拾干净了,她并没有在屋中放熏香,这也是武平侯夫人提前交代的,有些女子生完孩子,怕屋中的味道不好,惹得家中夫君不愿意多来照看,都会熏了浓香,有些甚至不顾身体偷偷开窗户来透气。

其实这样不管对孩子还是对产妇都是很不好的,他们家又不怕这些,所以武平侯夫人特意提前交代了。

白芷然的声音有些颤抖:“念辉,辉煌的辉。”

本来想叫念回,白念回,可是这样的名字有些不妥,所以父母给改成了辉。

“念辉?”苏博远其实早就问过,可是白芷然不愿意说,看着妻子难过的样子,他也就不舍得问了,如今是明白了,为什么妻子不说,因为这样的名字,他一听就明白,是念着他们回来。

武平侯夫人也默念了一遍,对于这个孩子叫什么,她和丈夫都不准备干预,所以她只是抱着孩子和白夫人一起看着说道:“我觉得这孩子长得像芷然……”

白芷然抿了下唇:“我却不愿意再让他叫这样的名字。”

苏博远给白芷然整理了一下头发,因为刚生产完,哪怕有丫环伺候,白芷然眉眼间的疲惫也是隐不住的:“好,都依你,”

白芷然看向了苏博远,紧紧握着他的手,让他靠近自己后,低声说道:“如果说梦中最大的遗憾,就是这个孩子的名字,不能由你来起。”

苏博远低头亲了亲白芷然的手,忍不住眼泪落在了白芷然的手上,声音沙哑地说道:“好,我一定给孩子起个好名字。”

白芷然笑了下,看向了孩子。

武平侯夫人把孩子抱了过来,不用白芷然开口,就放在了她的身边说道:“你们说话,我出去给侯爷报喜,明珠也在等着呢。”

苏博远恩了一声,他想摸摸孩子却又不敢,所以手中小心翼翼摸了摸襁褓,就开心的像个傻子一样。

白夫人看女儿一切都好,而且有苏博远陪着,心中也放心说道:“我也出去了。”

白芷然应了一声说道:“母亲放心,女儿一切都好,就是有些饿了。”

丫环赶紧端了小米粥过来,里面只放了水煮的鸡蛋。

白芷然又看了眼孩子吩咐道:“把孩子抱到旁边,我吃些东西。”

苏博远点头,叮嘱道:“小心点。”

奶嬷嬷赶紧上前把孩子抱到一边放到摇床上。

白夫人和武平侯夫人确定一切都好后,就先出去了。

苏博远坐在床边,接过丫环手里端着的饭,一点点喂给了白芷然,说道:“孩子叫平康,苏平康,我只愿他这辈子平平安安幸福安康。”

第111章 番外四

苏平康一直在思索一个沉重而严肃的问题, 可是这个问题至今都没有思索出结果, 所以他翻了个身平躺在摇床上, 努力的蹬了蹬自己的小肥腿,因为肉嘟嘟的缘故, 只能双腿岔开用一个很不优雅的姿势摊着。

想了一会,打了个哈欠苏平康闭上眼睛准备睡一会,谁让他现在还是个孩子, 每天除了吃和睡也没有别的事情做了。

苏平康从来没想过人真的会有来生, 如果知道的话,上辈子他肯定要多去上上香,然后给寺庙都修了金佛。

不过现在也就想想, 如今他最大的烦恼就是什么时候能不吃奶流口水。

苏平康上辈子叫白念辉,其实想想上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 虽然小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以为自己是被过继的, 可是祖父和祖母很疼他, 哪怕后来知道, 祖父和祖母其实应该是他的外祖父和外祖母, 也没让他觉得自己被疏忽了。

原来自己的姑姑是生母, 而父亲已经死了。

自己的父母并没有不要自己。

这让苏平康心中更加好受了一些。

可是在刚知道真相没多久, 自己的生母就病逝了,苏平康觉得自己该痛苦该伤心的, 可是看着母亲脸上的笑容和病逝前期待的神情, 他又觉得没什么好悲伤的, 好像生母一直在等这个时候,终于等到了解脱了一样。

太子遗孤登基,为武平侯府平反了,甚至加封恩赐源源不断,而他也从白念辉改成了苏念辉。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外祖父他们都做了多少努力。

而他已经成了武平侯府唯一活着的人了,那样的恩宠赏赐都让他觉得心慌和茫然,不过他也知道,为什么母亲会选在这个时候没有了,因为母亲知道可以放心了。

自苏平康有记忆的时候起,母亲就一直病着,很少出现在人前,整日里孤灯礼佛,就连吃的每日都是极其清淡的,那时候外祖父和外祖母时常让人带着他去陪母亲用饭,那时候他还以为母亲是姑姑。

