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是有些多此一举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要嫁袁佐,哪里需要自己出面来获得袁佐青睐呢,最终还不是要长辈们出面?

只要表妹表现好一些不出纰漏,袁家老爷子应该也不会反对。

凭着家世,也算门当户对的,正想着,贾氏寻了过来,与葛玉真道:“二姑娘刚才受了点儿伤,郑家少夫人正陪着,你也去看一看。”

葛玉真一怔。

林慧看她还不去,心想也是傻了,袁佐是男人不合适去接触,但袁秀初可是他的妹妹,这么好的机会,她连忙道:“舅母,我同表妹一起去罢!”她问过贾氏在何处,拉着葛玉真就朝那处厢房走了。

第146章 146

杜莺后背受伤,袁秀初予她上了药。乐文小说 章节瞧见她手腕上一道淤迹,杜莺关切的道:“刚才还说我不小心,瞧瞧你,你这磕的也不轻啊,怎么弄的?”

“替相公去寻书的时候碰着了。”袁秀初摸一摸手腕,想到当时郑明宇的着急,嘴角翘了翘,“已经好得差不多了,相公是去太医家里求来的瘀伤膏呢,很是管用。”

瞧这满脸的甜蜜,杜莺又笑起来。

袁秀初挨在她身边:“听展夫人说,你已是好一些了,对吗?今日我见过好些夫人,有好几位都向我打听过你呢。”

夫妻情深,谁不羡慕?她幼时见惯了父亲对母亲的冷落,也曾羡慕过杜若有那样一双好父母,而今见着像杜蓉,杜若还有袁秀初这样的妻子,她也会替她们高兴,但怎么想好像都是联系不到自己身上的,杜莺淡淡道:“是有些效用,不过得需要好些年,你呀,可不要像我母亲了,还管这些。”

袁秀初抿嘴一笑:“我而今可不是像长辈吗,家中两个哥哥的终身大事,都是恨不得要我来操持,尤其是大哥。”

说起来,袁诏是有些奇怪,一直不曾娶妻,杜莺心想,他这样的人对亡妻难道真有这番深情吗,许是眼光太高,对旁人挑三拣四以至于拖到现在?只是当着袁秀初的面,她不好说袁诏的坏话,便是不置喙,就是想到上回在开元寺,他对自己莫名的笑,眉头忍不住拧了一拧。

“我大嫂生下惠惠之后,身体便差了,缠绵病榻多年,大哥白日忙衙门的事情,晚上回来便是陪着大嫂,那些年是消耗了他太多的精力,也是近年才慢慢淡忘的。”

原来那人的妻子也是病弱身,因为如此,他才厌恶自己吗?杜莺哂笑,他真是太替别人操心了,怕她这样的人去祸害别人。不过她已是想明白了,这世上没有哪个男人是会愿意承担这种身体的,她不去想便是落个自在,就是身边的人总是抓着这桩事。

杜莺摇一摇头,只能再拖着几年,过得二十,许是她们也不会再指望的。

两人正说着,林慧与葛玉真进来了。

“听舅母说你受伤,我们来看一看,二姑娘,你的伤势严重吗?”林慧坐到她身边,葛玉真不惯与旁人主动热络,却是站在原地,想得一会儿才走过来,与袁秀初道,“是少夫人你给二姑娘疗伤的吗?”

袁秀初笑道:“我是正好带了药。”

杜莺则道:“只是小伤罢了,还劳烦你们过来,今日你们葛家宴客,想必极为的繁忙,倒是真的不用管我们,我们一会儿也要出去了。”

“没事儿,姑娘们都去赏花了,我们在不在没有什么关系。”林慧朝葛玉真使个眼色。

葛玉真勉强挤出笑来,很不习惯的道:“二姑娘,你受伤了别忙着出去,我们就在这里坐一坐也不错,我使人去端些瓜果点心来。”

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杜莺与葛玉真接触过几回,哪里不知道她的性子?她这人脾气很不好,有些过于任性,可今日竟是主动过来,她心想,到底是为什么?她是不信,葛玉真是念在杜家葛家那么一点亲戚关系份上才来嘘寒问暖。

可她身上,葛玉真应该没什么可图,难道是袁秀初吗?

她眉头一下挑了起来。

菊花宴在众人用完午膳之后便是结束了,刘氏来找杜莺,怕她受伤了不太舒服,早早就扶着告辞先行出门了,临到二门那里,见到杜峥,不见杜绣,杜莺问道:“四妹呢?”

刘氏摇摇头:“我刚才也是没有寻到,许是还在与几位姑娘说话,我等会儿去问问你大伯母,你还是先回去,省得伤势加重了。”

有谢氏在,杜绣应该是翻不出什么风浪的,杜莺答应声,杜峥也坐到车上,半趴在她腿上道:“我刚才同咏哥哥在玩呢,后来听说你撞到了便是提早过来了,二姐,你怎么样了?咏哥哥叫我替他问个好,你没有事情吧?”

“没有,就是小伤。”杜莺摸摸他脑袋,“你们几个玩什么了?”

“就是同凌表哥他们一起走走,对了,还看凌表哥几个比试射箭的…”他想到一件事儿,从腰间拿出一块墨锭来,“今日遇到位袁大人,他送给我的,说礼尚往来。”

杜莺一怔,将东西接了仔细一瞧,只见是上等的墨锭,她一下就想到了袁诏,那袁大人一定是他了,礼尚往来,那是还她送给袁慧的礼。

第147章 147

见姐姐沉默不语,杜峥抬起小脑袋问:“是不是我收错了,不该要?”

都已经带过来了,难道还能还回去不成?

杜莺心想,一物换一物,也算不得什么,只是袁诏竟然有这份心,专程将墨锭送于杜峥,这有点儿出乎她的意料,因这不过是一对彩玉铃铛,又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

她笑道:“没事,不过你记得,往后陌生人再送你东西,可不要急着收了。”

杜峥点点头,想一想又问:“那袁大人算不算陌生了?他要是再送我东西呢?”

“他不会再送的。”杜莺斩钉截铁。

杜峥有些奇怪,因那位袁大人看起来和颜悦色的,还同他讲了许多关于墨锭的学问,好像比府里请的夫子还要学识广博,不过他寻常都在家中,或是去谢家,想必也不会再遇见了。

马车缓缓行了出去。

杜绣是与刘氏一起回家的,连翘盯得紧,她什么事情都不方便做,只能同那些姑娘一道赏赏花,后来也没有见到樊夫人,不过此前与樊夫人交谈,她显是对自己有些好感,可惜时间太少,又被杜莺坏了事儿,这一趟总是没有达成她的愿望。

要是再有一次机会就好了!

或者等到九月的重阳节,也没有几日了,到时候樊遂也许会去登高,她看一眼刘氏,低声道:“母亲,二姐怎么提早走了,我原还想去看一看她呢,她到底受伤了没有?”

刚才木槿说过了,乃杜绣推得杜莺,刘氏就算再如何软弱,对杜绣也没个好脸色,淡淡道:“自是受伤了,不然我岂会让她回去?我倒是不知,你与莺莺有何仇怨,怎么就要推她呢?”

看来杜莺还是在背后说了她坏话,杜绣嘴唇抿了抿:“母亲,我若是与二姐有仇怨,真的用力推二姐,凭着她的身体还能撑到宴后吗?只是走路不小心碰到了,母亲,这些年我可曾对二姐不好?只是意外,我也是不晓得二姐会撞到花架上。”

这种事情还能狡辩,刘氏都不知道说什么。

回到家中,杜绣坐在书案前,把这些天的事情仔仔细细想了想,心里越发的惊心,她直觉自己没有多少时间来挽回了,今日又一时冲动将杜莺推伤,也许会造成更坏的结果。这一切只怕都是在杜莺的算计之中,不然按照此前的习惯,杜莺为何要去葛家呢?她是故意刺激自己,让她失去了理智!

这些错自然就都是她的了!

拿起笔,她极快的写了一封信,交与银杏,低声吩咐几句。

银杏一怔,半响点点头,带着信朝外走去。

可饶是丫环,也不便出门,故而银杏是把信交与门房相熟的小厮的,杜绣作为姑娘在府中常常能探得消息,自然是有心腹的,便是平日里花得钱财收买的人心。

那小厮拿了信,便是答应了。

只是等银杏前脚走,后脚就将信送到老夫人手里。

自从上回杨家的事情之后,老夫人对刘氏更不放心,生怕她被一个庶女戏弄,坏了整个杜家的名声,故而便是加强了防范,但凡杜绣那里有什么举动,都是要禀告到老夫人那里的,杜绣哪里知道,这一封信彻底就将她葬送掉了。

这是一封送去唐家的信。

只因杜绣走投无路,无人投靠,便是想到了唐姨娘的家人,那是她最后的一点希望,信里是让她舅父帮忙想个办法探出樊遂近日的行迹。

老夫人看得一眼,狠狠就将信掷在了桌子上,正当又知晓杜绣将杜莺推伤的事情,她冷笑着与谢氏道:“绣儿这孩子是猪油蒙了心,十分糊涂了!我一而再,再而三的给她机会,她偏偏弄不清楚,竟然还想找唐家的人,想把自己嫁到长兴侯府。”

“真是好大的胆子!”