只有他在的时候,母亲的饭桌上才会多些荤菜,而且他发现,只要他开口了,母亲总会多用两口,饭后母亲也会牵着他的手陪着他去院子里稍微转转,然后再让人给他端了美味的糕点,哄着他睡觉,只是等他醒来,往往已经被送回了外祖父和外祖母那里。

小的时候,苏平康偷偷想过,如果姑姑是母亲该有多好。

可是每年有一段时间,母亲谁都不愿意见,甚至连伺候的丫环都不能靠近,那时候母亲会穿着素白的衣服,那段时间过去,母亲总是要病一场,那时候的苏平康很讨厌那些日子。

后来他才知道,那段时间是自己生父一家的忌日。

母亲病了那么久,好几次他都以为母亲会挺不过来了,可是母亲总能坚持下来,等母亲真的没有了,苏平康那时候根本不愿意相信,明明那些日子,母亲脸上多了笑容,看起来也比平时要健康了许多,甚至还和他说了许多的话。

那段时间,也是苏平康第一次从母亲嘴里听到父亲的情况,听到武平侯府……听到一切的真相。

苏平康知道,母亲是不想让他怨恨父亲,母亲甚至和他道歉,说他的存在,父亲根本不知道,是母亲强留下来的,让他不要有怨恨,让他好好生活着。

怨恨?

苏平康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怨恨父母的意思,哪怕母亲一直没有认他,却做了一个母亲应该做的所有事情,而父亲……他是有些遗憾的,为什么没见过母亲口中那个傻乎乎的总是帮妹妹背锅好脾气的父亲呢?

他也想被父亲背着走,想坐在父亲的肩膀上……

苏平康一直记得自己那时候问了一句话:“那姑姑呢?是不是还在扬州?我能去找她吗?”

当时母亲脸上的神情,苏平康觉得自己不管多久都不会忘记的。

母亲说:“早就不在了,她把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再也不会笑、再也不会哭、再也不会偷偷做坏事了,因为已经没有了会为她笑开心,会为她哭担心难受,会为她背锅的亲人了。”

苏平康对姑姑很好奇,可是母亲的神情让他不敢再问。

倒是母亲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其实你见过你的姑姑的。”

苏平康根本不记得,不过母亲也没有再说。

母亲的死,是因为母亲放心了,因为母亲知道太子遗孤登基后,他再也不会有任何的危险,白家所有人都会好好的,所以母亲可以不用再勉强自己活着了。

对母亲来说,活着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苏平康见到了已经告老辞官的丞相,其实他一直觉得姜丞相是个很厉害的人,明明是厉帝时候的状元,本身就很得厉帝的看重,后来更是因为盐政的贡献,一步步从户部走到了丞相的位置,可以说是最年轻的丞相。

京中无数人家想把女儿嫁给他,可是他根本没有答应,好像对任何女色都无动于衷一样。

姜丞相是厉帝的亲信,偏偏这个人,在后来太子遗孤登基后,依旧得到重用,甚至比厉帝时候更甚。

也是这个时候,不少知道内幕的人才发现,姜丞相一开始就是先太子的人,后来推翻厉帝中,更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实姜丞相辞官的时候,年纪并不大,很多人到他这个年龄还不一定能坐上他的位置。

而最让苏平康惊奇的不是这些,他是忽然想起来很小的时候,见过姜丞相,那时候姜丞相还只是户部的官员,曾有一天母亲曾带着他去见过姜丞相,然后问了句:“她怎么样。”

苏平康不知道母亲口中的她是谁,却知道那一定是对母亲很重要的人。

不过姜丞相没有回答,又或者回答了,只是因为他年纪太小忘记了。

母亲也没有再问,而是把他交给了姜丞相,让他乖乖听话。

然后姜丞相带着他走过一条黑黑的路,然后见到了一个很美的人。

其实苏平康已经忘记那位女子的长相了,只记得浅色宫装和笑容。

可是那笑容,苏平康总觉得好像是在哭泣一样。

那位女子并没有靠近他,只是说让他好好的快快乐乐的,在临走的时候,才取下了一枚玉佩放到了他手里,那是一枚平安扣,却是很好的玉,他认不出是什么玉,可是戴着的时候,冬天暖暖的夏天却带着凉意。