谢氏吃了一惊。

老夫人长叹一口气:“这孩子以前不是这样的,也算乖巧,许是老二以前惯得,她渐渐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这人啊,心一旦歪了,便正不过来了。”

“许是一时没有想通。”谢氏道,“她到底年纪还小。”

“有多小?也只是两三岁的差距,可我们家哪个姑娘是有这等心思的?长兴侯府!”老夫人呵呵笑了两声,“你有个外甥女儿,你都不曾动过这个念头罢?”

杜家已经是富贵至极了,谢氏自然是不曾想过还要与权贵之家联姻的,那长兴侯是新贵,正当得宠,不知有多少人家想要高攀,她不去凑这个热闹。

老夫人垂下眼帘,瞧着桌上那信,隐隐还露出杜绣的字迹,她淡淡道:“姚家不是还在等回复么,你便使人去说,选个合适的日子定亲罢。”

“母亲,真要将绣儿嫁入姚家吗?”

“也没有什么不好,她是好日子过惯了不知轻重!姚家虽是清贫了些,可姚夫人姚公子都不错,她嫁过去定能懂些事情!”

看老夫人心意已决,谢氏也对杜绣的行为颇是失望,便答应一声将管事叫了来,让她去姚家传话。

第148章 148

姚家得知这消息,自是极为欢喜,也很是看重,姚夫人打算去请一位颇有名望的老爷当保山,再来杜家提亲,把日子定下来。

眼瞅着便是要到重阳节,这等日子,若是天气晴好,勿论长辈小辈都愿意去山上走一走赏赏秋色,谢氏这一日就开始准备了,不料贾氏突然上门拜访。

距离上回葛家办菊花宴并没有多久的时间,倒不知是为何,谢氏有些惊讶,放下手中事情,让丫环请到堂屋来。

贾氏带了一些新鲜的水果,还有自家做的菊花糕,笑道:“想必您也是在忙,真是打搅了。”

“要说忙,您不也是吗?”谢氏请她坐,“也是客气了,上次才在您家里用了宴席,这回还带什么东西呢?不过也巧,正好是要重阳了,我这便问问,你们家是否要去历山?若是去了,我们两家遇到可就热闹了。”

“自然要去的。”贾氏笑眯眯道,“这菊花糕是才做的,便是为重阳呢,母亲怕味道不好,提早做了尝一尝,到时候还要送些去宫里。”

“若若也喜欢吃糕点。”谢氏笑起来,“听说老夫人常送东西去,这孩子呀有口福。”

两人闲说一会儿,贾氏转到了正题上:“那天在家里见到郑少夫人,才晓得与二姑娘那么好,”她顿一顿,“您可与袁家相熟?若我没有记错,袁家大爷是在翰林院的,与您弟弟在同一个衙门呢,我是心想,您或者可以说上些话。”

谢氏怔了怔,暗想怎么好好的提到袁家。

要说袁家,因为袁老夫人早早去世,没有个主母,轮到夫人们聚会,常是缺了袁家,还是后来袁秀初与杜莺结识,他们才与袁家有些关联,至于谢彰与袁诏,听闻那袁诏为人冷清,常是公事公办的态度,倒是谈不上有多少深厚的交情。

可看贾氏很是关注,莫非是…

想当初杜若未曾出嫁,自己也是这样的,常会对年少俊才很是关心,看来贾氏是看上袁佐了,想要将女儿嫁给他!