苏平康又想起来了一件事,姜丞相一直看着那名女子,而那名女子直到最后,才和姜丞相对视了一眼,她忽然眉眼弯弯笑了,笑的那样好看,而姜丞相也笑了。

其实苏平康不懂他们两个为什么会这样笑,为什么姜丞相带他离开后,脸上没有表情,可是让人看了无端的心里难受。

那时候他不懂,等他成亲了以后,偶然看到了妻子望着他的眼神,好像明白了什么,却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明白。

可是他知道,那位女子就是自己的姑姑,母亲口中再也不会哭不会笑的姑姑。

苏平康睡醒后,发现自己身边多了一个婴儿,他倒是没有惊讶或者害怕,因为这段时间,这个哭起来很吵的婴儿时常被放在他的身边,除了那个婴儿外,他傻乎乎的父亲正趴在摇床边对着他笑,见他睁开眼睛还特别惊喜的扭头说道:“芷然,宝宝醒了。”

“……”

苏平康就看到上辈子的姜丞相,这辈子的姑父走了过来,很自然的摸了摸他的尿布,说道:“是不是饿了?”

“……”

老被人摸来摸去,苏平康觉得自己的脸皮越来越厚了。

苏明珠凑了过来,伸出手指在他眼前晃了晃,苏平康下意识的抓住,就见和上辈子见到的有些相似却又感觉不像的姑姑笑得很开心,就连眼睛都弯成了新月的模样:“宝宝好聪明,真可爱。”

然后自己的母亲也过来了,笑的很温柔也很满足,只是静静的站着就让人觉得她满身的幸福:“他一直是个聪明的孩子。”

苏平康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想不明白想不通,不过看着眼前的四个大人和一个宝宝,他又觉得那些事情也不必要想明白了,只要他知道,这辈子他们一切都好就足够了,所以他咧嘴大笑了起来。

苏明珠哈哈笑道:“宝宝露着牙床看起来好傻,这算是笑不露齿吧?”

苏博远说道:“妹妹是想说,他笑得很无齿吗?”

苏平康听着父亲和姑姑的话,深吸了一口气,发出了一个宝宝最大的抗议,大声哭了起来!

毕竟他的亲人都在身边,有人会为了他的哭心疼,为了他的笑开心。

上辈子他虽然没什么遗憾,甚至最后显赫一生,可是这辈子却让他觉得很快乐和幸福。

白芷然赶紧把哭着的孩子抱到怀里,然后狠狠踩了一脚苏博远,苏博远哀嚎一声,就做鬼脸去逗儿子。

姜启晟双手抱着自己的儿子。

苏明珠把头靠在他的胳膊上看着一边哭一边偷偷看苏博远的苏平康,笑嘻嘻地说道:“夫君,你看哥哥真傻,平康都在嘲笑他呢。”

姜启晟轻轻拍着儿子,看向苏明珠的眼神里满是柔情,笑道:“恩,真傻。”也是真的幸福。

第112章 番外五

苏明珠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她甚至感觉的到睡在旁边的姜启晟怀抱的温度。

可是知道却醒不过来,她像是被迫看了另一个自己的一生。

那个苏明珠远没有她幸运。

在另一个人生之中, 三婶的病很严重, 所以武平侯夫人直接带着苏博远和苏明珠一起去了扬州,三婶因为病变得很瘦,精神倒是不错,见到他们更是满脸笑容。

就连三叔和两位堂兄都瘦了许多,不过神色倒是轻松不少, 问过才知道原来三婶的病情已有好转, 三叔寻来了一位名医,而三婶的病只需要以后慢慢调理就行了, 只是她的身体不可能和普通人一样健康,而且也不能大喜大怒。

这样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武平侯夫人知道也是满心的感激,她倒是要留下陪着三婶,而让苏博远和苏明珠去上香,还准备了不少香油钱。

都是自家人, 也不需要客套,苏博远和苏明珠没有用两位堂哥陪着,而是让府上管事安排后, 两人就去上香了。

也正是这次上香,苏明珠认识了那时候的姜启晟。

和这一生的相识相比, 另一个人生中两人的相识更加精彩一些。

他们两人是因为一场英雄救美认识的, 英雄不是姜启晟, 被救的也不是苏明珠,而是苏明珠救了一位来上香的普通人家的姑娘。

那是在后山上,有几个人纠缠着一位姑娘,那位姑娘穿着朴素,梳着妇人的发型,看起来又悲愤又难受,却无可奈何,其中一个明显是富家公子的对着她动手动脚的,话语中还带着威胁,好像和她是认识的。