谢氏笑一笑:“我倒是想说上话,可也不知同谁去说,他们袁家呀没有什么夫人,要不我与弟弟说一声,或可有些用处。”

怎么也算是一个办法,贾氏看出谢氏还是想帮忙的,笑道:“那就谢谢您了。”

长兄如父,应该还是有用的,贾氏心想,怎么说自家女儿也是生得美若天仙,他们葛家论家世也不差,就是女儿性子有些欠缺,但只要她嫁给喜欢的人定会收敛的。

越想越觉得可能性较大,倒是满心欢喜。

过得一炷香功夫,贾氏便是告辞走了。

谢氏送她到二门处方才回去,将将要去告诉老夫人,谁料走得途中,只见半莲飞快的跑过来,脸色极为的苍白,颤声道:“夫人,老夫人昏厥了,就在刚刚…”

“什么?”谢氏如被五雷轰顶,连声道,“怎么回事儿?怎么昏的?老夫人做什么了,是出去了吗?”

“没有,一直在屋里呢,此前还叫奴婢读话本于她听,后来站起来不知为何,便是没有站稳,奴婢忙上去扶,老夫人就人事不知了。”

谢氏听得越发着急,急忙忙就往上房走。

老夫人还是没有醒,她坐在床边看一眼,见老人家脸上血色也无,心想这等年纪晕倒可不是小事儿,只怕请一般的大夫不够,她捏着帕子道:“你叫刘管事去张太医家里看看,若是不在,便递条子进去,无论如何要让张太医过来,不过千万不要惊动到娘娘,知道吗?”

半莲连连点头,疾步就走了。

这些年,不曾遇到这种事情,谢氏也是方寸大乱,她想一想,又使人去告诉杜云壑,杜凌。

这消息很快就传到宫里,杜若有喜不管事儿,好些都是鹤兰代劳的,她听说老夫人病倒了,连忙就告诉元逢。

元逢而今是相当于宫里的内务管家,听闻杜老夫人的事儿,便知都不用请示贺玄,反而请示了必是要被一顿痛斥,说他耽搁时间,这便使人接张太医去杜家,专程叮嘱要快马,吩咐完了才去告知贺玄。

贺玄刚刚主持完早朝,说道:“你再派人去杜家等候消息,一有好转便来告知。”

“小的已经吩咐过了。”元逢叹口气,“今年小的见到老夫人,还颇是康健呢,甚至来宫里探望娘娘,也不知怎么就…不过皇上莫要担忧,张太医医术精湛,对这类昏厥是最拿手的,想必能医治好老夫人。”

“不要让娘娘知晓。”贺玄捏一捏眉心,“你警告那几个奴婢,莫要泄露消息。”

杜若身怀六甲,最是不能受到刺激的,再者,又是她最关心的老夫人,只怕知道她病倒会十分的着急。

而且最近她也有些敏感,有时候甚至敢对他发脾气,就前一天,他晚了些归去,她就摆脸色给他看,还是他哄得好一会儿才消停。

他怀疑她肚子里怀的是个调皮小子,一点儿不听话。

元逢答应,这般去春锦殿了。

杜若这会儿才起来,因几位嬷嬷服侍得好,又有太医精心照顾,整个人神采奕奕,就是最近脾气古怪,嬷嬷们伺候她都要看眼色行事。

这一大早就说要吃牛尾汤,嬷嬷们觉得过于油腻了,可杜若喜欢,便只得赔笑道:“娘娘少吃些是不打紧的,再在汤里放些蘑菇,吸掉些油更是美味。”

那倒是不错,杜若点点头。

鹤兰心里装了事情,又不像嬷嬷们年纪大了更知道藏着,有些心慌,低头把裙衫拿来给杜若穿。最近她丰满了,肚子也有些显,都是新作的衣裳,穿起来颇是宽松,又是上等蚕丝,走起路来飘飘若仙。

玉竹笑道:“娘娘的脸儿也好像观世音菩萨,更是像仙人了。”

脸圆了,就是如银盘,很有富态。

可没那么好看了,故而杜若听着不是那么的高兴,对着镜子照一照,忽地想到很快就是重阳节了,与鹤兰道:“都要吃菊花糕了,正好这儿菊花也多,你叫膳房做一些送去给祖母他们尝尝。”

鹤兰心头咯噔一声,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她忙道:“娘娘,还不到重阳呢,不如缓两日,更是应景。”

奇了怪了,竟然劝她不要送,杜若淡淡道:“重阳到了便再送,宫里又不差这几个菊花糕,你快些去,顺便看看祖母,不知道她老人家身体如何,上次都没有来宫里呢。”

鹤兰答应。

玉竹瞅她一眼。

两人走到外面,玉竹道:“你小心些,别被娘娘发现了。”