苏明珠当时和苏博远一起,正好看到了,就直接把那几个人打了一顿救了那位姑娘,而且并不是救了就算了,未免这位姑娘被报复,还特意让三叔家的管事跟着走了一趟。

当时姜启晟就在不远处,看到了这一切,而苏明珠也看到了他。

虽然不是同一个人生,可是都是苏明珠,她是不会认错另一个人生中苏明珠眼神中的惊艳的,所以不管什么时候的苏明珠都是喜欢长得好的,而且姜启晟不仅仅长得好,还长得很对她的口味。

相识、相知是件很轻易的事情,就连相恋都变得理所当然了。

就连武平侯夫人都知道姜启晟这个人,她在考察过姜启晟的品性后,也就没有阻止,后来他们甚至交换了信物,只等姜启晟进京赶考后,就到侯府提亲。

这一生苏明珠和姜启晟的相识要晚一些,姜启晟科举的时间也要晚一些。

只是可惜的是,两个人这辈子有缘无分。

姜启晟因为被一起赶考的人嫉妒,暗害使得他病倒在了来京的路上。

而这一次的耽误,使得苏明珠和姜启晟再次见到的时候,已经物是人非了。

四皇子登基,在苏政齐的“大义灭亲”之下,举报了武平侯府私藏废太子暗中让人赶制的龙袍这件事。

武平侯府那么多人,最终只有苏明珠一人逃脱。

而远在扬州的三叔一家,在四皇子登基后没多久,就被找理由罢免了官职,那时候武平侯已知道不好,本不想让三弟回来的,可是苏青廷如何会愿意只让自己的兄长一家承担这些,更何况他就算要逃又能逃去哪里。

只是三叔和三婶和离了,更准确的说是三婶休夫,并带走了两个儿子,只是她并没有选择回娘家,而是立了女户,选择了远离京城甚至繁华地方的一个小城镇。

有些时候并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只是无奈的选择。

姜启晟那时候已经中了状元,他很清醒的知道武平侯府的情况,更知道想要报仇是多么渺茫的机会,可他如果不能登上高位,那么连一点报仇的机会都没有了。

苏明珠的父亲母亲兄长三叔都死了,死的那样狼狈和难看。

外祖父一家也都被问斩了,就连三婶和两位堂兄都死于了“意外”。

是真的意外还是假的意外,在那个时候,连三婶的娘家都不敢去查不敢去问,任何和废太子有关系的人家都担惊受怕着。

那个时候到底死了多少相关不相关的人,谁也不知道,就连姜启晟想要祭奠武平侯一家都不敢,那时候的姜启晟根本不知道苏明珠还活着这件事。

再次见到的时候,苏明珠已经成了苏绮月,那样的柔弱而苍白的女子,再也没有初见时候的那种鲜活,穿着素色的衣裙,眉眼间是消不去的忧愁,那样的惹人怜爱,却不再是姜启晟记忆的模样。

那时候的苏绮月刚入京的商人之女,是被当时的皇帝一见钟情,选入宫中的秀女。

苏绮月和姜启晟早在四皇子登基的时候就再无可能。

两个本要喜结连理的人,却只能装作陌生人,就连相视一笑都不再可能。

苏绮月没有告诉姜启晟自己要做什么,可是姜启晟知道苏绮月的为人,知道她要做的事情。

那样的默契和爱意没有因为模样的改变和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越发的清楚。

两个人没有任何的交流,却配合的那样的好。

姜启晟在宫外都能听到苏绮月的事情,她独宠后宫,她被皇后打流产,她被封为贵妃……

一件件一桩桩,有好事也有坏事,可是每一件都让姜启晟觉得锤心的痛。

扶太子遗孤上位,是他们的默契,把仇人一个个送进大牢,是他们的目的,直到最后一位仇人,就是当今的圣上。

可是这么难的事情他们都做到了,苏绮月却死了。

苏绮月是自杀的,因为她不得不死,也不能不死。

她可以活着,但是她活着,现在太子遗孤上位会感激她的付出,可是以后呢?

苏绮月已经赌不起了,因为她在乎的人也就剩下那么几个了。

更何况她活着,她和姜启晟的关系迟早会被人知道,那个时候姜启晟的名声怎么办?他还有那么多的抱负,还有那么多想要做的事情。

苏绮月不在乎自己,却不能不在乎这些人。

只有她死了,才能给还活着的人争取到最多的利益。

舍得吗?

不舍得。

能活着,哪怕是苟且偷生,苏绮月也是不想死的,因为她的命是家里所有人牺牲换来的。

可是苏绮月又不能那样的自私,原来是家里人为她牺牲,此时也轮到她为家里人牺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