“就怕娘娘又是要问。”鹤兰叹口气,“我是惯不会对娘娘撒谎的。”

说起心眼,玉竹的心眼比鹤兰多,鹤兰比较实诚,玉竹道:“可惜娘娘又喜欢让你去,不然我来说,倒是没什么了。”

就在屋檐下,她们站在一起窃窃私语,杜若远远看着,发现鹤兰的表情有些古怪,她慢慢走过来,鹤兰赶紧走了,耳边鸟笼里,黑眉的叫声轻柔,那大绯依旧蛰伏,生怕这坏鸟儿又把黑眉的笼子撞开,她甚至上了一道锁,也是太闲了,自己要跟鸟儿斗智斗勇。

杜若想着失笑。

早上用完牛尾汤,鹤兰总算回来了,笑着道:“娘娘,菊花糕已经送过去了,夫人说很好吃呢。”

“祖母没有吃吗?”她问。

鹤兰是真去过了,老夫人还没有醒,好像张太医也有点束手无策,她一边儿担心一边儿又要瞒着杜若,表情便是不容易控制,低头道:“吃了呢。”

杜若挑眉:“吃了几个?”

“这…”鹤兰喃喃道,“奴婢没有数,许是有四五个吧,老夫人…”

还未说完,杜若一下就站了起来,喝道:“祖母到底怎么了?你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原先我每回让你去家里,你哪回不是高高兴兴的?而且去一次,祖母都会叫你带东西回来给我吃,祖母最是清楚我喜欢吃什么了,今次呢,什么都没有吗?”

鹤兰吓得面无人色。

她真的完全忘了这一茬,可杜家忙乱成这样,怎么会想到给杜若带东西呢,偏偏杜若却是记得,她扑通声就跪了下来。

第149章 149

四个嬷嬷看见了急得不得了,其中一个周嬷嬷赶紧上来,笑着与鹤兰道:“哎哟,你跪什么呀,娘娘一向和善,又不会罚你,快些起来把话说清楚,可是杜家要过节,太过繁忙?”

“是,好像是这样的。”鹤兰心里咚咚直跳,“就是要过重阳节呢。”

可人一旦起了疑心,就没那么容易消除了,杜若分明感觉到她们有些不对劲,而且祖母对自己的心意绝不会因为忙就会忘掉,哪怕是不带东西,也会有许多的话叮嘱鹤兰的,可这次鹤兰回来,什么话都没有传,还得自己去追问。

就是出了事情了!

难道是祖母生病了吗?可便是生病,祖母只要能说话必定也会嘱托鹤兰,鹤兰就不会语无伦次了,分明是一句话都没有告诉鹤兰。

杜若心里大急,叫道:“祖母到底怎么了?你快些告诉我!”

鹤兰吓得连忙道:“娘娘,您不要着急,都是奴婢的错…”

两个嬷嬷疾步上来,一左一右的拉着杜若的胳膊:“娘娘,您可千万不要动气,您肚子里还有孩子呢,什么都比不得这个重要,您赶紧先镇定下来,喘几口气。”

这一心火上来,肚子里委实就有些动静,杜若也有点儿害怕,重重呼出一口气,瞪着几个奴婢道:“你们早些说不就得了,非得要我质问你们?好,我不急,你们快些予我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是不是祖母病倒了?”

已经是猜了出来,鹤兰低声道:“是,老夫人是病了。”

“什么病?”

鹤兰支支吾吾:“还不清楚呢。”

“连什么病都不知道吗?那还不请太医去?”

“张太医在…”

太医也在,还不知道病状?杜若叫玉竹:“快些备轿,我要去家里看看!”

这么大的事情,玉竹哪里敢听从,一边敷衍着一边就朝外面的宫人使眼色,只是短短功夫,贺玄就到了春锦殿,见杜若还在催着出宫,脸色瞬时沉了下来。

一群没用的,最后还是被杜若知晓了!

杜若见到他,眼睛一下就红了,哽咽道:“玄哥哥,祖母病了。”

“我知道。”

原来他知道,杜若一怔,心想是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太医都已经去杜家了,她又有些生气,恼道:“你也想瞒着我?”

“可惜没能瞒住。”贺玄眉头挑一挑,“看看你现在是什么样子,都忘了自己是孩子的娘了吗?老夫人而今病了,你是不是也想跟着一起病倒?你还想去看她?若是见到老夫人的样子,你可能确保自己一定会安然无恙?”